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45866U - 一种太阳能增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太阳能增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45866U
CN208345866U CN201820047262.7U CN201820047262U CN208345866U CN 208345866 U CN208345866 U CN 208345866U CN 201820047262 U CN201820047262 U CN 201820047262U CN 208345866 U CN208345866 U CN 2083458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shell
placement platform
solar energy
oxygen increasing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4726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云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ongh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ongh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ongh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ongh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4726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458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458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458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增氧设备,解决了现有增氧设备溶氧量比较有限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放置平台的下方安装有导流筒,导流筒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贯穿于放置平台的传动轴,传动轴上连接有增氧叶轮;导流筒的侧壁并于靠近放置平台的位置开设有排水口;导流筒的侧壁连通有导气管,导气管上设置有漂浮件,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太阳能增氧设备,动力源能够通过传动轴驱动增氧叶轮转动,导气管远离导流筒的端口通过漂浮件位于水体的上方,使导流筒的内腔与外界连通,当导流筒内的水体在向上运行的过程中,外界的空气会在水流的带动下,通过导气管自动进入到导流筒内,并与导流筒内的水体相混合,以使空气中的氧气能够溶于水体当中。

Description

一种太阳能增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增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增氧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增氧方法都是通过向水体中注入空气或纯氧,使氧气与水体接触而传输到水体中,从而实现增氧目的。实际自然界有一种现象就是水体表层都与大气接触,表层水的溶解氧一直处于饱和状态,特别在高温季节,水体表面藻类进行强烈光合作用,释放出大量氧气使得水体表层水的溶解氧处于超饱和状态,没有及时扩散到水体中、下部等溶解氧较低的水域,会溢出水面,排入大气中。
公告号为CN204689734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水体增氧设备,包括防护罩、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传动轴、导流浮体、增氧叶轮、导流筒和导流浮体支架,导流浮体上端安装有防护罩,下端安装有导流筒,导流浮体上端还通过导流浮体支架安装有直流无刷电机,直流无刷电机下端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一端穿过导流浮体连接有增氧叶轮,增氧叶轮安装在导流筒内。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式漂浮结构,由于大气复氧作用一直存在,表层水处于高溶解氧区,通过增氧动力模块,将表层富含藻类、溶解氧超饱和的水体输送至水体远端,底部缺氧水体由于负压被吸入导流筒内,进而被转移至水体表面,进行大气复氧,然后表层高溶解氧水体被挤压至水体底部,在本水体增氧设备的持续工作下,持续不断地进行水体上下和辐射序号交换、溶氧趋于均匀和提高,达到向水体增氧的目的。
然而上述的水体增氧设备,是通过水体交换来使溶氧趋于均匀和提高,从而达到向水体增氧的目的。但是存在于水体当中的溶氧量毕竟有限,导致水体在进行交换的过程中,增氧量也受到了限制,因此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增加水体溶氧量的太阳能增氧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太阳能增氧设备,包括放置平台,所述放置平台上设置有浮体,所述放置平台的下方安装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贯穿于放置平台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连接有增氧叶轮,所述放置平台的上方安装有连接于传动轴以驱动传动轴进行周向转动的动力源;所述导流筒的侧壁并于靠近放置平台的位置开设有排水口;所述导流筒的侧壁连通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上设置有漂浮件,所述导气管远离导流筒的端口设置于漂浮件的上方。
