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72286U - 一种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用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用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72286U
CN208272286U CN201820969052.3U CN201820969052U CN208272286U CN 208272286 U CN208272286 U CN 208272286U CN 201820969052 U CN201820969052 U CN 201820969052U CN 208272286 U CN208272286 U CN 2082722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machine
machine controller
connector
motor accord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6905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榕鑫
曾明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ancheng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ian Zhi L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ian Zhi L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ian Zhi L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6905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722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722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722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用连接器,包括接线端子及屏蔽电缆,连接器还包括套接在屏蔽电缆上的导电屏蔽构件及套接在导电屏蔽构件的外侧的绝缘壳体,导电屏蔽构件的一端与屏蔽电缆的靠近接线端子一端裸露的电缆屏蔽层压接,另一端伸出绝缘壳体,并与连接器的对接端弹性接触而形成电性导通。该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用连接器的结构连接强度高,接触可靠不易松脱,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用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用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了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驱动电机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主要是由驱动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组成,其中,驱动电机与电机控制器之间通过连接器实现信号传输。
传统的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用连接器存在结构复杂、笨重、占用空间大,使用不便等问题。
现有技术中还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和控制器接口接插件(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205231346 U),包括接线端子、屏蔽电缆、屏蔽环、屏蔽压套、防水密封圈、五金外壳、尾部密封圈及尾盖。其中,接线端子与屏蔽电缆连接,屏蔽压套设置在屏蔽电缆上,屏蔽环设置在屏蔽压套上,防水密封圈及尾部密封圈均设置在五金外壳上,尾盖与五金外壳扣合连接。这种接口插接件通过屏蔽压套将屏蔽电缆的电缆屏蔽层压在屏蔽电缆的外皮上,从而实现了屏蔽压套与电缆屏蔽层之间的接触导通。但是,这种接插件连接强度不高,一旦受到外力冲击,屏蔽压套与屏蔽电缆之间容易出现松脱,接触不可靠;另外,这种接口插接件的抗干扰能力及防水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用连接器,连接强度高,接触可靠不易松脱,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用连接器,包括接线端子及屏蔽电缆,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套接在所述屏蔽电缆上的导电屏蔽构件及套接在所述导电屏蔽构件的外侧的绝缘壳体,所述导电屏蔽构件的一端与所述屏蔽电缆的靠近所述接线端子一端裸露的电缆屏蔽层压接,另一端伸出所述绝缘壳体,并与所述连接器的对接端弹性接触而形成电性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屏蔽构件包括屏蔽接触压环及屏蔽弹性触指;所述屏蔽接触压环包括第一连接端、套接部及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电缆屏蔽层压接;所述套接部与所述屏蔽电缆套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伸出所述绝缘壳体的一端,所述屏蔽弹性触指