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16143U - 一种新型多功能便携能源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多功能便携能源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16143U
CN208316143U CN201820965612.8U CN201820965612U CN208316143U CN 208316143 U CN208316143 U CN 208316143U CN 201820965612 U CN201820965612 U CN 201820965612U CN 208316143 U CN208316143 U CN 2083161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inless steel
aluminium
plate
heat sink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6561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向东
郑永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Hubble Zhenghui Green Energy-Saving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Hubble Zhenghui Green Energy-Saving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Hubble Zhenghui Green Energy-Saving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Hubble Zhenghui Green Energy-Saving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6561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161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161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161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便携能源站,包括矩形壳体,所述矩形壳体内设置有置物空腔,矩形壳体的下端面中部设置有一个进风口,进风口下方设置有风扇装置,风扇装置的出风口对准进风口设置,置物空腔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铝散热板、第一不锈钢定位板、第二铝散热板、第二不锈钢定位板、第三铝散热板和第三不锈钢定位板,矩形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上通风孔,且矩形壳体的上端面中部一体设置有一根连接螺管,该连接螺管上端螺纹连接有一根不锈钢螺杆,所述不锈钢螺杆上端焊接有一个不锈钢防尘遮雨罩。上述技术方案,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部件之间不会互相传递热量、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且安全可靠,实用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多功能便携能源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便携能源站。
背景技术
电子科技的快速进步把电子产品推向数字化的时代,各种数字电子产品不断推向市场,其中包括许多数字化的便携式娱乐、通讯等电子产品,如手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MP4、PDA、便携式GPS和便携式DVD等。如何为这些便携式移动电子产品提供更适用、更通用、更经用、更安全、更系统的备用电能,的确是一个很有份量的课题。
现有的移动能源站结构存在不足:现有的移动能源站结构设置不合理,部件之间都是堆积在一起的,部件之间会互相传递热量,往往导致散热不及时,电子元件容易损坏,导致使用寿命短,且存在爆炸的安全隐患,实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部件之间不会互相传递热量、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且安全可靠的新型多功能便携能源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多功能便携能源站,包括矩形壳体,所述矩形壳体内设置有置物空腔,所述矩形壳体的下端面中部设置有一个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下方设置有风扇装置,且所述风扇装置的出风口对准进风口设置,且风扇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与矩形壳体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支撑架下端焊接有一块底板,所述底板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滚轮装置;所述置物空腔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铝散热板、第一不锈钢定位板、第二铝散热板、第二不锈钢定位板、第三铝散热板和第三不锈钢定位板,所述矩形壳体的左端面中部位置设置有一个左散热孔,所述左散热孔左端设置有第一左散热铝板,左散热孔右端设置有第二左散热铝板,所述第一左散热铝板和第二左散热铝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矩形壳体的右端面中部位置设置有一个右散热孔,所述右散热孔右端设置有第一右散热铝板,右散热孔左端设置有第二右散热铝板,所述第一右散热铝板和第二右散热铝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矩形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上通风孔,且矩形壳体的上端面中部一体设置有一根连接螺管,该连接螺