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87694U - 工业炉窑尾部烟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工业炉窑尾部烟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87694U
CN208287694U CN201820503564.0U CN201820503564U CN208287694U CN 208287694 U CN208287694 U CN 208287694U CN 201820503564 U CN201820503564 U CN 201820503564U CN 208287694 U CN208287694 U CN 2082876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frame body
water tank
flue gas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0356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柯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AOC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Bao C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Bao C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Bao C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0356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876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876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876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炉窑尾部烟气处理装置,包括锅炉、尾部烟道、脱硝反应器、热交换器、滤网除尘装置、活性炭除尘装置、脱硫塔、水箱和烟囱,所述的尾部烟道安装在锅炉上端的出气口,所述的尾部烟道、脱硝反应器、热交换器、滤网除尘装置、活性炭除尘装置、脱硫塔、水箱和烟囱依次通过管道相连;本设计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

Description

工业炉窑尾部烟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及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工业炉窑尾部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燃煤电厂所产生烟气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大气污染物。其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到大气中会形成酸雨。酸雨给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破坏。研究表明,酸雨对土壤、水体、森林、建筑、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均带来严重危害,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更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火电厂烟气污染物还是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因此,必须对燃煤电厂所产生烟气进行处理,以减小环境污染。常见的烟气处理方式为脱硫脱硝除尘,其工艺如下:
从燃煤锅炉来的烟气经脱硝处理脱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后,再经过换热器回收热量,使烟气温度降低后再进入干式除尘器(电除尘法或布袋除尘法)进行除尘,经干式除尘器脱除一定粒径的大颗粒粉尘,再进入脱硫装置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经脱硫处理后的烟气再进行进一步除尘(湿式除尘等),脱除小颗粒粉尘后经烟筒排放。
烟气脱硫是指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目前烟气脱硫方法按脱除产物的干湿形态可分为湿法、半干法和干法,它们的脱硫率不低于80%,且各有优缺点。其中典型的湿式过程有:石灰石/石灰一石膏法、氨法、双碱法、氧化镁法、亚硫酸钠循环吸收法、海水脱硫等。干式过程有:炉内喷钙尾部增湿活化法、荷电干式吸收剂喷射脱硫法、炉内喷钙循环流化床反应器技术等。半干式过程有:旋转喷雾干燥法(SDA)法、循环流化床(CFB}烟气脱硫工艺等。
烟气脱硝是指脱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NOx气体的治理常采用的有NH3还原法,CO还原法和H2还原法。近年来,脱除NOx两种常用的技术是直接催化分解NOx和碳氢化合物选择性催化还原NOx,而且后者优于前者。典型的NH3还原法过程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法)、非催化选择性还原性(SNCR法)。而使用氧化的典型方法有:臭氧氧化吸收法、高锰酸钾KMnO4液相氧化吸收法。
目前,火电厂脱硫脱硝进程正全面推进,但烟气除尘却还相对滞后,仍然采用常规的电除尘法或布袋除尘法,对于收集粒径大于10um的大颗粒粉尘,电除尘器效率可达到97%,布袋除尘器可达到99.7%。但对于粒径小于2.0um的小颗粒粉尘,脱除效率在50%以下,且由于煤质差异,出口烟尘含量通常只能达到30mg/Nm3左右。对于烟气中粒径小于2.0um的小颗粒粉尘,目前国内燃煤电厂通常以湿式电除尘技术为主。湿式电除尘器是用喷水或溢流水等方式使集尘极表面形成一层水膜,将沉集在极板上的粉尘冲走的电除尘器。
湿式清灰可以避免已捕集粉尘的再飞扬,对脱硫后烟气达到很好的除尘效果,出口烟尘含量通常能达到5mg/Nm3左右。但存在着腐蚀、污泥和污水的处理问题。仅在气体含尘浓度较低、要求含尘效率较高时才采用。
