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55233U - 一种弹性织带的金属残留物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性织带的金属残留物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55233U
CN208255233U CN201820589359.0U CN201820589359U CN208255233U CN 208255233 U CN208255233 U CN 208255233U CN 201820589359 U CN201820589359 U CN 201820589359U CN 208255233 U CN208255233 U CN 2082552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assembly
woven tape
elastic woven
gantry base
installs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8935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宏伟
汤文博
张凌婕
景军锋
李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058935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552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552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5523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性织带的金属残留物检测装置,包括机架底座,机架底座一侧设置有安装箱,机架底座和安装箱上均设置有滚轴装置,若干个环形接近开关固定于安装箱,电源模块、继电器、单片机分别集成与控制柜内,报警装置固定于机架底座上,电机安装于安装箱上端。本实用新型其构造简单、成本低廉、检测简单快速、适应性强、准确度高,结果易于辨别,无需其他数据处理的后续步骤,进一步加强了检测的精确度,满足了工业生产检测环节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弹性织带的金属残留物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服装金属残留物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弹性织带的金属残留物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弹性织带是一种重要的内衣加工辅料,包括胸衣肩带、内衣蕾丝边、裤头带等多种产品,宽度尺寸在1-5厘米左右,附加值较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市场价值。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在实际的连续化生产模式下,弹性织带在织造过程、染色过程和后整理当中常常需要通过金属接头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在最后的质检包装环节,由人工目测并剔除金属接头。金属接头或金属接头的部分残留物的漏检属于极其严重的质检问题,一旦被买家投诉,会被索赔每个金属接头约40万欧元的高额赔偿金。弹性织带的金属接头尺寸较小,肉眼难以轻易检测识别出来,部分弹性织带企业采用单个面型接近开关配合人工检测金属接头,但是漏检率依然存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弹性织带的金属残留物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弹性织带金属接头残留物的检测漏检率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弹性织带的金属残留物检测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机架底座和安装箱,机架底座的上端面分别设置有控制柜和报警装置,机架底座和安装箱底部齐平,机架底座的侧面设置有滚轴装置a;安装箱的对应滚轴装置a的一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电机、滚轴装置c、环形接近开关和滚轴装置b,且滚轴装置a顶部到机架底座底部的高度不高于滚轴装置b的底部到安装箱底部的高度,控制柜内部设置有通过导线相互连接的电源模块、单片机和继电器,单片机通过导线分别与报警装置、环形接近开关相连,继电器通过导线连接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特点还在于:
报警装置为蜂鸣报警器。
环形接近开关有若干个,且沿安装箱的侧面并列设置。
滚轴装置a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滚轴装置a并排设置在机架底座侧面,且每个滚轴装置a的顶部到机架底座底面的高度均相等。
每个滚轴装置a包括若干个滚轴a,每个滚轴a均固定在固定板a上,固定板a固定在机架底座上,且固定板a底部与机架底座的底面平行。
滚轴装置b包括若干个滚轴b,每个滚轴b均固定在固定板b上,固定板b固定在安装箱上。