管上端螺纹连接有一根不锈钢螺杆,所述不锈钢螺杆上端焊接有一个不锈钢防尘遮雨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矩形壳体的置物空腔通过第一铝散热板、第一不锈钢定位板、第二铝散热板、第二不锈钢定位板、第三铝散热板和第三不锈钢定位板分隔成多层部件安装层,能够将现有的部件分隔开,避免互相接触后互相传递热量,并且风扇装置将散热风吹进置物空腔内,使得置物空腔内的空气不断流动更新,现有的部件、各铝散热板以及各散热铝板散热及时;滚轮装置使得移动方便;不锈钢防尘遮雨罩能够起到防尘和防雨的作用;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部件之间不会互相传递热量、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且安全可靠,实用性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铝散热板的下端面一体设置有若干个支脚,且每个支脚下端与置物空腔的内底面粘接固定,所述第一铝散热板为网格状结构。通过本设置,第一铝散热板结构设置合理,散热效果好,连接可靠。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不锈钢定位板的下端面与第一铝散热板的上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3—10cm,所述第一不锈钢定位板的上端面与第二铝散热板的下端面粘接固定,所述第一不锈钢定位板和第二铝散热板的左端均与第二左散热铝板的右端面焊接固定,所述第一不锈钢定位板和第二铝散热板的右端均与第二右散热铝板的左端面焊接固定;所述第一不锈钢定位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风孔,第二铝散热板为网格状结构。通过本设置,第一不锈钢定位板对第二铝散热板起到支撑作用,第二左散热铝板结构设置合理,散热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不锈钢定位板的下端面与第二铝散热板的上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8cm,所述第三铝散热板的下端面与第二不锈钢定位板的上端面粘接固定,所述第二不锈钢定位板和第三铝散热板的左端均与第二左散热铝板的右端面焊接固定,所述第二不锈钢定位板和第三铝散热板的右端均与第二右散热铝板的左端面焊接固定;所述第二不锈钢定位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风孔,第三铝散热板为网格状结构。通过本设置,第二不锈钢定位板对第三铝散热板起到支撑作用,第三左散热铝板结构设置合理,散热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不锈钢定位板的下端面与第三铝散热板的上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5—6cm,所述第三不锈钢定位板左端与第二左散热铝板的右端面焊接固定,所述第三不锈钢定位板右端与第二右散热铝板的左端面焊接固定;所述第三不锈钢定位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三通孔。通过本设置,第三不锈钢定位板结构设置合理,散热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置物空腔的后内壁面上设置有多条穿线槽;所述第一铝散热板上固定粘接有接线端子连接座和变压装置,所述第二铝散热板的上端面上固定粘接有电路板,所述第三铝散热板的上端面上固定粘接有第一充电式电池,所述第三不锈钢定位板的上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充电式电池。通过本设置,结构设置更加合理,各部件安装方便,互相之间不会传递热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更加合理,矩形壳体的置物空腔通过第一铝散热板、第一不锈钢定位板、第二铝散热板、第二不锈钢定位板、第三铝散热板和第三不锈钢定位板分隔成多层部件安装层,能够将现有的部件分隔开,避免互相接触后互相传递热量,并且风扇装置将散热风吹进置物空腔内,使得置物空腔内的空气不断流动更新,现有的部件、各铝散热板以及各散热铝板散热及时;滚轮装置使得移动方便;不锈钢防尘遮雨罩能够起到防尘和防雨的作用;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部件之间不会互相传递热量、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且安全可靠,实用性好。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部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多功能便携能源站,包括矩形壳体1,所述矩形壳体1内设置有置物空腔11,所述矩形壳体1的下端面中部设置有一个进风口12,所述进风口12下方设置有风扇装置2,且所述风扇装置 2的出风口对准进风口12设置,且风扇装置2包括支撑架21,所述支撑架21 上端与矩形壳体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支撑架21下端焊接有一块底板22,所述底板22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滚轮装置3;所述置物空腔11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铝散热板4、第一不锈钢定位板5、第二铝散热板6、第二不锈钢定位板7、第三铝散热板8和第三不锈钢定位板9,所述矩形壳体1的左端面中部位置设置有一个左散热孔13,所述左散热孔13左端设置有第一左散热铝板10,左散热孔13右端设置有第二左散热铝板15,所述第一左散热铝板10和第二左散热铝板15可拆卸连接;所述矩形壳体1的右端面中部位置设置有一个右散热孔14,所述右散热孔14右端设置有第一右散热铝板16,右散热孔14左端设置有第二右散热铝板17,所述第一右散热铝板16和第二右散热铝板17可拆卸连接;所述矩形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上通风孔18,且矩形壳体1的上端面中部一体设置有一根连接螺管19,该连接螺管19上端螺纹连接有一根不锈钢螺杆20,所述不锈钢螺杆20上端焊接有一个不锈钢防尘遮雨罩23。
