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12349U - 内吸型蒸汽煤锅炉 - Google Patents

内吸型蒸汽煤锅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12349U
CN208312349U CN201820916553.5U CN201820916553U CN208312349U CN 208312349 U CN208312349 U CN 208312349U CN 201820916553 U CN201820916553 U CN 201820916553U CN 208312349 U CN208312349 U CN 208312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iler
gas
turbine
inner chamber
wea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1655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建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91655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12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12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123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吸型蒸汽煤锅炉,包括煤炉、锅炉、蒸汽输出装置、电力输出装置和水位控制箱,锅炉包括锅炉主体和锅炉外壳,锅炉外壳内具有第一内腔,锅炉主体内具有第二内腔,锅炉主体通过多个连接架固定在第一内腔的上部,第一内腔的下部设置有支撑架,煤炉放置在支撑架上,第二内腔中间设置有一中间凸起的分层斜板,分层斜板将第二内腔分为上层和下层,蒸汽输出装置设置在第二内腔的上层并固定在分层斜板上,第二内腔的下层为储水腔,水位控制箱的一侧底部连接至锅炉进水管的一端,锅炉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储水腔的一侧底部。该内吸型蒸汽煤锅炉工作性能稳定,能够充分利用热能。

Description

内吸型蒸汽煤锅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吸型蒸汽煤锅炉。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炉中生产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目前市场上的锅炉能本身输出较大热能又无法充分产生的热能,使热能外放,导致锅炉的工作地点的温度过高,过高温度下的工作场所也极易造成锅炉的工作性能的不稳定,增加了锅炉损坏或爆炸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作性能稳定、能够充分利用热能的内吸型蒸汽煤锅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吸型蒸汽煤锅炉,包括煤炉、锅炉、蒸汽输出装置、电力输出装置和水位控制箱,所述锅炉包括锅炉主体和锅炉外壳,所述锅炉外壳内具有第一内腔,所述锅炉主体内具有第二内腔,所述锅炉主体通过多个连接架固定在第一内腔的上部,所述第一内腔的下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煤炉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第二内腔中间设置有一中间凸起的分层斜板,所述分层斜板将第二内腔分为上层和下层,所述蒸汽输出装置设置在第二内腔的上层并固定在分层斜板上,所述第二内腔的下层为储水腔,所述锅炉主体的顶部分别连接至强推气管和弱推气管的进气端,所述强推气管和弱推气管的出气端分别连接在电力输出装置的顶部,所述水位控制箱的一侧底部连接至锅炉进水管的一端,所述锅炉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储水腔的一侧底部。
优选的,所述分层斜板的上方通过一分室隔板将第二内腔的上层分为强气室和弱气室,所述强推气管的进气端连接在强气室的顶部,所述弱推气管的进气端连接在弱气室的顶部,所述弱气室的一端角开设有集气口,所述强气室内固定有一气轮机支架,所述分层斜板上在气轮机支架的下方开设有一蒸汽喷口,所述蒸汽喷口设置在分层斜板中间凸起处。
优选的,所述蒸汽输出装置包括第一气轮机和送气风叶,所述第一气轮机固定在气轮机支架上,所述第一气轮机中间设置有一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穿过分室隔板且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内腔的侧壁上,所述送气风叶设置在弱气室内并固定在第一转动轴上。
优选的,所述气轮机支架靠近分室隔板的一侧设置有上下对称的加封板。
优选的,所述电力输出装置包括强推气气轮、弱推气气轮和电机,所述强推气气轮和弱推气气轮设置在一气轮机室内并固定在第二转动轴上,所述第二转动轴驱动电机运转,所述电机设置在气轮机室的外旁侧,所述气轮机室一侧设置有排气管。
优选的,所述强推气管的出气端开设在强推气气轮的顶部,所述弱推气管的出气端开设在弱推气气轮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水位控制箱包括水位箱、储水箱、水位浮球警报器和出水管,所述水位浮球警报器安放在水位箱内并固定在一支杆上,所述水位箱的顶部设置有一套管,所述支杆穿设在套管内,所述出水管的进水口连接至储水箱的底部,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水位箱的上方,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开关。
优选的,所述锅炉外壳的侧面下部设置有一开炉门。
优选的,所述锅炉外壳还包括顶盖和壳身,所述顶盖通过与壳身固定连接,所述顶盖开设有分别供强推气管和弱推气管穿过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煤炉底部设置有进气门板,所述进气门板的下方设置有一接灰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内吸型蒸汽煤锅炉将锅炉分为锅炉主体和锅炉外壳,锅炉主体中设置的蒸汽输出装置不仅能够将储水腔内产生热能输出,还能够将锅炉外壳和锅炉主体之间的额外的热能输出到电力输出装置上,充分利用了锅炉的热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煤炉;2、锅炉;3、蒸汽输出装置;4、电力输出装置;5、水位控制箱;6、锅炉主体;7、锅炉外壳;8、第一内腔;9、第二内腔;10、连接架;11、支撑架;12、分层斜板;13、上层;14、下层;15、储水腔;16、强推气管;17、弱推气管;18、锅炉进水管;19、分室隔板;20、强气室;21、弱气室;22、集气口;23、气轮机支架;24、蒸汽喷口;25、第一气轮机;26、送气风叶;27、第一转动轴;28、加封板;29、强推气气轮;30、弱推气气轮;31、电机;32、气轮机室;33、第二转动轴;34、排气管;35、水位箱;36、储水箱;37、水位浮球警报器;38、出水管;39、支杆;40、套管;41、出水开关;42、开炉门;43、顶盖;44、壳身;45、进气门板;46、接灰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内吸型蒸汽煤锅炉,包括煤炉1、锅炉2、蒸汽输出装置3、电力输出装置4和水位控制箱5,所述锅炉2包括锅炉主体6和锅炉外壳7,所述锅炉外壳7内具有第一内腔8,所述锅炉主体6内具有第二内腔9,所述锅炉主体6通过多个连接架10固定在第一内腔8的上部,所述第一内腔8的下部设置有支撑架11,所述煤炉1放置在支撑架11上,所述第二内腔9中间设置有一中间凸起的分层斜板12,所述分层斜板12将第二内腔9分为上层13和下层14,所述蒸汽输出装置3设置在第二内腔9的上层13并固定在分层斜板12上,所述第二内腔9的下层14为储水腔15,所述锅炉主体6的顶部分别连接至强推气管16和弱推气管17的进气端,所述强推气管16和弱推气管17的出气端分别连接在电力输出装置4的顶部,所述水位控制箱5的一侧底部连接至锅炉进水管18的一端,所述锅炉进水管18的另一端连接在储水腔15的一侧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层斜板12的上方通过一分室隔板19将第二内腔8的上层分为强气室20和弱气室21,所述强推气管16的进气端连接在强气室20的顶部,所述弱推气管17的进气端连接在弱气室21的顶部,所述弱气室21的一端角开设有集气口22,所述强气室20内固定有一气轮机支架23,所述分层斜板12上在气轮机支架23的下方开设有一蒸汽喷口24,所述蒸汽喷口24设置在分层斜板12中间凸起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蒸汽输出装置3包括第一气轮机25和送气风叶26,所述第一气轮机25固定在气轮机支架23上,所述第一气轮机25中间设置有一第一转动轴27,所述第一转动轴27穿过分室隔板19且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内腔9的侧壁上,所述送气风叶26设置在弱气室21内并固定在第一转动轴27上。