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20078U - 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挡板式排泥车 - Google Patents

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挡板式排泥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20078U
CN208320078U CN201820611488.5U CN201820611488U CN208320078U CN 208320078 U CN208320078 U CN 208320078U CN 201820611488 U CN201820611488 U CN 201820611488U CN 208320078 U CN208320078 U CN 2083200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d
discharge car
sedimentation tank
guard
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1148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文东
宋振洪
赵汝华
何嘉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XIAOLAN WAT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XIAOLAN WAT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XIAOLAN WAT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XIAOLAN WAT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1148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200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200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200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挡板式排泥车,其基于现有的排泥车特别设置了挡泥板,在行车桁架正行过程中,挡泥板对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池底进行刮泥。由于设置有挡泥板,池底的淤泥能够堆积到一定程度后才进行吸泥作业,这样可以提高管道排泥的含固率,节约水资源,降低水厂制水成本。

Description

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挡板式排泥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挡板式排泥车。
背景技术
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挡板式排泥车是一种虹吸吸泥排泥装置,传统的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挡板式排泥车由操作人员手动控制,由于没有精确的运行参数作为依据,只根据操作人员的生产经验控制运行,这就导致管道排泥的含固率普遍较低,浪费大量的水资源,从而造成水厂制水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一)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在不更换设备的基础上,如何对排泥车的运行方式和排泥方式进行改造,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挡板式排泥车,包括有行车桁架,于所述行车桁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其移动的动力设备,于所述行车桁架上设置有吸泥系统,所述吸泥系统包括有排泥车穿孔排泥管、与所述排泥车穿孔排泥管气路连接的虹吸负压管以及与所述虹吸负压管连接的真空泵。
还包括有控制器、行程开关、挡泥板、吊架以及气动蝶阀;
所述行程开关设置于所述行车桁架上,所述行程开关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气动蝶阀、所述真空泵以及所述动力设备控制连接,所述气动蝶阀设置于所述真空泵与所述虹吸负压管之间的管路上,所述吊架的一端与所述行车桁架固定连接,所述吊架的另一端向下延伸设置,所述挡泥板设置于所述吊架的底端,沿所述行车桁架工作的移动方向、所述挡泥板设置于所述排泥车穿孔排泥管的后侧、用于进行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池底刮泥。
优选地,于所述挡泥板的底部设置有刮泥毛刷,所述刮泥毛刷与所述挡泥板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行程开关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行程开关设置于所述行车桁架上并设置于传动机构正上方。
优选地,所述吊架为金属吊架,所述吊架的顶部通过螺栓与所述行车桁架可拆卸连接,所述挡泥板通过螺栓与所述吊架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挡泥板设置于所述吊架上并与所述吊架形成挡泥组件,所述挡泥组件设置有多个,全部的所述挡泥组件沿所述行车桁架的横向等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挡泥板为金属挡泥板,所述挡泥板的长度不小于所述排泥车穿孔排泥管的设置长度,所述挡泥板的高度在450-550mm之间;所述挡泥板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于所述挡泥板背向所述排泥车穿孔排泥管的侧面上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排泥车穿孔排泥管以及所述虹吸负压管均为DN100 管道。
(三)有益效果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结构特点:在排泥车穿孔排泥管的后方安装挡泥板,利用挡泥板对池底淤泥进行刮泥操作,当淤泥堆积到一定的高度时,由排泥车穿孔排泥管进行虹吸清理。在排泥管的出口前安装了气动阀门,大大降低真空泵的启动次数(在管道没有泄漏的情况下真空泵启动次数为零),同时将气动阀门以下的 DN150管道改成DN100管道,提高泥水的含固率。利用小型可编程控制器AB1766-L32BWA独立控制,再通过以太网实现远程自动控制。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设置有挡泥板,池底的淤泥能够堆积到一定程度后才进行吸泥作业,这样可以提高管道排泥的含固率,节约水资源,降低水厂制水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挡板式排泥车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挡板式排泥车的操作流程图;