作为优选的,所述风扇装置2的支撑架21与风扇装置2的风扇本体采用螺钉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架21上端与矩形壳体1的下端面焊接固定;滚轮装置3 的数量设置两个以上,且滚轮装置3为现有产品,滚轮装置3采用现有的螺钉与底板22的下端面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左散热铝板10和第二左散热铝板15通过现有的螺栓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右散热铝板16和第二右散热铝板17通过现有的螺栓连接固定;上通风孔18的数量设置四个以上。
为使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更加合理,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所述第一铝散热板4的下端面一体设置有若干个支脚41,且每个支脚41下端与置物空腔11 的内底面粘接固定,所述第一铝散热板4为网格状结构。
所述第一不锈钢定位板5的下端面与第一铝散热板4的上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3—10cm,所述第一不锈钢定位板5的上端面与第二铝散热板6的下端面粘接固定,所述第一不锈钢定位板5和第二铝散热板6的左端均与第二左散热铝板15的右端面焊接固定,所述第一不锈钢定位板5和第二铝散热板6的右端均与第二右散热铝板17的左端面焊接固定;所述第一不锈钢定位板5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风孔51,第二铝散热板6为网格状结构。
所述第二不锈钢定位板7的下端面与第二铝散热板6的上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8cm,所述第三铝散热板8的下端面与第二不锈钢定位板7的上端面粘接固定,所述第二不锈钢定位板7和第三铝散热板8的左端均与第二左散热铝板15的右端面焊接固定,所述第二不锈钢定位板7和第三铝散热板8的右端均与第二右散热铝板17的左端面焊接固定;所述第二不锈钢定位板7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风孔71,第三铝散热板8为网格状结构。
所述第三不锈钢定位板9的下端面与第三铝散热板8的上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5—6cm,所述第三不锈钢定位板9左端与第二左散热铝板15的右端面焊接固定,所述第三不锈钢定位板9右端与第二右散热铝板17的左端面焊接固定;所述第三不锈钢定位板9上设置有多个第三通孔91。
所述置物空腔11的后内壁面上设置有多条穿线槽111;所述第一铝散热板4 上固定粘接有接线端子连接座24和变压装置25,所述第二铝散热板6的上端面上固定粘接有电路板26,所述第三铝散热板8的上端面上固定粘接有第一充电式电池27,所述第三不锈钢定位板9的上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充电式电池28。作为优选的,接线端子连接座24、变压装置25、电路板26、第一充电式电池 27、第二充电式电池28和风扇装置2通过现有的导线连接。所述第一充电式电池27和第二充电式电池28均为现有的铅酸蓄电池或铝离子电池。
本实施例所述的各散热板的网格状结构为现有的矩形网格或菱形网格结构。
实际应用时,矩形壳体的置物空腔通过第一铝散热板、第一不锈钢定位板、第二铝散热板、第二不锈钢定位板、第三铝散热板和第三不锈钢定位板分隔成多层部件安装层,能够将现有的部件分隔开,避免互相接触后互相传递热量,并且风扇装置将散热风吹进置物空腔内,使得置物空腔内的空气不断流动更新,现有的部件、各铝散热板以及各散热铝板散热及时;滚轮装置使得移动方便;不锈钢防尘遮雨罩能够起到防尘和防雨的作用;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部件之间不会互相传递热量、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且安全可靠,实用性好。
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新型多功能便携能源站,包括矩形壳体(1),所述矩形壳体(1)内设置有置物空腔(11),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壳体(1)的下端面中部设置有一个进风口(12),所述进风口(12)下方设置有风扇装置(2),且所述风扇装置(2)的出风口对准进风口(12)设置,且风扇装置(2)包括支撑架(21),所述支撑架(21)上端与矩形壳体(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支撑架(21)下端焊接有一块底板(22),所述底板(22)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滚轮装置(3);所述置物空腔(11)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铝散热板(4)、第一不锈钢定位板(5)、第二铝散热板(6)、第二不锈钢定位板(7)、第三铝散热板(8)和第三不锈钢定位板(9),所述矩形壳体(1)的左端面中部位置设置有一个左散热孔(13),所述左散热孔(13)左端设置有第一左散热铝板(10),左散热孔(13)右端设置有第二左散热铝板(15),所述第一左散热铝板(10)和第二左散热铝板(15)可拆卸连接;所述矩形壳体(1)的右端面中部位置设置有一个右散热孔(14),所述右散热孔(14)右端设置有第一右散热铝板(16),右散热孔(14)左端设置有第二右散热铝板(17),所述第一右散热铝板(16)和第二右散热铝板(17)可拆卸连接;所述矩形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上通风孔(18),且矩形壳体(1)的上端面中部一体设置有一根连接螺管(19),该连接螺管(19)上端螺纹连接有一根不锈钢螺杆(20),所述不锈钢螺杆(20)上端焊接有一个不锈钢防尘遮雨罩(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便携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散热板(4)的下端面一体设置有若干个支脚(41),且每个支脚(41)下端与置物空腔(11)的内底面粘接固定,所述第一铝散热板(4)为网格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便携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不锈钢定位板(5)的下端面与第一铝散热板(4)的上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3 —10cm,所述第一不锈钢定位板(5)的上端面与第二铝散热板(6)的下端面粘接固定,所述第一不锈钢定位板(5)和第二铝散热板(6)的左端均与第二左散热铝板(15)的右端面焊接固定,所述第一不锈钢定位板(5)和第二铝散热板(6)的右端均与第二右散热铝板(17)的左端面焊接固定;所述第一不锈钢定位板(5)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风孔(51),第二铝散热板(6)为网格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便携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不锈钢定位板(7)的下端面与第二铝散热板(6)的上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8cm,所述第三铝散热板(8)的下端面与第二不锈钢定位板(7)的上端面粘接固定,所述第二不锈钢定位板(7)和第三铝散热板(8)的左端均与第二左散热铝板(15)的右端面焊接固定,所述第二不锈钢定位板(7)和第三铝散热板(8)的右端均与第二右散热铝板(17)的左端面焊接固定;所述第二不锈钢定位板(7)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风孔(71),第三铝散热板(8)为网格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便携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不锈钢定位板(9)的下端面与第三铝散热板(8)的上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5—6cm,所述第三不锈钢定位板(9)左端与第二左散热铝板(15)的右端面焊接固定,所述第三不锈钢定位板(9)右端与第二右散热铝板(17)的左端面焊接固定;所述第三不锈钢定位板(9)上设置有多个第三通孔(9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便携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空腔(11)的后内壁面上设置有多条穿线槽(111);所述第一铝散热板(4)上固定粘接有接线端子连接座(24)和变压装置(25),所述第二铝散热板(6)的上端面上固定粘接有电路板(26),所述第三铝散热板(8)的上端面上固定粘接有第一充电式电池(27),所述第三不锈钢定位板(9)的上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充电式电池(28)。
CN201820965612.8U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新型多功能便携能源站 Active CN2083161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65612.8U CN208316143U (zh)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新型多功能便携能源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65612.8U CN208316143U (zh)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新型多功能便携能源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16143U true CN208316143U (zh) 2019-01-01

Family

ID=64708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65612.8U Active CN208316143U (zh)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新型多功能便携能源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161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764054A (zh) 一种电力系统用新能源消纳的储能装置
CN203456525U (zh) 一种储能电池装置
CN105744654B (zh) 一种背负式移动通信一体化基站
CN211605738U (zh) 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电力配电柜
CN208316143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便携能源站
CN211859209U (zh) 一种防爆型低压配电柜
CN206834572U (zh) 一种散热除潮高压开关柜
CN207368561U (zh) 低压成套开关柜
CN215121691U (zh) 一种防水散热的高压变频器柜
CN208386192U (zh) 一种新型电源升降箱
CN207559344U (zh) 一种具有改善热特性的电力工程配电箱
CN206349858U (zh) 新能源汽车低压控制盒
CN213367211U (zh) 一种具有远程终端控制功能的配电柜
CN212737793U (zh) 一种车用充电设备的充放电控制设备
CN212205131U (zh) 一种带有多级保温的吸收式制冷机
CN208999662U (zh) 一种模块式虚拟现实装置
CN208874325U (zh) 一种无人机自冷却电源模块
CN203423839U (zh) 一种电子镇流器壳体结构
CN206658364U (zh) 一种交通监控设备控制箱
CN203338903U (zh) 模块化外挂式电抗器
CN211557696U (zh) 一种无风扇散热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CN207589395U (zh) 一种大功率器件高效散热电力柜
CN217444910U (zh) 箱式变压器电气组件智能监测装置
CN207339670U (zh) 一种大功率高指标电源设备
CN210112527U (zh) 一种用于室外一体化电源的铝铸外壳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