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27540U - 海底曝气增氧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海底曝气增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27540U
CN208327540U CN201820602617.4U CN201820602617U CN208327540U CN 208327540 U CN208327540 U CN 208327540U CN 201820602617 U CN201820602617 U CN 201820602617U CN 208327540 U CN208327540 U CN 2083275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bed
air
replenishing device
float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0261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涛
赵浩程
尹训松
陈骁旻
王惠泽
薛海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c Dred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c Dred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c Dred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c Dredg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0261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275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275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2754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海底曝气增氧装置,包括可浮于海面的浮子,以及设置在浮子端面的压缩气囊;进一步包括与压缩气囊气腔相通的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和出气管上均设置有单向气阀,进气管与大气相通,出气管延伸入海底。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增氧装置,利用波浪能增加海底溶解氧,其运行不需要使用燃料或电力,为一种低消耗、持续性强的海底增氧装置。

Description

海底曝气增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氧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为海底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海水中的溶解氧是海洋生态系统得以维持发展的重要要素。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导致近海海域受到严重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海底缺氧现象越来越严重。
溶解氧是海洋中大多数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最基本条件之一,海底缺氧严重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特别对运动能力较弱的底栖生物,往往会受到毁灭性打击。溶解氧还会导致渔业生产遭受大规模的经济损失。此外,从全球生态学系统角度来看,海底缺氧影响了海洋生物化学过程,改变全球碳氮循环,危害整个生态系统。
因此,运用科技手段,为海底水体补充氧气,遏制海底缺氧现象的进一步蔓延,改善海底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技术中,增氧装置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需要借助电力或燃油,利用气泵等增氧。这种增氧装置的适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远海电能传输需要搭建电力线缆,成本较高,因此这种增氧装置不适用于远海领域。
(2)不使用电能,但由于结构不合理,增氧效果有限。例如,公开号为CN103739062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浮子式的掺气装置。包括浮子、充气筒、活塞及气管,其通过浮子上下运动带动活塞运动,将活塞腔内的气体输送至海底。由于浮子到活塞的传动属于机械传动,运动需要克服较大的阻力,影响增氧效果。此外,该装置的活塞与充气筒之间的密封性也极易受到复杂海洋环境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受使用条件限制、不使用电能、可持续性增氧的海底增氧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海底曝气增氧装置,包括可浮于海面的浮子,以及设置在浮子端面的压缩气囊;进一步包括与压缩气囊气腔相通的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和出气管上均设置有单向气阀,进气管与大气相通,出气管延伸入海底。
优选的是,增氧装置进一步包括固定在海底的固定桩,所述浮子穿过固定桩并可沿固定桩上下运动。
优选的是,压缩气囊顶部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桩进一步穿过固定板,以固定固定板。
优选的是,压缩气囊采用橡胶材质,且气囊主体为风琴褶状。
优选的是,进气管为刚性结构,出气管与气囊相接处为刚性结构,深入海下的部分为柔性结构。
优选的是,出气管深入海底的部分,管道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增氧装置,利用波浪能增加海底溶解氧,其运行不需要使用燃料或电力,为一种低消耗、持续性强的海底增氧装置。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海底增氧装置由于不使用电力,因此其不受使用环境的限制,可以应用在离岸较远的海域。
3、采用固定桩限制浮子的运动,同时固定气囊固定板,以保证整个曝气装置稳定的工作。
4、进气管及出气管与气囊连接部分均为刚性结构,可以保证稳定的进气和出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波浪能发电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波浪能发电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块与基台运动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块与基台运动配合结构示意图;
其中:1-浮子,2-压缩气囊,3-进气管,4-出气管,401-出气孔,5-进气单向阀,6-出气单向气阀,7-固定桩,8-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海底曝气增氧装置,用于为海底增氧。
参考图1、图2,海底曝气增氧装置,包括可浮于海面的浮子1,以及设置在浮子1端面的压缩气囊2;压缩气囊2采用橡胶材质,且气囊主体为风琴褶状。这种结构更有利于气囊被压缩。
进一步包括与压缩气囊2气腔相通的进气管3和出气管4,进气管3上设置有进气单向阀5,出气管4上设置有出气单向气阀6,进气管3与大气相通,出气管4延伸入海底。进气管3为刚性结构,出气管4与压缩气囊2相接处为刚性结构,深入海下的部分为柔性结构。刚性结构可以保持直立,避免管子弯曲影响进气和出气,柔性结构有利于出气管在海底铺设,进一步在出气管4深入海底的部分,管道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401,这种结构形成一种曝气结构,气压将促使气体从出气孔401冒出,有利于增强气体在海底的溶解性。
作为进一步优化,增氧装置进一步包括固定在海底的固定桩7,浮子1 穿过固定桩7并可沿固定桩上下运动。具体的说,浮子1的中间开有开口,浮子1的开口套过固定桩7,压缩气囊2固定在浮子1上,浮子1上下运动过程中可带动压缩气囊2上下运动。固定桩7插入海床,是整个装置的基础,起到固定作用。
作为进一步优化,压缩气囊2顶部设置有固定板8,固定桩7进一步穿过固定板8,以固定固定板8。具体的说,压缩气囊2的一端固定在浮子1 上,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板8上,压缩气囊2可在浮子1与固定板8的间隙之间运动。
以下,将详细论述该装置的运行过程。参考图3和图4,该装置运行包括两个主要过程,一是曝气过程,该过程将空气输入到海水中;二是补气过程,该过程将外界(海平面上方)空气补充到压缩气囊中,以准备下一个循环的曝气过程。
1、曝气过程原理:波峰状态下,浮子1向上运动,使压缩气囊2被压缩,此时压缩气囊2内的空气可以通过单向气阀6,而不能通过单向气阀5。空气从单向气阀6进入出气管,并最终进入海水,为海底补充氧气。
2、补气过程原理:当波谷来临,浮子1下降,压缩气囊2被拉伸,恢复至原来的长度。压缩气囊2内的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此时,外界空气可以通过单向气阀5进入气囊,而不能通过单向气阀6,压缩气囊2被补气。
该装置不需要依赖电能,仅移开波浪的起伏就可以为海底补气,可适用于远海领域,可持续不间断运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海底曝气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浮于海面的浮子,以及设置在浮子端面的压缩气囊;还包括与压缩气囊气腔相通的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和出气管上均设置有单向气阀,进气管与大气相通,出气管延伸入海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曝气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增氧装置进一步包括固定在海底的固定桩,所述浮子穿过固定桩并可沿固定桩上下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底曝气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缩气囊顶部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桩穿过固定板,以固定固定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底曝气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和/或出气管穿过固定桩,与压缩气囊的气腔相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曝气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气囊采用橡胶材质,且气囊主体为风琴褶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曝气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气管为刚性结构,出气管与气囊相接处为刚性结构,深入海下的部分为柔性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海底曝气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气管深入海底的部分,管道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
CN201820602617.4U 2018-04-25 2018-04-25 海底曝气增氧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275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02617.4U CN208327540U (zh) 2018-04-25 2018-04-25 海底曝气增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02617.4U CN208327540U (zh) 2018-04-25 2018-04-25 海底曝气增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27540U true CN208327540U (zh) 2019-01-04

