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51006U - Rtk定位装置及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Rtk定位装置及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51006U
CN208351006U CN201820984502.6U CN201820984502U CN208351006U CN 208351006 U CN208351006 U CN 208351006U CN 201820984502 U CN201820984502 U CN 201820984502U CN 208351006 U CN208351006 U CN 2083510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positioning device
rtk positioning
circuit board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8450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磊
尹小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8450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510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510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5100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RTK定位装置及无人机。RTK定位装置包括壳体及收容于壳体内的电路板。电路板包括板体,板体的一侧表面设有GPS模块及射频天线模块,板体的另一侧表面设有RTK控制模块,板体靠近射频天线模块的一端设有供天线馈线连接的天线插头。RTK定位装置还包括电源接口。一种无人机包括上述RTK定位装置。上述无人机通过RTK定位装置,无需将多块电路板进行层叠设置,节省布置电路板所需要的空间,从而使整个RTK定位装置的体积减小。相对于传统的多块电路板层叠设置而言,本申请的电路板的两个表面均能够均匀散热,使电路板产生的热量较快散热,从而有利于整个RTK定位装置的整体散热。

Description

RTK定位装置及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定位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RTK定位装置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RTK实时动态(Real-time kinematic)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
将RTK定位技术应用于无人机领域,无人机RTK定位装置可以通过使用高精度GNSS卫星定位系统,使无人机能够非常准确地绘制区域或建筑物。但是,传统的RTK定位装置中,通常需要设置有多层电路板,多层电路板导致RTK定位装置的体积较大,重量较重。并且,多层电路板均产生热量,多层电路板相层叠设置,不利于电路板的散热。因此,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的RTK定位装置会导致应用无人机的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不利于无人机的小型化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较小,且能够较好散热的无人机及其RTK定位装置。
一种RTK定位装置,包括:壳体及收容于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一侧表面设有GPS模块及射频天线模块,所述板体的另一侧表面设有RTK控制模块,所述板体靠近所述射频天线模块的一端设有供天线馈线连接的天线插头;
所述RTK定位装置还包括电源接口,通过所述电源接口给所述GPS模块、所述射频天线模块以及所述RTK控制模块通电。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开设有收容槽,所述电路板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第二壳体盖设于所述收容槽的开口处,以将所述电路板封闭于所述收容槽内。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凸台,所述板体的边缘抵接在所述第一凸台上,并且与所述第一凸台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板体上的定位孔插接,以定位所述电路板。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凸台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边缘设有凸耳,所述凸耳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凸台开设有通孔,所述凸耳的通孔与所述第二凸台的通孔中至少一个为螺孔,通过螺纹紧固件与所述螺孔配合,而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凸台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起来。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于所述收容槽的底壁的中部设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电路板的GPS模块及/或所述射频天线模块对应设置,用于热传导所述GPS模块及/或所述射频天线模块产生的热量。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于所述收容槽的底部设有屏蔽挡墙,所述屏蔽挡墙为框形,所述屏蔽挡墙将所述电路板上的GPS模块及/或所述射频天线模块围绕。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限位凸筋,所述限位凸筋相对于所述RTK控制模块的外周设置,用于限位RTK控制模块。