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17922U - 一种加州鲈苗种培育网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州鲈苗种培育网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17922U
CN208317922U CN201820761966.0U CN201820761966U CN208317922U CN 208317922 U CN208317922 U CN 208317922U CN 201820761966 U CN201820761966 U CN 201820761966U CN 208317922 U CN208317922 U CN 2083179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net cage
frame
largemouth bass
cuboid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6196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金玉
丁辰龙
覃宝利
叶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qia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f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Suqia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f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qia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f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Suqia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f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82076196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179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179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1792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一种加州鲈苗种培育网箱,所述培育网箱为长方体框架,所述长方体框架的六面除顶面未设有纱网外其余五面均设有纱网,所述长方体框架内设有分隔框架,所述分割框架在长方形框架内滑动连接,所述分隔框架内也设有纱网;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州鲈苗种培育网箱,解决现有加州鲈苗种在育苗池中不易捕捞、浪费人力物力等缺陷,不仅使加州鲈苗种捕捞方便,而且可充分利用育苗池天然饵料。

Description

一种加州鲈苗种培育网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苗种培育网箱,具体涉及一种加州鲈苗种养殖网箱。
背景技术
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又名大口黑鲈,是典型的肉食性淡水鱼类,隶属于鲈形目、太阳鱼科、鲈鱼属,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密西西比河水系。我国台湾省于20世纪70年代引进,并于1983年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同年引入广东省,随后逐渐向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安徽和湖北等地扩散。经过30多年的发展,加州鲈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加州鲈仔鱼出膜后3-4天开始摄食轮虫、小型枝角类幼虫等浮游动物,进入苗种培育阶段。培育期间仔鱼生长速度不一,大小悬殊,大鱼残食小鱼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当鱼苗长到3cm左右,鳞片较完整时,就要拉网捕起分筛,按大、中、小三级分池培育,以后每隔10-20天分疏一次,使同塘放养的鱼苗体重相差不到一倍。拉网分筛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而且极易造成鱼苗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州鲈苗种培育网箱,解决现有鲈鱼苗种捕起分筛过程中存在的鱼苗损伤、浪费人力物力等缺陷。
(二)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加州鲈苗种培育网箱,所述养殖网箱为长方体框架,所述长方体框架的六面除顶面未设有纱网外其余五面均设有纱网,所述长方体框架内设有分隔框架,所述分割框架在长方形框架内滑动连接,所述分隔框架内也设有纱网。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长方体框架包括前方形框架和后方形框架,所述前方形框架通过水平连接杆和后方形框架一一对应连接形成长方体框架;所述前方形框架包括前上连接杆、前下连接杆、前左连接杆和前右连接杆;所述后方形框架包括后上连接杆、后下连接杆、后左连接杆和后右连接杆,所述前上连接杆、前下连接杆、后上连接杆和后下连接杆的内侧均设有滑槽。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分割框架除顶面未设有毛刷外其余三面均设有毛刷。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分割框架也为方形框架,所述分隔框架包括第一竖直连接杆和第二竖直连接杆,所述第一竖直连接杆和第二竖直连接杆上下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形成方形框架,所述第一竖直连接杆和第二竖直连接杆的上下两侧均设有滑块,即第一竖直连接杆通过滑块和前上连接杆、前下连接杆上的滑槽相互配合,第二竖直连接杆通过滑块与后上连接杆、后下连接杆上的滑槽相互配合,即实现分割框架在长方体框架内滑动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前左连接杆、前右连接杆、后左连接杆和后右连接杆下均设有插杆。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纱网为钢丝网。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州鲈苗种培育网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纵容易,通过分割框架在长方体框架内滑动连接,当长方体框架内的鲈鱼生长到一定周期后,可以通过移动分隔框架使鲈鱼聚集到一起,方便收集,所述分割框架除顶面未设有毛刷外其余三面均设有毛刷,目的是减少加州鲈苗种漏捕,之后在把收集后的加州鲈苗种分筛,按大、中、小三级分池培育,使同塘放养的鱼苗体重相差不到一倍,大大降低大鱼吃小鱼的残食现象,提高鲈鱼苗种成活率。该实用新型不仅方便收集加州鲈苗种,减少苗种损伤,而且可充分利用池塘中的生物饵料。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隔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平连接杆,2、后左连接杆,3、后上连接杆,4、滑槽,5、纱网,6、第一连接杆,7、第一竖直连接杆,8、前上连接杆,9、后右连接杆,10、第二竖直连接杆,11、前右连接杆,12、插杆,13、滑块,14、前下连接杆,15、前左连接杆,16、后下连接杆,17、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加州鲈苗种培育网箱,所述培育网箱为长方体框架,所述长方体框架的六面除顶面未设有纱网外其余五面均设有纱网5,所述长方体框架内设有分隔框架,所述分割框架在长方形框架内滑动连接,所述分隔框架内也设有纱网。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长方体框架包括前方形框架和后方形框架,所述前方形框架通过水平连接杆1和后方形框架一一对应连接形成长方体框架;所述前方形框架包括前上连接杆8、前下连接杆14、前左连接杆15和前右连接杆11;所述后方形框架包括后上连接杆3、后下连接杆16、后左连接杆2和后右连接杆9,所述前上连接杆、前下连接杆、后上连接杆和后下连接杆的内侧均设有滑槽4。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分割框架除顶面未设有毛刷外其余三面均设有毛刷17。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分割框架也为方形框架,所述分隔框架包括第一竖直连接杆7和第二竖直连接杆10,所述第一竖直连接杆和第二竖直连接杆上下均通过第一连接杆6连接形成方形框架,所述第一竖直连接杆和第二竖直连接杆的上下两侧均设有滑块13,即第一竖直连接杆通过滑块和前上连接杆、前下连接杆上的滑槽相互配合,第二竖直连接杆通过滑块与后上连接杆、后下连接杆上的滑槽相互配合,即实现分割框架在长方体框架内滑动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前左连接杆、前右连接杆、后左连接杆和后右连接杆下均设有插杆12。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纱网为钢丝网。
工作过程: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首先通过插杆本长方体框架插入到育苗池中,之后将分割框架滑动到一侧,将加州鲈苗种放在长方体框架内进行养殖,养殖到一定周期后,通过移动分隔框架,将加州鲈苗种聚集起来,进行捕捞,再将捕捞后的苗种分筛后投放到育苗池中继续养殖,减少大鱼残食小鱼和浪费人力物力的弊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加州鲈苗种培育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网箱为长方体框架,所述长方体框架的六面除顶面未设有纱网外其余五面均设有纱网,所述长方体框架内设有分隔框架,所述分隔框架在长方体框架内滑动连接,所述分隔框架内也设有纱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州鲈苗种培育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框架包括前方形框架和后方形框架,所述前方形框架通过水平连接杆和后方形框架一一对应连接形成长方体框架;所述前方形框架包括前上连接杆、前下连接杆、前左连接杆和前右连接杆;所述后方形框架包括后上连接杆、后下连接杆、后左连接杆和后右连接杆,所述前上连接杆、前下连接杆、后上连接杆和后下连接杆的内侧均设有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州鲈苗种培育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框架也为方形框架,所述分隔框架包括第一竖直连接杆和第二竖直连接杆,所述第一竖直连接杆和第二竖直连接杆上下均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形成方形框架,所述第一竖直连接杆和第二竖直连接杆的上下两侧均设有滑块,即第一竖直连接杆通过滑块和前上连接杆、前下连接杆上的滑槽相互配合,第二竖直连接杆通过滑块与后上连接杆、后下连接杆上的滑槽相互配合,即实现分隔框架在长方体框架内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州鲈苗种培育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左连接杆、前右连接杆、后左连接杆和后右连接杆下均设有插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州鲈苗种培育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网为钢丝网。
CN201820761966.0U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加州鲈苗种培育网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179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61966.0U CN208317922U (zh)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加州鲈苗种培育网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61966.0U CN208317922U (zh)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加州鲈苗种培育网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17922U true CN208317922U (zh) 2019-01-04