Family

ID=64778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0261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27540U (zh) 2018-04-25 2018-04-25 海底曝气增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2754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0263A (zh) * 2019-07-18 2019-11-05 中国海洋大学 垂荡浮子式发电增氧装置及方法
CN111099719A (zh) * 2020-01-13 2020-05-05 杭州珊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运用于水体内源污染削减的结构及其制备工艺
CN113348919A (zh) * 2021-04-23 2021-09-07 海南三友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湿地生态修复的浮床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0263A (zh) * 2019-07-18 2019-11-05 中国海洋大学 垂荡浮子式发电增氧装置及方法
WO2021008108A1 (zh) * 2019-07-18 2021-01-21 中国海洋大学 垂荡浮子式发电增氧装置及方法
CN111099719A (zh) * 2020-01-13 2020-05-05 杭州珊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运用于水体内源污染削减的结构及其制备工艺
CN113348919A (zh) * 2021-04-23 2021-09-07 海南三友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湿地生态修复的浮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27540U (zh) 海底曝气增氧装置
US8650869B1 (en) Automatic hydraulic/pneumatic flow rectifier for bi-directional pumps
CN104082230B (zh) 一种利用鱼塘底层水体的加压细孔喷水增氧装置
CN101624960B (zh) 波浪能转换系统
CN107120226A (zh) 一种波浪能俘获装置
CN108116641A (zh) 一种气控滑翔式水下机器人
CN203582543U (zh) 一种用于清除水体油污的充气式生态浮床
CN204104538U (zh) 一种利用鱼塘底层水体的加压细孔喷水增氧装置
CN101446256B (zh) 重垂浮子海浪发电装置
CN206144702U (zh) 一种利用波浪能的漂浮摆式海洋人工下降流装置
JP5789231B2 (ja) 浮力式動力発生方法
CN105863937A (zh) 一种海浪能收集方法及海浪能收集平台
CN207647681U (zh) 一种海浪蓄能发电系统
CN206735887U (zh) 移动式生物滤床
CN205654479U (zh) 海浪能收集平台及海浪能收集单元
CN214776448U (zh) 一种浮坞泵船的上浮装置
CN207580141U (zh) 一种重力注入式压载水处理结构
CN105918230B (zh) 潮流泵式人工下降流装置
CN201671781U (zh) 一种泵及便携式水净化设备
CN210683329U (zh) 生物纳米曝气系统
CN206221138U (zh) 系泊漂浮式海上波浪能发电装置
CN207153493U (zh) 微细气泡产生系统
CN206014517U (zh) 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
CN202215481U (zh) 风力抽水机
CN204489119U (zh) 一种淡水污染治理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4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