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32464U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32464U
CN208332464U CN201820926646.6U CN201820926646U CN208332464U CN 208332464 U CN208332464 U CN 208332464U CN 201820926646 U CN201820926646 U CN 201820926646U CN 208332464 U CN208332464 U CN 2083324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drip tray
indoor unit
blocking part
conditioner in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2664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学彬
韦汉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2664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324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324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3246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贯流风轮及接水盘;其中,所述壳体设有至少一个进风口;所述贯流风轮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接水盘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且位于所述贯流风轮的下方,所述接水盘沿所述贯流风轮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所述接水盘的盘底设有至少一个阻隔部,所述阻隔部沿所述接水盘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阻隔部侧向开设有过风间隙,所述阻隔部的底部设有将所述盘底贯穿且与所述过风间隙连通的通风口。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能够解决现有空调器室内机暖足效果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上升,人们对家用电器的安装的位置要求也在变化。目前大多数空调安装在距离地面高度2.2m的空间。对于很多家庭来说,2.2m高度的空间需要进一步利用,所以人们对空调的安装高度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希望能进一步增高空调的安装高度,来减小空调对房间空间的占有。同时人们对空调的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制冷的时候冷风不吹人,制热的时候舒适暖心。
然而,由于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对于空调器安装在2.2m高度的位置,空调器在执行制热功能时,需要较大送风功率才能将热气流吹到离地面0.1m的位置(暖足),如果增加空调器的安装高度,例如安装于空调器的安装高度再增加0.2m,空调器很难实现暖足功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旨在解决现有空调器室内机暖足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贯流风轮及接水盘;其中,所述壳体设有至少一个进风口;所述贯流风轮,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接水盘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且位于所述贯流风轮的下方,所述接水盘沿所述贯流风轮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所述接水盘的盘底设有至少一个阻隔部,所述阻隔部沿所述接水盘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阻隔部侧向开设有过风间隙,所述阻隔部的底部设有将所述盘底贯穿且与所述过风间隙连通的通风口。
优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第一换热器,且所述第一换热器向后倾斜;所述壳体的底部于所述接水盘的后侧设置有第一进风口。
优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的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前侧,且向前倾斜;所述壳体的底部于所述接水盘的前侧设置有第二进风口。
优选地,所述阻隔部开设有多个所述过风间隙;其中,部分所述过风间隙的出风端,朝向所述接水盘的一端开设;另一部分所述过风间隙的出风端,朝向所述接水盘的另一端开设。
优选地,任意相邻的两个阻隔部中,其中一个所述阻隔部的过风间隙的出风端,朝向所述接水盘的一端开设;另一个所述阻隔部的过风间隙的出风端,朝向所述接水盘的另一端开设。
优选地,所述阻隔部包括两个沿所述接水盘宽度方向延伸的隔水板,以及位于两所述隔水板之间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侧向延伸出遮盖两所述隔水板上端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隔水板之间形成所述过风间隙。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呈渐缩状设置。
优选地,所述阻隔部包括沿所述接水盘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隔水板和第二隔水板,以及与所述第一隔水板的上端连接、并向所述第二隔水板上方延伸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二隔水板之间形成有所述过风间隙。
