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47045U - 一种保温墙连接件及带保温叠合剪力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温墙连接件及带保温叠合剪力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47045U
CN208347045U CN201821004065.3U CN201821004065U CN208347045U CN 208347045 U CN208347045 U CN 208347045U CN 201821004065 U CN201821004065 U CN 201821004065U CN 208347045 U CN208347045 U CN 2083470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g
edge
main body
wall
flak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0406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云飞
杨逸
王会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ny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31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31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31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0406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470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470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470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温墙连接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温墙连接件,包括片状主体和与所述片状主体固定连接的翼缘,所述翼缘的宽度方向沿所述片状主体的厚度方向设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带保温叠合剪力墙,包括墙体和前述保温墙连接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墙连接件及带保温叠合剪力墙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片状连接件绕弱轴的抗弯性能差、易变形、连接效果差以及制造长度受限,无法满足带保温叠合剪力墙对保温连接件的长度要求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保温墙连接件及带保温叠合剪力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温墙连接件。
背景技术
我国的预制三明治墙体一般采用片状连接件。片状连接件穿过保温材料并且两端分别固定在墙的内页板和外页板中,实现对内页板和外页板的拉结。
在一种三明治叠合剪力墙中,墙的内页板和外页板之间的距离较大,需要较长的连接件进行拉结。现有的片状连接件存在强弱轴,绕弱轴(片状主体所在平面内垂直于片状连接件长度方向的轴)的抗弯性能差,影响连接效果,并且现有片状连接件的制造长度受到限制,无法满足带保温叠合剪力墙对保温连接件的长度要求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墙连接件及保温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片状连接件在弱轴方向的抗弯性能差,易变形,影响连接效果及制造长度受限,无法满足带保温叠合剪力墙对保温连接件的长度要求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温墙连接件,包括片状主体和与所述片状主体固定连接的翼缘,所述翼缘的宽度方向沿所述片状主体的厚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翼缘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翼缘相对设置在所述片状主体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翼缘与所述片状主体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翼缘和所述片状主体呈“Z”字型设置。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翼缘和所述片状主体呈“工”字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片状主体为长方形,两个所述翼缘分别与所述片状主体的两个长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片状主体上设有用于内插钢筋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沿与所述翼缘垂直的方向呈直线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墙连接件的材料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带保温叠合剪力墙,包括墙体和前述保温墙连接件;所述墙体包括由内而外依次排布的墙体内页板、空腔、保温层和墙体外页板;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空腔和所述保温层并分别与所述墙体内页板和所述墙体外页板固定连接,所述翼缘的宽度方向沿所述片状主体的厚度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墙连接件及带保温叠合剪力墙,通过能设置翼缘有效增加了连接件绕弱轴弯曲时的截面惯性矩,提高了连接件的受力性能,加强了连接件的锚固并增加了连接件的制造长度,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片状连接件绕弱轴的抗弯性能差,易变形,影响连接效果以及制造长度受限,无法满足带保温叠合剪力墙对保温连接件的长度要求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保温墙连接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保温墙连接件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保温墙连接件的第一种安装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保温墙连接件的第二种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保温墙连接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保温墙连接件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片状主体;101a-第一翼缘;101b-第二翼缘;103-通孔;105-钢筋;2-片状主体;201a-第一翼缘;201b-第二翼缘;203-通孔;6-墙体内页板;7-保温层;8-墙体外页板;9-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保温墙连接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保温墙连接件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保温墙连接件,包括片状主体1和与片状主体1固定连接的翼缘,其中翼缘包括了第一翼缘101a和第二翼缘101b,第一翼缘101a和第二翼缘101b的宽度方向均沿片状主体1的厚度方向设置。