送气风叶26将锅炉主体6和锅炉外壳7之间的多余热能聚集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轮机支架23靠近分室隔板19的一侧设置有上下对称的加封板28,加封板28防止强气室20内的蒸汽泄漏至弱气室21,保持住强气室20蒸汽的热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力输出装置4包括强推气气轮29、弱推气气轮30和电机31,所述强推气气轮29和弱推气气轮30设置在一气轮机室32内并固定在第二转动轴33上,所述第二转动轴33驱动电机31运转,所述电机31设置在气轮机室32的外旁侧,所述气轮机室32一侧设置有排气管3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强推气管16的出气端开设在强推气气轮29的顶部,所述弱推气管17的出气端开设在弱推气气轮30的顶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位控制箱5包括水位箱35、储水箱36、水位浮球警报器37和出水管38,所述水位浮球警报器37安放在水位箱35内并固定在一支杆39上,所述水位箱35的顶部设置有一套管40,所述支杆38穿设在套管40内,所述出水管38的进水口连接至储水箱36的底部,所述出水管38的出水口位于水位箱35的上方,所述出水管38上设置有出水开关4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锅炉外壳7的侧面下部设置有一开炉门42,工作时,可开启开炉门42用以添加燃料或者更换煤炉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锅炉外壳7还包括顶盖43和壳身44,所述顶盖43通过与壳身44固定连接,所述顶盖43开设有分别供强推气管16和弱推气管17穿过的通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煤炉1底部设置有进气门板45,所述进气门板45的下方设置有一接灰盘46,所述进气门板45可更换成具有通孔的门板,用以通气。
锅炉工作时,煤炉1内的燃料燃烧,将储水腔15内的水烧沸腾后,蒸汽向上升起并随着分层斜板12的角度从蒸汽喷口24处喷出,所述蒸汽喷出后带动第一气轮机25运转,第一气轮机25带动第一转动轴27运转,所述第一转动轴27带动送气风叶26运转,随后蒸汽通过强推气管16到达强推气气轮29处,带动强推气气轮29运转,同时,送气风叶26将锅炉主体6和锅炉外壳7之间的多余热能通过弱推气管17送至弱推气气轮30处,带动弱推气气轮30运转,接着强推气气轮29和弱推气气轮30同时带动第二转动轴33运转,第二转动轴33带动电机31开始工作,剩余的废气从排气管34中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但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任何简单的修改、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内吸型蒸汽煤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煤炉、锅炉、蒸汽输出装置、电力输出装置和水位控制箱,所述锅炉包括锅炉主体和锅炉外壳,所述锅炉外壳内具有第一内腔,所述锅炉主体内具有第二内腔,所述锅炉主体通过多个连接架固定在第一内腔的上部,所述第一内腔的下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煤炉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第二内腔中间设置有一中间凸起的分层斜板,所述分层斜板将第二内腔分为上层和下层,所述蒸汽输出装置设置在第二内腔的上层并固定在分层斜板上,所述第二内腔的下层为储水腔,所述锅炉主体的顶部分别连接至强推气管和弱推气管的进气端,所述强推气管和弱推气管的出气端分别连接在电力输出装置的顶部,所述水位控制箱的一侧底部连接至锅炉进水管的一端,所述锅炉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储水腔的一侧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吸型蒸汽煤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斜板的上方通过一分室隔板将第二内腔的上层分为强气室和弱气室,所述强推气管的进气端连接在强气室的顶部,所述弱推气管的进气端连接在弱气室的顶部,所述弱气室的一端角开设有集气口,所述强气室内固定有一气轮机支架,所述分层斜板上在气轮机支架的下方开设有一蒸汽喷口,所述蒸汽喷口设置在分层斜板中间凸起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吸型蒸汽煤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输出装置包括第一气轮机和送气风叶,所述第一气轮机固定在气轮机支架上,所述第一气轮机中间设置有一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穿过分室隔板且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内腔的侧壁上,所述送气风叶设置在弱气室内并固定在第一转动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吸型蒸汽煤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轮机支架靠近分室隔板的一侧设置有上下对称的加封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吸型蒸汽煤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输出装置包括强推气气轮、弱推气气轮和电机,所述强推气气轮和弱推气气轮设置在一气轮机室内并固定在第二转动轴上,所述第二转动轴驱动电机运转,所述电机设置在气轮机室的外旁侧,所述气轮机室一侧设置有排气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吸型蒸汽煤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强推气管的出气端开设在强推气气轮的顶部,所述弱推气管的出气端开设在弱推气气轮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吸型蒸汽煤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控制箱包括水位箱、储水箱、水位浮球警报器和出水管,所述水位浮球警报器安放在水位箱内并固定在一支杆上,所述水位箱的顶部设置有一套管,所述支杆穿设在套管内,所述出水管的进水口连接至储水箱的底部,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水位箱的上方,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吸型蒸汽煤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外壳的侧面下部设置有一开炉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吸型蒸汽煤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外壳还包括顶盖和壳身,所述顶盖通过与壳身固定连接,所述顶盖开设有分别供强推气管和弱推气管穿过的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吸型蒸汽煤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炉底部设置有进气门板,所述进气门板的下方设置有一接灰盘。
CN201820916553.5U 2018-06-13 2018-06-13 内吸型蒸汽煤锅炉 Active CN208312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16553.5U CN208312349U (zh) 2018-06-13 2018-06-13 内吸型蒸汽煤锅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16553.5U CN208312349U (zh) 2018-06-13 2018-06-13 内吸型蒸汽煤锅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12349U true CN208312349U (zh) 2019-01-01

