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76710U - 工位可变换的轴承粗精加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工位可变换的轴承粗精加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76710U
CN208276710U CN201820709614.0U CN201820709614U CN208276710U CN 208276710 U CN208276710 U CN 208276710U CN 201820709614 U CN201820709614 U CN 201820709614U CN 208276710 U CN208276710 U CN 2082767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grinding machine
precise grinding
super precis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0961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理
陈文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SUOFEI MECHA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SUOFEI MECHA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SUOFEI MECHA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SUOFEI MECHA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0961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767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767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767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加工技术领域。超精研磨机常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工作台上,固定后的加工装置其布局无法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改变。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位可变换的轴承粗精加工装置,包括第一超精研磨机、第二超精研磨机、输送装置、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第一超精研磨机和第二超精研磨机底部均设有正方体底座,底座四角对称设有4个竖向贯通的通孔,紧固件穿过通孔将底座与工作台连接,旋转底座使第一超精研磨机和第二超精研磨机出料口在同一直线或平行,以实现第一超精研磨机与第二超精研磨机的串联或并联排布。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轴承单工位粗精加工和双工位粗加工的快速切换,满足对轴承加工的不同需求。

Description

工位可变换的轴承粗精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加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工位可变换的轴承粗精加工装置,属于轴承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在轴承的制造过程中,轴承有时需要进行粗精加工,有时则只需进行粗加工,轴承进行粗精加工时,超精研磨机的工位布局一般为单排的串联型布局,轴承只进行粗加工时,超精研磨机的工位布局一般为多排的并联布局。目前,超精研磨机通常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工作台上,固定后的加工装置其布局无法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改变,为了满足加工制造需要,在工作台上往往需要同时设置单排串联型布局的粗精加工装置和多排并联型布局的粗加工装置,成本高,占地面积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位可变换的轴承粗精加工装置,该加工装置可以实现轴承单工位粗精加工和双工位粗加工的快速切换,以满足对轴承加工的不同需求,降低成本和装置占地面积。