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40888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40888U
CN208240888U CN201820407557.0U CN201820407557U CN208240888U CN 208240888 U CN208240888 U CN 208240888U CN 201820407557 U CN201820407557 U CN 201820407557U CN 208240888 U CN208240888 U CN 2082408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odies
tubular terminal
metal plunger
strip shaped
shaped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0755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军
黄金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UQIU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UQIU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UQIU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UQIU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0755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408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408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408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中部由外向内收窄的筒状端子主体,筒状端子主体具有贯穿前后端的插接孔,筒状端子主体沿其外侧面向内开设有贯通插接孔的镂空孔位,使筒状端子主体中形成复数呈螺旋状间隔分布的条形接触部;相邻二所述条形接触部的中部之间一体连接有连接桥,连接桥在金属插棒插入插接孔后与金属插棒接触,以增大筒状端子主体与该金属插棒之间的接触面积。当金属插棒插入该筒状端子主体的插接孔中后,金属插棒外围与筒状端子主体中每个条形接触部的中部接触,且相邻二个条形接触部中部之间的连接桥同时与金属插棒外围接触,以此增加筒状端子主体与金属插棒的接触面积,接触正向力无影响,电流传输性能大幅提升。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配件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电连接器已发展成为产品种类齐全、品种规格丰富、结构型式多样、专业方向细分、行业特征明显、标准体系规范的系列化和专业化的产品。
随着电连接器的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在一些需要传输大电流的大功率场合也开始用到电连接器来实现电气回路的接续及开断,由此便促使了大电流电连接器的产生。大电流电连接器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叉车、UPS、通用电源、医疗设备、太阳能及新能源等领域。
现有技术中的大电流电连接器一般包括有金属母座以及装设于该金属母座中的插口内的筒状线簧端子,该筒状线簧端子呈两头粗、中间细的形状,即筒状线簧端子中部由外向内收窄。其中,筒状线簧端子沿其外侧面向内开设有贯通插口的孔位,使该筒状线簧端子中形成复数间隔分布的条形接触部,该大电流电连接器在与金属插棒对插后,该筒状线簧端子只有条形接触部的中心部分与金属插棒接触,其之间接触面积较小,导致电流传输效果较差,难以保证电流传输质量。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连接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电连接器包括中部由外向内收窄的筒状端子主体,该筒状端子主体具有贯穿前后端的插接孔,该筒状端子主体沿其外侧面向内开设有贯通插接孔的镂空孔位,使该筒状端子主体中形成复数呈螺旋状间隔分布的条形接触部;相邻二所述条形接触部的中部之间一体连接有连接桥,该连接桥在金属插棒插入插接孔后与该金属插棒接触,以增大筒状端子主体与该金属插棒之间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筒状端子主体两端大,中部成线性缩小。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桥的数量为一个,其置于该条形接触部的中部中心位置。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桥的数量为两个,其之间形成有间隔。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筒状端子主体两端均弯折形成有折边,该折边置于筒状端子主体两端外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金属插棒插入该筒状端子主体的插接孔中后,该金属插棒外围与筒状端子主体中每个条形接触部的中部接触,且该相邻二个条形接触部中部之间的连接桥同时与金属插棒外围接触,以此大大增加了筒状端子主体与金属插棒的接触面积,保证金属插棒与筒状端子主体插接的稳定性,结合力好,接触正向力无影响,电流传输性能大幅提升,并可保证电流传输质量,同时具有低能耗、低温升、低压降优点,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再者,所述连接桥一体连接于相邻两个条形接触部12的中部之间,以此达到加强条形接触部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使筒状端子主体1的结构更加稳定,且具有更强的插拔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金属插棒及金属母座组装形成大电流电连接器后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筒状端子主体 10插接孔 11镂空孔位
12条形接触部 13连接桥 14折边
2金属插棒 3金属母座 31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见图1-3所示,为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中部由外向内收窄的筒状端子主体1,该筒状端子主体1具有贯穿前后端的插接孔10,该筒状端子主体1沿其外侧面向内开设有贯通插接孔10的镂空孔位11,使该筒状端子主体1中形成复数呈螺旋状间隔分布的条形接触部12。
相邻二所述条形接触部12的中部之间一体连接有连接桥13,该连接桥13在金属插棒2插入插接孔10后与该金属插棒2接触,以增大筒状端子主体1与该金属插棒2之间的接触面积。当金属插棒2插入该筒状端子主体1的插接孔10中后,该金属插棒2外围与筒状端子主体1中每个条形接触部12的中部接触,且该相邻二个条形接触部12中部之间的连接桥13同时与金属插棒3外围接触,以此大大增加了筒状端子主体1与金属插棒2的接触面积,保证金属插棒2与筒状端子主体1插接的稳定性,结合力好,接触正向力无影响,电流传输性能大幅提升,并可保证电流传输质量,同时具有低能耗、低温升、低压降优点,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所述连接桥13一体连接于相邻两个条形接触部12的中部之间,以此达到加强条形接触部12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使筒状端子主体1的结构更加稳定,且具有更强的插拔力。
结合图3所示,所述筒状端子主体1两端大,中部成线性缩小,其安装于金属母座3设置的插口31中,该筒状端子主体1两端较大区域与金属母座3接触,筒状端子主体1中部缩小区域与金属插棒2接触用以传输电流,筒该状端子主体1中部线性缩小区域与金属插棒2紧密结合,保证良好的接触性能。
所述筒状端子主体1与金属插棒2及金属母座3组装形成大电流电连接器。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桥13的数量为一个,其置于该条形接触部12的中部中心位置,以保证能够稳定与金属插棒2接触。
综上所述,当金属插棒2插入该筒状端子主体1的插接孔10中后,该金属插棒2外围与筒状端子主体1中每个条形接触部12的中部接触,且该相邻二个条形接触部12中部之间的连接桥13同时与金属插棒3外围接触,以此大大增加了筒状端子主体1与金属插棒2的接触面积,保证金属插棒2与筒状端子主体1插接的稳定性,结合力好,接触正向力无影响,电流传输性能大幅提升,并可保证电流传输质量,同时具有低能耗、低温升、低压降优点,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再者,所述连接桥13一体连接于相邻两个条形接触部12的中部之间,以此达到加强条形接触部12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使筒状端子主体1的结构更加稳定,且具有更强的插拔力。
实施例二:
结合图4、5所示,本实施例二与上述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连接桥13的数量为两个,其之间形成有间隔,同样可大大增加筒状端子主体1与金属插棒2的接触面积,保证金属插棒2与筒状端子主体1插接的稳定性,结合力好,接触正向力无影响,电流传输性能大幅提升,并可保证电流传输质量。且由于连接桥13的数量为两个,使条形接触部12之间的连接强度更大,进而使筒状端子主体1的结构更加稳定,且具有更强的插拔力。
除以上所述之外,本实施例二的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其它结构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三:
结合图6、7所示,本实施例三是在上述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具体而言,所述筒状端子主体1两端均弯折形成有折边14,该折边14置于筒状端子主体1两端外围,该折边14用于与金属母座3设置的插口31内壁接触,以此可以该筒状端子主体1能够更加稳定的安装于插口31内壁,使其结构更加稳定。
除以上所述之外,本实施例三的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其它结构相同,且本实施例三同样可达到上述实施例二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5)

