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69213U - 电磁炉 - Google Patents

电磁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69213U
CN208269213U CN201820795050.7U CN201820795050U CN208269213U CN 208269213 U CN208269213 U CN 208269213U CN 201820795050 U CN201820795050 U CN 201820795050U CN 208269213 U CN208269213 U CN 2082692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waterproof rib
measurement component
electromagnetic oven
sepa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9505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玉兰
张丞
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9505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692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692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692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30)、面板(10)以及测温组件(40);还包括:隔离件(60),所述隔离件(60)的一端位于所述测温孔中,另一端向所述底壳(30)的底面延伸,且所述隔离件(60)的内壁顶端到底端形成与所述底壳(30)上的排水孔(31)相连通的导水通道,所述测温组件(40)位于所述导水通道中,且所述测温组件(40)的采温端穿过所述隔离件(60)从所述面板(10)上伸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解决了现有电磁炉装配时由于温度传感器与电路板连接时需托举着安装有测温组件的面板而造成装配过程不便且费力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电磁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已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烹饪器具,是利用电磁感应进行加热的电气烹饪器具,由高频感应线圈盘(即励磁线圈)、控制器及铁磁材料锅底炊具等部分组成,使用时,线圈盘中通入交变电流,线圈周围便产生一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磁力线大部分通过金属锅体,在锅底中产生大量涡流,从而产生烹饪所需的热,其中,为了在电磁炉使用过程中更好地控制加热功率,需要对锅具内的温度进行检测。
目前,可对锅具进行测温的电磁炉主要包括:底壳和盖设在底壳上的面板,其中,底壳内设有线圈盘、电路板、灯板、散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组件,其中,为了实现精确控温功能,面板上开设可供温度传感器组件的采温端伸出的测温孔,安装时,往往将温度传感器组件固定在面板上,同时温度传感器的采温端可伸缩和缩回底壳内,同时,由于面板上开设测温孔,为了避免面板上的液体通过测温孔渗入底壳内而对底壳内的元器件造成损坏,现有技术中,在温度传感器组件的外围上设有漏斗盒,通过漏斗盒将测温孔渗入的液体导到底壳外,其中,安装时,具体为,首先将先将温度传感器组件固定在面板上,再将漏斗盒设置在温度传感器组件的外围,而后,将温度传感器的引线与电路板电连接,最后将电磁炉的面板和外壳合盖。
然而,上述电磁炉的装配方式中,由于需将漏斗盒设置在温度传感器组件的外围上后,然后再将温度传感器的引线插到电路板上,但是这样使得温度传感器的引线插到电路板的过程中,安装人员还要托举着先与温度传感器组件固定好的面板,这样造成温度传感器组件和漏斗盒的安装过程操作不方便且费力,从而大大了影响装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涉及电磁炉中温度传感器与漏斗盒装配过程操作不方便且费力而大大影响装配效率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方便且省时省力的电磁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面板以及测温组件,所述底壳内设有线圈盘和电路板,所述面板上开设测温孔,所述测温组件可伸缩地固定在所述底壳上;
