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58021U - 耳机套及耳机组件 - Google Patents

耳机套及耳机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58021U
CN208258021U CN201820940101.0U CN201820940101U CN208258021U CN 208258021 U CN208258021 U CN 208258021U CN 201820940101 U CN201820940101 U CN 201820940101U CN 208258021 U CN208258021 U CN 2082580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positioning region
covers
ear
interconnec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4010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权
周红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ngtai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anhai Hong Shang Agel Ecommerc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anhai Hong Shang Agel Ecommerce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anhai Hong Shang Agel Ecommerce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4010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580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580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580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机套及耳机组件,耳机套包括连接部及定位部,连接部用于与耳机可拆卸连接;定位部凸设于连接部上,定位部用于插入耳朵的对耳轮和/或对耳屏内,以使耳机套和耳朵定位配合。本实用新型改进了耳机套的结构,使耳机组件与耳朵的配合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耳机套及耳机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套及耳机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耳机佩戴的稳定性,通常在耳机上设置定位部,当将耳机佩戴到耳朵上时,定位部与耳朵的耳廓定位配合,以使耳机和耳朵的配合更加稳定。
但是,在每个耳机上都设置定位部,不仅会增加耳机的成本,而且会增大耳机的体积,使耳机携带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套,旨在提高耳机佩戴的稳定性,使耳机携带更加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耳机套,所述耳机套包括:
连接部,用于与耳机可拆卸连接;
定位部,凸设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定位部用于插入耳朵的对耳轮和/或对耳屏内,以使所述耳机套和耳朵定位配合。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具有供所述耳机安装的安装孔,所述连接部用于插入耳朵的耳甲腔内,并与所述耳甲腔的内壁定位配合。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呈环形设置,所述安装孔为通孔,所述定位部凸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周壁上,所述定位部的自由端呈曲线设置。
优选地,所述耳机套具有止挡部,所述耳机具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止挡部朝向耳朵的一侧,所述止挡部用于与所述抵接部抵接,以限制所述耳机朝耳朵的耳甲腔外移动。
优选地,所述耳机套和所述耳机通过定位结构定位连接,所述耳机套和所述耳机通过定位结构定位连接,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凸起和定位槽,该定位凸起和定位槽中的一个设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周壁,另一个对应设于所述耳机的外周壁,所述耳机安装到所述安装孔内,以使所述定位凸起插入所述定位槽内。
