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51199U - 背光模块及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块及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51199U
CN208351199U CN201820544896.3U CN201820544896U CN208351199U CN 208351199 U CN208351199 U CN 208351199U CN 201820544896 U CN201820544896 U CN 201820544896U CN 208351199 U CN208351199 U CN 2083511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light guiding
guiding film
cover board
ex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4489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明傳
王国欣
赖世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 SHENG PHOT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 SHENG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 SHENG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 SHENG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4489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511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511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511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背光模块及其显示装置包含支撑件、光源、导光膜以及胶体。支撑件具有底板及相对底板的延伸盖板,底板与延伸盖板之间形成容置部及夹合部。光源位于容置部。导光膜位于底板上,导光膜的一端位于夹合部,底板具有暴露于导光膜的延伸底板。胶体设置于延伸底板。

Description

背光模块及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背光模块,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应用于显示装置的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背光模块为液晶显示器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其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液晶显示器能正常地显示影像。
然而,随着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除了背光模块的技术效能外,背光模块在体积及重量上的优化,也是业界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尤其,窄边框对于显示器产品来说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也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以笔记本电脑而言,其背光模块为多层光学膜片所构成,而为了固定所述多层光学膜片,一般会使用机构件,例如厚胶框或铁框来加以固定并强化背光模块的强度,特别是采用机构件形式的外框来固定组装所述的背光模块的侧边。然而,目前所采用的机构件不论是金属制成的加工成品或是塑料所射出的成品均具有一定的宽度(例如约1毫米),而为了遮蔽前述的机构件,产品的边框宽度就受到限制而无法进一步缩减(例如约2至3毫米);再一方面,机构件与所述多层光学膜片组装时的精度受到各个组装件的制作公差而无法有效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能达到窄边框以及轻量化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一种背光模块包含支撑件、光源、导光膜以及胶体。支撑件具有底板及相对底板的延伸盖板,底板与延伸盖板之间形成容置部及夹合部。光源位于容置部。导光膜位于底板上,导光膜的一端位于夹合部,底板具有暴露于导光膜的延伸底板。胶体设置于延伸底板。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延伸底板的宽度为约0.2毫米至约0.5毫米之间,胶体的宽度等于或小于延伸底板的宽度。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底板具有多个侧边,侧边的其中的一延伸成型为延伸盖板,其余的侧边朝外延伸以暴露于导光膜而形成延伸底板。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延伸底板沿底板的边缘形成倒U字形。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支撑件更包含侧板。此侧板连接于底板及延伸盖板之间。