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44591U - 一种连接线束捆绑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线束捆绑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44591U
CN208344591U CN201820931851.1U CN201820931851U CN208344591U CN 208344591 U CN208344591 U CN 208344591U CN 201820931851 U CN201820931851 U CN 201820931851U CN 208344591 U CN208344591 U CN 2083445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block
connection
left link
right link
har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3185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志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iying Zhilia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iying Wi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iying Wi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iying Wi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3185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445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445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445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线束捆绑安装结构,包括左连接块和绝缘层,所述左连接块的右侧设置有右连接块,所述左连接块的顶端和右连接块的底端均设置有卡块,所述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的内部均设置有承接片,所述绝缘层分别粘贴在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的内表面,所述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的内侧设置有橡胶线,且橡胶线的右侧设置有线束圈,所述绝缘层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桶,所述左连接块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绳,且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的后端设置有连接槽,所述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的前侧设置有保护盖。该连接线束捆绑安装结构,便于对新连接的线束进行保护,且便于在结构内插入新的线束,能够防止顶端的线束被破坏,结构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线束捆绑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线束捆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连接线束捆绑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线束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中继线路、交换装置、控制系统等,话务理论的基本研究内容是研究话务量、呼损和线束容量三者之间的关系,线束是话务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线束放置在连接线束捆绑安装结构内,但一般的连接线束捆绑安装结构不便于对新连接的线束进行保护,且不便于在结构内插入新的线束,线束易被破坏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连接线束捆绑安装结构,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线束捆绑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连接线束捆绑安装结构不便于对新连接的线束进行保护,且不便于在结构内插入新的线束,线束易被破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线束捆绑安装结构,包括左连接块和绝缘层,所述左连接块的右侧设置有右连接块,且左连接块的底端和右连接块的顶端均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左连接块的顶端和右连接块的底端均设置有卡块,且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通过固定扣相连接,所述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的内部均设置有承接片,且承接片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滑槽,所述绝缘层分别粘贴在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的内表面,所述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的内侧均设置有橡胶线,且橡胶线的右侧设置有线束圈,所述绝缘层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桶,且连接桶的内部设置有线束孔,所述左连接块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绳,且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的后端均设置有连接槽,所述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的前侧均设置有保护盖。
优选的,所述左连接块与右连接块的连接方式为卡槽连接,且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均呈半圆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承接片在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的内部均为滑动结构,且左连接块、右连接块和承接片的连接方式均为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桶的外径小于左连接块的内径,且连接桶的内部等角度设置有线束孔,并且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构成的整体与连接桶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绳与左连接块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且连接绳与连接绳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尼龙连接,并且连接绳盘绕在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保护盖为多孔状结构,且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构成的整体与保护盖的连接方式为嵌套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连接线束捆绑安装结构,便于对新连接的线束进行保护,且便于在结构内插入新的线束,能够防止顶端的线束被破坏,结构稳定;
1.设置有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连接构成整体,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的连接方式为卡槽连接,便于将整体拆除,快速对线束进行连接;
2.设置有承接片,将线束进行连接后,利用承接片能够保护连接的线束,将连接的线束放入结构内;
3.设置有连接绳,连接绳为伸缩结构,能够伸长,连接绳盘绕在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的外表面,且连接绳与连接绳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尼龙连接,增加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连接的稳定性,使得整体结构稳定;
