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53167U - 一种水轮发电机的定子线圈热压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轮发电机的定子线圈热压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53167U
CN208353167U CN201820174817.4U CN201820174817U CN208353167U CN 208353167 U CN208353167 U CN 208353167U CN 201820174817 U CN201820174817 U CN 201820174817U CN 208353167 U CN208353167 U CN 2083531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coil
plate
hot pressing
fixed
fixe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7481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建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Vanguard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Vanguard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Vanguard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Vanguard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7481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531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531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531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水轮发电机的定子线圈热压的结构,属于水轮发电机设备领域,包括包括定子线圈、热压压铁、热压机板、成型组件和辅助组件,其中,热压压铁设置在铁芯部内;热压机板一端固定在铁芯部,相对设置的另外一端覆盖转角过渡部,且朝远离铁芯部的方向延伸;成型组件夹设在定子线圈位于延长端部的外周侧,且沿定子线圈的延伸方向延伸;辅助组件设置在成型组件与定子线圈之间,且与成型组件同方向延伸;所述热压机板通过热压压铁,将定子线圈固定并挤压;以此,通过一端固定在铁芯部的热压极板,相对设置的另外一端覆盖转角过渡部,且朝远离铁芯部的方向延伸设置的热压机板,保障半固化圈式定子线圈绝缘的可靠性,降低事故的发生,减少用户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水轮发电机的定子线圈热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轮发电机的定子线圈热压结构,有效降低了机组运行过程中因电腐蚀、老化加剧所产生的严重质量事故,减少了给用户造成严重损失的发生率,主要用于卧式水绝缘热压固化成型中,属于工装夹具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电压技术的飞速发展,绝缘材料的不断更新以及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高压定子线圈的制造技术逐步得到完善和成熟。大、中型水轮发电机组定子绕组以波绕组取代了叠绕组,而较多的中、小型水轮发电机组却依然采用叠绕组的定子线圈。所以,圈式定子线圈的市场占有率依然比较大,当前国内对圈式定子线圈的制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全固化圈式定子线圈。该种工艺制作出的圈式定子线圈外观尺寸控制较好,一致性较好,是利用烘箱对模具进行加热,槽部和端部主绝缘固化均比较好,各项性能指标较高。但圈式定子线圈模具制作难度较大,工期较长且成本比较高。
2、VPI真空浸漆技术的应用。利用VPI真空浸漆技术制造圈式定子线圈,可以得到优良的电气性能指标,但设备、模具和材料投入成本相对较高,不适合单件小批量作业生产,并且多适用于少胶工艺。
3、半固化圈式定子线圈。该种定子线圈制作工艺被大多数厂家所采用,原因主要是工装模具制造非常简单,模具成本较低。但热压机只对槽部直线部分进行加热,在圈式定子线圈的转角及端部位置诸多厂家并未进行加热,甚至未采取其它处理措施。
发电机组在运行时,定子线圈端部出槽口处的电场分布极不均匀,电压梯度较大,随电压和海拔高度升高极易产生电晕、腐蚀,加速绝缘的老化,严重时会使定子线圈绝缘击穿,甚至机组烧毁。另外,水轮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通风冷却系统会吸入大量的油雾、水气、粉尘等杂质粘附在定子线圈绝缘表面,对于半固化的定子线圈,这些杂质会大大降低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加剧定子线圈和绕组绝缘表面的电离、局部放电,破坏绕组绝缘,加速绝缘老化,使定子绕组过早的损坏。目前,对于多胶模压的圈式定子线圈制造,因采用热压机的成本相对较低一直被多数厂家沿袭使用,其间虽有部分厂家曾对此做出一定改进,但仍不是很完善。
