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37664U - 防摔防震轮毂手机壳 - Google Patents

防摔防震轮毂手机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37664U
CN208337664U CN201821041331.XU CN201821041331U CN208337664U CN 208337664 U CN208337664 U CN 208337664U CN 201821041331 U CN201821041331 U CN 201821041331U CN 208337664 U CN208337664 U CN 208337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hub
mobile phone
shatter
phone shell
housing bott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4133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aoyin Tra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aoyin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aoyin Tra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aoyin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4133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37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37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3766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防摔防震轮毂手机壳,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壳体底部和自壳体底部边缘向一侧延伸的边框;在边框的转角处外凸形成弹性凸起,在边框的转角内侧设有自壳体底部向远离壳体底部一侧延伸的二个以上的轮毂筋。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防摔和防震的效果好。

Description

防摔防震轮毂手机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壳,尤其是防摔防震手机壳。
背景技术
现在的手机用量非常的大,随着手机的发展,现在大部分为智能手机,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摔坏、摔伤的现象,因此,为了更好的保护手机,通常在手机外套上手机壳,传统的套装手机外的手机壳的面一般为平面,这类手机壳有硬质手机壳,也有软质手机壳,这类手机壳的主要作用是避免刮伤手机,其防摔、防震的效果差。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的手机经常被摔坏,因此,现在出现了一些防摔手机壳。如在专利申请号为201620467166.9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防摔手机壳,包括手机壳本体,所述手机壳本体的四角处设有凸出的空气角囊,所述空气角囊与所述手机壳本体之间设有密闭的空气囊腔,该结构在手机壳本体的四角设置空气角囊,采用空气角囊加大弹性缓冲性能,使手机四个角掉落会有弹性,屏幕和机身不容易被摔坏,达到良好的防摔效果。但是空气角囊必须在空气囊腔中充气才能起到更好的防摔效果,一旦空气角囊损坏,则空气角囊的缓冲性能降低,防摔效果降低。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20769227.8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具有气囊防震防摔手机保护壳,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一体成型有保护环,所述保护环的四个角上设有防摔中空气囊,主体的内层均匀设置有若干防震点,主体为PVC制造。该结构由于设置了中空气囊,因此,具有防摔的效果,但一旦中空气囊破裂,中空气囊中的气压与大气气压相等,则抗缓冲能力就差。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20952449.8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空气防摔手机壳,包括壳体、摄像头孔、空气角、USB接口孔、开关按键孔和音量按键孔,在壳体的四个边角设有空气角位,采用空气角位,同样存在上述专利文献存在的缺陷,另外,当空气角位受力冲击力时,首先是空气角位内部发生弹性变形,用于吸收冲击力,如果冲击力大于空气角位内部的极限弹性变形时,则空气角位会发生弹性形变,通过弹性形变吸收冲击力,如果冲击力大于空气角为的弹性形变抗击力,则会容易摔坏手机,而对于上述结构,仅仅在边角设置空气角位,因此,其抗变形能力较差,因此,防摔和防震的效果也会有影响。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21384681.7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智能防摔手机壳,包括手机壳体、边框、摄像头开孔、减震垫和调节按键膜孔,手机壳体的四个边侧各自固定设有与其垂直设置的弧形内翻边构成边框,手机壳体顶端的一角设有摄像头开孔,边框的圆角内侧固定设有若干减震垫,边框一侧的顶端设有锁定按键开孔,锁定按键开孔的边侧与边框连接,调节按键膜孔的两端设有镂空孔,边框一侧的顶端设有开关按键膜孔,边框一侧的底端设有挂绳孔,边框底端设有电源接口通孔,扬声器开孔和送话器开孔。该结构虽然设置了减震垫,但圆角自身的弹性变形量小,这样,冲击力会很快传递到减震垫上,而单独的减震垫的缓冲能力有限,因此,防摔和防震的效果欠佳。另外,由于扬声器开孔和送话器开孔分别直接与手机的扬声器及送话器对正,因此,防尘的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摔防震轮毂手机壳,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防摔和防震的效果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防摔防震轮毂手机壳,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壳体底部和自壳体底部边缘向一侧延伸的边框;在边框的转角处外凸形成弹性凸起,在边框的转角内侧设有自壳体底部向远离壳体底部一侧延伸的二个以上的轮毂筋。
