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50733U - 桶组件及微波烘干装置 - Google Patents

桶组件及微波烘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50733U
CN208250733U CN201820632131.5U CN201820632131U CN208250733U CN 208250733 U CN208250733 U CN 208250733U CN 201820632131 U CN201820632131 U CN 201820632131U CN 208250733 U CN208250733 U CN 2082507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ior bucket
tub
outer barrel
venthole
bu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3213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广起
王嘉
熊明
金阳云
刘祥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ittle Sw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ittle Sw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ittle Sw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3213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507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507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507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桶组件及微波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烘干装置包括送气组件,所述桶组件包括:外桶,所述外桶呈空心柱状,所述外桶的一端设置有外桶开口,所述外桶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用于连接所述送气组件,所述外桶为金属外桶;内桶,所述内桶位于所述外桶内,所述内桶包括:桶底,所述桶底设有第一通气孔;桶身,所述桶身上设有多个第二通气孔;及桶前盖,所述桶前盖上设有内桶开口,所述内桶开口与所述外桶开口相对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桶组件,第一通气孔作为基础进气孔,第二通气孔的设置增加了内桶中气流的进气方向,从而在内桶中形成多道气流,使气流与内桶中的衣物充分接触,提高了干衣效率。

Description

桶组件及微波烘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桶组件及一种微波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冷凝式干衣机的桶组件仅是由一个金属桶组成的,衣物放在不锈钢桶内,皮带缠绕在桶身中间,皮带随着电机的转动而带动金属桶旋转。为让流动的空气进出金属桶,需在金属桶上开设通气孔,然而对于微波烘干装置,其利用微波加热蒸发衣物上的水分,金属桶上开设通气孔会造成微波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在于,提出一种桶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微波烘干装置。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桶组件,用于微波烘干装置,微波烘干装置包括送气组件,桶组件包括:外桶,外桶呈空心柱状,外桶的一端设置有外桶开口,外桶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气孔,进气孔用于连接送气组件,外桶为金属外桶;内桶,内桶位于外桶内,内桶包括:桶底,桶底设有第一通气孔;桶身,桶身上设有多个第二通气孔;及桶前盖,桶前盖上设有内桶开口,内桶开口与外桶开口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桶组件,内桶用于放置衣物,内桶位于外桶内,外桶开口处还设置有微波烘干装置的门体,用以封闭外桶开口和内桶开口,并在门体上设置有排气孔。送气组件将外部的风导入到外桶的进气孔中,外桶的进气孔进而将风通过内桶的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导入到内桶中,之后内桶中的气流从门体的排气孔中流出至外部环境,第一通气孔作为基础进气孔,第二通气孔的设置则增加了内桶中气流的进气方向,以扰乱沿桶身长度方向的单一气流,从而在内桶中形成多道气流,使气流与内桶中的衣物充分接触,便于带走湿气,提高了干衣效率,同时将衣物清洗过程中产生的毛屑随着风流排出内桶并通过门体的排气孔流出至外部环境。另外,外桶为金属外桶,金属对微波有反射作用,能够提高作用于桶组件中的微波量,从而使得外桶作为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更有利用微波对衣物中所含水分子产生作用,微波作用于内桶衣物中对水分子产生的热及加热器产生的热量都会在桶组件中聚集,蒸发带走衣物中所含的水分,使衣物里外同时加热、受热均匀,提高干衣速度并保证良好的干衣效果,同时,微波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因此金属外桶能够进一步保证烘干后的衣物无菌、健康、舒适。且金属外桶能够缔造一个屏蔽空间,防止微波对人体造成一定的辐射。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桶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外桶为不锈钢外桶。