这也构成了需要进一步改进用于水轮发电机的定子线圈热压的结构,以解决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保障半固化圈式定子线圈绝缘的可靠性,降低事故的发生,减少用户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轮发电机的定子线圈热压的结构,保障半固化圈式定子线圈绝缘的可靠性,降低事故的发生,减少用户损失。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轮发电机的定子线圈热压的结构,包括定子线圈、热压压铁、热压机板、成型组件和辅助组件,其中,热压压铁设置在铁芯部内;热压机板一端固定在铁芯部,相对设置的另外一端覆盖转角过渡部,且朝远离铁芯部的方向延伸;成型组件夹设在定子线圈位于延长端部的外周侧,且沿定子线圈的延伸方向延伸;辅助组件设置在成型组件与定子线圈之间,且与成型组件同方向延伸;所述热压机板通过热压压铁,将定子线圈固定并挤压;以此,通过一端固定在铁芯部的热压极板,相对设置的另外一端覆盖转角过渡部,且朝远离铁芯部的方向延伸设置的热压机板,使绝缘平滑过渡,很好的解决了传统半固化圈式定子线圈在装配时容易出现上、下层在转角过渡处发生干涉的问题,从而避免了由于定子线圈端部出槽口处的电场分布极不均匀,电压梯度较大,随电压和海拔高度升高极易产生电晕、腐蚀,加速绝缘的老化,严重时会使定子线圈绝缘击穿,甚至机组烧毁的隐患,保障半固化圈式定子线圈绝缘的可靠性,降低事故的发生,减少用户损失。
优选地,成型组件延伸覆盖至转角过渡部,抵靠热压压铁的末端设置;以此,进一步地限制定子线圈在转交过渡部变形的趋势,从而获得更好的介电性能。
优选地,成型组件包括过渡压板和大力钳,所述过渡压板套设,并抵靠在定子线圈的外周面设置;大力钳可拆卸的对设置在定子线圈外侧的压板进行挤压。
优选地,过渡压板的外形与定子线圈处于转角过渡部的外形适配;以此,通过过渡压板很好的弥补定子线圈传统热压方式转角及端部位置没有分布加热装置,致使该处在热压过程中温度较低,主绝缘不能充分固化,从而使定子线圈的介电性能、绝缘电阻、电晕性能等电气性能下降,损耗增大的问题;与此同时,有效降低了机组运行过程中因电腐蚀、老化加剧所产生的严重质量事故。
优选地,辅助组件包括第一垫板、第二垫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其中,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分设在定子线圈相对的两侧;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分设在定子线圈另外的两侧;
进一步地,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分设在定子线圈面积较大的两侧面,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分设在定子线圈面积较小的两侧面;以此,通过第一垫板、第二垫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将定子线圈的四个面围设起来,更好的控制圈式定子线圈转角处及端部的截面尺寸,解决了传统热压结构中产生的绝缘突变和窄面尺寸失控,有利于圈式定子线圈嵌线装配和端部绑扎固定。
优选地,第一固定板包括共轴线设置的固定垫板、第一加热片和第一压板,其中,固定垫板、第一加热片和第一压板沿远离定子线圈的方向,由里往外顺序布置。
优选地,第二固定板包括共轴线设置的活动垫板、第二加热片、和第二压板,其中,活动垫板、第二加热片、和第二压板,沿远离定子线圈的方向,由里往外顺序布置;进一步地,活动垫板、第二加热片、和第二压板,沿远离定子线圈的方向,由里往外依次布置。
优选地,第二固定板还包括夹设在活动垫板和定子线圈之间的柔性垫板;进一步地,柔性垫板为钢片制造而成,其厚度为0.5mm。
优选地,柔性垫板的插入部分沿厚度方向,打磨成楔形;进一步地,柔性垫板插入部分沿厚度方向,其楔形的斜面长度约20~30mm;以此,通过柔性垫板可以很好的填补定子线圈在转角过渡部,与热压压铁之间的间隙,同时避免定子线圈与热压机板之间因为缝隙,而导致的绝缘材料挤出尖角,产生绝缘突变,影响定子线圈质量的问题。
优选地,为了较好的保证对定子线圈内部上、下截面得到有效的控制,避免截面高度尺寸超高,造成定子线圈嵌线装配时在上、下层转角处发生干涉的问题,辅助组件还包括固定绑带,所述固定绑带设置在第一垫板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以及第二垫板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搭接的拐角处,且分别与之密封的连接;
