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86097U - 一种蜜蜂传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蜜蜂传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86097U
CN208286097U CN201820701421.0U CN201820701421U CN208286097U CN 208286097 U CN208286097 U CN 208286097U CN 201820701421 U CN201820701421 U CN 201820701421U CN 208286097 U CN208286097 U CN 208286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st
pipe
support platform
pollen
honeyb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0142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文君
方小明
吴黎明
孙津安
田文礼
高凌宇
赵亚周
韩胜明
国占宝
肖红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Apicultural Research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Apicultural Research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Apicultural Research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Apicultural Research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82070142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86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86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860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蜜蜂传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蜜蜂传粉装置。该蜜蜂传粉装置包括蜜蜂出巢装置和蜜蜂入巢装置,所述蜜蜂入巢装置包括入巢管,所述蜜蜂出巢装置包括携粉组件、刷粉组件和出巢管,所述携粉组件包括携粉管、两个存粉漏斗以及网状套筒,所述刷粉组件包括刷粉管以及环设在所述刷粉管中的软毛刷,所述软毛刷的一端与所述刷粉管相连,所述软毛刷的另一端形成供蜜蜂爬行的通道,所述携粉管、所述刷粉管以及所述出巢管从左到右依次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蜜蜂传粉装置,大幅提高了花粉的使用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并降低了传粉成本,使得传粉效果更加稳定,有利于建立异花传粉行业标准,促进蜜蜂异花传粉的标准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蜜蜂传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蜜蜂传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蜜蜂传粉装置。
背景技术
异花传粉是指有的植物雌雄异花,甚至雌雄异株,无法实现自花传粉。异花传粉是植物界很普遍的传粉方式,主要通过虫媒传播和风媒传播来完成传粉。蜜蜂类昆虫具有独特的形态生理结构和生物学特性,是农作物最理想的传粉昆虫。世界上有16万种由昆虫传粉的显花植物,其中靠蜜蜂传粉的占85%。蜜蜂传粉是指蜜蜂采集花粉后,将异花的花粉带到植物花器官上,实现受精,蜜蜂能使植物及时、更好地实现异花传粉。因此,蜜蜂传粉不仅可以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果实和种子品质,还可以提高坐果率和结实率,提高植物后代的生活力。
目前,异花型农作物的传粉主要通过人工传粉、生产调节剂(激素)和诱导蜜蜂传粉来完成。人工传粉是采集父本花粉后,将花粉涂抹到母本的柱头上进行受精繁殖。人工传粉存在劳动强度大,成本高,传粉效果不稳定等问题,而且无法进行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应用生长调节剂(激素)点花的方法来为农作物传粉,不仅生产效率低,成本高,而且极易出现畸形果,果实品质较差,出现产量降低等技术问题。诱导蜜蜂传粉则需要使用一些化学诱导剂和增强剂来协助完成,对蜂群的健康、生态环境和农作物果实会产生不利影响。此外,由于传粉雌株和雄株配置不当,雌雄花期不一,花期无法相遇,极端气候条件的出现等因素都严重影响传粉效果,使得作物座果率偏低,最终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果实品质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蜜蜂传粉装置,解决现有传粉方式存在的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传粉效果不稳定,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果实品质不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蜜蜂传粉装置,包括蜜蜂出巢装置和蜜蜂入巢装置;其中,所述蜜蜂入巢装置包括入巢管;所述蜜蜂出巢装置包括携粉组件、刷粉组件和出巢管,所述携粉组件包括携粉管、对应设置在所述携粉管左右两侧的两个存粉漏斗以及设置在所述携粉管外部的网状套筒,所述存粉漏斗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携粉管相连通;所述携粉管中设有携粉板,所述携粉管的底部设有第一花粉通孔,所述携粉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花粉通孔上部;所述刷粉组件包括刷粉管以及环设在所述刷粉管中的软毛刷,所述软毛刷的一端与所述刷粉管相