还包括:隔离件,所述隔离件的一端位于所述测温孔中,另一端向所述底壳的底面延伸,且所述隔离件的内壁顶端到底端形成与所述底壳上的排水孔相连通的导水通道,所述测温组件位于所述导水通道中,且所述测温组件的采温端穿过所述隔离件从所述面板上伸出。
通过包括隔离件,这样所述测温组件可伸缩设置在所述底壳上,所述隔离件的一端穿设在所述测温孔中,所述隔离件的另一端向底壳的底面延伸,且所述隔离件的内壁顶端到内壁底端形成与所述底壳上的排水孔相连通的导水通道,这样液体通过导水通道从排水孔向外排出,而且装配时,测温组件直接安装在底壳上,隔离件安装在面板上,当测温组件的导线与电路板相连后,直接可以将安装有隔离件的面板盖设在底壳上即可完成装配,整个装配过程简单且不费力,避免了现有温度传感器与控制连接时需托举着安装有测温组件的面板进行安装而造成装配过程不便且费力的技术问题,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既实现了进入电磁炉内的液体直接向外排出的目的,同时实现了装配简单且方便的目的,从而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有效解决了现有电磁炉装配时由于温度传感器与电路板连接时需托举着安装有测温组件的面板而造成装配过程不便且费力的技术问题。
可选的,所述隔离件包括密封部以及与所述密封部相连的导水部,其中,所述密封部的其中一部分与所述测温孔的内壁密封相连,另一部分与所述面板的背面密封相连,所述导水部的底端向所述底壳的底面延伸。
可选的,所述底壳的底面上设有防水筋,所述导水部的底端延伸到所述防水筋围成的空间中,以使所述隔离件的内壁与所述防水筋的内壁围成所述导水通道。
可选的,所述防水筋包括内圈防水筋和外圈防水筋,且所述内圈防水筋和所述外圈防水筋之间形成环形空间,所述导水部的底端延伸到所述环形空间内;
且所述底壳位于所述内圈防水筋内的底面上开设第一排水孔;
所述底壳位于所述内圈防水筋和所述外圈防水筋之间的底面上开设与所述环形空间相通的第二排水孔。
可选的,所述导水部与所述内圈防水筋的外壁和所述外圈防水筋的内壁之间均存在间隔。
可选的,还包括:
固定盖,其中,所述固定盖套设在所述测温组件上,且所述固定盖的底端与所述内圈防水筋相连,所述固定盖的顶端内沿在所述测温组件未被压缩时卡在所述测温组件上以及在所述测温组件被压缩时与所述测温组件分离。
可选的,所述固定盖的底端外壁上设有卡扣,所述内圈防水筋上设有与所述卡扣卡接的卡槽;或者
所述固定盖的底端外壁上设有卡槽,所述内圈防水筋上设有与所述卡槽卡接的卡扣。
可选的,所述固定盖的外壁上设有导向筋,所述内圈防水筋上设有与所述导向筋配合的导向槽;或者,
所述固定盖的外壁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内圈防水筋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槽配合的导向筋。
可选的,所述内圈防水筋的顶端开设可供所述测温组件的导线穿过的导线口,所述固定盖的底端与所述导线口对应的位置开设缺口。
可选的,所述测温组件包括测温元件和弹性件,其中,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壳的底面相连,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测温元件相连。
可选的,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套设在所述测温组件的测温元件上,且所述固定盖的顶端内沿在所述测温组件未被压缩时卡在所述固定块的底端外沿上。
可选的,所述固定块的侧壁上开设槽口,且所述槽口从所述固定块的顶端贯穿到所述固定块的底端。
可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底端向外延伸形成凸外沿,且所述凸外沿的底端端面上开设与所述固定块的内壁之间呈台阶状的下沉槽。
可选的,所述密封部包括竖直伸出段和水平段,其中,所述竖直伸出段与所述测温孔密封相连,所述水平段上开设用于容纳密封胶的胶槽,所述水平段通过所述密封胶与所述面板的背面密封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中隔离件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中固定座与防水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中固定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中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面板;