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分别设有相互对接的台阶部与对位槽。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及/或所述第二壳体为金属壳体。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的外侧壁设有多个并列排布的散热鳍片。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导热垫片。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板体的另一端设有复位按键,所述复位按键穿过所述壳体且凸出于所述壳体外侧,通过所述复位按键触发复位信号。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状态指示装置,所述状态指示装置设于所述板体,并且与所述RTK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指示所述RTK定位装置是否处于复位状态。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状态指示装置设有指示灯及导光柱,所述导光柱与所述指示灯相对设置,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与所述导光柱相对设置。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板体设有USB模块,所述USB模块与所述天线插头分别位于所述板体的两相邻侧边,所述壳体开设有USB接口。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板体设有收发器模块,所述收发器模块与所述天线插头分别位于所述板体的两相邻侧边,所述壳体对应开设有收发器接口。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板体设有总线模块,所述总线模块与所述天线插头分别位于所述板体的两相邻侧边,所述壳体对应开设有总线接口。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线插头设有用于与所述天线馈线卡合连接的卡扣。
一种无人机,包括:
中心体,设有飞行控制系统;
多个机臂,与所述中心体固定连接;
多个动力装置,分别设于所述多个机臂上;以及
上述RTK定位装置,与所述飞行控制系统通讯连接,
其中,所述RTK定位装置将其获取的所述无人机的当前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飞行控制系统,所述飞行控制系统根据所述当前位置信息进行飞行控制。
上述无人机通过RTK定位装置,对电路板的布局设计,使电路板的两个表面分别布置有GPS模块、射频天线模块及RTK控制模块,并且,在电路板的一端设置天线插头,无需将多块电路板进行层叠设置,节省布置电路板所需要的空间,从而使整个RTK定位装置的体积减小。并且,相对于传统的多块电路板层叠设置而言,本申请的电路板的两个表面而不影响其他电子模块,避免产生如传统技术中的两块电路板相对设置而造成相互影响的问题,从热使得电路板的GPS模块、射频天线模块及RTK控制模块均能够均匀散热,使电路板产生的热量较快散热,从而有利于整个RTK定位装置的整体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方式的无人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方式的RTK定位装置与飞行控制系统的电学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方式的RTK定位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RTK定位装置的爆炸图;
图5为图4所示的电路板的仰视图;
图6为图4所示的第一壳体的仰视图;
图7为图3所示的RTK定位装置的仰视图;
图8为图2所示RTK定位装置的电学模块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无人机;11、中心体;12、机臂;13、动力装置;14、飞行控制系统;15、起落架;100、RTK定位装置;101、壳体;110、第一壳体;111、收容槽;112、第一凸台;113、定位柱;114、抵接部;115、屏蔽挡墙;1151、第一屏蔽挡墙;1152、第二屏蔽挡墙;1153、过线孔;116、第二凸台;117、对位槽;118、USB接口;119、收发器接口;181、总线接口;182、透光孔;183、天线插口;120、第二壳体;121、台阶部;122、限位凸筋;123、凸耳;124、外接部;130、电路板;131、板体;132、GPS模块;133、射频天线模块;134、RTK控制模块;135、天线插头;136、避让部;137、状态指示装置;138、USB模块;139、收发器模块;191、总线模块;192、定位孔;140、散热鳍片;150、复位按键;160、导光柱;170、电源接口;20、天线馈线。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实用新型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方式,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实用新型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
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实施方式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元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元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元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请参阅图1,提供一种无人机10及其RTK定位装置。本实施方式的无人机10包括中心体11、机臂12、动力装置13以及RTK定位装置100。多个机臂12与中心体11固定连接。多个动力装置13分别设于多个机臂12上。无人机10还包括起落架15。起落架15设于中心体11的下方,用于支撑机中心体11、机臂12、动力装置13以及RTK定位装置100。