底板、侧板以及延伸盖板为一体成型的金属结构。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底板与延伸盖板之间更形成介于容置部及夹合部之间的空隙,空隙的宽度为约1至约3毫米。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延伸盖板朝向底板的一侧具有反射层,反射层至少部分对应空隙。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块更包含第一反射片。此第一反射片位于导光膜与底板之间,且第一反射片至少部分对应空隙。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块更包含第二反射片以及扩散片,导光膜位于第二反射片与扩散片之间,第二反射片位于导光膜与底板之间,其中扩散片、导光膜以及第二反射片之间分别以光学胶彼此贴合。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块更包含组装支撑片。此组装支撑片位于底板以及第二反射片之间,其中胶体固接于扩散片、导光膜、第二反射片以及组装支撑片。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延伸盖板具有支撑部、夹持部及介于支撑部与夹持部之间的连接部,支撑部相对底板的高度高于夹持部相对底板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一种显示装置包含支撑件、光源、导光膜、显示元件以及胶体。支撑件具有底板及相对底板的延伸盖板,底板与延伸盖板之间形成容置部及夹合部。光源位于容置部。导光膜位于底板上,导光膜的一端位于夹合部,底板具有暴露于导光膜的延伸底板。显示元件位于导光膜上,显示元件与导光膜之间以光学胶彼此贴合。胶体设置于延伸底板,且胶体连接显示元件的侧壁。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延伸盖板具有支撑部、夹持部及介于支撑部与夹持部之间的连接部,支撑部相对底板的高度高于夹持部相对底板的高度,支撑部抵顶于显示元件。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底板与延伸盖板之间更形成一介于容置部及夹合部之间的空隙,空隙的宽度范围为约1至约3毫米之间。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底板具有多个侧边,所述侧边的其中之一延伸成型为延伸盖板,其余的侧边朝外延伸以暴露于导光膜而形成延伸底板。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中,支撑件更包含侧板,其连接于底板及延伸盖板之间,其中底板、侧板以及延伸盖板为一体成型的金属结构。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中,更包含第二反射片以及扩散片,导光膜位于第二反射片与扩散片之间,第二反射片位于导光膜与底板之间,其中扩散片、导光膜以及第二反射片之间分别以一光学胶彼此贴合。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中,更包含组装支撑片,其位于底板以及第二反射片之间,其中胶体固接于扩散片、导光膜、第二反射片以及组装支撑片。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延伸盖板面向该底板的一表面具有一反射层。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例中,延伸底板的宽度为约0.2毫米至约0.5毫米之间,胶体的宽度等于或小于延伸底板的宽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上视图。
图1A为绘示图1沿线段1A-1A的剖面图。
图1B为绘示图1沿线段1B-1B的剖面图。
图2为绘示图1的支撑件的上视图。
图2A为绘示图2沿线段2A-2A的剖面图。
图3为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4为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剖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00:背光模块
110:底板
110A:支撑件
111:延伸底板
120:导光膜
121:侧壁
122:上表面
130:胶体
140:显示元件
141:侧壁
146:第一偏光片
149:第二偏光片
150:光源
151:上表面
155:电路板
156:连接板
160:侧板
170:延伸盖板
170A:支撑部
170B:连接部
170C:夹持部
171:反射层
180:第一反射片
190:第二反射片
192:组装支撑片
195:扩散片
200:连接层
300:显示装置
400:外部壳件
410A、410B:边框
500:透明盖板
AP:容置部
CP:夹合部
G:空隙
H1、H2:高度
W1、W2、W3:宽度
1A-1A、2A-2A、2B-2B:线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示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例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之;且若实施上为可能,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系可以交互应用,图式所揭示的组件亦可视情况省略。此外,本文所使用的”在…之上”、”在…之下”、左侧或右侧、垂直、水平等相对位置关系均是以本文的图式为主,且仅是用以说明,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而本文所使用的文字:一组件形成或设置于另一组件「上」或「下」可包含两组件直接接触的实施例,或也可包含两组件之间夹设有其它额外组件的实施例。
