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67583U - 一种腕部佩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腕部佩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67583U
CN208367583U CN201821070637.8U CN201821070637U CN208367583U CN 208367583 U CN208367583 U CN 208367583U CN 201821070637 U CN201821070637 U CN 201821070637U CN 208367583 U CN208367583 U CN 2083675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able device
plectrum
insertion section
wrist wearable
ex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7063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进
张军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7063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675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675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675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腕部佩戴设备,涉及电子产品结构技术领域,包括主体,与主体可拆卸连接的带体,以及位于所述带体内部的拨片;所述主体包括本体部及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包括卡扣;所述带体包括可与卡扣扣合或分离的卡体;所述拨片上形成有槽口;所述槽口包括穿入部及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包括有由延伸部侧壁形成的导向面;所述拨片沿导向面延伸的方向移动时,导向面下压插入部使卡扣和卡体分离。该腕部佩戴设备可轻松拆卸和组装,且主体与带体之间结合紧密,部件不易磨损。

Description

一种腕部佩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腕部佩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腕部佩戴电子设备已经逐渐步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由于目前行业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带体与主体间的连接方式主要有固定不可拆卸式和插接后销钉连接式两种,但是这两种连接方式均存在不足之处。
不可拆卸式的缺点包括有:①一般带体多采用软质材料,破损后不可更换;②主体与带体不可拆分,占用空间大,不易存储;③带体与主体壳体多采用双射注塑,加工成本高;④产品的趣味性低。
插接后销钉连接式的缺点包括有:①销钉(一般过盈配合)多次使用后,因磨损,容易失效;②组装销钉后,用户需要用指甲或其他尖锐物才能实现表带的拆解,操作复杂;③销钉多次拆解,容易造成人为不可逆的损伤。
因此,需要提供具有另一种新的腕部佩戴设备结构,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轻松拆卸和组装的腕部佩戴设备,该设备主体与带体之间结合紧密,拆卸方便,且各部件在装配及拆卸过程中不易产生磨损消耗,使用寿命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腕部佩戴设备,包括主体,与主体可拆卸连接的带体,以及位于所述带体内部的拨片;
所述主体包括本体部,以及由本体部的端部向外延伸出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插入至所述带体内;
所述插入部包括由插入部侧壁表面向外延伸出的卡扣;所述带体包括可与卡扣扣合或分离的卡体;
所述拨片的靠近所述本体部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槽口;所述槽口包括供插入部插入的穿入部,以及至少形成于穿入部一侧的且与所述穿入部连通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包括有由延伸部侧壁形成的导向面;所述拨片的具有延伸部的一侧端部表面由所述带体表面暴露出;
所述拨片沿导向面延伸的方向移动时,导向面可下压插入部使卡扣和卡体分离。
优选地,所述带体上形成有环绕所述卡体的第一卡台,所述本体部上形成有环绕所述插入部的且与所述第一卡台配合固定的第二卡台。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台和第二卡台为连续的环状结构,或者为分段结构。
优选地,所述槽口贯穿所述拨片的内外侧表面和/或底面。
优选地,所述槽口包括形成于穿入部两侧的且与所述穿入部连通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拨片的两侧端部表面均由所述带体表面暴露出。
优选地,所述卡扣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所在的水平面垂直。
优选地,所述导向面为斜面结构或弧面结构;所述插入部为圆柱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拨片的具有延伸部的一侧端部表面位于所述带体的表面内侧,或与所述带体的表面齐平设置。
优选地,所述拨片与所述带体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主体与所述带体之间设有弹性件。
优选地,所述腕部佩戴设备为智能手环或智能手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腕部佩戴设备,其带体和主体之间可轻松拆卸和组装。当带体与主体之间插接后,卡扣和卡体结构可以将带体和主体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当需要将带体和主体分离拆卸时,通过推压拨片下压主体上的插入部,可以轻松地使卡扣和卡体分离。且该腕部佩戴设备的连接装置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各部件在装配及拆卸过程中不易产生磨损消耗,使用寿命长;带体与主体之间的卡紧和分离操作简单,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腕部佩戴设备的装配图。
图2示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示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腕部佩戴设备中优选的拨片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腕部佩戴设备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图5中拨片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腕部佩戴设备中卡扣与卡体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主体;11、本体部;12、插入部;121、卡扣;13、第二卡台;2、带体;21、卡体;22、拨片孔;23、第一卡台;3、拨片;31、槽口;311、穿入部;312、延伸部;3120、导向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现有技术中的腕部佩戴设备例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其主体与带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采用不可拆卸式主体和带体一体化设计,部件难以更换,不易存储,加工成本高;另一种采用插接后销钉连接,部件容易磨损,且操作复杂。