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51872U - 汽车电动门的自吸门锁系统 - Google Patents

汽车电动门的自吸门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51872U
CN208251872U CN201820807103.2U CN201820807103U CN208251872U CN 208251872 U CN208251872 U CN 208251872U CN 201820807103 U CN201820807103 U CN 201820807103U CN 208251872 U CN208251872 U CN 2082518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chet
self
door
pawl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0710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书洋
汪靖
杨来福
晁祥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Ruiweiji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Rui Wei Jing Aut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Rui Wei Jing Aut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Rui Wei Jing Aut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0710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518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518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518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电动门的自吸门锁系统,包括电动门锁、拉线和门锁执行器,拉线的一端与电动门锁连接,拉线的另一端与门锁执行器连接;电动门锁包括门锁壳体、棘爪组件和棘轮,棘爪组件和棘轮皆通过铆钉安装于门锁壳体的内部;门锁执行器包括执行器壳体、拉线轮和驱动拉线轮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转动驱动机构位于执行器壳体的内部,拉线轮位于执行器壳体的外部,拉线轮具有与拉线连接的拉线连接部。本实用新型不但实现门锁的解锁和自锁功能,可靠性高,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而且门锁执行器的体积更薄,获得更大的输出动力,也便于对拉线进行维修更换,减少维修人员的工作量。

Description

汽车电动门的自吸门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电动门的自吸门锁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门锁系统是汽车车身的重要部件组成部分,是一个集安全性、装饰性和工艺性为一体的特殊部件。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门锁系统的功能和种类日益繁多,乘客对汽车知识的了解日益增多,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对于车门来说,人性化开启和关闭受客户和整车公司的关注的程度也越来越深。
传统的汽车门锁存系统在以下问题:一、关门时,由于汽车零部件的关门阻力,需要使用较大的力才能关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门锁经常只处于半锁状态,没有全锁,从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二、而且在门锁开关过程中,碰撞产生的噪音给人带来不适,而且影响其使用寿命。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积极研究创新,以期创设出一种安全可靠的汽车电动门的自吸门锁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电动门的自吸门锁系统,不但实现门锁的解锁和自锁功能,可靠性高,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而且门锁执行器的体积更薄,获得更大的输出动力,也便于对拉线进行维修更换,减少维修人员的工作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电动门的自吸门锁系统,包括电动门锁、拉线和门锁执行器,所述拉线的一端与所述电动门锁连接,所述拉线的另一端与所述门锁执行器连接;
所述电动门锁包括门锁壳体、棘爪组件和棘轮,所述棘爪组件和所述棘轮皆通过铆钉安装于所述门锁壳体的内部;
