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40972U -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40972U
CN208240972U CN201820847356.2U CN201820847356U CN208240972U CN 208240972 U CN208240972 U CN 208240972U CN 201820847356 U CN201820847356 U CN 201820847356U CN 208240972 U CN208240972 U CN 2082409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interface
shell
charging
fixedly connected
inser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4735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钦
王鹏宇
叶乂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Guang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82084735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409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409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4097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属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外壳、充电接口端和密封壳,外壳的右侧外壁贯穿连接有卡扣,外壳靠近卡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充电接口端,并且充电接口端设置在卡扣的下方,充电接口端远离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接槽,插接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槽,且卡槽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两个密封壳,且两个密封壳可进行伸缩,密封壳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两个伸缩卡盘。在插接槽的内壁固定安装卡槽,卡槽的中部贯穿连接密封壳,在不进行充电时,通过设置在密封壳中部的伸缩卡盘,能够使得插接槽达到密闭的环境,解决了充电接口容易受到灰尘和水的影响而造成使用效果下降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汽车充电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是一种给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的接口,通过插接槽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头紧密贴合,使得导电触头能够与充电接头直接接触,从而达到充电的效果,但现有的充电接口达不到防尘防水的效果,从而使得充电接口的使用效果下降。
授权公告号为CN20671900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接口,包括新能源汽车主体、插入充电枪充电用的充电装置、安装在车体安装腔内的支架,通过内部的四个固定支架结构,将整个充电接口悬浮设置在支架中间,有效抵抗撞击对充电接口的损坏,具有非常好的缓冲能力,增加使用寿命,但是充电接口的密封性不好,使得在不使用充电接口时,容易受到灰尘和水的影响而造成使用效果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能够使得插接槽达到密闭的环境,解决了充电接口容易受到灰尘和水的影响而造成使用效果下降的问题,而且伸缩卡盘能够进行收缩,进而有效的提高了伸缩卡盘使用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包括外壳、充电接口端和密封壳,所述外壳的右侧外壁贯穿连接有卡扣,所述外壳靠近所述卡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充电接口端,并且所述充电接口端设置在所述卡扣的下方,所述充电接口端远离所述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槽,且所述卡槽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两个密封壳,且所述两个密封壳可进行伸缩,所述密封壳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两个伸缩卡盘,所述伸缩卡盘远离密封壳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磁封条,所述充电接口端远离所述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充电连接触头,且所述充电连接触头设置在插接槽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下部外壁贯穿连接有导线,所述外壳远离充电接口端的一侧贯穿连接有抓手,且所述抓手的开口程度大于手掌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导线的上部套接有缓冲套管,且所述缓冲套管的上端与外壳卡合连接,并且所述缓冲套管呈“环节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接口端远离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卡接槽,且所述辅助卡接槽设置在插接槽的下方,所述插接槽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两个导电触头。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触头远离插接槽的一侧固定连接弧形端面,且所述弧形端面呈“圆台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端面远离导电触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放电端,且所述放电端的直径小于导电触头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接口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贯穿孔槽,且所述贯穿孔槽的内部贯穿连接有调整开关,且所述调整开关的高度低于贯穿孔槽进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在插接槽的内壁固定安装卡槽,卡槽的中部贯穿连接密封壳,在不进行充电时,通过设置在密封壳中部的伸缩卡盘,能够使得插接槽达到密闭的环境,解决了充电接口容易受到灰尘和水的影响而造成使用效果下降的问题,而且伸缩卡盘能够进行收缩,进而有效的提高了伸缩卡盘使用的便捷性。
