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61717U - 腹板吊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腹板吊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61717U
CN208361717U CN201820945209.9U CN201820945209U CN208361717U CN 208361717 U CN208361717 U CN 208361717U CN 201820945209 U CN201820945209 U CN 201820945209U CN 208361717 U CN208361717 U CN 2083617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tachment base
web
handling apparatus
web handling
loca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4520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含
胡乃琨
袁晓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lang Technology Co.,Ltd.
SHANGHAI AIGANG WIND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i Feng Wi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Shanghai Aigang Wind Pow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i Feng Wi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Shanghai Aigang Wind Pow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i Feng Wi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4520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617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617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617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腹板吊运装置,其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腹板,所述腹板吊运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固设于所述固定部;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用于固定在叶片模具上,并提供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定位点。该腹板吊运装置在将腹板吊运至风电叶片上时,其用于固定腹板的固定部通过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之间的连接定位以限定该固定部与叶片模具及风电叶片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提高腹板与风电叶片之间的定位精度,使生产出的多组风电叶片与腹板之间的结合位置均能保持一致,以易于保证所生产出的风电叶片的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腹板吊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板吊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以及公对改善生态环境要求的呼声日益高涨,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目前,全国共有50多个国家颁布了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对风电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风力发电机组是由叶片、传动系统、发电机、储能设备、塔架及电器系统等组成的发电装置。要获得较大的风力发电功率,其关键在于要具有能轻快旋转的叶片。所以,风力发电机叶片技术是风力发电机组的核心技术。
目前,在风电叶片的制造过程中,如何将叶片的腹板准确快速地定位到风电叶片的表面对于制造企业来说还是一个难点。在现有技术中通过使用腹板吊运装置固定腹板,并将腹板吊运至还处于叶片模具内的风电叶片的正上方。之后,通过对吊运行车的位移控制,调整腹板与风电叶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然而,腹板处于与风电叶片未接触的悬空状态时很容易产生晃动,因此仅仅依靠吊运行车很难对腹板与风电叶片之间的位置进行精确调整,导致多组风电叶片与腹板之间的结合位置存在差异,使生产出的风电叶片的位置精度存在波动,难以保证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使用腹板吊运装置将腹板放置到风电叶片上时难以准确定位,导致生产出的多组风电叶片与腹板之间的结合位置存在差异,难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缺陷,提供一种腹板吊运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腹板吊运装置,其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腹板,所述腹板吊运装置还包括:
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固设于所述固定部;
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用于固定在叶片模具上,并提供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定位点。
当腹板吊运装置在将腹板吊运至风电叶片上时,其用于固定腹板的固定部通过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之间的连接定位以限定该固定部与叶片模具及风电叶片之间的位置关系,提高了腹板与风电叶片之间的定位精度,保证了所生产出的风电叶片的产品质量。
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座具有定位杆,所述第二连接座具有一定位槽以及与所述定位槽连通的开口,所述定位杆能够沿所述腹板吊运装置的吊运升降方向从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定位槽并卡接于所述定位槽。
该结构方案为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之间连接定位的一种较佳实现方式。通过在第二连接座上设置一个定位槽,使第一连接座的定位杆在与固定部及腹板一同沿吊运升降方向向下运动时,通过第二连接座的开口进入该定位槽内,以实现腹板与风电叶片之间的定位。
较佳地,所述腹板吊运装置还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座并用于向所述定位杆提供支撑力。
