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72197U - 电源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源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72197U
CN208272197U CN201820849126.XU CN201820849126U CN208272197U CN 208272197 U CN208272197 U CN 208272197U CN 201820849126 U CN201820849126 U CN 201820849126U CN 208272197 U CN208272197 U CN 2082721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part
conduct piece
power connector
connector
stretch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4912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BI ENTP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BI ENTP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BI ENTP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BI ENTP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4912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721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721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7219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连接器,具有一第一接头及一第二接头,该第一接头具有一第一外壳以及一第一导电件,该第一导电件于该电源连接器的对接方向上设有一基部、至少一第一弯折部以及一第二弯折部,该第二弯折部与第一弯折部或该基部互相接近而共同构成一夹持区域;该第二接头具有一第二外壳以及一第二导电件,该第二导电件在所述对接方向设有一连接部;组合时,该连接部插入该夹持区域中,并受到该第二弯折部以及该第一弯折部或该基部的至少之一共同夹定导接。

Description

电源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连接器,尤指一种可分离成两部分来分别连接于不同导线,并通过将两部分的组件的结合使两不同导线导通的电源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连接各式电器设备与住宅之间的配线,除了直接将不同的导线通过互相缠绕来连接外,于电源接在线装配可分离式的电源连接器为一种十分常见的方式,其中,现有的可分离式电源连接器的设计,请参考图1至图3。
如图1所示,图1为一种现有电源连接器的导电组件的设计,在如何维持互相导接的部分,是在其中一侧的导电部件10上通过弯折变形而形成一导电弹片11a,让两端的导电部件10于组合时通过该导电弹片11a所提供的压力,由单方向施力推抵另一侧的导电部件10的延长部11b,而使两导电部件10之间能保持接触导通而不会分离。
而另一种现有电源连接器的导电部的设计请参考图2所示,其维持的方式是在其中一侧的导电部件10的一端设置一个筒状的夹持结构12,并在另一侧的导电部件10的一端通过弯折而形成一个在尺寸上较大的连接头部13,连接时,所述连接头部13进入所述夹持结构12中,并由多数个不同的方向同时堆抵所述夹持结构12的壁面,以通过该夹持结构12的壁面由多数个不同的方向同时夹住该连接头部13,使两导电部件10不会分离。
但所述这些设计,在图1的实施例中,由于仅让两导电部件10之间由单一方向施压并通过单一平面接触而进行导通,故在考虑制造公差、设计余隙、材料特性或是使用温度等,可能会因为生产上的误差或是周遭环境的影响,造成不便或危险;同样的,在图2的实施例中,由于是将该连接头部13塞进该夹持结构12中并推抵该夹持结构12的壁面,故在组接两接头时所需的力量会受到该夹持结构12的材料刚性影响,除了所需力量较大且操作不易外,亦可能让其中的组件产生意外的变形。
另外,于其他辅助设计上,如图3所示,现有的电源连接器为了方便使用者操作,会在接头上的局部部分设有一凸块14以方便持握;然而于实际上使用时,有时需要将整个接头转往特定的方向才能操作,而这样的动作可能使得原先设计于接头上的所述凸块14因为操作角度或方向上的关系而无法使用(碰不到),增加了使用上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分离的电源连接器,于两组件组接时,能使两导电件通过来自不同方向的力量使两导电组件间互相夹持,且以增加两导电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分离的电源连接器,具有环绕整个连接器表面的凸肋,方便使用者于各种角度使用连接器时都能利用该凸肋以方便组装。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接头,具有一第一外壳以及一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内固定的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在所述电源连接器的一对接方向设有一基部、至少一第一弯折部以及一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第一弯折部相互接近来共同构成一夹持区域,或者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基部相互接近来共同构成一夹持区域;
一第二接头,具有一第二外壳以及一安装于所述第二外壳内固定的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在所述对接方向设有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以插入所述夹持区域,并受到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第一弯折部共同夹定导接,或者受到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基部共同夹定导接。
所述的电源连接器,所述连接部具有一与所述第二导电件形成一高度差的插入段以及一介于所述插入段与所述第二导电件之间连结的弯折段。
所述的电源连接器,所述至少一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分别接触于所述插入段的相反两侧表面。
所述的电源连接器,所述第一导电件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弯折部,两个所述第一弯折部分别设有一在所述第一导电件的两相对侧垂直延伸的壁段,并由两个所述壁段分别朝向中央延伸一形成接触面的第一弹性段,而所述第二弯折部设有一介于两个所述壁段之间的第二弹性段,再由所述第二弹性段延伸出一形成接触线段的反曲段。
所述的电源连接器,所述第一弹性段于所述对接方向靠近所述第二接头的一侧,设有一导引斜面;所述反曲段于所述对接方向靠近所述第二接头的一侧则设有一朝向所述第一弹性段的表面接近的导入斜面。