2、该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在伸缩卡盘远离密封壳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两个磁封条,通过两个磁封条相互吸引,能够使得伸缩卡盘紧密闭合,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伸缩卡盘的密闭性,解决了密封效果不佳而影响伸缩卡盘使用效率的问题。
3、该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在外壳的右侧外壁贯穿安装卡扣,而且卡扣可进行活动,通过呈“勾状”结构的卡扣,能够将充电接口与汽车充电接头紧密卡合,解决了在充电过程中,充电接口容易发生脱位的现象。
4、该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在导线的上部套接缓冲套管,而且缓冲套管的上端与外壳卡合连接,通过呈“环节状”结构的缓冲套管能够方便导线弯曲,解决导线在接口处因长期弯曲而容易造成破损的问题,从而有效的进行防护导线。
5、该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在充电接口端远离所述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充电连接触头,而且充电连接触头与导电触头等长,在导电触头连接后,通过判断充电连接触头是否接通,进而同步判断导电触头是否正常接通,解决了插接不紧密而造成无法充电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电触头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接口端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壳结构图。
图中,1、外壳;101、抓手;102、缓冲套管;103、导线;104、卡扣;2、充电接口端;201、辅助卡接槽;202、插接槽;2021、导电触头;2022、弧形端面;2023、放电端;203、充电连接触头;204、调整开关;205、卡槽;206、贯穿孔槽;3、密封壳;301、伸缩卡盘;302、磁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包括外壳、充电接口端和密封壳,外壳的右侧外壁贯穿连接有卡扣,且卡扣呈“勾状”结构,外壳靠近卡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充电接口端,且充电接口端呈“圆柱状”结构,并且充电接口端设置在卡扣的下方,充电接口端远离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接槽,插接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槽,且卡槽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两个密封壳,且两个密封壳可进行伸缩,密封壳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两个伸缩卡盘,且两个伸缩卡盘远离充电接口端一侧外壁呈“凸起状”结构,在不进行充电时,通过设置在密封壳中部的伸缩卡盘,能够使得插接槽达到密闭的环境,解决了充电接口容易受到灰尘和水的影响而造成使用效果下降的问题,伸缩卡盘远离密封壳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磁封条,通过两个磁封条相互吸引,能够使得伸缩卡盘紧密闭合,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伸缩卡盘的密闭性,充电接口端远离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充电连接触头,且充电连接触头设置在插接槽的上方,通过判断充电连接触头是否接通,进而同步判断导电触头是否正常接通。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中,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包括外壳、充电接口端和密封壳,外壳的右侧外壁贯穿连接有卡扣,且卡扣呈“勾状”结构,外壳靠近卡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充电接口端,且充电接口端呈“圆柱状”结构,并且充电接口端设置在卡扣的下方,充电接口端远离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接槽,插接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槽,且卡槽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两个密封壳,且两个密封壳可进行伸缩,密封壳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两个伸缩卡盘,且两个伸缩卡盘远离充电接口端一侧外壁呈“凸起状”结构,在不进行充电时,通过设置在密封壳中部的伸缩卡盘,能够使得插接槽达到密闭的环境,解决了充电接口容易受到灰尘和水的影响而造成使用效果下降的问题,伸缩卡盘远离密封壳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磁封条,通过两个磁封条相互吸引,能够使得伸缩卡盘紧密闭合,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伸缩卡盘的密闭性,充电接口端远离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充电连接触头,且充电连接触头设置在插接槽的上方,通过判断充电连接触头是否接通,进而同步判断导电触头是否正常接通。
