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52074U - 一种地热井打捞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热井打捞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252074U CN208252074U CN201820575992.4U CN201820575992U CN208252074U CN 208252074 U CN208252074 U CN 208252074U CN 201820575992 U CN201820575992 U CN 201820575992U CN 208252074 U CN208252074 U CN 2082520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pper
- guide shoe
- hydrophthalmia
- pipe
- fishing soc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热井打捞筒,包括上接头、捞筒本体、引鞋,所述捞筒本体下端连接引鞋,上端连接上接头,所述捞筒本体侧壁开设捞筒窗口和捞筒滤水孔,所述捞筒滤水孔位于捞筒窗口下方。所述捞筒本体中心穿过一根单独的捞筒水眼管,捞筒水眼管下端通往引鞋内部。所述捞筒水眼管为2吋密封钢管,上端与上接头内的钻具水眼相连,下端开口。所述引鞋为管状,引鞋下端堆焊乌金镶块。本实用新型可以使携固体落物一起进入到捞桶内的钻井液从捞筒滤水孔排出,只留固体物在筒内,提高了打捞效率。捞筒滤水孔流出的钻井液同时还对打捞筒有一个清理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油气领域钻井用的配套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地热井打捞筒。
背景技术
在非油气领域钻井越来越多,特别是现在的新型清洁能源—地热能。要使用地热能就需要打地热井。但由于地热井受到成井后价值低,要求施工造价低,工程投入得不到满足;钻井液投入资金有限制,钻井液性能上,在取水层位,泥饼不能过厚,否则洗井洗不开;钻井过程最好是平衡钻井或欠平衡钻井,不能在砂层有漏失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和限制,地热井施工起来相对困难,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井下故障比较难处理。地热井钻井施工,特别是较深的基岩地热井,在二开施工完后,三开一开始就会钻入基岩底层,在大多数的基岩地层都有漏失或者钻井液失返,只能用清水盲钻,在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井壁不稳定,出现掉块或者井壁垮塌的现象,而且存在着很大的卡钻风险,无法继续施工。从工程手段没有很好的办法去预防和解决,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将井内的掉块清理干净,做到边掉落边清理,始终保持井内清洁,消除卡钻风险。在以前的施工中,出现这种井下掉块的时候都是使用随钻打捞杯、反循环打捞蓝等井下工具去处理,使用这些工具每次打捞的掉块较少并且尺寸较小,而大多数的掉块打捞不上来,要想达到井内清洁,需要多次起下钻进行打捞,并且中途还需要下入钻头去破碎井内较大的掉块,既费时又费力,还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申请号:01216541.7,公开日2002-01-23公开了一种钻头胎体打捞器,主要由接头体、加强筋、捞筒、磨鞋和水眼组成,其特征是在捞筒前端安装一只磨鞋,使该打捞器即具有磨鞋的研磨破碎作用,又具有捞筒的捞取胎体碎块作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及时捞取胎体碎块,避免了磨鞋的重复研磨破碎,加快了捞取速度,同时可以将较大的胎体碎块进行研磨破碎,保证一次施工全部捞出井底胎体碎块,提高了胎体碎裂处理效率。
以上公开技术,打捞筒的打捞口朝上,不利于被打捞物的进入,而且不具有滤水孔,水和落物一起堆积在打捞筒内,打捞效率低下,打捞筒内也不容易清理淤砂。另外公开技术中的水眼跟本申请中的水眼有本质区别,公开文件中水眼冲击力不足,打捞效果不好,本申请的水眼为单独一根细钢管直通引鞋,可以使钻井液达到井底,一方面可以冷却引鞋,另一方面达到冲洗、清洁井底,并能将井底的掉块冲离井底,使之较容易的进入到捞筒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热井打捞筒,可以使携固体落物一起进入到捞桶内的钻井液从捞筒滤水孔排出,只留固体物在筒内,提高了打捞效率。捞筒滤水孔流出的钻井液同时还对打捞筒有一个清理作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热井打捞筒,包括上接头、捞筒本体、引鞋,所述捞筒本体下端连接引鞋,上端连接上接头,所述捞筒本体侧壁开设捞筒窗口和捞筒滤水孔,所述捞筒滤水孔位于捞筒窗口下方。
所述捞筒本体中心穿过一根单独的捞筒水眼管,捞筒水眼管下端通往引鞋内部。
所述捞筒水眼管为2吋密封钢管,上端与上接头内的钻具水眼相连,下端开口。
所述引鞋为管状,引鞋下端堆焊乌金镶块。
所述捞筒本体的数量至少设置一个。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实用新型打捞筒可广泛用于钻井作业,特别是非油气领域的地热井施工。地热井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施工过程中钻井液不能很好的调节,如果井下稍有故障或者井壁不稳定就会出现井内掉块,无法继续施工或者给施工带来极大风险。使用该新型打捞筒可以对井内进行充分清洁,减少施工风险,保证施工安全。该新型打捞筒可以重复下井使用;打捞范围广,可以打捞直径15-180mm的各种形状的井内落物和掉块;生产加工方便,可根据井眼尺寸不同选择不同尺寸的捞筒进行施工。
可以使携固体落物一起进入到捞桶内的钻井液从捞筒滤水孔排出,只留固体物在筒内,提高了打捞效率。捞筒滤水孔流出的钻井液同时还对打捞筒有一个清理作用。
水眼为单独一根细钢管直通引鞋,可以使钻井液达到井底,一方面可以冷却引鞋,另一方面达到冲洗、清洁井底,并能将井底的掉块冲离井底,使之较容易的进入到捞筒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热井打捞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接头1、捞筒窗口2、捞筒滤水孔3、捞筒本体4、捞筒水眼管5、引鞋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热井打捞筒,包括上接头1、捞筒本体4、引鞋6,所述捞筒本体下端连接引鞋,上端连接上接头,所述捞筒本体侧壁开设捞筒窗口2和捞筒滤水孔3,所述捞筒滤水孔位于捞筒窗口下方。所述捞筒本体中心穿过一根单独的捞筒水眼管5,捞筒水眼管下端通往引鞋内部。所述引鞋为管状,引鞋下端堆焊乌金镶块。