优选地,所述定位槽设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周壁上,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定位部位置对应。
优选地,所述定位部具有自由端,当所述耳机套与所述耳机连接时,所述自由端与所述耳机的中心线的距离为a,其中,12mm≤a≤18mm。
优选地,所述定位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部沿所述耳机的周向分布;相邻两所述定位部的伸出方向所形成的夹角为α,其中,60°≤α≤120°。
优选地,所述定位部沿所述耳机的周向延伸呈板状结构,所述定位部关于其所在平面对称设置;和/或,
所述定位部沿所述耳机的周向延伸呈板状结构,所述定位部关于对称面对称设置,所述对称面与所述定位部所在平面垂直。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耳机组件,该耳机组件包括:
耳机;
及如上所述的耳机套,所述耳机套包括:
连接部,与所述耳机可拆卸连接;
定位部,凸设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定位部用于插入耳朵的对耳轮和/或对耳屏内,以使所述耳机套和耳朵定位配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在耳机套上设置定位部,并使定位部用于插入到耳朵的对耳轮和/或对耳屏内,以使耳机组件和耳朵的配合更加稳定,防止耳机从耳朵上脱落。另外,通过使耳机套和耳机可拆卸连接,使用户在单独使用耳机时,可以将耳机与耳机套分离,以方便携带耳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耳机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耳机及耳机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耳机组件与耳朵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耳机套的定位部与耳朵的对耳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耳机套的定位部与耳朵的对耳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耳机套的定位部与耳朵的对耳屏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耳机套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耳机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耳机套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耳机套的剖视图,其沿连接部的轴向进行了剖视。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耳机 32 对耳屏
10′ 耳机 33 耳轮
11 抵接部 34 耳甲腔
12 外周壁 121 定位凸起
20 耳机套 122 凹槽
20′ 耳机套 123 按钮
21 连接部 211 安装孔
21′ 连接部 211′ 安装孔
22 定位部 212 定位槽
22′ 定位部 213 凸缘
30 耳朵 221 自由端
31 对耳轮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耳机套。
参照图1至图4,该耳机套20用于与耳机10连接,并与使用者的耳廓定位配合,以使耳机10更加稳定的佩戴在使用者的耳朵30内。具体地,可以使耳机套20包括连接部21,该连接部21用于与耳机10连接,在连接部21上还凸设有定位部22,该定位部22用于插入到耳廓的凹槽内,以使耳机套20与耳朵30定位配合。由此,当将耳机10与耳机套20连接,并佩戴到使用者的耳朵30内后,耳机套20能够对耳机10进行定位,使耳机10佩戴更加牢固。
其中,定位部22插入到耳廓内的具体位置有多种。例如图3及图4所示,耳朵30的对耳轮31具有沿对耳轮3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当将耳机10佩戴到耳朵30内时,可以使定位部22插入到耳朵30的对耳轮31的凹槽内,也即,使定位部22插入到对耳轮31下方的凹槽内,以使对耳轮31对定位部22进行定位,限制定位部22朝耳朵30外移动,进而使与耳机套20连接的耳机10佩戴更加牢固。或者,如图3及图6所示,耳朵30的对耳屏32具有沿对耳屏3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也可以使定位部22插入到对耳屏32内,也即,使定位部22插入到对耳屏32下方的凹槽内,以使对耳屏32对定位部22进行定位,限制定位部22朝耳朵30外移动,进而使与耳机套20连接的耳机10佩戴更加牢固。