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工位可变换的轴承粗精加工装置,包括第一超精研磨机、第二超精研磨机、输送装置、第一输送通道、第二输送通道,第一超精研磨机和第二超精研磨机底部均设有底座,底座为正方体,正方体的四角对称设有4个竖向贯通的通孔,紧固件穿过通孔与工作台可拆卸连接,旋转底座使第一超精研磨机和第二超精研磨机出料口在同一直线上或平行,当出料口在同一直线上时,第一超精研磨机、输送装置、第二超精研磨机和第二输送通道依次串联排布,第一超精研磨机用于对轴承进行粗加工,输送装置将轴承由第一超精研磨机的出料口传输至第二超精研磨机的进料通道内,第二超精研磨机用于对轴承进行精加工,第二输送通道将轴承由第二超精研磨机的出料口传输至设于第二输送通道下方的第二接料装置中;当出料口平行时,与第一输送通道串联的第一超精研磨机和与第二输送通道串联的第二超精研磨机并联排布,第一超精研磨机和第二超精研磨机均用于对轴承进行粗加工,第一输送通道将轴承由第一超精研磨机的出料口传输至设于第一输送通道下方的第一接料装置中,第二输送通道将轴承由第二超精研磨机的出料口传输至第二接料装置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两台超精研磨机巧妙的布局可以实现轴承单工位粗精加工和双工位粗加工的快速切换,满足对轴承加工的不同需求,提高空间的利用率,降低成本,其中,当需要从单工位粗精加工切换到双工位粗加工时,只需拆卸底座上的4个紧固件,将两台超精研磨机的底座朝相同方向旋转90°,然后在同一位置上重新安装紧固件即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紧固件为螺栓。通过螺栓螺母配合可以很容易地将底座紧固固定在工作台上,拆卸安装方便。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中空设置。中空设置的底座质量轻,可实现本实用新型装置在空间上的多层布置,改变传统加工装置只能在底层固定的局限,进一步提高空间利用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输送通道依次包括倾斜通道和竖向通道,所述倾斜通道顶端设有使轴承落入的进料口,倾斜通道内开设有第三中槽,第三中槽与水平方向倾斜,所述竖向通道竖直设置,竖向通道内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四中槽,第四中槽与第三中槽相通,轴承由进料口落入第三中槽并通过第四中槽落入第一接料装置中。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三中槽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为45~75°。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倾斜通道底端设有分料凹槽,分料凹槽槽底与第三中槽相通,分料凹槽槽口设有分料挡块,分料挡块由分料驱动气缸驱动前后运动,以通断分料凹槽槽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倾斜通道底端设置可前后运动的挡块可以使每次更换油石后最先加工的不合格的零件落出,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结构相同。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通道和进料机构;所述输送通道包括弧形通道和横向通道,所述弧形通道竖直设置,弧形通道内沿弧线方向开设有用于使轴承通过的第一中槽,所述横向通道水平设置,横向通道内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用于使轴承通过的第二中槽,第二中槽一端与第一中槽相连通,另一端与设于第二超精研磨机进料通道内的进料中槽相连通,所述进料机构包括送料板和喷气嘴,所述送料板底端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相连,送料板顶端设有用于放置轴承的V型槽,送料板由驱动气缸驱动将粗加工后的轴承输送至弧形通道的入口处,所述喷气嘴喷出的气体用于将轴承吹进弧形通道并提供轴承沿着输送通道运动的动力。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进料机构还包括导向横板和导向斜板,所述导向横板竖直设置且设置至少两块,各导向横板之间平行排列,所述导向斜板设于导向横板下方,导向斜板的宽度不小于相邻导向横板之间的距离,导向斜板的底部与V型槽相接,粗加工后的轴承从两相邻导向横板之间落入导向斜板上,并沿着斜板下落到送料板的v型槽中。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横向通道底部设有检测凹槽和检测挡块,检测凹槽槽底长度大于槽口长度,检测凹槽槽底与第二中槽相通,检测挡块形状与检测凹槽相配合,检测挡块可上下滑动以通断第二中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横向通道底部设置可上下滑动的挡块可以对单工位粗精加工中的待精加工轴承随时进行抽样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超精研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单工位粗精加工串联布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工位粗加工并联布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工位粗加工并联布局时第一超细研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进料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进料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