20—线圈盘;
30—底壳;
31—排水孔;
311—第一排水孔;
312—第二排水孔;
40—测温组件;
41—测温元件;
42—弹性件;
50—固定块;
51—槽口;
52—凸外沿;
53—下沉槽;
60—隔离件;
61—密封部;
61a—竖直伸出段;
61b—水平段;
62—胶槽;
63—导水部;
70—固定盖;
71—顶端内沿;
72—卡扣;
73—缺口;
74—导向筋;
80—固定座;
81—固定凸台;
811—凸起部;
82—防水筋;
82a—内圈防水筋;
821—导向槽;
822—导线口;
823—卡槽;
82b—外圈防水筋;
801—环形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I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中隔离件剖开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中固定座与防水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中固定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中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本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电磁炉包括底壳30和盖设在底壳30上的面板10,其中,底壳30具体可以包括上盖和下盖,面板10盖设在上盖上,底壳30内设有线圈盘20和电路板,线圈盘20和电路板电性相连,电路板根据用户的操作对线圈盘20的加热功率进行调整,其中,为了对锅底温度进行检测,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测温组件40,且为了使得测温组件40的采温端能与锅底直接接触来测温,本实施例中,在面板10上开设可供测温组件40向外伸出的测温孔,即测温组件40的采温端通过测温孔向面板10外伸出,这样当锅具放置在面板10上时,锅底与测温组件40的采温端可以直接进行接触,从而实现对锅底温度直接进行测量的目的,这样电路板根据测温组件40检测到的锅底温度对烹煮过程实现准确控制。
其中,现有技术中,由于面板10上开设测温孔,同时测温组件40往往设置为可上下滑动的,这样使得测温孔与测温组件40之间会存在一定的间隙,面板10的液体易从间隙进入到电磁炉内,为此,现有技术中,在电磁炉内设置储水导水的漏斗盒,安装过程具体为:首先将测温组件40固定在面板10上,再将漏斗盒设置在测温组件40的外围,而后,将测温组件40的引线与电路板电连接,最后将电磁炉的面板10和外壳合盖,但是这样安装时,当,将测温组件40的引线与电路板电连接时,意味着安装人员还要托举着先与温度传感器组件固定好的面板10,从而大大了影响装配效率。
为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中,将测温组件40可伸缩地固定在底壳30上,即测温组件40在底壳30上是可以上下伸缩的,这样,测温组件40的顶端通过测温孔可从面板10上伸出,当锅具放置在面板10上时,锅具的重力使得测温组件40被压缩,测温组件40向电磁炉内缩回,同时,测温组件40的顶端始终与锅底紧密接触,当锅具从面板10上移开时,测温组件40从测温孔中向面板10外伸出。同时,如图1-6所示,还包括:隔离件60,其中,本实施例中,隔离件60的一端穿设在测温孔中,隔离件60的另一端向底壳30的底面延伸,具体的,隔离件60的一端安装在面板10的测温孔中时,同时测温组件40的采温端可以穿过测温孔中隔离件60而向面板10外伸出,即测温组件40的采温端穿过隔离件60的一端向面板10上伸出,隔离件60的另一端向底壳30的底面延伸,测温组件40位于隔离件60的内部空间中。
而且,本实施例中,由于测温组件40是可伸缩的,所以测温组件40穿过隔离件60的一端时,测温组件40与隔离件60之间具有间隙,为了防止面板10上的液体从该间隙进入电磁炉内而对电磁炉内的器件造成损坏,本实施例中,隔离件60的内壁顶端到底端形成与底壳30上的排水孔31相连通的导水通道,测温组件40位于导水通道中,且测温组件40的采温端穿过导水通道从面板上伸出,这样面板10上的液体从隔离件60与测温组件40之间的间隙进入后,在导水通道的引导下从排水孔31向底壳30外排出,具体的,面板10上的液体进入后,液体沿着隔离件60的顶端内壁流向底端内壁,最后经过排水孔31排出,由于液体可以通过导水通道从排水孔31向外排出,从而避免了液体与电磁炉内的器件接触而造成器件的损坏得问题。
其中,本实施例中,隔离件60的内部均为中空的,这样隔离件60的内部中空结构形成导水通道,其中,本实施例中,隔离件60与测温孔以及面板10之间均为密封相连,这样液体不易从测温孔与隔离件60之间进入,隔离件60起到隔离和导流作用。
