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55333U - 改进型无线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改进型无线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55333U
CN208355333U CN201720999633.7U CN201720999633U CN208355333U CN 208355333 U CN208355333 U CN 208355333U CN 201720999633 U CN201720999633 U CN 201720999633U CN 208355333 U CN208355333 U CN 2083553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rt cup
handle
shell
cup component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9963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Gerund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Redefine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Redefine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Redefine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9963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553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553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553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无线吸尘器,其包括:收容电机且具有把手的壳体、与壳体相连接且产生旋风分离的尘杯组件、以及至少部分插入壳体中的电池包,其中所述电机的中心轴线与尘杯组件的旋风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而所述把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尘杯组件的旋风中心轴线相交成一钝角。本实用新型体积小,操作简便,结构简单实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符合人体工程力学。

Description

改进型无线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无线吸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吸尘器作为一种家庭清洁用具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其中无线吸尘器因自带电池具有体型小巧、携带及使用方便等优点,更适合用来清洁较小的空间,因而受到了大众的青睐。然而现有的无线吸尘器,例如中国专利CN101489457A,其结构笨重且复杂,占据较大体积,不利于小型化,影响用户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无线吸尘器,体积小,操作简便,结构简单实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符合人体工程力学。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型无线吸尘器,其包括:收容电机且具有把手的壳体、与壳体相连接且产生旋风分离的尘杯组件、以及至少部分插入壳体中的电池包,其中所述电机的中心轴线与尘杯组件的旋风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而所述把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尘杯组件的旋风中心轴线相交成一钝角。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收容电池包的电池槽,且所述把手与电机一端相邻,而所述电池槽则与电机的另一端相邻。
优选地,所述把手的延伸方向与电池槽的延伸方向平行。
优选地,所述把手的顶端位于电机的下方,而把手的底端则通过连接部与电池槽的底端相连接,且连接部的底面为水平面。
优选地,所述把手、电池槽、连接部三者之间形成收容用户手指的一封闭式开孔。
优选地,所述电池槽与一连接处相邻,且该连接处为电机与尘杯组件的连接处。
优选地,所述尘杯组件包括旋风式尘杯、以及与旋风式尘杯相连的进风管,其中进风管的轴线方向与旋风式尘杯的旋风中心轴线方向平行。
优选地,所述电机与尘杯组件在轴线方向长度之和大于把手和电池槽之间在轴线方向上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型无线吸尘器,其包括:具有把手的壳体、与壳体相连接且产生旋风分离的尘杯组件、设置在尘杯组件内的电机、以及至少部分插入壳体中的电池包,其中所述电机的中心轴线与尘杯组件的旋风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而所述把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尘杯组件的旋风中心轴线相交成一钝角。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型无线吸尘器,其包括:具有中空把手的壳体、与壳体相连接且产生旋风分离的尘杯组件、收容在中空把手内的电池组、位于壳体中且一端被尘杯组件封闭的电机、以及位于中空把手和电机两者底端且用于置放在一水平面上的连接部,其中所述中空把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尘杯组件的旋风中心轴线相交成一钝角。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型无线吸尘器,其包括:收容电机且具有把手的壳体、与壳体相连接且产生旋风分离的尘杯组件、以及至少部分插入壳体中且与电机相邻的电池包,其中所述电机的中心轴线与尘杯组件的旋风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而所述把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尘杯组件的旋风中心轴线相交成一钝角。