翼缘的宽度是指相对应的两个翼尖之间的距离(在翼缘向片状主体的两侧延伸时),或者对应的有翼尖到翼根的距离(在翼缘向片状主体的一侧延伸时)。翼缘设置在片状主体1的侧边处,翼缘的长度方向沿片状沿与其连接的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片状主体1的形状可以由曲线形成,如椭圆形,还可以是由多边形形成,如梯形和长方形。在图1中,平面内的x轴和y轴方向均为弱轴,保温墙连接件绕x轴和绕y轴的抗弯能力均较差。图3为图1所示的保温墙连接件的第一种安装示意图。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墙体内页板6、空腔9、保温层7和墙体外页板8由内到外依次排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墙连接件穿过保温层7和空腔9并与墙体内页板6和墙体外页板8分别固定连接,第一翼缘101a和第二翼缘101b分别设置在片状主体1的上侧和下侧,并且第一翼缘101a和第二翼缘101b的长度方向均沿墙体的厚度方向设置。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墙连接件实现对墙体内页板6和墙体外页板8的拉结。
图4为图1所示的保温墙连接件的第二种安装示意图。在此种安装方式种,片状主体1位于水平面中,第一翼缘101a和第二翼缘101b的长度方向均沿墙体的厚度方向设置,连接件穿过保温层7和空腔9并与墙体内页板6和墙体外页板8分别固定连接,起到对墙体内页板6和墙体外页板8拉结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温墙连接件的有益效果如下:因在片状主体1的侧边处增加了沿片状主体1厚度方向展向延伸的翼缘,能有效增加保温墙连接件绕弱轴(图1中y轴)弯曲时截面的惯性矩,提高保温墙连接件的受力性能,加强保温墙连接件的锚固并增加保温墙连接件的制造长度,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片状连接件在弱轴(图1中y轴)方向的抗弯性能差,易变形,影响连接效果以及制造长度受限,无法满足带保温叠合剪力墙对保温连接件的长度要求等问题。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翼缘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翼缘相对设置在所述片状主体1的两侧。参见图1和图2,片状主体1在实际安装中处于竖直面内,不论片状主体1为何形状,其均具有位于上方和下方的两个侧边。在本实施例中,翼缘的数目为两个,包括第一翼缘101a和第二翼缘101b。第一翼缘101a和第二翼缘101b相对设置在片状主体1的上侧和下侧。通过设置两个翼缘能够在上下两侧增强保温墙连接件的抗弯能力,进一步提高保温墙连接件的受力性能,避免片状主体1因两侧受力不对称而变形失效。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翼缘与片状主体1垂直设置。参见图1和图2,第一翼缘101a和第二翼缘101b的展向均与片状主体1所在平面垂直,即第一翼缘101a和第二翼缘101b在水平方向上延展。对于同样面积的翼缘,垂直设置的方式使得翼缘相对弱轴(图1中y轴)的截面惯性矩的增量更大,能用同样的材料获得更好的受力性能。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翼缘与片状主体1也可以不垂直设置,只要成一定的非零角度即可。此时翼缘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起到增加保温墙连接件抗弯能力的效果,保证翼缘在与片状主体1的垂直面上的投影面积不为零即可。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翼缘和片状主体1呈“Z”字型设置。参见图1和图2,第一翼缘101a自第一翼缘101a与片状主体1的连接处向片状主体1的第一侧展向延伸,第二翼缘101b自第二翼缘101b与片状主体1的连接处向片状主体1的第二侧展向延伸,即第一翼缘101a和第二翼缘101b均为单侧延展,并且第一翼缘101a、第二翼缘101b与片状主体1共同构成“Z”字型。“Z”字型结构使得保温墙连接件在上下方向和平面内外方向的抗弯性能均得到了加强,同时又节省了材料,提高了经济性。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两个翼缘和片状主体1也可以呈“U”字型设置,即第一翼缘101a和第二翼缘101b均向片状主体1的同一侧展向延伸,并且第一翼缘101a和第二翼缘101b均垂直于片状主体1。
优选地,参见图1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片状主体1为长方形,两个翼缘均与片状主体1的两个长边连接。在片状主体1的形状中,长方形的制造更为简便,并且符合保温墙连接件的外形需要,适合设置在墙体中。片状主体1的长度方向沿墙体的厚度方向延伸,宽度方向小于长度方向,从而在保证连接长度的同时避免了材料的浪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翼缘101a和第二翼缘101b的长度方向沿片状主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翼缘101a和第二翼缘101b的长度等于片状主体1的长边长度,能够获得更好的抗弯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翼缘101a和第二翼缘101b的长度可以均小于片状主体1的长边长度,或者第一翼缘101a的长度小于片状主体1的长边长度,第二翼缘101b的长度等于片状主体1的长边长度。
优选地,参见图1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片状主体1上设有用于内插钢筋105的通孔103。通孔103贯穿片状主体1的厚度方向,用于插入钢筋105。通过钢筋105锚固的方式固定保温墙连接件,使得保温墙连接件与墙体内页板6和墙体外页板8的连接更为牢固。在本实施例中,通孔103为圆孔,加工方便并且便于钢筋105的安装和固定。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通孔103还可以是其他形状,比如圆孔、长圆孔、椭圆孔和方孔等。
