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53964U - 一种给排气盒、排气系统及燃气采暖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给排气盒、排气系统及燃气采暖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53964U
CN208253964U CN201820463143.XU CN201820463143U CN208253964U CN 208253964 U CN208253964 U CN 208253964U CN 201820463143 U CN201820463143 U CN 201820463143U CN 208253964 U CN208253964 U CN 2082539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men therethrough
air
box
air inlet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6314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柏清
郑涛
曹立国
刘学
郭为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6314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539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539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539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采暖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给排气盒、排气系统及燃气采暖炉。其中,给排气盒包括盒体和液体收集装置。其中,盒体上设置进气入口、进气出口、排气入口和排气出口,盒体内设置有水平延伸的贯通腔,进气入口和进气出口分别连通于贯通腔,排气入口和排气出口相连通。液体收集装置设置于给排气盒上,连通于贯通腔。其中,排气系统包括上述给排气盒以及空气管和风机。其中,燃气采暖炉包括上述排气系统。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给排气盒的设置,使得外界的空气能够直接通过给排气盒进入风机,有效减少了密封面,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给排气盒、排气系统及燃气采暖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采暖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给排气盒、排气系统及燃气采暖炉。
背景技术
燃气采暖热水炉在使用时,燃烧空气取自室外,因需求量较大,因此需要进行密封,以保证对室内燃烧空气不造成影响,同时对燃烧空气与燃气的混合要求较高,保证燃烧工况稳定。
如图1所示,现有的燃气采暖炉的排烟与进气是在一个密封框105中进行的,烟气通过排烟罩排出,空气从四周进入密封框105中,然后通过风机102进入换热器101与燃气混合,除此之外,其还设置有三通阀103和水泵104等分水导水装置。整个密封框105体积大,密封面多,成本高,且在装配过程中费时费力。并且如果发生雨水倒灌时,雨水直接进入密封框105,不能排出,影响燃气采暖炉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给排气盒,能够有效减少燃气采暖热的密封面积,并且能够保证空气进入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系统,能够有效减少燃气采暖热的密封面积,并且能够保证空气进入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采暖炉,能够有效减少密封面积,并且能够保证空气进入的安全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给排气盒,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上设置有进气入口、进气出口、排气入口和排气出口,所述盒体内设置有水平延伸的贯通腔,所述进气入口和所述进气出口分别连通所述贯通腔,所述排气入口和所述排气出口相连通;
液体收集装置,设置于所述盒体上,连通于所述贯通腔。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入口和所述进气出口连通于所述贯通腔的顶部;
所述液体收集装置连通于所述贯通腔的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入口连通于所述贯通腔的顶部;
所述进气出口和所述液体收集装置分别连通于所述贯通腔的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入口和所述进气出口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
所述液体收集装置与所述贯通腔的连通口为环形口,所述环形口围绕所述进气出口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贯通腔底部设置有隔板;
所述液体收集装置与所述贯通腔的连通口和所述进气入口位于所述隔板的一侧,所述进气出口位于所述隔板的另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出口和所述排气入口分别位于所述盒体底部的两端,所述隔板位于所述进气出口和所述排气入口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出口位于所述排气入口的上方,与所述排气入口的轴线重合。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入口为环形,围绕所述排气出口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液体收集装置包括漏斗接头,所述漏斗接头的大口径端连通于所述贯通腔。
为达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排气系统,包括上述的给排气盒以及空气管和风机;
所述空气管一端连通于所述进气出口,另一端连通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
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和所述排气入口分别连通于燃气采暖炉中换热器相对的两侧。