在该技术方案中,外桶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在高湿度的环境下,不锈钢外桶的耐腐蚀性能更好,能够延长外桶的使用寿命,且不锈钢外桶的硬度更高,不易损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内桶为注塑内桶。
在该技术方案中,内桶由塑料制成,塑料内桶有利于微波穿透且不吸收微波,避免微波在穿透内桶过程中产生损失,有效地保证了微波良好的加热效果,同时,塑料内桶质量轻、价格低廉、可靠性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第二通气孔沿桶身的长度方向分布以形成通气孔列;和/或多个第二通气孔沿桶身的周向均匀分布。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通气孔可以沿桶身长度方向分布,以形成沿桶身长度方向的通气孔列;也可以沿桶身周向分布,以形成沿周向的通气孔环;还可以增加通气孔列的数量,并令多个通气孔列沿桶身周向分布,由此增加第二通气孔的覆盖面积,增加气流扰动,提高衣物的干衣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通气孔的设置位置与进气孔相对应。
在该技术方案中,内桶桶底的第一通气孔的位置与外桶进气孔的位置相对应,在风经由进气孔和第一通气孔流入内桶的过程中,减小了气流的损失,从而更加有利于对内桶中的衣物进行排气散热、通风干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个第一通气孔在桶底均匀分布。
在该技术方案中,桶底设置的多个第一通气孔均匀分布,使得经由第一通气孔进入内桶的气流分布更加均匀,使得内桶中的衣物能够均匀干燥,提高干衣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桶前盖上设有第三通气孔,第三通气孔避开内桶开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内桶的桶前盖上避开内桶开口设置有第三通气孔,能够进一步增加气流流动方向并扰乱内桶中的气流,从而将从内桶底吹入的风从内桶的不同部位吹入到内桶中的衣物表面,使气流与内桶中的衣物充分接触,增加提高干衣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外桶包括外桶前盖、外桶桶身和外桶后盖,外桶开口设置在外桶前盖上,进气孔设置在外桶后盖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外桶可以由外桶前盖、外桶桶身以及外桶后盖组装形成,分体式的结构便于安装,也可以将外桶前盖、外桶桶身以及外桶后盖一体成型制成外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内桶还包括连接轴,位于桶底的几何中心处;外桶后盖上设有轴承,连接轴穿过轴承,连接轴与轴承相适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内桶桶底的几何中心处设置有连接轴,外桶后盖设置有轴承,内桶与外桶经连接轴和轴承形成同轴连接,既便于内桶和外桶的定位,又减小了运行过程中的移位,避免了元件损坏,延长了桶组件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通气孔的孔径小于第二通气孔的孔径;和/或桶前盖上设有第三通气孔,第三通气孔避开内桶开口,第三通气孔的孔径小于第一通气孔的孔径。
在该技术方案中,内桶桶底设置连接轴,因此桶底对强度和刚度的要求相对于桶身及桶前盖较高,从而将桶底上的第一通气孔的孔径设置为小于桶身上第二通气孔的孔径和/或小于桶前盖上的第三通气孔的孔径,减小第一通气孔的孔径有助于确保内桶桶底的强度和刚度。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微波烘干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桶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微波烘干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桶组件,因此具有上述桶组件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微波烘干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动力组件,动力组件与桶组件的连接轴相连接,用于驱动连接轴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动力组件与连接轴相连,从而动力组件与内桶固定在一起,以驱动连接轴转动,继而带动内桶旋转,通过内桶的转动带动内桶中衣物的提升、落下。现有技术中通常是皮带缠绕整个桶身来实现桶组件的旋转,而本实用新型直接驱动连接轴,使得结构更加简化,且转动效果更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动力组件为带轮组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带轮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皮带、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皮带套设在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上,第一带轮与驱动电机相连,使得驱动电机转动带动第一带轮转动,进而通过皮带将动力传递到第二带轮上,第二带轮通过连接轴与内桶固定在一起,第二带轮带动内桶实现正反转动,从而实现衣物在内桶的抖散及气流的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外桶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内桶主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内桶的爆炸图。