其中,本实施例中,测温组件40装配时,具体为:首先将测温组件40安装在底壳上,同时将隔离件60安装在面板10上,然后将测温组件40的导线与电路板相连,最后将安装有隔离件60的面板10盖设在底壳30上,装配后之后,隔离件60的底端向底壳30的底面延伸,与现有装配方式相比,本实施例中,由于测温组件40直接设置在底壳30上,所避免了现有温度传感器与电路板连接时需托举着安装有测温组件40的面板10进行安装而造成装配过程不便且费力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隔离件60,这样隔离件60的内壁形成导水通道,使得面板10上的液体进入电磁炉内时可以随着导水通道进入排水孔31向外排出,从而避免了在测温组件40外周设置漏斗盒的问题,而且隔离件60将渗入的液体与电磁炉内的其他元器件进行隔离,避免对液体对电磁炉内的元器件造成损坏。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通过将测温组件40可伸缩地固定在底壳30上,同时,包括隔离件60,隔离件60的一端穿设在测温孔中,隔离件60的另一端向底壳30的底面延伸,同时,隔离件60的内壁顶端到底端形成与底壳30上的排水孔31相连通的导水通道,这样液体通过导水通道从排水孔31向外排出,而且装配时,测温组件40直接安装在底壳3上,隔离件60安装在面板10上,当测温组件40的导线与电路板相连后,直接可以将安装有隔离件60的面板10盖设在底壳30上即可完成装配,整个装配过程简单且不费力,避免了现有温度传感器与电路板连接时需托举着安装有测温组件40的面板10进行安装而造成装配过程不便且费力的技术问题,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既实现了进入电磁炉内的液体直接向外排出的目的,同时实现了装配简单且方便的目的,从而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有效解决了现有电磁炉装配时由于温度传感器与电路板连接时需托举着安装有测温组件40的面板10而造成装配过程不便且费力的技术问题。
其中,本实施例中,隔离件60包括密封部61以及与密封部61相连的导水部63,其中,密封部61的其中一部分与测温孔的内壁密封相连,另一部分与面板10的背面密封相连,导水部63的底端向底壳30的底面延伸,具体的,密封部61的一端位于测温孔中,密封部61的另一端位于底壳30内且与面板10的背面密封相连,密封部61起到定位和密封作用,可以使得隔离件60定位在测温孔中,通过密封部61的定位作用使得隔离件60在面板10上安装时更方便且准确性更高。其中,隔离件60的导水部63具体与隔离件60与面板10背面相连的一端相连,即本实施例中,隔离件60的导水部63和密封部61的内表面形成导水通道,当液体从测温组件40和隔离件60的密封部61之间的间隙进入时,液体通过导水部63的导水作用导到排水孔31处,液体经过排水孔31向外排出,导水部63起到隔离和导流作用。
其中,本实施例中,隔离件60中的密封部61和导水部63具体可以通过卡接、焊接或者一体成型方式设在隔离件60上。
其中,本实施例中,底壳30的底面上设有防水筋82,具体的,防水筋82围绕测温组件40的外周进行设置,即测温组件40的底端设在防水筋82围成的环形空间中,同时,由于防水筋82具有一定的高度,因此,本实施例中,导水部63的底端只要延伸到防水筋82围成的空间中即可,即导水部63的底端低于防水筋82的顶端,这样液体沿着导水部63进入防水筋82的空间中,然后经过防水筋82后从排水孔31向外排出,本实施例中,隔离件60的内壁与防水筋82的内壁共同围成导水通道。
其中,本实施例中,如图2-6所示,防水筋82包括内圈防水筋82a和外圈防水筋82b,且内圈防水筋82a和外圈防水筋82b之间形成环形空间801,导水部63的底端延伸到环形空间801内,这样液体沿着导水部63会进入到环形空间801中或者进入内圈防水筋82a围成的空间中。
其中,为使得环形空间801和内圈防水筋82a内的的液体从排出电磁炉外,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底壳30位于内圈防水筋82a内的底面上开设第第一排水孔311,底壳30位于内圈防水筋82a和外圈防水筋82b之间的底面上开设与环形空间801相通的第二排水孔312,这样环形空间801中的液体可以从第二排水孔312向外排出,内圈防水筋82a内部空间中的液体可以从第一排水孔311向外排出。
其中,本实施例中,导水部63延伸到环形空间801中时,具体的,导水部63的底端外壁可以与外圈防水筋82b的内壁相接触,或者导水部63的底端与内圈防水筋82a外壁以及外圈防水筋82b的内部均不接触,这样液体进入后可能会进入到环形空间801,或者,导水部63的底端外壁可以与内圈防水筋82a的外壁相接触,这样液体进入后,沿着导水部63的内壁进入到内圈防水筋82a的内部空间中。
