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42183U - 一种合页组装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合页组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42183U
CN208342183U CN201820835515.7U CN201820835515U CN208342183U CN 208342183 U CN208342183 U CN 208342183U CN 201820835515 U CN201820835515 U CN 201820835515U CN 208342183 U CN208342183 U CN 2083421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hinge
slot
cylinder
connec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3551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汉森
孙树桐
陈楷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tou Ruixiang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tou Ruixiang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tou Ruixiang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tou Ruixiang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3551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421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421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4218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合页组装机,包括机座、放置座、下压机构、进轴机构和压型机构,下压机构和压型机构处在放置座的上方;放置座上设有合页片槽、弹簧槽、弹簧臂槽和轴套槽,进轴机构包括送轴平移装置、进轴座和进轴平移装置,进轴座上设有连轴槽,连轴槽、轴套槽、弹簧槽的长度方向处在同一直线上;机座上设有用于启动送轴平移装置的第一触发开关和用于启动进轴平移装置的第二触发开关,下压机构上设有第一触发块,进轴座上设有第二触发块和用于启动压型机构的第三触发开关,进轴平移装置上设有第三触发块。这种合页组装机只需将合页的零件放置在相应的槽内,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合页的组装压型工作,提高合页的组装压型效率,大大降低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合页组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合页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合页组装机。
背景技术
合页是连接物体两个部分并能使之活动的部件。合页通常包括第一合页片、第二合页片、连轴、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第一轴套设置在第一合页片的侧边边缘,第二轴套设置在第二合页片的侧边边缘,连轴依次穿过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的套孔而将第一合页片和第二合页片连接起来。
目前,合页通常采用人工组装之后进行冲压。为了合页的连接稳定性,通常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均为两个。而在合页的一些应用场合,比如柜门、橱窗等,为了增加门窗等的伸展度,通常会在合页的连轴上套接一个扭力弹簧。手动将连轴依次穿过第一个第二轴套、第一个第一轴套、扭力弹簧、第二个第一轴套和第二个第二轴套,然后将合页进行放置固定,再使用冲压设备在轴套上进行冲压(通常冲压处在外侧的两个第二轴套),使轴套发生形变产生部分内陷而卡住连轴,使得连轴不会从轴套中滑落。
在进行上述组装冲压的工序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合页的零件包括连轴、第一合页片、第二合页片和扭力弹簧,进行手工组装时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资源,组装速率慢,组装效率低下;