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桶组件,10外桶,12外桶前盖,122外桶开口,14外桶桶身,16外桶后盖,162进气孔,164轴承,20内桶,22桶底,222第一通气孔,224连接轴,226嵌片,24桶身,242第二通气孔,26桶前盖,262内桶开口,264第三通气孔,3第二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桶组件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桶组件1,用于微波烘干装置,微波烘干装置包括送气组件,桶组件1包括:外桶10,外桶10呈空心柱状,外桶10的一端设置有外桶开口122,外桶10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气孔162,进气孔162用于连接送气组件,外桶10为金属外桶;内桶20,内桶20位于外桶10内,内桶20包括:桶底22,桶底22设有第一通气孔222;桶身24,桶身24上设有多个第二通气孔242;及桶前盖26,桶前盖26上设有内桶开口262,内桶开口262与外桶开口122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桶组件1,内桶20用于放置衣物,内桶20位于外桶10内,外桶开口122处还设置有微波烘干装置的门体,用以封闭外桶开口122和内桶开口262,并在门体上设置有排气孔。送气组件将外部的风导入到外桶10的进气孔162中,外桶10的进气孔162进而将风通过内桶20的第一通气孔222和第二通气孔242导入到内桶20中,之后内桶20中的气流从门体的排气孔中流出至外部环境,从而对内桶20中的衣物进行排气散热、通风干燥,第二通气孔242的设置则增加了内桶20中气流的进气方向,以扰乱沿桶身24长度方向的单一气流,从而在内桶20中形成多道气流,使气流与内桶20中的衣物充分接触,便于带走湿气,提高了干衣效率,同时将衣物清洗过程中产生的毛屑随着风流排出内桶20并通过门体的排气孔流出至外部环境。另外,外桶10为金属外桶,金属对微波有反射作用,能够提高作用于桶组件1中的微波量,从而使得外桶10作为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更有利用微波对衣物中所含水分子产生作用,微波作用于内桶20的衣物中对水分子产生的热及加热器产生的热量都会在桶组件1中聚集,蒸发带走衣物中所含的水分,使衣物里外同时加热、受热均匀,提高干衣速度并保证良好的干衣效果,同时,微波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因此金属外桶10能够进一步保证烘干后的衣物无菌、健康、舒适。且金属外桶10能够缔造一个屏蔽空间,防止微波对人体造成一定的辐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外桶10为不锈钢外桶。
在该实施例中,外桶10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在高湿度的环境下,不锈钢外桶的耐腐蚀性能更好,能够延长外桶10的使用寿命,且不锈钢外桶的硬度更高,不易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内桶20为注塑内桶。
在该实施例中,内桶20由塑料制成,塑料内桶有利于微波穿透且不吸收微波,避免微波在穿透内桶20过程中产生损失,有效地保证了微波良好的加热效果,同时,塑料内桶质量轻、价格低廉、可靠性高。
可选地,内桶20的注塑方式可以是一体注塑成型,也可以是桶底22、桶身24和桶前盖26分别进行注塑,再组装形成内桶20,也可以将桶身24和桶底22一体注塑成型,之后再与桶前盖26进行组装,只要适用于生产,且能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均可以施行。
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多个第二通气孔242沿桶身24的长度方向分布以形成通气孔列;和/或多个第二通气孔242沿桶身24的周向均匀分布。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通气孔242可以沿桶身24长度方向分布,以形成沿桶身24长度方向的通气孔列;也可以沿桶身24周向分布,以形成沿周向的通气孔环;还可以增加通气孔列的数量,并令多个通气孔列沿桶身24周向分布,由此增加第二通气孔242的覆盖面积,增加气流扰动,提高衣物的干衣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通气孔222的设置位置与进气孔162相对应。
在该实施例中,内桶20桶底22的第一通气孔222的位置与外桶10进气孔162的位置相对应,在风经由进气孔162和第一通气孔222流入内桶20的过程中,减小了气流的损失,从而更加有利于对内桶20中的衣物进行排气散热、通风干燥。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多个第一通气孔222在桶底22均匀分布。
在该实施例中,桶底22设置的多个第一通气孔222均匀分布,使得经由第一通气孔222进入内桶20的气流分布更加均匀,使得内桶20中的衣物能够均匀干燥,提高干衣效率。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桶前盖26上设有第三通气孔264,第三通气孔264避开内桶开口262。
在该实施例中,内桶20的桶前盖26上避开内桶开口262设置有第三通气孔264,能够进一步增加气流流动方向并扰乱内桶20中的气流,从而将从内桶20底部吹入的风从内桶20的不同部位吹入到内桶20中的衣物表面,使气流与内桶20中的衣物充分接触,提高干衣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外桶10包括外桶前盖12、外桶桶身14和外桶后盖16,外桶开口122设置在外桶前盖12上,进气孔162设置在外桶后盖16上。
在该实施例中,外桶10可以由外桶前盖12、外桶桶身14以及外桶后盖16组装形成,分体式的结构便于安装,也可以将外桶前盖12、外桶桶身14以及外桶后盖16一体成型制成外桶10。
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内桶20还包括连接轴224,位于桶底22的几何中心处;外桶后盖16上设有轴承164,连接轴224穿过轴承164,连接轴224与轴承164相适配。
