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02603U - 一种油田助剂混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田助剂混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02603U
CN208302603U CN201820619352.9U CN201820619352U CN208302603U CN 208302603 U CN208302603 U CN 208302603U CN 201820619352 U CN201820619352 U CN 201820619352U CN 208302603 U CN208302603 U CN 2083026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discrete
discrete cover
shaft
edge por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1935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明芝
范传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n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i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n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i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061935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026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026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0260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田助剂混合装置,在转轴的下端设置离散罩,离散罩靠近其边沿部分的部分上均布设置有若干个甩出孔,离散罩的边沿部分下侧为固定设置在罐体内壁上的内托环,离散罩的边沿部分与内托环之间设置有容纳若干个滚珠的环形滚道,在离散罩转动时,能够有效降低离散罩的边沿部分与内托环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离散罩的使用寿命,而离散罩的中部正对进液管,各待混合溶液分别从各个进液管进入罐体,并落入离散罩上远离甩出孔的倒锥形碗状部分上,此时由于离散罩处于转动状态,使得离散罩中部依次承接各待混合溶液进行即刻混合,同时混合后的溶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甩出孔甩离离散罩并落入罐体底部,最后从受控制阀控制的出液管排出。

Description

一种油田助剂混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开采用剂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田助剂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助剂,亦称油田化学剂,是指解决油田钻井、完井、采油、注水、提高采收率及集输等过程中所使用的药剂。油田助剂品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较多, 根据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使用的油田助剂类型代号标准,可将油田助剂分为通用化学品、钻井用化学品、油气开采用化学品、提高采收率用化学品、油气集输用化学品和水处理用化学品六类。目前国产油田化学品已达300余种,年消耗量超过50000t。为了存储方便,一般油田助剂在使用前进行混合,但是现有的混合装置一般采用电机带动搅拌轴在罐体内转动的形式,需要先搅拌混合后排出,工作效率较低,难以边混合边排出,能够有效提高混合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田助剂混合装置,在传统搅拌混合结构的基础上,在转轴的下端设置离散罩,离散罩靠近其边沿部分的部分上均布设置有若干个甩出孔,离散罩的边沿部分下侧为固定设置在罐体内壁上的内托环,离散罩的边沿部分与内托环之间设置有容纳若干个滚珠的环形滚道,在离散罩在伺服电机通过转轴驱动下发生转动时,能够有效降低离散罩的边沿部分与内托环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离散罩的使用寿命,而离散罩的中部正对进液管,各待混合溶液分别从各个进液管进入罐体,并落入离散罩上远离甩出孔的倒锥形碗状部分上,此时由于离散罩处于转动状态,使得离散罩中部依次承接各待混合溶液进行即刻混合,同时混合后的溶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甩出孔甩离离散罩并落入罐体底部,最后从受控制阀控制的出液管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田助剂混合装置,包括伺服电机、联轴器、转轴、顶盖和罐体,所述罐体的上端设置有所述顶盖,所述顶盖的中央贯穿有所述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伺服电机的主轴相连,所述转轴的下端悬置在所述罐体内,所述转轴的下端嵌套有离散罩,所述离散罩呈倒锥形壳状结构且边沿部分与所述罐体内壁接触;
所述离散罩上靠近其边沿部分的部分上均布贯通有若干个甩出孔;
所述罐体内壁固定设置有内托环,所述内托环处于离散罩的边沿部分的下方且与所述离散罩的边沿部分之间设置有容纳若干个滚珠的环形滚道;
所述顶盖的中央嵌入有嵌套塞,所述嵌套塞嵌套在所述转轴上部,所述嵌套塞上绕着所述转轴自上而下均布贯穿有若干个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正下方为所述离散罩上远离所述甩出孔的倒锥形碗状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进一步地,所述伺服电机通过电机支架设置在所述顶盖中央正上方,所述电机支架通过螺栓连接设置在所述顶盖上。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下端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甩出孔呈三角形状,且顶角靠近所述离散罩的中央。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的积极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在传统搅拌混合结构的基础上,在转轴的下端设置离散罩,离散罩靠近其边沿部分的部分上均布设置有若干个甩出孔,离散罩的边沿部分下侧为固定设置在罐体内壁上的内托环,离散罩的边沿部分与内托环之间设置有容纳若干个滚珠的环形滚道,在离散罩在伺服电机通过转轴驱动下发生转动时,能够有效降低离散罩的边沿部分与内托环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离散罩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中,离散罩的中部正对进液管,各待混合溶液分别从各个进液管进入罐体,并落入离散罩上远离甩出孔的倒锥形碗状部分上,此时由于离散罩处于转动状态,使得离散罩中部依次承接各待混合溶液进行即刻混合,同时混合后的溶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甩出孔甩离离散罩并落入罐体底部,最后从受控制阀控制的出液管排出。
3、本实用新型能够边混合边排出,有效提高了油田助剂混合现场的工作效率,也就是提高了油田运转效率。
4、本实用新型便于使用,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伺服电机,2-单向阀,3-嵌套塞,4-顶盖,5-罐体,6-出液管, 7-控制阀,8-电机支架,9-进液管,10-离散罩,11-甩出孔,12-转轴,13-联轴器,14-内托环,15-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 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实用新型。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央”、“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如附图1-附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田助剂混合装置,包括伺服电机1、联轴器13、转轴12、顶盖4和罐体5,罐体5的上端设置有顶盖4,顶盖4的中央贯穿有转轴12,转轴12的上端通过联轴器13与伺服电机1的主轴相连,转轴12的下端悬置在罐体5内,转轴12的下端嵌套有离散罩10,离散罩10呈倒锥形壳状结构且边沿部分与罐体5内壁接触;
离散罩10上靠近其边沿部分的部分上均布贯通有若干个甩出孔11;
罐体5内壁固定设置有内托环14,内托环14处于离散罩10的边沿部分的下方且与离散罩10的边沿部分之间设置有容纳若干个滚珠15的环形滚道;
顶盖4的中央嵌入有嵌套塞3,嵌套塞3嵌套在转轴12上部,嵌套塞3上绕着转轴12自上而下均布贯穿有若干个进液管9,进液管9的正下方为离散罩 10上远离甩出孔11的倒锥形碗状部分。
进液管9上设置有单向阀2,防止从进液管9导入的液体产生负压倒流。
伺服电机1通过电机支架8设置在顶盖4中央正上方,电机支架8通过螺栓连接设置在顶盖4上。
罐体5的下端设置有出液管6,出液管6上设置有控制阀7,便于控制罐体 5内混合液的排出。
甩出孔11呈三角形状,且顶角靠近离散罩10的中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传统搅拌混合结构的基础上,在转轴12的下端设置离散罩10,离散罩10靠近其边沿部分的部分上均布设置有若干个甩出孔 11,离散罩10的边沿部分下侧为固定设置在罐体5内壁上的内托环14,离散罩 10的边沿部分与内托环14之间设置有容纳若干个滚珠15的环形滚道,在离散罩10在伺服电机1通过转轴12驱动下发生转动时,能够有效降低离散罩10的边沿部分与内托环14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离散罩10的使用寿命,而离散罩10 的中部正对进液管9,各待混合溶液分别从各个进液管9进入罐体5,并落入离散罩10上远离甩出孔11的倒锥形碗状部分上,此时由于离散罩10处于转动状态,使得离散罩10中部依次承接各待混合溶液进行即刻混合,同时混合后的溶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甩出孔11甩离离散罩10并落入罐体5底部,最后从受控制阀7控制的出液管6排出,能够边混合边排出,有效提高了油田助剂混合现场的工作效率,也就是提高了油田运转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而在本实用新型各个零部件所采用的材质方面,如果带有“弹性”术语描述的零部件,可以采用的是弹簧钢材质,也可以采用的是橡胶材质;如果带有“刚性”术语描述的零部件,可以采用的是钢材质,也可以采用的是硬质工程塑料材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依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油田助剂混合装置,包括伺服电机、联轴器、转轴、顶盖和罐体,所述罐体的上端设置有所述顶盖,所述顶盖的中央贯穿有所述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伺服电机的主轴相连,所述转轴的下端悬置在所述罐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下端嵌套有离散罩,所述离散罩呈倒锥形壳状结构且边沿部分与所述罐体内壁接触;
所述离散罩上靠近其边沿部分的部分上均布贯通有若干个甩出孔;
所述罐体内壁固定设置有内托环,所述内托环处于离散罩的边沿部分的下方且与所述离散罩的边沿部分之间设置有容纳若干个滚珠的环形滚道;
所述顶盖的中央嵌入有嵌套塞,所述嵌套塞嵌套在所述转轴上部,所述嵌套塞上绕着所述转轴自上而下均布贯穿有若干个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正下方为所述离散罩上远离所述甩出孔的倒锥形碗状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助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助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通过电机支架设置在所述顶盖中央正上方,所述电机支架通过螺栓连接设置在所述顶盖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助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下端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油田助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甩出孔呈三角形状,且顶角靠近所述离散罩的中央。
CN201820619352.9U 2018-04-27 2018-04-27 一种油田助剂混合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026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19352.9U CN208302603U (zh) 2018-04-27 2018-04-27 一种油田助剂混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19352.9U CN208302603U (zh) 2018-04-27 2018-04-27 一种油田助剂混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02603U true CN208302603U (zh) 2019-01-01