采用上述方案,动力源能够通过传动轴驱动增氧叶轮转动,以将表层富含藻类、溶解氧超饱和的水体输送至水体远端,底部缺氧水体由于负压被吸入导流筒内,进而通过排水口被转移至水体表面,进行大气复氧,然后表层高溶解氧水体被挤压至水体底部;在此过程中,导气管远离导流筒的端口通过漂浮件位于水体的上方,进而使导流筒的内腔与外界相连通,当导流筒内的水体在向上运行的过程中,外界的空气会在水流的带动下,通过导气管自动进入到导流筒内,并与导流筒内的水体相混合,以使空气中的氧气能够溶于水体当中,使得水体在进行交换的过程中,溶氧量能够有效增加。
作为优选,所述漂浮件包括放置台和设置于放置台一侧的漂浮体,所述导气管远离导流筒的端口由下至上穿过放置台并超出放置台的上端面。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漂浮体能够使放置台漂浮于水体表面,进而使导气管的端口能够时刻位于放置台上方,进而使导流筒能够时刻与外界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放置台的上方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的排气口与导气管的端口相连通。
采用上述方案,气泵能够增加进入至导气管以及导流筒内的空气量,并增加导气管内的气压,进一步提升水体当中的溶氧量。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轴上对应于导气管出气口的位置连接有混气叶轮,所述混气叶轮位于增氧叶轮的上方。
采用上述方案,混气叶轮能够将吸入至导流筒内的水体以及空气进行充分搅拌与混合,进一步提升水体的溶氧量。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筒的侧壁对应于混气叶轮的位置向外突出形成有混气室。
采用上述方案,混气室能够增加导流筒内对应于混气叶轮位置的空间,以使进入到导流筒内的水体与空气能够在混气室的空间内进行更加充分的搅拌及混合,在通过排水口排放至水体表面,进一步提升水体的溶氧量。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轴上还连接有喷射叶轮,所述喷射叶轮位于排水口和混气叶轮之间。
采用上述方案,喷射叶轮能够增加水体在排水口附近的动力,以使水体表面的水体交换能够更加高效,从而提升溶氧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浮体设有三个,三个浮体等间隔环设于放置平台的四周,且每个浮体通过连接板与放置平台相连。
采用上述方案,三个浮体能够在水中为放置平台提供三个浮力,这三个浮力所对应的三个支撑点构成了等边三角形,同时连接板能够将每一个浮体与放置平台相连,使得放置平台在浮于水面时,能够更加稳定,不易发生侧翻。
作为优选,所述放置平台的上端面并于靠近其边缘位置等间隔环设有三块主太阳能电池板;三个浮体分别位于相邻两块主太阳能电池板之间,每个浮体的上方均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板面设置有辅助太阳能电池板;所述主太阳能电池板与辅助太阳能电池板均与动力源电连接,以为动力源提供电能。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以为动力源供电,使得动力源能够长时间运行,三块主太阳能电池板以及穿插于相邻两块主太阳能电池板之间的三块辅助太阳能电池板共同组成了环绕于放置平台四周的六块太阳能电池板,以使太阳能电池板能够从各个方向接收阳光,从而提升太阳光的利用率,进而提升动力源的续航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筒的下端口向外扩张。
采用上述方案,外扩的下端口呈喇叭状,以使水体在进入导流筒的过程中流量更大,进一步提升水体的交换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源为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与传动轴轴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支架与放置平台的上端面相固定。
采用上述方案,电机的使用和控制非常方便,能够满足各种运行要求,同时电机的工作效率较高,又没有烟尘、气味,不污染环境,并且噪声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动力源能够通过传动轴驱动增氧叶轮转动,以将表层富含藻类、溶解氧超饱和的水体输送至水体远端,底部缺氧水体由于负压被吸入导流筒内,进而通过排水口被转移至水体表面,进行大气复氧,然后表层高溶解氧水体被挤压至水体底部;在此过程中,导气管远离导流筒的端口通过漂浮件位于水体的上方,进而使导流筒的内腔与外界相连通,当导流筒内的水体在向上运行的过程中,外界的空气会在水流的带动下,通过导气管自动进入到导流筒内,并与导流筒内的水体相混合,以使空气中的氧气能够溶于水体当中,使得水体在进行交换的过程中,溶氧量能够有效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放置平台;2、浮体;3、导流筒;4、传动轴;5、增氧叶轮;6、动力源;7、排水口;8、导气管;9、漂浮件;10、放置台;11、漂浮体;12、气泵;13、混气叶轮; 14、混气室;15、喷射叶轮;16、连接板;17、主太阳能电池板;18、安装板;19、辅助太阳能电池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太阳能增氧设备,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放置平台1,该放置平台1呈水平放置的圆盘状。放置平台1上设置有浮体2,浮体2设有三个,三个浮体2等间隔环设于放置平台1的四周,即相邻浮体2之间呈30度角设置。且每个浮体2通过连接板16与放置平台1相连,更具体地,浮体2的上端面与放置平台1的上板面相平齐,而浮体2的底部超出放置平台1的下板面,以使浮体2能够在水中有效将放置平台1托起至水体表面。
放置平台1的上端面并于靠近其边缘位置等间隔环设有三块主太阳能电池板17,每块主太阳能电池板17呈向外倾斜设置。三个浮体2分别位于相邻两块主太阳能电池板17之间,每个浮体2的上方均设置有安装板18,安装板18的上板面设置有辅助太阳能电池板19,每块辅助太阳能电池板19也呈向外倾斜设置,从而能够从各个方向接收太阳光。