Family

ID=64706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16553.5U Active CN208312349U (zh) 2018-06-13 2018-06-13 内吸型蒸汽煤锅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123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57640U (zh) 一种全自动电加热蒸汽发生器
CN106482174A (zh) 一种集成灶的燃气回流机构
CN211174247U (zh) 一种锅炉烟气利用装置
CN208312349U (zh) 内吸型蒸汽煤锅炉
CN109838899A (zh) 一种煤炭可充分燃烧的燃煤供热锅炉
CN207649086U (zh) 节能环保燃料炉
CN106765346A (zh) 一种节能集成灶
CN210267178U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锅炉加热启动装置
CN207420741U (zh) 一种能源利用率高的水蒸气发电系统
CN207688094U (zh) 一种可以快速产生蒸汽的缓流水膜加热式节能锅炉
CN205979696U (zh) 一种新型电加热蒸汽锅炉
CN208606377U (zh) 一种基于新能源技术应用的节能型环保锅炉
CN215864040U (zh) 一种新能源节能环保锅炉
CN204806660U (zh) 一种立式燃焦炭锅炉
CN208804662U (zh) 一种发电采暖两用锅炉
CN220958426U (zh) 一种高温生产锅炉装置
CN208817708U (zh) 一种新型环保节能锅炉
CN205641539U (zh) 一种自动控制锅炉
CN207438883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风能发电热水器
CN211119281U (zh) 一种全自动生物质锅炉
CN102718273A (zh) 一种含油废水蒸发浓缩设备及其浓缩方法
CN205783704U (zh) 无压力锅炉及其系统
CN215765015U (zh) 一种能够循环利用烟气的循环式蒸汽发生器
CN212720279U (zh) 一种工厂锅炉供热系统
CN206376904U (zh) 一种基于自动控温的汽轮机快速启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