输送通道除去挡块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输送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输送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导向横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送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输送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输送通道去除分料挡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010.进料通道 011.进料中槽 020.储料通道 030.送料驱动气缸 040.夹紧装置1.第一超精研磨机 2.第二超精研磨机 3.输送装置 4.第一输送通道 5.第二输送通道 6.底座 61.通孔 7.工作台 100.导向横板 110.横板 120.第一台阶 121.过料凹槽 130.第二台阶 200.导向挡板 210.第一通 孔220.第二通孔 300. 导向斜板 400.送料板 410.V型槽 420.喷气凹槽 500.驱动气缸 510.活塞杆 600.弧形通道 610.第一中槽 700.横向通道 710.第二中槽 720.检测凹槽 730. 销孔 800.挡块 810.滑孔 910.倾斜通道 911.进料口 912.第三中槽 913.分料凹槽 914.分料挡块 920.竖向通道 921.第四中槽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2和图15,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不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
如图1所示,现有超精研磨机均包括进料通道010、储料通道020、送料驱动气缸030和夹紧装置040,进料通道010竖直设置,储料通道020水平设置且与进料通道010相连,送料驱动气缸030位于储料通道020右侧,用于驱动待加工轴承向左侧水平运动,夹紧装置040用于夹紧待加工轴承,轴承从进料通道 010进入储料通道020并依次排满储料通道020,送料驱动气缸030推动位于储料通道020最右侧的轴承使其向左运动,从而将位于储料通道020最左侧的第一个轴承顶出到夹紧装置040中,夹紧装置040夹紧第一个待加工轴承后用油石对轴承滚道进行粗加工或精加工,第一个轴承加工完成后,送料驱动气缸030推动位于储料通道020最左侧的第二个轴承以将其输送到夹紧装置040中,此时,第二个待加工轴承将第一个加工完毕的轴承从夹紧装置040的出口即超精研磨机的出料口顶出。
如图2至图4所示,一种工位可变换的轴承粗精加工装置,包括第一超精研磨机1、第二超精研磨机2、输送装置3、第一输送通道4、第二输送通道5,第一超精研磨机1和第二超精研磨机2底部均设有底座6,底座6与工作台7可拆卸连接,底座6设为中空以减轻质量提高空间利用率,底座6设置成正方体,正方体的四角对称设有4个竖向贯通的通孔61,工作台7上相应位置设有4个竖向贯通的竖孔,每个螺栓均穿过通孔61和竖孔然后与螺母配合将底座6紧固在工作台7上,拆卸螺栓螺母将两台超精研磨机的底座6朝相同方向旋转90°以使第一超精研磨机1和第二超精研磨机2出料口在同一直线上或保持平行;当出料口在同一直线上时,第一超精研磨机1、输送装置3、第二超精研磨机2和第二输送通道5依次串联排布,第一超精研磨机1用于对轴承进行粗加工,输送装置3将轴承由第一超精研磨机1的出料口传输至第二超精研磨机2的进料通道内,第二超精研磨机2用于对轴承进行精加工,第二输送通道5将轴承由第二超精研磨机2的出料口传输至设于第二输送通道5下方的第二接料装置中;当出料口平行时,与第一输送通道4串联的第一超精研磨机1和与第二输送通道5串联的第二超精研磨机2并联排布,第一超精研磨机1和第二超精研磨机2均用于对轴承进行粗加工,第一输送通道4将轴承由第一超精研磨机1的出料口传输至设于第一输送通道4下方的第一接料装置(图中未示出)中,第二输送通道5将轴承由第二超精研磨机2的出料口传输至设于第二输送通道5下方的第二接料装置 (图中未示出)中。
如图5至图13所示,所述输送装置3,包括进料机构和输送通道;
所述进料机构包括导向横板100、导向斜板300、送料板400和驱动气缸500;
所述导向横板100竖直设置且设置至少两块,各导向横板100之间平行排列,相邻两导向横板100的横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待精加工轴承的厚度;所述导向横板100包括横板110、第一台阶120和第二台阶130,所述横板110竖直设置,所述第一台阶120设于横板110的后侧,第一台阶120的纵向截面为矩形,矩形长度与横板110高度相等,第一台阶120朝向横板110方向凹陷形成过料凹槽 121,过料凹槽121长度与横板110高度相等,所述第二台阶130设于横板110 的后侧且位于第一台阶120的右侧,第二台阶130和第一台阶120高度相等,第二台阶130的纵向截面为三角形,三角形底边长度与横板110高度相等,三角形底边方向与矩形长度方向平行;
各所述导向横板100正下方均设有导向挡板200,所述导向挡板200竖直设置且与导向横板100相连,相邻两导向挡板200之间的距离与相邻两导向横板 100的横板110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导向挡板200上设有侧向贯通的第一通孔 210,第一通孔210内设有喷气嘴(图中未画出),喷气嘴喷气,以将粗加工轴承吹进输送通道并提供轴承在输送通道内的输送动力;