另外,还可以使定位部22插入到耳轮33内,也即,使定位部22插入到耳轮33下方的凹槽内,以使耳轮33对对定位部22进行定位,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定位部22可以同时插入到对耳轮31、对耳屏32和耳轮33内,也可以插入到三者中的任意两个或一个内,当然,由于对耳轮31和对耳屏32强度更高,更不易发生变形,当将定位部22插入到对耳轮31和/或对耳屏32内时,对耳机套20的定位效果更好。另外,将定位部22插入到对耳轮31和/或对耳屏32内时,能够使耳机套20的体积更小,使佩戴者感觉更加舒适,不仅携带方便,而且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中,可以使连接部21与耳机10可拆卸连接。由此,当使用者使用耳机10时,可以将耳机10与耳机套20连接,并佩戴到耳朵30内,以使耳机10和耳朵30的配合更加稳定,当使用者不使用耳机10,或者,不想使用耳机套20时,可以将耳机10与耳机套20分离,以缩小耳机10的体积,使耳机10的携带更加方便。而且,当耳机套20出现损坏时,可以对损坏的耳机套20进行更换,从而延长耳机10的使用寿命。另外,当使用者拥有多副耳机10,或者,耳机10损坏时,可以将耳机套20从耳机10上拆下,以用于其它耳机10。
其中,连接部21与耳机10实现可拆卸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使连接部21与耳机10通过卡扣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或者,通过螺钉、销钉等实现可拆卸连接。此外,如图2所示,还可以使连接部21具有安装孔211,将耳机10安装到安装孔211内,以使耳机10与连接部21连接,将耳机10从安装孔211内取出,以使耳机10与连接部21分离。进一步地,可以对连接部21的尺寸进行设置,以使连接部21插入到耳朵30的耳甲腔34内,并与耳甲腔34的内壁定位配合,以使耳机套20和耳朵30的连接更加牢固。
其中,当连接部21通过安装孔211实现与耳机10可拆卸连接时,可以使安装孔211为盲孔,也可以使安装孔211为通孔,当安装孔211为盲孔时,可以将耳机10从安装孔211的开口安装在安装孔211内,并在将耳机套20佩戴到耳朵30内时,使安装孔211的开口朝向耳朵30内,以将对耳机10进行定位。当安装孔211为通孔时,可以将耳机10从安装孔211的两个开口中的一个安装到安装孔211内,并在将耳机套20佩戴到耳朵30内时,使安装孔211的两个开口中的一个朝向耳朵30内,以将对耳机10进行定位。可以理解的是,当安装孔211为通孔时,能够使耳机套20同时适用于左耳和右耳,使用者在使用耳机套20时,无需区分左右耳机套20,使用更加方便。而且,当其中一个耳机套20损坏或遗失时,替换或补充更加方便。
当然,也可以使耳机套20和耳机10之间采用其它方式可拆卸连接,以使耳机套20能够同时适用于左耳和右耳。例如:可以在耳机10的外周壁12上设置卡孔,在连接部21面向卡孔的一侧设置卡持凸起,通过将卡持凸起插入卡孔内,以使耳机套20和耳机10可拆卸连接。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使连接部21呈环形设置,并使定位部22凸设于环形连接部21的外周壁上,以使耳机套20的结构更加简单,加工更加方便,且具有较好的外观。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可以使定位部22沿耳机10的周向延伸呈板状结构,并使定位部22关于对称面对称设置,以使耳机套20佩戴至左耳时和佩戴至右耳时具有相同的体验。具体地,如图2所示,可以使定位部22关其所在平面对称设置,换言之,使定位部22沿耳机10的轴线方向设置的两侧对称设置,以使定位部22面向耳朵30的一侧表面,与定位部22背离耳朵30的一侧表面对称,从而使耳机套20佩戴至左耳时和佩戴至右耳时具有相同的体验,避免由于定位部22沿耳机10的轴线方向不对称,而导致耳机套20佩戴至其中一个耳朵30时体验很好,但佩戴至另一个耳朵30时体验较差的问题。
另外,也可以使定位部22的对称面与板状的定位部22所在的板面基本垂直。换言之,使定位部22沿耳机10周向设置的两侧边面对称设置,以使耳机套20佩戴至左耳时和佩戴至右耳时具有相同的体验,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单独使定位部22关于其所在平面对称设置,也可以单独使定位部22的对称面与板状的定位部22所在的板面基本垂直,还可以同时定位部22关于其所在平面对称设置,以及,使定位部22的对称面与板状的定位部22所在的板面基本垂直,其中,后者的体验效果更好,且加工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定位部22的自由端221设置倒角,以防止定位部22的自由端221划伤耳朵30。进一步地,可以使定位部22的自由端221呈曲线设置,以使耳机套20安装到左耳或右耳时,均不会划伤耳朵30,且更加美观。具体地,可以使定位部22沿耳机10周向的宽度,在定位部22的伸出方向上减缩,并在定位部22上形成曲线形的自由端221。
本实施例中,可以使定位部22沿耳机10的径向方向伸出,以使定位部22具有相同定位效果的情况下,长度更短,结构更加简单。当然,定位部22也可以沿与耳机10的径向呈夹角的方向伸出,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中,可以使定位部22具有弹性,由此,当将耳机套20佩戴至耳朵30内时,能够使定位部22通过弹性变形,以使定位部22与佩戴者的耳朵30更加适配,提高定位效果及佩戴舒适性。