请参阅图2,中心体设有飞行控制系统14。RTK定位装置用于为无人机10提供精准定位。RTK定位装置100与飞行控制系统14通讯连接。其中,RTK定位装置100将其获取的无人机的当前位置信息,发送给飞行控制系统14,飞行控制系统14根据当前位置信息进行飞行控制。本实施方式的无人机10可以为农业无人机。
请参阅图3及图4,本实施方式的RTK定位装置100包括壳体101及收容于壳体101内的电路板130。电路板130包括板体131。板体131的一侧表面设有GPS模块132及射频天线模块133。请参阅图5,板体131的另一侧表面设有RTK控制模块134。板体131靠近射频天线模块133的一端设有供天线馈线20连接的天线插头135。
上述RTK定位装置100,通过对电路板130的布局设计,使电路板130的两个表面分别布置有GPS模块132、射频天线模块133及RTK控制模块134,并且,在电路板130的一端设置天线插头135,无需将多块电路板130进行层叠设置,节省布置电路板130所需要的空间,从而使整个RTK定位装置100的体积减小。并且,相对于传统的多块电路板130层叠设置而言,本申请的电路板130的两个表面均能够均匀散热,使电路板130产生的热量较快散热,从而有利于整个RTK定位装置100的整体散热。
请参阅图4,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01为金属壳体。壳体101包括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即,第一壳体110及/或第二壳体120为金属壳体。金属壳体的散热效果较好,能够保证将电路板130上产生的热量,能够较快地经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传递出去。
请同时参阅图6,第一壳体110开设有收容槽111。电路板130收容于收容槽111内,第二壳体120盖设于收容槽111的开口处,以将电路板130封闭于收容槽111内。
可以理解,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均开设有收容槽等,此处不做限定。
第一壳体110设有第一凸台112。第一凸台112设于收容槽111的底部。第一凸台112上开设有螺孔。板体131与第一凸台112螺纹连接。具体地,第一壳体110呈矩形。收容槽111的矩形槽。第一壳体110的四个顶角处均设有第一凸台112,相应地,板体131的四个顶角处开设有连接孔。板体131的四个顶角分别与四个第一凸台112通过螺钉固定。
可以理解,本实施方式的RTK定位装置100对第一壳体110的形状,及第一凸台112的个数及设置位置,并不做限定,只要电路板130与第一壳体110能够实现定位连接即可。
第一壳体110设有定位柱113。定位柱113设于收容槽111的底部。定位柱113与板体131上的定位孔192插接,以定位电路板130。具体地,定位柱113位于第一凸台112的一旁,板体131上的定位孔192位于板体131的两个对角处。当安装电路板130的时候,首先将定位柱113穿入到板体131上的定位孔192内,以将电路板130进行定位。然后板体通过螺纹紧固件与第一凸台112的螺孔相螺合而固定。
第一壳体110设有抵接部114。抵接部114设于收容槽111的底壁的中部。抵接部114抵接于电路板130与收容槽111的底部之间。具体地,抵接部114可以为导热垫片,例如硅胶垫片等。
抵接部114与电路板130的GPS模块132及/或射频天线模块133对应设置,用于热传导电路板的GPS模块132及/或射频天线模块133产生的热量。抵接部114即可以与电路板130的GPS模块132及/或射频天线模块133直接抵持,起到稳固加固的作用,又可以将电路板130上产生的热量顺利传导到第一壳体110上,从而将热量快速散发出去。
可以理解,在第二壳体120的底壁中部也可以设有抵接部。抵接部与电路板130的RTK控制模块134对应设置,用于热传导RTK控制模块134产生的热量。抵接部即可以与电路板130的RTK控制模块134直接抵持,起到稳固加固的作用,又可以将RTK控制模块134上产生的热量顺利传导到第二壳体120上,从而将热量快速散发出去。
第一壳体110设有屏蔽挡墙115。屏蔽挡墙115设于收容槽111的底部。屏蔽挡墙115为框形。当电路板130收容于收容槽111内的时候,电路板130上的GPS模块132及/或射频天线模块133的外周均围绕有该屏蔽挡墙115。屏蔽挡墙115以将GPS模块132与射频天线模块133之间的磁场隔离,避免信号之间相互干扰。
具体地,屏蔽挡墙115为两个。屏蔽挡墙115包括用于围绕GPS模块132的第一屏蔽挡墙1151及用于围绕射频天线模块133的第二屏蔽挡墙1152。第二屏蔽挡墙1152开设有过线孔1153。天线插头135的导线通过过线孔1153与射频天线模块133实现电性连接。
并且,第一壳体110与天线插头135相对处开设有用于供天线馈线20插入的天线插口183。过线孔1153开设第二屏蔽挡墙1152靠近天线插口183的一侧。可以使导线以最短的长度,即可连接天线插头135与射频天线模块133。
可以理解,屏蔽挡墙115为金属墙。屏蔽挡墙115与第一壳体110可以为一体结构。
第一壳体110于收容槽111的底部设有第二凸台116。第二凸台116开设有螺孔。第二壳体120与第二凸台116螺纹连接。相应地,第二壳体120的内侧边缘处设有凸耳123,且凸耳123朝向第二壳体120的内侧凸起。凸耳123上开设有螺孔。具体地,第二凸台116位于收容槽111的四个顶角处及收容槽111的两长侧边的中部。凸耳123设于第二壳体120的四个顶角处、及第二壳体120的两长侧边的中部。
请同时参阅图6,具体地,第二凸台116位于第一凸台112的一侧。第二凸台116的高度高于第一凸台112的高度,第二凸台116与第一凸台112呈阶梯状设置。并且,电路板130朝向第二板体131一侧的空间高度小于等于第二凸台116与第一凸台112之间的距离差。安装在第一凸台112的电路板130不会对第二壳体120的安装产生影响。
并且,板体131相对于第二凸台116的位置设有避让部136。避让部136可以避免板体131将第二凸台116遮盖,影响第二壳体120与第一壳体110的安装。
请同时参阅图4,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分别设有相互对接的台阶部与对位槽。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110设有对位槽117,第二壳体120设有台阶部121,对位槽117与台阶部121相对设置,以将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相互对准拼接。在将第二壳体120与第一壳体110连接的时候,首先将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通过台阶部121与对位槽117相互对准定位,再进一步的通过螺钉将第二壳体120与第二定位柱113进行螺纹连接。