所述导向斜板300设于导向挡板200下方且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其中,倾角优选为30°~60°,导向斜板300的宽度不小于相邻导向挡板200之间的距离,导向斜板300的底部与送料板400顶端相接;
所述送料板400位于导向斜板300左侧,送料板400底端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510相连,送料板400顶端设有V型槽410,V型槽410用于放置经粗加工后的轴承;所述送料板400后侧设有喷气凹槽420,喷气凹槽420竖直设置,喷气凹槽420的上端与V型槽410槽底相通;
所述输送通道包括弧形通道600和横向通道700,所述弧形通道600竖直设置,弧形通道600内沿弧线方向开设有用于使轴承通过的第一中槽610,所述横向通道700水平设置,横向通道700内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用于使轴承通过的第二中槽710,第二中槽710一端与第一中槽610相连通,另一端与设于第二超精研磨机2进料通道010内的进料中槽011相连通,所述横向通道700底部设有检测凹槽720和挡块800,检测凹槽720槽底长度大于槽口长度,检测凹槽720槽底与第二中槽710相通,挡块800形状与检测凹槽720相配合,所述横向通道700 下端设有侧向贯通的销孔730,销孔730内插有圆柱形导向销,所述挡块800中部开设有侧向贯通的滑孔810,滑孔810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且倾角优选为 30°~60°,滑孔810与导向销配合以使挡块800上下滑动,以通断中槽,其中,挡块800向上滑动可以手动操作,也可以采用驱动装置如驱动气缸500等自动控制。
为实现输送装置3对轴承输送的自动化,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所述导向挡板200上还设有侧向贯通的第二通孔220,第二通孔220位于第一通孔210的下方,第二通孔220内设有第一接近开关(图中未画出),第一接近开关与控制器相连,用于控制驱动气缸500的运动;所述输送通道的入口处设有第二接近开关 (图中未画出),第二接近开关与控制器相连,用于控制喷气嘴211的喷气。
所述输送装置3的工作原理如下:
粗加工后的轴承从第一超精研磨机1的出料口进入输送装置3中的两相邻导向横板100之间的间隙中,并在相邻导向横板100和相邻导向挡板200之间自由落体,最终下落到导向斜板300上,然后轴承沿着导向斜板300向下滚进送料板 400的V型槽410中;第一接近开关感应到位于V型槽410中的轴承后,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信号后发出指令,驱动气缸500的活塞杆510向上运动从而带动送料板400及轴承向上运动,当驱动气缸500的活塞杆510运动到上极限时,位于送料板400顶端的待精加工轴承穿过相邻导向挡板200之间的间隙及过料凹槽121,被输送至弧形通道600的入口处,此时,位于送料板400后侧的喷气凹槽420与第二通孔220相连通;第二接近开关感应到位于弧形通道600 的入口处的轴承后,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信号后发出指令,喷气嘴 211开始向喷气凹槽420内喷气,喷气沿着喷气凹槽420长度方向向上流动从而将轴承吹进弧形通道600;当无需对粗加工完的轴承进行抽样检测时,挡块800 顶部与第二中槽710底部平齐(如图7所示),喷气气流吹动轴承使其依次沿着输送通道的第一中槽610和第二中槽710运动直至最终落入第二超精研磨机2 进料通道010内的进料中槽011中;当需要对粗加工完的轴承进行抽样检测时,使挡块800上的滑孔810顺着导向销向上滑动,从而使挡块800顶部与第二中槽 710顶部平齐(如图8所示),第二中槽710的通路被中断,轴承从检测凹槽720 位于挡块800右侧的部分落出,然后被送去检测。
如图14和15所示,所述第一输送通道4依次包括倾斜通道910和竖向通道 920,所述倾斜通道910顶端设有使轴承落入的进料口911,倾斜通道910内开设有第三中槽912,第三中槽912相对水平方向倾斜,且倾斜角优选为45~75°,所述竖向通道920竖直设置,竖向通道920内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四中槽921,第四中槽921与第三中槽912相通,轴承由倾斜通道910的进料口911落入第三中槽912并通过第四中槽921落入设于第一输送通道4下方的第一接料装置中;
为使每次更换油石后最先加工的不合格的零件落出,提高产品的合格率,所述倾斜通道910底端设有分料凹槽913,分料凹槽913槽底与第三中槽912相通,分料凹槽913槽口设有分料挡块914,分料挡块914由分料驱动气缸驱动前后运动,以对分料凹槽913槽口进行通断,当更换油石后,打开分料凹槽913槽口使最先加工的不合格的轴承从槽口落出,然后闭合分料凹槽913槽口使加工的轴承落入第一接料装置中。
所述第二输送通道5与第一输送通道4结构相同,故在此不对第二输送通道 5的结构做重复叙述。
上述实施例中的输送装置3和各输送通道可采用亚克力材料,以利于观察轴承的输送情况。