另外,也可以使连接部21具有弹性,以使连接部21通过弹性变形,与佩戴者的耳朵30更加适配,提高定位效果及佩戴舒适性。尤其是连接部21通过安装孔211与耳机10可拆卸连接时,能够通过弹性变形,使连接部21与耳机10的连接更加稳定,并使连接部21与耳机10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使连接部21和定位部22中的一个具有弹性,也可以使连接部21和定位部22同时具有弹性,当然,当连接部21和定位部22同时具有弹性时,耳机套20的定位效果更好,佩戴更加舒适。其中,定位部22和/或连接部21可以通过弹性结构实现弹性变形,也可以直接将定位部22和/或连接部21由橡胶、塑料等弹性材料制成,当然,当定位部22和/或连接部21由弹性材料制成时,加工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中,当连接部21通过安装孔211实现与耳机10可拆卸连接时,可以通过使安装孔211与耳机10的外周壁12过盈配合,以使连接部21和耳机10的连接更加稳定,防止耳机10从安装孔211内脱出。
或者,也可以通过止挡结构,防止耳机10从安装孔211内脱出。具体地,如图2所示,可以使耳机套20具有止挡部,使耳机10具有抵接部11,当将耳机10与耳机套20连接,并佩戴到耳朵30内时,抵接部11位于止挡部朝向耳朵30的外耳道的一侧,止挡部用于与抵接部11抵接,以限制耳机10朝耳朵30的耳甲腔34外移动。
抵接部11和止挡部的结构和位置具体可根据耳机10及耳机套20的结构而定。例如:当安装孔211为盲孔时,可以使该安装孔211的底部作为止挡部,使耳机10插入到安装孔211内的部分作为抵接部11,以使耳机套20的结构更加简单;当安装孔211为通孔时,可以在耳机10外周壁12设置凸起以形成抵接部11,并使止挡部形成于连接部21面向抵接部11一侧的表面,以使耳机10和耳机套20的结构更加简单。其中,在耳机10外周壁12设置凸起以形成抵接部11时,可以使该凸起沿耳机10的周向延伸呈环状结构,以提高止挡部的限位效果,并使耳机10更加美观。
本实施例中,定位部22和连接部21可以是一体成型设置,也可以通过焊接、粘贴等方式非可拆卸连接,还可以通过螺钉、卡扣等方式可拆卸连接。其中,当定位部22和连接部21一体成型设置时,加工更加方便。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使定位部22和连接部21一体成型设置,并使耳机套20由硅胶材料制成,以使耳机套20的加工更加方便、体积更小、定位效果及佩戴舒适性更佳。
本实施例中,耳机10可以为有线耳机10,也可以为无线耳机10,当然,当耳机10为无线耳机10时,佩戴更加舒适,而且能够方式耳机10线干扰耳机10和耳机套20的连接,使耳机10和耳机套20的连接更加方便。
另外,耳机10可以为入耳式耳机10,也可以为半入耳式耳机10,当然,当耳机10为入耳式耳机10时,耳机10与耳道之间也可以定位配合,从而使耳机10的佩戴更加牢固。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耳机10可以为有线入耳式耳机10、有线半入耳式耳机10、无线入耳式耳机10、无线半入耳式耳机10等,其中,当耳机10为无线入耳式耳机10时,耳机10的携带及佩戴更加方便。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可以使耳机10为无线入耳式耳机10,并呈粒状结构,以使耳机10与耳机套20的安装更加方便,并使耳机10和耳机套20连接后形成的耳机10组件外观更加美观。
下面对耳机套20的具体佩戴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3所示,先将耳机套20与耳机10连接,将耳机10安装到耳朵30的耳甲腔34内,然后单独旋转耳机套20,或者,同时旋转耳机10和耳机套20,以使定位部22沿图3中的箭头方向旋入对耳轮31内,根据不同使用者的耳朵30结构,可以使耳机套20转动不同的角度,以使定位部22旋转至对耳轮31的不同位置,以使对耳轮31对定位部22具有较好的定位效果。具体地,如图4所示,可以使定位部22旋转至对耳轮31的上部,或者,如图5所示,可以使定位部22旋转至对耳轮31的下部。另外,当对耳轮31不具有较合适的位置时,如图6所示,也可以使定位部22旋入对耳屏32内,并根据不同使用者的耳朵30结构,可以使耳机套20转动不同的角度,以使定位部22旋转至对耳屏32的不同位置,以使对耳屏32对定位部22具有较好的定位效果。
当然,也可以接使耳机套20沿相反的方向旋转,以使定位部22先旋入对耳屏32内,当对耳屏32内不具有较合适的位置时,在使定位部22旋入对耳轮31内。
另外,也可以直接挤压定位部22,使定位部22和/或对耳轮31发生弹性变形,而使定位部22越过对耳轮31,并插入到对耳轮31内。或者,使定位部22和/或对耳屏32发生弹性变形,而使定位部22越过对耳屏32,并插入到对耳屏32内。
在上述任意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图2及图7所示,定位部22具有自由端221,当将耳机10与耳机套20连接后,可以使自由端221与耳机10的中心线的距离a满足:10mm≤a≤20mm,以避免a过大或过小而导致定位部22无法插入到对耳轮31和/或对耳屏32内,进而导致耳机套20无法安装到耳朵30内的问题。