放置平台1的下方安装有导流筒3,该导流筒3垂直固定于放置平台1的端面,并位于放置平台1的中心位置。导流筒3的下端口向外扩张,即导流筒3的下端口呈喇叭状。导流筒3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贯穿于放置平台1的传动轴4,该传动轴4优选设置于导流筒 3的中心位置。放置平台1的上方安装有连接于传动轴4以驱动传动轴4进行周向转动的动力源6,主太阳能电池板17与辅助太阳能电池板19均与动力源6电连接,以为动力源6提供电能。更进一步的,动力源6为电机,该电机的电机轴呈竖直向下设置,并且电机的电机轴与传动轴4轴连接。同时,电机通过支架与放置平台1的上端面相固定,以使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不会与放置平台1之间发生相对运动。
传动轴4上连接有增氧叶轮5,该增氧叶轮5位于放置平台1的下方。导流筒3的侧壁并于靠近放置平台1的位置开设有排水口7。导流筒3的侧壁连通有导气管8,导气管8 上设置有漂浮件9,导气管8远离导流筒3的端口设置于漂浮件9的上方。更具体地,漂浮件9包括放置台10和设置于放置台10一侧的漂浮体11,该漂浮体11呈环状设置,其环设于放置台10的外侧边沿,使得放置于水中的放置台10能够漂浮于水体表面。导气管8远离导流筒3的端口由下至上穿过放置台10并超出放置台10的上端面。放置台10的上方设置有气泵12,气泵12的排气口与导气管8的端口相连通,以使气泵12能够通过导气管8向导流筒3内注入空气。
传动轴4上对应于导气管8出气口的位置连接有混气叶轮13,混气叶轮13位于增氧叶轮5的上方。导流筒3的侧壁对应于混气叶轮13的位置向外突出形成有混气室14,即混气室14的空间尺寸大于导流筒3的尺寸。传动轴4上还连接有喷射叶轮15,喷射叶轮15 位于排水口7和混气叶轮13之间。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当太阳能增氧设备放置于水中后,浮体2能够在水体的浮力作用下将放置平台1平稳托起,然后启动动力源6,以使动力源6能驱动传动轴4进行周向转动,从而使传动轴4上的增氧叶轮5、混气叶轮13以及喷射叶轮15能够进行相应转动。同时开启气泵12,以将外界空气通过导气管8输入至混气室14内。此时,表层富含藻类、溶解氧超饱和的水体输送至水体远端,底部缺氧水体由于负压被吸入导流筒3内;进入导流筒3内的水体在增氧叶轮5的牵引下,先经过混气室14,并与进入到混气室14内的空气相遇,同时在混气叶轮13的搅拌作用下,使得空气中的氧气能够更加充分地溶解于水体当中。于此同时,在增氧叶轮5的推动下,经过混气叶轮13搅拌后的水体被推动至靠近排水口7的位置,最后在喷射叶轮15的推动下从排水口7排出,并转移至水体表面,进行大气复氧,然后表层高溶解氧水体被挤压至水体底部。如此不断循环,便能在水体交换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水体中的溶氧量。

Claims (10)

1.一种太阳能增氧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放置平台(1),所述放置平台(1)上设置有浮体(2),所述放置平台(1)的下方安装有导流筒(3),所述导流筒(3)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贯穿于放置平台(1)的传动轴(4),所述传动轴(4)上连接有增氧叶轮(5),所述放置平台(1)的上方安装有连接于传动轴(4)以驱动传动轴(4)进行周向转动的动力源(6);所述导流筒(3)的侧壁并于靠近放置平台(1)的位置开设有排水口(7);所述导流筒(3)的侧壁连通有导气管(8),所述导气管(8)上设置有漂浮件(9),所述导气管(8)远离导流筒(3)的端口设置于漂浮件(9)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增氧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漂浮件(9)包括放置台(10)和设置于放置台(10)一侧的漂浮体(11),所述导气管(8)远离导流筒(3)的端口由下至上穿过放置台(10)并超出放置台(10)的上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增氧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放置台(10)的上方设置有气泵(12),所述气泵(12)的排气口与导气管(8)的端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增氧设备,其特征是:所述传动轴(4)上对应于导气管(8)出气口的位置连接有混气叶轮(13),所述混气叶轮(13)位于增氧叶轮(5)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增氧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导流筒(3)的侧壁对应于混气叶轮(13)的位置向外突出形成有混气室(1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增氧设备,其特征是:所述传动轴(4)上还连接有喷射叶轮(15),所述喷射叶轮(15)位于排水口(7)和混气叶轮(1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增氧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浮体(2)设有三个,三个浮体(2)等间隔环设于放置平台(1)的四周,且每个浮体(2)通过连接板(16)与放置平台(1)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增氧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放置平台(1)的上端面并于靠近其边缘位置等间隔环设有三块主太阳能电池板(17);三个浮体(2)分别位于相邻两块主太阳能电池板(17)之间,每个浮体(2)的上方均设置有安装板(18),所述安装板(18)的上板面设置有辅助太阳能电池板(19);所述主太阳能电池板(17)与辅助太阳能电池板(19)均与动力源(6)电连接,以为动力源(6)提供电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增氧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导流筒(3)的下端口向外扩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增氧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动力源(6)为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与传动轴(4)轴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支架与放置平台(1)的上端面相固定。