第二壳体120的内侧壁上设有限位凸筋122。限位凸筋122相对于RTK控制模块134的外周设置,用于限位RTK控制模块134。在无人机发生晃动或碰撞的时候,限位凸筋122可以对RTK控制模块134进行限位保护,防止RTK控制模块134由于受到较大冲击,与板体131之间发生移位,以影响RTK控制模块134的电连接状态。
请同时参阅图7,第二壳体120的外侧壁上还设有外接部124。外接部124用于与外界连接物连接。可以理解,外接部124为形成于第二壳体120内部的柱体,柱体位于第二壳体120的外侧壁的端面上开设有螺孔,通过螺孔可以将第二壳体与外界连接物连接。
壳体101的外侧壁设有多个并列排布的散热鳍片140。散热鳍片140增大壳体的散热面积,有利于壳体101的快速散热。具体地,散热鳍片140布置于第二壳体120的外侧壁上,保证RTK定位装置100的整体外形简洁。
请同时参阅图4,电路板130与壳体101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导热垫片。具体地,在电路板130与第一壳体110之间设有导热垫片。此处的导热垫片可以为抵接部114。通过导热垫片可以使GPS模块132及射频天线模块133产生的热量较快传递到第一壳体110上。同样的,在电路板130的其他电学模块与第一壳体110之间也可以设置导热垫片,以将其他电学模块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第一壳体110上,并最终散发。
在电路板130与第二壳体120之间也设有导热垫片。在电路板130在朝向第二壳体120的表面上布置有RTK控制模块134及其他电学模块,RTK控制模块134及其他电学模块与第二壳体120之间通过导热垫片相互抵接,因此,导热垫片可以将RTK控制模块134及其他电学模块产生的热量迅速传递到第二壳体120上。
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天线插头135设有用于与天线馈线20卡合连接的卡扣(图未示)。天线插头135与天线馈线20卡合连接,可靠的实现数据/信号的处理接收。相对于传统的天线馈线与射频天线模块133之间通过螺丝固定的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天线插头135与天线馈线20的插接操作方便,效率较高。可以理解,卡扣可以为弹簧柱塞或弹性卡臂等实现,只要能够实现与天线插头135卡持连接即可。
板体131相对于天线插头135的另一端设有复位按键150。复位按键150穿过壳体且凸出于壳体外侧。通过复位按键150触发复位信号。通过在壳体101外按压复位按键150,可以使复位按键150进行复位设置,操作方便。
板体131相对于天线插头135的另一端设有状态指示装置137。状态指示装置137设于板体,并且与RTK控制模块134电连接,用于指示RTK定位装置100是否处于复位状态。
具体地,状态指示装置137设有指示灯(图未示)及导光柱160,导光柱160与指示灯相对设置。壳体101的侧壁上开设有透光孔182,透光孔182与导光柱160相对设置。指示灯显示状态指示装置137的工作状态,不同工作状态指示灯显示不同颜色的光线。通过导光柱160可以将指示灯的光线传输到壳体101外侧,通过透光孔182即可观察到,方便操控。
请同时参阅图5,板体131朝向第一壳体110的一侧表面为第一表面,板体131朝向第二壳体120的一侧表面为第二表面。板体131设有USB模块138。USB模块138与天线插头135分别位于板体131的两相邻侧边,USB模块138设于板体131设有天线插头135的一侧的相邻侧。并且,USB模块138设于第二表面。壳体101开设有USB接口118。具体地,USB接口118开设于第一壳体110的侧壁上。
板体131设有收发器模块139。收发器模块139与天线插头135分别位于板体131的两相邻侧边,壳体101对应开设有收发器接口119。收发器模块139设于板体131设有USB模块138的一侧。并且,收发器模块139设于第二表面。壳体101对应开设有收发器接口119。具体地,收发器接口119开设于第一壳体110的侧壁上。
板体131设有总线模块191。总线模块191与天线插头135分别位于板体131的两相邻侧边,壳体101对应开设有总线接口181。总线模块191设于板体131设有USB模块138的一侧。并且,总线模块191设于第二表面。具体地,总线接口181开设于第一壳体110的侧壁上。
在本实施方式的RTK定位装置100上,USB模块138、收发器模块139及总线模块191位于板体131的同一侧,且都位于第二表面上。请同时参阅图4,USB接口118、收发器接口119及总线接口181位于第一壳体110的同一侧壁上,方便对各个接口进行插拔,便于操作。
综上,本实施方式的无人机及其RTK定位装置100相对于传统的定位装置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通过对电路板130进行合理布局设计,并有效利用电路板130的两个表面,使电路板130的分布紧凑,集成度较高。一方面可以减小电路板130的体积,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电路板130的数量。从而使整个RTK定位模块的结构紧凑,体积减小。
其次,本实施方式的RTK定位装置100中,电路板130的两个表面均能够通过导热垫片与壳体101进行热传导,并通过金属的壳体、及散热鳍片140,可以有效的将电路板130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出去,防止电路板130过热。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RTK定位装置100中,天线插头135与天线馈线20卡合连接,操作方便,便于实施。
请参阅图8,本实施方式的RTK定位装置100还包括电源接口170。电源接口170分别与GPS模块132、射频天线模块133以及RTK控制模块134电连接。通过电源接口170给GPS模块132、射频天线模块133以及RTK控制模块134通电。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22)

1.一种RTK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收容于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一侧表面设有GPS模块及射频天线模块,所述板体的另一侧表面设有RTK控制模块,所述板体靠近所述射频天线模块的一端设有供天线馈线连接的天线插头;