进一步地,可以使a满足:12mm≤a≤18mm,以使耳机套20的尺寸更加合理,使耳机套20的定位部22能够顺畅的插入到耳朵30的对耳轮31和/或对耳屏32内,并具有较好的佩戴舒适性。
其中,a的具体数值可根据耳朵30的尺寸而定,例如:可以使a为18mm、16.5mm、15mm、13.5mm或12mm,以使耳机套20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耳朵30。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单独改变定位部22的长度,以改变a的数值;也可以通过单独改变连接部21的尺寸,以改变a的数值;还可以通过改变定位部22的长度和连接部21的尺寸,以改变a的数值。
当然,当通过单独改变定位部22的长度来改变a的数值时,不会对连接部21和耳机10及耳甲腔34的配合造成影响。例如:当连接部21呈环状设置时,可以使连接部21的直径不变,以使连接部21和耳机10及耳甲腔34能够稳定的配合。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使连接部21外圈的直径b大于或等于16mm,且小于或等于20mm,以使连接部21与耳甲腔34的配合更加稳定。其中,连接部21外圈的直径b可以为17mm、18mm等等,具体可根据耳甲腔34的尺寸而定。
另外,可以使连接部21内圈直径c大于或等于13mm,且小于或等于16mm,以使连接部21与耳机10的配合更加稳定。其中,接部内圈直径c可以为14mm、15mm等等,具体可根据耳机10的尺寸而定。
在上述任意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图2及图4所示,可以使定位部22的数量为多个,并使多个定位部22沿耳机10的周向分布。由此,当将耳机10与耳机套20连接,并佩戴到耳朵30内时,通过耳朵30与多个定位部22及耳机10的配合,使耳朵30与耳机10及耳机套20之间形成多点定位,从而使耳机10及耳机套20的佩戴更加稳定。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使定位部22的数量为两个。由此,当其中一个定位部22插入到耳廓的凹槽内时,另一个定位部22与耳朵30的耳屏或其它部分抵接,且耳机10与耳朵30的耳甲腔34或外耳道配合,以形成三点定位结构,使耳机10及耳机套20的佩戴更加稳定。另外,使定位部22的数量为两个,能够模仿兔子、猫、熊等动物的耳朵30,使耳机套20更加美观。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相邻两定位部22的伸出方向所形成的夹角为α,可以使α满足:45°≤α≤180°,以避免相邻两定位部22相距太近,导致两定位点过近,进而导致定位效果减弱的问题。进一步地,可以使α满足:60°≤α≤120°,以使多个定位部22具有较好的定位效果,避免相邻两定位部22相距太远,而导致其中一个定位部22未与耳朵30抵接,进而无法形成多点定位的问题。
其中,α的具体数值可根据耳朵30的实际尺寸而定,例如:可使a为75°、84°、85°、105°、120°等等,以使多个定位部22与耳朵30的配合更加紧密。在此基础上,可以使定位部22的数量为两个,以使两定位部22与不同动物的耳朵30相似。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使耳机套和耳机通过定位结构定位连接,以方式耳机从耳机套内脱落。具体如图8及图9所示,当耳机套20′的连接部21′具有安装孔211′时,可以使定位结构包括定位凸起121和定位槽212,定位凸起121和定位槽212中的一个设于安装孔211′的内周壁,另一个对应设于耳机10′的外周壁,当将耳机10′安装到耳机套20′的安装孔211′内时,定位凸起121插入到对应的定位槽212内,以使耳机套20′和耳机10′定位连接。其中,定位结构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当然,当定位结构的数量为多个时,耳机套20′和耳机10′之间的定位效果更好。另外,当定位结构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定位结构可以沿安装孔211的周向分布,也可以沿安装孔211′的周向分布,具体可根据耳机套20′及耳机10′的结构而定。
进一步地,可以在安装孔211′的内周壁上开设定位槽212,并在耳机10′的外周壁上设置定位凸起121。由此,能够避免在耳机10′的外周壁上开设定位槽而占用耳机10′的内部空间,导致耳机10′内部空间的利用率较低。另外,当耳机套20′由弹性材料制成时,在耳机10′的外周壁上设置定位凸起121,能够使定位凸起121的强度更高,提高定位结构的定位效果。
在此基础上,可以使安装孔211′内周壁上的定位槽212与耳机套20′外周壁上的定位部22′位置对应,由此,在不改变连接部21′厚度的情况下,能够使定位槽212具有较深的槽深,从而提高定位结构的定位效果。其中,当定位部22′的数量为多个时,也可以使定位槽212的数量为多个,并与定位部22′位置对应,以进一步提高定位效果。