其中,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导水部63与内圈防水筋82a的外壁和外圈防水筋82b的内壁之间均存在间隔,即导水部63的底端延伸到环形空间801中时,导水部63与内圈防水筋82a和外圈防水筋82b均不接触,这样,当面板10上的液体从测温孔进入后,液体沿着导水部63的内壁可以流入到环形空间801,或者液体在重力作用下落入内圈防水筋82a的内部空间中,同时液体沿着导水部63外壁也可以流入到环形空间801中,这样当隔离件60与面板10之间的密封性不好时,液体可以沿着导水部63的外壁进入到环形空间801中,避免了液体从导水部63的外壁进入到底壳30内与元器件进行接触的问题,大大增强了导水部63的导水作用。
其中,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测温组件40在底壳30上设置,具体的,底壳30位于内圈防水筋82a内的底面上设有固定座80,弹性件的底端与固定座80相连。
其中,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盖70,其中,固定盖70套设在测温组件40上,且固定盖70的底端与内圈防水筋82a相连,固定盖70的顶端内沿71在测温组件40未被压缩时卡在测温组件40上以及在测温组件40被压缩时与测温组件40分离,即本实施例中,固定盖70套设在测温组件40上,且固定盖70的底端与内圈防水筋82a相连,这样装配时,将固定盖70套设在测温组件40上,且固定盖70的底端与内圈防水筋82a相连,然后将装有隔离件60的面板10盖设在底壳30上,完成装配,装配后,固定盖70的顶端可抵接在隔离件60上,这样当锅具放置在面板10上时,测温组件40的采温端被压缩,测温组件40向底壳30内移动,测温组件40的底端朝向固定盖70内移动,测温组件40的底端与固定盖70的底端分离不进行接触,当锅具移开后,测温组件40向上伸出,测温组件40的底端向上移动并抵接在固定盖70的顶端内沿71上,顶端内沿71对测温组件40进行限位,以防止测温组件40向外伸出过多。
因此,本实施例中,固定盖70的设置对测温组件40起到限位作用,同时本实施例中,当固定盖70的顶端可抵接在隔离件60上时,此时固定盖70的内壁和内圈防水筋82a的内壁之间也围成一个导水通道,这样液体从密封部61与测温组件40之间的间隙进入后,液体可以分为两条路径,其中一条路径为沿着固定盖70的内壁和内圈防水筋82a的内壁从第一排水孔311向外排出,另一条路径为沿着导水部63进入到环形空间801中,最终从第二排水孔312向外排出,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固定盖70增多了导水通道,使得液体可沿多条路径向外排出。
其中,本实施例中,固定盖70与内圈防水筋82a之间具体通过卡接方式进行连接,具体如4-5所示,固定盖70的底端外壁上设有卡扣72,内圈防水筋82a上设有与卡扣72卡接的卡槽823,装配时,将固定盖70上的卡扣72卡入内圈防水筋82a上的卡槽823来实现固定盖70与内圈防水筋82a的连接,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固定盖70的底端外壁上设有卡槽823,内圈防水筋82a上设有与卡槽823卡接的卡扣72,具体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只要能实现将固定盖70卡接在内圈防水筋82a上即可。
其中,本实施例中,当固定盖70与内圈防水筋82a连接时,为了便于固定盖70准确地卡接在内圈防水筋82a上,本实施例,如图4-5所示,固定盖70的外壁上设有导向筋74,内圈防水筋82a上设有与导向筋74配合的导向槽821,这样装配时,只要将固定盖70上的导向筋74与内圈防水筋82a上的导向槽821对准安装后,即可使得固定盖70上的卡扣72卡入内圈防水筋82a的卡槽823中,从而实现固定盖70与内圈防水筋82a的卡接,其中,本实施例中,或者也可以,在固定盖70的外壁上设有导向槽821,内圈防水筋82a上设有与导向槽821配合的导向筋74,本实施例中,通过导向筋74与导向槽821的配合,起到了导向和定位的作用。
其中,本实施例中,当固定盖70套设在测温组件40上且与内圈防水筋82a相连后,测温组件40位于固定盖70和内圈防水筋82a围成的导水通道中,因此,为了使得测温组件40与电路板之间相连,本实施例中,在内圈防水筋82a的顶端开设可供测温组件40的导线穿过的导线口822,固定盖70的底端与导线口822对应的位置开设缺口73,这样当测温组件40固定在底壳30上时,测温组件40的导线可以穿出导线口822与电路板相连,固定盖70设置在内圈防水筋82a上后,固定盖70的缺口73与导线口822相对应,从而实现了测温组件40的导线向外穿过与电路板相连的目的,其中,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开设,内圈防水筋82a上的导线口822可以为缺口73,其中,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只在内圈防水筋82a上开开设导线口822,即在固定盖70上不开设缺口73,此时需保证固定盖70卡接在内圈防水筋82a上时,不会对导线口822进行遮挡。
