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32610U - 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32610U
CN208332610U CN201820938235.9U CN201820938235U CN208332610U CN 208332610 U CN208332610 U CN 208332610U CN 201820938235 U CN201820938235 U CN 201820938235U CN 208332610 U CN208332610 U CN 2083326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coil
grid part
exhausting structure
electromagnetic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3823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杰彬
刘汉
吴俊鸿
高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2093823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326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326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3261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出风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出风口;电磁线圈,电磁线圈设置在壳体上,电磁线圈用于与供电部相连通;格栅部件,格栅部件可转动地设置在出风口上,格栅部件上设置有能够与电磁线圈产生感应电流的磁体部,电磁线圈和磁体部之间能够形成作用于格栅部件的电磁力;其中,电磁线圈为多个,多个电磁线圈沿出风口的周向方向间隔地设置在壳体上。本实用新型的出风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出风结构的驱动部件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器的扫风机构由两套独立的运动机构组成,这些运动机构由步进电机驱动,并通过控制电机输入脉冲数控制电机转动角度进而控制机构转动角度。该控制方法适用于常啮合机构、扫风频率低的扫风机构,当用于高频率、由风力直接驱动的万向扫风机构时,会出现由于零件相互碰撞、瞬时速度变化大导致的噪音,不利于提高空调舒适性。因此,现有的运动机构不仅结构复杂,可靠性低,而且无法满足高频率扫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出风结构的驱动部件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出风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出风口;电磁线圈,电磁线圈设置在壳体上,电磁线圈用于与供电部相连通;格栅部件,格栅部件可转动地设置在出风口上,格栅部件上设置有能够与电磁线圈产生感应电流的磁体部,电磁线圈和磁体部之间能够形成作用于格栅部件的电磁力;其中,电磁线圈为多个,多个电磁线圈沿出风口的周向方向间隔地设置在壳体上。
进一步地,各个电磁线圈与供电部的连通时间可调节地设置,以调节各个电磁线圈与磁体部之间产生的电磁力的时间,在电磁力的作用下使格栅部件具有转速逐渐减小的第一状态和转速逐渐增大的第二状态。
进一步地,出风结构还包括:风机,风机设置在壳体的内部,风机能够驱动壳体内部的气流从格栅部件的格栅孔旋转吹出,以使气流流经格栅孔时能够带动格栅部件在出风口上转动;其中,电磁线圈与磁体部之间产生的电磁力大于风机用于驱动格栅部件转动的驱动力,以在电磁力的作用下使格栅部件具有转速逐渐减小的第一状态和转速逐渐增大的第二状态。
进一步地,出风结构还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用于控制供电部与各个电磁线圈的连通与断开,根据多个电磁线圈的通电变化频率,沿格栅部件的转动方向,第一控制器依次控制各个电磁线圈与供电部连通或断开,以使格栅部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进一步地,多个电磁线圈中具有已通电的电磁线圈和与已通电的电磁线圈相邻的待通电的电磁线圈,出风结构还包括: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与各个电磁线圈均连接,第二控制器用于检测电磁线圈的感应电流,以控制已通电的电磁线圈和待通电的电磁线圈与供电部的断开和连通。
进一步地,出风口为圆柱形,格栅部件为直径与出风口的直径相匹配的圆柱形,磁体部设置在格栅部件的边沿,多个电磁线圈间隔地设置在出风口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磁体部为多个,多个磁体部沿格栅部件的周向外边沿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出风结构,出风结构为上述的出风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出风结构通过壳体上的电磁线圈和格栅部件上的磁体部之间产生的电磁力调节格栅部件的转动频率,从而可以有效地对出格栅部件的转速进行调整。其中,壳体具有出风口,格栅部件可转动地设置在出风口上。