所述棘轮设有驱动其绕棘轮的铆钉转动以使所述棘轮卡入锁扣的自锁驱动机构,所述自锁驱动机构包括自锁连杆、所述拉线和所述门锁执行器,所述自锁连杆通过铆钉安装于所述门锁壳体的内部,所述自锁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棘轮相匹配,所述自锁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拉线连接,所述拉线远离所述自锁连杆的一端设有收拉所述拉线的门锁执行器;
所述棘爪组件包括棘爪和棘爪连杆,所述棘爪连杆的表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定位槽,所述棘爪安装于定位槽内,且所述棘爪设有与所述棘轮相匹配的卡接部,所述棘爪组件设有驱动其绕棘爪组件的铆钉转动以使所述棘爪组件的卡接部和所述棘轮相互分离的解锁驱动机构;
所述电动门锁还包括驱动所述棘爪组件与所述棘轮相互啮合的棘爪回位弹簧和驱动所述棘轮与锁扣相互分离的棘轮回位弹簧;
所述门锁执行器包括执行器壳体、拉线轮和驱动所述拉线轮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转动驱动机构位于所述执行器壳体的内部,所述拉线轮位于所述执行器壳体的外部,所述拉线轮具有与拉线连接的拉线连接部;
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传动组件和驱动所述拉线轮转动的两个自锁驱动电机,所述自锁驱动电机和所述拉线轮之间通过传动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解锁驱动机构包括传动齿轮、传动凸块、解锁蜗杆和驱动所述传动齿轮转动的解锁驱动电机,所述解锁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门锁壳体,所述解锁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解锁蜗杆连接,所述解锁蜗杆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传动凸块固定于所述传动齿轮的表面以拨动所述棘爪组件实现棘爪组件的卡接部和所述棘轮相互分离。
进一步地说,所述电动门锁还包括齿轮回位弹簧,所述齿轮回位弹簧固定于门锁壳体,所述齿轮回位弹簧的回弹臂与所述传动齿轮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棘轮的外周且沿着周向依次设有全锁限位凸起、半锁限位凸起、自锁凸起、定位挂脚及与所述锁扣相匹配的锁槽,所述自锁凸起与所述自锁连杆的一端相匹配,所述全锁限位凸起和所述半锁限位凸起皆与所述卡接部相匹配。
进一步地说,所述全锁限位凸起靠近所述半锁限位凸起的侧壁为斜面,且其倾斜方向由凸起的底面至顶面逐渐向全锁限位凸起的中心倾斜。
进一步地说,所述棘爪回位弹簧套于所述棘爪组件的铆钉,所述棘爪回位弹簧的第一固定臂和所述棘爪回位弹簧的第二固定臂皆与所述门锁壳体连接,所述棘爪回位弹簧的第一扭臂固定于棘爪连杆,所述棘爪回位弹簧的第二扭臂卡于棘爪连杆的侧壁;
所述棘轮回位弹簧套于所述棘轮的铆钉,所述棘轮回位弹簧的第一固定臂与所述门锁壳体连接,所述棘轮回位弹簧的第一扭臂固定于所述棘轮,所述棘轮回位弹簧的第二扭臂穿过所述定位挂脚。
进一步地说,所述电动门锁还包括连杆回位弹簧,所述连杆回位弹簧套于所述自锁连杆的铆钉,所述连杆回位弹簧的第一固定臂和所述连杆回位弹簧的第二固定臂皆与所述门锁壳体连接,所述连杆回位弹簧的第一扭臂固定于自锁连杆,所述连杆回位弹簧的第二扭臂与所述拉线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电动门锁还包括棘爪信号开关和棘轮信号开关,所述棘爪信号开关和所述棘轮信号开关皆固定于所述门锁壳体,所述棘爪连杆的表面设有与所述棘爪信号开关相匹配的棘爪凸块,所述棘轮的表面设有与所述棘轮信号开关相匹配的棘轮凸块。
进一步地说,所述门锁壳体的内部还设有锁扣缓冲块,所述锁扣缓冲块位于靠近所述锁扣的一侧,且所述锁扣缓冲块凸出于所述门锁壳体的侧壁,所述锁扣缓冲块具有延伸固定部,所述延伸固定部的侧壁设有若干个凹槽,所述凹槽沿着锁扣缓冲块的厚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说,所述门锁壳体的内表面设有缓冲块固定槽,所述缓冲块固定槽具有定位凸起,所述锁扣缓冲块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相匹配的固定孔。
进一步地说,所述门锁壳体的内表面设有棘爪回位弹簧安装槽,所述棘爪回位弹簧安装于所述棘爪回位弹簧安装槽内;
所述门锁壳体的内表面设有棘轮回位弹簧安装槽,所述棘轮回位弹簧安装于所述棘轮回位弹簧安装槽内,所述棘轮回位弹簧安装槽的侧壁设有卡扣结构以固定所述棘轮回位弹簧的第一固定臂。
进一步地说,所述门锁壳体的侧壁还设有棘爪缓冲块和棘轮缓冲块,所述棘爪缓冲块位于靠近所述棘爪组件的一侧,所述棘轮缓冲块位于靠近所述棘轮的一侧。
进一步地说,所述门锁壳体的侧壁设有两个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固定块,且两块所述固定块分别固定于所述卡槽的两个侧壁,所述棘爪缓冲块的两侧和所述棘轮缓冲块的相对两侧皆设有与所述固定块相匹配的让位槽。