(二)传统的合页冲压采用人工将合页人直接用手将合页放置固定在冲头下方位置,冲压完成后再取出,重新放置新的合页,不仅效率较低,而且增加了安全隐患,容易导致工人的手指被冲头压伤;
(三)由于合页体积较小,冲压位置处在轴套上,一方面无法对合页进行很好的固定,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冲压位置与冲头无法对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合页组装机,这种合页组装机只需将合页的零件放置在相应的槽内,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合页的组装压型工作,一方面提高合页的组装压型效率,另一方面大大降低安全隐患。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合页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放置座、下压机构、进轴机构和压型机构,放置座、下压机构、进轴机构和压型机构均设置在机座上,下压机构和压型机构处在放置座的上方;放置座上设有用于放置合页各零件的合页片槽、弹簧槽、两个弹簧臂槽和两个轴套槽,弹簧槽处于合页片槽的中部一侧,两个弹簧臂槽分别连接在弹簧槽的两侧并且弹簧臂槽的长度方向与弹簧槽的长度方向垂直,两个轴套槽分别处于弹簧槽的两侧;进轴机构包括送轴平移装置、进轴座和进轴平移装置,进轴座安装在送轴平移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上并且处于放置座的一侧,进轴座上设有用于放置连轴的连轴槽,进轴平移装置安装在进轴座上并且进轴平移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连轴槽相对应,连轴槽、轴套槽、弹簧槽的长度方向均处在同一直线上;机座上设有用于启动送轴平移装置的第一触发开关和用于启动进轴平移装置的第二触发开关,下压机构上设有与第一触发开关相匹配的第一触发块,进轴座上设有与第二触发开关相匹配的第二触发块和用于启动压型机构的第三触发开关,进轴平移装置上设有与第三触发开关相匹配的第三触发块。
本说明书所述合页各零件包括第一合页片、第二合页片、带有两根弹簧臂的扭力弹簧以及连轴,第一合页片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轴套,各个第一轴套设置在第一合页片的内边缘,第二合页片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轴套,各个第二轴套设置在第二合页片的内边缘。上述第一合页片、第二合页片的内边是指与轴套相连接的侧边。
上述轴套槽用于放置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上述弹簧槽用于放置扭力弹簧,上述弹簧臂槽用于放置扭力弹簧时对扭力弹簧的两根弹簧臂进行放置定位,上述连轴槽用于放置连轴,连轴的一部分处于连轴槽中,连轴的另一部分悬空。扭力弹簧的通孔、各个第一轴套的轴孔、各个第二轴套的轴孔和处在连轴槽内的连轴形成同心同轴的位置关系。
本说明书所述压型,是指使轴套发生形变产生部分内陷而卡住连轴,使得连轴不会从轴套中滑落。
本实用新型合页组装机的工作过程分为以下步骤:
(1)合页零件的放置压紧:将扭力弹簧放置在弹簧槽内,并使扭力弹簧的两根弹簧臂处在弹簧臂槽内;将第二合页片放置在合页片槽内并将其中一根弹簧臂压在下面,同时使第二轴套处于轴套槽中;再将第一合页片的第一轴套放置在轴套槽中,第一合页片的轴套受到轴套槽的限位,而第一合页片的内边缘受到第二合页片的内边缘及轴套槽的边缘的阻挡而处于倾斜的稳定状态;再把连轴放置在连轴槽内,此时扭力弹簧的通孔、各个第一轴套的轴孔、各个第二轴套的轴孔和连轴形成同心同轴的位置关系;完成合页零件的放置之后,启动下压机构,对合页进行下压压紧;
(2)合页的进轴组装:下压机构下降对合页压紧的同时,下压机构上的第一触发块也随着下压机构下降并且最终与机座上的第一触发开关接触配合,启动送轴平移装置;送轴平移装置驱动进轴座向放置座移动,使连轴穿过各个第一轴套的轴孔、各个第二轴套的轴孔和扭力弹簧的通孔,同时进轴座上的第二触发块也随着进轴座移动;当进轴座上的第二触发块与机座上的第二触发开关接触配合时,启动进轴平移装置,此时连轴的一端处在放置槽中、连轴的另一端处在连轴槽中,进轴平移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将连轴从进轴座完全送入放置座,完成合页的进轴组装;