其中,本实施例中,测温组件40包括测温元件41和弹性件42,其中,弹性件42的一端与底壳30的底面相连,弹性件42的另一端与测温元件41相连,这样在测温元件41在弹性件42的弹力作用下上下伸缩,具体的,当锅具放置在面板10上时,弹性件42被压缩,测温元件41向底壳30内移动,当锅具移开后,弹性件42的弹力驱动测温元件41向上移动,使得测温元件41从面板10上伸出。
其中,本实施例中,测温元件41具体为温度传感器,其中,温度传感器具体选用负温度系数(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简称:NTC)温度传感器。
其中,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块50,固定块50套设在测温组件40的测温元件41上,且固定盖70的顶端内沿71在测温组件40未被压缩时卡在固定块50的底端外沿上,即本实施例中,测温组件40的测温元件41卡设在固定块50中,固定块50对测温元件41器到保护作用,同时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固定盖70的顶端内沿71卡在固定块50的底端外沿上,固定盖70的顶端内沿71对固定块50的底端外沿起到阻挡作用,从而实现对测温组件40进行限位的目的。
其中,本实施例中,由于固定块50需套设在测温组件40的测温元件41上,为了便于套设,本实施例中,固定块50的侧壁上开设槽口51,且槽口51从固定块50的顶端贯穿到固定块50的底端,即本实施例中,沿着固定块50的轴向开槽,装配时,由于槽口51设置,所以可以将固定块50撑开套设在测温组件40上,套设后,固定块50与测温组件40连接在一起,此时可以将带有固定块50的测温组件40固定在底壳30上,然后将固定盖70的导向筋74与导向槽821对其安装,测温组件40的顶端可从固定盖70的顶端开口向外伸出,当卡扣72与卡槽823卡合后,装配到位,此时再将从导线口822穿出的导线与电路板相连,最后将装有隔离件60的面板10盖设在底壳30上,完成装配,装配后,隔离件60的导水部63的底端伸入到环形空间801,固定盖70的顶端抵接在隔离件60上。
其中,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固定盖70的顶端内沿71卡在固定块50的底端外沿上,本实施例中,具体将固定块50的底端向外延伸形成凸外沿52,同时,为了将固定块50卡在测温组件40上,如图2和图6所示,凸外沿52的底端端面上开设与固定块50的内壁之间呈台阶状的下沉槽53,这样,测温元件41底端的外沿可卡在下沉槽53中,固定块50能紧密地卡在测温元件41上。
其中,本实施例中,隔离件60和固定盖70均为耐高温零件,固定块50为有弹性的耐高温零件,例如为耐高温硅胶,这样固定块50的底端外沿与固定盖70的顶端内沿71相抵接时,对固定盖70的顶端内沿71的磨损减轻,而且便于固定块50套设在测温元件41上。
其中,本实施例中,密封部61包括竖直伸出段61a和水平段61b,其中,竖直伸出段61a与测温孔密封相连,水平段61b上开设用于容纳密封胶的胶槽62,水平段61b通过密封胶与面板10的背面密封相连,即隔离件60与面板10接触的面上开设胶槽62,胶槽62用于容纳密封胶,隔离件60与面板10之间通过密封胶进行密封固定,安装时,向胶槽62中打胶,隔离件60通过密封胶粘接在面板10上,其中,本实施例中,隔离件60与面板10之间通过密封胶进行连接时,密封胶起到了固定、密封以及防水的作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为:本实施例中,可以将防水筋82向上延伸直至可抵接在面板10的背面上或隔离件60的背面上,这样导水通道由防水筋82的内壁围成,装配之后,防水筋82抵接面板10或隔离件60上,液体从测温孔进入后沿着防水筋82的内壁从排水孔31向外排出,或者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导水部63延伸到底壳30的底面上,避免设置防水筋82,这样装配后之后,隔离件60的导水部63抵接在底壳30的底面上,液体从测温孔进入后,沿着导水部63流到底壳30底面上,最终从排水孔31向外排出。