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29271U - 一种抗震墙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震墙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29271U
CN208329271U CN201820838911.5U CN201820838911U CN208329271U CN 208329271 U CN208329271 U CN 208329271U CN 201820838911 U CN201820838911 U CN 201820838911U CN 208329271 U CN208329271 U CN 2083292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block
partition wall
frame column
wall structur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3891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超
刘明晓
黄炯菱
陈新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3891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292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292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292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震墙体结构,包括框架柱、与框架柱的侧面连接的隔墙和位于隔墙上方并与隔墙和框架柱均连接的框架梁,所述隔墙由多个第一砌块和多个第二砌块垒砌而成,所述第一砌块设置于所述隔墙与框架柱的衔接部,所述第一砌块为内部填充有流体的空心砖。本实用新型第一砌块为内部填充有流体的空心砖,当发生地震时,框架柱侧向位移变形挤压隔墙的第一砌块,第一砌块受挤压后爆破流体流出,为框架柱提供了变形耗能的空间,减少了隔墙和框架柱被大面积破坏的危害,本实用新型的抗震墙体结构,在满足隔墙自身的分割空间的功能的基础上,又能避免隔墙对框架柱的刚度约束作用,减弱了地震中框架柱和隔墙的破坏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抗震墙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震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隔墙从概念上讲,只起分割空间的功能,而不参与主体结构受力;但在抗震或抗风侧向位移变形时,隔墙对框架柱有刚度约束限制框架柱侧向变形,造成框架柱和隔墙的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墙体结构,能够减少隔墙对框架柱的刚度约束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抗震墙体结构,包括框架柱、与框架柱的侧面连接的隔墙和位于隔墙上方并与隔墙和框架柱均连接的框架梁,所述隔墙由多个第一砌块和多个第二砌块垒砌而成,所述隔墙包括设置于隔墙靠近框架柱的一侧并与框架柱连接的衔接部,所述第一砌块设置于所述衔接部,所述第一砌块为内部填充有流体的空心砖。
优选的,所述第一砌块为内部填充有流体的玻璃空心砖。
优选的,所述衔接部由所述第一砌块和第二砌块自上而下交替垒砌而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砌块的长度为所述第二砌块的长度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衔接部自上而下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由所述第一砌块垒砌而成,所述第二区域由所述第一砌块和第二砌块交替垒砌而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区域的高度与所述框架梁的宽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一区域中,所述第一砌块包括长第一砌块和短第一砌块,所述长第一砌块和短第一砌块交替垒砌,所述短第一砌块的长度是长第一砌块的长度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第二区域中,所述第一砌块的长度为所述第二砌块的长度的一半。
优选的,该抗震墙体结构还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横筋,每一条所述横筋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框架柱,每一条所述横筋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隔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隔墙在与框架柱接触的一侧设置第一砌块,第一砌块为内部填充有流体的空心砖,当发生地震时,框架柱侧向位移变形挤压隔墙的第一砌块,第一砌块受挤压后爆破流体流出,同时第一砌块被破坏,为框架柱提供了变形耗能的空间,减少了隔墙和框架柱被大面积破坏的危害,同时第一砌块爆破流体流出的过程,也能吸收一部分框架柱的挤压力,进一步减弱了隔墙和框架柱的破坏程度,本实用新型的抗震墙体结构,在满足隔墙自身的分割空间的功能的基础上,又能避免隔墙对框架柱的刚度约束作用,减弱了地震中框架柱和隔墙的破坏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框架柱;2、框架梁;3、隔墙;31、第一砌块;311、长第一砌块;312、短第一砌块;32、第二砌块;4、横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见图1,一种抗震墙体结构,包括框架柱1、与框架柱1的侧面连接的隔墙3和位于隔墙3上方并与隔墙3和框架柱1均连接的框架梁2,所述隔墙3由多个第一砌块31和多个第二砌块32垒砌而成,所述隔墙3包括设置于隔墙3靠近框架柱1的一侧并与框架柱1连接的衔接部,所述第一砌块31设置于所述衔接部并与框架柱1连接,所述第一砌块31为内部填充有流体的空心砖。
第一砌块31为内部填充有流体的空心砖,第二砌块32为普通砌块,第一砌块31仅仅位于隔墙3的衔接部,即隔墙3与框架柱1衔接的区域,与框架柱1接触,第二砌块32分布于隔墙3的其他部位,组成隔墙3的主体。本实用新型的隔墙3在与框架柱1接触的一侧设置第一砌块31,第一砌块31为内部填充有流体的空心砖,当发生地震时,框架柱1侧向位移变形挤压隔墙3的第一砌块31,第一砌块31受挤压后爆破流体流出,同时第一砌块31被破坏,为框架柱1提供了变形耗能的空间,减少了隔墙3和框架柱1被大面积破坏的危害,同时第一砌块31爆破流体流出的过程,也能吸收一部分框架柱1的挤压力,进一步减弱了隔墙3和框架柱1的破坏程度,本实用新型的抗震墙体结构,在满足隔墙3自身的分割空间的功能的基础上,又能避免隔墙3对框架柱1的刚度约束作用,减弱了地震中框架柱1和隔墙3的破坏程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砌块31为内部填充有流体的玻璃空心砖。具体,所述第一砌块31为内部填充有水的玻璃空心砖,玻璃空心砖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使其不会轻易被破坏,又能在地震时受到挤压后被破坏,其中的流体选择为水,在第一砌块31爆破后,水流出不会造成其他的危害,还能一定程度的起到灭火等效果。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砌块31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他材质的空心砖,选择的材质要能承受一定的压力,使其不会轻易被破坏,又能在收到挤压后爆破,内部填充的流体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流体,以不会造成其他危害的流体为宜。
本实施例中,所述衔接部由所述第一砌块31和第二砌块32自上而下交替垒砌而成。
隔墙3在靠近框架柱1的一侧使用第一砌块31和第二砌块32交替垒砌而成,在为框架柱1提供变形位移的前提下,也能保证隔墙3本身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砌块31的长度为所述第二砌块32的长度的一半。
将所述第一砌块31的长度设置为所述第二砌块32的长度的一半,在为框架柱1提供变形位移的前提下,也能保证隔墙3本身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该抗震墙体结构还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横筋4,每一条所述横筋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框架柱1,每一条所述横筋4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隔墙3。