上述结构,由于在转角处外凸形成弹性凸起,并且在转角的内侧设有轮毂筋,弹性凸起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量,轮毂筋对弹性凸起具有向外的作用力,能减小弹性凸起发生弹性形变,而轮毂筋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量,因此,当本使用新型的手机壳套套手机上后,如果在转角处受到较大的冲击力时,先通过弹性凸起本身的弹性变形量吸收一部分冲击力,剩余的冲击力一部分传递到边框上,另一部分促使弹性凸起发生弹性形变,而且轮毂筋又对弹性凸起的变形产生反作用力,因此,在轮毂筋的作用下可抵消掉部分冲击力,只有小部分的冲击力传递到轮毂筋上,而轮毂筋本身的弹性变形量可吸收冲击力,这样,传递到手机上的冲击力很小或者没有,使得弹性凸起与轮毂筋的组合增大了缓冲作用,防摔和防震的效果得到了提高。在本实用新型中,弹性变形量是指弹性凸起的内侧及轮毂筋的内侧不发生变形的情况下弹性凸起和轮毂筋本身的变形量,弹性形变是指弹性凸起及轮毂筋的内侧已经发生了变形。
进一步的,轮毂筋的截面自一端向中部逐渐变小后到轮毂筋的另一端逐渐变大。当弹性凸起自框体的转角向外突出形成,则在弹性凸起的内侧形成腔体,而轮毂筋刚好设置在腔体内,采用上述结构的轮毂筋结构,让轮毂筋与手机更好的贴合。
进一步的,在弹性凸起上设有一个以上的通槽。进一步提高防摔防震效果。
进一步的,在边框远离壳体底部的一侧边缘设有向内的包边。这样,当手机壳套套手机上后,对手机形成了六个自由度的限位,手机不容易从手机壳内掉出。
进一步的,在框体上设有扬声器孔,在扬声器孔处设有挡片,挡片与扬声器孔的内壁形成腔体,在包边上设有与腔体相通的音孔。该结构,相当于通过挡片挡在了扬声器的正前方,使得灰尘不容易进入到扬声器内,提高了防尘效果,而且由于在包边上设置了音孔,因此,也不会影响扬声器正常出音。
进一步的,在壳体底部的底面或顶面设有凸点,相邻的凸点具有间隙。该结构,当套有盖手机壳的手机放置到桌面上后,在凸点的作用下,壳体底部的底面与桌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如果桌面上后少量的水时,该少量的水位于空间内而不会进入到手机壳内,起到了防水的效果。另外,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当手机壳的底面为平面时,手机壳与放置面之间的摩擦力小,防滑的效果差,而当设置了凸点后,增大了摩擦力,摩擦系数增大,因此增大了摩擦力,使得防滑效果得到了提高。
进一步的,在壳体底部的底面或顶面上设有二个以上的突出单元,突出单元为自壳体底部的至少三个点向远离壳体底部的一个交集点交集形成的立体结构,所述的凸点为交集点。
进一步的,所述的突出单元为锥体。
进一步的,在壳体底部的底面或顶面具有横向筋条和纵向筋条,横向筋条与纵向筋条的相交处形成凸点。
附图说明
图1为防摔防震轮毂手机壳的立体图。
图2为防摔防震轮毂手机壳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3为防摔防震轮毂手机壳第三视角立体图。
图4为显示内部结构的防摔防震轮毂手机壳示意图。
图5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防摔防震轮毂手机壳包括壳体1,壳体1包括壳体底部11、自壳体底部边缘向一侧延伸的边框12和在边框12远离壳体底部11的一侧边缘设有向内形成的包边13。
在本实施例中,边框12为四边形,在边框12的转角处外凸形成弹性凸起2,通过这种方式形成弹性凸起2,则在弹性凸起2的内侧形成腔体20,在弹性凸起上设有一个以上的通槽21。进一步提高防摔防震效果。
在边框12的转角内侧位于腔体内设有自壳体底部11向远离壳体底部一侧延伸的二个以上的轮毂筋3,轮毂筋3与壳体底部11、弹性凸起2和包边13同时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每个转角内设有两个轮毂筋3,且两个轮毂筋3分别位于转角中间位置的两侧,这样,当同一个转角内的两个轮毂筋受力时,轮毂筋不会正向作用到手机上,而是会沿着边框的方向分解部分力,作用到手机上的力减小,进一步提高了防摔、防震效果。轮毂筋3的截面自一端向中部逐渐变小后到轮毂筋的另一端逐渐变大。当弹性凸起自框体的转角向外突出形成,则在弹性凸起的内侧形成腔体,而轮毂筋刚好设置在腔体内,采用上述结构的轮毂筋结构,让轮毂筋与手机更好的贴合。
上述结构,由于在转角处外凸形成弹性凸起,并且在转角的内侧设有轮毂筋,弹性凸起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量,轮毂筋对弹性凸起具有向外的作用力,能减小弹性凸起发生弹性形变,而轮毂筋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量,因此,当本使用新型的手机壳套套手机上后,如果在转角处受到较大的冲击力时,先通过弹性凸起本身的弹性变形量吸收一部分冲击力,剩余的冲击力一部分传递到边框上,另一部分促使弹性凸起发生弹性形变,而且轮毂筋又对弹性凸起的变形产生反作用力,因此,在轮毂筋的作用下可抵消掉部分冲击力,只有小部分的冲击力传递到轮毂筋上,而轮毂筋本身的弹性变形量可吸收冲击力,这样,传递到手机上的冲击力很小或者没有,使得弹性凸起与轮毂筋的组合增大了缓冲作用,防摔和防震的效果得到了提高。在本实用新型中,弹性变形量是指弹性凸起的内侧及轮毂筋的内侧不发生变形的情况下弹性凸起和轮毂筋本身的变形量,弹性形变是指弹性凸起及轮毂筋的内侧已经发生了变形。由于设置了包边13,当手机壳套套手机上后,对手机形成了六个自由度的限位,手机不容易从手机壳内掉出。
在框体12上设有扬声器孔,在扬声器孔处设有挡片41,挡片41与扬声器孔的内壁形成腔体42,在包边13上设有与腔体相通的音孔43。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扬声器孔也可以为进音孔,在进音孔处设有挡片,挡片内形成腔体,在包边上设有与箱体相同的音孔。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孔不限制扬声器的位置,当设置成进音孔也是等同的。该结构,相当于通过挡片挡在了扬声器的正前方,使得灰尘不容易进入到扬声器内,提高了防尘效果,而且由于在包边上设置了音孔,因此,也不会影响扬声器正常出音。
在壳体底部11的底面或顶面上设有二个以上的突出单元5,在本实施例中,凸出单元设置在壳体底部的底面上。突出单元5为自壳体底部的至少三个点向远离壳体底部的一个交集点交集形成的立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突出单元5为自壳体底部的四个点50向远离壳体底部的一个交集点交集形成的立体结构,立体结构为椎体,交集点形成凸点51,相邻凸点之间有间隙。
当然,凸点也可以通过如下结构形成,在壳体底部的底面或顶面具有横向筋条和纵向筋条,横向筋条与纵向筋条的相交处形成凸点。
该结构,当套有盖手机壳的手机放置到桌面上后,在凸点的作用下,壳体底部的底面与桌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如果桌面上后少量的水时,该少量的水位于空间内而不会进入到手机壳内,起到了防水的效果。另外,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当手机壳的底面为平面时,手机壳与放置面之间的摩擦力小,防滑的效果差,而当设置了凸点后,增大了摩擦力,摩擦系数增大,因此增大了摩擦力,使得防滑效果得到了提高。