在出风结构运行过程中,通过调节电磁线圈和磁体部之间的电磁力,从而可以控制在出风口上转动的格栅部件,使得格栅部件的转动频率不需要只依靠驱动部件,电磁力本身也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的调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出风结构的驱动部件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出风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出风结构的实施例的第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出风结构的格栅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出风结构的第二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出风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中的出风结构的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11、出风口;20、电磁线圈;30、格栅部件;31、格栅孔;40、磁体部;50、风机;60、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风结构,请参考图1至图6,出风结构包括:壳体10,壳体10具有出风口11;电磁线圈20,电磁线圈20设置在壳体10上,电磁线圈20用于与供电部相连通;格栅部件30,格栅部件30可转动地设置在出风口11上,格栅部件30上设置有能够与电磁线圈20产生感应电流的磁体部40,电磁线圈20和磁体部40之间能够形成作用于格栅部件30的电磁力;其中,电磁线圈20为多个,多个电磁线圈20沿出风口11的周向方向间隔地设置在壳体10上。
本实用新型的出风结构通过壳体10上的电磁线圈20和格栅部件30上的磁体部40之间产生的电磁力调节格栅部件30的转动频率,从而可以有效地对出格栅部件30的转速进行调整。其中,壳体10具有出风口11,格栅部件30可转动地设置在出风口11上。在出风结构运行过程中,通过调节电磁线圈20和磁体部40之间的电磁力,从而可以控制在出风口11上转动的格栅部件30,使得格栅部件30的转动频率不需要只依靠驱动部件,电磁力本身也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的调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出风结构的驱动部件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为了能够对格栅部件30的转动速率进行调整,各个电磁线圈20与供电部的连通时间可调节地设置,以调节各个电磁线圈20与磁体部40之间产生的电磁力的时间,在电磁力的作用下使格栅部件30具有转速逐渐减小的第一状态和转速逐渐增大的第二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节各个电磁线圈20与供电部的连通时间,可以通过控制电磁线圈20和磁体部40之间产生的电磁力来调节格栅部件30的转速。
为了能够使得格栅部件30可转动地设置在出风口11上,如图1所示,出风结构还包括:风机50,风机50设置在壳体10的内部,风机50能够驱动壳体10内部的气流从格栅部件30的格栅孔31旋转吹出,以使气流流经格栅孔31时能够带动格栅部件30在出风口11上转动;其中,电磁线圈20与磁体部40之间产生的电磁力大于风机50用于驱动格栅部件30转动的驱动力,以在电磁力的作用下使格栅部件30具有转速逐渐减小的第一状态和转速逐渐增大的第二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出风结构上设置有风机50,其中,风机50设置在壳体10的内部,风机50能够驱动壳体10内部的气流从格栅部件30的格栅孔31旋转吹出,以使气流流经格栅孔31时能够带动格栅部件30在出风口11上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通过电磁线圈20和磁体部40之间产生的电磁力来调节格栅部件30的转速,电磁线圈20与磁体部40之间产生的电磁力大于风机50用于驱动格栅部件30转动的驱动力,从而可以在电磁力的作用下使格栅部件30具有转速逐渐减小的第一状态和转速逐渐增大的第二状态。
优选地,出风结构还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用于控制供电部与各个电磁线圈20的连通与断开,根据多个电磁线圈20的通电变化频率,沿格栅部件30的转动方向,第一控制器依次控制各个电磁线圈20与供电部连通或断开,以使格栅部件3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器的第一种控制方式,第一控制器控制至少一个电磁线圈20与供电部相连通,即格栅部件30在转动过程中,当磁体部40经过已通电的电磁线圈20时,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减速直至停止转动,此时格栅部件30定向扫风。相应地,电磁线圈20与供电部断开后,格栅部件30在风机50的驱动下再次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器的第二种控制方式,设定多个电磁线圈20的通电变化频率小于风机50驱动格栅部件30转动的转动频率,沿格栅部件30的转动方向,第一控制器控制各个电磁线圈20依次与供电部相连通,由于格栅部件30的转动频率大,故在电磁线圈20由第一个通电转向第二个通电时,格栅部件30已转过若干圈,且在经过已通电的电磁线圈20时实现了减速,依次控制各个电磁线圈20的通电与断电,直至格栅部件30的转动频率等于通电变化频率;其中,后一个电磁线圈20与供电部连通后,前一个电磁线圈20与供电部断开。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器的第三种控制方式,设定多个电磁线圈20的通电变化频率大于风机50驱动格栅部件30转动的转动频率,沿格栅部件30的转动方向,第一控制器控制各个电磁线圈20依次与供电部相连通,由于通电变换频率较大,故,电磁线圈20由第一个通电转向第二个通电时,格栅部件30上的磁体部40还未经过第二个通电的电磁线圈20,故,电磁力会给格栅部件30一个拉力使其加速,依次控制各个电磁线圈20的通电与断电,直至格栅部件30的转动频率等于通电变化频率;其中,后一个电磁线圈20与供电部连通后,前一个电磁线圈20与供电部断开。