隔墙3和框架柱1之间设置多条平行的横筋4,地震时,使得隔墙3在横筋4的锚固作用下,隔墙3墙体做类似简谐运动,进一步增强隔墙3本身的强度。
实施例2
见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衔接部自上而下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由所述第一砌块31垒砌而成,所述第二区域由所述第一砌块31和第二砌块32交替垒砌而成。
第一区域位于第二区域的上方,与框架梁2靠近,在第一区域中,隔墙3自重较小,第一砌块31承受的压力也比较小,隔墙3由所述第一砌块31垒砌而成,不会影响隔墙3本身的强度,另外地震时,第一区域要同时提供框架柱1和框架梁2的让位空间,需要的让位空间大于第二区域的让位空间。第二区域中,第一砌块31和第二砌块32交替垒砌,在为框架柱1提供变形位移的前提下,也能保证隔墙3本身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的高度与所述框架梁2的宽度相等。
地震时,第一区域要同时提供框架柱1和框架梁2的让位空间,这样设置也能进一步减少框架梁2的损坏。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中,所述第一砌块31包括长第一砌块311和短第一砌块312,所述长第一砌块311和短第一砌块312交替垒砌,所述短第一砌块312的长度是长第一砌块311的长度的一半。
第一区域位于第二区域的上方,隔墙3自重较小,第一砌块31承受的压力也比较小,隔墙3由所述第一砌块31垒砌而成,不会影响隔墙3本身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区域中,所述第一砌块31的长度为所述第二砌块32的长度的一半。
隔墙3位于第二区域范围内的区域,其自重大于隔墙3位于第一区域范围内的区域自重,本实施例将所述第一砌块31的长度设置为所述第二砌块32的长度的一半,在为框架柱1提供变形位移的前提下,也能保证隔墙3本身的强度。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抗震墙体结构,包括框架柱、与框架柱的侧面连接的隔墙和位于隔墙上方并与隔墙和框架柱均连接的框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墙由多个第一砌块和多个第二砌块垒砌而成,所述隔墙包括设置于隔墙靠近框架柱的一侧并与框架柱连接的衔接部,所述第一砌块设置于所述衔接部,所述第一砌块为内部填充有流体的空心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砌块为内部填充有流体的玻璃空心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部由所述第一砌块和第二砌块自上而下交替垒砌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震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砌块的长度为所述第二砌块的长度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部自上而下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由所述第一砌块垒砌而成,所述第二区域由所述第一砌块和第二砌块交替垒砌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震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高度与所述框架梁的宽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震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中,所述第一砌块包括长第一砌块和短第一砌块,所述长第一砌块和短第一砌块交替垒砌,所述短第一砌块的长度是长第一砌块的长度的一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震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中,所述第一砌块的长度为所述第二砌块的长度的一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抗震墙体结构还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横筋,每一条所述横筋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框架柱,每一条所述横筋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隔墙。
CN201820838911.5U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抗震墙体结构 Active CN2083292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38911.5U CN208329271U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抗震墙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38911.5U CN208329271U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抗震墙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29271U true CN208329271U (zh) 2019-01-04

Family

ID=64772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38911.5U Active CN208329271U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抗震墙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292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07646A (zh) * 2023-07-21 2023-08-18 中建四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工业厂房墙柱防爆节点的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07646A (zh) * 2023-07-21 2023-08-18 中建四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工业厂房墙柱防爆节点的施工方法
CN116607646B (zh) * 2023-07-21 2023-10-03 中建四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工业厂房墙柱防爆节点的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29271U (zh) 一种抗震墙体结构
CN208701908U (zh) 一种带栅式耗能板的柱外预应力自复位梁柱节点
CN103967166A (zh) 一种两边连接的低屈服点钢板剪力墙
CN113585569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梁柱钢结构连接构件
CN206337722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轻钢混凝土墙板
CN207619819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桥梁的减震结构
CN107514076B (zh) 免承重力仅受剪力的钢板剪力墙
CN204386034U (zh) 箱体十字柱
CN206956966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的抗震耗能节点结构
CN206521852U (zh) 一种新型防屈曲组合钢板剪力墙
CN206360443U (zh) 一种适用于钢构房屋的抗震结构
CN205012497U (zh) 自复位粘弹性阻尼墙
CN211622185U (zh) 一种玻璃幕墙安装结构
CN203654502U (zh) 空间钢构轻型保温一体板
CN208472943U (zh) 一种斜牛腿装配式框架梁柱耗能节点
CN110145029A (zh) 非牛顿液体填充的抗冲击节点、抗冲击建筑物及构筑方法
CN209114495U (zh) 一种组合柱与基础节点抗震装置
CN107338865B (zh) 一种刚度均衡的交错桁架钢结构体系
CN203160454U (zh) 框架式防火墙
CN216109251U (zh) 一种降噪型快装预制叠合板
CN105672352B (zh) 一种地下空间施工预加固结构及预加固方法
CN204552138U (zh) 一种用于木结构节点的加固装置
CN110306422A (zh) 一种新型减隔震装置
CN212837035U (zh) 一种悬臂输电塔
CN107761981A (zh) 压型钢板耗能防屈曲支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