优选地,所述阻隔部包括遮盖在所述通风口上方的隔水盖,所述隔水盖具有两相对的侧板,所述侧板面向所述接水盘的端部,所述两侧板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过风间隙。
优选地,所述阻隔部内部设有连通所述过风间隙和所述通风口的通风间隙,所述通风间隙的侧壁呈中空设置。
优选地,所述阻隔部内部设有连通所述过风间隙和所述通风口的通风间隙,所述通风间隙的内壁面设有保温材料。
优选地,所述阻隔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阻隔部沿所述接水盘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每一所述阻隔部的底部均对应设有所述通风口。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贯流风轮及接水盘;其中,所述壳体设有至少一个进风口;所述贯流风轮,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接水盘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且位于所述贯流风轮的下方,所述接水盘沿所述贯流风轮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所述接水盘的盘底设有至少一个阻隔部,所述阻隔部沿所述接水盘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阻隔部侧向开设有过风间隙,所述阻隔部的底部设有将所述盘底贯穿且与所述过风间隙连通的通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接水盘的盘底上凸设阻隔部,并且该阻隔部侧向开设有过风间隙,阻隔部的底部设置有将盘底贯穿的并与所述过风间隙联通的通风口,如此,该接水盘既可以接收换热器表面形成的冷凝水,还可以供外部空气穿过,从而降低了外部空气进入空调室内机的风阻,提高了出风量和能效,进而也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送风距离,使得空调室内机可将风量送至用户足部,达到暖足效果。此外,本使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接水槽底部开设通风口,增大了进风面积,同时改善了换热器接水盘上端部位换热不好的问题,最终提高了风量和能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空气在空调室内机内部流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空气在空调室内机内部流动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换热器与接水盘的一结构设计的装配示意图;
图7为图4中换热器与接水盘的另一结构设计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图4中接水盘的阻隔部一结构设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A处的放大图;
图10为图8中接水盘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通风间隙的侧壁呈中空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4中接水盘的阻隔部另一结构设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B处的放大图;
图14为图12中接水盘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4中接水盘的阻隔部再一结构设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4中接水盘的阻隔部又一结构设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C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空调室内机 43 端板
10 壳体 44 通风口
11a 第一进风口 50 阻隔部
11b 第二进风口 51a 第一隔水板
12 出风口 51b 第二隔水板
13 风道 52 支撑板
20 贯流风轮 53 盖板
30a 第一换热器 54 隔水盖
30b 第二换热器 55 过风间隙
30c 第三换热器 55a 第一过风间隙
40 接水盘 55b 第二过风间隙
40a 子盘体 56 通风间隙
41 盘底 57 隔热空腔
42 围板 60 电辅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能够改善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应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1至5中,带实线箭头所指示的为空间、孔、槽或者面;带虚线箭头所指示的是气流流动方向。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100的第一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00包括壳体10,以及安装于壳体10内的贯流风轮20、换热器及接水盘40;其中,壳体10设有至少一个进风口;接水盘40安装于壳体10的底部,且位于贯流风轮20的下方,接水盘40沿贯流风轮2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接水盘40的盘底41设有至少一个阻隔部50(参见图7和图8),阻隔部50沿接水盘40的宽度方向延伸,阻隔部50侧向开设有过风间隙55,阻隔部50的底部设有将所述盘底41贯穿且与过风间隙55连通的通风口44。