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型无线吸尘器,其包括:收容电池包且具有把手的壳体、与壳体相连接且与电池包相邻并产生旋风分离的尘杯组件、以及与尘杯组件相邻的电机,其中所述电池包的中心线与尘杯组件的旋风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而所述把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尘杯组件的旋风中心轴线相交成一钝角。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收容电机的电机收容部,且所述把手与电池包一端相邻,而所述电机收容部则与尘杯组件的另一端相邻。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型无线吸尘器,其包括:收容电机且具有中空把手的壳体、与壳体相连接且产生旋风分离的尘杯组件、以及至少部分插入中空把手内的电池包,其中所述电机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尘杯组件的旋风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而所述把手的延伸方向与尘杯组件的旋风中心轴线相交成一钝角。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体积小,操作简便,结构简单实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符合人体工程力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壳体与尘杯组件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内部简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内部简示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内部简示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内部简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无线吸尘器的第一实施例,其包括收容电机12且具有把手14的壳体10、与壳体10相连接且产生旋风分离的尘杯组件20、以及至少部分插入壳体10中的电池包30,其中电机12的中心轴线与尘杯组件20的旋风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而把手14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尘杯组件20的旋风中心轴线相交成一钝角。钝角的范围为95-160度,以符合人体工程力学。其中电机12的中心轴线与所放置的水平面相互平行,即电机12为水平放置,且尘杯组件20也为水平放置。
壳体10包括收容电池包30的电池槽16,且把手14与电机12一端相邻,而电池槽16则与电机12的另一端相邻。优选地,把手14的延伸方向与电池槽16的延伸方向平行。
把手14的顶端位于电机12的下方,而把手14的底端则通过连接部18与电池槽16的底端相连接,且连接部18的底面为水平面,以置放在一平面上。为进一步提升性能,把手14内部中空且一端与电机12相连通,且连接部18设置有与把手14另一端相连通的过滤片。
优选地,把手14、电池槽16、连接部18三者之间形成收容用户手指的一封闭式开孔19。电池槽16与一连接处相邻,且该连接处优选地为电机12与尘杯组件20的连接处。
尘杯组件20包括旋风式尘杯、与旋风式尘杯相连的进风管22以及设置在旋风式尘杯中的过滤件,其中进风管22的轴线方向与旋风式尘杯的旋风中心轴线方向平行,过滤件优选为海帕或高密度海绵。进风管22进入旋风式尘杯的一端为切向进口,而另一端则设置有毛刷24。
优选地,电机12与尘杯组件20在轴线方向的长度之和大于把手14和电池槽16之间在轴线方向上的距离。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无线吸尘器的第二实施例,其包括:具有把手140的壳体100、与壳体100相连接且产生旋风分离的尘杯组件200、设置在尘杯组件200内的电机120、以及至少部分插入壳体100中的电池包300,其中电机120的中心轴线与尘杯组件200的旋风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而把手14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尘杯组件200的旋风中心轴线相交成一钝角。钝角的范围为95-160度,以符合人体工程力学。把手140为内部中空,以便把电机120所排出的气流向外排出。壳体100包括收容电池包300的电池槽160,且把手140与电机12一端相邻,而电池槽160则与尘杯组件200相邻。优选地,把手104的延伸方向与电池槽160的延伸方向平行。把手140的底端则通过连接部180与电池槽160的底端相连接,且连接部180的底面为水平面,以置放在一平面上。优选地,在与电机120相对应的壳体100上设置有开关17。尘杯组件200包括旋风式尘杯、与旋风式尘杯相连的进风管220以及设置在旋风式尘杯中的过滤件,其中进风管220的轴线方向与旋风式尘杯的旋风中心轴线方向平行,过滤件优选为海帕或高密度海绵。电池包300为斜向上可拆卸安装至电池槽160内。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无线吸尘器的第三实施例,其包括:具有中空把手142的壳体102、与壳体102相连接且产生旋风分离的尘杯组件202、收容在中空把手142内的电池组302、位于壳体102中且一端被尘杯组件202封闭的电机122、与中空把手142相平行且一端与尘杯组件202相连的支撑部162、以及位于中空把手142和电机122两者底端且用于置放在一水平面上的连接部182,其中壳体102设置有用于电机出风的若干个出风孔103,中空把手142的延伸方向与尘杯组件20的旋风中心轴线相交成一钝角。钝角的范围为95-160度,以符合人体工程力学。尘杯组件202包括旋风式尘杯、与旋风式尘杯相连的进风管222以及设置在旋风式尘杯中的过滤件,其中进风管222的轴线方向与旋风式尘杯的旋风中心轴线方向平行,过滤件优选为海帕或高密度海绵,电机122的中心轴线与尘杯组件202的旋风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无线吸尘器的第四实施例,其包括:收容电机124且具有把手144的壳体104、与壳体104相连接且产生旋风分离的尘杯组件204、以及至少部分插入壳体104中且与电机124相邻的电池包304,其中电机124的中心轴线与尘杯组件204的旋风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而把手144的延伸方向与尘杯组件204的旋风中心轴线相交成一钝角。钝角的范围为95-160度,以符合人体工程力学。把手144设置有扳机型的电源开关170。壳体104包括收容电池包304的电池槽164、位于把手144和电池槽164两者底端且用于置放在一水平面上的连接部184。