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测温组件40在底壳30上设置时,具体的,在内圈防水圈82a内设有固定座80,固定座80包括多个固定凸台81,测温组件40通过固定凸台81设在底壳30上,具体的,弹性件42的底端与固定更快50的底端相连,弹性件42的底端与固定凸台81相连,组装时,将测温组件40固定在固定凸台81上,其中,本实施例中,固定凸台81位于内圈防水筋82a内,同时,多个固定凸台81围绕一个中心呈发射状设置,而且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测温组件40的弹性件42在固定凸台81上设置,具体的,固定凸台81上设有凸起部811,弹性件42卡在凸起部811上进行固定,这样弹性件42的一端与固定凸台81相连,另一端与测温元件41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底壳30上设置固定凸台81,使得测温组件81与底壳30的底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高度差,这样底壳30底面上的液体不易与测温元件41进行接触,同时,通过设置固定凸台81使得测温元件40在底壳30上更易进行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30)、面板(10)以及测温组件(40),所述底壳(30)内设有线圈盘(20)和电路板,所述面板(10)上开设测温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温组件(40)可伸缩地固定在所述底壳(30)上;
还包括:隔离件(60),所述隔离件(60)的一端位于所述测温孔中,另一端向所述底壳(30)的底面延伸,且所述隔离件(60)的内壁顶端到底端形成与所述底壳(30)上的排水孔(31)相连通的导水通道,所述测温组件(40)位于所述导水通道中,且所述测温组件(40)的采温端穿过所述隔离件(60)从所述面板(10)上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60)包括密封部(61)以及与所述密封部(61)相连的导水部(63),其中,所述密封部(61)的其中一部分与所述测温孔的内壁密封相连,另一部分与所述面板(10)的背面密封相连,所述导水部(63)的底端向所述底壳(30)的底面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30)的底面上设有防水筋(82),所述导水部(63)的底端延伸到所述防水筋(82)围成的空间中,以使所述隔离件(60)的内壁与所述防水筋(82)的内壁围成所述导水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筋(82)包括内圈防水筋(82a)和外圈防水筋(82b),且所述内圈防水筋(82a)和所述外圈防水筋(82b)之间形成环形空间,所述导水部(63)的底端延伸到所述环形空间(801)内;
且所述底壳(30)位于所述内圈防水筋(82a)内的底面上开设第一排水孔(311);
所述底壳(30)位于所述内圈防水筋(82a)和所述外圈防水筋(82b)之间的底面上开设与所述环形空间(801)相通的第二排水孔(3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部(63)与所述内圈防水筋(82a)的外壁和所述外圈防水筋(82b)的内壁之间均存在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盖(70),其中,所述固定盖(70)套设在所述测温组件(40)上,且所述固定盖(70)的底端与所述内圈防水筋(82a)相连,所述固定盖(70)的顶端内沿(71)在所述测温组件(40)未被压缩时卡在所述测温组件(40)上以及在所述测温组件(40)被压缩时与所述测温组件(40)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70)的底端外壁上设有卡扣(72),所述内圈防水筋(82a)上设有与所述卡扣(72)卡接的卡槽(823);或者
所述固定盖(70)的底端外壁上设有卡槽,所述内圈防水筋(82a)上设有与所述卡槽卡接的卡扣。
8.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70)的外壁上设有导向筋(74),所述内圈防水筋(82a)上设有与所述导向筋(74)配合的导向槽(821);或者,
所述固定盖(70)的外壁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内圈防水筋(82a)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槽配合的导向筋。
9.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防水筋(82a)的顶端开设可供所述测温组件(40)的导线穿过的导线口(822),所述固定盖(70)的底端与所述导线口(822)对应的位置开设缺口(73)。