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超精研磨机1和第二超精研磨机2的结构相同,当采用粗油石对轴承进行加工时,第一超精研磨机1与第二超精研磨机2对轴承均进行粗加工,当第二超精研磨机2采用细油石时可对轴承进行精加工;
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接料装置8和第二接料装置结构相同,且为常见轴承用接料装置,如公告号为CN206436046U的专利中的接料装置,故在此不对其结构做详细说明。
单工位粗精加工布局切换到双工位粗加工布局的原理:
拆卸底座6上的4个螺栓,将第一超精研磨机1和第二超精研磨机2的底座 6朝相同方向旋转90°,然后在工作台7的同一位置上重新安装螺栓,使螺栓穿过通孔61和竖孔将超精研磨机的底座6与工作台7紧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两台超精研磨机巧妙的布局可以实现轴承单工位粗精加工和双工位粗加工的快速切换,满足对轴承加工的不同需求,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成本。此外,通过设置中空的底座,可以减轻超精研磨机的质量,实现空间上的多层布置,改变传统加工装置只能在底层固定的局限,进一步提高空间利用率。
2.本实用新型中的输送装置可以自动将经第一超精研磨机粗加工后的轴承输送至第二超精研磨机上进行精加工,大大提高了轴承的输送及生产效率。此外,输送装置通过在横向通道底部设置可上下滑动的挡块还可以对粗加工后精加工前的轴承随时进行抽样检测。
3.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通过在倾斜通道底端设置可前后运动的挡块可以使每次更换油石后最先加工的不合格的零件落出,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工位可变换的轴承粗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超精研磨机、第二超精研磨机、输送装置、第一输送通道、第二输送通道,第一超精研磨机和第二超精研磨机底部均设有底座,底座为正方体,正方体的四角对称设有4个竖向贯通的通孔,紧固件穿过通孔与工作台可拆卸连接,旋转底座使第一超精研磨机和第二超精研磨机出料口在同一直线上或平行,当出料口在同一直线上时,第一超精研磨机、输送装置、第二超精研磨机和第二输送通道依次串联排布,第一超精研磨机用于对轴承进行粗加工,输送装置将轴承由第一超精研磨机的出料口传输至第二超精研磨机的进料通道内,第二超精研磨机用于对轴承进行精加工,第二输送通道将轴承由第二超精研磨机的出料口传输至设于第二输送通道下方的第二接料装置中;当出料口平行时,与第一输送通道串联的第一超精研磨机和与第二输送通道串联的第二超精研磨机并联排布,第一超精研磨机和第二超精研磨机均用于对轴承进行粗加工,第一输送通道将轴承由第一超精研磨机的出料口传输至设于第一输送通道下方的第一接料装置中,第二输送通道将轴承由第二超精研磨机的出料口传输至第二接料装置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位可变换的轴承粗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紧固件为螺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位可变换的轴承粗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中空设置。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工位可变换的轴承粗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依次包括倾斜通道和竖向通道,所述倾斜通道顶端设有使轴承落入的进料口,倾斜通道内开设有第三中槽,第三中槽与水平方向倾斜,所述竖向通道竖直设置,竖向通道内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四中槽,第四中槽与第三中槽相通,轴承由进料口落入第三中槽并通过第四中槽落入第一接料装置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位可变换的轴承粗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中槽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为45~75°。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位可变换的轴承粗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通道底端设有分料凹槽,分料凹槽槽底与第三中槽相通,分料凹槽槽口设有分料挡块,分料挡块由分料驱动气缸驱动前后运动,以通断分料凹槽槽口。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位可变换的轴承粗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结构相同。