在图1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行车桁架1、排泥车穿孔排泥管2、真空泵3、控制器4、挡泥板5、吊架6、气动蝶阀7、行程开关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挡板式排泥车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挡板式排泥车的操作流程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挡板式排泥车,包括有行车桁架1,行车桁架1采用工字钢或者槽钢作为主体,在行车桁架的两端设置有行车轨道,于行车桁架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其移动的动力设备,动力设备能够提供动力驱动行车桁架1在行车轨道上行走。
于行车桁架1上设置有吸泥系统,吸泥系统采用虹吸方式对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池底的淤泥进行吸收清理。具体地,吸泥系统包括有排泥车穿孔排泥管2、与排泥车穿孔排泥管2气路连接的虹吸负压管以及与虹吸负压管连接的真空泵3。
具体地,排泥车穿孔排泥管2以及虹吸负压管均为DN100管道(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DN150管道)。
基于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控制器4、行程开关8、挡泥板5、吊架6以及气动蝶阀7。其中,计时器与控制器4信号连接,计时器具有倒计时功能,在行车桁架1启动后进行计时,以三分钟为例,行车桁架1正行三分钟后,控制器4控制行车桁架1停止运行进行吸泥。
控制器4与气动蝶阀7、真空泵3以及动力设备控制连接,气动蝶阀7设置于真空泵3与虹吸负压管之间的管路上,吊架6的一端与行车桁架1固定连接,吊架6的另一端向下延伸设置,挡泥板5设置于吊架6的底端,沿行车桁架1工作的移动方向、挡泥板5设置于排泥车穿孔排泥管2的后侧、用于进行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池底刮泥。
气动蝶阀7是由气动执行器和蝶阀组成,气动蝶阀7是用随阀杆转动的圆形蝶板做启闭性,以实现启用动作的气动阀门,主要做截断阀使用,亦可设计成具有调节或段阀兼调节的功能,目前蝶阀在低压大中口径管道上的使用较为广泛。
挡泥板5的作用为:在行车桁架1正行过程中对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池底进行刮泥。为了提高刮泥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挡泥板5的底部设置有刮泥毛刷,刮泥毛刷与挡泥板5可拆卸连接。刮泥毛刷的具体结构如下:包括有毛刷架,在毛刷架上设置有刮毛,刮毛采用硬质材料制成,例如钢丝或者是较粗的尼龙丝。刮泥毛刷设置在挡泥板5 的底部,刮泥版采用上下可调的方式安装在吊架6上,这样可以使得刮泥毛刷的底部刚好与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的池底接触。
由上述设计可知:本实用新型是以时间为控制信号对吸排泥车的作业进行控制,然而,在实际作业中,池底的淤泥量为一个变化量,如果采用定时方式控制,则刮泥效果无法得到保证。因此,本实用新型又提出了下优化设计:特别提供一个防水压力传感器,防水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4信号连接,防水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挡泥板5朝向排泥车穿孔排泥管2的侧面上、并靠近挡泥板5的顶部边缘设置。这样,当挡泥板5上堆积一定量的淤泥后就能够启动吸泥系统进行吸泥排泥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1、刮泥板刮收集泥量达到一定程度,会推动刮泥板与垂直面行程一个角度,从而通过传动机构,行程开关8 把信号传给控制器,启动排泥动作(停车,开空气蝶阀);2、排泥管道保持虹吸状态,通过蝶阀控制排泥。
在此限定:吊架6为金属吊架,其能够提高吊架6的结构强度,避免挡泥板5在推泥时吊架6受力过大而出现变形的问题。吊架6的顶部通过螺栓与行车桁架可拆卸连接,挡泥板5通过螺栓与吊架6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挡泥板5设置于吊架6上并与吊架6形成挡泥组件,挡泥组件设置有多个,全部的挡泥组件沿行车桁架1的横向等间隔设置。将挡泥组件分布在行车桁架1上,如果其中一个出现结构缺陷,其他的挡泥组件仍能够正常作业,该结构设计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可靠性。
为了提高挡泥板5的结构强度,在本实用新型中:挡泥板5为金属挡泥板,挡泥板5的长度不小于排泥车穿孔排泥管2的设置长度,挡泥板5的高度在450-550mm之间;挡泥板5为一体式结构。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在挡泥板5背向排泥车穿孔排泥管2的侧面上还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可以采用螺栓固定到挡泥板5上,也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到挡泥板5上。
本实用新型基于现有的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挡板式排泥车,对其结构进行了如下优化设计:
1、增加挡泥板
在排泥车穿孔排泥管2的后方安装与穿孔排泥管长度相当、高度约500mm的挡泥板5。排泥车正走时不需要进行排泥,随着挡泥板5 的泥层逐渐增多,当堆积到一定的高度时(略低于挡泥板5高度)就会触发信号并进行排泥,排泥时间约三分钟。三分钟后关闭排泥阀,排泥车继续行走,直至挡泥板5再次触发排泥信号,如此循环直至到达终点,然后自动返回起点。
2、虹吸改气动阀
由于整个排泥过程中,排泥信号由改造前的一个增加为多个,使得真空泵3的启动次数增加,导致不必要的用电量和设备损耗。因此,在排泥管的出口前安装了气动阀门,大大降低真空泵3的启动次数(在管道没有泄漏的情况下真空泵3启动次数为零),同时将气动阀门以下的DN150管道改成DN100管道,提高泥水的含固率。
3、电气控制改造
利用小型可编程控制器4AB1766-L32BWA独立控制,再通过以太网实现远程自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8)