连,所述软毛刷的另一端形成供蜜蜂爬行的通道;所述携粉管、所述刷粉管以及所述出巢管从左到右依次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调节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调节组件上的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平台和第二支撑平台,所述第二支撑平台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的高度;所述蜜蜂出巢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上,所述第一支撑平台设有与所述第一花粉通孔相对应的第二花粉通孔;所述蜜蜂入巢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平台的左侧,在所述第二支撑平台的右侧设有降落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调节组件包括套管、与所述套管螺纹连接的螺纹调节杆、与所述螺纹调节杆螺纹连接的微调立柱以及与所述微调立柱固定连接的微调底座,所述微调底座的底部设有若干防滑爪。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与所述连接管之间设有角度调节组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角度调节杆,所述角度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相连,所述角度调节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与固定螺母相连。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上设有出巢滑槽,所述出巢滑槽中滑动连接有出巢伸缩板,所述出巢伸缩板能够从所述出巢管的右端伸出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的外部。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支撑平台上设有入巢滑槽,所述入巢滑槽中滑动连接有入巢伸缩板,所述入巢伸缩板能够从所述入巢管的左端伸出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平台的外部。
具体地,在所述存粉漏斗上设有存粉盖;在所述携粉管的下方设有花粉回收槽,所述花粉回收槽的上端边沿与所述出巢滑槽滑动配合,所述花粉回收槽的开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花粉通孔、第二花粉通孔相对应。
进一步地,还包括软连接件,所述软连接件一端分别与所述入巢管、所述携粉管相连通,所述软连接件另一端与巢门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携粉管中对称设有两个导向板,两个所述导向板之间形成左端开口大、右端开口小的蜜蜂导向通道,所述导向板与所述携粉板相连。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蜜蜂传粉装置,用于异花植物传粉,通过设置蜜蜂出巢装置和蜜蜂入巢装置,构成分流式蜜蜂出、入单向通道,充分利用了蜜蜂生物学特性,使得传粉蜜蜂依次经过携粉管、刷粉管和出巢管后出巢传粉,传粉结束后经过入巢管回巢,不仅提高了蜜蜂出勤效率,同时有利于提高花粉的有效使用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蜜蜂传粉装置,通过设置携粉组件,使得传粉蜜蜂在经过携粉管时能够在头部、腹部、侧腹和翅膀等有效传粉部位粘附大量花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蜜蜂传粉装置,通过设置刷粉组件,使得传粉蜜蜂在经过刷粉管时能够提高传粉蜜蜂的有效传粉部位的携粉均匀性,促进传粉成功率,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果实品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蜜蜂传粉装置,实现了携粉组件的自动加粉、以及传粉蜜蜂的携粉和刷粉,大幅提高了花粉的使用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并降低了传粉成本,使得传粉效果更加稳定,有利于建立异花传粉行业标准,促进蜜蜂异花传粉的标准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蜜蜂传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蜜蜂传粉装置的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蜜蜂传粉装置的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蜜蜂传粉装置的图1的B-B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蜜蜂传粉装置的支撑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调节组件;1-1:套管;1-2:螺纹调节杆;1-3:微调底座;1-4:微调立柱;1-5:防滑爪;2:支撑台;2-1:第一支撑平台;2-2:第二支撑平台;2-2-1:降落区域;3:软连接件;4:携粉组件;4-1:存粉漏斗;4-2:连接管;4-3:携粉管;4-4:网状套管;4-5:导向板;4-6:携粉板;4-7:存粉盖;5:刷粉组件;5-1:刷粉管;5-2:软毛刷;5-3:通道;6:出巢管;7:出巢伸缩板;8:入巢管;9:第一固定环;10:第二固定环;11:第三固定环;12:第四固定环;13:花粉回收槽;14:角度调节组件;14-1:角度调节杆;14-2:固定螺母;14-3:固定套;15:入巢伸缩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蜜蜂传粉装置,包括蜜蜂出巢装置和蜜蜂入巢装置。
所述蜜蜂入巢装置包括入巢管8,所述入巢管8采用非透光材料制成。
所述蜜蜂出巢装置包括携粉组件4、刷粉组件5和出巢管6。