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480228A,发明名称:可降低PM2.5排放的燃煤电厂烟气冷却除尘装置及方法。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可降低PM2.5排放的燃煤电厂烟气冷却除尘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锅炉本体、尾部烟道、除尘装置和烟囱,还包括设置在尾部烟道底部的空气预热器,所述除尘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粗除尘器、引风机和洗涤塔;其方法为:自锅炉本体来的烟气进入粗除尘器进行初步净化,除去烟气夹带的固体大颗粒;经初步净化的烟气进入洗涤塔除去烟气中直径较小的颗粒物,包括PM2.5;最后洁净烟气通过烟囱排入大气。不足之处是该方法除尘效率低,处理过程中需耗水量大,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污泥,会造成二次污染,且存在设备腐蚀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中的滤网通过安装座可拆卸地连接在除尘箱体内,起到了便于拆卸和清洗的作用;提供一种工业炉窑尾部烟气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锅炉、尾部烟道、脱硝反应器、热交换器、滤网除尘装置、活性炭除尘装置、脱硫塔、水箱和烟囱,所述的尾部烟道安装在锅炉上端的出气口,所述的尾部烟道、脱硝反应器、热交换器、滤网除尘装置、活性炭除尘装置、脱硫塔、水箱和烟囱依次通过管道相连;
所述的滤网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箱体、滤网、滤网框架、安装座和握柄,所述的除尘箱体的左右两端开设有与管道相匹配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的滤网通过滤网框架可拆卸地连接在除尘箱体内,所述的安装座安装在滤网框架的上端,所述的除尘箱体的顶部开设有与安装座相匹配的安装槽,所述的握柄设置在安装座的顶部,所述的除尘箱体内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的滤网框架的下端连接在卡槽内,所述的滤网框架的两端与除尘箱体的两内壁间隙配合。
进一步:所述的除尘箱体内从左往右设置有三个安装有滤网的滤网框架。
又进一步:所述的活性炭除尘装置包括上框体、下框体、隔板和活性炭过滤板,所述的上框体和下框体上下连接,所述的上框体和下框体的内壁上开设有两条与隔板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的隔板可拆卸地连接在凹槽内,所述的活性炭过滤板夹紧固定在两块隔板之间,所述的隔板上均匀布置有通孔,所述的上框体的左端面上开设有与管道相匹配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的下框体的左端面上开设有与管道相匹配的第三连接孔。
又进一步:所述的上框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的下框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的第一连接座通过螺纹组件与第二连接座相连。
再进一步:所述的水箱与脱硫塔之间的管道为第一输送管,所述的水箱与烟囱之间的管道为第二输送管,所述的第一输送管伸入至水箱内的底板,所述的水箱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出气孔,所述的第二输送管通过集气罩连接在水箱的第一出气孔处,所述的水箱的顶部还设置有连接座,所述集气罩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在连接座上,所述的连接座上相对于第一出气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出气孔。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中的滤网通过安装座可拆卸地连接在除尘箱体内,起到了便于拆卸和清洗的作用;并且本设计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活性炭除尘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活性炭除尘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滤网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5所示的一种工业炉窑尾部烟气处理装置,包括锅炉1、尾部烟道2、脱硝反应器3、热交换器4、滤网除尘装置5、活性炭除尘装置7、脱硫塔6、水箱9和烟囱8,所述的尾部烟道2安装在锅炉1上端的出气口,所述的尾部烟道2、脱硝反应器3、热交换器4、滤网除尘装置5、活性炭除尘装置7、脱硫塔6、水箱9和烟囱8依次通过管道相连;所述的滤网除尘装置5包括除尘箱体5-1、滤网5-2、滤网框架5-3、安装座5-4和握柄5-5,所述的除尘箱体5-1的左右两端开设有与管道相匹配的第一连接孔5-6,所述的滤网5-2通过滤网框架5-3可拆卸地连接在除尘箱体5-1内,所述的安装座5-4安装在滤网框架5-3的上端,所述的除尘箱体5-1的顶部开设有与安装座5-4相匹配的安装槽,所述的握柄5-5设置在安装座5-4的顶部,所述的除尘箱体5-1内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的滤网框架5-3的下端连接在卡槽内,所述的滤网框架5-3的两端与除尘箱体5-1的两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的除尘箱体5-1内从左往右设置有三个安装有滤网5-2的滤网框架5-3。本实用新型中的滤网通过安装座可拆卸地连接在除尘箱体内,起到了便于拆卸和清洗的作用。
如图2和图3所示的活性炭除尘装置7包括上框体7-1、下框体7-2、隔板7-3和活性炭过滤板7-4,所述的上框体7-1和下框体7-2上下连接,所述的上框体7-1和下框体7-2的内壁上开设有两条与隔板7-3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的隔板7-3可拆卸地连接在凹槽内,所述的活性炭过滤板7-4夹紧固定在两块隔板7-3之间,所述的隔板7-3上均匀布置有通孔7-5,所述的上框体7-1的左端面上开设有与管道相匹配的第二连接孔7-6,所述的下框体7-2的左端面上开设有与管道相匹配的第三连接孔7-7;所述的上框体7-1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座7-8,所述的下框体7-2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座7-9,所述的第一连接座7-8通过螺纹组件与第二连接座7-9相连。
如图4所示的水箱9与脱硫塔6之间的管道为第一输送管10,所述的水箱9与烟囱8之间的管道为第二输送管11,所述的第一输送管10伸入至水箱9内的底板,所述的水箱9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出气孔,所述的第二输送管11通过集气罩12连接在水箱9的第一出气孔处,所述的水箱9的顶部还设置有连接座13,所述集气罩12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在连接座13上,所述的连接座13上相对于第一出气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出气孔。本设计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

Claims (5)