所述RTK定位装置还包括电源接口,通过所述电源接口给所述GPS模块、所述射频天线模块以及所述RTK控制模块通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TK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TK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开设有收容槽,所述电路板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第二壳体盖设于所述收容槽的开口处,以将所述电路板封闭于所述收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TK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凸台,所述板体的边缘抵接在所述第一凸台上,并且与所述第一凸台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TK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板体上的定位孔插接,以定位所述电路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TK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凸台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RTK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边缘设有凸耳,所述凸耳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凸台开设有通孔,所述凸耳的通孔与所述第二凸台的通孔中至少一个为螺孔,通过螺纹紧固件与所述螺孔配合,而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凸台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起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RTK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于所述收容槽的底壁的中部设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电路板的GPS模块及/或所述射频天线模块对应设置,用于热传导所述电路板的GPS模块及/或所述射频天线模块产生的热量。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RTK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于所述收容槽的底部设有屏蔽挡墙,所述屏蔽挡墙为框形,所述屏蔽挡墙将所述电路板上的GPS模块及/或所述射频天线模块围绕。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RTK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限位凸筋,所述限位凸筋相对于所述RTK控制模块的外周设置,用于限位RTK控制模块。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TK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分别设有相互对接的台阶部与对位槽。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TK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及/或所述第二壳体为金属壳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TK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设有多个并列排布的散热鳍片。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TK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导热垫片。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TK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另一端设有复位按键,所述复位按键穿过所述壳体且凸出于所述壳体外侧,通过所述复位按键触发复位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RTK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状态指示装置,所述状态指示装置设于所述板体,并且与所述RTK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指示所述RTK定位装置是否处于复位状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RTK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指示装置设有指示灯及导光柱,所述导光柱与所述指示灯相对设置,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与所述导光柱相对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TK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设有USB模块,所述USB模块与所述天线插头分别位于所述板体的两相邻侧边,所述壳体开设有USB接口。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TK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设有收发器模块,所述收发器模块与所述天线插头分别位于所述板体的两相邻侧边,所述壳体对应开设有收发器接口。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TK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设有总线模块,所述总线模块与所述天线插头分别位于所述板体的两相邻侧边,所述壳体对应开设有总线接口。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TK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插头设有用于与所述天线馈线卡合连接的卡扣。