(3)合页的压型:当进轴平移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将连轴从进轴座完全送入放置座中时,第三触发块也随着轴平移装置的动力输出移动,当合页进轴组装完成时,第三触发块与进轴座上的第三触发开关接触配合,触发压型机构对轴套(通常为第二轴套)下压,使轴套发生形变产生部分内陷而卡住连轴,使得连轴不会从轴套中滑落,至此完成合页的整个组装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下压机构包括下压气缸、至少一根下压导杆、以及下压座;下压气缸安装在所述机座上,下压导杆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座上,下压座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导孔,下压导杆穿过相应的第一导孔;下压座安装在下压气缸的活塞杆上并且能够沿下压导杆上下移动;下压座上设有至少两个合页压块,合页压块的上端均连接在所述下压座上。下压气缸驱动下压座在下压导杆的导向作用下垂直下压,使下压座上的合页压块压紧放置完成的合页零件;当下压座压住合页零件时,下压机构上的第一触发块(第一触发块可优选设置在下压座上)与机座上的第一触发开关接触配合,启动送轴平移装置进行送轴工作。为防止下压座下压位移过大,可在下压座上设置多个长条形的下压限位块,当下压座下压时下压限位块与放置座接触防止下压座继续向下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合页压块的下端设有槽口向下的U形卡槽,在合页压块的下端并且处于U形卡槽槽口的两侧各设有压片,压片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轴套槽的长度方向平行。当下压座向下移动时合页压块随下压座下压,由于第一合页片的轴套收到轴套槽的限位、第一合页片的内边缘受到第二合页片的内边缘及轴套槽的边缘的阻挡而处于倾斜的稳定状态,U形卡槽在合页压块下压时套住第一合页片,使两片压片压在第一合页片的两侧,从而对整个合页进行压紧固定。
另外,还可在放置座上设有合页片卡位件,合页片卡位件包括卡位滑座和卡位滑片,卡位滑座设置处于所述合页片槽的边缘外侧,卡位滑片可滑动在设置在卡位滑座上并且卡位滑片的一端可处于所述合页片槽上方。由于第一合页片的轴套收到轴套槽的限位、第一合页片的内边缘受到第二合页片的内边缘及轴套槽的边缘的阻挡而处于倾斜的稳定状态,可移动卡位滑片,使卡位滑片的一端处在合页片槽的上方(优选处于合页片槽和轴套轴的连接处上方),挡住住第一合页片使之呈垂直状态,方便上述U形卡槽在下压时进行卡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下压座上还设有至少一块连轴过渡块,连轴过渡块处于所述弹簧槽和轴套槽之间的正上方;连轴过渡块下端设有过渡孔。由于连轴需要依次穿过轴套、扭力弹簧、轴套,而轴套和扭力弹簧之间存在间隙,并且通常扭力弹簧的通孔半径与轴套的通孔半径不相等,连轴在穿过轴套与扭力弹簧间的间隙容易发生偏离;当下压座向下移动压住合页时,连轴过渡块处于弹簧槽和轴套槽之间,可用作填补轴套槽和弹簧槽之间的间隙,使连轴能够顺利穿过轴套槽和弹簧槽之间的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送轴平移装置包括送轴支座、送轴气缸、至少一根送轴导杆、以及送轴平移座;送轴支座和送轴气缸安装在所述机座上,送轴气缸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触发开关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送轴支座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导孔,送轴导杆穿过相应的第一导孔并且送轴导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轴套槽的长度方向相同;送轴平移座安装在送轴气缸的活塞杆上并且与送轴导杆相连接;所述进轴座和进轴平移装置设置在送轴平移座上。
下压机构下降对合页压紧的同时,下压机构上的第一触发块也随着下压机构下降并且最终与机座上的第一触发开关接触配合,第一触发开关发送信号给送轴气缸的控制端,启动送轴平移装置;送轴气缸驱动送轴平移座移动,在送轴导杆的导向作用下,进轴座在轴套槽的长度方向上由远到近向放置座移动,使连轴槽内的连轴逐渐穿过各个轴孔以及扭力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进轴平移装置包括进轴气缸和进轴平移座;进轴气缸安装在所述送轴平移座上,进轴气缸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触发开关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进轴气缸为一双头气缸,进轴气缸的第一活塞杆与连轴槽相对应并且进轴气缸的第一活塞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连轴槽的长度方向处于同一直线上;进轴平移座安装在进轴气缸的第二活塞杆上,第三触发块设置在进轴平移座上。
当进轴座移动到终止位置(即最靠近放置座的位置,也可以完全碰触放置座,使连轴槽与轴套槽相接)时,进轴座上的第二触发块与机座上的第二触发开关接触配合(第二触发开关可优选设置在送轴支座上),第二触发开关发送信号给进轴气缸的控制端,启动进轴平移装置;进轴气缸的第一活塞杆推动连轴,使连轴完全送入放置座,完成合页零件的拼装;同时,进轴气缸的第二活塞杆驱动进轴平移座,使第三触发块与机座上的第三触发开关接触配合(第三触发开关可优选设置在送轴平移座上),启动压型机构。
