CN208369871U - 一种醒发箱用异形发热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醒发箱用异形发热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69871U
CN208369871U CN201821126581.3U CN201821126581U CN208369871U CN 208369871 U CN208369871 U CN 208369871U CN 201821126581 U CN201821126581 U CN 201821126581U CN 208369871 U CN208369871 U CN 2083698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ight sections
bending part
longitudinal direction
middle straight
sec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2658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锋
林镇泉
邓荣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Wei Ge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Wei Ge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Wei Ge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Wei Ge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2658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698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698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698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醒发箱用异形发热管,由紫铜管一体弯折成后直管部、第一后弯折部、第一后中直管部、第一中弯折部、第一前中直管部、第一前弯折部、第一前直管部、第一横向弯折部、第一纵向直管部、第一纵向弯折部、第二后弯折部、第二后中直管部、第二中弯折部、第二前中直管部、第二前弯折部、第二前直管部、第二横向弯折部、第二纵向直管部和第二纵向弯折部,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分别安装第一纵向弯折部和底第二纵向弯折部底部。本醒发箱用异形发热管,可以避免出现低温区域,使得温度分布更加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醒发箱用异形发热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热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醒发箱用异形发热管。
背景技术
面包醒发箱是根据面包发酵原理和要求而进行设计的电热产品,它是利用电热管通过温度控制电路加热箱内水盘的水,使之产生相对湿度为80~85%、温度35℃~40℃的最适合发酵环境,帮助造型方便,使用安全可靠等优点,是提高面包生产质量必不可少的配套设备。其中如何使得温度和湿度均匀是决定面包醒发箱质量的关键,发热管是控制温度和湿度的核心部件,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发热管如图1所示,设置成方形结构,此种结构易于加工,但是此种结构的加热管在距离加热管壁较远的一定区域内(图1中A区)温度较低,此区域温差与靠近管壁区的高温区(图1中B区)温差甚至可能达到5℃以上,导致温度分布不均匀,对于大盘醒发箱来说,放置在温度较低区域上方的面包发酵会有差异,并且此种设计的发热管在一定的空间内由于发热管长度有限,发热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醒发箱用异形发热管,可以避免出现低温区域,使得温度分布更加均匀。
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醒发箱用异形发热管,包括:后直管部;平行设置在后直管部前方的第一后中直管部和第二后中直管部,所述第一后中直管部与第二后中直管部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后中直管部与后直管部之间通过向内弯折的第一后弯折部连接,第二后中直管部与后直管部之间通过向内弯折的第二后弯折部连接;设置在第一后中直管部前方且与第一后中直管部平行分布的第一前中直管部,所述第一前中直管部与第一后中直管部之间通过向外弯折的第一中弯折部连接,设置在第二后中直管部前方且与第二后中直管部平行分布的第二前中直管部,所述第二前中直管部与第二后中直管部之间通过向外弯折的第二中弯折部连接;设置在第一前中直管部前方且与第一前中直管部平行分布的第一前直管部,所述第一前直管部与第一前中直管部之间通过向内弯折的第一前弯折部连接,设置在第二前中直管部前方且与第二前中直管部平行分布的第二前直管部,所述第二前直管部与第二前中直管部之间通过向内弯折的第二前弯折部连接;设置在第一前直管部内端面前方的第一纵向直管部,所述第一纵向直管部与第一前直管部在水平面上呈90°设置,第一纵向直管部与第一前直管部之间通过第一横向弯折部连接,设置在第二前直管部内端面前方的