进一步地,固定绑带由聚脂热缩性材料制成;以此,通过在各个垫板搭接处增设的固定绑带,很好的避免了水轮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通风冷却系统会吸入大量的油雾、水气、粉尘等杂质粘附在定子线圈绝缘表面,而降低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加剧定子线圈和绕组绝缘表面的电离、局部放电,破坏绕组绝缘现象,避免绝缘层的加速老化,延长定子绕组的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轮发电机的定子线圈热压的结构,通过一端固定在铁芯部的热压极板,相对设置的另外一端覆盖转角过渡部,且朝远离铁芯部的方向延伸设置的热压机板,使绝缘平滑过渡,很好的解决了传统半固化圈式定子线圈在装配时容易出现上、下层在转角过渡处发生干涉的问题,从而避免了由于定子线圈端部出槽口处的电场分布极不均匀,电压梯度较大,随电压和海拔高度升高极易产生电晕、腐蚀,加速绝缘的老化,严重时会使定子线圈绝缘击穿,甚至机组烧毁的隐患,保障半固化圈式定子线圈绝缘的可靠性,降低事故的发生,减少用户损失;通过过渡压板很好的弥补定子线圈传统热压方式转角及端部位置没有分布加热装置,致使该处在热压过程中温度较低,主绝缘不能充分固化,从而使定子线圈的介电性能、绝缘电阻、电晕性能等电气性能下降,损耗增大的问题,同时,有效降低了机组运行过程中因电腐蚀、老化加剧所产生的严重质量事故;通过第一垫板、第二垫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将定子线圈的四个面围设起来,更好的控制圈式定子线圈转角处及端部的截面尺寸,解决了传统热压结构中产生的绝缘突变和窄面尺寸失控,有利于圈式定子线圈嵌线装配和端部绑扎固定;通过柔性垫板可以很好的填补定子线圈在转角过渡部,与热压压铁之间的间隙,同时避免定子线圈与热压机板之间因为缝隙,而导致的绝缘材料挤出尖角,产生绝缘突变,影响定子线圈质量的问题;通过在各个垫板搭接处增设的固定绑带,很好的避免了水轮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通风冷却系统会吸入大量的油雾、水气、粉尘等杂质粘附在定子线圈绝缘表面,而降低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加剧定子线圈和绕组绝缘表面的电离、局部放电,破坏绕组绝缘现象,避免绝缘层的加速老化,延长定子绕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轮发电机的定子线圈热压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轮发电机的定子线圈热压结构的剖面图。
图中:100、铁芯部,200、转角过渡部,300、延长端部,10、定子线圈, 20、热压压铁,30、热压机板,40、成型组件,41、过渡上压板,42、大力钳, 50、辅助组件,51、第一垫板,52、第二垫板,53、第一固定板,53a、固定垫板,53b、第一加热板,53c、第一压板,54、第二固定板,54a、柔性垫板, 54b、活动垫板,54c、第二加热板,54d、第二压板,55、固定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完整地说明。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半固化圈式定子线圈结构中,定子线圈10从水轮发电机引出后,沿其延伸方向,依次经过铁芯部100,转角过渡部200,以及延长端部30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轮发电机的定子线圈热压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该热压结构用于水轮发电机半固化圈式定子线圈的热压过程中,包括定子线圈10、热压压铁20、热压机板30、成型组件40和辅助组件50,其中,热压压铁20 设置在铁芯部100内;热压机板30一端固定在铁芯部100,相对设置的另外一端覆盖转角过渡部200,且朝远离铁芯部100的方向延伸;成型组件40夹设在定子线圈10位于延长端部300的外周侧,且沿定子线圈10的延伸方向延伸;辅助组件50设置在成型组件40与定子线圈10之间,且与成型组件40同方向延伸;热压机板30通过热压压铁20,将定子线圈10固定并挤压;以此,通过一端固定在铁芯部的热压极板,相对设置的另外一端覆盖转角过渡部,且朝远离铁芯部的方向延伸设置的热压机板,使绝缘平滑过渡,很好的解决了传统半固化圈式定子线圈在装配时容易出现上、下层在转角过渡处发生干涉的问题,从而避免了由于定子线圈端部出槽口处的电场分布极不均匀,电压梯度较大,随电压和海拔高度升高极易产生电晕、腐蚀,加速绝缘的老化,严重时会使定子线圈绝缘击穿,甚至机组烧毁的隐患,保障半固化圈式定子线圈绝缘的可靠性,降低事故的发生,减少用户损失。
优选地,成型组件40延伸覆盖至转角过渡部200,抵靠热压压铁20的末端设置;以此,进一步地限制定子线圈在转交过渡部变形的趋势,从而获得更好的介电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成型组件40包括过渡压板41和大力钳42,该过渡压板41套设,并抵靠在定子线圈10的外周面设置;大力钳42可拆卸的对设置在定子线圈10外侧的压板进行挤压。进一步地,过渡压板41的外形与定子线圈10处于转角过渡部200的外形适配;以此,通过过渡压板很好的弥补定子线圈传统热压方式转角及端部位置没有分布加热装置,致使该处在热压过程中温度较低,主绝缘不能充分固化,从而使定子线圈的介电性能、绝缘电阻、电晕性能等电气性能下降,损耗增大的问题;与此同时,有效降低了机组运行过程中因电腐蚀、老化加剧所产生的严重质量事故。