8.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工位可变换的轴承粗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通道和进料机构;所述输送通道包括弧形通道和横向通道,所述弧形通道竖直设置,弧形通道内沿弧线方向开设有用于使轴承通过的第一中槽,所述横向通道水平设置,横向通道内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用于使轴承通过的第二中槽,第二中槽一端与第一中槽相连通,另一端与设于第二超精研磨机进料通道内的进料中槽相连通,所述进料机构包括送料板和喷气嘴,所述送料板底端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相连,送料板顶端设有用于放置轴承的V型槽,送料板由驱动气缸驱动将粗加工后的轴承输送至弧形通道的入口处,所述喷气嘴喷出的气体用于将轴承吹进弧形通道并提供轴承沿着输送通道运动的动力。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工位可变换的轴承粗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还包括导向横板和导向斜板,所述导向横板竖直设置且设置至少两块,各导向横板之间平行排列,所述导向斜板设于导向横板下方,导向斜板的宽度不小于相邻导向横板之间的距离,导向斜板的底部与V型槽相接,粗加工后的轴承从两相邻导向横板之间落入导向斜板上,并沿着斜板下落到送料板的v型槽中。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工位可变换的轴承粗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通道底部设有检测凹槽和检测挡块,检测凹槽槽底长度大于槽口长度,检测凹槽槽底与第二中槽相通,检测挡块形状与检测凹槽相配合,检测挡块可上下滑动以通断第二中槽。
CN201820709614.0U 2018-05-11 2018-05-11 工位可变换的轴承粗精加工装置 Active CN2082767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09614.0U CN208276710U (zh) 2018-05-11 2018-05-11 工位可变换的轴承粗精加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09614.0U CN208276710U (zh) 2018-05-11 2018-05-11 工位可变换的轴承粗精加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76710U true CN208276710U (zh) 2018-12-25

Family

ID=64729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09614.0U Active CN208276710U (zh) 2018-05-11 2018-05-11 工位可变换的轴承粗精加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767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0190A (zh) * 2019-09-04 2021-03-05 新颖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多组研磨机构的磨床加工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0190A (zh) * 2019-09-04 2021-03-05 新颖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多组研磨机构的磨床加工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01699B (zh) 一种耐火砖自动磨削/分切系统
CN105642939B (zh) 锁芯钻孔机
CN101947005B (zh) 一种全自动珠子穿线机
CN104841993B (zh) 全自动阀杆铣方机
CN202606871U (zh) 全自动数控车床
CN105855886B (zh) 全自动立式轴承座油嘴孔钻孔攻丝机
CN110303343A (zh) 轴瓦加工系统
CN208276710U (zh) 工位可变换的轴承粗精加工装置
CN107855861A (zh) 一种管材自动上下料去毛刺装置
CN103600112A (zh) 轴芯扁位加工装置
CN102502191A (zh) 微型轴杆同向排料送料装置
CN107442638A (zh) 一种全自动冲切管生产线及其加工工艺
CN212793248U (zh) 一种带有废料清理装置的铣床
CN203526650U (zh) 轴芯扁位加工装置
CN108838090A (zh) 一种将烟叶、烟梗和带梗叶片分开的风分器及分离方法
CN108856434B (zh) 一种储液器加工方法
CN210995327U (zh) 一种钢球尺寸自动分拣装置
CN104249292A (zh) 超精机上料装置
CN209632619U (zh) 一种低噪音履带式钳子自动送料排序设备
CN201969916U (zh) 一种锁具打孔机
CN114833655A (zh) 用于无心磨床的推料切入磨削自动送料机
CN209777549U (zh) 轴承外圈供料装置及轴承外圈粗加工系统
CN207616290U (zh) 一种管材自动上下料去毛刺装置
CN208276717U (zh) 轴承输送装置
CN205816864U (zh) 锁芯钻孔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