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新型连接方式的腕部佩戴设备,具体地,参照附图1-7进行详细说明。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腕部佩戴设备的装配示意图;图2示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示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拨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腕部佩戴设备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图5中A-A纵截面示意图;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腕部佩戴设备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腕部佩戴设备,包括主体1,与主体1可拆卸连接的带体2,以及位于所述带体2内部的拨片3;所述主体1包括本体部11,以及由本体部11的端部向外延伸出的插入部12,所述插入部12插入至所述带体2内;所述插入部12包括由插入部12侧壁表面向外延伸出的卡扣121;所述带体2包括可与卡扣121扣合或分离的卡体21;所述拨片3的靠近所述本体部11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槽口31;所述槽口31包括供插入部12插入的穿入部311,以及至少形成于穿入部311一侧的且与所述穿入部311连通的延伸部312,所述延伸部312包括有由延伸部312侧壁形成的导向面3120;所述拨片3的具有延伸部312的一侧端部表面由所述带体2表面暴露出;所述拨片3沿导向面3120延伸的方向移动时,导向面3120下压插入部12使卡扣121和卡体21分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腕部佩戴设备,通过卡扣121和卡体21结构将主体1与带体2连接在一起。更为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腕部佩戴设备,还设计了具有特殊结构的拨片3部件,该拨片3通过拨片孔22插入至带体2的内部。该拨片3上具有槽口31结构,当用户将主体1与带体2进行安装时,插入部12可以插入至拨片3上槽口31的穿入部311。穿入部311与主体1的插入部12之间留有间隙,不会发生触碰,以保证主体1与带体2之间的连接强度;当用户将主体1与带体2进行拆卸时,用户可以用手指或借用其它工具如针头等,推压拨片3的暴露在带体2表面的部分,此时拨片3受到推压会向反方向移动,插入部12受到导向面3120的挤压,从而使位于插入部12上的卡扣121与带体2上的卡体21分离。利用这种结构可以轻松地对腕部佩戴设备的主体1和带体2进行组装和分离,且该腕部佩戴设备的连接装置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部件不易磨损,带体2与主体1之间的卡紧和分离操作简单,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在以上结构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带体2上形成有环绕所述卡体21的第一卡台23,所述本体部11上形成有环绕所述插入部12的且与所述第一卡台23配合固定的第二卡台1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第一卡台23和第二卡台13的结构和位置。如图2和图3所示,本优选实施方式中主体1上的第二卡台13可以与主体1的本体部11表面齐平设计,即在本体的端部形成围绕插入部12的一卡槽,且所述第一卡台23和第二卡台13为连续的环状结构。当主体1与带体2之间组装后,带体2上的第一卡台23可以插入主体1上第二卡台13围成的卡槽中,起到在主体1径向方向上的限位和止转作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卡台23和第二卡台13也可以设计为分段的结构,能起到在主体1的径向方向进行限位即可。
参照图4所示,该优选实施方式中的的槽口31设计成贯穿拨片3内外侧表面的通孔,且槽口31贯穿所述拨片3的底面,这种设计可以为插入部12提供充足的空间,防止在组装过程中插入部12受到拨片3的阻碍,影响带体2和主体1质安监的组装操作。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主要,将槽口31设计成仅贯穿拨片3内侧表面的盲孔,在带体2的轴向方向上约束插入部12。
优选地,所述槽口31包括形成于穿入部311两侧的且与所述穿入部311连通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拨片3的两侧端部表面均由所述带体2表面暴露出。这种双向对称设计,可以从拨片3的任意一侧端部按压拨片3,方便使用者的操作。而且产品整体呈现对称设计,符合美学标准。
在本实用新型中,卡扣121是由插入部12侧壁表面向外延伸出的。在本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扣12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延伸部312的延伸方向所在的水平面相互垂直,这种设计当插入部12受到导向面3120的挤压时,卡扣121和卡体21可以更轻易地分离。
本实用新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导向面3120设计成可以实现导向作用的任意结构,例如斜面结构;插入部12的形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在本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如附图2和附图4所示,所述导向面3120为弧面结构,所述插入部12为圆柱状结构。这种圆柱形与弧面结构的配合设计,可以减轻插入部12与导向面3120之间的磨损,使得该腕部佩戴设备的各组件更耐用,寿命更长。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拨片3的具有延伸部312的一侧端部表面需要由所述带体2表面暴露出,以方便佩戴者推压拨片3,完成主体1与带体2的拆卸操作。优选地,所述拨片3的具有延伸部312的一侧端部表面位于所述带体2的表面内侧,佩戴者可以利用针头等细长物体进行推压,这种设计可以避免在日常佩戴过程中,由于误操作导致的带体2与主体1之间的分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拨片3的具有延伸部312的一侧端部表面也可以与所述带体2的表面齐平设置,或者突出于所述带体2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主体1与所述带体2之间设有弹性件(图中未示出);当用户推压拨片3时,拨片3的导向面3120与插入部12接触并迫使插入部12上面的卡扣121与卡体21脱开,主体1与带体2之间设置的弹性件将两者顺势弹开,更有利于日常的拆卸操作。进一步优选地,拨片3的复位可以通过拨片3与带体2之间设有的内置弹簧或内置弹性硅胶垫等弹性件方案实现(图中未示出)。
具有以上结构的腕部佩戴设备,可以为智能手环或智能手表,也可以是其它包含主体和带体的佩戴设备,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再加以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腕部佩戴设备,其带体和主体之间可轻松拆卸和组装。当带体与主体之间插接后,卡扣和卡体结构可以将带体和主体牢固地连接在一起。通过推压拨片下压主体上的插入部,可以轻松地使卡扣和卡体分离。且该腕部佩戴设备的连接装置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部件不易磨损,带体与主体之间的卡紧和分离操作简单,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0)

