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52313U - 一种用于电池小片互连的光伏焊带及光伏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电池小片互连的光伏焊带及光伏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52313U
CN208352313U CN201821026549.8U CN201821026549U CN208352313U CN 208352313 U CN208352313 U CN 208352313U CN 201821026549 U CN201821026549 U CN 201821026549U CN 208352313 U CN208352313 U CN 2083523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all pieces
battery
battery small
photovoltaic
transpa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2654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国晖
郭志球
王娟
金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Jinko Sol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Jinko Sol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Jinko Sol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2654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523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523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523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小片互连的光伏焊带及光伏组件,光伏焊带包括透明导电焊带本体:透明导电焊带本体上表面除第一区域之外的区域设置有第一透明绝缘涂层,第一区域为用于与第一电池小片的背面电极相连的区域;透明导电焊带本体下表面除第二区域之外的区域设置有第二透明绝缘涂层,第二区域为用于与第二电池小片的正面电极相连的区域。本申请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透明导电焊带本体既能导电又有透光性,其上表面及下表面除与电池小片电极相连区域之外的区域均设置有既具有绝缘性又可以透光的透明绝缘涂层,因此,光线可以通过该光伏焊带照射至电池小片上以用于发电,从而使得电池小片的有效受光面积增加,进而提高了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电池小片互连的光伏焊带及光伏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电池小片互连的光伏焊带及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小片及组件因串并联结构紧密排列、反向电流热斑效应小等优势而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目前,常利用导电胶或者焊带等导电材料进行电池小片之间的连接。但是,在利用导电胶或者现有的光伏焊带将第一电池小片的背面电极和第二电池小片的正面电极连接在一起时,导电胶或现有的光伏焊带会对第二电池小片的正面造成遮挡而使该部分无法吸收光线进行发电,也即导电胶和现有的光伏焊带会使电池小片的有效受光面积降低,从而限制了电池小片的输出功率。
综上所述,如何对用于电池小片之间相连的导电材料进行改进,以使电池小片的有效受光面积增加,从而提高电池小片的输出功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池小片互连的光伏焊带及光伏组件,利用该光伏焊带进行电池小片之间的连接可以使电池小片的有效受光面积增加,从而提高电池小片的输出功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池小片互连的光伏焊带,包括透明导电焊带本体:
所述透明导电焊带本体上表面除第一区域之外的区域设置有第一透明绝缘涂层,所述第一区域为用于与第一电池小片的背面电极相连的区域;
所述透明导电焊带本体下表面除第二区域之外的区域设置有第二透明绝缘涂层,所述第二区域为用于与第二电池小片的正面电极相连的区域。
优选的,所述第一透明绝缘涂层及所述第二透明绝缘涂层相重叠部分的宽度等于电池小片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透明绝缘涂层及所述第二透明绝缘涂层的宽度均大于或等于所述电池小片正面电极主栅的宽度与所述电池小片的厚度之和。
优选的,所述透明导电焊带本体为ITO导电薄膜。
优选的,所述第一透明绝缘涂层及所述第二透明绝缘涂层均为聚氯乙烯、聚碳酸酯、聚酯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透明导电焊带本体的长度为150-165mm。
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多个电池小片,多个所述电池小片之间通过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池小片互连的光伏焊带相连。
优选的,所述电池小片为二分之一电池、三分之一电池、四分之一电池、五分之一电池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池小片互连的光伏焊带及光伏组件,其中光伏焊带包括透明导电焊带本体:透明导电焊带本体上表面除第一区域之外的区域设置有第一透明绝缘涂层,第一区域为用于与第一电池小片的背面电极相连的区域;透明导电焊带本体下表面除第二区域之外的区域设置有第二透明绝缘涂层,第二区域为用于与第二电池小片的正面电极相连的区域。