上述第二触发块可以采用设有斜面的压块,斜面末端连接有一弧形面,第二触发开关采用压轮和连杆相配合的结构,连杆的一端可摆动的连接在所述送轴支座上,压轮可转动的安装在连杆的另一端。当压块随着送轴平移座的移动而向压轮移动时,压轮与压块的斜面接触,并且在斜面的导向作用下带动连杆下压;当进轴座到达终止位置时,压轮处于斜面末端的弧形面中,连杆下压到最低位置,启动进轴气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压型机构包括两个压型装置,两个压型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下压机构的两侧,压型装置包括压型气缸、支撑杆、摆杆和压型头;压型气缸设置在所述机座上并且压型气缸的活塞杆呈竖直状态,压型气缸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三触发开关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支撑杆竖直安装在所述机座上,支撑杆的顶部与摆杆的中部铰接,摆杆的一端连接在压型气缸的活塞杆上,压型头安装在摆杆的另一端上。压型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上顶起摆杆的一端,利用杠杆原理,摆杆安装有压型头的另一端向下对组装好的合页进行压型。由于压型头与所述放置座的距离受到压型气缸的活塞杆的长度限制,压型头与放置座距离通常较短,压型气缸在很短时间内使压型头迅速向下压型,比现有采用的冲压方式结构更加简单,也防止生产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比冲头压伤。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压型头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压型锥头,所述机座上设有与压型头相对应的导向块,导向块上开有与第二连接块相匹配的第三导孔,第二连接块的中部处在第三导孔中;第二连接块上部套接有环形连接块,环形连接块的下表面与导向块的上表面之间设有至少一根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上端连接在环形连接块的下表面,缓冲弹簧的下端连接在导向块的上表面。第三导孔用于确保压型头对轴套进行准确的垂直压型;在环形连接块和导向块之间设置缓冲弹簧(通常为两根),防止在压型锥头碰触到合页时的瞬时速度太大而对合页片造成损坏。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环形连接块的下表面与导向块的上表面之间还设有至少一根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下端连接在所述导向块的上表面,复位弹簧的上端靠近所述环形连接块的下表面。在环形连接块和导向块之间设置复位弹簧(通常为两根),当完成压型工作时,能够辅助压型头复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合页组装机在放置座上设有用于放置合页各零件的槽位,将合页的零件放置在相应的槽内,连轴放在送轴座的连轴槽内,使扭力弹簧的通孔、各个第一轴套的轴孔、各个第二轴套的轴孔和连轴形成同心同轴的位置关系,然后通过三级联动的触发方式,连续的完成下压、送轴、进轴、压型一系列工作,只需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合页的整个组装压型工作,一方面提高合页的组装压型效率,另一方面大大降低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放置座、进轴座与进轴气缸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压型头的侧视图;
图4为图2中第二触发开关和第二触发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合页组装机,包括机座1、放置座2、下压机构3、进轴机构4和压型机构5,放置座2、下压机构3、进轴机构4和压型机构5均设置在机座1上,下压机构3和压型机构5处在放置座2的上方;
放置座2上设有用于放置合页各零件的合页片槽201、弹簧槽202、两个弹簧臂槽203和两个轴套槽204,弹簧槽202处于合页片槽201的中部一侧,两个弹簧臂槽203分别连接在弹簧槽202的两侧并且弹簧臂槽203的长度方向与弹簧槽202的长度方向垂直,两个轴套槽204分别处于弹簧槽202的两侧;放置座2上设有合页片卡位件205,合页片卡位件205包括卡位滑座2051和卡位滑片2052,卡位滑座2051设置处于合页片槽201的边缘外侧,卡位滑片2052可滑动在设置在卡位滑座2051上并且卡位滑片2052的一端可处于合页片槽201和轴套槽204的连接处上方;