具体而言,壳体10包括顶板、底板、前面板、后背板、左侧板(未图示)和右侧板(未图示),所述底板可以是与接水盘40相互独立的两个结构,亦可以是与接水盘40连接为一体的结构,或者,直接由接水盘40充当。对于壳体10的形状结构,并没有具体限定。在此,壳体10大致呈方形设置,上述各部分(顶板、底板、前面板、后背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的交接较为明显。壳体10的进风口可设置在底板或后背板上,当然,也可以在底板及后背板均设置所述进风口,后面有详细介绍;壳体10的前面板设有出风口12,出风口12与所述进风口通过壳体10内的风道13连通。
但是,本设计并不限于此,壳体10也可以是前突的半球形、前突曲面或其他形状,在该等形状中各部分之间的交接不明显。优选地,所述顶板呈平板状设置,可以将该空调室内机100的顶板直接安装于住宅的吊顶上。
贯流风轮20安装于壳体10内,且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壳体10内还安装有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及第三换热器中一个或两个以上),所述换热器与贯流风轮20之间设置有电辅热装置60。
请参阅图1,对于换热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例如,空调室内机100包括第一换热器30a,且第一换热器30a向后倾斜;壳体10的底部于接水盘40的后侧设置有第一进风口11a(即空调室内机100仅一个进风口),第一进风口11a与壳体10内的风道13连通。
请参阅图2,对于所述换热器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例如,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与第一换热器30a连接的第二换热器30b,第二换热器30b位于第一换热器30a的上侧,且向前倾斜,第一换热器30a和第二换热器30呈V字形设置,以呈半包围状包裹贯流风轮20。
当然,请参阅图3,对于两个换热器,第二换热器30b还可设置在第一换热器30a前侧,且向前倾斜,第一换热器30a和第二换热器30呈V字形设置,以呈半包围状包裹贯流风轮20。壳体10的底部于接水盘40的前侧设置有第二进风口11b(即空调室内机100具有两个进风口)。
对于所述换热器的数量,还可以是三个,第三换热器(未图示)设置在第一换热器30a的上侧,且第三换热器的下端与第一换热器30a连接。
请参阅图1、图7及图8,接水盘40设置在贯流风轮20的下方,接水盘40可承接所述换热器凝结的冷凝水。接水盘40具有盘底41、位于所述盘底41两长侧边上的侧板42,以及位于所述盘底41两短边上的端板43(参阅图10);其中,所述盘底41凸设有至少一个阻隔部50(凸设于盘底41的上表面),阻隔部50沿接水盘40的宽度方向延伸。阻隔部50侧向开设有过风间隙55,过风间隙55可朝向接水盘40长度方向的任意一端开设(具体为左侧或右侧)。具体在后文中还有详细介绍。
若仅设置一个阻隔部50,则阻隔部50可大致设置在接水盘40的盘底41中部区域,该阻隔部50沿接水盘40的宽度方向延伸,并将接水盘40分割成两个子盘体40a,两个子盘体40a沿接水盘40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两个所述子接水盘40可以连通,亦可以间隔分开。
若设有有多个阻隔部50,则多个阻隔部50沿接水盘40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相应地,多个阻隔部50将接水盘40,分隔成多个子盘体40a,多个自盘体沿接水盘40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任意相邻的两个子盘体40a可以连通,亦可以间隔分开。每一阻隔部50的底部均对应设有通风口44,且多个所述风口相应地沿接水盘40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
请参阅图2,当空调室内机100运行时,空调室内机100下方的空气可以从第一进风口11a进入壳体10的风道13内,也可以从通风口44(参见图9)穿过接水盘40并进入风道13,进入该风道13内的空气与换热器换热后,从出风口12吹向室内,实现制冷或制热。另外,第一换热器30a表面形成的冷凝水一部分可以直接由其下端流入接水盘40中,一部分流至阻隔部50上,经由阻隔部50引导到接水盘40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接水盘40的盘底41上凸设阻隔部50,并且该阻隔部50侧向开设有过风间隙55,阻隔部50的底部设置有将盘底41贯穿的并与过风间隙55联通的通风口44,如此,该接水盘40既可以接收换热器表面形成的冷凝水,还可以供外部空气穿过,从而降低了外部空气进入空调室内机100的风阻,提高了出风量和能效,进而也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00的送风距离,使得空调室内机100可将风送至用户足部,达到暖足效果。
此外,本使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接水槽底部开设通风口44,增大了进风面积,同时改善了换热器接水盘40上端部位换热不好的问题,最终提高了风量和能效。相对于仅具有一个进风口的常规空调室内机100而言,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具有第一进风口11a及通风口44,可有效增加空调室内机100的进风量。经过测试,当接水盘40设置有1个~3个阻隔部50时,以该接水盘40替换普通接水盘40后,单位时间内同转速出风量提升5%~8%,平均增加6.5%;当接水盘40设置有4个~7个阻隔部50时,单位时间内同转速出风量提升8.5%~12%,平均增加10.6%。
请参阅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空调室内机100包括与第一换热器30a连接的第二换热器30b,第二换热器30b位于第一换热器30a前侧,且向前倾斜;壳体10的底部于接水盘40的前侧设置有第二进风口11b(即空调室内机100具有两个进风口)。
具体地,接水盘40设置在第一换热器30a和第二换热器30b连接端的下方,接水盘40设置在第一换热器30a和第二换热器30b连接端可以部分伸入到接水盘40内。对于该接水盘40上阻隔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如图6所示;当然,为了增大空调室内机100的风量,也可以适当增加阻隔部的数量,如图7所示。