第二纵向直管部,所述第二纵向直管部与第二前直管部在水平面上呈90°设置,第二纵向直管部与第二前直管部之间通过第二横向弯折部连接;设置在第一纵向直管部前端且向下弯折的第一纵向弯折部,第一接线端子通过第一固定板固定在第一纵向弯折部底部,设置在第二纵向直管部前端且向下弯折的第二纵向弯折部,第二接线端子通过第二固定板固定在第二纵向弯折部底部;所述第一后弯折部、第一后中直管部、第一中弯折部、第一前中直管部、第一前弯折部、第一前直管部、第一横向弯折部、第一纵向直管部、第一纵向弯折部、第一固定板、第一接线端子分别对应与第二后弯折部、第二后中直管部、第二中弯折部、第二前中直管部、第二前弯折部、第二前直管部、第二横向弯折部、第二纵向直管部、第二纵向弯折部、第二固定板、第二接线端子关于后直管部的中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后直管部、第一后弯折部、第一后中直管部、第一中弯折部、第一前中直管部、第一前弯折部、第一前直管部、第一横向弯折部、第一纵向直管部、第一纵向弯折部、第二后弯折部、第二后中直管部、第二中弯折部、第二前中直管部、第二前弯折部、第二前直管部、第二横向弯折部、第二纵向直管部和第二纵向弯折部由壁厚为2mm、外径为10mm的紫铜管一体弯折成型。
优选的,所述后直管部的长度为800mm,所述第一后中直管部、第二后中直管部、第一前中直管部和第二前中直管部的长度均为250mm,所述第一后中直管部外壁与后直管部外壁之间的距离、第一前中直管部外壁与第一后中直管部外壁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一前直管部外壁与第一前中直管部外壁之间的距离均为190mm,所述第一后弯折部、第二后弯折部、第一中弯折部、第二中弯折部、第一前弯折部和第二前弯折部均为内壁半径为95mm的半圆形状,第一中弯折部与第二中弯折部外壁之间的距离为90mm,所述第一前直管部和第二前直管部的长度为330mm,所述第一纵向直管部和第二纵向直管部的长度为70mm。
优选的,所述后直管部的的长度为800mm,所述第一后中直管部、第二后中直管部、第一前中直管部和第二前中直管部的长度为250mm,所述,第一后中直管部外壁与后直管部外壁之间的距离、第一前中直管部外壁与第一后中直管部外壁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一前直管部外壁与第一前中直管部外壁之间的距离均为190mm,所述第一后弯折部、第二后弯折部、第一中弯折部、第二中弯折部、第一前弯折部和第二前弯折部均为内壁半径为95mm的半圆形状,第一中弯折部与第二中弯折部外壁之间的距离为90mm,所述第一前直管部和第二前直管部的长度为330mm,所述第一纵向直管部和第二纵向直管部的长度为70mm。
优选的,所述第一前直管部外壁顶部与第一接线端子底部之间的高度差为67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醒发箱用异形发热管的有益效果在于:本醒发箱用异形发热管通过特殊的形状设计,并通过各个弯折部与直管部之间的配合,确保各个部段的管壁之间的距离分布均匀,避免了传统醒发箱发热管出现的低温区域,经测试本醒发箱用异形发热管发热区域类的温度差不超过0.1℃,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并且本异形发热管通过三次弯折设计,有效增强了发热管在有限区域内的长度分布,相比传统结构的醒发箱发热管,本异形发热管的发热效率提高了1.5倍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醒发箱发热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中:1、后直管部;2、第一后弯折部;3、第二后弯折部;4、第一后中直管部;5、第二后中直管部;6、第一中弯折部;7、第二中弯折部;8、第一前中直管部;9、第二前中直管部;10、第一前弯折部;11、第二前弯折部;12、第一前直管部;13、第二前直管部;14、第一横向弯折部;15、第二横向弯折部;16、第一纵向直管部;17、第二纵向直管部;18、第一纵向弯折部;19、第二纵向弯折部;20、第一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板;22、第一接线端子;23、第二接线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种醒发箱用异形发热管。
参照图2至图4所示,一种醒发箱用异形发热管,由壁厚为2mm、外径为10mm的紫铜管一体弯折成型,紫铜管具有发热量大、易于加工的特点,具体包括:
长度b为800mm的后直管部1;
平行设置在后直管部1前方且长度c为250mm的第一后中直管部4和第二后中直管部5,所述第一后中直管部4与第二后中直管部5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后中直管部4外壁与后直管部1外壁之间的距离a为190mm,第一后中直管部4与后直管部1之间通过向内弯折的第一后弯折部2连接,第二后中直管部5与后直管部1之间通过向内弯折的第二后弯折部3连接,第一后弯折部2和第二后弯折部3均设计成内壁半径r为95mm的半圆形状;
设置在第一后中直管部4前方且与第一后中直管部4平行分布的第一前中直管部8,所述第一前中直管部8与第一后中直管部4之间通过向外弯折的第一中弯折部6连接,设置在第二后中直管部5前方且与第二后中直管部5平行分布的第二前中直管部9,所述第二前中直管部9与第二后中直管部5之间通过向外弯折的第二中弯折部7连接,第一前中直管部8和第二前中直管部9的长度均为250mm,第一中弯折部6和第二中弯折部7均设计成内壁半径r为95mm的半圆形状,且第一中弯折部6与第二中弯折部7外壁之间的距离e为90mm,第一前中直管部8外壁与第一后中直管部4外壁之间的距离a为190mm;