在实施例中,外壳的下部外壁贯穿连接有导线,外壳远离充电接口端的一侧贯穿连接有抓手,且抓手的开口程度大于手掌宽度,通过导线使得充电接口能够处在通电的状态,而且通过握持开口程度大于手掌宽度的抓手,能够使得插接充电接口方便。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中,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包括外壳、充电接口端和密封壳,外壳的右侧外壁贯穿连接有卡扣,且卡扣呈“勾状”结构,外壳靠近卡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充电接口端,且充电接口端呈“圆柱状”结构,并且充电接口端设置在卡扣的下方,充电接口端远离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接槽,插接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槽,且卡槽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两个密封壳,且两个密封壳可进行伸缩,密封壳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两个伸缩卡盘,且两个伸缩卡盘远离充电接口端一侧外壁呈“凸起状”结构,在不进行充电时,通过设置在密封壳中部的伸缩卡盘,能够使得插接槽达到密闭的环境,解决了充电接口容易受到灰尘和水的影响而造成使用效果下降的问题,伸缩卡盘远离密封壳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磁封条,通过两个磁封条相互吸引,能够使得伸缩卡盘紧密闭合,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伸缩卡盘的密闭性,充电接口端远离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充电连接触头,且充电连接触头设置在插接槽的上方,通过判断充电连接触头是否接通,进而同步判断导电触头是否正常接通。
在实施例中,外壳的下部外壁贯穿连接有导线,外壳远离充电接口端的一侧贯穿连接有抓手,且抓手的开口程度大于手掌宽度,通过导线使得充电接口能够处在通电的状态,而且通过握持开口程度大于手掌宽度的抓手,能够使得插接充电接口方便。导线的上部套接有缓冲套管,且缓冲套管的上端与外壳卡合连接,并且缓冲套管呈“环节状”结构,通过缓冲套管能够避免导线在接口处因长期弯曲而造成破损,从而有效的进行防护导线,而且缓冲套管呈“环节状”结构,能够达到方便导线弯曲的效果。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中,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包括外壳、充电接口端和密封壳,外壳的右侧外壁贯穿连接有卡扣,且卡扣呈“勾状”结构,外壳靠近卡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充电接口端,且充电接口端呈“圆柱状”结构,并且充电接口端设置在卡扣的下方,充电接口端远离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接槽,插接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槽,且卡槽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两个密封壳,且两个密封壳可进行伸缩,密封壳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两个伸缩卡盘,且两个伸缩卡盘远离充电接口端一侧外壁呈“凸起状”结构,在不进行充电时,通过设置在密封壳中部的伸缩卡盘,能够使得插接槽达到密闭的环境,解决了充电接口容易受到灰尘和水的影响而造成使用效果下降的问题,伸缩卡盘远离密封壳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磁封条,通过两个磁封条相互吸引,能够使得伸缩卡盘紧密闭合,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伸缩卡盘的密闭性,充电接口端远离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充电连接触头,且充电连接触头设置在插接槽的上方,通过判断充电连接触头是否接通,进而同步判断导电触头是否正常接通。
在实施例中,充电接口端远离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卡接槽,且辅助卡接槽设置在插接槽的下方,插接槽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两个导电触头,在进行充电插接的过程中,通过辅助卡接槽能够与接头卡合,从而达到提高充电接口稳定性的效果,有效的避免了充电过程中充电接头松动的问题,而且通过导电触头能够使得充电接口与充电接头接触充电。
实施例五,
在实施例中,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包括外壳、充电接口端和密封壳,外壳的右侧外壁贯穿连接有卡扣,且卡扣呈“勾状”结构,外壳靠近卡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充电接口端,且充电接口端呈“圆柱状”结构,并且充电接口端设置在卡扣的下方,充电接口端远离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接槽,插接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槽,且卡槽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两个密封壳,且两个密封壳可进行伸缩,密封壳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两个伸缩卡盘,且两个伸缩卡盘远离充电接口端一侧外壁呈“凸起状”结构,在不进行充电时,通过设置在密封壳中部的伸缩卡盘,能够使得插接槽达到密闭的环境,解决了充电接口容易受到灰尘和水的影响而造成使用效果下降的问题,伸缩卡盘远离密封壳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磁封条,通过两个磁封条相互吸引,能够使得伸缩卡盘紧密闭合,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伸缩卡盘的密闭性,充电接口端远离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充电连接触头,且充电连接触头设置在插接槽的上方,通过判断充电连接触头是否接通,进而同步判断导电触头是否正常接通。
在实施例中,充电接口端远离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卡接槽,且辅助卡接槽设置在插接槽的下方,插接槽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两个导电触头,在进行充电插接的过程中,通过辅助卡接槽能够与接头卡合,从而达到提高充电接口稳定性的效果,有效的避免了充电过程中充电接头松动的问题,而且通过导电触头能够使得充电接口与充电接头接触充电。导电触头远离插接槽的一侧固定连接弧形端面,且弧形端面呈“圆台状”结构,通过呈“圆台状”结构的弧形端面能够方便导电触头插接,从而避免在盲插的过程中导电触头插接不方便的问题。
实施例六,