当空调室内机100运行时,空调室内机100下方的空气除了可以从第一进风口11a、通风口44进入壳体10的风道13内之外,还可以从第二进风口11b进入壳体10的风道13内,并与壳体10内的换热器进行换热。经过测试,以该接水盘40替换普通接水盘40后,单位时间内同转速出风量提升6%~9%,平均增加7.5%;同风量噪音降低1.2dB~1.7dB,噪音平均降低1.45dB,暖风垂直送风距离增加0.28m~0.3m。
以下将对阻隔部50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8和图9,对于阻隔部50的过风间隙55的开设方向,并没有具体限定。过风间隙55可朝向接水盘40的任意一端开设。例如,过风间隙55朝向接水盘40的左端开设;或者,过风间隙55朝向接水盘40的右端开设。
请参阅图12和图13,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每一阻隔部50开设有多个过风间隙55;其中,部分过风间隙55的出风端,朝向接水盘40的一端开设;另一部分过风间隙55的出风端,朝向接水盘40的另一端开设。
请参阅图13和图14,具体地,每一阻隔部50上的两过风间隙55分别为第一过风间隙55a和第二过风间隙55b;其中,第一过风间隙55a朝向接水盘40的左端开设;第二过风间隙55b朝向接水盘40右端开设。当空调室内机100下方的空气自通风口44进入后,一部分空气从第一过风间隙55a向左吹出,另一部分空气从第二过风间隙55先右吹出,从而使得自接水盘40穿过的空气更为均匀,有效增大空气与所述换热器的换热量。
请参阅图14,特别地,在接水盘40设置有多个上述阻隔部50时,任意相邻的两个阻隔部50相对吹出的风在左右向相撞,撞散后的风受盘底41的阻拦,只能向上扩散,且扩散角度较广,使得扩散的空气均匀通过空调室内机100的换热器,有效提高室内机的换热效率。
对于阻隔部50具体结构,则有多种结构设计类型。以下详细例举三种。
请参阅图8至图10,在阻隔部50的一结构设计中,阻隔部50包括沿接水盘4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隔水板51a和第二隔水板51b,以及与第一隔水板51a的上端连接、并向第二隔水板51b上方延伸的盖板53,盖板53与第二隔水板51b之间形成有过风间隙55。
请参阅图12和图图13,在阻隔部50的另一结构设计中,阻隔部50包括两个沿接水盘40宽度方向延伸的隔水板,以及位于两所述隔水板之间的支撑板52,支撑板52的上端侧向延伸出遮盖两所述隔水板上端的盖板53,盖板53与所述隔水板之间形成过风间隙55。
请参阅图15,上述实施例并没有对支撑板52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52和两盖板53共同构成“T”型结构,其结构简单,成型容易且对节水盘的支撑效果较佳。为避免支撑板52一侧的空气流量较大,另一侧气流量较小,优选地,将支撑板52的下端呈渐缩状设置,以通过支撑板52的下端将空气均匀分摊到支撑板52两侧的过风间隙55。
请参阅图16和图17,在阻隔部50的再一结构设计中,阻隔部50包括遮盖在通风口44上方的隔水盖54,隔水盖54具有两相对的侧板,所述侧板面向接水盘40的端部,隔水盖54的两侧板均设有至少一个过风间隙55。
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阻隔部50内部设有连通过风间隙55和通风口44的通风间隙56。在此,考虑到接水盘40承接有冷凝水时,接水盘40的内侧面温度较低,通风间隙56内的空气温度相对较高,容易在通风间隙56的内壁面形成有冷凝水。
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可将通风间隙56的侧壁呈中空设置。即相当于,在通风间隙56的侧壁内形成有隔热空腔57(参阅图11),该隔热空腔57有效阻隔接水盘40的内侧面与通风间隙56的内壁面的热量传递,从而避免空气的水分在通风间隙56的内壁面凝结成冷凝水。
此外,为避免通风间隙56的内壁面形成有冷凝,还可以在通风间隙56的内壁面设有保温材料(未图示),所述保温材料可以是保温棉、泡沫棉等。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至少一个进风口;
贯流风轮,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以及
接水盘,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且位于所述贯流风轮的下方,所述接水盘沿所述贯流风轮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
所述接水盘的盘底设有至少一个阻隔部,所述阻隔部沿所述接水盘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阻隔部侧向开设有过风间隙,所述阻隔部的底部设有将所述盘底贯穿且与所述过风间隙连通的通风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第一换热器,且所述第一换热器向后倾斜;所述壳体的底部于所述接水盘的后侧设置有第一进风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的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前侧,且向前倾斜;所述壳体的底部于所述接水盘的前侧设置有第二进风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部开设有多个所述过风间隙;其中,部分所述过风间隙的出风端,朝向所述接水盘的一端开设;另一部分所述过风间隙的出风端,朝向所述接水盘的另一端开设。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阻隔部中,其中一个所述阻隔部的过风间隙的出风端,朝向所述接水盘的一端开设;另一个所述阻隔部的过风间隙的出风端,朝向所述接水盘的另一端开设。