本申请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光伏焊带包括透明导电焊带本体,其既能导电又具有透光性,该透明导电焊带本体的上表面及下表面除与电池小片电极相连区域之外的区域均设置有既能起到绝缘作用又可以透光的透明绝缘涂层,因此,光线可以通过该光伏焊带照射至电池小片上以用于发电,即减少了因光伏焊带遮挡而造成的光学损失,从而使得电池小片的有效受光面积增加,进而提高了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池小片互连的光伏焊带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焊带上表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焊带下表面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池小片与第二电池小片之间通过光伏焊带相连接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中所包含的第一种电池小片利用光伏焊带连接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中所包含的第二种电池小片利用光伏焊带连接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至图3,其中,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池小片互连的光伏焊带的主视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焊带上表面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焊带下表面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池小片互连的光伏焊带,可以包括透明导电焊带本体1:
透明导电焊带本体1上表面除第一区域之外的区域设置有第一透明绝缘涂层2,第一区域为用于与第一电池小片的背面电极相连的区域;
透明导电焊带本体1下表面第二区域之外的区域设置有第二透明绝缘涂层3,第二区域为用于与第二电池小片的正面电极相连的区域。
光伏焊带可以包括透明导电焊带本体1,该透明导电焊带本体1既能起到导电、连接的作用,又具有较好的透光性。该透明导电焊带本体1可以为长条状结构,以便于光伏焊带与电池小片中正面电极中所包含的长条状主栅线、以及背面电极的连接。
在透明导电焊带本体1上表面上从其中的一条长边开始沿其宽度方向预留出用于与第一电池小片的背面电极相连的区域,也即预留出第一区域,该第一区域同样为长条状结构。在预留出第一区域之后,则可以在透明导电焊带本体1上表面除第一区域之外的区域通过溅射、涂布等方式设置第一透明绝缘涂层2,该第一透明绝缘涂层2既能起到绝缘的作用,又具有较好的透光性。
与上述相类似的,在透明导电焊带本体1下表面上从与上表面所选择的长边相对的另一条长边开始沿其宽度方向预留出用于与第二电池小片的正面电极相连的区域,也即预留出第二区域,同样地,该第二区域也为长条状结构。之后,则可以通过与设置第一透明绝缘涂层2相同的方式在透明导电焊带本体1下表面除第二区域之外的区域设置第二透明绝缘涂层3。
在使用该光伏焊带连接电池小片时,具体可以参见图4,其示出了第一电池小片与第二电池小片之间通过光伏焊带相连接的示意图。透明导电焊带本体1上表面未设置第一透明绝缘涂层2的区域(也即第一区域)与第一电池小片的背面电极相连,而上表面所设置的第一透明绝缘涂层2则将透明导电焊带本体1与第一电池小片的侧边隔离开来,以防止透明导电焊带本体1与第一电池小片发生接触。而透明导电焊带本体1下表面未设置第二透明绝缘涂层3的区域(也即第二区域)则与第二电池小片的正面电极相连,并利用第二透明绝缘涂层3将透明导电焊带本体1与第二电池小片的侧边隔离开。也就是说,第一透明绝缘涂层2和第二透明绝缘涂层3可以防止第一电池小片的侧边与第二电池小片的侧边通过透明导电焊带本体1发生接触,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电池小片之间发生短路。
当光线照射至光伏焊带上时,由于该光伏焊带所使用的材料均具有透光性,则光线可以透过该光伏焊带照射至电池小片上,电池小片就可以吸收该部分光线并进行发电,也就是说,在使用该光伏焊带之后,电池小片电极部分中未填充太阳能电池浆料的区域、以及虽被光伏焊带遮挡但未设置电极的区域均可以吸收光线而进行发电,因此,利用该光伏焊带进行连接可以减少对电池小片所造成的遮挡,减少光学损失,继而可以增加电池小片的有效受光面积,增加电池小片的输出功率。
本申请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光伏焊带包括透明导电焊带本体,其既能导电又具有透光性,该透明导电焊带本体的上表面及下表面除与电池小片电极相连区域之外的区域均设置有既能起到绝缘作用又可以透光的透明绝缘涂层,因此,光线可以通过该光伏焊带照射至电池小片上以用于发电,即减少了因光伏焊带遮挡而造成的光学损失,从而使得电池小片的有效受光面积增加,进而提高了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池小片互连的光伏焊带,第一透明绝缘涂层2及第二透明绝缘涂层3相重叠部分的宽度等于电池小片的厚度。
透明导电焊带本体1上表面所设置的第一透明绝缘涂层2、下表面所设置的第二透明绝缘涂层3在沿透明导电焊带本体1宽度方向上存在一定的重叠,且重叠部分的宽度可以等于电池小片的厚度,具体可以参见图4,也即第一电池小片与第二电池小片之间几乎可视为无缝连接,并且两者的侧边之间通过第一透明绝缘涂层2和第二透明绝缘涂层3进行绝缘,以防止相邻电池小片之间因边缘接触而发生短路,也即不再需要通过在相邻电池小片之间预留空白而防止发生短路,从而可以减少电池小片之间的留白面积,使得相同面积的光伏玻璃中可以封装更多数量的电池小片,进而可以增加光伏组件的发电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池小片互连的光伏焊带,第一透明绝缘涂层2及第二透明绝缘涂层3的宽度均大于或等于电池小片正面电极主栅的宽度与电池小片的厚度之和。
在相邻电池小片实现无缝连接之后,为了减少第一透明绝缘涂层2和第二透明绝缘涂层3的用量,并为了减少第一透明绝缘涂层2和第二透明绝缘涂层3对电池小片所造成的遮挡,所以,当电池小片正面电极的主栅位于电池小片的最边缘部分时,则第一透明绝缘涂层2的宽度和第二透明绝缘涂层3的宽度均可以等于电池小片正面电极主栅的宽度与电池小片的厚度之和;当电池小片正面电极的主栅并不位于电池小片的最边缘部分时,也即主栅与电池小片的最边缘部分存在一定的距离时,则第一透明绝缘涂层2的宽度和第二透明绝缘涂层3的宽度均可以大于电池小片正面电极主栅的宽度与电池小片的厚度之和,具体地,两者的宽度均可以等于电池小片正面电极主栅的宽度、主栅到电池小片最边缘的距离、以及电池小片的厚度之和,以便于透明导电焊带本体1可以较好地将电池小片中所产生的电流导出去,并使第一透明绝缘涂层2和第二透明绝缘涂层3可以起到更好的绝缘作用,并能使其更好地对透明导电焊带本体1起到保护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池小片互连的光伏焊带,透明导电焊带本体1可以为ITO导电薄膜。