辅助组件50可以为各种适当的结构,如图2所示,优选地,辅助组件50 包括第一垫板51、第二垫板52、第一固定板53和第二固定板54,其中,第一垫板51和第二垫板52分设在定子线圈10相对的两侧;第一固定板53和第二固定板54分设在定子线圈10另外的两侧;进一步地,第一垫板51和第二垫板52分设在定子线圈10面积较大的两侧面,第一固定板53和第二固定板 54分设在定子线圈10面积较小的两侧面;例如,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垫板51和第二垫板52分设在定子线圈10的上下两侧;第一固定板53和第二固定板54分设在定子线圈10的左右两侧;以此,通过第一垫板、第二垫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将定子线圈的四个面围设起来,更好的控制圈式定子线圈转角处及端部的截面尺寸,解决了传统热压结构中产生的绝缘突变和窄面尺寸失控,有利于圈式定子线圈嵌线装配和端部绑扎固定。
优选地,第一固定板53包括共轴线设置的固定垫板53a、第一加热片53b 和第一压板53c,其中,固定垫板53a、第一加热片53b和第一压板53c沿远离定子线圈10的方向,由里往外顺序布置;进一步地,固定垫板53a、第一加热片53b和第一压板53c沿远离定子线圈10的方向,由里往外依次布置。
优选地,第二固定板54包括共轴线设置的活动垫板54b、第二加热片54c、和第二压板54d,其中,活动垫板54b、第二加热片54c、和第二压板54d,沿远离定子线圈10的方向,由里往外顺序布置;进一步地,活动垫板54b、第二加热片54c、和第二压板54d,沿远离定子线圈10的方向,由里往外依次布置。
进一步地,第二固定板54还包括夹设在活动垫板54b和定子线圈10之间的柔性垫板54a;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柔性垫板54a为钢片制造而成,其厚度为0.5mm;优选地,柔性垫板54a的插入部分沿厚度方向,打磨成楔形;进一步地,柔性垫板54a插入部分沿厚度方向,其楔形的斜面长度约20~30mm;以此,通过柔性垫板可以很好的填补定子线圈在转角过渡部,与热压压铁之间的间隙,同时避免定子线圈与热压机板之间因为缝隙,而导致的绝缘材料挤出尖角,产生绝缘突变,影响定子线圈质量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为了较好的保证对定子线圈内部上、下截面得到有效的控制,避免截面高度尺寸超高,造成定子线圈嵌线装配时在上、下层转角处发生干涉的问题,辅助组件50还包括固定绑带 55,该固定绑带55设置在第一垫板51与第一固定板53和第二固定板54,以及第二垫板52与第一固定板53和第二固定板54搭接的拐角处,且分别与之密封的连接;优选地,固定绑带55由聚脂热缩性材料制成。以此,通过在各个垫板搭接处增设的固定绑带,很好的避免了水轮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通风冷却系统会吸入大量的油雾、水气、粉尘等杂质粘附在定子线圈绝缘表面,而降低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加剧定子线圈和绕组绝缘表面的电离、局部放电,破坏绕组绝缘现象,避免绝缘层的加速老化,延长定子绕组的使用寿命。
下面就本实用新型体改的水轮发电机的定子线圈热压结构的具体操作做进一步的说明,如下:
1、将第一垫板51、第二垫板52涂刷脱模剂,然后在定子线圈10的四转角的上、下窄截面分别固定第一垫板51、第二垫板52,位置可根据样品线圈制作样板确定,用固定绑带55将第一垫板51、第二垫板52包扎,并固定于定子线圈10上;
2、将定子线圈10安装热压机板30上面,用热压压铁20把定子线圈10 上、下层边两槽部直线段压住,在定子线圈10四转角外侧放入柔性垫板54a,斜面向外插入至高、低阻搭接位置,热压机开动预压,热压压铁20受力后对定子线圈10预压紧。
3、将事先焊接为一个整体的过渡压板41、固定垫板53a和热压压铁20 加装到定子线圈10的转角过渡部200处,并且固定;定子线圈10的转角过渡部200外侧则需放置活动垫板54b、第二加热片54c和第二压板54d,放置时用双手同时从定子线圈10的端部两侧装入,位置摆放好以后用大力钳42夹持固定,分别装置定子线圈10四转角加热片和压板并固定;
4、接通第一加热片53b、第二加热片54c的电源,对定子线圈10转角过渡部至延长端部300的部分进行辅助加热,使绝缘层充分固化,最后成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轮发电机的定子线圈热压的结构,通过一端固定在铁芯部的热压极板,相对设置的另外一端覆盖转角过渡部,且朝远离铁芯部的方向延伸设置的热压机板,使绝缘平滑过渡,很好的解决了传统半固化圈式定子线圈在装配时容易出现上、下层在转角过渡处发生干涉的问题,从而避免了由于定子线圈端部出槽口处的电场分布极不均匀,电压梯度较大,随电压和海拔高度升高极易产生电晕、腐蚀,加速绝缘的老化,严重时会使定子线圈绝缘击穿,甚至机组烧毁的隐患,保障半固化圈式定子线圈绝缘的可靠性,降低事故的发生,减少用户损失;通过过渡压板很好的弥补定子线圈传统热压方式转角及端部位置没有分布加热装置,致使该处在热压过程中温度较低,主绝缘不能充分固化,从而使定子线圈的介电性能、绝缘电阻、电晕性能等电气性能下降,损耗增大的问题,同时,有效降低了机组运行过程中因电腐蚀、老化加剧所产生的严重质量事故;通过第一垫板、第二垫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