4.设置有保护盖,保护盖利用嵌套的方式与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构成的结构连接,能够对结构的尾端进行保护,避免线束裸露在外界被破坏,且多孔状结构的保护盖能够对工作中的线束进行散热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保护盖与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连接块;2、右连接块;3、限位槽;4、卡块;5、固定扣;6、承接片;7、滑槽;8、绝缘层;9、橡胶线;10、线束圈;11、连接桶;12、线束孔;13、连接绳;14、连接槽;15、保护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连接线束捆绑安装结构,包括左连接块1、右连接块2、限位槽3、卡块4、固定扣5、承接片6、滑槽7、绝缘层8、橡胶线9、线束圈10、连接桶11、线束孔12、连接绳13、连接槽14和保护盖15,左连接块1的右侧设置有右连接块2,且左连接块1的底端和右连接块2的顶端均设置有限位槽3,左连接块1与右连接块2的连接方式为卡槽连接,且左连接块1和右连接块2均呈半圆形结构,利用卡槽连接的方式便于将左连接块1与右连接块2快速安装和拆卸,左连接块1的顶端和右连接块2的底端均设置有卡块4,且左连接块1和右连接块2通过固定扣5相连接,左连接块1和右连接块2的内部均设置有承接片6,且承接片6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滑槽7,承接片6在左连接块1和右连接块2的内部均为滑动结构,且左连接块1、右连接块2和承接片6的连接方式均为卡合连接,利用承接片6能够保护连接的线束,将连接的线束放入结构内,对其进行保护,绝缘层8分别粘贴在左连接块1和右连接块2的内表面,左连接块1和右连接块2的内侧设置有橡胶线9,且橡胶线9的右侧设置有线束圈10,绝缘层8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桶11,且连接桶11的内部设置有线束孔12,左连接块1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绳13,且左连接块1和右连接块2的后端设置有连接槽14,连接绳13与左连接块1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且连接绳13与连接绳13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尼龙连接,并且连接绳13盘绕在左连接块1和右连接块2的外表面,连接绳13能够增加左连接块1和右连接块2连接的稳定性,使得整体结构稳定,左连接块1和右连接块2的前侧设置有保护盖15;
如图1-2中连接桶11的外径小于左连接块1的内径,且连接桶11的内部等角度设置有线束孔12,并且左连接块1和右连接块2构成的整体与连接桶11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结构内的线束穿过连接桶11的线束孔12内,对线束进行支撑和固定的作用,且利用连接桶11使结构内的线束连接新的线束,便于将连接桶11放置在左连接块1和右连接块2的内侧;
如图4中保护盖15为多孔状结构,且左连接块1和右连接块2构成的整体与保护盖15的连接方式为嵌套连接,保护盖15能够对结构的尾端进行保护,避免线束裸露在外界被破坏,且多孔状结构的保护盖15能够对工作中的线束进行散热处理。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连接线束捆绑安装结构时,首先利用尼龙连接的方式将连接绳13松开,将保护盖15从结构上拆下,再利用限位槽3和卡块4将左连接块1和右连接块2拆开,结构内部的橡胶线9和线束圈10露出,当需要在结构内添加线束时,将橡胶线9拿出,添加线束,然后将新添加的线束放置在连接桶11上的线束孔12内,线束孔12将线束圈10与线束圈10分隔开,并且对线束圈10起到支撑的作用,当需要在原有的线束圈10的基础上增加线束圈10的长度时,将线束圈10与线束圈10连接,然后从左连接块1和右连接块2内将承接片6拉出,然后对新增加的线束圈10进行保护,再将承接片6放入左连接块1和右连接块2构成的结构内的连接槽14,然后利用卡合连接的方式将左连接块1和右连接块2连接,将连接绳13盘绕在左连接块1和右连接块2的外表面,将保护盖15嵌套在结构尾端,以上便完成该连接线束捆绑安装结构的一系列操作,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连接线束捆绑安装结构,包括左连接块(1)和绝缘层(8),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块(1)的右侧设置有右连接块(2),且左连接块(1)的底端和右连接块(2)的顶端均设置有限位槽(3),所述左连接块(1)的顶端和右连接块(2)的底端均设置有卡块(4),且左连接块(1)和右连接块(2)通过固定扣(5)相连接,所述左连接块(1)和右连接块(2)的内部均设置有承接片(6),且承接片(6)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滑槽(7),所述绝缘层(8)分别粘贴在左连接块(1)和右连接块(2)的内表面,所述左连接块(1)和右连接块(2)的内侧均设置有橡胶线(9),且橡胶线(9)的右侧设置有线束圈(10),所述绝缘层(8)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桶(11),且连接桶(11)的内部设置有线束孔(12),所述左连接块(1)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绳(13),且左连接块(1)和右连接块(2)的后端均设置有连接槽(14),所述左连接块(1)和右连接块(2)的前侧均设置有保护盖(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线束捆绑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块(1)与右连接块(2)的连接方式为卡槽连接,且左连接块(1)和右连接块(2)均呈半圆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线束捆绑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片(6)在左连接块(1)和右连接块(2)的内部均为滑动结构,且左连接块(1)、右连接块(2)和承接片(6)的连接方式均为卡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线束捆绑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桶(11)的外径小于左连接块(1)的内径,且连接桶(11)的内部等角度设置有线束孔(12),并且左连接块(1)和右连接块(2)构成的整体与连接桶(11)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线束捆绑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13)与左连接块(1)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且连接绳(13)与连接绳(13)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尼龙连接,并且连接绳(13)盘绕在左连接块(1)和右连接块(2)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线束捆绑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15)为多孔状结构,且左连接块(1)和右连接块(2)构成的整体与保护盖(15)的连接方式为嵌套连接。
CN201820931851.1U 2018-06-15 2018-06-15 一种连接线束捆绑安装结构 Active CN2083445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31851.1U CN208344591U (zh) 2018-06-15 2018-06-15 一种连接线束捆绑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31851.1U CN208344591U (zh) 2018-06-15 2018-06-15 一种连接线束捆绑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44591U true CN208344591U (zh) 2019-01-08

Family

ID=64884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31851.1U Active CN208344591U (zh) 2018-06-15 2018-06-15 一种连接线束捆绑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445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43848U (zh) 多功能移动电源
CN208369146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工程用多功能接线装置
CN208344591U (zh) 一种连接线束捆绑安装结构
CN206584098U (zh) 防光纤脱落式终端盒
CN214403763U (zh) 一种顶罩式发动机防尘罩结构
CN208570187U (zh) 一种光电仪器用电缆
CN203521055U (zh) 一种汽车线束包绕工装板
CN204143776U (zh) 一种电缆警示牌安装架
CN215644846U (zh) 一种锂电池对接线稳定的防护电路板
CN208092286U (zh) 一种便于走线的光纤理线箱
CN210606779U (zh) 一种网线
CN214542741U (zh) 可拆卸便检式高稳电子线束
CN212647943U (zh) 一种电线用多头并丝铜线
CN218824809U (zh) 一种防脱型光纤跳线
CN209843322U (zh) 一种新型复合电线电缆
CN103198899B (zh) 一种复合缆
CN217306843U (zh) 一种韧性好防撕裂的线束组件
CN212872981U (zh) 一种lc一体式铆压结构光纤连接器
CN217640690U (zh) 一种耐高温扁平电缆线束
CN214411714U (zh) 一种多接头数据线
CN214348487U (zh) 一种无线ap交换机用清理装置
CN213693016U (zh) 一种隔热耐候的电力电缆保护管
CN210150505U (zh) 一种网线挂轴装置
CN210576939U (zh) 一种防水性能高的音频线
CN217659891U (zh) 一种防缠绕的心电导联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2nd-5th floor, No.8 factory building, Yuan factory, Longcheng industry and trade, Gaofeng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aiying Zhilian Indust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Dalang Street Peak Community, Longguan West Road, Longcheng Industrial Zone, Building 6, Floor 2 and Floor 3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AIYING WIR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