1.一种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挡板式排泥车,包括有行车桁架(1),于所述行车桁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其移动的动力设备,于所述行车桁架上设置有吸泥系统,所述吸泥系统包括有排泥车穿孔排泥管(2)、与所述排泥车穿孔排泥管气路连接的虹吸负压管以及与所述虹吸负压管连接的真空泵(3),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控制器(4)、行程开关(8)、挡泥板(5)、吊架(6)以及气动蝶阀(7);
所述行程开关设置于所述行车桁架上,所述行程开关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气动蝶阀、所述真空泵以及所述动力设备控制连接,所述气动蝶阀设置于所述真空泵与所述虹吸负压管之间的管路上,所述吊架的一端与所述行车桁架固定连接,所述吊架的另一端向下延伸设置,所述挡泥板设置于所述吊架的底端,沿所述行车桁架工作的移动方向、所述挡泥板设置于所述排泥车穿孔排泥管的后侧、用于进行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池底刮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挡板式排泥车,其特征在于,
于所述挡泥板的底部设置有刮泥毛刷,所述刮泥毛刷与所述挡泥板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挡板式排泥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程开关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行程开关设置于所述行车桁架上并设置于传动机构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挡板式排泥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架为金属吊架,所述吊架的顶部通过螺栓与所述行车桁架可拆卸连接,所述挡泥板通过螺栓与所述吊架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挡板式排泥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泥板设置于所述吊架上并与所述吊架形成挡泥组件,所述挡泥组件设置有多个,全部的所述挡泥组件沿所述行车桁架的横向等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挡板式排泥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泥板为金属挡泥板,所述挡泥板的长度不小于所述排泥车穿孔排泥管的设置长度,所述挡泥板的高度在450-550mm之间;
所述挡泥板为一体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挡板式排泥车,其特征在于,
于所述挡泥板背向所述排泥车穿孔排泥管的侧面上设置有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挡板式排泥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泥车穿孔排泥管以及所述虹吸负压管均为DN100管道。
CN201820611488.5U 2018-04-26 2018-04-26 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挡板式排泥车 Active CN2083200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11488.5U CN208320078U (zh) 2018-04-26 2018-04-26 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挡板式排泥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11488.5U CN208320078U (zh) 2018-04-26 2018-04-26 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挡板式排泥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20078U true CN208320078U (zh) 2019-01-04

Family

ID=64779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11488.5U Active CN208320078U (zh) 2018-04-26 2018-04-26 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挡板式排泥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2007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1602A (zh) * 2022-05-23 2022-07-15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生活社区集水循环利用系统
CN115414712A (zh) * 2022-08-18 2022-12-02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虹吸排泥机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1602A (zh) * 2022-05-23 2022-07-15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生活社区集水循环利用系统
CN115414712A (zh) * 2022-08-18 2022-12-02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虹吸排泥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5414712B (zh) * 2022-08-18 2024-01-30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虹吸排泥机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20078U (zh) 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挡板式排泥车
CN208680062U (zh) 一种市政污水管道内壁清理设备
CN103850215B (zh) 一种洒水车冲洗控制装置、系统、方法和洒水车
CN102995591B (zh) 一种洒水车冲洗控制装置、系统、方法和洒水车
CN106836423A (zh) 节水蹲便器
CN204918195U (zh) 全自动餐饮垃圾固液及油水分离提升排放高效处理系统
CN208054134U (zh) 智能垃圾收集系统
CN106277610B (zh) 一种挂式粪便污水固液分离装置
CN214780796U (zh) 一种具有污泥清理功能的污水处理设备
CN201763986U (zh) 热水阀
KR101730384B1 (ko) 웨지형 슬러지 수집기
CN210302716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防水排水装置
CN212001543U (zh) 一种基于一体化预制泵站用排污循环系统
CN209144971U (zh) 一体化大型预制泵站
CN205296341U (zh) 一种智能化电动雨水弃流装置
CN217399883U (zh) 一种协同式初期雨水调蓄净化池
CN215330142U (zh) 一种景观水体水上行走清淤装置
CN113830978B (zh) 一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跌水曝气生物接触方法
CN220365125U (zh) 一种废水池漂浮物清理装置
CN108382758A (zh) 智能垃圾收集系统
CN216584356U (zh) 一种水污染治理用循环净化设备
CN219826174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注浆装置
CN210794484U (zh) 垃圾车填料器污水箱抽污装置及垃圾车
CN217105481U (zh) 一种液压驱动的污水限流闸门
CN220227135U (zh) 一种空气提升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Ding Wendong

Inventor after: He Yinghua

Inventor after: Ye Jianhe

Inventor after: Song Zhenhong

Inventor after: Zhao Ruhua

Inventor before: Ding Wendong

Inventor before: Song Zhenhong

Inventor before: Zhao Ruhua

Inventor before: He Jiajie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