进一步地说,所述门锁壳体的内部还设有接插件,所述解锁驱动电机、所述棘爪信号开关和所述棘轮信号开关分别与所述接插件电连接,所述接插件和所述自锁驱动机构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拉线连接部是由所述拉线轮的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的卡孔,且所述卡孔与拉线的凸头相匹配。
进一步地说,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自锁蜗杆、齿轮组和传动件,所述自锁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自锁蜗杆连接,所述自锁蜗杆与所述齿轮组啮合,所述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齿轮组连接,所述传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拉线轮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齿轮组包括传动轮和输出齿轮,所述自锁蜗杆与所述传动轮啮合,所述传动轮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所述传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输出齿轮和所述拉线轮插接,所述传动轮、所述传动件和所述拉线轮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说,所述传动轮通过限位轴固定于所述执行器壳体内。
进一步地说,所述传动件的两端沿轴向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插接部,所述输出齿轮和所述拉线轮设有与所述插接部相匹配的卡接孔。
进一步地说,所述执行器壳体设有向内凹陷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装有所述拉线轮,所述执行器壳体和所述拉线轮皆设有让位部,所述执行器壳体的让位部的一端开口于安装孔且另一端靠口于所述执行器壳体的侧面,所述拉线轮的让位部一端开口于卡孔且另一端开口于拉线轮的外周面。
进一步地说,还包括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穿过所述传动件的中心、所述输出齿轮的中心和所述执行器壳体的通孔,且所述定位轴的两端径向向外延伸形成限位部。
所述拉线轮相背于所述执行器壳体的表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安装槽,所述定位轴的一端的限位部位于安装槽内。
所述插接部的横截面和所述卡接孔的横截面皆为多边形或椭圆形,但不限于此。
所述拉线轮的外周面设有用于缠绕拉线的缠绕螺纹。
所述执行器壳体的侧壁设有接线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具有以下几点:
本实用新型包括棘爪组件和棘轮,棘爪组件设有驱动其绕棘爪组件的铆钉转动以使棘爪组件的卡接部和棘轮相互分离的解锁驱动机构,棘轮的自锁凸起设有驱动其绕棘轮的铆钉转动以使锁扣卡入锁槽的自锁驱动机构,从而实现门锁的解锁和自锁功能,可靠性高,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更佳的是,全锁限位凸起靠近半锁限位凸起的侧壁为斜面,且其倾斜方向由凸起的底面至顶面逐渐向全锁限位凸起的中心倾斜,当门锁从半锁进入全锁状态时,使卡接部沿着斜面从半锁限位凸起滑动至全锁限位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自锁驱动机构包括自锁连杆、拉线和门锁执行器,门锁执行器包括执行器壳体、拉线轮和驱动拉线轮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拉线轮位于执行器壳体的外部,且拉线轮相背于执行器壳体的表面向内凹陷形成与拉线的凸头相匹配的卡孔,以便当拉线出现损坏时,对拉线进行维修更换,减少维修人员的工作量,值得一提的是,拉线轮的外周面设有用于缠绕拉线的缠绕螺纹,以使拉线牢固的缠绕于拉线轮的外周,防止滑落松脱,值得一提的是,转动驱动机构包括传动组件和驱动拉线轮转动的两个解锁驱动电机,相比于使用一个较大体积和功率的电机而言,选用多个小功率电机降低了成本,使门锁执行器的体积更薄,获得更大的输出动力,其性能得到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传动件的两端沿轴向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插接部,输出齿轮和拉线轮设有与插接部相匹配的卡接孔,从而使输出齿轮和拉线轮实现传动,此种结构设计合理,便于组装生产,更佳的是,插接部的横截面和卡接孔的横截面皆为多边形或椭圆形,转动过程中稳定性好,具有防滑的功能,也便于零件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解锁驱动机构包括传动齿轮、传动凸块、解锁蜗杆和驱动传动齿轮转动的解锁驱动电机,从而使棘爪组件的卡接部和棘轮相互分离,更佳的是,还设有齿轮回位弹簧,以使传动凸块与棘爪连杆分离,从而在棘爪回位弹簧的作用下使棘爪组件和棘轮相互啮合,实现自锁;