1.一种腕部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与主体可拆卸连接的带体,以及位于所述带体内部的拨片;
所述主体包括本体部,以及由本体部的端部向外延伸出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插入至所述带体内;
所述插入部包括由插入部侧壁表面向外延伸出的卡扣;所述带体包括可与卡扣扣合或分离的卡体;
所述拨片的靠近所述本体部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槽口;所述槽口包括供插入部插入的穿入部,以及至少形成于穿入部一侧的且与所述穿入部连通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包括有由延伸部侧壁形成的导向面;所述拨片的具有延伸部的一侧端部表面由所述带体表面暴露出;
所述拨片沿导向面延伸的方向移动时,导向面可下压插入部使卡扣和卡体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部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上形成有环绕所述卡体的第一卡台,所述本体部上形成有环绕所述插入部的且与所述第一卡台配合固定的第二卡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腕部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台和第二卡台为连续的环状结构,或者为分段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部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贯穿所述拨片的内外侧表面和/或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部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包括形成于穿入部两侧的且与所述穿入部连通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拨片的两侧端部表面均由所述带体表面暴露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部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所在的水平面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部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面为斜面结构或弧面结构;所述插入部为圆柱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部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的具有延伸部的一侧端部表面位于所述带体的表面内侧,或与所述带体的表面齐平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部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与所述带体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主体与所述带体之间设有弹性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部佩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腕部佩戴设备为智能手环或智能手表。
CN201821070637.8U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腕部佩戴设备 Active CN2083675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70637.8U CN208367583U (zh)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腕部佩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70637.8U CN208367583U (zh)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腕部佩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67583U true CN208367583U (zh) 2019-01-11

Family

ID=64924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70637.8U Active CN208367583U (zh)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腕部佩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675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145898A1 (zh) 表具
MX2020002803A (es) Método y cañón de alambrado integrado.
CN210672331U (zh) 可穿戴设备、表带和卡合机构
CN208367583U (zh) 一种腕部佩戴设备
CN112971289B (zh) 一种表带及可穿戴设备
CN210181416U (zh) 一种便于维护机芯的手表
CN210329582U (zh) 一种推拉式锁扣结构
CN201995757U (zh) 新型装饰环
CN214483527U (zh) 连接结构和腕戴设备
CN105124871A (zh) 一种使用便利的首饰链
CN110101172A (zh) 一种带体可拆卸的可穿戴设备
CN209376869U (zh) 腕带快拆结构及可穿戴设备
CN213064195U (zh) 一种快装榫卯结构
CN105811144B (zh) 一种具有二次锁结构的连接器
CN210445922U (zh) 一种方便更换表带的智能手表
CN209573479U (zh) 一种腕带可拆卸的可穿戴设备
CN111789354A (zh) 一种穿戴设备、智能手表
CN206932483U (zh) 间隔柱
CN210468233U (zh) 一种插座模块
CN109452734B (zh)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表带组件
CN216363950U (zh) 基于智能手表的快穿式弹性表带
CN213655690U (zh) 一种新型换挡杆与换挡手球连接结构
CN220069045U (zh) 快速拆装腕带及腕带电子设备
CN214617391U (zh) 一种易插拔的连接结构
CN214016325U (zh) 一种链节结构及腕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