Claims (9)

1.防摔防震轮毂手机壳,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壳体底部和自壳体底部边缘向一侧延伸的边框;其特征在于:在边框的转角处外凸形成弹性凸起,在边框的转角内侧设有自壳体底部向远离壳体底部一侧延伸的二个以上的轮毂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摔防震轮毂手机壳,其特征在于:轮毂筋的截面自一端向中部逐渐变小后到轮毂筋的另一端逐渐变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摔防震轮毂手机壳,其特征在于:在弹性凸起上设有一个以上的通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摔防震轮毂手机壳,其特征在于:在边框远离壳体底部的一侧边缘设有向内的包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摔防震轮毂手机壳,其特征在于:在框体上设有扬声器孔,在扬声器孔处设有挡片,挡片与扬声器孔的内壁形成腔体,在包边上设有与腔体相通的音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摔防震轮毂手机壳,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底部的底面或顶面设有凸点,相邻的凸点具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摔防震轮毂手机壳,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底部的底面或顶面上设有二个以上的突出单元,突出单元为自壳体底部的至少三个点向远离壳体底部的一个交集点交集形成的立体结构,所述的凸点为交集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摔防震轮毂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突出单元为锥体。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摔防震轮毂手机壳,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底部的底面或顶面具有横向筋条和纵向筋条,横向筋条与纵向筋条的相交处形成凸点。
CN201821041331.XU 2018-07-02 2018-07-02 防摔防震轮毂手机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37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41331.XU CN208337664U (zh) 2018-07-02 2018-07-02 防摔防震轮毂手机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41331.XU CN208337664U (zh) 2018-07-02 2018-07-02 防摔防震轮毂手机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37664U true CN208337664U (zh) 2019-01-04

Family

ID=64786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41331.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37664U (zh) 2018-07-02 2018-07-02 防摔防震轮毂手机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376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38260B2 (en) Shock-absorbing protection cover for a portable product
JP2018193654A5 (zh)
CN208337664U (zh) 防摔防震轮毂手机壳
CN110167301B (zh) 保护装置及柔性屏终端
CN205596331U (zh) 扬声器模组
CN207720220U (zh) 一种三防手机防摔结构
KR200458293Y1 (ko) 연질 보호케이스
CN208798151U (zh) 防泄音骨传导耳机
US20140204506A1 (en) Bouncing case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and bouncing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07011855U (zh) 一种抗压减震的箱包箱体
CN208768140U (zh) 手机保护壳
CN205906181U (zh) 一种新型高稳定性护舷
CN211959739U (zh) 一种具有防震机构的智能设备外壳
CN208112732U (zh) 一种电子产品防摔保护套
CN212343822U (zh) 一种防摔的手机显示屏
TW201414442A (zh) 保護套
CN208674218U (zh) 一种抗震防撞电池壳
CN209643120U (zh) 一种防水抗震的通讯配件保护外壳
CN208241834U (zh) 耳机帽及安装有该耳机帽的耳机
CN215956447U (zh) 移动终端保护壳及移动终端组合体
CN206711926U (zh) 一种抗胀铅酸蓄电池塑壳
CN219536299U (zh) 一种发声模组
CN209151355U (zh) 一种用于音响的面板缓冲结构
CN217740166U (zh) 一种减震乐器包
CN219423134U (zh) 降噪耳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7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