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16780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16780U
CN208316780U CN201820717046.9U CN201820717046U CN208316780U CN 208316780 U CN208316780 U CN 208316780U CN 201820717046 U CN201820717046 U CN 201820717046U CN 208316780 U CN208316780 U CN 208316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electronic equipment
hole
backstop
fram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1704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仙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1704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167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16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167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按键;框架体,所述框架体设置有用于显露所述按键的通孔;其中,所述按键从第一方向通过所述通孔安装于所述框架体;所述按键的操作面至少通过所述通孔显露,所述第一方向为从所述电子设备的外部到所述电子设备内部的方向。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的框架体表面设置有物理按键;现有技术中按键安装到框架体上的方式有多种,但是存在以下问题:
1)物理按键组装到框架体之后固定不可靠,但是组装方式繁琐;
2)物理按键比较容易的组装到框架体上,但是固定不可靠,从而有脱落的风险;
3)物理按键组装不牢靠,同时组装过程也很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按键;
框架体,所述框架体设置有用于显露所述按键的通孔;
其中,所述按键从第一方向通过所述通孔安装于所述框架体;所述按键的操作面至少通过所述通孔显露,所述第一方向为从所述电子设备的外部到所述电子设备内部的方向。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固定止挡件,与安装于所述通孔内的按键止挡连接,用于阻止所述按键从第二方向从所述通孔中脱离;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
可选地,所述按键,包括:
第一按键止挡,用于在所述按键安装到所述通孔后位于与所述通孔连通的第一固定槽内;
第二按键止挡,与所述第一按键止挡相对设置,在所述按键安装到所述通孔后与所述固定止挡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按键包括:
第一侧面;
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按键止挡,位于按键的第一侧面
所述第二按键止挡,位于所述按键的第二侧面;
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为相对面。第二按键止挡框架体第二按键止挡。
可选地,所述按键包括:
第三侧面,连接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按键止挡沿所述第三侧面向外延伸。
可选地,所述按键包括:
所述第二侧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固定槽;
所述第二按键止挡为所述第二固定槽的槽边缘。
可选地,所述第二按键止档所对应的槽边缘小于所述第二固定槽的另一个槽边缘。
可选地,所述第三侧面的中央区域还设置有按键槽,所述按键槽内活动安装有第一按键触点;所述按键槽在沿所述通孔连通的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按键触点在所述沿所述通孔连通的方向的宽度;
若所述按键受到按压时,所述按键槽与所述第一按键触点相互作用,促使所述第一按键触点向所述框架体内部运动;
若所述按键未受到按压时,所述按键槽与所述第一按键触点间隙设置。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处理模组,位于所述框架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按键触点相互作用的第二按键触点。
可选地,所述固定止挡件为U型固定止挡件或倒几字型固定止档件,用于固定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按键的所述第二按键止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框架体内设置有通孔,按键可以从按键的按压方向安装到通孔内,具有组装简便且安装稳定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止挡件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按键110;
框架体120,所述框架体120设置有用于显露所述按键110的通孔;
其中,所述按键110从第一方向通过所述通孔安装于所述框架体120;所述按键110的操作面至少通过所述通孔显露,所述第一方向为从所述电子设备的外部到所述电子设备内部的方向。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包括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例如,移动设备,固定设备;所述移动设备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式设备或智能终端等。
所述固定设备可为个人电脑等。
