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68720U - 寄生耦合手机天线 - Google Patents

寄生耦合手机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68720U
CN208368720U CN201821013692.3U CN201821013692U CN208368720U CN 208368720 U CN208368720 U CN 208368720U CN 201821013692 U CN201821013692 U CN 201821013692U CN 208368720 U CN208368720 U CN 2083687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antenna
zero
ohm resistor
parasitic coupl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1369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浪浪
黄河
杨灵伟
吴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nwei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nwei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nwei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nwei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1369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687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687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687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寄生耦合手机天线,包括主天线、金属中框、电路板和零欧姆电阻,金属中框包括两个侧边框和连接在两个侧边框的下端之间的下边框,主天线位于两个侧边框的上端之间,并且主天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边框的上端部间隔预定距离,主天线的接地端和其中一个侧边框的上端弧形部电性连接,上端弧形部与零欧姆电阻电性连接,零欧姆电阻接地。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金属中框和零欧姆电阻,主天线的接地端和其中一个侧边框的上端弧形部电性连接,上端弧形部与零欧姆电阻电性连接,零欧姆电阻接地,这样就增加了手机天线的长度,增加了带宽,具有使用方便、增加了手机天线的长度和提高手机天线的接发效果等优点。

Description

寄生耦合手机天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寄生耦合手机天线。
背景技术
无线电发射机输出的射频信号功率,通过馈线(电缆)输送到天线 手机天线,由天线以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电磁波到达接收地点后,由天线接下来(仅仅接收很小一部分功率),并通过馈线送到无线电接收机。可见,天线是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一个重要的无线电设备,没有天线也就没有无线电通信。天线品种繁多,以供不同频率、不同用途、不同场合、不同要求等不同情况下使用,而手机天线则主要用于手机中。
现有的手机为了提高造型方面的美感,通常会将天线内置于手机内,即内置天线,但由于手机内部还需要安装大量的电子器件,导致其内部空间不足,内置天线受空间的约束将出现带宽不足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寄生耦合手机天线,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手机天线的长度,提高手机天线的接发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寄生耦合手机天线,包括主天线、手机的金属中框、设置在手机内部的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零欧姆电阻,所述金属中框包括两个侧边框和连接在两个所述侧边框的下端之间的下边框,所述主天线位于两个所述侧边框的上端之间,并且所述主天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边框的上端部间隔预定距离,所述主天线的接地端和其中一个所述侧边框的上端弧形部电性连接,所述上端弧形部与所述零欧姆电阻电性连接,所述零欧姆电阻接地。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零欧姆电阻用电感代替。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零欧姆电阻用电容代替。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零欧姆电阻用串联电感和电容代替。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所述侧边框的下端设置有下端弧形部。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所述侧边框上还设有按键孔。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按键孔是矩形孔。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手机内部设置有固定架,在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凹槽,所述主天线镶嵌在所述凹槽中。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金属中框包括金属层及氧化保护层,所述氧化保护层覆盖所述金属层。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氧化保护层具有纳米微孔结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所述金属中框和所述零欧姆电阻,所述金属中框包括两个侧边框和下边框,所述主天线位于两个所述侧边框的上端之间,所述主天线的接地端和其中一个所述侧边框的上端弧形部电性连接,所述上端弧形部与所述零欧姆电阻电性连接,所述零欧姆电阻接地,这样就增加了手机天线的长度,增加了带宽,具有使用方便、增加了手机天线的长度和提高手机天线的接发效果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手机的金属中框;11、侧边框;12、上端弧形部;13、下端弧形部;14、下边框;2、主天线;3、电路板;4、零欧姆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图1所揭示的是一种寄生耦合手机天线,包括主天线2、手机的金属中框1、设置在手机内部的电路板3和设置在所述电路板3上的零欧姆电阻4,所述金属中框1包括两个侧边框11和连接在两个所述侧边框11的下端之间的下边框14,所述主天线2位于两个所述侧边框11的上端之间,并且所述主天线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边框11的上端部间隔预定距离,所述主天线2的接地端和其中一个所述侧边框11的上端弧形部12电性连接,所述上端弧形部12与所述零欧姆电阻4电性连接,所述零欧姆电阻4接地。也就是说,所述金属中框1和所述主天线2围成一个基本成矩形的框架结构,并且所述主天线2和所述上端弧形部12耦合,所述上端弧形部12可以看成是寄生天线。
本实施例中,所述零欧姆电阻4可以用电感代替(未画图);或者所述零欧姆电阻4可以用电容代替(未画图);或者所述零欧姆电阻4可以用串联电感和电容代替(未画图)。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侧边框11的下端设置有下端弧形部13,在所述侧边框11上还设有按键孔(未画图),所述按键孔是矩形孔。在手机内部设置有固定架(未画图),在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凹槽,所述主天线2镶嵌在所述凹槽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中框1包括金属层及氧化保护层(未画图),所述氧化保护层覆盖所述金属层。所述氧化保护层的厚度为3~50μm,又如,所述氧化保护层的厚度为10~20μm。这样,可以避免金属中框1在使用中较易产生划痕,同时还可以尽可能减小金属中框1的厚度。
为了避免所述氧化保护层影响所述手机后壳的散热功能,所述氧化保护层具有纳米微孔结构(未画图)。这样,所述氧化保护层在起到避免所述手机中框在用户使用的过程中较易产生划痕,影响美观的同时,也不会影响金属中框1的散热性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侧边框11和所述下边框14均为不锈钢材质制成,采用不锈钢材质能够使加工成型的整个中框的结构强度得到较大的提高,而且成本低,外观漂亮,高端时尚,高贵而价廉。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所述金属中框和所述零欧姆电阻,所述金属中框包括两个侧边框和下边框,所述主天线位于两个所述侧边框的上端之间,所述主天线的接地端和其中一个所述侧边框的上端弧形部电性连接,所述上端弧形部与所述零欧姆电阻电性连接,所述零欧姆电阻接地,这样就增加了手机天线的长度,增加了带宽,具有使用方便、增加了手机天线的长度和提高手机天线的接发效果等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详细解释,其目的仅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解释,以便于能够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但是,这些描述不能以任何理由解释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特别是,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各个特征也可以相互任意组合,从而组成其它实施方式,除了有明确相反的描述,这些特征应被理解为能够应用于任何一个实施方式中,而并不仅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寄生耦合手机天线,包括主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机的金属中框、设置在手机内部的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零欧姆电阻,所述金属中框包括两个侧边框和连接在两个所述侧边框的下端之间的下边框,所述主天线位于两个所述侧边框的上端之间,并且所述主天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边框的上端部间隔预定距离,所述主天线的接地端和其中一个所述侧边框的上端弧形部电性连接,所述上端弧形部与所述零欧姆电阻电性连接,所述零欧姆电阻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寄生耦合手机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零欧姆电阻用电感代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寄生耦合手机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零欧姆电阻用电容代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寄生耦合手机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零欧姆电阻用串联电感和电容代替。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寄生耦合手机天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侧边框的下端设置有下端弧形部。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寄生耦合手机天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侧边框上还设有按键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寄生耦合手机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孔是矩形孔。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寄生耦合手机天线,其特征在于: 在手机内部设置有固定架,在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凹槽,所述主天线镶嵌在所述凹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寄生耦合手机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中框包括金属层及氧化保护层,所述氧化保护层覆盖所述金属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寄生耦合手机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保护层具有纳米微孔结构。
CN201821013692.3U 2018-06-29 2018-06-29 寄生耦合手机天线 Active CN2083687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13692.3U CN208368720U (zh) 2018-06-29 2018-06-29 寄生耦合手机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13692.3U CN208368720U (zh) 2018-06-29 2018-06-29 寄生耦合手机天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68720U true CN208368720U (zh) 2019-01-11