将定子线圈的四个面围设起来,更好的控制圈式定子线圈转角处及端部的截面尺寸,解决了传统热压结构中产生的绝缘突变和窄面尺寸失控,有利于圈式定子线圈嵌线装配和端部绑扎固定;通过柔性垫板可以很好的填补定子线圈在转角过渡部,与热压压铁之间的间隙,同时避免定子线圈与热压机板之间因为缝隙,而导致的绝缘材料挤出尖角,产生绝缘突变,影响定子线圈质量的问题;通过在各个垫板搭接处增设的固定绑带,很好的避免了水轮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通风冷却系统会吸入大量的油雾、水气、粉尘等杂质粘附在定子线圈绝缘表面,而降低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加剧定子线圈和绕组绝缘表面的电离、局部放电,破坏绕组绝缘现象,避免绝缘层的加速老化,延长定子绕组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专利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专利,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最后有必要在此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水轮发电机的定子线圈热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线圈(10)、热压压铁(20)、热压机板(30)、成型组件(40)和辅助组件(50),其中,热压压铁(20)设置在铁芯部(100)内;热压机板(30)一端固定在铁芯部(100),相对设置的另外一端覆盖转角过渡部(200),且朝远离铁芯部(100)的方向延伸;成型组件(40)夹设在定子线圈(10)位于延长端部(300)的外周侧,且沿定子线圈(10)的延伸方向延伸;辅助组件(50)设置在成型组件(40)与定子线圈(10)之间,且与成型组件(40)同方向延伸;所述热压机板(30)通过热压压铁(20),将定子线圈(10)固定并挤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线圈热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成型组件(40)延伸覆盖至转角过渡部(200),抵靠热压压铁(20)的末端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线圈热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成型组件(40)包括过渡压板(41)和大力钳(42),所述过渡压板(41)套设,并抵靠在定子线圈(10)的外周面设置;大力钳(42)可拆卸的对设置在定子线圈(10)外侧的压板进行挤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线圈热压结构,其特征在于,过渡压板(41)的外形与定子线圈(10)处于转角过渡部(200)的外形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线圈热压结构,其特征在于,辅助组件(50)包括第一垫板(51)、第二垫板(52)、第一固定板(53)和第二固定板(54),其中,第一垫板(51)和第二垫板(52)分设在定子线圈(10)相对的两侧;第一固定板(53)和第二固定板(54)分设在定子线圈(10)另外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线圈热压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板(53)包括共轴线设置的固定垫板(53a)、第一加热片(53b)和第一压板(53c),其中,固定垫板(53a)、第一加热片(53b)和第一压板(53c)沿远离定子线圈(10)的方向,由里往外顺序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定子线圈热压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固定板(54)包括共轴线设置的活动垫板(54b)、第二加热片(54c)、和第二压板(54d),其中,活动垫板(54b)、第二加热片(54c)、和第二压板(54d),沿远离定子线圈(10)的方向,由里往外顺序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子线圈热压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固定板(54)还包括夹设在活动垫板(54b)和定子线圈(10)之间的柔性垫板(54a)。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子线圈热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柔性垫板(54a)的插入部分沿厚度方向,打磨成楔形。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线圈热压结构,其特征在于,辅助组件(50)还包括固定绑带(55),所述固定绑带(55)设置在第一垫板(51)与第一固定板(53)和第二固定板(54),以及第二垫板(52)与第一固定板(53)和第二固定板(54)搭接的拐角处,且分别与之密封的连接。