本实施例中,定位凸起121和定位槽212的形状和尺寸具体可根据耳机10′及耳机套20′的结构而定。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将定位凸起121设置在耳机10′上,并使定位凸起121呈板状设置,其中,定位凸起121所在板面与耳机10′的轴线基本垂直,以提高定位凸起121的定位效果。进一步地,可以使定位凸起121的自由端呈曲线设置,以方便将定位凸起121插入到定位槽212内,从而使耳机套20′和耳机10′的装配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中,当耳机套20′上的安装孔211′为通孔时,可以使连接部21′背离耳朵一端的端面与耳机10′背离耳朵一端的端面平齐,以使耳机组件更加美观,并让使用者触摸时感觉更加舒适。
进一步地,如图8至图10所示,可以在耳机10′的外周壁背离耳朵的一端开设凹槽122,并使该凹槽122沿耳机10′的周向延伸呈环形;在耳机套20′的安装孔211′的内周壁对应的位置设置凸缘213,当将耳机10′安装到安装孔211′内时,凸缘213插入到凹槽122内,以使耳机套20′和耳机10′之间的配合更加稳定。
其中,如图8所示,可以在耳机10′背离耳朵的一端设置按钮123,并使按钮123的外周壁与耳机10′背离耳朵一端的端面围合形成凹槽122,以使耳机10′的加工更加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耳机套20′的定位部22′和连接部21′的材质、结构和尺寸可以参照上述定位部22和连接部21的材质、结构和尺寸,此处不作赘述。
另外,当耳机和耳机套通过上述定位结构定位连接时,可以通过转动耳机组件整体,以使耳机套相对耳朵旋转至适当位置。当耳机和耳机套不通过上述定位结构进行定位连接时,可以使单独转动耳机套,也可以转动耳机组件整体,以使耳机套相对耳朵旋转使适当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耳机组件,该耳机组件包括耳机及耳机套,该耳机套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耳机组件包括上述耳机套的所有实施例的所有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与所述耳机套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一一阐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耳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套包括:
连接部,用于与耳机可拆卸连接;
定位部,凸设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定位部用于插入耳朵的对耳轮和/或对耳屏内,以使所述耳机套和耳朵定位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具有供所述耳机安装的安装孔,所述连接部用于插入耳朵的耳甲腔内,并与所述耳甲腔的内壁定位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呈环形设置,所述安装孔为通孔,所述定位部凸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周壁上,所述定位部的自由端呈曲线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套具有止挡部,所述耳机具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止挡部朝向耳朵的一侧,所述止挡部用于与所述抵接部抵接,以限制所述耳机朝耳朵的耳甲腔外移动。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耳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套和所述耳机通过定位结构定位连接,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凸起和定位槽,该定位凸起和定位槽中的一个设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周壁,另一个对应设于所述耳机的外周壁,所述耳机安装到所述安装孔内,以使所述定位凸起插入所述定位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设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周壁上,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定位部位置对应。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耳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具有自由端,当所述耳机套与所述耳机连接时,所述自由端与所述耳机的中心线的距离为a,其中,12mm≤a≤18mm。