CN201820047262.7U 2018-01-11 2018-01-11 一种太阳能增氧设备 Active CN2083458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47262.7U CN208345866U (zh) 2018-01-11 2018-01-11 一种太阳能增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47262.7U CN208345866U (zh) 2018-01-11 2018-01-11 一种太阳能增氧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45866U true CN208345866U (zh) 2019-01-08

Family

ID=64873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47262.7U Active CN208345866U (zh) 2018-01-11 2018-01-11 一种太阳能增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4586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73574A (zh) * 2019-01-17 2019-04-26 浙江无懈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增氧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0921860A (zh) * 2019-10-31 2020-03-27 河海大学 一种太阳能推进式搅拌加氧装置
CN113498755A (zh) * 2021-08-03 2021-10-15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柳珊瑚人工繁育用增氧装置及增氧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73574A (zh) * 2019-01-17 2019-04-26 浙江无懈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增氧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0921860A (zh) * 2019-10-31 2020-03-27 河海大学 一种太阳能推进式搅拌加氧装置
CN110921860B (zh) * 2019-10-31 2021-07-06 河海大学 一种太阳能推进式搅拌加氧装置
CN113498755A (zh) * 2021-08-03 2021-10-15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柳珊瑚人工繁育用增氧装置及增氧方法
CN113498755B (zh) * 2021-08-03 2022-05-10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柳珊瑚人工繁育用增氧装置及增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45866U (zh) 一种太阳能增氧设备
CN207468284U (zh) 一种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的高效曝气池
CN202482145U (zh) 一种太阳能射流曝气系统
CN201871455U (zh) 浮动式太阳能喷泉发生装置
CN214087918U (zh) 一种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
CN206828216U (zh) 射流式潜水曝气机
CN202465402U (zh) 一种太阳能推流搅动曝气系统
CN101659475A (zh) 一种升降式曝气系统
CN208166688U (zh) 一种水体循环强化增氧装置
CN101913700B (zh) 聚风增压风能光能水处理装置
CN2408678Y (zh) 潜水曝气机
CN213012229U (zh) 智能化新能源水体增氧机
CN211353592U (zh) 滩涂养鱼池增氧机
CN200974843Y (zh) 曝气式高效沼气发生器
CN2629423Y (zh) 喷射式增氧机
CN109621585B (zh) 空气净化装置
CN201737768U (zh) 聚风增压风能光能水处理装置
CN202465363U (zh) 一种低压增氧喷射装置
CN206635124U (zh) 一种漂浮式鱼塘曝气机
CN204689734U (zh) 一种水体增氧设备
CN213231916U (zh) 一种生态环保工程施工用水体修复装置
CN213294859U (zh)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CN220845776U (zh) 一种河道水体消解用曝气机装置
CN214360881U (zh) 一种模块式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装置
CN213895368U (zh) 双向潜水式推流曝气增氧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