在该实施例中,内桶20桶底22的几何中心处设置有连接轴224,外桶后盖16设置有轴承164,内桶20与外桶10经连接轴224和轴承164形成同轴连接,既便于内桶20和外桶10的定位,避免外桶10固定的不牢固而影响内桶20的转动,保证内桶20转动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又减小了运行过程中的移位,避免了元件损坏,延长了桶组件1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连接轴224为金属件,连接轴224设置在金属材质的嵌片226上,内桶20为注塑内桶,先将桶身24和桶底22一体注塑成型,并将嵌片226注塑到桶底上,再单独注塑桶前盖26,之后将二者组装为一体。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通气孔222的孔径小于第二通气孔242的孔径;和/或桶前盖上设有第三通气孔264,第三通气孔264避开内桶开口262,第三通气孔264的孔径小于第一通气孔222的孔径。
在该实施例中,内桶20桶底22设置连接轴224,因此桶底22对强度和刚度的要求相对于桶身24及桶前盖26较高,从而将桶底22上的第一通气孔222的孔径设置为小于桶身24上第二通气孔242的孔径和/或小于桶前盖26上的第三通气孔264的孔径,减小第一通气孔222的孔径有助于确保内桶桶底22的强度和刚度。可选地,第一通气孔222的孔径7mm,第二通气孔242的孔径为10mm,第三通气孔264的孔径为8mm。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波烘干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桶组件1。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微波烘干装置,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桶组件1,因此具有上述桶组件1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微波烘干装置为冷凝式微波干衣机,用于烘干衣物,冷凝式微波干衣机还包括冷凝器,从桶组件1中流出的高温高湿气流进入冷凝器,气流中的水蒸气冷凝液化后排出,降低了气流的湿度,此后气流经降温后重新进入桶组件1,完成循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动力组件,动力组件与桶组件1的连接轴224相连接,用于驱动连接轴224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动力组件与连接轴224相连,从而动力组件与内桶20固定在一起,以驱动连接轴224转动,继而带动内桶20旋转,通过内桶20的转动带动内桶20中衣物的提升、落下。现有技术中通常是皮带缠绕整个桶身来实现桶组件的旋转,而本实用新型直接驱动连接轴224,使得结构更加简化,且转动效果更好。
另外,外桶后盖16上轴承164的设置,使得动力组件带动连接轴224转动时,外桶10是静止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动力组件为带轮组件。
在该实施例中,带轮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皮带、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3,皮带套设在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3上,第一带轮与驱动电机相连,使得驱动电机转动带动第一带轮转动,进而通过皮带将动力传递到第二带轮3上,第二带轮3通过连接轴224与内桶20固定在一起,第二带轮3带动内桶20实现正反转动,从而实现衣物在内桶20的抖散及气流的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桶组件(1),用于微波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烘干装置包括送气组件,所述桶组件(1)包括:
外桶(10),所述外桶(10)呈空心柱状,所述外桶(10)的一端设置有外桶开口(122),所述外桶(10)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气孔(162),所述进气孔(162)用于连接所述送气组件,所述外桶(10)为金属外桶(10);
内桶(20),所述内桶(20)位于所述外桶(10)内,所述内桶(20)包括:
桶底(22),所述桶底(22)设有第一通气孔(222);
桶身(24),所述桶身(24)上设有多个第二通气孔(242);及
桶前盖(26),所述桶前盖(26)上设有内桶开口(262),所述内桶开口(262)与所述外桶开口(122)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组件(1),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桶(10)为不锈钢外桶(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组件(1),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桶(20)为注塑内桶(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组件(1),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二通气孔(242)沿所述桶身(24)的长度方向分布以形成通气孔列;和/或
多个所述第二通气孔(242)沿所述桶身(24)的周向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组件(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气孔(222)的设置位置与所述进气孔(162)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组件(1),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通气孔(222)在所述桶底(22)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桶组件(1),其特征在于,