滚轴装置c包括若干个滚轴c,每个滚轴c均固定在固定板c上,固定板c固定在安装箱12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环形接近开关,相比面型接近开关能够更好地包络待检测的弹性织带;另外能提高金属残留物检测的精准度,降低漏检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弹性织带的金属残留物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弹性织带的金属残留物检测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图中,1.机架底座,2.控制柜,3.单片机,4.报警装置,5.电源模块,6.继电器,7.滚轴装置a,8.滚轴装置b,9.滚轴装置c,10.环形接近开关,11.电机,12.安装箱,13.滚轴a,14.固定板a,15.滚轴b,16.固定板b,17.滚轴c,18.固定板c,301.VCC引口,302.GND引口,303.P2.2引口,304.P1.0引口,305.P2.4引口,306.P2.5引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弹性织带的金属残留物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相互连接的机架底座1和安装箱12,机架底座1和安装箱12底部齐平,机架底座1的上端面分别设置有控制柜2和报警装置4,机架底座1的侧面设置有滚轴装置a7;安装箱12的对应滚轴装置a7的一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电机11、滚轴装置c9、环形接近开关10和滚轴装置b8,且滚轴装置a7顶部到机架底座1底部的高度不高于滚轴装置b8的底部到安装箱12底部的高度,控制柜2内部设置有通过导线相互连接的电源模块5、单片机3和继电器6,单片机3通过导线分别与报警装置4、环形接近开关10相连,继电器6通过导线连接电机11。
报警装置4为蜂鸣报警器。
环形接近开关10有若干个,且沿安装箱12的侧面并列设置。
电源模块5为单片机3提供5V的电压,电源模块5的正极由导线连接单片机3的VCC引口301,负极由导线连接单片机3的GND引口302。电源模块5为继电器6提供220V的电压,电源模块5的正负极由导线连接继电器6内部的正负极,继电器6通过导线连接单片机3的P2.2引口303,继电器6的正负极通过导线连接电机11的正负极,以此来对电机13进行控制。蜂鸣器4的正极通过导线连接单片机3的P1.0引口304,报警装置4的负极通过导线连接单片机3的GND引口302,若干个环形接近开关10固定于安装箱12侧面,若干个环形接近开关10通过导线与单片机3对应的引口相连。
滚轴装置a7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滚轴装置a7并排设置在机架底座1侧面,且每个滚轴装置a7的顶部到机架底座1底面的高度均相等。
每个滚轴装置a7包括若干个滚轴a13,每个滚轴a13均固定在固定板a14上,固定板a14固定在机架底座1上,且固定板a14底部与机架底座1的底面平行。
滚轴装置b8包括若干个滚轴b15,每个滚轴b15均固定在固定板b16上,固定板b16固定在安装箱12上。
滚轴装置c9包括若干个滚轴c17,每个滚轴c17均固定在固定板c18上,固定板c18固定在安装箱12上。
采用一种弹性织带的金属残留物检测装置进行金属残留物的检测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待检测弹性织带与连接带连接,使连接带的一端与电机11的滚轴相接触,使弹性织带与连接带的接头处置于安装箱12上靠近滚轴装置b8的环形接近开关10的下端,使弹性织带另一端与滚轴装置a7相接触,且使弹性织带的中间部分依次穿过滚轴装置c9、环形接近开关10和滚轴装置b8;
步骤1.1、将待检测弹性织带与连接带连接,将待检测弹性织带与连接带连接,使连接带的一端与电机11的滚轴相接触,
步骤1.2、将弹性织带的中间部分依次穿过滚轴装置c9、环形接近开关10和滚轴装置b8,使弹性织带与连接带的接头处置于安装箱12上靠近滚轴装置b8的环形接近开关10的下端,
步骤1.3、将弹性织带与连接带的接头处之前的弹性织带依次从滚轴装置b8、滚轴装置a7上穿过,使弹性织带另一端与滚轴装置a7相接触。
步骤2、待弹性织带放置完成后,给电源模块5通电,从而使电机11开始转动;
步骤3、弹性织带与连接带的接头处依次穿过若干个环形接近开关10,检测弹性织带中的金属残留物,若检测出弹性织带内存在金属残留物,单片机3控制继电器6从而控制电机11停止工作,然后单片机3控制报警装置4报警;
步骤4、人听到报警装置4报警后,关闭电源模块5进而使电机11停止工作,待人工剔除后,启动电源模块5,电机11恢复工作。
实施例:
一种弹性织带的金属残留物检测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机架底座1和安装箱12,机架底座1和安装箱12底部齐平,机架底座1的上端面分别设置有控制柜2和报警装置4,机架底座1的侧面设置有3个滚轴装置a7,且3个滚轴装置a7并排设置在机架底座1侧面,且每个滚轴装置a7的顶部到机架底座1底面的高度均相等;安装箱12的对应滚轴装置a7的一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电机11、滚轴装置c9、环形接近开关10和滚轴装置b8,且每个滚轴装置a7顶部到机架底座1底部的高度低于滚轴装置b8的底部到安装箱12底部的高度,环形接近开关10有2个,且沿安装箱12的侧面并列设置;控制柜2内部设置有通过导线相互连接的电源模块5、单片机3和继电器6,单片机3通过导线分别与报警装置4、2个环形接近开关10相连,继电器6通过导线连接电机11。
电源模块5为单片机3提供5V的电压,电源模块5的正极由导线连接单片机3的VCC引口301,负极由导线连接单片机3的GND引口302。单片机3采用嵌入式单片机。电源模块5为继电器6提供220V的电压,电源模块5的正负极由导线连接继电器6内部的正负极,继电器6通过导线连接单片机3的P2.2引口303,继电器6的正负极通过导线连接电机11的正负极,以此来对电机13进行控制。蜂鸣器4的正极通过导线连接单片机3的P1.0引口304,报警装置4的负极通过导线连接单片机3的GND引口302,若干个接近开关10固定于安装箱12侧面,第一个接近开关10通过导线与单片机3的P2.4引口305相连,第二个环形接近开关通过导线与单片机3的P2.5引口306相连。
报警装置4为蜂鸣报警器。
2个环形接近开关10的内径均大于弹性织带的宽度,且至少大1厘米。
靠近安装箱12的一个滚轴装置a7与水平方向存在夹角。