所述框架体120可为组成电子设备的框架的结构,可包括:电子设备的侧框,所述电子设备的中框及所述电子设备的外框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侧框可用于构建电子设备的侧壁。所述中框可为置于电子设备内部,例如,位于外框内,提供电子设备的内部的支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体120上设置有可供所述按键110安装的通孔,所述通孔形成有所述按键110的安装位,所述按键110可以安装在所述通孔内,或者,至少通过所述通孔使得按键110的操作面显示在电子设备的外表面,方便用户操作该按键110。
该按键110为实体的物理按键110,例如,可包括通过自身位移产生按键信号的物理按键110,或者,通过自身形变产生按键信号的物理按键11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键110的操作面可以接收用户的按压,在按压的作用下向所述电子设备内运动;电子设备基于按键110的向设备内的运动产生按键信号。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键110还可以是具有形变能力的按键110,可以基于自身的形变产生按键信号。
总之,本实施例中的按键110可为各种类型的按键110,能够检测用户作用于操作面的各种操作,从而产生按键信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按键110接受按压的方向,即为所述按键110所在表面的外部到电子设备内部的方向。在图1中虚线箭头表示的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在图1的左子图是按键与框架体分离的示意图,右子图示按键组装到框架体上以后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中,所述第一方向为与所述按键110的表明成一定倾斜角度的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键110的至少操作面通过所述通孔显露,所述按键110还有一部分可以安装在所述通孔内,或者通过所述通孔与电子设备的各种固定结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所述按键110的稳定固定。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固定止挡件130,与安装于所述通孔内的按键止挡连接,用于阻止所述按键110从第二方向从所述通孔中脱离;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固定止挡件130,可至少部分置于所述通孔内,从而与安装在通孔内的按键止挡相互作用,使得按键110安装到通孔后在所述固定止挡件130作用下稳定固定在通孔内。例如,所述固定止挡件130的形状可呈数字“7”字形,其中,该固定止挡件130可以与按键110的边缘的凸起部分(即所述按键止档)相互作用,从而防止所述按键110从通孔中脱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不同,可选地,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例如,所述第一方向为按键110接受用户等操作体按压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可为背离所述按压的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对于所述按键止挡,所述固定止挡件130至少部分比按键止挡更靠近所述电子设备的外表面或者所述按键110的操作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止挡件130的个数与所述按键止挡的个数相匹配。例如,假设所述按键止挡为N个,所述固定止挡件130也可以为N个,一个所述固定止挡件130固定一个所述按键止挡。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止挡件130的个数可以少于N个,例如,可为M个。例如,一个所述固定止挡件130包括S个止挡;则所述M可等于所述N/S向下取整加1。同一个所述固定止挡件130的多个止挡相互连接,例如,所述固定止挡件130可为一体成型的部件。
可选地,所述按键110,包括:
第一按键止挡111,用于在所述按键110安装到所述通孔后位于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固定槽内;
第二按键止挡112,与所述第一按键止挡111相对设置,在所述按键110安装到所述通孔后与所述固定止挡件130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键110可包括多个侧面,例如,所述按键110可为矩形体或近似矩形体,可包括6个侧面。此时,所述第一按键止挡111和第二按键止挡112位于相反的两个侧面上。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键110可为圆柱体,包括两个侧面和一个周面;所述第一按键止挡111和第二按键止挡112位于相反的两个侧面上,可均连接在周面上,但是所述第一按键止挡111和第二按键止挡112之间相对于圆柱体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可为180度或175度等接近180的角度,从而实现第一按键止挡111和第二按键止挡112相对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向外侧凹陷可形成所述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按键止挡111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内,如此,可以利用框架体120上的第一固定槽的槽壁阻止所述按键110从第二方向脱离。
可选地,所述按键110设置有所述第一按键止档111的一侧,除了所述第一按键止档111之外的部分保持平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键110包括两个相随设置的按键止挡,一方面可以实现按键110的稳定固定,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可以使用较少的按键止挡实现稳定固定。
总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按键110可包括按键止挡,所述按键止挡可为一个或多个,以实现按键110的稳定固定。