通过设置支撑装置以对定位杆进行支撑,可降低第一连接座、固定部及腹板的下降速度,使腹板能够缓慢匀速地下降至风电叶片的表面并与位于风电叶片表面的结构胶充分接触,提高腹板与风电叶片之间的粘接质量及粘接效率。
较佳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具有顶杆,所述顶杆竖直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当所述定位杆位于所述定位槽时,所述顶杆抵靠于所述定位杆。
通过改变液压缸的内压力,可有效调整顶杆向定位杆施加的支撑力大小,以便于对制造工艺进行调整。
较佳地,所述腹板吊运装置还包括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座,所述锁定装置能够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锁定装置能够阻挡所述定位杆离开所述定位槽;
在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定位杆能够进出所述定位槽。
当定位杆进入定位槽而使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连接定位时,通过将锁定装置切换至锁定状态,可限制定位杆在定位槽内的相对移动,并使其无法轻易从定位槽内脱出。具体来说,当腹板吊运装置的固定部与腹板一起吊运至风电叶片表面时,通过该锁定装置将第一连接座锁定在第二连接座上,彻底避免腹板被放置在风电叶片表面时出现位移甚至翻覆等状况,提升该腹板吊运装置的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
较佳地,所述锁定装置包括:
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座;
限位块,所述移动机构连接于所述限位块;
当所述定位杆位于所述定位槽时,所述移动机构带动所述限位块移动至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开口之间,以阻挡所述定位杆离开所述定位槽。
上述技术方案为锁定装置如何将第一连接座的定位杆锁定在定位槽内提供了一种较佳实现结构。
较佳地,所述开口为喇叭口。
该第二连接座的开口为喇叭口,以提供引导,便于定位杆进入定位槽内。
较佳地,所述第二连接座还具有一导向通道,所述开口通过所述导向通道连通至所述定位槽,所述导向通道用于在所述定位杆进入所述定位槽之前向所述定位杆提供导向。该结构通过使第一连接座的定位杆在该导向通道内移动,使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在腹板与风电叶片表面接触之前的一端时间内也能够保持相对位置的稳定。
较佳地,所述腹板吊运装置包括至少一对所述第一连接座和至少一对与所述第一连接座一一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用于卡接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分别沿所述腹板的厚度方向设置于所述腹板的两侧。
该结构可使腹板的两侧具设有第一连接座,从而在腹板定位至风电叶片表面时保持腹板两侧平衡,避免出现晃动。
较佳地,所述腹板吊运装置包括多对所述第一连接座和与多对所述第一连接座一一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二连接座,多对所述第一连接座沿所述腹板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以提高腹板与风电叶片表面接触时的定位精度。
较佳地,所述第二连接座固定在所述叶片模具用于设置风电叶片以外的区域,以避免在第二连接座与第一连接对接时,可能产生的灰尘或碎屑落在风电叶片表面,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该腹板吊运装置在将腹板吊运至风电叶片上时,其用于固定腹板的固定部通过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之间的连接定位以限定该固定部与叶片模具及风电叶片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提高腹板与风电叶片之间的定位精度,使生产出的多组风电叶片与腹板之间的结合位置均能保持一致,以易于保证所生产出的风电叶片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腹板吊运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其中,支撑装置和锁定装置被隐藏。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腹板吊运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腹板吊运装置的侧视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腹板吊运装置1,吊运升降方向A
固定部2
第一连接座3,定位杆31
第二连接座4,定位槽41,开口42,导向通道43
液压缸51,顶杆52
移动机构61,限位块62
腹板8,厚度方向B,长度方向C
风电叶片91,叶片模具9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腹板吊运装置1,其包括有固定部2和吊耳(图中未示出),该固定部2用于固定腹板8,并通过吊耳与吊运行车等吊装设备连接,使腹板8能够在厂房内实现移动。该腹板吊运装置1还包括有第一连接座3和第二连接座4,其中第一连接座3与固定部2相互固定,而第二连接座4与用于承载风电叶片91的叶片模具92连接,该第二连接座4用于在叶片模具92上提供一个供第一连接座3连接的定位点。
当腹板吊运装置1在将腹板8吊运至风电叶片91上时,其用于固定腹板8的固定部2通过第一连接座3与第二连接座4之间的连接定位以限定该固定部2与叶片模具92及风电叶片91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提高腹板8与风电叶片91之间的定位精度,使生产出的多组风电叶片91与腹板8之间的结合位置均能保持一致,以易于保证所生产出的风电叶片91的产品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座3与固定部2之间为焊接固定,以满足吊装结构强度的要求,而第二连接座4与叶片模具92之间采用螺栓固定,以提高第二连接座4相对叶片模具92的拆装便捷性。
该第一连接座3具有定位杆31,第二连接座4上则具有定位槽41以及与该定位槽41连通的开口42,第一连接座3的定位杆31沿着该腹板吊运装置1的吊运升降方向A从开口42处进入该定位槽41并与定位槽41卡接固定。其为第一连接座3与第二连接座4之间连接定位的一种较佳实现方式,通过在第二连接座4上设置一个定位槽41,使第一连接座3的定位杆31在与固定部2及腹板8一同沿吊运升降方向A向下运动时,通过第二连接座4的开口42进入该定位槽41内,以实现腹板8与风电叶片91之间的定位。
该结构利用了腹板8在吊运至风电叶片91表面之前的下降移动,使第一连接座3的定位杆31在随腹板8下降过程中即可与第二连接座4的定位槽41实现定位,无需进行额外的定位步骤,提高了该腹板吊运装置1的使用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该腹板吊运装置1还包括有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连接于第二连接座4并用于向定位杆31提供支撑力。通过设置支撑装置以对定位杆31进行支撑,可降低第一连接座3、固定部2及腹板8的下降速度,使腹板8能够缓慢匀速地下降至风电叶片91的表面并与位于风电叶片91表面的结构胶充分接触,提高腹板8与风电叶片91之间的粘接质量及粘接效率。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撑装置包括液压缸51,该液压缸51具有一顶杆52,该顶杆52竖直设置在定位槽41内。当定位杆31在定位槽41中时,该顶杆52的顶面抵靠在该定位杆31上,以将液压缸51的支撑力通过顶杆52传递至定位杆31上。该结构为支撑装置的一种较佳实现方式,通过改变液压缸51的内压力,可有效调整顶杆52向定位杆31施加的支撑力大小,以便于对制造工艺进行调整。