滚轴装置a7包括3个滚轴a13,3个滚轴a13均固定在固定板a14上,固定板a14固定在机架底座1上,且前两个固定板a14底部与机架底座1的底面平行,第三个固定板a14即靠近滚轴装置b8的固定板a14与机架底座1的底面存在30°夹角。
滚轴装置b8包括2个滚轴b15,2个滚轴b15均固定在固定板b16上,固定板b16固定在安装箱12上。
滚轴装置c9包括1个滚轴c17,1个滚轴c17固定在固定板c18上,固定板c18固定在安装箱12上。
采用上述装置进行金属残留物检测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待检测弹性织带与连接带连接,使连接带的一端与电机11的滚轴相接触,使弹性织带与连接带的接头处置于安装箱12上靠近滚轴装置b8的环形接近开关10的下端,使弹性织带另一端与滚轴装置a7相接触,且使弹性织带的中间部分依次穿过滚轴装置c9、环形接近开关10和滚轴装置b8;
步骤1.1、将待检测弹性织带与连接带连接,将待检测弹性织带与连接带连接,使连接带的一端与电机11的滚轴相接触,
步骤1.2、将弹性织带的中间部分依次穿过滚轴装置c9、环形接近开关10和滚轴装置b8,使弹性织带与连接带的接头处置于安装箱12上靠近滚轴装置b8的环形接近开关10的下端,
步骤1.3、将弹性织带与连接带的接头处之前的弹性织带依次从滚轴装置b8、滚轴装置a7上穿过,使弹性织带另一端与滚轴装置a7相接触。
步骤2、待弹性织带放置完成后,给电源模块5通电,从而使电机11开始转动;
步骤3、电机11的转轴带动连接带从转轴上通过,使得弹性织带与连接带的接头处依次穿过若干个环形接近开关10,与此同时,连接带向动弹性织带依次从滚轴装置a7、滚轴装置b8通过;弹性织带与连接带的接头处经过环形接近开关10时对弹性织带进行金属残留物的检测,若环形接近开关10检测出弹性织带内存在金属残留物,单片机3控制继电器6从而控制电机11停止工作,然后单片机3控制报警装置4报警;
步骤4、工人听到报警装置4报警后,关闭电源模块5进而使电机11停止工作,待人工剔除后,启动电源模块5,电机11恢复工作,进行后续弹性织带内金属残留物的检测。
本实用新型一种弹性织带的金属残留物检测装置,其工作过程如下:
第一种情况,弹性织带依次经过上滚轴装置a7后进入第一个环形接近开关10时,被第一个环形接近开关10检测出金属接头残留,那么第一个环形接近开关10会输出一个5V的停车信号至单片机3,单片机3响应后向继电器6发送控制电机11停止工作的信号,继电器6控制电机12停止工作,同时单片机3也会向报警装置4发送5V的信号,报警装置4报警,提示待检测弹性织带在第一个环形接近开关10位置有金属接头残留,人工剔除后,可恢复电机11工作;
第二种情况,弹性织带在经过第一个环形接近开关10后没有被检测出金属接头残留,但在经过第二个或以后的环形接近开关10时,被检测出金属接头残留,那么以后的环形接近开关10同样会输出一个5V的停车信号至单片机3,单片机3响应后向继电器6发送控制电机11停止工作的信号,继电器6控制电机11停止工作,同时单片机3也会向报警装置4发送5V的信号,报警装置4报警,提示在后续的某个环形接近开关10位置有金属接头残留,人工剔除后,可恢复电机11工作;
第三种情况,弹性织带经过所有的环形接近开关10都没有被检测出金属接头残留,单片机3没有接收到金属残留物信号,电机11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一种弹性织带的金属残留物检测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检测装置提高了金属残留物的检测准确率,降低了漏检率。本实用新型其构造简单、成本低廉、检测简单快速、适应性强、准确度高,进一步加强了检测的精确度,满足了工业生产检测环节的需求。

Claims (7)

1.一种弹性织带的金属残留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机架底座(1)和安装箱(12),所述机架底座(1)和安装箱(12)底部齐平,所述机架底座(1)的上端面分别设置有控制柜(2)和报警装置(4),所述机架底座(1)的侧面设置有滚轴装置a(7);所述安装箱(12)的对应所述滚轴装置a(7)的一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电机(11)、滚轴装置c(9)、环形接近开关(10)和滚轴装置b(8),且所述滚轴装置a(7)顶部到机架底座(1)底部的高度不高于所述滚轴装置b(8)的底部到所述安装箱(12)底部的高度,所述控制柜(2)内部设置有通过导线相互连接的电源模块(5)、单片机(3)和继电器(6),所述单片机(3)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报警装置(4)、环形接近开关(10)相连,所述继电器(6)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电机(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织带的金属残留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4)为蜂鸣报警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织带的金属残留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接近开关(10)有若干个,且沿所述安装箱(12)的侧面并列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织带的金属残留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轴装置a(7)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滚轴装置a(7)并排设置在所述机架底座(1)侧面,且每个所述滚轴装置a(7)的顶部到所述机架底座(1)底面的高度均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弹性织带的金属残留