可选地,所述按键110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按键止挡111,位于按键110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二按键止挡112,位于所述按键110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为相对面。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键110包括:
第三侧面,连接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按键止挡111沿所述第三侧面向外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键止挡111可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按键止挡112可垂直于所述第二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键止挡111可为按键110在所述第一侧面的最高的区域或最凸出的区域。
可选地,所述按键110包括:
所述第二侧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固定槽;
所述第二按键止挡112为所述第二固定槽的槽边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设置。第四侧面可为非规则侧面,并非为平整的一个平面侧壁,例如,所述第四侧壁向按键110的中心点所在方向凹陷,形成所述第二固定槽。若按键110安装到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二固定槽可以与通孔凸起的孔壁相互作用实现按键110的再次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按键止挡112为第二固定槽的槽边缘,如此,无需再次设置专门的按键止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槽的两个槽壁的端部可以平齐,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固定槽安装到通孔后靠近电子设备内部一侧的且作为所述第二按键止挡112的槽壁略低于第二固定槽的另一个槽壁,如此,相当于第二按键止挡112比另一个槽壁短一些,方便按键110从第一方向安装到通孔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固定槽的两个槽边在所述第二侧面平齐。
可选地,所述第二按键止档112所对应的槽边缘小于所述第二固定槽的另一个槽边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键110设置有按键止档(例如,第一按键止挡111和第二按键止挡112)的一侧(内侧)的宽度与所述框架体120上设置的通孔的孔径相适配,例如,所述按键110内侧的宽度等于或略小于与所述框架体120上设置的通孔的孔径。如此,方便所述按键110从第一方向安装到所述框架体120上。在安装时,首先将所述按键110未设置有所述第一按键止挡111的一侧先放入到通孔中,使得所述第一按键止挡111进入到所述框架体的第一固槽内后,由于按键110的内侧的宽度等于或略小于所述通孔的孔径,在将设置有所述第二按键止挡112滑入到所述通孔内,若按键110的内侧的宽度小于通孔的孔径,显然很容易滑入;若按键110的内侧的宽度等于通孔的孔径,可以稍微挤压以下按键110,也可以顺利滑入,如此,可以确保按键110的简易安装。在按键110安装到通孔内之后,通过第一按键止挡111与第一固定槽的相互作用,固定了第一按键止档111所在的一侧,再从第二方向安装固定止挡件130,使得固定止挡件130与第二按键止挡112相互作用,固定第二按键止挡112所在的一侧,从而实现按键110的稳定固定。
所述按键110未设置有按键止档的一侧(外侧)的宽度与所述框架体120上设置的通孔的孔径相适配;例如,所述按键110外侧的宽度等于或略大于与所述框架体120上设置的通孔的孔径,如此在按键110安装到通孔后,可以使得按键110与通孔不存在明显间隙,确保电子设备的外观工整度。
进一步地,可选地,所述第三侧面的中央区域还设置有按键槽,所述按键槽内活动安装有第一按键触点140;所述按键槽在沿所述通孔连通的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按键触点140在所述沿所述通孔连通的方向的宽度;若所述按键110受到按压时,所述按键槽与所述第一按键触点140相互作用,促使所述第一按键触点140向所述框架体120内部运动;若所述按键110未受到按压时,所述按键槽与所述第一按键触点140间隙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侧面的中央区域设置有按键槽,该按键槽可为第三侧面向按键110的中心点所在方向凹陷形成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键110的安装槽内活动安装有第一按键触点140。
在本实施例中,按键槽在沿通孔连通的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一按键触点140在沿通孔连通的方向,故所述第一按键触点140与按键槽之间可以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键110受到压力时,自身会向电子设备内移动或者发生形变,此时,按键110可与第一按键触点140之间间隙设置,即没有相互作用到相互作用,切换到按键槽与第一按键触点140之间接触,并向所述第一按键触点140提供作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键110还包括:第四侧面,连接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且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设置。
所述第三侧面的中央区域还设置有按键槽,所述按键槽内活动安装有第一按键触点140;所述按键槽在沿所述通孔连通的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按键触点140在所述沿所述通孔连通的方向的宽度;
若所述按键110受到按压时,所述按键槽与所述第一按键触点140相互作用,促使所述第一按键触点140向所述框架体120内部运动;