其中,所述携粉组件4包括携粉管4-3、对称设置在所述携粉管4-3左右两侧的两个存粉漏斗4-1以及设置在所述携粉管外部4-3的网状套筒4-4,所述携粉管4-3采用透光材料制成,所述存粉漏斗4-1通过连接管4-2与所述携粉管4-3相连通,在所述存粉漏斗4-1内可储备适量的待传花粉,通过所述存粉漏斗4-1可向所述携粉管4-3中输出花粉,图3中的黑色部分表示花粉。所述携粉管4-3中设有携粉板4-6,所述携粉管4-3的底部设有第一花粉通孔,所述携粉板4-6设置在所述第一花粉通孔上部。从所述存粉漏斗4-1输出的花粉落在所述携粉板4-6上,当传粉蜜蜂爬行经过所述携粉板4-6使,可在头部、腹部、侧腹和翅膀等有效传粉部位粘附携带上大量花粉,在爬行过程中传粉蜜蜂携带的多余花粉会经过所述花粉通孔,从所述网状套筒4-4的缝隙中漏出,便于回收花粉进行再利用。
其中,所述刷粉组件5包括刷粉管5-1以及环设在所述刷粉管5-1中的软毛刷5-2,所述软毛刷5-2的一端与所述刷粉管5-1相连,所述软毛刷5-2的另一端形成供蜜蜂爬行的通道5-3,其中所述通道5-3的直径大小可根据传粉蜜蜂的体型差异来调整改变。
其中,所述携粉管4-3、所述刷粉管5-1以及所述出巢管6从左到右依次连接。
进一步来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蜜蜂传粉装置,还包括支撑调节组件1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调节组件1上的支撑平台2。
其中,所述支撑平台2设置为阶梯式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平台2-1和第二支撑平台2-2,所述第二支撑平台2-2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2-1的高度。所述蜜蜂出巢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2-1上,所述第一支撑平台2-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花粉通孔相对应的第二花粉通孔。所述蜜蜂入巢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平台2-2的左侧,在所述第二支撑平台2-2的右侧设有降落区域2-2-1。这种结构方式适应了传粉蜜蜂的生物学习性,将出巢通道和入巢通道设置在不同水平面上,使得传粉蜜蜂出巢时从位于低处的第一支撑平台2-1上的蜜蜂出巢装置飞出,在传粉蜜蜂完成采集工作后便返回蜂巢时,首先降落至所述第二支撑平台2-2的降落区域2-2-1上,再通过所述入巢管8返回蜂巢,从而实现了传粉蜜蜂单向分道出、入巢,无需采用单向阀,结构合理,传粉蜜蜂工作更加顺利,出勤效率大大提高。
其中,所述支撑调节组件1包括套管1-1、与所述套管1-1螺纹连接的螺纹调节杆1-2、与所述螺纹调节杆1-2螺纹连接的微调立柱1-4以及与所述微调立柱1-4固定连接的微调底座1-3,所述微调底座1-3的底部设有若干防滑爪1-5。通过所述螺纹调节杆1-2在所述套管1-1中的旋转,进而对装置的高度进行粗调。通过所述微调立柱1-4在所述螺纹调节杆1-2中的旋转,进而可对装置的高度进行微调。在所述微调底座1-3与所述微调立柱1-4之间设有活动间隙,可应对复杂的地面环境。通过设置所述防滑爪1-5,便于装置在复杂地面环境的防滑固定。
进一步来说,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2-1与所述连接管4-2之间设有角度调节组件14。
其中,所述角度调节组件14包括角度调节杆14-1,所述角度调节杆14-1的一端通过固定套14-3与所述连接管4-2相连,所述角度调节杆14-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支撑平台1-1与固定螺母14-2相连。可根据花粉的流动性来改变所述角度调节杆14-1的垂直位置,进而调整所述连接管4-2与水平面的角度,并通过所述固定螺母14-2来固定所述角度调节杆14-1,实现对所述存粉漏斗4-1和所述连接管4-2的支撑。
进一步来说,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2-1上设有出巢滑槽,所述出巢滑槽中滑动连接有出巢伸缩板7,所述出巢伸缩板7能够从所述出巢管6的右端伸出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2-1的外部。所述出巢伸缩板7可根据传粉蜜蜂的体型在所述出巢滑槽上移动来改变伸出的距离,使回巢蜜蜂无法降落在所述出巢伸缩板7上,可阻止其从所述出巢管6返回蜂巢,进一步实现传粉蜂单向分道出入。
进一步来说,在所述第二支撑平台2-2上设有入巢滑槽,所述入巢滑槽中滑动连接有入巢伸缩板15,所述入巢伸缩板15能够从所述入巢管的左端伸出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平台2-2的外部。所述入巢伸缩板15可根据传粉蜜蜂的体型在所述入巢滑槽上移动来改变伸出的距离,使出巢蜜蜂无法降落在所述入巢伸缩板15上,可阻止其从所述入巢管8飞出蜂巢,进一步实现传粉蜂单向分道出入。
进一步来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蜜蜂传粉装置还包括软连接件3,所述软连接件3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入巢管8、所述携粉管4-3相连通,所述软连接件3的另一端与巢门相密封连接。
具体来说,所述携粉管4-3中还对称设有两个导向板4-5,两个所述导向板4-5之间形成左端开口大、右端开口小的蜜蜂导向通道,所述导向板4-5与所述携粉板4-6可相连或相接触。
具体来说,在所述存粉漏斗4-1上还设有存粉盖4-7。
具体来说,在所述携粉管4-3的下方设有花粉回收槽13,所述花粉回收槽13的上端边沿与所述出巢滑槽滑动配合,所述花粉回收槽13的开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花粉通孔、第二花粉通孔相对应。通过设置所述花粉回收槽13来收集从所述携粉管4-3漏出的花粉,花粉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花粉通孔、网状套筒4-4和第二花粉通孔后进入到所述花粉回收槽13中,从而实现对花粉的回收利用。
此外,所述蜜蜂入巢装置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固定环9和第二固定环10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平台2-2上,所述蜜蜂出巢装置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固定环11和第四固定环12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2-1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蜜蜂传粉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预定传粉前1~2天,将疏掉的雌花和雄花放在蜂箱的蜜蜂出入口处。