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外周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外周侧开设有环形的第一凹槽,所述屏蔽弹性触指套设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屏蔽弹性触指由铜线呈螺旋状绕制并首尾相接而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屏蔽构件还包括套接在所述屏蔽电缆上的屏蔽内压环,所述电缆屏蔽层压接在所述屏蔽内压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壳体包括套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外周侧的绝缘胶芯及外壳,所述绝缘胶芯与所述外壳卡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绝缘胶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之间设有定向安装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定向安装结构包括同轴开设在所述绝缘胶芯内侧的内六角过孔,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外侧具有与所述内六角过孔匹配的外六角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电缆屏蔽层压接后形成所述外六角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绝缘胶芯的外周侧凸设有至少一个定位防呆骨,所述外壳开设有用于对应的所述定位防呆骨卡入的至少一个卡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第一防水圈、第二防水圈及尾盖,所述第一防水圈套接在所述外壳的靠近所述接线端子的一端;所述尾盖与所述外壳的另一端扣合连接;所述第二防水圈设置于所述绝缘胶芯与所述尾盖之间,并用于所述屏蔽电缆与所述外壳之间的密封。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水圈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导电屏蔽构件与电缆屏蔽层之间压接、及与连接器的对接端之间的弹性接触,实现电缆屏蔽层与连接器的对接端之间良好的电性导通;导电屏蔽构件与电缆屏蔽层及连接器的对接端之间接触可靠不易松脱,该连接器的结构连接强度高,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2、导电屏蔽构件与绝缘壳体之间设有定向安装结构,装配比较方便,并且可有效防止屏蔽电缆发生转动,从而避免因屏蔽电缆转动而导致接线端子开裂及连接器防水密封性降低的情况发生;
3、屏蔽弹性触指由铜线呈螺旋状绕制并首尾相接而成,与导电屏蔽构件之间采用多点接触的连接方式,接触可靠性高,抗电磁干扰能力较好,适用于复杂路况振动应用,并且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用连接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用连接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屏蔽接触压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绝缘胶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线端子;2-屏蔽电缆;3-屏蔽弹性触指;4-屏蔽接触压环;41-第一连接端;42-套接部;43-第二连接端;431-第一凹槽;5-屏蔽内压环;6-第一防水圈;7-外壳;81-内六角过孔;82-定位防呆骨;71-卡槽;8-绝缘胶芯;9-第二防水圈;10-尾盖;11-电缆屏蔽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2所示,一种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用连接器,包括接线端子1、屏蔽电缆2、套接在屏蔽电缆2上的导电屏蔽构件、套接在导电屏蔽构件的外侧的绝缘壳体、第一防水圈6、第二防水圈9及尾盖10。其中,导电屏蔽构件的一端与屏蔽电缆2的靠近接线端子1一端裸露的电缆屏蔽层11压接,另一端伸出绝缘壳体,并与连接器的对接端弹性接触而形成电性导通。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通过导电屏蔽构件与电缆屏蔽层之间压接、及与连接器的对接端之间的弹性接触,使得电缆屏蔽层与连接器的对接端之间保持良好的电性导通;导电屏蔽构件与电缆屏蔽层11及该连接器的对接端之间的接触可靠不易松脱,该连接器的连接强度高,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具体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导电屏蔽构件包括屏蔽接触压环4及屏蔽弹性触指3。其中,屏蔽接触压环4的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第一连接端41、套接部42及第二连接端43;套接部42与屏蔽电缆2套接,以保证导电屏蔽构件与屏蔽电缆2之间的稳定连接。第一连接端41与电缆屏蔽层11压接,以使导电屏蔽构件与电缆屏蔽层11之间实现良好电性导通。第二连接端43伸出绝缘壳体,并且外周侧开设有环形的第一凹槽431,屏蔽弹性触指3套设在第一凹槽431内。