请参照图1、1A、1B,其分别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300的上视图及其沿垂直方向(线段1A-1A)与水平方向(1B-1B)的剖面图。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300至少包含背光模块100及显示元件140,显示元件140位于背光模块100之上(指显示元件140较背光模块100更为接近用户),而背光模块100的支撑件110A具有底板110、相对底板110设置的延伸盖板170及由底板110延伸成型的延伸底板111,藉以达到产品的窄边框、轻量化以及更优化的显示效果。
以下配合参照图2~2A说明背光模块100的具体内容。如图1A~1B、图2~2A所示,背光模块100包含支撑件110A、导光膜120、胶体130以及光源150。在一实施例中,支撑件110A具有底板110及相对底板110的延伸盖板170,底板110与延伸盖板170之间形成容置部AP及夹合部CP;光源150可位于容置部AP,导光膜120可位于底板110上,具体而言,导光膜120的一端位于夹合部CP,底板110具有暴露于导光膜120的延伸底板111;胶体130设置于底板110的延伸底板111。较佳地,容置部AP与夹合部CP之间具有一空间,其大致上即为后文所述的介于光源150与导光膜120之间的空隙G。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A~1B所示,底板110相对导光膜120的侧壁121朝外延伸而暴露出延伸底板111,因此,导光膜120的侧壁121与底板110的延伸底板111形成L形的结构,使得胶体130可以很有效地设置于底板110的延伸底板111,例如利用点胶机将具流动性质的光固化胶沿着导光片120的侧壁121进行点胶,并使光固化胶填入上述的L形的结构中,以对底板110以及导光膜120进行固化封胶的制程,固化后的光固化胶即成为胶体130,其可以黏接固定底板110与导光膜120。再者,底板110的延伸底板111可形成挡止结构,当光固化胶沿着导光片120的侧壁121进行涂布时,可防止光固化胶溢出的问题(又称溢胶)。
延伸底板111的宽度W1(亦即底板110相对导光膜120的侧壁121朝外延伸的距离)至少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最终产品的边框宽度;2.是否能解决上述溢胶的问题。具体而言,延伸底板111的宽度W1越小,终端产品的边框宽度也就能随之缩小,但过小的宽度W1可能无法解决上述溢胶的问题。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延伸底板111的宽度W1可约0.2至约0.5毫米之间,优选为约0.3毫米,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相较于传统的组装构件的宽度,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宽度W1可减少约70%,而终端产品的边框也至少窄化50%。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达到空间的优化设计及满足结构强度的要求,胶体130较佳地完全填满并覆盖于延伸底板111,在此情况下,胶体130的宽度W2等同于延伸底板111的宽度W1。在另一实施例中,胶体130的宽度W2可小于延伸底板111的宽度W1,换言之,胶体130并不会完全覆盖于延伸底板111。
请配合图1、1A、1B及图2,在一实施例中,底板110可为一四边形结构,其具有上、下、左、右等四个侧边,其中底板110的下侧边会向上反折且延伸成型为延伸盖板170,以形成上述的容置部AP及夹合部CP,两者可分别用于置放光源150与夹合固定导光膜120的下端;而底板110的上、左、右等其余三侧边则朝外延伸以暴露于导光膜120以形成延伸底板111,藉由胶体130作为封胶围绕底板110的上、左、右等三侧边所形成的延伸底板111以固接导光膜120与支撑件110A;换言之,导光膜120的上侧壁(即图1A所绘的侧壁121)、左侧壁、右侧壁(即图1B所绘的左右两个侧壁121)均与相对应的延伸底板111形成L形的结构,并固接于胶体130。如图1所示,从使用者的角度观之,光源150从背光模块100的下方发光,光线由下方进入导光膜120后,即可使上述光线均匀分散,藉以为背光模块100上的显示元件140提供光线;胶体130可定义出终端产品的边框位置,而为了避免背光模块100产生漏光,胶体130较佳的采用黑色或深色的光固化胶制成。在一实施例中,延伸底板111沿底板110的边缘(如上述的上、左、右等三边缘)形成倒U字形、圆弧形等结构,胶体130可对应延伸底板111而形成倒U字形、圆弧形等的固定框;而终端产品(如显示器等电子装置)的上边框、左边框、右边框等也对应上述延伸底板111及胶体130而形成倒U字形、圆弧形等外边框结构。