透明导电焊带本体1具体可以为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导电薄膜,其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透明性,使光伏焊带不仅可以起到导电、连接的作用,还可以将照射至其上的光线传递至电池小片上,使电池小片利用该光线进行发电。
另外,ITO导电薄膜的柔韧性比较好,使得光伏焊带可以轻松实现翻折,且由于ITO导电薄膜比较薄,则使得光伏焊带也比较薄。在使用该光伏焊带进行电池小片之间的连接时,就会使得光伏组件的横截面比较平整,并使得电池小片之间的受力比较均匀,从而可以降低电池小片发生隐裂的概率,提高电池小片的合格率,并提高光伏组件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池小片互连的光伏焊带,第一透明绝缘涂层2及第二透明绝缘涂层3均可以为聚氯乙烯、聚碳酸酯、聚酯中的任意一种。
第一透明绝缘涂层2、第二透明绝缘涂层3均可以为聚氯乙烯、聚碳酸酯、聚酯中的任意一种,其均为透明状且具有较好的绝缘性。其中,当使用聚氯乙烯作为第一透明绝缘涂层2和第二透明绝缘涂层3时,为了提高第一透明绝缘涂层2和第二透明绝缘涂层3对光和热的稳定性,则可以在聚氯乙烯中加入稳定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池小片互连的光伏焊带,透明导电焊带本体1的长度可以为150-165mm。
为了更好的收集电池小片上的电流,并将电池小片所产生的电流导出去,则可以将透明导电焊带本体1的长度设置在150-165mm范围内,其长度大致等于电池小片正面电极中主栅的长度,也即大致与电池小片的长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可以包括多个电池小片,多个电池小片之间通过上述任一种用于电池小片互连的光伏焊带相连。具体可以参见图5和图6,其中,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中所包含的第一种电池小片利用光伏焊带连接的俯视图,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中所包含的第二种电池小片利用光伏焊带连接的俯视图,第一种电池小片4之间、以及第二种电池小片5之间均通过上述所提及的任一种光伏焊带进行连接。
光伏组件中所包含的多个电池小片之间可以通过上述所提及的任一种光伏焊带进行连接,当光线通过光伏组件的光伏玻璃照射至光伏焊带上时,由于光伏焊带中所使用的材料均具有透光性,则光线可以透过该光伏焊带照射至对应的电池小片上,使得电池小片可以吸收该部分光线并进行发电。也就是说,在光伏组件中使用上述所提及的任一种光伏焊带,则可以减少光伏焊带对每个电池小片所造成的遮挡,减少因遮挡而造成的光学损失,使得每个电池小片的有效受光面积增加,并使得每个电池小片的输出功率增加,从而使得整个光伏组件的有效受光面积增加,并使得整个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增加,进而提高了该光伏组件的产品竞争力,并减小了光伏组件的土地安装面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电池小片可以为二分之一电池、三分之一电池、四分之一电池、五分之一电池中的任意一种。
在使用上述所提及的任一种光伏焊带连接电池小片以构建光伏组件时,电池小片具体可以为三分之一电池、四分之一电池、五分之一电池中的任意一种,当然,也可以为三分之二电池、四分之三电池等。
也就是说,可以将已制备出的太阳能电池沿主栅线切割成若干个不同类型的电池小片,并利用上述光伏焊带将切割所得的电池小片连接成电池串,并利用该电池串构建光伏组件,这种连接方式可以降低电池串的串电流,从而可以降低光伏焊带自身电阻对电流的消耗,并降低光伏焊带自身电阻对光伏组件的功率损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与现有技术中对应技术方案实现原理一致的部分并未详细说明,以免过多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用于电池小片互连的光伏焊带,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导电焊带本体:
所述透明导电焊带本体上表面除第一区域之外的区域设置有第一透明绝缘涂层,所述第一区域为用于与第一电池小片的背面电极相连的区域;
所述透明导电焊带本体下表面除第二区域之外的区域设置有第二透明绝缘涂层,所述第二区域为用于与第二电池小片的正面电极相连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小片互连的光伏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绝缘涂层及所述第二透明绝缘涂层相重叠部分的宽度等于电池小片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池小片互连的光伏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绝缘涂层及所述第二透明绝缘涂层的宽度均大于或等于所述电池小片正面电极主栅的宽度与所述电池小片的厚度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小片互连的光伏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焊带本体为ITO导电薄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小片互连的光伏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绝缘涂层及所述第二透明绝缘涂层均为聚氯乙烯、聚碳酸酯、聚酯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小片互连的光伏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焊带本体的长度为150-165mm。
7.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池小片,多个所述电池小片之间通过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池小片互连的光伏焊带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小片为二分之一电池、三分之一电池、四分之一电池、五分之一电池中的任意一种。