CN201820174817.4U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水轮发电机的定子线圈热压结构 Active CN2083531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74817.4U CN208353167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水轮发电机的定子线圈热压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74817.4U CN208353167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水轮发电机的定子线圈热压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53167U true CN208353167U (zh) 2019-01-08

Family

ID=64874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74817.4U Active CN208353167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水轮发电机的定子线圈热压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531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59541A (zh) * 2022-08-02 2022-12-09 江苏中车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定子瓣侧边线圈压紧装置及其压紧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59541A (zh) * 2022-08-02 2022-12-09 江苏中车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定子瓣侧边线圈压紧装置及其压紧方法
CN115459541B (zh) * 2022-08-02 2023-08-08 江苏中车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定子瓣侧边线圈压紧装置及其压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15128B (zh) 超高温梯度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543384B (zh) 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用非晶合金铁芯全绝缘干式变压器
CN205070645U (zh) 一种电机定子整体vpi绝缘结构
CN208353167U (zh) 一种水轮发电机的定子线圈热压结构
CN101630582B (zh) 三维立体卷铁心干式变压器器身绝缘结构及其制作工艺
CN104712129A (zh) 三层实木复合电热地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04836B (zh) 一种直驱永磁发电机定子铁芯的叠压装置及其叠压方法
CN1516206A (zh) 树脂浇注绝缘干式变压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3840612A (zh) 单只线圈vpi工艺
CN105761911B (zh) 一种复合主气道绝缘结构的环氧浇注变压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4240921B (zh) 一种干式变压器端部绝缘的结构及方法
CN101640456B (zh) 交交变频轧钢电机转子上磁极的加工方法
CN108305765A (zh) 一种具有高散热性能的干式电力变压器
CN206098123U (zh) 一种利于降低噪音的电抗器装配结构
JP2007047067A (ja) 液状体の含浸状況のモニタリング方法およびfrp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CN106449035A (zh) 一种干式变压器组合式铁芯结构
CN107221417A (zh) 一种zpsc型移相整流变压器
CN209718423U (zh) 一种电机铁芯覆层的制作装置
CN201522924U (zh) 三维立体卷铁芯干式变压器器身绝缘结构
CN207474236U (zh) 立体开口卷铁芯干式变压器
CN108461261A (zh) 一种具有高撕裂强度的干式电力变压器
CN108010692A (zh) 一种具有高绝缘性能的干式电力变压器
CN204991389U (zh) 低温升干式变压器
CN101834495B (zh) 一种交交变频轧钢电机转子的磁极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CN205377609U (zh) Vpi热压通用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