如上所述,由于胶体130的宽度W2小于或等于延伸底板111的宽度W1,宽度W2较传统的组装构件的宽度为小,因此,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0的显示装置300具有窄边框的效果。相较于传统使用较厚较重的组装构件的背光模块,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0具有轻量化的效果。再者,由于胶体130的制程容易(如前述的点胶制程),且具有高精度,相较于传统的组装作业,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0的生产成本可有效降低并提高其良率。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A、2A所示,背光模块100的支撑件110A更包含侧板160,其连接于底板110及延伸盖板170之间;较佳地,底板110(可包含延伸底板111)、侧板160以及延伸盖板170为一体成型的金属结构,具体而言,所述的金属结构可先定义出底板110的位置,再由底板110的下边缘弯折成型所述的侧板160,再由侧板160的自由端弯折成型所述的延伸盖板170,而底板110、侧板160以及延伸盖板170三者可形成一空间,以形成前述的容置部AP及夹合部CP。在一实施例中,侧板160位于光源150远离导光膜120的一侧,且实质上垂直于底板110;延伸盖板170连接侧板160的端部,且延伸盖板170的自由端(即夹持部170C)接触导光膜120的上表面122,以利用延伸盖板170的自由端所产生的弹力将导光膜120的一端(即下端部)加持固定。
如图1A所示,光源150位于底板110上,且位于导光膜120远离胶体130的一侧。值得注意的是,光源150可设置于底板110上的电路板155,换言之,光源150位于延伸盖板170与电路板155之间,光源150可朝向导光膜120射出光线;在一实施例中,光源150可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较佳的,电路板155更可具有连接板156,例如软性电路板,其可延伸并突出于支撑件110A,以电连接于外部控制器(图未示)。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A所示,光源150与导光膜120之间具有空隙G,也就是说,底板110、侧板160以及延伸盖板170所形成一空间可区分为前述的容置部AP、夹合部CP及位于两者之间的空隙G。如此一来,当光源150向导光膜120射出光线时,光线会利用空隙G内空气折射的特性产生漫射,从而避免光线直射至导光膜120而在导光膜120的入光处产生聚光现象。举例而言,空隙G的宽度W3的范围为约1至约3毫米之间,优选为约1至约1.5毫米之间,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在一实施例中,光源150的上表面151相对底板110的高度H1高于导光膜120的上表面122相对底板110的高度H2,换言之,以底板110作为基准,光源150的高度会高于导光膜120的高度。为了配合上述的高度差异,本实施例的延伸盖板170可为非对称的结构设置。具体而言,延伸盖板170具有支撑部170A、夹持部170C及介于支撑部170A与夹持部170C之间的连接部170B,夹持部170C可视为延伸盖板170的自由端,支撑部170A连接侧板160,且支撑部170A相对底板110的高度高于夹持部170C相对底板110的高度,而连接部170B就会由支撑部170A倾斜延伸至夹持部170C。据此,由支撑部170A与底板110所形成的空间(即容置部AP)即可用于容置高度较高的光源150,而由夹持部170C与底板110所形成的空间(即夹合部CP)即可用于容置高度较低的导光膜120。利用上述高度不对等(以底板110为基准)的设计,可以有效降低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0与显示元件140组装后的高度。在一实施例中,夹持部170C的宽度(亦为导光膜120被夹持固定的宽度)为约1至约2毫米,较佳为0.5毫米。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支撑部170A、连接部170B及夹持部170C与容置部AP、空隙G及夹合部CP的位置关系并不限定完全对应。举例而言,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支撑部170A仅为侧板160及延伸盖板170连接的弯折处,连接部170B即由所述的弯折处倾斜延伸至夹持部170C,故连接部170B与底板110就可界定出的容置部AP与空隙G的空间。
另外,底板110、侧板160以及延伸盖板170可为一体成型的金属结构,亦可称为灯框,以使背光模块100的整体结构强度得以加强。再者,由于底板110、侧板160以及延伸盖板170为一体成型的金属灯框,因此,在胶体130的宽度W2小于或等于延伸底板110的宽度的情况下,背光模块100的整体结构强度仍然得以维持。
另外,如图1A、2A所示,延伸盖板170面向底板110的一表面(即内表面)上可具有反射层171,例如在上述的金属材料上涂布或贴附一高反射材料,或是直接利用制作延伸盖板170的金属材料形成高反射率的表面。在一实施例中,反射层171至少部分对应空隙G,以加强光线进入导光膜120的入光量,以减少光的溢失;在另一实施例中,反射层171成型于延伸盖板170的整个内侧面。再者,背光模块100更包含第一反射片180,第一反射片180位于导光膜120与底板110之间,且第一反射片180至少部分对应空隙G;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反射片180设置于电路板155上,第一反射片180的一部份对应空隙G,另一部分设置于导光膜120的下方。据此,空隙G位于延伸盖板170的反射层171及第一反射片180之间,当光线于空隙G内藉由空气进行漫射时,延伸盖板170的反射层171以及第一反射片180可把漫射的光线反射而射入导光膜120,从而增加空隙G内的光源反射率以提高显示产品的亮度,以及减少光线漏失的机会。举例而言,延伸盖板170的反射层171以及第一反射片180的反射率可达98%以上,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在另一实施例中,可选择性的采用反射层171及第一反射片18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A、1B所示,背光模块100更包含第二反射片190以及扩散片195,导光膜120位于第二反射片190与扩散片195之间,第二反射片190位于导光膜120与底板110之间,其中扩散片195、导光膜120以及第二反射片190之间分别以光学胶彼此贴合。