在实施例中,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包括外壳、充电接口端和密封壳,外壳的右侧外壁贯穿连接有卡扣,且卡扣呈“勾状”结构,外壳靠近卡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充电接口端,且充电接口端呈“圆柱状”结构,并且充电接口端设置在卡扣的下方,充电接口端远离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接槽,插接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槽,且卡槽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两个密封壳,且两个密封壳可进行伸缩,密封壳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两个伸缩卡盘,且两个伸缩卡盘远离充电接口端一侧外壁呈“凸起状”结构,在不进行充电时,通过设置在密封壳中部的伸缩卡盘,能够使得插接槽达到密闭的环境,解决了充电接口容易受到灰尘和水的影响而造成使用效果下降的问题,伸缩卡盘远离密封壳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磁封条,通过两个磁封条相互吸引,能够使得伸缩卡盘紧密闭合,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伸缩卡盘的密闭性,充电接口端远离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充电连接触头,且充电连接触头设置在插接槽的上方,通过判断充电连接触头是否接通,进而同步判断导电触头是否正常接通。
导电触头远离插接槽的一侧固定连接弧形端面,且弧形端面呈“圆台状”结构,通过呈“圆台状”结构的弧形端面能够方便导电触头插接,从而避免在盲插的过程中导电触头插接不方便的问题。弧形端面远离导电触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放电端,且放电端的直径小于导电触头直径,通过放电端与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头连接,使得电流能够平稳的进行传输。
实施例七,
在实施例中,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包括外壳、充电接口端和密封壳,外壳的右侧外壁贯穿连接有卡扣,且卡扣呈“勾状”结构,外壳靠近卡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充电接口端,且充电接口端呈“圆柱状”结构,并且充电接口端设置在卡扣的下方,充电接口端远离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接槽,插接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槽,且卡槽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两个密封壳,且两个密封壳可进行伸缩,密封壳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两个伸缩卡盘,且两个伸缩卡盘远离充电接口端一侧外壁呈“凸起状”结构,在不进行充电时,通过设置在密封壳中部的伸缩卡盘,能够使得插接槽达到密闭的环境,解决了充电接口容易受到灰尘和水的影响而造成使用效果下降的问题,伸缩卡盘远离密封壳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磁封条,通过两个磁封条相互吸引,能够使得伸缩卡盘紧密闭合,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伸缩卡盘的密闭性,充电接口端远离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充电连接触头,且充电连接触头设置在插接槽的上方,通过判断充电连接触头是否接通,进而同步判断导电触头是否正常接通。
在实施例中,充电接口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贯穿孔槽,且贯穿孔槽的内部贯穿连接有调整开关,且调整开关的高度低于贯穿孔槽进深,贯穿孔槽用以放置调整开关,通过调整开关使得伸缩卡盘能够进行伸缩,而且调整开关的高度低于贯穿孔槽进深,能够避免在插接充电接口时,造成插接不紧密的问题。
工作原理:首先,紧握抓手将充电接口手持,然后,按压设置在贯穿孔槽内部的调整开关,使得卡槽内部的伸缩卡盘收缩,而且调整开关的高度低于贯穿孔槽进深,能够避免在插接充电接口时,造成插接不紧密的问题,接着,将充电接口端与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头连接,通过呈“勾状”结构的卡扣,能够将充电接口与汽车充电接头紧密卡合,解决了在充电过程中,充电接口容易发生脱位的现象,紧接着,充电连接触头与导电触头等长,在导电触头连接后,通过判断充电连接触头是否接通,进而同步判断导电触头是否正常接通,然后,在不进行充电时,通过设置在密封壳中部的伸缩卡盘,能够使得插接槽达到密闭的环境,解决了充电接口容易受到灰尘和水的影响而造成使用效果下降的问题,而且伸缩卡盘能够进行收缩,进而提高了伸缩卡盘使用的便捷性。该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在插接槽202的内壁固定安装卡槽205,卡槽205的中部贯穿连接密封壳3,在不进行充电时,通过设置在密封壳3中部的伸缩卡盘301,能够使得插接槽202达到密闭的环境,解决了充电接口容易受到灰尘和水的影响而造成使用效果下降的问题,而且伸缩卡盘301能够进行收缩,进而有效的提高了伸缩卡盘301使用的便捷性。该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在伸缩卡盘30远离密封壳3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两个磁封条302,通过两个磁封条302相互吸引,能够使得伸缩卡盘301紧密闭合,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伸缩卡盘301的密闭性,解决了密封效果不佳而影响伸缩卡盘301使用效率的问题。该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在外壳1的右侧外壁贯穿安装卡扣104,而且卡扣104可进行活动,通过呈“勾状”结构的卡扣104,能够将充电接口与汽车充电接头紧密卡合,解决了在充电过程中,充电接口容易发生脱位的现象。该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在导线103的上部套接缓冲套管102,而且缓冲套管102的上端与外壳1卡合连接,通过呈“环节状”结构的缓冲套管102能够方便导线弯曲,解决导线103在接口处因长期弯曲而容易造成破损的问题,从而有效的进行防护导线103。该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在充电接口端2远离所述外壳1的一侧固定连接充电连接触头203,而且充电连接触头203与导电触头2021等长,在导电触头2021连接后,通过判断充电连接触203头是否接通,进而同步判断导电触头是否正常接通,解决了插接不紧密而造成无法充电的问题。