若所述按键110未受到按压时,所述按键槽与所述第一按键触点140间隙设置。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处理模组,位于所述框架体120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按键触点140进行电连接的第二按键触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组可包括处理器或处理电路;所述处理器可包括: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阵列等;所述处理电路可为专用集成电路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组还可包括:设置有所述处理模组的电路板等。所述处理模组包括第二按键触点,若按键110受到按压,所述第一按键触点140会感受到按压并发生移动,从而与第二按键触点相互作用,从而使得处理模组感知到按键110目前检测到按压,并产生对应的按键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键触点140可为导体材料或半导体材料形成的出现,例如,金属触点;所述第一按键触点140也为导体材料形成的按键触点,若第一按键触点140与第二按键触点相互作用,例如,相互接触,从而会改变处理模组检测到电抗参数,使得,处理模组检测到电阻值、电感值等发生变化,从而实现按压检测。
在还有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键触点140可为绝缘材料构成的,所述第二按键触点可为电容的一个极板或者可发生形变的电感的一段,如此,若第一按键触点140向第二按键触点接触或施加作用力,则会使得电容值或电感值等发生变化,如此,处理模组也会监测到按键110检测到按压。
总之,所述第二按键触点可为导体材料或半导体材料制作而成的接触点或接触体,具体的结构有多种,在此就不一一描述了。
可选地,所述固定止挡件130为U型固定止挡件130或倒几字型固定止档件130,用于固定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按键110的所述第二按键止挡112。
由于固定止挡件130为U型固定止挡件130或倒几字型固定止档件130,则一个固定止挡件130至少设置有两个档件,可以与两个按键110的第二按键止档112相互作用,可以用于同时固定两个按键110。
可选地,所述按键110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音量调节按键110;
开关机按键110;
显示屏亮灭控制按键110。
所述声音调节按键110包括:声音放大按键110及声音减小按键110的至少其中之一,可用于调节电子设备的音量。
所述开关机按键110,可以用于启动电子设备和关闭电子设备。
所述显示屏亮灭控制按键110,可用于关闭显示屏和点亮显示屏。
此处的显示屏可为各种类型的显示屏,可为电子墨水显示屏、液晶显示屏、有机发光二级管(OLED)显示屏等。
所述显示屏安装在框架体120内,所述按键110可以在显示屏安装到框架体120内以前安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按键110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可为:硬质部分,
第二部分可为:可形变部分;
所述按键110的按键槽对应于所述硬质部分,如此,若按键110检测到按压,按键110的硬质部分会将按压的压力通过按键槽传导给第一触控点。
所述第二部分为可形变部分,且一般分布在硬质部分的周围,如此,更加方便通过按键110本身的柔性形变或弹性形变,简便的将按键110安装到框架体120上,从而实现按键110的简便组装的同时,实现按键110的稳定固定。
以下结合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几个具体示例:
示例1:
本示例根据如上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提供一种位于电子设备侧面的按键的结构。位于电子设备侧面的按键可以称之为侧键。利用侧键的一侧设计搭边搭到机壳侧壁(框架体的一种),另一边和键帽(按键的操作面所在的侧面)外形平齐设计。在所述侧键增加一个侧边凹槽设计,该凹槽的宽度要满足后面挡片的避让厚度空间。凹槽的内侧和挡片(前述固定止档件的一种)配合,利用挡片卡住凹槽内侧,防止侧键从机壳脱落。
侧键从外往内方向组装,为了保证组装好侧键之后能有效地和框架体之间固定,优化了侧键设计的结构形态,并在机壳(前述框架体的一种)内部增加一个零件用于侧键和机壳之间的定位,使得侧键不能往机壳外侧掉落。采用本示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具有按键易于装配,侧键很容易就可以装入机壳侧键孔(前述通孔的一种;装配后侧键不会从外脱落,保证设计的可靠性。
挡片和机壳或者其他相关部件之间的配合需要设计成紧配合,这样和按键之间的配合关系更稳定。挡片设计成几字型有个好处就是组装过程,这个部件受挤压时比较有变形空间。不至于不易装配或者过盈设计量不好把握。
当然,这件的设计可能还可以有其他方式使其容易装配;固定止档件,在按键组装挤压时这个面有变形倾向利于装配操作,例如,所述固定止档可为能够发生一定形变的部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中,包括:
按键;
框架体,所述框架体设置有用于显露所述按键的通孔;
其中,所述按键从第一方向通过所述通孔安装于所述框架体;所述按键的操作面至少通过所述通孔显露,所述第一方向为从所述电子设备的外部到所述电子设备内部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固定止挡件,与安装于所述通孔内的按键止挡连接,用于阻止所述按键从第二方向从所述通孔中脱离;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按键,包括:
第一按键止挡,用于在所述按键安装到所述通孔后位于与所述通孔连通的第一固定槽内;
第二按键止挡,与所述第一按键止挡相对设置,在所述按键安装到所述通孔后与所述固定止挡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按键包括:
第一侧面;
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按键止挡,位于按键的第一侧面
所述第二按键止挡,位于所述按键的第二侧面;
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为相对面,第二按键止挡框架体第二按键止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按键包括:
第三侧面,连接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按键止挡沿所述第三侧面向外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按键包括:
所述第二侧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固定槽;
所述第二按键止挡为所述第二固定槽的槽边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按键止档所对应的槽边缘小于所述第二固定槽的另一个槽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第三侧面的中央区域还设置有按键槽,所述按键槽内活动安装有第一按键触点;所述按键槽在沿所述通孔连通的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按键触点在所述沿所述通孔连通的方向的宽度;
若所述按键受到按压时,所述按键槽与所述第一按键触点相互作用,促使所述第一按键触点向所述框架体内部运动;
若所述按键未受到按压时,所述按键槽与所述第一按键触点间隙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处理模组,位于所述框架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按键触点相互作用的第二按键触点。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8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固定止挡件为U型固定止挡件或倒几字型固定止档件,用于固定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按键的所述第二按键止挡。
CN201820717046.9U 2018-05-14 2018-05-14 电子设备 Active CN208316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17046.9U CN208316780U (zh) 2018-05-14 2018-05-14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17046.9U CN208316780U (zh) 2018-05-14 2018-05-14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16780U true CN208316780U (zh) 2019-01-01

Family

ID=64712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17046.9U Active CN208316780U (zh) 2018-05-14 2018-05-14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167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4121A (zh) * 2019-08-23 2019-11-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4121A (zh) * 2019-08-23 2019-11-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3148B (zh) 按键结构及具有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装置
US7800008B2 (en) Side key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9997309B2 (en) Touch control keyboard
GB2464584A (en) A touch module connected to a housing and disposed above a swich module
CN102403147B (zh) 按键结构及具有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装置
CN104900439B (zh) 一种按键装置及具有该按键装置的终端
US20110186414A1 (en) Dome switch integrated touch window for mobile terminal
TWI496030B (zh) 薄型按鍵結構
CN208316780U (zh) 电子设备
US20190150509A1 (en) Battery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thereof
JP2013258088A (ja) 押しボタンスイッチ構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携帯端末
CN102403145A (zh) 按键结构及具有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装置
US11189436B2 (en) Scissor-type connecting assembly of key structure
US10804046B2 (en) Key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7012205B1 (en) Bezel assembly
CN218414346U (zh) 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2485181U (zh) 键盘
CN220710164U (zh) 一种防误触轻触开关
JP2014199771A (ja) キー構造体及び電子機器
CN210536336U (zh) 供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20933948U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按钮组件
CN219534356U (zh) 按键组件以及控制器
CN114141562B (zh) 电子设备
CN219226122U (zh) 一种弹性按键及电器设备
EP2790200B1 (en) Input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