该腹板吊运装置1还包括有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连接于第二连接座4并且该锁定装置能够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当锁定装置处于锁定状态时,该锁定装置能够阻挡定位杆31离开定位槽41,而当锁定装置处于解锁状态时,定位杆31能够自由地进出定位槽41。当定位杆31进入定位槽41而使第一连接座3和第二连接座4连接定位时,通过将锁定装置切换至锁定状态,可限制定位杆31在定位槽41内的相对移动,并使其无法轻易从定位槽41内脱出。具体来说,当腹板吊运装置1的固定部2与腹板8一起吊运至风电叶片91表面时,通过该锁定装置将第一连接座3锁定在第二连接座4上,彻底避免腹板8被放置在风电叶片91表面时出现位移甚至翻覆等状况,提升该腹板吊运装置1的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该锁定装置包括有移动机构61及限位块62,移动机构61固定在第二连接座4上,该移动机构61连接于限位块62并能够带动该限位块62沿图2所示的箭头方向往复运动。当定位杆31位于定位槽41内时,移动机构61带动限位块62移动至定位杆31和定位槽41的开口42之间,以阻挡定位杆31沿着开口42的方向从定位槽41内脱出。其中,限位块62被移动机构61带动而移动的方向最好应垂直于定位杆31在定位槽41内移动的方向,从而避免在外力作用下,定位杆31能够克服移动机构61的驱动力而带动限位块62朝着解锁状态的方向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为锁定装置如何将第一连接座3的定位杆31锁定在定位槽41内提供了一种较佳实现结构,但该锁定装置还可通过现有技术中其他已有的机械结构实现对定位杆31的移动状态的锁定,且这些结构均会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第二连接座4的开口42还可以为喇叭口,以对定位杆31进行引导,便于定位杆31进入定位槽41内。此外,该第二连接座4还具有一导向通道43,开口42通过该导向通道43连通到定位槽41内,该导向通道43用于在定位杆31进入定位槽41之前向定位杆31提供导向。该结构通过使第一连接座3的定位杆31在该导向通道43内移动,使第一连接座3与第二连接座4在腹板8与风电叶片91表面接触之前的一端时间内也能够保持相对位置的稳定。
如图1所示,该腹板8定位装置包括有多对的第一连接座3和与其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座4,其中,每个第二连接座4均用于卡接在相对应的第一连接座3上。另外,每对第一连接座3中的两个第一连接座3分别沿着腹板8的厚度方向B设置在该腹板8的两侧。该结构可使腹板8的两侧具设有第一连接座3,从而在腹板8定位至风电叶片91表面时保持腹板8两侧平衡,避免出现晃动。
如图3所示,该腹板8定位装置的多对第一连接座3沿着腹板8的长度方向C均匀布置,以提高腹板8与风电叶片91表面接触时的定位精度。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座4均固定在叶片模具92中用于设置风电叶片91以外的区域内,以避免在第二连接座4与第一连接对接时,可能产生的灰尘或碎屑落在风电叶片91表面,造成污染。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腹板吊运装置,其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吊运装置还包括:
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固设于所述固定部;
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用于固定在叶片模具上,并提供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定位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板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具有定位杆,所述第二连接座具有一定位槽以及与所述定位槽连通的开口,所述定位杆能够沿所述腹板吊运装置的吊运升降方向从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定位槽并卡接于所述定位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板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吊运装置还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座并用于向所述定位杆提供支撑力。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腹板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具有顶杆,所述顶杆竖直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当所述定位杆位于所述定位槽时,所述顶杆抵靠于所述定位杆。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板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吊运装置还包括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座,所述锁定装置能够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锁定装置能够阻挡所述定位杆离开所述定位槽;
在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定位杆能够进出所述定位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腹板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包括:
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座;
限位块,所述移动机构连接于所述限位块;
当所述定位杆位于所述定位槽时,所述移动机构带动所述限位块移动至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开口之间,以阻挡所述定位杆离开所述定位槽。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板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为喇叭口。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板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座还具有一导向通道,所述开口通过所述导向通道连通至所述定位槽,所述导向通道用于在所述定位杆进入所述定位槽之前向所述定位杆提供导向。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板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吊运装置包括至少一对所述第一连接座和至少一对与所述第一连接座一一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用于卡接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分别沿所述腹板的厚度方向设置于所述腹板的两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腹板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吊运装置包括多对所述第一连接座和与多对所述第一连接座一一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二连接座,多对所述第一连接座沿所述腹板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