优选地,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通孔103的数目为多个,多个通孔103沿与翼缘垂直的方向呈直线排布。通孔103为两组,两组通孔103分别设置在与翼缘长度方向垂直的两个侧边处。在本实施例中,每组通孔103的数目均为6个,并且每组通孔103等间距设置。当翼缘整体处在一个平面中时,多个通孔所在直线与该平面垂直;当翼缘整体处在一个曲面中时,多个通孔所在直线与曲面上选定的微元平面垂直。如此设置通孔能够使钢筋的位置均匀分布,更好地固定保温墙连接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钢筋插孔也可为非均匀非等距非垂直排布。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保温墙连接件的材料为不锈钢。用不锈钢制作的拉接件导热系数远低于普通碳钢,可以减少拉接件的热损失,同时提高了拉接件的耐久性。此外,不锈钢具有良好的防锈蚀性,有利于提高连接件的使用寿命。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保温墙连接件的材料还可以是镀锌钢板或者其他材料。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保温墙连接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保温墙连接件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保温墙连接件包括片状主体2和与片状主体2固定连接的翼缘,其中翼缘包括第一翼缘201a和第二翼缘201b,第一翼缘201a和第二翼缘201b的展向沿片状主体2的厚度方向延伸。
优选地,参见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翼缘的数目为两个,包括第一翼缘201a和第二翼缘201b。第一翼缘201a和第二翼缘201b依次相对设置在片状主体2的上侧和下侧。通过设置两个翼缘能够在上下两侧同时增强保温墙连接件的抗弯能力,进一步提高保温墙连接件的受力性能。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翼缘与片状主体2垂直设置。参见图4和图5,第一翼缘201a和第二翼缘201b的展向均与片状主体2所在平面垂直,即第一翼缘201a和第二翼缘201b在水平方向上延展。对于同样面积的翼缘,垂直设置的方式使得翼缘相对弱轴的截面惯性矩的增量更大,能用同样的材料获得更好的受力性能。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翼缘和片状主体2呈“工”字型设置。参见图4和图5,第一翼缘201a自上翼201a与片状主体2的连接处向垂直于片状主体2的主表面的两侧展向延伸,第二翼缘201b自第二翼缘201b与片状主体2的连接处向垂直于片状主体2的主表面的两侧展向延伸,即第一翼缘201a和第二翼缘201b均为双侧延展,并且第一翼缘201a、第二翼缘201b与片状主体2共同构成“工”字型。双侧延展使得每个翼缘的抗弯性能得到对称加强,“工”字型结构使得保温墙连接件在上下方向和平面内外方向的抗弯性能均得到了加强。
优选地,参见图1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片状主体2为长方形,两个翼缘均与片状主体2的长边连接。在片状主体2的形状中,长方形的制造更为简便,并且符合保温墙连接件的外形需要,适合设置在墙体中。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片状主体2上设有用于内插钢筋的通孔203。通孔203贯穿片状主体1的厚度方向,用于插入钢筋。在本实施例中,通孔203为长圆孔,能够调节钢筋在通孔203中的位置。通过钢筋锚固的方式固定保温墙连接件,使得保温墙连接件与墙体内页板和墙体外页板的连接更为牢固。
优选地,参见图4,在本实施例中,通孔203的数目为多个,多个通孔203沿与翼缘垂直的方向呈直线排布。通孔203为两组,两组通孔203分别设置在与翼缘长度方向垂直的两个侧边处。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的材料是镀锌钢板,其优点是在防锈蚀的同时价格较低,从而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另外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保温叠合剪力墙,包括墙体和前述实施例中提供的保温墙连接件;墙体包括由内而外依次排布的墙体内页板6、空腔9、保温层7和墙体外页板8;连接件穿保温层7并分别与所述墙体内页板6和所述墙体外页板8固定连接,翼缘的长度方向沿墙体的厚度方向延伸。
具体地,参见图3,带保温叠合剪力墙由内到外依次为墙体内页板6、空腔9、保温层7和墙体外页板8,保温墙连接件的片状主体1穿过保温层7并分别与墙体内页板6和墙体外页板8固定连接,钢筋105穿过通孔103并锚固在墙体中。墙体内页板6为墙体中主要的承力部分,保温层7起到保温作用,墙体外页板8起到对保温层7的保护作用。保温墙连接件起到将墙体内页板6和墙体外页板8拉结的作用。在工厂中制造完成的带保温叠合剪力墙还具有空腔9,将带保温叠合剪力墙安装在楼体中后向空腔9内浇筑混凝土。在本实施例中,墙体内页板6和墙体外页板8之间的距离较大,保温墙连接件制造为相适应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另外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温连接件。在本实施例中,片状主体为长方形,翼缘设置在片状主体的短边上,在增强连接件抗弯性能的同时又能增强连接件在墙体中的固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保温墙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片状主体和与所述片状主体固定连接的翼缘,所述翼缘的宽度方向沿所述片状主体的厚度方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墙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缘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翼缘相对设置在所述片状主体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墙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缘与所述片状主体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墙连接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翼缘和所述片状主体呈“Z”字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墙连接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翼缘和所述片状主体呈“工”字型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墙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主体为长方形,两个所述翼缘分别与所述片状主体的两个长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墙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主体上设有用于内插钢筋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温墙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沿与所述翼缘垂直的方向呈直线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温墙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墙连接件的材料为不锈钢。