在预定传粉前一天下午,根据待传粉作物雌、雄花的特点及蜜腺分泌状态,采用疏掉的雌花和雄花,按2:8~8:2的雌、雄花比例混合粉碎后浸泡4~8小时,并与糖浆按预定比例调匀后饲喂蜂群。
在预定传粉当天,根据蜂箱的巢门位置来调整支撑调节组件1的高度,使软连接件3与巢门密封连接。
根据花粉流动性,通过角度调节组件14来调整连接管4-2与水平面的角度,其中连接管4-2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范围为25°~75°,并将存粉漏斗4-1和连接管4-2进行固定。
向存粉漏斗4-1中加入预定量的花粉,盖上存粉盖4-7,花粉自由下落至携粉板4-6上,当携粉板4-6上的花粉达到第一预定存粉高度后,存粉漏斗4-1中的花粉停止输出花粉。
传粉蜜蜂依次经过巢门、软连接件3后进入携粉管4-3中,在两个导向板4-5所形成的蜜蜂导向通道的引导作用下爬上携粉板4-6,传粉蜜蜂携带上花粉,传粉蜜蜂经过花粉通孔时多余的花粉依次穿过花粉通孔、网状套管4-4落入花粉回收槽13内。
当携粉板4-6上的花粉减少至第二预定存粉高度后,存粉漏斗4-1自动补充花粉,直至达到第一预定存粉高度。
传粉蜜蜂经过刷粉管5-1,在软毛刷5-2的作用下使传粉蜜蜂表面携带的花粉均匀分布。
传粉蜜蜂经过出巢管6后,到达出巢伸缩板7上,通过出巢伸缩板7飞向待传粉植物。
身体上携带有花粉的传粉蜜蜂在采花时,实现传粉。
当传粉蜜蜂完成采集工作后返回蜂巢,回巢时传粉蜜蜂飞到第二支撑平台2-2上的降落区域2-2-1,依次经过入巢管8、入巢伸缩板15、软连接件3后返回蜂巢,完成传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蜜蜂传粉装置,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未使用任何化学诱导剂、增强剂和生产调节剂(激素),在传粉过程充分利用蜜蜂生物学特性来实现高效自动输粉、携粉和传粉,对蜂群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蜜蜂生物学特性,携粉组件设计巧妙,实现了传粉蜜蜂自动携带花粉,经刷粉组件后,传粉蜜蜂携粉均一性效果明显,而且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便于拆装和清洗,制造和使用成本较低,相比人工传粉,效果大大提高,同时有利于规模化的应用和标准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中的携粉组件采用了自流式自动输粉方式,根据花粉的流动性,通过角度调节组件来调整存粉漏斗的连接管与水平面的角度,使得携粉板上的花粉达到预定存粉高度后,存粉漏斗能够自动停止输粉,随着传粉蜜蜂携带花粉量的增加,存粉高度下降后,存粉漏斗能够自动输粉,进而实现了携粉组件的自动输粉。
本实用新型很好的解决了雌株和雄株种植配置不当、以及花期不一导致雌雄花期难以相遇的技术难题,装置采用单向分道出入设计,有效提高了传粉蜜蜂的出勤效率,通过设置携粉组件,传粉蜜蜂在出巢时在头部、腹部、侧腹部、翅膀等部位自动携带花粉,掉落的花粉可自由落入花粉回收槽中以便于二次利用,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花粉的有效利用率,携粉后的传粉蜜蜂经过刷粉组件后,使得携带的花粉均匀的分布于蜜蜂的各重要传粉部位,携粉量稳定,不仅减少了飞行过程中花粉的损失,而且有效提高了传粉的成功率,进而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本实用新型基于不同蜂种的生物学特性,根据蜂种体型特征来灵活调整装置的尺寸,以便于开展熊蜂、意蜂、中蜂等不同蜂种的传粉生产,同时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不同作物的传粉生产作业,适用性十分广泛,应用前景广阔。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蜜蜂传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蜜蜂出巢装置和蜜蜂入巢装置;其中,所述蜜蜂入巢装置包括入巢管;所述蜜蜂出巢装置包括携粉组件、刷粉组件和出巢管,所述携粉组件包括携粉管、对应设置在所述携粉管左右两侧的两个存粉漏斗以及设置在所述携粉管外部的网状套筒,所述存粉漏斗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携粉管相连通;所述携粉管中设有携粉板,所述携粉管的底部设有第一花粉通孔,所述携粉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花粉通孔上部;所述刷粉组件包括刷粉管以及环设在所述刷粉管中的软毛刷,所述软毛刷的一端与所述刷粉管相连,所述软毛刷的另一端形成供蜜蜂爬行的通道;所述携粉管、所述刷粉管以及所述出巢管从左到右依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蜜蜂传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调节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调节组件上的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平台和第二支撑平台,所述第二支撑平台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的高度;所述蜜蜂出巢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上,所述第一支撑平台设有与所述第一花粉通孔相对应的第二花粉通孔;所述蜜蜂入巢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平台的左侧,在所述第二支撑平台的右侧设有降落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蜜蜂传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调节组件包括套管、与所述套管螺纹连接的螺纹调节杆、与所述螺纹调节杆螺纹连接的微调立柱以及与所述微调立柱固定连接的微调底座,所