为达再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采暖炉,包括上述的排气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给排气盒的结构设置,使得外界的空气能够直接通过给排气盒进入风机,有效减少了密封面,降低了成本,并且整体结构充分利用了风机的压力,进行强制排出烟气的同时,在风机另一侧形成负压,抽取室外空气,在压力作用下将抽取的空气与燃气进行混合,在控制混合空燃比的同时,保证燃气不泄露,将燃气采暖炉的整体结构进行优化,利用给排气盒将风机的作用多样化,保证了预混程度的合理性与燃气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水平延伸的贯通腔配合液体收集装置,贯通腔用于缓冲,液体收集装置用于收集,避免了雨水等混杂于外界空气中的液体进入风机,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燃气采暖炉的密封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给排气盒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排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燃气采暖炉相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1、换热器;102、风机;103、三通阀;104、水泵;105、密封框;
201、换热器;202、三通阀;203、水泵;
1、盒体;11、进气入口;12、进气出口;13、排气入口;14、排气出口;15、贯通腔;16、隔板;
2、液体收集装置;
20、空气管;
30、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给排气盒,包括盒体1和液体收集装置2。其中,盒体1上设置有进气入口11、进气出口12、排气入口13和排气出口14,盒体1内设置有水平延伸的贯通腔15,进气入口11和进气出口12分别连通贯通腔15,排气入口13和排气出口14相连通,排气入口13用于连通燃气采暖炉的换热器201的排气口。液体收集装置2设置于盒体1上,连通于贯通腔15,用于收集雨水等混杂于外界空气中的液体。进气出口12通过管路连通燃气采暖炉的风机30的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给排气盒的结构设置,使得外界的空气能够直接通过盒体1进入风机30,有效减少了密封面,降低了成本,并且整体结构充分利用了风机30的压力,进行强制排出烟气的同时,在风机30另一侧形成负压,抽取室外空气,在压力作用下将抽取的空气与燃气进行混合,在控制混合空燃比的同时,保证燃气不泄露,将燃气采暖炉的整体结构进行优化,利用给排气盒将风机30的作用多样化,保证了预混程度的合理性与燃气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水平延伸的贯通腔15配合液体收集装置2,贯通腔15用于缓冲,液体收集装置2用于收集,避免了雨水等混杂于外界空气中的液体进入风机30,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保证液体收集装置2的可靠运行,可以是,进气入口11和进气出口12连通于贯通腔15的顶部,液体收集装置2连通于贯通腔15的底部。上述设置,在保证空气进入通畅的基础上,使得雨水等混杂于外界空气中的液体能够安全存留于贯通腔15底部被液体收集装置2收集。
为保证液体收集装置2的可靠运行,除上述设置外,还可以是,进气入口11连通于贯通腔15的顶部,进气出口12和液体收集装置2分别连通于贯通腔15的底部,通过具体的结构设置,使得混杂于外界空气中的液体由液体收集装置2可靠收集。
上述具体的结构设置,可以是,进气入口11和进气出口12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液体收集装置2与贯通腔15的连通口为环形口,该环形口围绕进气出口12设置。上述设置,使用环形口安全隔离进气出口12,使得混杂于外界空气中的液体通过进气入口11流入贯通腔15后,在流入进气出口12之前,先由环形口安全导入液体收集装置2。
上述具体的结构设置,还可以是,如图2和图3所示,在贯通腔15底部设置隔板16。液体收集装置2与贯通腔15的连通口和进气入口11位于隔板16的一侧,进气出口12位于隔板16的另一侧。上述设置,使得混杂于外界空气中的液体通过进气入口11流入贯通腔15后,由于隔板16阻挡无法直接流向进气出口12,先在隔板16的一侧缓冲由液体收集装置2收集,并且由于隔板16没有完全隔断贯通腔15,使得空气可以自由跃过隔板16经进气出口12流向空气管20。
如图2和图3所示,进气出口12和排气入口13分别位于盒体1底部的两端,隔板16位于进气出口12和排气入口13之间。上述设置,充分利用了扁平状的盒体1的结构空间,避免了进气出口12和排气入口13在安装连通外界管路时的干涉。
如图2和图3所示,排气出口14位于排气入口13的上方,与排气入口13的轴线重合。上述设置,使得排气入口13和排气出口14构成的烟气排出通道竖直贯穿盒体1,保证了烟气排出的顺畅。
如图2和图3所示,进气入口11为环形,围绕排气出口14设置。上述设置,将进气和排烟的端口归于一个端头,占用空间小,进一步减少了密封面,并且进气入口11和进气出口12位于盒体1长度方向的两端,延长了进气路程,增加了液体收集装置2的作用时间,避免了进气路程过短液体收集装置2无法起到液体收集的作用。
如图2和图3所示,液体收集装置2包括漏斗接头,该漏斗接头的大口径端连通于贯通腔15,小口径端连接于导出管路(图中未示出)。实际使用中,液体收集装置2除上述漏斗接头外接导出管路的设置外,还可以是吸水海绵或吸水炭等其它可以收集空气中液体的装置。上述液体收集装置2的设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排气系统,包括上述的给排气盒以及空气管20和风机30。其中,空气管20一端连通于进气出口12,另一端连通于风机30的进风口,风机30的出风口和排气入口13分别连通于燃气采暖炉中换热器201相对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给排气盒上的排气入口13连通于换热器201的顶端,风机30连通于换热器201的底端。
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系统中,利用给排气盒,使得风机30和给排气盒上的排气入口13分别连通于换热器201相对的两侧,相比于现有结构,使得整个排气系统的占用空间有效地变小,排气更加顺畅。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燃气采暖炉,包括上述的排气系统,具体的,其还包括三通阀202和水泵203等分水导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燃气采暖炉中,通过给排气盒、空气管20和风机30的配合设置,使得外界的空气能够直接通过盒体1和空气管20进入风机30,有效减少了密封面,降低了成本,并且整体结构充分利用了风机30的压力,进行强制排出烟气的同时,在风机30另一侧形成负压,抽取室外空气,在压力作用下将抽取的空气与燃气进行混合,在控制混合空燃比的同时,保证燃气不泄露,将燃气采暖炉的整体结构进行优化,利用盒体1将风机30的作用多样化,保证了预混程度的合理性与燃气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水平延伸的贯通腔15配合液体收集装置2,贯通腔15用于缓冲,液体收集装置2用于收集,避免了雨水等混杂于外界空气中的液体进入风机30,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给排气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1),所述盒体(1)上设置有进气入口(11)、进气出口(12)、排气入口(13)和排气出口(14),所述盒体(1)内设置有水平延伸的贯通腔(15),所述进气入口(11)和所述进气出口(12)分别连通所述贯通腔(15),所述排气入口(13)和所述排气出口(14)相连通;