优选地,多个电磁线圈20中具有已通电的电磁线圈20和与已通电的电磁线圈20相邻的待通电的电磁线圈20,出风结构还包括: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与各个电磁线圈20均连接,第二控制器用于检测电磁线圈20的感应电流,以控制已通电的电磁线圈20和待通电的电磁线圈20与供电部的断开和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在设定了电磁线圈20的通电变化频率后,可以通过第二控制器检测电磁线圈20的感应电流来控制已通电的电磁线圈20和待通电的电磁线圈20与供电部的断开和连通,从而保证格栅部件30的有效加速或减速。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器的第一种控制方式,设定多个电磁线圈20的通电变化频率小于风机50驱动格栅部件30转动的转动频率,沿格栅部件30的转动方向,当第二控制器检测到待通电的电磁线圈20的感应电流减小时,即磁体部40与电磁线圈20之间的距离最小,二者的感应电流最大,此时,第一控制器控制控制待通电的电磁线圈20与供电部连通,已通电的电磁线圈20与供电部断开,依次控制各个电磁线圈20的通电与断电,使得格栅部件30减速直至格栅部件30的转动频率等于通电变化频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器的第二种控制方式,设定多个电磁线圈20的通电变化频率大于风机50驱动格栅部件30转动的转动频率,沿格栅部件30的转动方向,当第二控制器检测到已通电的电磁线圈20的感应电流减小时,即磁体部40与电磁线圈20之间的距离最小,二者的感应电流最大,此时,第一控制器控制已通电的电磁线圈20与供电部断开,待通电的电磁线圈20与供电部连通,依次控制各个电磁线圈20的通电与断电,使得格栅部件30加速直至格栅部件30的转动频率等于通电变化频率。
优选地,如图1和6所示,出风口11为圆柱形,格栅部件30为直径与出风口11的直径相匹配的圆柱形,磁体部40设置在格栅部件30的边沿,多个电磁线圈20间隔地设置在出风口11的内壁上。
优选地,如图3所示,磁体部40为多个,多个磁体部40沿格栅部件30的周向外边沿间隔设置。
优选地,磁体部40为永磁体,相邻两个电磁线圈20之间的距离均相等。
优选地,出风结构还包括面板60,面板60设置在壳体10上。
本实用新型的出风结构可实现定向扫风、高频万向扫风以及变频(低频、超高频高频)万向扫风。
定向扫风模式:空调壳体(壳体10)上不同角度安装有多个电磁铁(电磁线圈20),当某个角度上的电磁铁长时间通电时,转动格栅(格栅部件30)上永磁体(磁体部40)在每一周期相同位置时都受到电磁力使高频率转动的格栅减速。当转动格栅速度低于某一临界值时(由转动格栅结构和风机50决定),转动格栅被定为至该角度,从而实现定向扫风。当电磁铁断电后,静止的转动格栅在旋转气流的作用下可由定向扫风模式切换为万向扫风模式。
电磁线圈未开启时,转动格栅转动频率等于气流旋转频率;假设设定扫风频率刚好等于气流旋转频率,电磁线圈不开启,转动格栅扫风频率等于旋转气流转动频率;假设设定的扫风频率低于旋转气流旋转频率,需要用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力对转动格栅进行减速,使其频率保持在低于旋转气流的旋转频率,即低频万向扫风模式:当空调设定某一低于气流旋转频率时,某一电磁铁通电对格栅进行减速直至格栅转动频率低于设定频率时,所有电磁铁按与气流旋转方向一致的方向并按设置频率规律通断电(任一时刻只有一个电磁铁处于通电状态),使转动格栅按电磁铁通电变换频率进行低频率扫风。
超高频万向扫风模式:当设定扫风频率高于当前气流旋转频率时,所有电磁铁按与气流相同转动方向、按设定的频率进行通断电(任一时刻只有一个电磁铁处于通电状态),格栅被加速至设定频率实现超高频扫风。
低频万向扫风模式的另一种控制方式:
1、转动格栅上的永磁体,在不断靠近电磁线圈时(未到达最近位置),电磁线圈磁通量变化率不断变大,线圈感应电流不断变大,永磁体到达最近点时,感应电流最大,控制器通过检测电流是否变小判断,永磁体是否已达到了最近位置。永磁体未达到最近位置时,电磁线圈不通电。
2、转动格栅上的永磁体,达到最近位置之后马上通电,此时,电磁力使格栅减速。
3、由于格栅转动频率比电磁线圈在圆周上通电变化频率快,所以通电线圈从右上角的线圈变为正上方线圈时,格栅已转过若干圈并在正上方线圈处继续减速。当格栅转动频率与线圈周向变化频率一致时,格栅将保持与线圈同样的频率扫风。
高频万向扫风模式的另一种控制方式:
1、转动格栅上的永磁体,在靠近电磁线圈时(未到达最近位置),线圈开始通电,线圈拉力使格栅加速,格栅上的永磁体到达最近点时,电磁线圈不通电。
2、转动格栅上的永磁体,达到最近位置之后立刻断电,此时,格栅在该线圈处已停止加速。
3、由于格栅转动频率比电磁线圈在圆周上通电变化频率慢,所以通电线圈从右上角的线圈变为正上方线圈时,格栅还未到达该处。当正上方线圈检测到感应电流时,线圈开始通电,格栅继续加速。这样加速直至格栅转动频率与线圈周向通电变化频率一致并之后保持该频率扫风。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出风结构,出风结构为上述的出风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出风结构的控制方法,出风结构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的出风结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壳体10上的电磁线圈20的通电时间,使得格栅部件30在电磁线圈20与磁体部40之间产生的电磁力的作用下减速或加速。
优选地,控制方法还包括:控制至少一个电磁线圈20与供电部相连通,使得格栅部件30在与供电部相连通的至少一个电磁线圈20与磁体部40之间产生的电磁力的作用下减速直至停止转动;其中,电磁线圈20与供电部断开后,格栅部件30在风机50的驱动下转动。