述微调底座的底部设有若干防滑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蜜蜂传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与所述连接管之间设有角度调节组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角度调节杆,所述角度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相连,所述角度调节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与固定螺母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蜜蜂传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上设有出巢滑槽,所述出巢滑槽中滑动连接有出巢伸缩板,所述出巢伸缩板能够从所述出巢管的右端伸出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蜜蜂传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支撑平台上设有入巢滑槽,所述入巢滑槽中滑动连接有入巢伸缩板,所述入巢伸缩板能够从所述入巢管的左端伸出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平台的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蜜蜂传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存粉漏斗上设有存粉盖;在所述携粉管的下方设有花粉回收槽,所述花粉回收槽的上端边沿与所述出巢滑槽滑动配合,所述花粉回收槽的开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花粉通孔、第二花粉通孔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蜜蜂传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软连接件,所述软连接件一端分别与所述入巢管、所述携粉管相连通,所述软连接件另一端与巢门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蜜蜂传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携粉管中对称设有两个导向板,两个所述导向板之间形成左端开口大、右端开口小的蜜蜂导向通道,所述导向板与所述携粉板相连。
CN201820701421.0U 2018-05-11 2018-05-11 一种蜜蜂传粉装置 Active CN208286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01421.0U CN208286097U (zh) 2018-05-11 2018-05-11 一种蜜蜂传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01421.0U CN208286097U (zh) 2018-05-11 2018-05-11 一种蜜蜂传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86097U true CN208286097U (zh) 2018-12-28

Family

ID=64704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01421.0U Active CN208286097U (zh) 2018-05-11 2018-05-11 一种蜜蜂传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860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1589A (zh) * 2018-05-11 2018-08-14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一种蜜蜂传粉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1589A (zh) * 2018-05-11 2018-08-14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一种蜜蜂传粉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83588U (zh) 草莓种植盆
CN108391589A (zh) 一种蜜蜂传粉装置及方法
CN208286097U (zh) 一种蜜蜂传粉装置
CN107646746A (zh) 一种蜂王培育装置以及培育方法
CN205546706U (zh) 一种高架穴盘草莓育苗装置
CN108401898B (zh) 一种蜜蜂授粉装置及其授粉方法
CN109874542A (zh) 一种果树拉枝装置
CN208191726U (zh) 一种蜜蜂授粉装置
CN101467513A (zh) 杂交棉制种方法
CN207443981U (zh) 一种淡水石斑鱼繁育系统
CN216567319U (zh) 一种带有防风结构的绿化苗木用培育装置
CN112273107A (zh) 一种带有自动报警作用的植物生长使用的培养装置
CN207981636U (zh) 一种分离不饱满油菜籽的装置
CN208402795U (zh) 一种连续授粉装置
CN210054259U (zh) 一种绿色生态养鸡棚
CN208352068U (zh) 一种新型变压器用吸热罩
CN208402794U (zh) 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的赶粉装置
CN211090868U (zh) 一种便于透气的马槽状绿植种植容器
CN207428094U (zh) 一种野生铁皮石斛种植结构
CN217546661U (zh) 一种高效筛选优质烟草种子的装置
CN205266555U (zh) 一种西瓜种植过程中使用的授粉器
CN214853804U (zh) 一种绿化区引虫笼
CN213368818U (zh) 一种园林绿植高效修剪装置
CN220476526U (zh) 一种花卉种植用肥水一体化装置
CN218897679U (zh) 一种富硒农作物种植用种子培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