本实用新型的棘爪连杆的表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定位槽,棘爪安装于定位槽内,此种结构设计,棘爪安装及更换方便,棘爪组件的稳定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棘爪回位弹簧的第一固定臂和棘爪回位弹簧的第二固定臂皆与门锁壳体连接,棘爪回位弹簧的第一扭臂固定于棘爪连杆,棘爪回位弹簧的第二扭臂卡于棘爪连杆的侧壁,此种结构设计,使棘爪与棘轮紧密啮合,无论在半锁状态和全锁状态,使棘轮相对止转,防止锁扣从锁槽中滑出;
本实用新型的棘轮回位弹簧的第一固定臂与门锁壳体连接,棘轮回位弹簧的第一扭臂固定于棘轮,棘轮回位弹簧的第二扭臂穿过定位挂脚,提供棘轮逆时针的扭力,便于锁扣从棘轮的锁槽中滑出;
本实用新型设有棘爪信号开关和棘轮信号开关,棘爪信号开关和棘轮信号开关皆固定于门锁壳体,棘爪连杆的表面设有与棘爪信号开关相匹配的棘爪凸块,棘轮的表面设有与棘轮信号开关相匹配的棘轮凸块,通过控制器接收到棘爪信号开关和棘轮信号开关信号,对汽车门锁的状态进行监控和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块固定槽具有定位凸起,锁扣缓冲块设有与定位凸起相匹配的固定孔,以对锁扣缓冲块进行固定,值得一提的是,锁扣缓冲块具有延伸固定部,延伸固定部的侧壁设有若干个凹槽,在固定锁扣缓冲块的同时,凹槽可以吸收部分缓冲力,具有抗震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门锁壳体的侧壁还设有棘爪缓冲块和棘轮缓冲块,棘爪缓冲块位于靠近棘爪组件的一侧,棘轮缓冲块位于靠近棘轮的一侧,在保证汽车门锁使用寿命的同时,起到消音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门锁的分解示意图之一(无拉线);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门锁执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棘爪组件、棘轮及解锁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门锁的分解示意图之一(带拉线);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门锁执行器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图4的A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图4的B处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杆回位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棘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棘爪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锁扣缓冲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门锁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棘爪缓冲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齿轮回位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拉线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门锁壳体1、缓冲块固定槽11、定位凸起111、棘爪回位弹簧安装槽12、棘轮回位弹簧安装槽13、卡扣结构131、棘爪缓冲块14、让位槽141、棘轮缓冲块15、卡槽16、固定块161、接插件17、棘爪组件2、铆钉21、棘爪22、卡接部221、棘爪连杆23、定位槽231、棘爪凸块232、解锁驱动机构233、传动齿轮2331、传动凸块2332、解锁蜗杆2333、解锁驱动电机2334、棘轮3、全锁限位凸起31、斜面311、半锁限位凸起32、自锁凸起33、定位挂脚34、锁槽35、棘轮凸块36、锁扣4、锁扣缓冲块41、固定孔411、延伸固定部412、凹槽413、棘爪回位弹簧5、所述棘爪回位弹簧的第一固定臂51、所述棘爪回位弹簧的第二固定臂52、所述棘爪回位弹簧的第一扭臂53、所述棘爪回位弹簧的第二扭臂54、棘轮回位弹簧6、所述棘轮回位弹簧的第一固定臂61、所述棘轮回位弹簧的第一扭臂62、所述棘轮回位弹簧的第二扭臂63、棘爪信号开关7、棘轮信号开关8、齿轮回位弹簧9、齿轮回位弹簧的回弹臂91、自锁驱动机构10、自锁连杆101、连杆回位弹簧102、所述连杆回位弹簧的第一固定臂1021、所述连杆回位弹簧的第二固定臂1022、所述连杆回位弹簧的第一扭臂1023、所述连杆回位弹簧的第二扭臂1024、拉线100、门锁执行器200、执行器壳体201、安装孔2011、让位部2012、拉线轮202、卡孔2021、安装槽2022、缠绕螺纹2023、转动驱动机构203、自锁驱动电机2031、自锁蜗杆2032、传动件2033、插接部20331、传动轮2034、输出齿轮2035、卡接孔204、定位轴205、限位部2051、限位轴206和接线口20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一种汽车电动门的自吸门锁系统,如图1-图16所示,包括电动门锁、拉线100和门锁执行器200,所述拉线100的一端与所述电动门锁连接,所述拉线100的另一端与所述门锁执行器200连接;