11.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腹板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座固定在所述叶片模具用于设置风电叶片以外的区域。
CN201820945209.9U 2018-06-19 2018-06-19 腹板吊运装置 Active CN2083617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45209.9U CN208361717U (zh) 2018-06-19 2018-06-19 腹板吊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45209.9U CN208361717U (zh) 2018-06-19 2018-06-19 腹板吊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61717U true CN208361717U (zh) 2019-01-11

Family

ID=64929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45209.9U Active CN208361717U (zh) 2018-06-19 2018-06-19 腹板吊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6171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83242A (zh) * 2018-06-19 2018-09-04 上海艾港风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腹板吊运装置
CN111232817A (zh) * 2020-03-23 2020-06-05 中复连众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叶片玻纤预制件吊具
CN116494545A (zh) * 2023-06-29 2023-07-28 新创碳谷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叶片叶根模块粘接工装及工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83242A (zh) * 2018-06-19 2018-09-04 上海艾港风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腹板吊运装置
CN111232817A (zh) * 2020-03-23 2020-06-05 中复连众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叶片玻纤预制件吊具
CN116494545A (zh) * 2023-06-29 2023-07-28 新创碳谷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叶片叶根模块粘接工装及工艺
CN116494545B (zh) * 2023-06-29 2023-09-01 新创碳谷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叶片叶根模块粘接工装及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61717U (zh) 腹板吊运装置
CN201755731U (zh) 汽车仪表板支架焊接夹具
CN108483242A (zh) 腹板吊运装置
CN208246842U (zh) 一种锂电池化成天车可移动机械手
WO2023236783A1 (zh) 一种并行框架式重力储能输运系统
CN206326413U (zh) 夹装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机床
CN201871923U (zh) 太阳能平板集热器边框组角压合机
CN212652873U (zh) 一种激光焊接零件定位检测装置
CN108018795A (zh) 一种安全型桥梁用手自一体调节限高架
CN203877170U (zh) 移动式塔吊的限位装置
CN113427456A (zh) 一种配电网用架空线路抢修施工用跨越工具
CN201871924U (zh) 太阳能平板集热器边框组角机的边框组角机构
CN201940857U (zh) 太阳能平板集热器管材无屑下料机定长上料机构
CN110645447B (zh) 风力发电机组底座自锁式可折叠楔形垫块装置
CN205630413U (zh) 一种腹板定位工装
CN216235660U (zh) 一种起重机端梁研配装置
CN221041200U (zh) 一种无模组入箱保压一体式装置
CN202957269U (zh) 太阳能支架
CN218747902U (zh) 一种聚烯烃膜切割装置
CN213979949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大体积混凝土泵送装置
CN217183233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面板转向装置
CN21683677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用新型大模组吊具
CN217669062U (zh) 用于飞轮本体装配系统的圆盘类零件翻转装置
CN218217295U (zh) 一种智能光伏监控装置
CN214429092U (zh) 一种电力工程作业用安全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318 Miaoxiang Road, Nicheng heavy equipment industrial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306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AIGANG WIND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Patentee after: Ail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318 Miaoxiang Road, Nicheng heavy equipment industrial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307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AIGANG WIND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AEOLON WIND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