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83603U - 一种光纤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83603U
CN208283603U CN201821025871.9U CN201821025871U CN208283603U CN 208283603 U CN208283603 U CN 208283603U CN 201821025871 U CN201821025871 U CN 201821025871U CN 208283603 U CN208283603 U CN 2082836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optical fiber
casing
snap ring
crimp r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2587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志辉
李尧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Feiboka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bercan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bercan Op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bercan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2587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836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836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836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纤连接器,用于压接固定光纤,包括具有第一通孔的止动环、具有与光纤外径相配合的第二通孔的套管和具有连通轴向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的压接环,第四通孔的内径大于第三通孔的内径,第四通孔的内径与止动环的外径相配合,第四通孔刚好套于止动环的外圆周上,套管刚好套于第三通孔内。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的套管的壁厚可根据光纤的外径和压接环的内径设置,压接不同外径的光纤,只需更换不同壁厚的套管,不需要更换压接环和压接模,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的通用性;并且,在压接环和光纤之间增设套管,具有一定的力量缓冲作用,可以避免压接后光纤外皮的损坏,压接后成品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光纤连接器,是用于连接光纤或光缆,使光纤或光缆之间形成连续光通路。现有技术的光线连接器包括分别具有光纤容纳孔的止动环和压接环,压接环部分套于止动环外,光纤依次穿设于压接环和止动环的光纤容纳孔内,在压接环的内孔铺设有受力的凯夫拉线,凯夫拉线设置于光纤外和止动环外。为将光纤固定在光纤连接器内,通常通过压接模从外侧压压接环,使压接环受力变形压制住光纤,进而将光纤压制固定在光纤压接环内。
现有技术的光纤连接器的压接环需根据光纤的直径大小设计不同内径的压接环,压接模也需根据不同的规格的压接环设置不同内径的压接模。对于不同直径大小的光纤需要配合不同的压接环和压接模,光纤连接器的通用性差,压接不同外径的光纤时需要频繁地更换光纤连接器和压接模。并且,现有技术的光纤连接器压接时,因压接环直接压接光纤,光纤外皮容易损坏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通用性好、压接后光纤外皮不易损坏的光纤连接器。
一种光纤连接器,用于压接固定光纤,包括具有第一通孔的止动环、具有与所述光纤外径相配合的第二通孔的套管和具有连通轴向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的压接环,所述第四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三通孔的内径,所述第四通孔的内径与所述止动环的外径相配合,所述第四通孔刚好套于所述止动环的外圆周上,所述套管刚好套于所述第三通孔内。
优选地,上述压接环的设置所述第三通孔的一端的内壁设置有定位所述套管的定位凸环。
优选地,上述套管为含胶热缩套管或橡胶壁套管。
优选地,上述止动环的套有所述压接环的一端的外壁设置有环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设置有套管,套管设置于压接环的第三通孔内,光纤依次穿过套管的第二通孔、穿入止动环的第一通孔内,压接时,通过压接模压接压接环,压接环通过套管压接固定光纤。
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的套管的壁厚可根据光纤的外径和压接环的内径设置,压接不同外径的光纤,只需更换不同壁厚的套管,不需要更换压接环和压接模,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的通用性;并且,在压接环和光纤之间增设套管,具有一定的力量缓冲作用,可以避免压接后光纤外皮的损坏,压接后成品率高。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安装光纤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光纤连接器,用于压接固定光纤10,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具有第一通孔21的止动环20、具有与光纤10外径相配合的第二通孔31的套管30和具有连通轴向的第三通孔41和第四通孔42的压接环40,第四通孔42的内径大于第三通孔41的内径,第四通孔42的内径与止动环20的外径相配合,第四通孔42刚好套于止动环20的外圆周上,套管30刚好套于第三通孔41内。
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设置有套管30,套管30设置于压接环40的第三通孔41内,光纤10依次穿过套管30的第二通孔31、穿入止动环20的第一通孔21内,光纤10由内向外通常包括芯线11、涂层12、凯夫拉线50、外皮13,压接时,伸入止动环20的外皮13去掉,凯夫拉线50拉出至止动环20和压接环40连接的缝隙处,凯夫拉线50可以承受压接环40的压力。套管30刚好套于第三通孔41内,第三通孔41壁与套管30外壁的摩擦,可以避免压接时套管30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的套管30的壁厚可根据光纤10的外径和压接环40的内径设置,压接不同外径的光纤10,只需更换不同壁厚的套管30,不需要更换压接环40和压接模60,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的通用性;并且,在压接环40和光纤10之间增设套管30,具有一定的力量缓冲作用,可以避免压接后光纤10外皮13的损坏,压接后成品率高。
较佳地,如图1和图3所示,压接环40的设置第三通孔41的一端的内壁设置有定位套管30的定位凸环43。压接环40的设置第三通孔41的一端的内壁设置有定位套管30的定位凸环43,定位凸环43可以在压接环40的一侧挡住套管30,可以防止压接模60压接压接环40时套管30从第三通孔41内滑出,进而确保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的可靠性。
较佳地,套管30为含胶热缩套管30或橡胶壁套管30。含胶热缩套管30含胶热缩管其外层(外壁)为辐照交联聚乙烯材料,起到绝缘、耐磨等作用;内层(内壁)为热熔胶,起到密封、防水、缓冲等作用。橡胶壁套管30也具有绝缘、耐磨、密封、防水、缓冲等作用。套管30为含胶热缩套管30或橡胶壁套管30,可以避免压接后光纤10外皮13的损坏,压接后成品率高。
较佳地,如图1至图3所示,止动环20的套有压接环40的一端的外壁设置有环形凹槽22。止动环20的与压接环40连接处的外壁设置环形凹槽22,可以方便止动环20更容易套入压接环40的第四通孔42内。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4)