所述电动门锁包括门锁壳体1、棘爪组件2和棘轮3,所述棘爪组件2和所述棘轮3皆通过铆钉21安装于所述门锁壳体1的内部;
所述棘轮3设有驱动其绕棘轮3的铆钉21转动以使所述棘轮3卡入锁扣4的自锁驱动机构10,所述自锁驱动机构10包括自锁连杆101、所述拉线100和所述门锁执行器200,所述自锁连杆101通过铆钉21安装于所述门锁壳体1的内部,所述自锁连杆101的一端与所述棘轮3相匹配,所述自锁连杆101的另一端与所述拉线100连接,所述拉线100远离所述自锁连杆101的一端设有收拉所述拉线100的门锁执行器200;
所述棘爪组件2包括棘爪22和棘爪连杆23,所述棘爪连杆23的表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定位槽231,所述棘爪22安装于定位槽231内,且所述棘爪22设有与所述棘轮3相匹配的卡接部221,所述棘爪组件2设有驱动其绕棘爪组件2的铆钉21转动以使所述棘爪组件2的卡接部221和所述棘轮3相互分离的解锁驱动机构233;
所述电动门锁还包括驱动所述棘爪组件2与所述棘轮3相互啮合的棘爪回位弹簧5和驱动所述棘轮3与锁扣4相互分离的棘轮3回位弹簧6。
所述门锁执行器200包括执行器壳体201、拉线轮202和驱动所述拉线轮202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203,所述转动驱动机构203位于所述执行器壳体201的内部,所述拉线轮202位于所述执行器壳体201的外部,所述拉线轮202具有与拉线100连接的拉线连接部;
所述转动驱动机构203包括传动组件和驱动所述拉线轮202转动的两个自锁驱动电机2031,所述自锁驱动电机2031和所述拉线轮202之间通过传动组件连接。
所述解锁驱动机构233包括传动齿轮2331、传动凸块2332、解锁蜗杆2333和驱动所述传动齿轮2331转动的解锁驱动电机2334,所述解锁驱动电机2334固定于所述门锁壳体1,所述解锁驱动电机2334的输出轴与所述解锁蜗杆2333连接,所述解锁蜗杆2333与所述传动齿轮2331啮合,所述传动凸块固定于所述传动齿轮2331的表面以拨动所述棘爪组件2实现棘爪组件2的卡接部221和所述棘轮3相互分离。
所述电动门锁还包括齿轮回位弹簧9,所述齿轮回位弹簧9固定于门锁壳体1,所述齿轮回位弹簧的回弹臂91与所述传动齿轮2331连接。
所述棘轮3的外周且沿着周向依次设有全锁限位凸起31、半锁限位凸起32、自锁凸起33、定位挂脚34及与所述锁扣4相匹配的锁槽35,所述自锁凸起33与所述自锁连杆101的一端相匹配,所述全锁限位凸起31和所述半锁限位凸起32皆与所述卡接部221相匹配。
所述全锁限位凸起31靠近所述半锁限位凸起32的侧壁为斜面311,且其倾斜方向由凸起的底面至顶面逐渐向全锁限位凸起31的中心倾斜。
所述棘爪回位弹簧5套于所述棘爪组件的铆钉21,所述棘爪回位弹簧的第一固定臂51和所述棘爪回位弹簧的第二固定臂52皆与所述门锁壳体1连接,所述棘爪回位弹簧的第一扭臂53固定于棘爪连杆23,所述棘爪回位弹簧的第二扭臂54卡于棘爪连杆23的侧壁;
所述棘轮回位弹簧6套于所述棘轮3的铆钉21,所述棘轮回位弹簧的第一固定臂61与所述门锁壳体1连接,所述棘轮回位弹簧的第一扭臂62固定于所述棘轮3,所述棘轮回位弹簧的第二扭臂63穿过所述定位挂脚34。
所述电动门锁还包括连杆回位弹簧102,所述连杆回位弹簧102套于所述自锁连杆101的铆钉21,所述连杆回位弹簧的第一固定臂1021和所述连杆回位弹簧的第二固定臂1022皆与所述门锁壳体1连接,所述连杆回位弹簧的第一扭臂1023固定于自锁连杆101,所述连杆回位弹簧的第二扭臂1024与所述拉线100连接。
所述电动门锁还包括棘爪信号开关7和棘轮信号开关8,所述棘爪信号开关7和所述棘轮信号开关8皆固定于所述门锁壳体1,所述棘爪连杆23的表面设有与所述棘爪信号开关7相匹配的棘爪凸块232,所述棘轮3的表面设有与所述棘轮信号开关8相匹配的棘轮凸块36。
所述门锁壳体1的内部还设有锁扣缓冲块41,所述锁扣缓冲块41位于靠近所述锁扣4的一侧,且所述锁扣缓冲块41凸出于所述门锁壳体1的侧壁,所述锁扣缓冲块41具有延伸固定部412,所述延伸固定部412的侧壁设有若干个凹槽413,所述凹槽413沿着锁扣缓冲块41的厚度方向设置。
所述门锁壳体1的内表面设有缓冲块固定槽11,所述缓冲块固定槽11具有定位凸起111,所述锁扣缓冲块41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111相匹配的固定孔411。
所述门锁壳体1的内表面设有棘爪回位弹簧安装槽12,所述棘爪回位弹簧5安装于所述棘爪回位弹簧安装槽12内;
所述门锁壳体1的内表面设有棘轮回位弹簧安装槽13,所述棘轮回位弹簧6安装于所述棘轮回位弹簧安装槽13内,所述棘轮回位弹簧安装槽13的侧壁设有卡扣结构131以固定所述棘轮回位弹簧的第一固定臂。
所述门锁壳体1的侧壁还设有棘爪缓冲块14和棘轮缓冲块15,所述棘爪缓冲块14位于靠近所述棘爪组件2的一侧,所述棘轮缓冲块15位于靠近所述棘轮3的一侧。
所述门锁壳体1的侧壁设有两个卡槽16,所述卡槽16内设有固定块161,且两块所述固定块161分别固定于所述卡槽16的两个侧壁,所述棘爪缓冲块14的两侧和所述棘轮缓冲块15的相对两侧皆设有与所述固定块161相匹配的让位槽141。