藉由光学胶把扩散片195、导光膜120以及第二反射片190形成全面贴合的结构(亦称全贴合),扩散片195、导光膜120以及第二反射片190的相对位置能够得以固定,使得扩散片195、导光膜120以及第二反射片190的整体结构得以强化。在一实施例中,导光膜120有别于传统射出成形的导光板,导光膜120为一种胶膜,其具有低厚度与重量轻的优势,再利用上述全贴合的作法将扩散片195、导光膜120以及第二反射片190整合为轻量化、薄型化的光学迭构,且上述全贴合的光学迭构经过弯折测试,光学迭构中的各层膜片均无相对位移的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背光模块100更包含组装支撑片192,其中组装支撑片192位于底板110以及第二反射片190之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组装方式,首先将扩散片195贴合于导光膜120的上表面122,再将第二反射片190贴合于导光膜120的下表面;接着将组装支撑片192(如一金属构件)贴合于第二反射片190;接着将上述相互贴合的组装支撑片192、第二反射片190、导光膜120与扩散片195组装于前述的支撑件110A,使组装支撑片192固接于底板110,并使导光膜120的一端受到延伸盖板170的夹合而固定于夹合部CP。最后利用光学胶沿着整个迭构件(包括组装支撑片192、第二反射片190、导光膜120与扩散片195)的侧面进行涂布作业,并利用延伸底板111防止光学胶的溢流,而光学胶固化形成的胶体130就固接于组装支撑片192、第二反射片190、导光膜120与扩散片195,以提供上述迭构件足够的强度。如同前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延伸底板111的宽度可达到终端产品的窄边框效果。另一方面,光学胶固化形成的胶体130与传统的组装件相比,重量大幅减小,而胶体130与前述全贴合的光学迭构相互固接后,即可形成轻量化、薄型化的背光模块100。
同样参考图1A、1B,显示元件140与上述的背光模块100组装后即可形成显示装置300,显示元件140可以利用两片基板之间夹有液晶层而形成的液晶面板,具体而言,显示元件140可包括一接近背光模块100的下基板(如薄膜晶体管基板)、位于使用者观看侧的上基板(如彩色滤光片基板)及位于两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显示元件140位于导光膜120上,导光膜120位于显示元件140与底板110之间,显示元件140与导光膜120之间以连接层200(如光学胶)彼此贴合,胶体130设置于延伸底板111,且胶体130亦可连接显示元件140的侧壁141。如此一来,背光模块100与显示装置300的整体结构强度能够进一步提升。
如上所述,延伸盖板170具有支撑部170A(请参照图1A、2A、3),组装后的显示元件140会被延伸盖板170的支撑部170A所抵触支撑,因此可利用支撑部170A抵顶于显示元件140,而延伸盖板170的至少部分结构相对于底板110倾斜(即前述的连接部170B),此种倾斜式的延伸盖板170可有效降低显示元件140与上述的背光模块100组装后的整体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300更包含第一偏光片146以及第二偏光片149,显示元件140位于第一偏光片146以及第二偏光片149之间,第二偏光片149位于显示元件140以及扩散片195之间。第一偏光片146、显示元件140以及第二偏光片149之间分别以光学胶彼此贴合。为使显示装置300的内部结构更为密集,第二偏光片149/第一偏光片146的边缘相对显示元件140内缩,以避免与延伸盖板170形成机构上的干涉。
请参照图4,其为包含本发明的显示装置300的电子装置的剖面图,例如显示器、便携计算机的屏幕等等。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300可组装于外部壳件400与透明盖板500,以形成使用者可购买使用的商品。具体而言,外部壳件400可直接包覆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300,由于胶体130的宽度W2较传统的组装构件为小,因此外部壳件400的边框410A可因应胶体130而缩减其宽度,如同前述,相较于传统商用产品,本发明的终端产品的边框可至少窄化50%;值得说明的是,虽然外部壳件400对应光源150的边框410B具有较大的宽度,但在设计上可将控制按钮、商标或其他指示标号装设于边框410B,故不影响终端产品的窄边框视觉效果。
另外,透明盖板500可覆盖于显示装置300,以防止外力破坏显示装置300,较佳地,可选择玻璃、强化玻璃或其他透明树脂材料制成透明盖板500。优选的,透明盖板500上可设置有触控感应模块(图未示),藉此可使终端产品具有触控功能。在一实施例中,透明盖板500可采用硬质或挠性材料制作。例如,可采用玻璃、蓝宝石玻璃、聚酰亚胺(PI)、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氯乙烯(PVC)、聚碳酸酯(PC)、聚乙烯(P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四氟乙烯(PTFE)等材质,并可进一步藉由强化处理增强其各表面的结构强度。透明盖板500可利用适当的方式,例如贴合等方式组装于显示装置300,且为本领域技术者所熟知,在此就不予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揭示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支撑件的底板尺寸(即面积)略大于导光膜而暴露出延伸底板,因此,导光膜的侧壁与底板的延伸底板形成的填胶空间,使得具流动性的光固化胶可以很有效地设置于底板的延伸底板,以对底板以及导光膜进行固化封胶的制程。再者,底板的延伸底板可形成挡止结构,当光固化胶沿着导光片的侧壁进行涂布时,可防止光固化胶溢出的问题。