所述的电源连接器,所述第一弹性段与所述第二弹性段两者在水平面上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所述的电源连接器,所述第一外壳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外壳的外表面分别围绕有多数个凸肋。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所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于连接两侧的导电件的设计上,在其中一个导电件上通过一基部及一连接于该基部的第一弯折部,配合一第二弯折部而形成有一个供另一侧导电件的连接部进入的夹持区域,使另一侧的导电件能受该第二弯折部配合该基部或第一弯折部共同夹持,使两组件连接时能同时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力量夹持,还同时增加两导电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
附图说明
图1及图2为现有的可分离式电源连接器的导电件的示意图;
图3为现有的电源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的连结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5A为图4中的第一导电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B为图5A的第一导电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5C为图5A的第一导电件的正面示意图;
图5D为图4中的第二导电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4A的侧面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于另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接头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导电部件11a-导电弹片;11b-延长部;12-夹持结构;13-连接头部;14-凸块;50-电源连接器;60-第一接头;61-第一外壳;610-第一容置空间;610a-内壁面;610b-第一导接部;62-第一导电件;620-第一接线部;620a-第一凸起块;621-组合部;622-基部;623-第一弯折部;623a-壁段;623b-接触平面;623c-第一弹性段;623d-弧状区段;623e-导引斜面;624-第二弯折部;624a-第二弹性段;624b-反曲段;624c-导入斜面;63-环型结构;70-第二接头;71-第二外壳;710-第二容置空间;710a-内壁面;710b-第二导接部;72-第二导电件;720-连接部;720a-插入段;720b-弯折段;721-第二接线部;721a-第二凸起块;80-凸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
请参照图4A、图4B所示,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50,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包含一第一接头60及一第二接头70;所述第一接头60由一第一外壳61及两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61内部的一第一容置空间610中的第一导电件62所组成;所述第二接头70由一第二外壳71及两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71内部的一第二容置空间710中的第二导电件72所组成。
请参考图4A、图4B及图6所示,所述第一外壳61的外表面围绕有多数个凸肋80,以方便使用者能由不同的角度持握该第一接头60,所述第一外壳61的内部设有一贯通所述第一外壳61两端的所述第一容置空间610,所述第一容置空间610用以容纳两个所述第一导电件62以及导线(图未示),并设有一呈现筒状而用以与所述第二外壳71组接的第一导接部610b。
请参考图4A至图6所示,所述第一导电件62于所述电源连接器50的一对接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二接头70的对接处的一端,设有一用以连接导线的第一接线部620,且于所述第一接线部620上,设有一用一推抵所述第一外壳61的一内壁面610a的第一凸起块620a;而另一端,则设有一用以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件72的组合部621。
于组合所述第一导电件62及所述第一外壳61时,所述组合部621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接部610b的内部,包含一基部622、两第一弯折部623以及一第二弯折部624;两个所述第一弯折部623分别设有一在所述基部622的两相对侧垂直延伸的壁段623a,并由两个所述壁段623a分别朝向中央延伸而形成一前端处具有一接触平面623b的第一弹性段623c,使得所述第一弯折部623与所述基部622于所述组合部621处共同构成一环型结构63。
其中,关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段623c的详细构造,请参考图5B及图5C所示,所述第一弹性段623c,于所述壁段623a与所述接触平面623b之间,形成有一弧状区段623d,该弧状区段623d用以再所述第一导电件62与所述第二导电件72连接时,对应因所述第二导电件72的厚度产生形变并减少所述壁段623a的形变量,并确保所述第一弹性段623c施加于所述第二导电件72的弹力方向。
关于所述第二弯折部624,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弯折部624直接连接所述基部622,并设有一介于两个所述壁段623a之间的一U字型的第二弹性段624a以及一长条状的反曲段624b;所述第二弹性段624a设置于所述环型结构63中,并与所述第一弹性段623c在所述基部622的水平面方向上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反曲段624b延伸自所述第二弹性段624a,并与所述第一弹性段623c的共同构成一夹持区域;通过将所述反曲段624b延伸自所述第二弹性段624a设计,使得连接时,仅需些微的力量来改变所述第二弹性段624a的形状,就能使所述反曲段624b产生足够的位移而夹持住所述第二导电件72,使所述第一导电件62与所述第二导电件72之间更好连接。
请参考图4A、图4B及图6所示,所述第二外壳71外表面一样围绕有多数个方便使用者操作的所述凸肋80,所述第二外壳71的内部设有一贯通所述第二外壳71两端的所述第二容置空间710,所述第二容置空间710用以容纳两个所述第二导电件72以及导线(图未示),并设有一用已与所述第一外壳61组接的第二导接部710b。
请参考图4B、图5D及图6所示,所述第二导电件72于所述对接方向上接近所述第一接头60的一端设有一连接部720,所述连接部720于连接所述第二外壳71时设置于所述第二导接部710b中,具有一与所述第二导电件72形成一高度差的插入段720a以及一介于所述插入段720a与所述第二导电件72之间连结的弯折段720b,以通过该弯折段720b来配合所述第二弯折部624的高度;而所述第二导电件72于所述对接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接头60的一端则是设有一用以连接所述导线的第二接线部721,且同样的,所述第一接线部620上设有一用一推抵所述第二外壳71的一内壁面710a的第二凸起块721a。
请参考图6所示,当所述第一接头60与所述第二接头70互相组合部621组接时,所述第一接头60的所述第一导接部610b与所述第二接头70的所述第二导接部710b互相套合,使互相所述第二导电件72的所述插入段720a进入所述环型结构63之中,其中,当所述插入段720a进入环型结构63中时,所述第一弹性段623c与所述反曲段624b会同时受到所述插入段720a的推抵而移动,使所述第一弯折部623的第一弹性段623c及所述第二弯折部624的反曲段624b同时接触并压抵所述插入段720a的相反两侧表面,让所述插入段720a并同时受到所述第一弯折部623及所述第二弯折部624共同夹定并导接所述第一接头60及所述第二接头70。