Family

ID=64713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1935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02603U (zh) 2018-04-27 2018-04-27 一种油田助剂混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026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09896A (zh) * 2021-05-12 2021-08-06 伍翠云 一种环保型高分子防水涂料及其生产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09896A (zh) * 2021-05-12 2021-08-06 伍翠云 一种环保型高分子防水涂料及其生产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13008B (zh) 锥形外循环乳化机
CN203944376U (zh) 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高效反应釜
CN104437179B (zh) 一种搅拌机
CN208894409U (zh) 一种具有鼓风机的浮选机
CN205868554U (zh) 一种定量加药反向搅拌中心调浆一体式浮选设备
CN208302603U (zh) 一种油田助剂混合装置
CN104929606A (zh) 压裂用连续式半球形混砂装置
CN105080375B (zh) 一种硝硫基长效肥生产用乳化器
CN201313039Y (zh) 高效节能浸出槽的搅拌装置
CN203874719U (zh) 一种自吸式混合器
CN202398308U (zh) 搅拌桶
CN102233245B (zh) 高效柔性结构气、固、液搅拌机
CN202762442U (zh) 双缸式化工反应釜
CN110449210A (zh) 一种聚合物驱采油污水处理装置
CN105457528B (zh) 一种快速混合搅拌器
CN206381996U (zh) 一种氢化反应釜
CN206315733U (zh) 一种底入式防沉积搅拌器
CN104353382A (zh) 吸附搅拌釜
CN202116417U (zh) 一种泥药高效混合器
CN209507726U (zh) 一种污泥生物淋滤专用曝气装置
CN207770045U (zh) 一种矿浆浮选机
CN208131021U (zh) 一种化工反应罐
CN218130133U (zh) 天然气泡沫排水采气系统用消泡罐及消泡模块
CN221108578U (zh) 一种矿用油水混合调浆搅拌桶
CN110433967A (zh) 一种一机多用高速离心式固液分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1

Termination date: 202004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