10.一种带保温叠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和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温墙连接件;所述墙体包括由内而外依次排布的墙体内页板、空腔、保温层和墙体外页板;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空腔和所述保温层并分别与所述墙体内页板和所述墙体外页板固定连接,所述翼缘的长度方向沿墙体厚度方向设置。
CN201821004065.3U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保温墙连接件及带保温叠合剪力墙 Active CN2083470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04065.3U CN208347045U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保温墙连接件及带保温叠合剪力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04065.3U CN208347045U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保温墙连接件及带保温叠合剪力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47045U true CN208347045U (zh) 2019-01-08

Family

ID=64882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04065.3U Active CN208347045U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保温墙连接件及带保温叠合剪力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470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7126A (zh) * 2019-12-27 2020-04-17 三一筑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保温连接件分布信息的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7126A (zh) * 2019-12-27 2020-04-17 三一筑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保温连接件分布信息的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CN111027126B (zh) * 2019-12-27 2022-12-23 三一筑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保温连接件分布信息的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47045U (zh) 一种保温墙连接件及带保温叠合剪力墙
CN107254913A (zh) 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组件及钢结构装配式建筑
CN110206210A (zh) 装配式复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CN208830135U (zh) 一种桥梁预制板缝连接结构
CN208965831U (zh) 王字钢楼板及钢筋桁架楼承板体系
CN209293234U (zh) 一种新型保温连接件
CN209244002U (zh) 一种墙板预制构件及装配式墙体
CN208996230U (zh) 一种stp保温连接件及stp复合墙板
CN209244050U (zh) 一种楼板预制构件、装配式楼板及装配式楼梯
CN205677083U (zh) 装配式eps模块组合板连接桥
CN209381029U (zh) T梁模板系统
CN209099515U (zh) 一种叠合板构件的装配式建筑结构
CN208072936U (zh) 面板模板
CN208701986U (zh) 一种用于墙体的l形空腔eps模块
CN207633535U (zh) 一种夹心保温外墙板用针型不锈钢保温拉结件
CN216446234U (zh) 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装配式建筑墙连接装置
CN216276185U (zh) 不锈钢板式拉结件
CN211229160U (zh) 一种新型不锈钢桁架拉结件
CN212248876U (zh) 一种高强度的预制板
CN210917723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板件
CN205369717U (zh) 改良的钢筋龙骨结构
CN210032574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建筑模板
CN219825650U (zh) 一种抗震发泡陶瓷墙板的连接结构
CN218541094U (zh) 夹心保温墙体无热桥连接件
CN108252421A (zh) 纺锤式新型预制保温墙体连接件及其装配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2200 Room 302, building 6, 8 Beiqing Road,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any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Co.,Ltd.

Address before: 110000 rooms 1701 and 1702, No. 92 Shengli South Street, Shenyang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YANG SANYI BUILDING DESIGN RESEARCH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