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耳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部沿所述耳机的周向分布;相邻两所述定位部的伸出方向所形成的夹角为α,其中,60°≤α≤120°。
9.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耳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沿所述耳机的周向延伸呈板状结构,所述定位部关于其所在平面对称设置;和/或,
所述定位部沿所述耳机的周向延伸呈板状结构,所述定位部关于对称面对称设置,所述对称面与所述定位部所在平面垂直。
10.一种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组件包括:
耳机;
及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耳机套,所述耳机套的连接部与所述耳机可拆卸连接。
CN201820940101.0U 2018-06-15 2018-06-15 耳机套及耳机组件 Active CN2082580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40101.0U CN208258021U (zh) 2018-06-15 2018-06-15 耳机套及耳机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40101.0U CN208258021U (zh) 2018-06-15 2018-06-15 耳机套及耳机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58021U true CN208258021U (zh) 2018-12-18

Family

ID=64654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40101.0U Active CN208258021U (zh) 2018-06-15 2018-06-15 耳机套及耳机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580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50577A (zh) 耳机套及耳机组件
EP3082347B1 (en) In-ear headphones with retention members
US9900681B2 (en) Earbud headphone adapter
EP3481080B1 (en) Earphone
US9161114B2 (en) Earmolds
US20180035196A1 (en) New self-adaptive earcap
CN106231476B (zh) 一种耳机
US9462366B2 (en) Earpieces having flexible flaps
KR20120006071A (ko) 이어피스 시스템
US20130177193A1 (en) Earbud or in-ear headphone clip
CN102291644A (zh) 可调节耳机和耳机套件
WO2020113375A1 (zh) 耳机套和包括该耳机套的耳机组件
CN201153320Y (zh) 旋转式耳机
KR102384246B1 (ko) 효율적인 대량생산 가능 구조의 왁스가드를 포함하는 이어팁
CN208258021U (zh) 耳机套及耳机组件
CN205039963U (zh) 耳机的耳套腔体转动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头戴式耳机
KR102219490B1 (ko) 세미 커널 타입 무선 이어셋
CN208691488U (zh) 耳道式蓝牙耳机
CN204733316U (zh) 一种耳挂结构以及使用该结构的入耳式耳机
CN206472266U (zh) 一种点触式防脱运动耳挂耳机
CN206136214U (zh) 一种耳机
CN204929180U (zh) 一种支架式耳机
CN109104661A (zh) 耳道式蓝牙耳机和耳道式蓝牙耳机的制作方法
KR102315063B1 (ko) 세미 커널 타입 무선 이어셋
CN214256574U (zh) 双色耳塞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area front Bay 1 A building 201 room (settled in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ongta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area front Bay 1 A building 201 room (settled in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QIANHAI HONGSHANG ELECTRONIC COMMERCE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