所述门锁壳体的内部还设有接插件17,所述解锁驱动电机、所述棘爪信号开关和所述棘轮信号开关分别与所述接插件17电连接,所述接插件和所述自锁驱动机构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拉线连接部是由所述拉线轮的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的卡孔2021,且所述卡孔与拉线的凸头相匹配。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自锁蜗杆2032、齿轮组和传动件2033,所述自锁驱动电机2031的输出轴与所述自锁蜗杆2032连接,所述自锁蜗杆2032与所述齿轮组啮合,所述传动件2033的一端与所述齿轮组连接,所述传动件2033的另一端与所述拉线轮202连接。
所述齿轮组包括传动轮2034和输出齿轮2035,所述自锁蜗杆2032与所述传动轮2034啮合,所述传动轮2034与所述输出齿轮2035啮合,所述传动件203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输出齿轮2035和所述拉线轮202插接,所述传动轮2034、所述传动件2033和所述拉线轮202同轴设置。
所述传动轮2034通过限位轴206固定于所述执行器壳体201内。
所述传动件2033的两端沿轴向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插接部20331,所述输出齿轮2035和所述拉线轮202设有与所述插接部20331相匹配的卡接孔204。
所述执行器壳体201设有向内凹陷的安装孔2011,所述安装孔2011内装有所述拉线轮202,所述执行器壳体201和所述拉线轮202皆设有让位部2012,所述执行器壳体201的让位部2012的一端开口于安装孔2011且另一端靠口于所述执行器壳体201的侧面,所述拉线轮202的让位部2012一端开口于卡孔2021且另一端开口于拉线轮202的外周面。
还包括定位轴205,所述定位轴205穿过所述传动件2033的中心、所述输出齿轮2035的中心和所述执行器壳体201的通孔,且所述定位轴205的两端径向向外延伸形成限位部2051。
所述拉线轮202相背于所述执行器壳体201的表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安装槽2022,所述定位轴205的一端的限位部2051位于安装槽2022内。
所述插接部20331的横截面和所述卡接孔204的横截面皆为多边形或椭圆形,但不限于此。
所述拉线轮202的外周面设有用于缠绕拉线的缠绕螺纹2023。
所述执行器壳体201的侧壁设有接线口20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关门时,通过人力或者电撑杆使汽车门锁处于半锁状态,棘爪组件在棘爪回位弹簧的作用下使棘爪组件的卡接部卡于棘轮的半锁限位凸起,此时棘爪信号开关处于导通状态,棘轮信号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棘爪信号开关和棘轮信号开关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门锁执行器工作收拉拉线,自锁连杆驱动棘轮顺时针转动,棘爪组件在棘爪回位弹簧的作用下使棘爪组件的卡接部卡于棘轮的全锁限位凸起,棘爪凸块和棘轮凸块分别与棘爪信号开关和棘轮信号开关相抵触,使棘爪信号开关和棘轮信号开关处于导通状态,并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器;
当开门时,控制器控制解锁驱动电机转动,解锁驱动电机带动传动凸块拨动棘爪连杆,以使棘爪组件的卡接部和棘轮相互分离,棘轮在棘轮回位弹簧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使锁扣从锁槽脱离,在电撑杆的作用下汽车背门打开,棘爪信号开关和棘轮信号开关皆处于断开状态,并将信号传输至控制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电动门的自吸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门锁、拉线(100)和门锁执行器(200),所述拉线的一端与所述电动门锁连接,所述拉线的另一端与所述门锁执行器连接;
所述电动门锁包括门锁壳体(1)、棘爪组件(2)和棘轮(3),所述棘爪组件和所述棘轮皆通过铆钉(21)安装于所述门锁壳体的内部;
所述棘轮设有驱动其绕棘轮的铆钉转动以使所述棘轮卡入锁扣(4)的自锁驱动机构(10),所述自锁驱动机构包括自锁连杆(101)、所述拉线和所述门锁执行器,所述自锁连杆通过铆钉安装于所述门锁壳体的内部,所述自锁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棘轮相匹配,所述自锁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拉线连接,所述拉线远离所述自锁连杆的一端设有收拉所述拉线的门锁执行器;
所述棘爪组件包括棘爪(22)和棘爪连杆(23),所述棘爪连杆的表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定位槽(231),所述棘爪安装于定位槽内,且所述棘爪设有与所述棘轮相匹配的卡接部(221),所述棘爪组件设有驱动其绕棘爪组件的铆钉转动以使所述棘爪组件的卡接部和所述棘轮相互分离的解锁驱动机构;