设置在第一前中直管部8前方且与第一前中直管部8平行分布的第一前直管部12,所述第一前直管部12与第一前中直管部8之间通过向内弯折的第一前弯折部10连接,设置在第二前中直管部9前方且与第二前中直管部9平行分布的第二前直管部13,所述第二前直管部13与第二前中直管部9之间通过向内弯折的第二前弯折部11连接,所述第一前直管部12和第二前直管部13的长度d均为330mm,第一前弯折部10和第二前弯折部11均设计成内壁半径r为95mm的半圆形状;
设置在第一前直管部12内端面前方的第一纵向直管部16,所述第一纵向直管部16与第一前直管部12在水平面上呈90°设置,第一纵向直管部16与第一前直管部12之间通过第一横向弯折部14连接,设置在第二前直管部13内端面前方的第二纵向直管部17,所述第二纵向直管部17与第二前直管部13在水平面上呈90°设置,第二纵向直管部17与第二前直管部13之间通过第二横向弯折部15连接,第一纵向直管部16和第二纵向直管部17的长度f均为70mm,并且第一纵向直管部16内侧外壁和第二纵向直管部17内侧外壁之间的间距e为90mm;
设置在第一纵向直管部16前端且向下弯折的第一纵向弯折部18,第一接线端子22通过第一固定板20固定在第一纵向弯折部18底部,设置在第二纵向直管部17前端且向下弯折的第二纵向弯折部19,第二接线端子23通过第二固定板21固定在第二纵向弯折部19底部,其中第一前直管部12外壁顶部与第一接线端子22底部之间的高度差h为67mm;
其中第一后弯折部2、第一后中直管部4、第一中弯折部6、第一前中直管部8、第一前弯折部10、第一前直管部12、第一横向弯折部14、第一纵向直管部16、第一纵向弯折部18、第一固定板20、第一接线端子22分别对应与第二后弯折部3、第二后中直管部5、第二中弯折部7、第二前中直管部9、第二前弯折部11、第二前直管部13、第二横向弯折部15、第二纵向直管部17、第二纵向弯折部19、第二固定板21、第二接线端子23关于后直管部1的中线对称设置。
本实施例中,壁厚为2mm、外径为10mm的紫铜管发热时向外辐射在距离管壁大约200mm的区域内属于高温区,此区域内温度变化小,本异形发热管通过第一接线端子22和第二接线端子23接通电源后,紫铜管发热,由于本紫铜管一体成型并弯折形成各个部段的弯折部和直管部,并通过各个弯折部与直管部之间的配合,确保各个部段的管壁之间的距离分布均匀,并且使得高温区域相互重叠,各个部段发热时,使得整个加热区域发热均匀,避免了传统醒发箱发热管出现的低温区域,经测试本醒发箱用异形发热管发热区域类的温度差不超过0.1℃,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并且本异形发热管通过三次弯折设计,有效增强了发热管在有限区域内的长度分布,相比传统结构的醒发箱发热管,本异形发热管的发热效率提高了1.5倍以上。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但本实用新型不应局限于该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所以凡是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精神下完成的等效或修改,都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醒发箱用异形发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直管部;
平行设置在后直管部前方的第一后中直管部和第二后中直管部,所述第一后中直管部与第二后中直管部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后中直管部与后直管部之间通过向内弯折的第一后弯折部连接,第二后中直管部与后直管部之间通过向内弯折的第二后弯折部连接;
设置在第一后中直管部前方且与第一后中直管部平行分布的第一前中直管部,所述第一前中直管部与第一后中直管部之间通过向外弯折的第一中弯折部连接,设置在第二后中直管部前方且与第二后中直管部平行分布的第二前中直管部,所述第二前中直管部与第二后中直管部之间通过向外弯折的第二中弯折部连接;
设置在第一前中直管部前方且与第一前中直管部平行分布的第一前直管部,所述第一前直管部与第一前中直管部之间通过向内弯折的第一前弯折部连接,设置在第二前中直管部前方且与第二前中直管部平行分布的第二前直管部,所述第二前直管部与第二前中直管部之间通过向内弯折的第二前弯折部连接;
设置在第一前直管部内端面前方的第一纵向直管部,所述第一纵向直管部与第一前直管部在水平面上呈90°设置,第一纵向直管部与第一前直管部之间通过第一横向弯折部连接,设置在第二前直管部内端面前方的第二纵向直管部,所述第二纵向直管部与第二前直管部在水平面上呈90°设置,第二纵向直管部与第二前直管部之间通过第二横向弯折部连接;
设置在第一纵向直管部前端且向下弯折的第一纵向弯折部,第一接线端子通过第一固定板固定在第一纵向弯折部底部,设置在第二纵向直管部前端且向下弯折的第二纵向弯折部,第二接线端子通过第二固定板固定在第二纵向弯折部底部;