下压机构3包括下压气缸301、两根下压导杆302、以及下压座303;下压气缸301安装在机座1上,下压导杆302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机座1上,下压座303上设有两个第一导孔(图中未标示),下压导杆302穿过相应的第一导孔;下压座303安装在下压气缸301的活塞杆3011上并且能够沿下压导杆302上下移动,下压座303处于放置座2的上方;下压座303上设有两个合页压块3031、两个长条形的下压限位块3032和一块连轴过渡块3033,两个合页压块3031、两个长条形的下压限位块3032和一块连轴过渡块3033的上端均连接在下压座303上;合页压块3031的下端设有槽口向下的U形卡槽30311,在合页压块3031的下端并且处于U形卡槽30311槽口的两侧各设有压片30312,压片30312的延伸方向与轴套槽204的长度方向平行;连轴过渡块3033处于弹簧槽202和轴套槽204之间的正上方,连轴过渡块3033的上端连接在下压座303上,连轴过渡块3033下端设有过渡孔30331;
进轴机构4包括送轴平移装置401、进轴座402和进轴平移装置403;送轴平移装置401包括送轴支座4011、送轴气缸4012、两根送轴导杆4013和送轴平移座4014,送轴支座4011和送轴气缸4012安装在机座1上,送轴支座4011上设有两个导孔(图中未标示),送轴导杆4013穿过相应的导孔并且送轴导杆4013的长度方向与轴套槽204的长度方向相同;送轴平移座4014安装在送轴气缸4012的活塞杆上并且与送轴导杆4013相连接;进轴平移装置403包括进轴气缸4031和进轴平移座4032,进轴座402和进轴气缸4031安装在送轴平移座4014上,并且进轴座402处于放置座2的一侧,进轴座402上设有用于放置连轴的连轴槽4021;进轴气缸4031为一双头气缸,进轴气缸4031的第一活塞杆40311与连轴槽4021相对应,轴套槽204、弹簧槽202、连轴槽4021的长度方向和进轴气缸4031的第一活塞杆40311的长度方向均处在同一直线上;进轴平移座4032安装在进轴气缸4031的第二活塞杆40312上;
压型机构5包括两个压型装置501,两个压型装置501分别设置在下压机构3的两侧,压型装置501包括压型气缸5011、支撑杆5012、摆杆5013和压型头5014;压型气缸5011设置在机座1上并且压型气缸5011的活塞杆呈竖直状态,支撑杆5012竖直安装在机座1上,支撑杆5012的顶部与摆杆5013的中部铰接,摆杆5013的一端连接在压型气缸5011的活塞杆上;压型头5014安装在摆杆5013的另一端上,压型头5014处于相应的轴套槽204的上方;压型头5014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块50141、第二连接块50142和压型锥头50143,送轴支座4011上设有与压型头5014相对应的导向块101,导向块101上开有与第二连接块50142相匹配的第三导孔(图中未标示),第二连接块50142的中部处在第三导孔中;第二连接块50142上部套接有环形连接块50144,环形连接块50144的下表面与导向块101的上表面之间设有两根缓冲弹簧50145,缓冲弹簧50145的上端连接在环形连接块50144的下表面,缓冲弹簧50145的下端连接在导向块101的上表面;环形连接块50144的下表面与导向块101的上表面之间还设有两根复位弹簧50146,复位弹簧50146的下端连接在导向块101的上表面,复位弹簧50146的上端靠近环形连接块50144的下表面;
机座1上设有用于启动送轴气缸4012的第一触发开关(图中未标示)和用于启动进轴气缸4031的第二触发开关404,第一触发开关的信号输出端与送轴气缸4012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二触发开关404的信号输出端与进轴气缸4031的控制端电连接,下压座303上设有与第一触发开关相匹配的第一触发块(图中未标示),进轴座402上设有与第二触发开关404相匹配的第二触发块405和用于启动两个压型气缸5011的第三触发开关406,第三触发开关406的信号输出端与两个压型气缸5011的控制端电连接,进轴平移座4032上设有与第三触发开关406相匹配的第三触发块407。
上述轴套槽204用于放置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上述弹簧槽202用于放置扭力弹簧,上述弹簧臂槽203用于放置扭力弹簧时对扭力弹簧的两根弹簧臂进行放置定位,上述连轴槽4021用于放置连轴,连轴的一部分处于连轴槽4021中,连轴的另一部分悬空。扭力弹簧的通孔、各个第一轴套的轴孔、各个第二轴套的轴孔和处在连轴槽4021内的连轴形成同心同轴的位置关系。
上述第一触发开关、第一触发块、第二触发开关404,第二触发块405、第三触发开关406、第三触发块407均可采用市面上现有的触发开关和相应的触发件;如图4所示,其中第二触发块405可采用一块带有斜面4051的压块,斜面4051末端连接有一弧形面4052,相应的第二触发开关404采用压轮4041和连杆4042相配合的结构,连杆4042的一端可摆动的连接在送轴支座4011上,压轮4041可转动的安装在连杆4042的另一端。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详述本实用新型合页组装机的工作过程:
(1)合页零件的放置:将扭力弹簧放置在弹簧槽202内,并使扭力弹簧的两根弹簧臂处在弹簧臂槽203内;将第二合页片放置在合页片槽201内并将其中一根弹簧臂压在下面,同时使第二轴套处于轴套槽204中;再将第一合页片的第一轴套放置在轴套槽204中,第一合页片的轴套受到轴套槽204的限位,而第一合页片的内边缘受到第二合页片的内边缘及轴套槽204的边缘的阻挡而处于倾斜的稳定状态;再把连轴放置在连轴槽4021内,此时扭力弹簧的通孔、各个第一轴套的轴孔、各个第二轴套的轴孔和连轴形成同心同轴的位置关系;然后移动卡位滑片2052,使卡位滑片2052的一端处在合页片槽201和轴套槽204的连接处上方,挡住住第一合页片使之呈垂直状态,至此完成合页零件的放置工作;
(2)合页的压紧:完成合页零件的放置之后,启动下压气缸301,下压气缸301驱动下压座303在下压导杆302的导向作用下垂直下压,U形卡槽30311在合页压块3031下压时套住第一合页片,U形卡槽30311的两侧处于第一合页片的两侧,使两片压片30312压在第一合页片的两侧,从而对整个合页进行压紧固定,防止合页在后续进轴和压型的过程中发生位移而影响合页的组装压型质量;
而此时连轴过渡块3033处于弹簧槽202和轴套槽204之间,用作填补轴套槽204和弹簧槽202之间的间隙,过渡孔30331也与扭力弹簧的通孔、轴套孔同心同轴,使后续在进行连轴的进轴工作时能够顺利穿过轴套槽204和弹簧槽202之间的间隙;
另外,为防止下压座303下压位移过大,可在下压座303上设置多个长条形的下压限位块3032,当下压座303下压时下压限位块3032与放置座2接触防止下压座303继续向下移动。
(3)合页的进轴组装:下压座303下降对合页压紧,下压座303上的第一触发块也随着下压座303下降并且最终与机座1上的第一触发开关接触配合,第一触发开关发送信号给送轴气缸4012的控制端,启动送轴气缸4012;在送轴导杆4013的导向作用下,送轴气缸4012驱动送轴平移座4014向放置座2移动,使连轴槽4021中的连轴穿过各个第一轴套的轴孔、各个第二轴套的轴孔、扭力弹簧的通孔和过渡孔30331;同时,压块随着送轴平移座4014的移动而向压轮4041移动,压轮4041先与压块的斜面4051接触,并且在斜面4051的导向作用下带动连杆4042下压;当进轴座402到达终止位置(即最靠近放置座2的位置,也可以完全碰触放置座2,使连轴槽4021与轴套槽204相接)时,压轮4041处于斜面4051末端的弧形面4052中,连杆4042下压到最低位置而启动进轴气缸4031,使进轴气缸4031的第一活塞杆40311推动连轴,使连轴从连轴槽4021中完全送入放置座2,从而完成合页的进轴组装,整个组装过程操作十分简单,并且大大提高了合页的组装效率;
(4)合页的压型:进轴气缸4031启动后,进轴气缸4031的第一活塞杆40311推动连轴、使连轴从连轴槽4021中完全送入放置座2的同时,进轴气缸4031的第二活塞杆40312驱动进轴平移座4032,使进轴平移座4032上的第三触发块407移动并最终与第三触发开关406接触配合,启动压型机构5的两个压型气缸5011;压型气缸5011的活塞杆竖直向上顶起摆杆5013的一端,利用杠杆原理,摆杆5013安装有压型头5014的另一端向下对组装好的合页进行压型;
由于压型头5014与所述放置座2的距离受到压型气缸5011的活塞杆的长度限制,压型头5014与放置座2距离通常较短,压型气缸5011在很短时间内使压型头5014迅速向下压型,比现有采用的冲压方式结构更加简单,也防止生产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比冲头压伤;
另外,导孔用于确保压型头5014对轴套进行准确的垂直压型;在环形连接块50144和导向块101之间设置缓冲弹簧50145,防止在压型锥头50143碰触到合页时的瞬时速度太大而对合页片造成损坏;在环形连接块50144和导向块101之间设置复位弹簧50146,当完成压型工作时,能够辅助压型头5014复位。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合页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放置座、下压机构、进轴机构和压型机构,放置座、下压机构、进轴机构和压型机构均设置在机座上,下压机构和压型机构处在放置座的上方;放置座上设有用于放置合页各零件的合页片槽、弹簧槽、两个弹簧臂槽和两个轴套槽,弹簧槽处于合页片槽的中部一侧,两个弹簧臂槽分别连接在弹簧槽的两侧并且弹簧臂槽的长度方向与弹簧槽的长度方向垂直,两个轴套槽分别处于弹簧槽的两侧;进轴机构包括送轴平移装置、进轴座和进轴平移装置,进轴座安装在送轴平移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上并且处于放置座的一侧,进轴座上设有用于放置连轴的连轴槽,进轴平移装置安装在进轴座上并且进轴平移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连轴槽相对应,连轴槽、轴套槽、弹簧槽的长度方向均处在同一直线上;机座上设有用于启动送轴平移装置的第一触发开关和用于启动进轴平移装置的第二触发开关,下压机构上设有与第一触发开关相匹配的第一触发块,进轴座上设有与第二触发开关相匹配的第二触发块和用于启动压型机构的第三触发开关,进轴平移装置上设有与第三触发开关相匹配的第三触发块。