所述桶前盖(26)上设有第三通气孔(264),所述第三通气孔(264)避开所述内桶开口(262)。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桶组件(1),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桶(10)包括外桶前盖(12)、外桶桶身(14)和外桶后盖(16),所述外桶开口(122)设置在所述外桶前盖(12)上,所述进气孔(162)设置在所述外桶后盖(16)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桶组件(1),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桶(20)还包括连接轴(224),位于所述桶底(22)的几何中心处;
所述外桶后盖(16)上设有轴承(164),所述连接轴(224)穿过所述轴承(164),所述连接轴(224)与所述轴承(164)相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桶组件(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气孔(222)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通气孔(242)的孔径;和/或
所述桶前盖(26)上设有第三通气孔(264),所述第三通气孔(264)避开所述内桶开口(262),所述第三通气孔(264)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通气孔(222)的孔径。
11.一种微波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桶组件(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波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与所述桶组件(1)的连接轴(224)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连接轴(224)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微波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组件为带轮组件。
CN201820632131.5U 2018-04-28 2018-04-28 桶组件及微波烘干装置 Active CN2082507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32131.5U CN208250733U (zh) 2018-04-28 2018-04-28 桶组件及微波烘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32131.5U CN208250733U (zh) 2018-04-28 2018-04-28 桶组件及微波烘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50733U true CN208250733U (zh) 2018-12-18

Family

ID=64635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32131.5U Active CN208250733U (zh) 2018-04-28 2018-04-28 桶组件及微波烘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507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563178Y (zh) 洗涤-烘干洗衣机
CN1906346B (zh) 具有衣物干燥功能的滚筒式洗衣机
CN106574426B (zh) 衣物干燥机
CN104131443B (zh) 具有废热回收单元的衣物处理装置
CN105316919B (zh) 一种滚筒干衣机及干衣方法
CN104136679B (zh) 转筒式干衣机
CN106436236A (zh) 一种干衣机
CN102535127A (zh) 冷凝干衣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8857551U (zh) 一种衣物护理机
CN109023831A (zh) 洗干一体机
CN208250733U (zh) 桶组件及微波烘干装置
KR20050101660A (ko) 건조겸용 드럼세탁기
CN106884293A (zh) 微波干衣机
CN103266458B (zh) 洗衣机滚筒和具有其的滚筒洗衣机
CN208250741U (zh) 外桶后盖、外桶组件、桶组件及冷凝式微波干衣机
CN206207918U (zh) 中药材烘干机
CN113308841A (zh) 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CN205839415U (zh) 一种鞋子脱水烘干一体机
CN105887452A (zh) 干衣机
CN110409148B (zh) 内桶组件、桶组件及冷凝式微波干衣机
CN205741658U (zh) 干衣机
CN208250732U (zh) 外桶前盖、外桶组件、桶组件及冷凝式微波干衣机
CN206337396U (zh) 滚筒式衣物处理装置
CN209032278U (zh) 洗鞋机
CN207862651U (zh) 一种干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12

Address after: No. 18 Changjiang South Road, National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 Xinwu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000

Patentee after: Wuxi Swan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4028 No. 18 Changjiang South Road, Wuxi National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xi Xiaotianer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