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7)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包括外壳(1)、充电接口端(2)和密封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右侧外壁贯穿连接有卡扣(104),所述外壳(1)靠近所述卡扣(1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充电接口端(2),且所述充电接口端(2)设置在所述卡扣(104)的下方,所述充电接口端(2)远离所述外壳(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接槽(202),所述插接槽(20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槽(205),且所述卡槽(205)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两个密封壳(3),所述密封壳(3)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两个伸缩卡盘(301),所述伸缩卡盘(301)远离密封壳(3)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磁封条(302),所述充电接口端(2)远离所述外壳(1)的一侧固定连接充电连接触头(203),且所述充电连接触头(203)设置在插接槽(202)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下部外壁贯穿连接有导线(103),所述外壳(1)远离充电接口端(2)的一侧贯穿连接有抓手(101),且所述抓手(101)的开口大于手掌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103)的上部套接有缓冲套管(102),且所述缓冲套管(102)的上端与外壳(1)卡合连接,并且所述缓冲套管(102)呈“环节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端(2)远离外壳(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卡接槽(201),且所述辅助卡接槽(201)设置在插接槽(202)的下方,所述插接槽(202)的中部贯穿连接有两个导电触头(20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触头(2021)远离插接槽(202)的一侧固定连接弧形端面(2022),且所述弧形端面(2022)呈“圆台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端面(2022)远离导电触头(20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放电端(2023),且所述放电端(2023)的直径小于导电触头(2021)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端(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贯穿孔槽(206),且所述贯穿孔槽(206)的内部贯穿连接有调整开关(204),且所述调整开关(204)的高度低于贯穿孔槽(206)进深。
CN201820847356.2U 2018-06-03 2018-06-03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409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47356.2U CN208240972U (zh) 2018-06-03 2018-06-03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47356.2U CN208240972U (zh) 2018-06-03 2018-06-03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40972U true CN208240972U (zh) 2018-12-14

Family

ID=64576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4735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40972U (zh) 2018-06-03 2018-06-03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409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4097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
CN204067594U (zh) 开关或插座的快速接线结构
CN209389285U (zh) 一种家庭安全用电插头
CN208806244U (zh) 一种芯片封装结构
CN204067710U (zh) 一种开关或插座的快速接线结构
CN208014942U (zh) 一种大电流连接压线头
CN207638031U (zh) 一种多功能无线充电接收器
CN216214617U (zh) 一种带滑轨可滑动开关插座面板
CN202004267U (zh) 新型电源插头
CN208923439U (zh) 一种用于低压岸电连接的电力连接器
CN208508109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防水插头
CN202384529U (zh) 便携式插销插座
CN115764416B (zh) 一种水文水资源遥测终端机
CN109616824A (zh) 一种光电插塞连接器
CN208738510U (zh) 一种新型电源插座
CN209626521U (zh) 一种多触点连接器
CN211045859U (zh) 一种低压电器的接口防漏电安全装置
CN211456077U (zh) 速装式开关插座
CN208873805U (zh) 一种抗冲击能力强的锂离子电池
CN213026816U (zh) 充电器接口扩展器
CN208753663U (zh) 一种单项两级带接地开关插头
CN215990272U (zh) 一种对讲机充电装置
CN210517866U (zh) 多接口磁吸式手机充电外壳
CN209730708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强电安装管
CN218005901U (zh) 模拟训练装置专用充电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4

Termination date: 20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