尘杯组件204包括旋风式尘杯、与旋风式尘杯相连的进风管224以及设置在旋风式尘杯中的过滤件,其中进风管224的轴线方向与旋风式尘杯的旋风中心轴线方向平行,过滤件优选为海帕或高密度海绵。本实施例中的进风管224长度占整个吸尘器长度的3/4以上。该实施例中,电池包304位于电机124的下方而尘杯204则位于把手144的上方,电机124位于进风管224、尘杯204、电池包304三者之间。同样地,为整个吸尘器产品前后平衡,也可以将电池包放入到把手内部,而其他部分结构相同,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壳体104也设置有用于电机出风的若干个出风孔103。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无线吸尘器的第五实施例,其包括:收容电池包306且具有把手146的壳体106、与壳体106相连接且与电池包306相邻并产生旋风分离的尘杯组件206、以及与尘杯组件206相邻的电机126,其中电池包306的中心线与尘杯组件206的旋风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而把手146的延伸方向与尘杯组件206的旋风中心轴线相交成一钝角。钝角的范围为95-160度,以符合人体工程力学。壳体106包括收容电机126的电机收容部、位于把手146和电机收容部两者底端且用于置放在一水平面上的连接部186,且把手146与电池包306一端相邻,而电机收容部则与尘杯组件206的另一端相邻。电机126的中心线与尘杯组件206的旋风中心轴线相互平行。尘杯组件206包括旋风式尘杯、与旋风式尘杯相连的进风管226以及设置在旋风式尘杯中的过滤件,其中进风管226的轴线方向与旋风式尘杯的旋风中心轴线方向平行,过滤件优选为海帕或高密度海绵。
本实用新型体积小,操作简便,结构简单实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符合人体工程力学。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改进型无线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收容电机(12)且具有把手(14)的壳体(10)、与壳体(10)相连接且产生旋风分离的尘杯组件(20)、以及至少部分插入壳体(10)中的电池包(30),其中所述电机(12)的中心轴线与尘杯组件(20)的旋风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而所述把手(14)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尘杯组件(20)的旋风中心轴线相交成一钝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无线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收容电池包(30)的电池槽(16),且所述把手(14)与电机(12)一端相邻,而所述电池槽(16)则与电机(12)的另一端相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无线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4)的延伸方向与电池槽(16)的延伸方向平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无线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4)的顶端位于电机(12)的下方,而把手的底端则通过连接部(18)与电池槽(16)的底端相连接,且连接部(18)的底面为水平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无线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4)、电池槽(16)、连接部(18)三者之间形成收容用户手指的一封闭式开孔(19)。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无线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槽(16)与一连接处相邻,且该连接处为电机(12)与尘杯组件(20)的连接处。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无线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杯组件(20)包括旋风式尘杯、以及与旋风式尘杯相连的进风管(22),其中所述进风管(22)的轴线方向与旋风式尘杯的旋风中心轴线方向平行。
8.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无线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2)与尘杯组件(20)在轴线方向的长度之和大于把手(14)和电池槽(16)之间在轴线方向上的距离。
9.一种改进型无线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具有把手(140)的壳体(100)、与壳体(100)相连接且产生旋风分离的尘杯组件(200)、设置在尘杯组件(200)内的电机(120)、以及至少部分插入壳体(100)中的电池包(300),其中所述电机(120)的中心轴线与尘杯组件(200)的旋风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而所述把手(14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尘杯组件(200)的旋风中心轴线相交成一钝角。
10.一种改进型无线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具有中空把手(142)的壳体(102)、与壳体(102)相连接且产生旋风分离的尘杯组件(202)、收容在中空把手(142) 内的电池组(302)、位于壳体(102)中且一端被尘杯组件(202)封闭的电机(122)、以及位于中空把手(142)和电机(122)两者底端且用于置放在一水平面上的连接部(182),其中所述中空把手(14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尘杯组件(202)的旋风中心轴线相交成一钝角。
11.一种改进型无线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收容电机(124)且具有把手(144)的壳体(104)、与壳体(104)相连接且产生旋风分离的尘杯组件(204)、以及至少部分插入壳体(104)中且与电机(124)相邻的电池包(304),其中所述电机(124)的中心轴线与尘杯组件(204)的旋风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而所述把手(144)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尘杯组件(204)的旋风中心轴线相交成一钝角。