CN201821026549.8U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用于电池小片互连的光伏焊带及光伏组件 Active CN2083523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26549.8U CN208352313U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用于电池小片互连的光伏焊带及光伏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26549.8U CN208352313U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用于电池小片互连的光伏焊带及光伏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52313U true CN208352313U (zh) 2019-01-08

Family

ID=64881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26549.8U Active CN208352313U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用于电池小片互连的光伏焊带及光伏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52313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1081A (zh) * 2019-05-28 2019-07-26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电池阵列及光伏组件
CN110137292A (zh) * 2019-05-28 2019-08-16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组件及光伏设备
CN110931588A (zh) * 2019-12-10 2020-03-27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封装结构
CN111430489A (zh) * 2020-04-29 2020-07-17 天合光能(宿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90106A (zh) * 2019-10-22 2020-08-04 国家电投集团西安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多主栅半片双面光伏组件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1081A (zh) * 2019-05-28 2019-07-26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电池阵列及光伏组件
CN110137292A (zh) * 2019-05-28 2019-08-16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组件及光伏设备
CN110061081B (zh) * 2019-05-28 2024-03-29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电池阵列及光伏组件
CN111490106A (zh) * 2019-10-22 2020-08-04 国家电投集团西安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多主栅半片双面光伏组件
CN110931588A (zh) * 2019-12-10 2020-03-27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柔性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封装结构
CN111430489A (zh) * 2020-04-29 2020-07-17 天合光能(宿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30489B (zh) * 2020-04-29 2023-09-05 天合光能(宿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52313U (zh) 一种用于电池小片互连的光伏焊带及光伏组件
CN107527964A (zh) 具有柔性线互连的光伏模块
JP2014007384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に適用されるリボン結合体
CN107123696A (zh) 一种光伏太阳能电池片组件
CN105977328A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06653904A (zh) 一种反光光伏组件
CN108649085A (zh) 双面光接收型太阳能电池模块
CN208352314U (zh) 一种光伏电池串及光伏组件
CN206076255U (zh) 一种焊带及光伏组件
US20190131475A1 (en) Photovoltaic cell, photovoltaic cell array, solar cell,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photovoltaic cell
CN106449796B (zh) 一种用于太阳电池的电极
CN205863186U (zh) 电池片组件、电池片矩阵和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08550638A (zh) 一种太阳能叠片电池及太阳能叠片组件
CN111668330A (zh) 一种双面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05944115U (zh) 电池片、电池片组件、电池片矩阵及太阳能电池
CN205863187U (zh) 电池片组件、电池片矩阵和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08352302U (zh) 一种太阳能叠片电池及太阳能叠片组件
CN208970536U (zh) 一种双面双玻光伏组件
CN108649090A (zh) 一种光伏电池串及其制备方法、光伏组件
CN107579122A (zh) 电池片、电池片矩阵、太阳能电池及电池片的制备方法
CN211789049U (zh) 一种异形光伏焊带
CN209593361U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
CN107564974A (zh) 电池片、电池片矩阵、太阳能电池及电池片的制备方法
CN208637430U (zh) 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串及叠瓦光伏组件
JP2017183651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