Family

ID=64774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6196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17922U (zh)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加州鲈苗种培育网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179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45419B (zh) 一种获得线纹海马杂交优势的育种方法
CN102550457B (zh) 一种三角帆蚌苗种早繁方法
CN103109767A (zh) 一种泥鳅鱼苗人工培育方法
CN102823529B (zh) 一种拟目乌贼苗种培育方法
CN105052786B (zh) 一种日本囊对虾秋苗野生亲本的优选方法及基本群的形态模型的获得方法
CN101946737B (zh) 一种大竹蛏亲贝催产和受精卵采集的方法
CN103210852B (zh) 一种明显提高脊尾白虾人工育苗存活率的方法
CN202618028U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孵化装置
CN102308771A (zh) 一种青蟹育肥育膏暂养方法及抱卵蟹培育方法
CN102187834A (zh) 中华绒螯蟹家系选育中的定向交配及育苗方法
CN106804496A (zh) 罗氏沼虾高密度分层式集约化养殖方法
CN103518653B (zh) 海湾扇贝反季节繁育方法
CN102017920A (zh) 自然虾夷扇贝幼体拖网采集室内培育的采苗方法
CN103766261B (zh) 脊尾白虾一年连续多茬人工养殖方法
CN103947607B (zh) 一种草鱼抗细菌性败血症品系的构建方法
CN103190368A (zh) 一种翘嘴红鲌与黑尾近红鲌间远缘杂交育种方法
CN107864901A (zh) 一种大型浮式围网鱼类生态混合养殖方法
CN103814853B (zh) 一种进口对虾亲虾自然淘汰的选育方法
CN204742210U (zh) 一种光诱水花鱼苗培育网箱
CN208317922U (zh) 一种加州鲈苗种培育网箱
CN104522346B (zh) 一种大鲵开口饵料的高产培育及储存方法
CN110140680A (zh) 一种合浦珠母贝底播养殖方法
WO2013120322A1 (zh) 短蛸室外土池人工繁殖方法
CN211832418U (zh) 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
CN212971266U (zh) 一种鱼自然产卵池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4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