所述电动门锁还包括驱动所述棘爪组件与所述棘轮相互啮合的棘爪回位弹簧(5)和驱动所述棘轮与锁扣(4)相互分离的棘轮回位弹簧(6);
所述门锁执行器包括执行器壳体(201)、拉线轮(202)和驱动所述拉线轮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203),所述转动驱动机构位于所述执行器壳体的内部,所述拉线轮位于所述执行器壳体的外部,所述拉线轮具有与拉线连接的拉线连接部;
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传动组件和驱动所述拉线轮转动的两个自锁驱动电机(2031),所述自锁驱动电机和所述拉线轮之间通过传动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动门的自吸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驱动机构包括传动齿轮(2331)、传动凸块(2332)、解锁蜗杆(2333)和驱动所述传动齿轮转动的解锁驱动电机(2334),所述解锁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门锁壳体,所述解锁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解锁蜗杆连接,所述解锁蜗杆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传动凸块固定于所述传动齿轮的表面以拨动所述棘爪组件实现棘爪组件的卡接部和所述棘轮相互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动门的自吸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的外周且沿着周向依次设有全锁限位凸起(31)、半锁限位凸起(32)、自锁凸起(33)、定位挂脚(34)及与所述锁扣相匹配的锁槽(35),所述自锁凸起与所述自锁连杆的一端相匹配,所述全锁限位凸起和所述半锁限位凸起皆与所述卡接部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动门的自吸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门锁还包括棘爪信号开关(7)和棘轮信号开关(8),所述棘爪信号开关和所述棘轮信号开关皆固定于所述门锁壳体,所述棘爪连杆的表面设有与所述棘爪信号开关相匹配的棘爪凸块(232),所述棘轮的表面设有与所述棘轮信号开关相匹配的棘轮凸块(3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动门的自吸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壳体的内部还设有锁扣缓冲块(41),所述锁扣缓冲块位于靠近所述锁扣的一侧,且所述锁扣缓冲块凸出于所述门锁壳体的侧壁,所述锁扣缓冲块具有延伸固定部(412),所述延伸固定部的侧壁设有若干个凹槽(413),所述凹槽沿着锁扣缓冲块的厚度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动门的自吸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连接部是由所述拉线轮的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的卡孔(2021),且所述卡孔与拉线的凸头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动门的自吸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自锁蜗杆(2032)、齿轮组和传动件(2033),所述自锁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自锁蜗杆连接,所述自锁蜗杆与所述齿轮组啮合,所述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齿轮组连接,所述传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拉线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电动门的自吸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包括传动轮(2034)和输出齿轮(2035),所述自锁蜗杆与所述传动轮啮合,所述传动轮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所述传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输出齿轮和所述拉线轮插接,所述传动轮、所述传动件和所述拉线轮同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电动门的自吸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的两端沿轴向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插接部(20331),所述输出齿轮和所述拉线轮设有与所述插接部相匹配的卡接孔(20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动门的自吸门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器壳体设有向内凹陷的安装孔(2011),所述安装孔内装有所述拉线轮,所述执行器壳体和所述拉线轮皆设有让位部(2012),所述执行器壳体的让位部的一端开口于安装孔且另一端靠口于所述执行器壳体的侧面,所述拉线轮的让位部一端开口于卡孔且另一端开口于拉线轮的外周面。