1.一种光纤连接器,用于压接固定光纤,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一通孔的止动环、具有与所述光纤外径相配合的第二通孔的套管和具有连通轴向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的压接环,所述第四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三通孔的内径,所述第四通孔的内径与所述止动环的外径相配合,所述第四通孔刚好套于所述止动环的外圆周上,所述套管刚好套于所述第三通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环的设置所述第三通孔的一端的内壁设置有定位所述套管的定位凸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为含胶热缩套管或橡胶壁套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环的套有所述压接环的一端的外壁设置有环形凹槽。
CN201821025871.9U 2018-06-30 2018-06-30 一种光纤连接器 Active CN2082836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25871.9U CN208283603U (zh) 2018-06-30 2018-06-30 一种光纤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25871.9U CN208283603U (zh) 2018-06-30 2018-06-30 一种光纤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83603U true CN208283603U (zh) 2018-12-25

Family

ID=64704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25871.9U Active CN208283603U (zh) 2018-06-30 2018-06-30 一种光纤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836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74800A2 (en) Access Terminal Box
CN105445860A (zh) 牵引组件、光纤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和组装方法
CN201017071Y (zh) 柔性金属套管光纤跳线
CN105811350A (zh) 一种用于水下光电分离接续腔及其连接方法
CN102082362B (zh) 一次扣压成型式电缆连接器
CN208283603U (zh) 一种光纤连接器
CN102707402B (zh) 一种通用型ftth引入光缆接续保护器
CN201637893U (zh) 带座式多芯光缆连接器
CN202837604U (zh) 一种sc/pc光纤直通型活动连接头
CN201904502U (zh) 一次扣压成型式电缆连接器
CN103941368B (zh) 提高接续光缆抗拉能力的接续方法及其结构
CN204790081U (zh) 一种通用于fttx室内、外圆形引入光缆的快速连接器
CN210514742U (zh) 用于光缆接头盒的端口密封装置
CN203720402U (zh) Ftth专用热熔连接器
CN113589459A (zh) 一种5.0mm圆缆光纤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CN204575899U (zh) 一种适用多种规格光纤的lc快速连接器
CN203133327U (zh) 光纤气密连接座
CN101726805B (zh) 一种用于室外通信网络的光纤拉远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CN202057860U (zh) 一种带sc光纤连接器的蝶形光缆
CN201852970U (zh) 光缆分缆器
CN203967712U (zh) 用于光电混合线缆的终端组件
CN206627657U (zh) 一种用于固定光纤连接器的连接装置
CN112114407A (zh) 改进的光纤和功率过渡设计
CN109521531A (zh) 穿管式预端接跳线及穿管式预端接光缆连接装置
CN202748505U (zh) 光缆快速匹配装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26

Address after: 516100 Industrial Avenue, Longhua Town, Boluo County,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izhou Feibokang Indust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Baoan District Shiyan street, the source of the community of the source of all the people of the pit Hang Road 10-5 (No. 3, building 1 and building 6, No. 7)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Fibercan Optic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