该实施例中,电缆屏蔽层11通过剪切机剪载相应的长度后反折在屏蔽电缆2外皮上,导电屏蔽构件套接在屏蔽电缆2上,组装成电缆组件。当然,也可以不反折,只要使第一连接端41与电缆屏蔽层11之间接触导通即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该导电屏蔽构件还包括套接在屏蔽电缆2上的屏蔽内压环5,电缆屏蔽层11压接在屏蔽内压环5与第一连接端41之间。通过增设屏蔽内压环5,可使得电缆屏蔽层11与导电屏蔽构件之间的接触更可靠,进一步提升抗电磁屏蔽能力;另外,可避免由于屏蔽电缆2的外皮破裂而导致电缆屏蔽层11短路的情况发生。
该实施例中,先将通过剪切机剪载相应的长度的电缆屏蔽层11反折在屏蔽内压环5上,然后将屏蔽接触压环4套接在屏蔽电缆2上,并且第一连接端41压设在电缆屏蔽层11的外周侧,从而组装成电缆组件。同样地,可以不用将电缆屏蔽层11反折,只要使电缆屏蔽层11压设在第一连接端41与屏蔽内压环5之间即可。
上述两个实施例中,为了满足接线端子1的良好的导通性与环境严厉盐雾要求,接线端子1采用材质为T2紫铜冲压成型,表面铜底镀镍。为了满足导电屏蔽构件的良好的导通性及环境严厉盐雾要求,屏蔽接触压环4的材质为AL6061纯铝车制成型,表面铜底镀镍;屏蔽内压环5采用材质为AL6061纯铝车制成型,表面铜底镀镍;屏蔽弹性触指3采用材质为C5191铜绕线成型,表面铜底镀镍。
优选的,屏蔽弹性触指3由铜线呈螺旋状绕制并首尾相接而成。其中,屏蔽弹性触指3的截面为倾斜的圆形或椭圆形结构。采用这种结构,可利用屏蔽弹性触指3的钢韧性在第一凹槽431内形成包紧力,并且该包紧力应大于整体安装时的插拔力,以确保连接器结构的稳定性。另外,屏蔽弹性触指3与第二连接端43之间采用多点接触的方式,可使得导电屏蔽构件与对接端之间实现360°全方位接触,接触可靠性高,抗电磁干扰能力较好,适用于复杂路况振动应用,并且拆装方便。
如图4和5所示,绝缘壳体包括绝缘胶芯8及外壳7,绝缘胶芯8套接在第一连接端41的外周侧,并与外壳7卡接。其中,绝缘胶芯8及外壳7均采用耐高低温(-40℃~+125℃)及钢韧性高的绝缘材料制成。
现有的连接器,在将绝缘壳体与电缆组件装配的过程中,接线端子1在装配前后的安装角度有可能发生变化,需要对接线端子1进行调整,十分不便;另外,由于屏蔽电缆2较重,增加了调整难度。为解决该问题,可在绝缘胶芯8与第一连接端41之间设有定向安装结构。采用该定向安装结构,可保证装配前后接线端子1的安装角度一致,只需在装配前确认接线端子1的安装角度即可。另外,可防止使用过程中屏蔽电缆2相对于壳体发生转动,从而避免因屏蔽电缆2发生转动而导致接线端子1开裂及连接器防水密封性降低的情况发生。
作为优选,该定向安装结构如图3和4所示,包括同轴开设在绝缘胶芯8内侧的内六角过孔81,第一连接端41的外侧具有与内六角过孔81匹配的外六角结构。安装时,先确认接线端子1的安装角度,再套入绝缘胶芯8,通过第一连接端41与内六角过孔81之间的配合实现定向安装。当然,该定向安装结构中,内六角过孔81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过孔,只要使得绝缘胶芯8与第一连接端41之间实现轴向定向安装即可。
为了进一步使得导电屏蔽构件与屏蔽电缆2之间牢固连接,确保导电屏蔽构件与电缆屏蔽层11之间良好接触导通,可通过模治具将第一连接端41与电缆屏蔽层11压接形成上述的外六角结构。
为了实现绝缘胶芯8与外壳7的准确连接,可在绝缘胶芯8的外周侧凸设有至少一个定位防呆骨82,外壳7开设有用于对应的定位防呆骨82卡入的至少一个卡槽71。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防水圈6套接在外壳7的靠近接线端子1的一端;尾盖10与外壳7的另一端扣合连接;第二防水圈9设置于绝缘胶芯8电与尾盖10之间,并用于屏蔽电缆2与外壳7之间的密封。其中,第一防水圈6及第二防水圈9均采用耐高低温(-40℃~+180℃)及抗撒拉裂自润滑VMQ材质。
为进一步改善第一防水圈6及第二防水圈9的防水密封效果,可在第一防水圈6及第二防水圈9的内外侧壁上成型波纹。
优选的,第一防水圈6的内径小于第二连接端43的外径。采用该结构,可通过第二连接端43对第一防水圈6进行限位,防止第一防水圈6沿轴向移动;另外,方便拆装更换第一防水圈6及屏蔽弹性触指3。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用连接器,包括接线端子(1)及屏蔽电缆(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套接在所述屏蔽电缆(2)上的导电屏蔽构件及套接在所述导电屏蔽构件的外侧的绝缘壳体,所述导电屏蔽构件的一端与所述屏蔽电缆(2)的靠近所述接线端子(1)一端裸露的电缆屏蔽层(11)压接,另一端伸出所述绝缘壳体,并与所述连接器的对接端弹性接触而形成电性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屏蔽构件包括屏蔽接触压环(4)及屏蔽弹性触指(3);所述屏蔽接触压环(4)包括第一连接端(41)、套接部(42)及第二连接端(43);所述第一连接端(41)与所述电缆屏蔽层(11)压接;所述套接部(42)与所述屏蔽电缆(2)套接;所述第二连接端(43)伸出所述绝缘壳体,所述屏蔽弹性触指(3)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端(43)的外周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43)的外周侧开设有环形的第一凹槽(431),所述屏蔽弹性触指(3)套设在所述第一凹槽(431)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弹性触指(3)由铜线呈螺旋状绕制并首尾相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屏蔽构件还包括套接在所述屏蔽电缆(2)上的屏蔽内压环(5),所述电缆屏蔽层(11)压接在所述屏蔽内压环(5)与所述第一连接端(4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包括套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端(41)的外周侧的绝缘胶芯(8)及外壳(7),所述绝缘胶芯(8)与所述外壳(7)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胶芯(8)与所述第一连接端(41)之间设有定向安装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安装结构包括同轴开设在所述绝缘胶芯(8)内侧的内六角过孔(81),所述第一连接端(41)的外侧具有与所述内六角过孔(81)匹配的外六角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41)与所述电缆屏蔽层(11)压接后形成所述外六角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胶芯(8)的外周侧凸设有至少一个定位防呆骨(82),所述外壳(7)开设有用于对应的所述定位防呆骨(82)卡入的至少一个卡槽(71)。