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部包括两个沿所述接水盘宽度方向延伸的隔水板,以及位于两所述隔水板之间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侧向延伸出遮盖两所述隔水板上端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隔水板之间形成所述过风间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呈渐缩状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部包括沿所述接水盘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隔水板和第二隔水板,以及与所述第一隔水板的上端连接、并向所述第二隔水板上方延伸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二隔水板之间形成有所述过风间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阻隔部包括遮盖在所述通风口上方的隔水盖,所述隔水盖具有两相对的侧板,所述侧板面向所述接水盘的端部,所述两侧板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过风间隙。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部内部设有连通所述过风间隙和所述通风口的通风间隙,所述通风间隙的侧壁呈中空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部内部设有连通所述过风间隙和所述通风口的通风间隙,所述通风间隙的内壁面设有保温材料。
12.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阻隔部沿所述接水盘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每一所述阻隔部的底部均对应设有所述通风口。
13.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CN201820926646.6U 2018-06-13 2018-06-13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3324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26646.6U CN208332464U (zh) 2018-06-13 2018-06-13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26646.6U CN208332464U (zh) 2018-06-13 2018-06-13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32464U true CN208332464U (zh) 2019-01-04

Family

ID=64770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26646.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332464U (zh) 2018-06-13 2018-06-13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324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0321A (zh) * 2018-06-13 2018-11-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0321A (zh) * 2018-06-13 2018-11-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8800321B (zh) * 2018-06-13 2024-03-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55782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6897553U (zh) 一种厨房空调系统
CN109059112A (zh) 空调末端设备和空调器
CN208332464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9263165U (zh) 空调器
CN107747761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8442945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463269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JP3823810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18721861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1650516U (zh) 窗式空调器
CN205807649U (zh) 空调室内机及风管式空调机
CN208765071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3955467U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108800321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8652719U (zh) 空调末端设备和空调器
CN208012049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7763109U (zh) 除湿机
CN207688314U (zh) 除湿机
CN207688307U (zh) 除湿机
CN108488931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5919479U (zh) 一种具有双离心风机的进风结构及其空调器
CN213019960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20506980U (zh) 墙角空调室内机
CN213931186U (zh) 送风组件、壁挂机和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2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