10.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组件(40)包括测温元件(41)和弹性件(42),其中,弹性件(42)的一端与所述底壳(30)的底面相连,所述弹性件(42)的另一端与所述测温元件(41)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块(50),所述固定块(50)套设在所述测温元件上,且所述固定盖(70)的顶端内沿(71)在所述测温组件(40)未被压缩时套在所述固定块(50)的底端外沿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50)的侧壁上开设槽口(51),且所述槽口(51)从所述固定块(50)的顶端贯穿到所述固定块(50)的底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50)的底端向外延伸形成凸外沿(52),且所述凸外沿(52)的底端端面上开设与所述固定块(50)的内壁之间呈台阶状的下沉槽(53)。
14.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61)包括竖直伸出段(61a)和水平段(61b),其中,所述竖直伸出段(61a)与所述测温孔密封相连,所述水平段(61b)上开设用于容纳密封胶的胶槽(62),所述水平段(61b)通过所述密封胶与所述面板(10)的背面密封相连。
CN201820795050.7U 2018-05-25 2018-05-25 电磁炉 Active CN2082692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95050.7U CN208269213U (zh) 2018-05-25 2018-05-25 电磁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95050.7U CN208269213U (zh) 2018-05-25 2018-05-25 电磁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69213U true CN208269213U (zh) 2018-12-21

Family

ID=64684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95050.7U Active CN208269213U (zh) 2018-05-25 2018-05-25 电磁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692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9684A (zh) * 2019-04-19 2020-10-27 深圳市敏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磁炉测温系统及电磁炉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9684A (zh) * 2019-04-19 2020-10-27 深圳市敏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磁炉测温系统及电磁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56364B2 (en) Electromagnetic oven
KR102417482B1 (ko) 조리기기
CN208269213U (zh) 电磁炉
CN102894866B (zh) Ih饭煲及其加热装置
CN205286043U (zh) 一种自动泡茶的煮茶装置
CN208859658U (zh) 电磁炉
CN204394226U (zh) 红外测温电磁炉水壶
CN208312454U (zh) 电磁炉
CN208750783U (zh) 电磁炉及测温组件
CN210573330U (zh) 信号传输模块、锅具及烹饪套装
KR200453899Y1 (ko) 전기조리기의 센서 장착장치
CN210035609U (zh) 电磁炉及电磁炉炊具
CN202950516U (zh) Ih饭煲及其加热装置
JP5274643B2 (ja) 加熱調理システム
CN207455658U (zh) 电磁炉
CN208463876U (zh) 烹饪锅具及烹调器
CN204862573U (zh) 一种电热锅
CN218128167U (zh) 烹饪设备
CN208524517U (zh) 烹饪锅具及烹调器
CN208425886U (zh) 电磁炉锅具及其电磁炉炊具
CN211502905U (zh) 电磁炉
CN209644636U (zh) 烹饪器具
CN217464555U (zh) 烹饪器具和烹饪套组
CN218128170U (zh) 烹饪设备
CN218545899U (zh) 感应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