优选地,控制方法还包括:设定多个电磁线圈20的通电变化频率小于风机50驱动格栅部件30转动的转动频率,沿格栅部件30的转动方向,控制各个电磁线圈20依次与供电部相连通,使得格栅部件30减速直至格栅部件30的转动频率等于通电变化频率;其中,后一个电磁线圈20与供电部连通后,前一个电磁线圈20与供电部断开。
优选地,控制方法还包括:设定多个电磁线圈20的通电变化频率大于风机50驱动格栅部件30转动的转动频率,沿格栅部件30的转动方向,控制各个电磁线圈20依次与供电部相连通,使得格栅部件30加速直至格栅部件30的转动频率等于通电变化频率;其中,后一个电磁线圈20与供电部连通后,前一个电磁线圈20与供电部断开。
优选地,控制方法还包括:设定多个电磁线圈20的通电变化频率小于风机50驱动格栅部件30转动的转动频率,沿格栅部件30的转动方向,当第二控制器检测到待通电的电磁线圈20的感应电流减小时,控制待通电的电磁线圈20与供电部连通,已通电的电磁线圈20与供电部断开,使得格栅部件30减速直至格栅部件30的转动频率等于通电变化频率。
优选地,控制方法还包括:设定多个电磁线圈20的通电变化频率大于风机50驱动格栅部件30转动的转动频率,沿格栅部件30的转动方向,当第二控制器检测到已通电的电磁线圈20的感应电流减小时,控制已通电的电磁线圈20与供电部断开,待通电的电磁线圈20与供电部连通,使得格栅部件30加速直至格栅部件30的转动频率等于通电变化频率。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出风结构通过壳体10上的电磁线圈20和格栅部件30上的磁体部40之间产生的电磁力调节格栅部件30的转动频率,从而可以有效地对出格栅部件30的转速进行调整。其中,壳体10具有出风口11,格栅部件30可转动地设置在出风口11上。在出风结构运行过程中,通过调节电磁线圈20和磁体部40之间的电磁力,从而可以控制在出风口11上转动的格栅部件30,使得格栅部件30的转动频率不需要只依靠驱动部件,电磁力本身也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的调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出风结构的驱动部件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出风结构的电磁控制方法为非接触式控制方式,不存在阻力大问题且摩擦损耗小,采用电磁力控制机构的运行,不存在由于状态变化导致零件之间存在碰撞,从根本上消除运行噪音;机构运动所需力矩由旋转气流和机构零件结构决定,不受机构扫风频率影响,不存在现有扫风机构高频率扫风时力矩不足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出风口(11);
电磁线圈(20),所述电磁线圈(20)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上,所述电磁线圈(20)用于与供电部相连通;
格栅部件(30),所述格栅部件(3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出风口(11)上,所述格栅部件(30)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电磁线圈(20)产生感应电流的磁体部(40),所述电磁线圈(20)和所述磁体部(40)之间能够形成作用于所述格栅部件(30)的电磁力;
其中,所述电磁线圈(20)为多个,多个所述电磁线圈(20)沿所述出风口(11)的周向方向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电磁线圈(20)与所述供电部的连通时间可调节地设置,以调节各个所述电磁线圈(20)与所述磁体部(40)之间产生的电磁力的时间,在所述电磁力的作用下使所述格栅部件(30)具有转速逐渐减小的第一状态和转速逐渐增大的第二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结构还包括:
风机(50),所述风机(50)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内部,所述风机(50)能够驱动所述壳体(10)内部的气流从所述格栅部件(30)的格栅孔(31)旋转吹出,以使气流流经所述格栅孔(31)时能够带动所述格栅部件(30)在所述出风口(11)上转动;
其中,所述电磁线圈(20)与所述磁体部(40)之间产生的电磁力大于所述风机(50)用于驱动所述格栅部件(30)转动的驱动力,以在所述电磁力的作用下使所述格栅部件(30)具有转速逐渐减小的第一状态和转速逐渐增大的第二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结构还包括:
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供电部与各个所述电磁线圈(20)的连通与断开,根据多个所述电磁线圈(20)的通电变化频率,沿所述格栅部件(30)的转动方向,所述第一控制器依次控制各个所述电磁线圈(20)与所述供电部连通或断开,以使所述格栅部件(30)具有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磁线圈(20)中具有已通电的电磁线圈(20)和与已通电的电磁线圈(20)相邻的待通电的电磁线圈(20),所述出风结构还包括:
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与各个所述电磁线圈(20)均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电磁线圈(20)的感应电流,以控制已通电的所述电磁线圈(20)和待通电的所述电磁线圈(20)与所述供电部的断开和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1)为圆柱形,所述格栅部件(30)为直径与所述出风口(11)的直径相匹配的圆柱形,所述磁体部(40)设置在所述格栅部件(30)的边沿,多个所述电磁线圈(20)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出风口(11)的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部(40)为多个,多个所述磁体部(40)沿所述格栅部件(30)的周向外边沿间隔设置。