CN201820807103.2U 2018-05-29 2018-05-29 汽车电动门的自吸门锁系统 Active CN2082518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07103.2U CN208251872U (zh) 2018-05-29 2018-05-29 汽车电动门的自吸门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07103.2U CN208251872U (zh) 2018-05-29 2018-05-29 汽车电动门的自吸门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51872U true CN208251872U (zh) 2018-12-18

Family

ID=64652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07103.2U Active CN208251872U (zh) 2018-05-29 2018-05-29 汽车电动门的自吸门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518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0388A (zh) * 2018-05-29 2018-09-28 昆山睿唯景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电动门的自吸门锁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0388A (zh) * 2018-05-29 2018-09-28 昆山睿唯景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电动门的自吸门锁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42829A (zh) 机动车自吸门锁系统
CN108930464B (zh) 一种单电机自吸尾门锁及工作方法
CN108590386A (zh) 自吸式汽车电动门锁
CN108590388A (zh) 汽车电动门的自吸门锁系统
CN208486707U (zh) 汽车门锁
CN109458071A (zh) 发动机盖锁及汽车
CN208251872U (zh) 汽车电动门的自吸门锁系统
CN208267595U (zh) 汽车电动门锁的安全自锁机构
CN108661465A (zh) 汽车门锁
CN108756532B (zh) 一种自吸滑移门锁
CN108590387A (zh) 汽车门锁自锁系统
CN110206404A (zh) 一种离合装置
CN106837022A (zh) 一种车门应急开关解锁装置
CN208347497U (zh) 自吸式汽车电动门锁
CN208267597U (zh) 机动车自吸门锁系统
CN208251871U (zh) 汽车门锁自锁系统
CN209505449U (zh) 车身能源口的盖门执行装置
CN208535144U (zh) 一种纵置自动变速器的电子驻车机构
CN208430901U (zh) 汽车门锁电动解锁装置
CN208251867U (zh) 汽车门锁自动解锁机构
CN210439828U (zh) 一种智能电动开启汽车门锁
CN108468486A (zh) 汽车门锁电动解锁装置
CN202509894U (zh) 一种具有内开二次开启功能的汽车中控门锁
CN104005610B (zh) 中门锁体卡紧装置
CN208251869U (zh) 便捷型汽车门锁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3

Address after: 701, Building 24, Zhongji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enter, No. 15 Shunye West Road, Xingtan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000 (Residence application)

Patentee after: Foshan Ruiweiji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 No. 1220 Huayuan Road, Zhangpu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300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RUIWEIJI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