Family

ID=64927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13692.3U Active CN208368720U (zh) 2018-06-29 2018-06-29 寄生耦合手机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687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58201B (zh) 一种金属框手机天线
EP3001500B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9077085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ntenna system with high isolation
US6891505B2 (en) EMC- arrangement for a device employing wireless data transfer
US8860614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n antenna system with a non-resonating structure
CN101609921A (zh) 行动通讯装置
CN105576370A (zh) 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宽频天线结构
CN204516900U (zh) 具有金属外框的可穿戴设备的nfc装置与可穿戴设备
CN104767032A (zh) 具有金属外框的可穿戴设备的nfc装置与可穿戴设备
CN106412161A (zh) 移动终端的导电边框、移动终端的壳体及移动终端
CN105896085B (zh) 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US7620436B2 (en)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antenna
CN106532268A (zh) 一种天线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04180071U (zh) 带有可接受fm信号的手机天线的手机
CN208368720U (zh) 寄生耦合手机天线
CN206742489U (zh) 一种可覆盖全频段的无断缝金属边框天线
US6933902B2 (en) Dual-frequency antenna
CN102751560A (zh) 天线固定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电子装置
CN207542404U (zh) 一种可支持分集、gps和wifi的新型共用天线
KR101408654B1 (ko) 사이드 키의 fpcb에 실장된 안테나를 구비한 휴대단말기
CN206212069U (zh) 移动终端的导电边框、移动终端的壳体及移动终端
CN105932396B (zh) 壳体、天线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0635820B (zh) 带天线功能和按键功能的电路及物联网终端
CN110247164B (zh) 天线及其智能终端
CN201918505U (zh)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多频小型内置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