液体收集装置(2),设置于所述盒体(1)上,连通于所述贯通腔(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排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入口(11)和所述进气出口(12)连通于所述贯通腔(15)的顶部;
所述液体收集装置(2)连通于所述贯通腔(15)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排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入口(11)连通于所述贯通腔(15)的顶部;
所述进气出口(12)和所述液体收集装置(2)分别连通于所述贯通腔(15)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给排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入口(11)和所述进气出口(12)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
所述液体收集装置(2)与所述贯通腔(15)的连通口为环形口,所述环形口围绕所述进气出口(12)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给排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腔(15)底部设置有隔板(16);
所述液体收集装置(2)与所述贯通腔(15)的连通口和所述进气入口(11)位于所述隔板(16)的一侧,所述进气出口(12)位于所述隔板(16)的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给排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出口(12)和所述排气入口(13)分别位于所述盒体(1)底部的两端,所述隔板(16)位于所述进气出口(12)和所述排气入口(1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给排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出口(14)位于所述排气入口(13)的上方,与所述排气入口(13)的轴线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给排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入口(11)为环形,围绕所述排气出口(14)设置。
9.一种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给排气盒以及空气管(20)和风机(30);
所述空气管(20)一端连通于所述进气出口(12),另一端连通于所述风机(30)的进风口;
所述风机(30)的出风口和所述排气入口(13)分别连通于燃气采暖炉中换热器(201)相对的两侧。
10.一种燃气采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气系统。
CN201820463143.XU 2018-04-03 2018-04-03 一种给排气盒、排气系统及燃气采暖炉 Active CN2082539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63143.XU CN208253964U (zh) 2018-04-03 2018-04-03 一种给排气盒、排气系统及燃气采暖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63143.XU CN208253964U (zh) 2018-04-03 2018-04-03 一种给排气盒、排气系统及燃气采暖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53964U true CN208253964U (zh) 2018-12-18

Family

ID=64639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63143.XU Active CN208253964U (zh) 2018-04-03 2018-04-03 一种给排气盒、排气系统及燃气采暖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539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01308B (zh) 座吊式空调器
CN203642412U (zh) 一种能实现室内外空气循环的新风净化机
CN208253964U (zh) 一种给排气盒、排气系统及燃气采暖炉
CN208253963U (zh) 一种排气系统及燃气采暖炉
CN110345641A (zh) 一种给排气盒、排气系统及燃气采暖炉
CN103234241A (zh) 整体空调器
CN203810499U (zh) 一种用于吸油烟机的串联双风机结构
CN108444107A (zh) 一种排气系统及燃气采暖炉
CN206037193U (zh) 一种一机两用排烟机
CN205228200U (zh) 一种尾气冷凝器
CN205002230U (zh) 圆形挂机及空调
CN209459091U (zh) 一种具有内外机连接管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267398U (zh) 一种平衡式污染物清洁系统
CN208139593U (zh) 一种新型壁挂炉燃烧装置
CN202660743U (zh) 燃气热水器的防冻装置
CN110686267B (zh) 一种过滤系统及燃气壁挂炉
CN203518713U (zh) 一种热水交换器
CN105605700B (zh) 除湿装置
CN205570073U (zh) 一种新型工厂废气处理装置
CN204739776U (zh) 一种具有热回收和双向换气的热水器
CN204730363U (zh) 吊顶式新风机
CN218645778U (zh) 水封及壁挂炉
CN205505317U (zh) 封闭空间环境安全智能控制装置
CN204074678U (zh) 双侧排风捕集罩
CN204240473U (zh) 圆形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