8.一种空调器,包括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结构为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结构。
CN201820938235.9U 2018-06-15 2018-06-15 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3326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38235.9U CN208332610U (zh) 2018-06-15 2018-06-15 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38235.9U CN208332610U (zh) 2018-06-15 2018-06-15 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32610U true CN208332610U (zh) 2019-01-04

Family

ID=64771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38235.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332610U (zh) 2018-06-15 2018-06-15 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326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2372A (zh) * 2018-06-15 2018-10-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出风结构、空调器及出风结构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2372A (zh) * 2018-06-15 2018-10-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出风结构、空调器及出风结构的控制方法
CN108692372B (zh) * 2018-06-15 2023-10-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出风结构、空调器及出风结构的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30702B (zh) 一种小功率换气扇
EP3640552B1 (en) Air-conditioner outdoor unit and control method for fan of air-conditioner outdoor unit
CN107091521A (zh) 导风板组件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包括该导风板组件的空调器
CN208332610U (zh) 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7246657A (zh) 空调柜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6374807A (zh) 一种交流电机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1649842A (zh) 风扇组合
CN113126658B (zh) 一种图像采集系统
CN110260491A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92372A (zh) 出风结构、空调器及出风结构的控制方法
CN105115064B (zh) 空调室外机及其散热控制方法
US20140115965A1 (en) System for supervising access to restricted area,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uch a system
US7147438B2 (en) Electric turbine
CN219868119U (zh) 用于空调器的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CN105071721B (zh) 一种微型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驱动的小功率换气扇
CN105201885B (zh) 一种单相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驱动的换气扇
KR20180108186A (ko) 열전소자를 이용한 무전원 냉온풍기
CN110469907A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07957126A (zh) 天花机
CN105737275B (zh) 风机组件和空调器
TWI583107B (zh) Magnetically controlle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CN105201747B (zh) 风力发电机
CN108006826A (zh) 一种空调柜机及其送风模式控制方法
CN208095023U (zh) 一种可针对数据中心机房设备进行定向吹风的空调
CN209510701U (zh) 无极转动循环送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01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01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