由以上可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头60与所述第二接头70连接时,所述第二接头70的的所述连接部720于连接时能同时受到所述第一接头60的所述第一弹性段623c及连接了所述第二弹性段624a的所述反曲段624b由两个互为相反的方向压抵而共同夹持,且同时增加所述第一导电件62与所述第二导电件72之间的接触面积,使两组件而能够稳固的连接在一起。
其中,为了于组合时方便所述插入段720a平顺的置入所述夹持结构中,所述第一弹性段623c的所述接触平面623b于所述对接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二接头70的一侧,设有一导引斜面623e;而所述反曲段624b则于所述对接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二接头70的一侧设有一朝向所述第一弹性段623c的表面接近的导入斜面624c。
请参考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并没有限制所述组合部621的详细设计,故如图7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弯折部624可以不直接连接所述基部622,而是直接设于所述第一弯折部623的所述第一弹性段623c靠近所述第二接头70的端点位置,由所述第二弯折部624与所述基部622共同构成所述夹持区域;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件72可以不具有所述弯折段720b,且组合时,所述插入段720a是受到所述第二弯折部624及所述基部622共同夹定。
以上的说明和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能够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接头,具有一第一外壳以及一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内固定的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在所述电源连接器的一对接方向设有一基部、至少一第一弯折部以及一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第一弯折部相互接近来共同构成一夹持区域,或者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基部相互接近来共同构成一夹持区域;
一第二接头,具有一第二外壳以及一安装于所述第二外壳内固定的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在所述对接方向设有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以插入所述夹持区域,并受到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第一弯折部共同夹定导接,或者受到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基部共同夹定导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具有一与所述第二导电件形成一高度差的插入段以及一介于所述插入段与所述第二导电件之间连结的弯折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分别接触于所述插入段的相反两侧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弯折部,两个所述第一弯折部分别设有一在所述第一导电件的两相对侧垂直延伸的壁段,并由两个所述壁段分别朝向中央延伸一形成接触面的第一弹性段,而所述第二弯折部设有一介于两个所述壁段之间的第二弹性段,再由所述第二弹性段延伸出一形成接触线段的反曲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段在所述对接方向靠近所述第二接头的一侧设有一导引斜面;所述反曲段于所述对接方向靠近所述第二接头的一侧则设有一朝向所述第一弹性段的表面接近的导入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段与所述第二弹性段两者在水平面上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外壳的外表面分别围绕有多数个凸肋。
CN201820849126.XU 2018-06-01 2018-06-01 电源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721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49126.XU CN208272197U (zh) 2018-06-01 2018-06-01 电源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49126.XU CN208272197U (zh) 2018-06-01 2018-06-01 电源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72197U true CN208272197U (zh) 2018-12-21

Family

ID=64689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4912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72197U (zh) 2018-06-01 2018-06-01 电源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721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6658A (zh) * 2018-06-01 2019-12-10 金笔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6658A (zh) * 2018-06-01 2019-12-10 金笔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03244B (zh) 连接器、连接器装置及电池单元
CN106936003A (zh) 电插头连接器
CN208272197U (zh) 电源连接器
CN106981754A (zh) 连接器
CN104241908B (zh) 电连接器
CN206401660U (zh) 公母对插的电连接器组件
JP3226841U (ja) 非方向性の電線対基板コネクタ
CN211859028U (zh) 一种带有锁定部件的电缆连接器
TWI723724B (zh) 高功率型板對板浮動連接器
CN108963487A (zh) 一种铜排连接结构
CN103972727A (zh) 一种具有自弹锁扣及解锁结构的连接器
CN215418783U (zh) 一种整体式高压屏蔽电连接器插座
CN208433547U (zh) 一种铜排连接结构
CN105990730A (zh) 铜排连接器及端子组件
CN102842813B (zh) 电连接器及对接连接器
CN203850548U (zh) 一种具有自弹锁扣及解锁结构的连接器
CN207732112U (zh) 防水排线及其导电端子与导线的连接结构
CN202495636U (zh) 防误插电连接器
CN105322351A (zh) 连接器
CN205335436U (zh) 插拔式接线端子结构
CN204756639U (zh) Led灯管堵头及led灯管
CN205319337U (zh) 一种接线端子
CN219106664U (zh) 充电装置及充电系统
CN219979928U (zh) 防退位线鼻子安装结构
CN209389377U (zh) 一种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6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