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页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机构包括下压气缸、至少一根下压导杆、以及下压座;下压气缸安装在所述机座上,下压导杆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座上,下压座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导孔,下压导杆穿过相应的第一导孔;下压座安装在下压气缸的活塞杆上并且能够沿下压导杆上下移动;下压座上设有至少两个合页压块,合页压块的上端均连接在所述下压座上。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页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页压块的下端设有槽口向下的U形卡槽,在合页压块的下端并且处于U形卡槽槽口的两侧各设有压片,压片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轴套槽的长度方向平行。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页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座上还设有至少一块连轴过渡块,连轴过渡块处于所述弹簧槽和轴套槽之间的正上方;连轴过渡块下端设有过渡孔。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页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轴平移装置包括送轴支座、送轴气缸、至少一根送轴导杆、以及送轴平移座;送轴支座和送轴气缸安装在所述机座上,送轴支座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导孔,送轴导杆穿过相应的第一导孔并且送轴导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轴套槽的长度方向相同;送轴平移座安装在送轴气缸的活塞杆上并且与送轴导杆相连接;所述进轴座和进轴平移装置设置在送轴平移座上;所述第一触发开关的信号输出端与送轴气缸的控制端电连接。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页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轴平移装置包括进轴气缸和进轴平移座;进轴气缸安装在所述送轴平移座上,所述第二触发开关的信号输出端与进轴气缸的控制端电连接;进轴气缸为一双头气缸,进轴气缸的第一活塞杆与连轴槽相对应并且进轴气缸的第一活塞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连轴槽的长度方向处于同一直线上;进轴平移座安装在进轴气缸的第二活塞杆上,第三触发块设置在进轴平移座上。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页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型机构包括两个压型装置,两个压型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下压机构的两侧,压型装置包括压型气缸、支撑杆、摆杆和压型头;压型气缸设置在所述机座上并且压型气缸的活塞杆呈竖直状态,压型气缸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三触发开关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支撑杆竖直安装在所述机座上,支撑杆的顶部与摆杆的中部铰接,摆杆的一端连接在压型气缸的活塞杆上,压型头安装在摆杆的另一端上。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合页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型头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压型锥头,所述机座上设有与压型头相对应的导向块,导向块上开有与第二连接块相匹配的第三导孔,第二连接块的中部处在第三导孔中;第二连接块上部套接有环形连接块,环形连接块的下表面与导向块的上表面之间设有至少一根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上端连接在环形连接块的下表面,缓冲弹簧的下端连接在导向块的上表面。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合页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连接块的下表面与导向块的上表面之间还设有至少一根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下端连接在所述导向块的上表面,复位弹簧的上端靠近所述环形连接块的下表面。