1.一种工业炉窑尾部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1)、尾部烟道(2)、脱硝反应器(3)、热交换器(4)、滤网除尘装置(5)、活性炭除尘装置(7)、脱硫塔(6)、水箱(9)和烟囱(8),所述的尾部烟道(2)安装在锅炉(1)上端的出气口,所述的尾部烟道(2)、脱硝反应器(3)、热交换器(4)、滤网除尘装置(5)、活性炭除尘装置(7)、脱硫塔(6)、水箱(9)和烟囱(8)依次通过管道相连;
所述的滤网除尘装置(5)包括除尘箱体(5-1)、滤网(5-2)、滤网框架(5-3)、安装座(5-4)和握柄(5-5),所述的除尘箱体(5-1)的左右两端开设有与管道相匹配的第一连接孔(5-6),所述的滤网(5-2)通过滤网框架(5-3)可拆卸地连接在除尘箱体(5-1)内,所述的安装座(5-4)安装在滤网框架(5-3)的上端,所述的除尘箱体(5-1)的顶部开设有与安装座(5-4)相匹配的安装槽,所述的握柄(5-5)设置在安装座(5-4)的顶部,所述的除尘箱体(5-1)内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的滤网框架(5-3)的下端连接在卡槽内,所述的滤网框架(5-3)的两端与除尘箱体(5-1)的两内壁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炉窑尾部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箱体(5-1)内从左往右设置有三个安装有滤网(5-2)的滤网框架(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炉窑尾部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炭除尘装置(7)包括上框体(7-1)、下框体(7-2)、隔板(7-3)和活性炭过滤板(7-4),所述的上框体(7-1)和下框体(7-2)上下连接,所述的上框体(7-1)和下框体(7-2)的内壁上开设有两条与隔板(7-3)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的隔板(7-3)可拆卸地连接在凹槽内,所述的活性炭过滤板(7-4)夹紧固定在两块隔板(7-3)之间,所述的隔板(7-3)上均匀布置有通孔(7-5),所述的上框体(7-1)的左端面上开设有与管道相匹配的第二连接孔(7-6),所述的下框体(7-2)的左端面上开设有与管道相匹配的第三连接孔(7-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炉窑尾部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框体(7-1)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座(7-8),所述的下框体(7-2)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座(7-9),所述的第一连接座(7-8)通过螺纹组件与第二连接座(7-9)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炉窑尾部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箱(9)与脱硫塔(6)之间的管道为第一输送管(10),所述的水箱(9)与烟囱(8)之间的管道为第二输送管(11),所述的第一输送管(10)伸入至水箱(9)内的底板,所述的水箱(9)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出气孔,所述的第二输送管(11)通过集气罩(12)连接在水箱(9)的第一出气孔处,所述的水箱(9)的顶部还设置有连接座(13),所述集气罩(12)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在连接座(13)上,所述的连接座(13)上相对于第一出气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出气孔。
CN201820503564.0U 2018-04-10 2018-04-10 工业炉窑尾部烟气处理装置 Active CN2082876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03564.0U CN208287694U (zh) 2018-04-10 2018-04-10 工业炉窑尾部烟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03564.0U CN208287694U (zh) 2018-04-10 2018-04-10 工业炉窑尾部烟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87694U true CN208287694U (zh) 2018-12-28

Family

ID=64726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03564.0U Active CN208287694U (zh) 2018-04-10 2018-04-10 工业炉窑尾部烟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876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99508A (en) Flue gas conditioning for the removal of acid gases, air toxics and trace metals
CN102225303B (zh) 一种燃煤烟气除尘、脱硫、脱硝、脱汞和排烟的联合装置及方法
CN102974185A (zh) 一种模块化集成脱除多种污染物的烟气净化系统及方法
CN204320062U (zh) 一种高效烟气净化系统
CN211358310U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的废水零排放烟气超净处理系统
CN103982904A (zh) 一种新型烟气综合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3893210U (zh) 一种新型烟气综合处理装置
CN205102149U (zh) 多种烟气净化协同脱汞装置
CN205461588U (zh) 一种造纸废气处理系统
CN205164315U (zh) 一种喷漆废气处理系统
CN102512901B (zh) 一种烟气增湿复合型除尘、协同脱硫脱硝装置
CN106076106A (zh) 一种基于生物质灰的半干法脱硫脱硝系统及方法
CN103877845A (zh) 一种干、湿法相结合的燃煤烟气脱硫、脱硝、脱碳及除尘净化新方法
CN105222143A (zh) 一种多种烟气净化协同脱汞装置及方法
CN205570079U (zh) 脱硫脱硝脱汞除微尘一体化超低排放系统
CN208287694U (zh) 工业炉窑尾部烟气处理装置
CN104258668B (zh) 一种水洗深度除尘装置
CN203564924U (zh) 冲天炉烟气除尘脱硫综合净化设备
CN206793392U (zh) 氨法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处理系统
CN205867959U (zh) 烟气处理系统和燃煤电站
CN218047263U (zh) 一种用于燃煤机组的烟气脱硫设备
CN2507548Y (zh) 文丘里与活性炭滤器组合的三级高效除尘净化装置
CN2582724Y (zh) 双旋流冲击式旋流板烟气净化装置
CN101301572B (zh) 干湿混合型除尘脱硫一体化装置
CN212348307U (zh) 一种锅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一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1

Address after: Building 03, No. 308, Tangquan East Road, Tangshan street,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jing Yangche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99, Zhongxing Road,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BAOC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1

Address after: No. 99, Zhongxing Road,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BAOC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03, No. 308, Tangquan East Road, Tangshan street,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Yangche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