所述捞筒本体的数量至少设置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串接而成。
由图1可知,上接头1上端部与钻具相连,其下部与捞筒本体4相连。捞筒本体4上开有捞筒窗口2,使井内落物或者掉块可以进入到捞筒内。捞筒本体4上开有捞筒滤水孔3,可以使携固体落物一起进入到捞桶内的钻井液从捞筒滤水孔3排出,只留固体物在筒内。捞筒水眼管5为2吋密封钢管,上端与上接头内的钻具水眼相连,下端开口。捞筒水眼管作为钻井液的通道,可以使钻井液达到井底,一方面可以冷却引鞋,另一方面达到冲洗、清洁井底,并能将井底的掉块冲离井底,使之较容易的进入到捞筒内。引鞋6下端堆焊乌金镶块,下钻遇阻可以进行旋转和小段划眼操作,打捞时可以破碎井底大块掉块,使之能被钻井液携返至上部,以利于打捞。
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下钻至遇阻位置,开泵循环钻井液,使高压钻井液通过捞筒水眼管达到井底,高压射流将井底的落物通过钻井液携返至捞筒之上,再通过减小钻井泵的排量,使大块的掉块往下落,同时慢速转动捞筒,反复变排量操作可使不同大小的掉块落入打捞筒。如果在下钻过程中有遇阻,可以慢速转动捞筒或者进行小段划眼通过。在井底如果有较大块的落物,高压钻井液不能将之携返至捞筒之上,可以利用加上适当钻压进行研磨,将其破碎。
在本捞筒的设计和制造加工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一下数据达到不同的效果。例如改变滤水孔的大小和窗口大小,可以改变打捞落物的尺寸范围;改变隔舱的长短,可以改变打捞筒的容量;改变捞筒本体尺寸,可以适应不同井眼的施工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地热井打捞筒,包括上接头、捞筒本体、引鞋,所述捞筒本体下端连接引鞋,上端连接上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捞筒本体侧壁开设捞筒窗口和捞筒滤水孔,所述捞筒滤水孔位于捞筒窗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井打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捞筒本体中心穿过一根单独的捞筒水眼管,捞筒水眼管下端通往引鞋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热井打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捞筒水眼管为2吋密封钢管,上端与上接头内的钻具水眼相连,下端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热井打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鞋为管状,引鞋下端堆焊乌金镶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热井打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捞筒本体的数量至少设置一个。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575992.4U CN208252074U (zh) | 2018-04-20 | 2018-04-20 | 一种地热井打捞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575992.4U CN208252074U (zh) | 2018-04-20 | 2018-04-20 | 一种地热井打捞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252074U true CN208252074U (zh) | 2018-12-18 |
Family
ID=64637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575992.4U Active CN208252074U (zh) | 2018-04-20 | 2018-04-20 | 一种地热井打捞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252074U (zh) |
-
2018
- 2018-04-20 CN CN201820575992.4U patent/CN20825207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267815U (zh) | 钻进式连续冲砂装置 | |
CN106437570A (zh) | 钻进式连续冲砂装置 | |
CN106194112A (zh) | 一种油井刮管冲砂一体化装置及刮管冲砂方法 | |
CN105041255A (zh) | 打捞钻孔内细碎落物的孔底组合钻具及其打捞方法 | |
CN107575249A (zh) | 一种高压泥浆护壁方法及装置 | |
CN102425371A (zh) | 煤层气井裸眼复合造穴方法 | |
CN104847288A (zh) | 井下喷射式垃圾回收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
CN201386523Y (zh) | 一种水平井完井用高效钻磨铣一体工具 | |
CN108104749A (zh) | 砂岩地热井气举反循环冲砂洗井工艺及设备 | |
CN103104203A (zh) | 钻井液固控控制工艺 | |
CN101963052B (zh) | 煤层气开采中清理直井口袋中的沉积物的方法 | |
CN110410010B (zh) | 一种气动冲击扩孔器及扩孔施工工艺 | |
CN206280027U (zh) | 强制反循环捞砂工具 | |
CN203441414U (zh) | 广域打捞筒 | |
CN109854193B (zh) | 海底钻机泥浆循环系统及方法 | |
CN208252074U (zh) | 一种地热井打捞筒 | |
CN103452514B (zh) | 广域打捞筒 | |
CN206860132U (zh) | 一种地热井用沉砂打捞工具 | |
CN206816229U (zh) | 机井洗井装置 | |
CN210768675U (zh) | 一种套铣一体化捞砂装置 | |
CN210918953U (zh) | 一种复合式局部反循环套铣筒 | |
CN205297636U (zh) | 钻孔内煤层的增透抽采系统 | |
CN203978355U (zh) | 多功能局部反循环工作筒 | |
CN207879289U (zh) | 修井反循环捞砂用沉砂筒 | |
CN106869796B (zh) | 一种机械和射流负压双驱动的井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