所述第一后弯折部、第一后中直管部、第一中弯折部、第一前中直管部、第一前弯折部、第一前直管部、第一横向弯折部、第一纵向直管部、第一纵向弯折部、第一固定板、第一接线端子分别对应与第二后弯折部、第二后中直管部、第二中弯折部、第二前中直管部、第二前弯折部、第二前直管部、第二横向弯折部、第二纵向直管部、第二纵向弯折部、第二固定板、第二接线端子关于后直管部的中线对称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醒发箱用异形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直管部、第一后弯折部、第一后中直管部、第一中弯折部、第一前中直管部、第一前弯折部、第一前直管部、第一横向弯折部、第一纵向直管部、第一纵向弯折部、第二后弯折部、第二后中直管部、第二中弯折部、第二前中直管部、第二前弯折部、第二前直管部、第二横向弯折部、第二纵向直管部和第二纵向弯折部由壁厚为2mm、外径为10mm的紫铜管一体弯折成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醒发箱用异形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直管部的长度为800mm,所述第一后中直管部、第二后中直管部、第一前中直管部和第二前中直管部的长度均为250mm,所述第一后中直管部外壁与后直管部外壁之间的距离、第一前中直管部外壁与第一后中直管部外壁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一前直管部外壁与第一前中直管部外壁之间的距离均为190mm,所述第一后弯折部、第二后弯折部、第一中弯折部、第二中弯折部、第一前弯折部和第二前弯折部均为内壁半径为95mm的半圆形状,第一中弯折部与第二中弯折部外壁之间的距离为90mm,所述第一前直管部和第二前直管部的长度为330mm,所述第一纵向直管部和第二纵向直管部的长度为70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醒发箱用异形发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直管部外壁顶部与第一接线端子底部之间的高度差为67mm。
CN201821126581.3U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醒发箱用异形发热管 Active CN2083698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26581.3U CN208369871U (zh)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醒发箱用异形发热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26581.3U CN208369871U (zh)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醒发箱用异形发热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69871U true CN208369871U (zh) 2019-01-11

Family

ID=64925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26581.3U Active CN208369871U (zh)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醒发箱用异形发热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6987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1001A (zh) * 2019-05-31 2019-08-23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4680649A (zh) * 2020-12-31 2022-07-01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1001A (zh) * 2019-05-31 2019-08-23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4680649A (zh) * 2020-12-31 2022-07-01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57994U (zh) 水电分离电磁加热的热水器
CN208369871U (zh) 一种醒发箱用异形发热管
CN201615547U (zh) 一种电暖器及其散热片结构
CN202881432U (zh) 电镀加热装置
CN206551469U (zh) 热压定型机中模具加热用电磁感应加热板
CN205305140U (zh) 一种硅胶复合加热片
CN205828470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圆柱电池模组
CN210022089U (zh) 高真空系统红外线电加热釜
CN204046999U (zh) 一种热管式散热模组
CN209627725U (zh) 一种涂料原料加热保温储存装置
CN208219008U (zh) 单晶炉加热器
CN201512469U (zh) 玻璃器皿电热模
CN205793427U (zh) 发热管和电烤箱
CN208978161U (zh) 一种汽车喇叭网注塑模具
CN206369237U (zh) 一种微波炉
CN201289214Y (zh) 一种锅炉
CN205923798U (zh) 一种应用于烤箱的发热管结构
CN204546872U (zh) 一种板栅模具用u型加热装置
CN204830484U (zh) 螺旋状加热水箱及电热水器
CN204714695U (zh) 一种调节式钢化玻璃用均质炉
CN204027229U (zh) 太阳能背板膜制作用烘箱
CN213126519U (zh) 一种高效的熔盐电加热器
CN218366225U (zh) 一种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模具
CN203498710U (zh) 一种纸浆模塑定型用加热装置
CN204320256U (zh) 化工树脂的裂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