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第一防水圈(6)、第二防水圈(9)及尾盖(10),所述第一防水圈(6)套接在所述外壳(7)的靠近所述接线端子(1)的一端;所述尾盖(10)与所述外壳(7)的另一端扣合连接;所述第二防水圈(9)设置于所述绝缘胶芯(8)与所述尾盖(10)之间,并用于所述屏蔽电缆(2)与所述外壳(7)之间的密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圈(6)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连接端(43)的外径。
CN201820969052.3U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用连接器 Active CN2082722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69052.3U CN208272286U (zh)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用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69052.3U CN208272286U (zh)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用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72286U true CN208272286U (zh) 2018-12-21

Family

ID=64690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69052.3U Active CN208272286U (zh)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用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722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46360U (zh) 一种具有低屏蔽电阻的大电流连接器
US20160036155A1 (en) Connector
CN103633466A (zh) 连接器
CN108242611A (zh) 电屏蔽触头,优选为微型同轴屏蔽触头
US7766675B2 (en) Connector
CN109088212B (zh) 连接器
CN206685565U (zh) 电连接器
CN210379629U (zh) 一种连接器组件
CN210692111U (zh) 一种电缆屏蔽接地处理装置
CN205406827U (zh) 直头金属连接器插头
CN208272286U (zh) 一种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用连接器
CN103682886B (zh) 一种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短路保护连接器
JP4976185B2 (ja) 機器用シールドコネクタ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CN203312569U (zh) 单芯连接器
CN208306569U (zh) 一种汽车用电气防火墙模块及卡车
CN110212366B (zh) 一种多向密封连接器
CN207835032U (zh) 一种emc金属屏蔽电缆接头
CN108545038A (zh) 一种汽车用电气防火墙模块及卡车
CN109411905A (zh) 高压大电流屏蔽接线器
CN205141257U (zh) 用于汽车驾驶室螺栓固定的大电流连接器
CN211208811U (zh) 一种新型屏蔽结构
CN209822968U (zh) 一种电连接器及包括该电连接器的电动汽车
CN106374252A (zh) 一种多触点屏蔽连接器
CN207234062U (zh) 一种线缆连接头的屏蔽结构
CN208571076U (zh) 一种拖车线束上防水效果好的车灯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09

Address after: No. 5 Baishou Road, Xuancheng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242000

Patentee after: Xuancheng Lixun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650 Qinghuang Village Committee, Qingxi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Lian Zhi L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