CN201820835515.7U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合页组装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3421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35515.7U CN208342183U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合页组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35515.7U CN208342183U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合页组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42183U true CN208342183U (zh) 2019-01-08

Family

ID=64891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35515.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342183U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合页组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421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5337A (zh) * 2018-05-31 2018-09-11 汕头市瑞祥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合页组装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5337A (zh) * 2018-05-31 2018-09-11 汕头市瑞祥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合页组装机
CN108515337B (zh) * 2018-05-31 2023-10-27 汕头市瑞祥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合页组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82051U (zh) 一种电容切脚、挤压成型机构
CN208342183U (zh) 一种合页组装机
CN109290427A (zh) 一种汽车车载电源壳体类零件的侧冲平衡机构及侧冲方法
CN200991730Y (zh) 折弯机双折边模具
CN108906950B (zh) 一种预包边装置
CN209097094U (zh) 一种曲面屏两侧圆弧面保护膜压贴装置
CN208960718U (zh) 一种预包边装置
CN108515337A (zh) 一种合页组装机
CN110655317A (zh) 一种毛细管自动定长切割装置
CN212285568U (zh) 多功能电视机背板冲压模具
CN109367872A (zh) 一种曲面屏两侧圆弧面保护膜压贴装置
CN208483460U (zh) 一种合页组装机的进轴机构
CN107150096B (zh) 排线冲裁装置
CN212193458U (zh) 档案管理打孔装置
CN201745218U (zh) 纸杯机的拉伸冲底装置
CN208342205U (zh) 一种合页组装机的下压机构
CN210387947U (zh) 继电器簧片激光点焊专用装置
CN201088995Y (zh) 一种螺丝成型机的开合冲压模装置
CN208341574U (zh) 一种合页组装机的压型机构
CN207977275U (zh) 一种铆压装置
CN207343705U (zh) 一种双节距带附件片的圆盘装配机
CN219401962U (zh) 一种3c电子产品冲压模具
CN209718245U (zh) 一种玻璃钻孔机
CN219746231U (zh) 一种专用阻尼转轴压接装置
CN207840374U (zh) 框架断路器手操主轴焊接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02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02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