22.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心体,设有飞行控制系统;
多个机臂,与所述中心体固定连接;
多个动力装置,分别设于所述多个机臂上;以及
权利要求1-21任一所述的RTK定位装置,与所述飞行控制系统通讯连接;
其中,所述RTK定位装置将其获取的所述无人机的当前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飞行控制系统,所述飞行控制系统根据所述当前位置信息进行飞行控制。
CN201820984502.6U 2018-06-22 2018-06-22 Rtk定位装置及无人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510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84502.6U CN208351006U (zh) 2018-06-22 2018-06-22 Rtk定位装置及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84502.6U CN208351006U (zh) 2018-06-22 2018-06-22 Rtk定位装置及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51006U true CN208351006U (zh) 2019-01-08

Family

ID=64880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8450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51006U (zh) 2018-06-22 2018-06-22 Rtk定位装置及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5100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42014A1 (zh) * 2018-06-22 2019-12-26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Rtk定位装置及无人机
WO2022094875A1 (zh) * 2020-11-05 2022-05-12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装置、遥控终端、无人飞行器及无人飞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42014A1 (zh) * 2018-06-22 2019-12-26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Rtk定位装置及无人机
WO2022094875A1 (zh) * 2020-11-05 2022-05-12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装置、遥控终端、无人飞行器及无人飞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01109U (zh) 电子设备
KR102466531B1 (ko) 초고주파 대역을 지원하는 안테나들을 배치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EP410967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antenna
KR101828170B1 (ko) 전자 디바이스의 아키텍처 피처들
US11075444B2 (en) Antenna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the antenna
KR102526400B1 (ko) 5g 안테나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208351006U (zh) Rtk定位装置及无人机
CN109287092B (zh) 光模块
CN115175454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5572814B (zh) 低成本、无连接器、加固小型光学子组件及数据盒中总线
US20220349988A1 (en) Radar apparatus and mobile platform
US10616387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10034379A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6537519U (zh) 无人机
CN211240678U (zh) 一种雷达及其散热屏蔽结构
WO2019242014A1 (zh) Rtk定位装置及无人机
CN206136518U (zh) 一种无人机控制装置
KR20190139597A (ko) 복수의 인쇄 회로 기판들에 대면하는 하우징 및 복수의 인쇄 회로 기판들을 전기적으로 연결하는 도전체를 포함하는 연결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WO2021108965A1 (zh) 一种集成有电感的封装基板及电子设备
CN221078923U (zh) 4d成像毫米波雷达及可移动设备
CN206710654U (zh) 一种并行光收发模块
CN207304709U (zh) 外接摄像组件及其盖板、底座以及外壳
CN219718686U (zh) 一种无人机用边缘计算盒
CN204810762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16795554U (zh) 散热壳体、控制装置以及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