由于胶体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延伸底板的宽度,因此,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具有窄边框的效果。相较于传统使用较厚较重的组装构件的背光模块,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模块具有轻量化的效果。再者,由于胶体的制程容易,且具有高精度,相较于传统的组装作业,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生产成本可有效降低并提高其良率。本发明苦心调整延伸底板的宽度,以解决边框宽度及溢胶问题的两难冲突(trade-off)。
由于底板、侧板以及延伸盖板为一体成型的金属制灯框,因此,在胶体的宽度小于传统组装构件的宽度的情况下,背光模块的整体结构强度仍然得以维持。
由于光源与导光膜之间具有空隙,因此,当光源向导光膜射出光线时,光线会利用空隙内空气折射的特性产生漫射,从而避免光线直射至导光膜而于光线进入导光膜的位置上产生聚光现象。
当光线于空隙内藉由空气进行漫射时,由于延伸盖板的反射层及/或第一反射片可把漫射的光线反射而射入导光膜,因此可以增加空隙内的光源反射率以提高显示产品的亮度,以及减少光线漏失的机会。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20)

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支撑件,具有一底板及一相对该底板的延伸盖板,该底板与该延伸盖板之间形成一容置部及一夹合部;
一光源,位于该容置部;
一导光膜,位于该底板上,该导光膜的一端位于该夹合部,该底板具有一暴露于该导光膜的延伸底板;以及
一胶体,设置于该延伸底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延伸底板的宽度为0.2毫米至0.5毫米之间,该胶体的宽度等于或小于该延伸底板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底板具有多个侧边,该些侧边的其中之一延伸成型为该延伸盖板,其余的该些侧边朝外延伸以暴露于该导光膜而形成该延伸底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延伸底板沿该底板的边缘形成倒U字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更包含:
一侧板,连接于该底板及该延伸盖板之间,其中该底板、该侧板以及该延伸盖板为一体成型的金属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底板与该延伸盖板之间更形成一介于该容置部及该夹合部之间的空隙,该空隙的宽度为1至3毫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延伸盖板面向该底板的一表面具有一反射层,该反射层至少部分对应该空隙。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反射片,位于该导光膜与该底板之间,且该第一反射片至少部分对应该空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二反射片以及一扩散片,该导光膜位于该第二反射片与该扩散片之间,该第二反射片位于该导光膜与该底板之间,其中该扩散片、该导光膜以及该第二反射片之间分别以一光学胶彼此贴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组装支撑片,位于该底板以及该第二反射片之间,其中该胶体固接于该扩散片、该导光膜、该第二反射片以及该组装支撑片。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延伸盖板具有一支撑部、一夹持部及一介于该支撑部与该夹持部之间的连接部,该支撑部相对该底板的高度高于该夹持部相对该底板的高度。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支撑件,具有一底板及一相对该底板的延伸盖板,该底板与该延伸盖板之间形成一容置部及一夹合部;
一光源,位于该容置部;
一导光膜,位于该底板上,该导光膜的一端位于该夹合部,该底板具有一暴露于该导光膜的延伸底板;
一显示元件,位于该导光膜上,该显示元件与该导光膜之间以一连接层彼此贴合;以及
一胶体,设置于该延伸底板,且该胶体连接该显示元件的一侧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延伸盖板具有一支撑部、一夹持部及一介于该支撑部与该夹持部之间的连接部,该支撑部相对该底板的高度高于该夹持部相对该底板的高度,该支撑部抵顶于该显示元件。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板与该延伸盖板之间更形成一介于该容置部及该夹合部之间的空隙,该空隙的宽度范围为1至3毫米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板具有多个侧边,该些侧边的其中之一延伸成型为该延伸盖板,其余的该些侧边朝外延伸以暴露于该导光膜而形成该延伸底板。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更包含:
一侧板,连接于该底板及该延伸盖板之间,其中该底板、该侧板以及该延伸盖板为一体成型的金属结构。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二反射片以及一扩散片,该导光膜位于该第二反射片与该扩散片之间,该第二反射片位于该导光膜与该底板之间,其中该扩散片、该导光膜以及该第二反射片之间分别以一光学胶彼此贴合。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组装支撑片,位于该底板以及该第二反射片之间,其中该胶体固接于该扩散片、该导光膜、该第二反射片以及该组装支撑片。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延伸盖板面向该底板的一表面具有一反射层。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延伸底板的宽度为0.2毫米至0.5毫米之间,该胶体的宽度等于或小于该延伸底板的宽度。
CN201820544896.3U 2018-04-17 2018-04-17 背光模块及其显示装置 Active CN2083511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44896.3U CN208351199U (zh) 2018-04-17 2018-04-17 背光模块及其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44896.3U CN208351199U (zh) 2018-04-17 2018-04-17 背光模块及其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51199U true CN208351199U (zh) 2019-01-08

Family

ID=64884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44896.3U Active CN208351199U (zh) 2018-04-17 2018-04-17 背光模块及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5119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9468A (zh) * 2018-04-17 2019-10-29 宸盛光电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其显示装置
CN111722425A (zh) * 2019-03-19 2020-09-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9468A (zh) * 2018-04-17 2019-10-29 宸盛光电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其显示装置
CN111722425A (zh) * 2019-03-19 2020-09-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89468A (zh) 背光模块及其显示装置
EP3696601B1 (en) Display screen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WO2016078280A1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US10884178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backlight unit
TWI432839B (zh) 顯示裝置
TWI389067B (zh) 顯示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CN102053677B (zh) 具有集成显示器的便携式计算机外壳
US7758230B2 (en) Spread illuminating apparatus
US10409108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6078124A1 (zh) 背光模组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显示器
TWI499299B (zh) 平面顯示器
CN204422929U (zh) 电子装置、显示面板及背光模块
TW201413332A (zh) 觸控顯示裝置
CN109031512A (zh) 导光膜组件、前置光源和反射式显示装置
CN208351199U (zh) 背光模块及其显示装置
CN103672588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电视机
US20180157117A1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backlight unit
CN108267889A (zh) 液晶显示器
US9551894B2 (en) Display
TW201248264A (en) Backlight module
CN105116605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TWI775606B (zh) 顯示裝置
KR102296755B1 (ko) 도광판 홀더 및 이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과 액정표시장치
TWM618911U (zh)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CN107121724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