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滚轴装置a(7)包括若干个滚轴a(13),每个所述滚轴a(13)均固定在固定板a(14)上,所述固定板a(14)固定在机架底座(1)上,且固定板a(14)底部与机架底座(1)的底面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织带的金属残留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轴装置b(8)包括若干个滚轴b(15),每个所述滚轴b(15)均固定在固定板b(16)上,所述固定板b(16)固定在安装箱(1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织带的金属残留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轴装置c(9)包括若干个滚轴c(17),每个所述滚轴c(17)均固定在固定板c(18)上,所述固定板c(18)固定在安装箱(12)上。
CN201820589359.0U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弹性织带的金属残留物检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552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89359.0U CN208255233U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弹性织带的金属残留物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89359.0U CN208255233U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弹性织带的金属残留物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55233U true CN208255233U (zh) 2018-12-18

Family

ID=64637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8935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55233U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弹性织带的金属残留物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552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6539A (zh) * 2018-04-24 2018-08-14 西安工程大学 一种弹性织带的金属残留物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6539A (zh) * 2018-04-24 2018-08-14 西安工程大学 一种弹性织带的金属残留物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92604Y (zh) 并卷机光电式断卷自停装置
CN208255233U (zh) 一种弹性织带的金属残留物检测装置
CN105321039B (zh) 一种隔离开关在线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0058581B (zh) 一种数字量电气软故障诊断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N205809564U (zh) 一种带感知功能的水体保洁装置控制系统
CN103208644A (zh) 一种蓄电池极群入槽装置
CN105182124A (zh) 基于电量采集的耗能设备故障预警方法和装置
CN207598282U (zh) 一种煤矿局部通风系统
CN108396539A (zh) 一种弹性织带的金属残留物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5992045U (zh) 一种蓄电池组全生命周期在线检测系统
CN205265986U (zh) 离子风机红外自动控制装置
CN204903691U (zh) 一种漆包线在线检测器
CN203164392U (zh) 一种led电源智能检测系统
CN106026370A (zh) 一种基于PLC的110kV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备用装置
CN207114117U (zh) 一种截止阀水检机
CN103984286B (zh) 一种自动化压合机床控制方法
CN105762836A (zh) 一种提高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孤岛检测成功率的方法
CN205532863U (zh) 省油节能柴油发电机
CN206741289U (zh) 一种基于plc控制的机器人工作站卷帘门控制系统
CN205906502U (zh) 一种菌渣料斗自动化液压清堵装置
CN205295690U (zh) 一种纺织印染装置
CN204792707U (zh) 一种检测薄膜太阳能电池刻蚀效果的装置
CN205802225U (zh) 一种电瓷绝缘子工频火花试验专用输送机
CN202279888U (zh) 一种压辊接触式并条机自停电路
Sun et al. Research on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islanding effect in the photovoltaic grid-connecte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8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