12.一种改进型无线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收容电池包(306)且具有把手(146)的壳体(106)、与壳体(106)相连接且与电池包(306)相邻并产生旋风分离的尘杯组件(206)、以及与尘杯组件(206)相邻的电机(126),其中所述电池包(306)的中心线与尘杯组件(206)的旋风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而所述把手(146)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尘杯组件(206)的旋风中心轴线相交成一钝角。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无线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6)包括收容电机(126)的电机收容部,且所述把手(146)与电池包(306)一端相邻,而所述电机收容部则与尘杯组件(206)的另一端相邻。
14.一种改进型无线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收容电机且具有中空把手的壳体、与壳体相连接且产生旋风分离的尘杯组件、以及至少部分插入中空把手内的电池包,其中所述电机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尘杯组件的旋风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而所述把手的延伸方向与尘杯组件的旋风中心轴线相交成一钝角。
CN201720999633.7U 2017-08-11 2017-08-11 改进型无线吸尘器 Active CN2083553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99633.7U CN208355333U (zh) 2017-08-11 2017-08-11 改进型无线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99633.7U CN208355333U (zh) 2017-08-11 2017-08-11 改进型无线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55333U true CN208355333U (zh) 2019-01-11

Family

ID=64912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99633.7U Active CN208355333U (zh) 2017-08-11 2017-08-11 改进型无线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553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0059A (zh) * 2017-08-11 2017-10-20 苏州睿梵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改进型无线吸尘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0059A (zh) * 2017-08-11 2017-10-20 苏州睿梵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改进型无线吸尘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60059A (zh) 改进型无线吸尘器
WO2017181484A1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109124478B (zh) 吸尘器
CN204581145U (zh) 一种手持吸尘器
EP2581018B1 (en) Cyclonic separation apparatus
EP2043493B1 (en) Handheld cleaning appliance
EP2581013B1 (en) Hand-holdable vacuum cleaner with cyclonic separation apparatus
AU2012238310B2 (en) Cyclonic separation apparatus
CN107343774A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208355333U (zh) 改进型无线吸尘器
CN211459996U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209059037U (zh) 手持吸尘器
CN208510931U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210249701U (zh) 便携式真空处理装置
CN109561800A (zh) 电池供电的真空吸尘器
CN207804181U (zh) 具有内部走线的便携式吸尘器
CN210330462U (zh) 一种便携式吸尘器
CN209003801U (zh) 改进型无线吸尘器
CN110772166A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209437154U (zh) 清洁设备
CN209331915U (zh) 一种手持式无线吸尘器
CN209059042U (zh) 真空吸尘器
CN110754992A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219962728U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109820452A (zh) 一种便携式吸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07

Address after: 215000 Weitang Xihu Industrial Park,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GERUNDE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09, Zhuyuan Road, Suzhou, Jiangsu, 215000

Patentee before: SUZHOU REDEFINE INDUSTRIAL DESIG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