1.电连接器,其包括中部由外向内收窄的筒状端子主体,该筒状端子主体具有贯穿前后端的插接孔,该筒状端子主体沿其外侧面向内开设有贯通插接孔的镂空孔位,使该筒状端子主体中形成复数呈螺旋状间隔分布的条形接触部;
其特征在于:相邻二所述条形接触部的中部之间一体连接有连接桥,该连接桥在金属插棒插入插接孔后与该金属插棒接触,以增大筒状端子主体与该金属插棒之间的接触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端子主体两端大,中部成线性缩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桥的数量为一个,其置于该条形接触部的中部中心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桥的数量为两个,其之间形成有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端子主体两端均弯折形成有折边,该折边置于筒状端子主体两端外围。
CN201820407557.0U 2018-03-23 2018-03-23 电连接器 Active CN2082408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07557.0U CN208240888U (zh) 2018-03-23 2018-03-23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07557.0U CN208240888U (zh) 2018-03-23 2018-03-23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40888U true CN208240888U (zh) 2018-12-14

Family

ID=64585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07557.0U Active CN208240888U (zh) 2018-03-23 2018-03-23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408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93099A (zh) 具有增强夹持力的电气端子
CN104037523A (zh) 一种大电流端子
CN202178432U (zh) 大电流电连接器接触用扭转簧片
CN101982904A (zh) 功率接触构件
CN208240888U (zh) 电连接器
CN203883192U (zh) 一种大电流端子
CN105870688B (zh) 接触铜弹片和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206451870U (zh) 一种笼式双曲线弹簧结构及插座
CN207743426U (zh) 一种圆管端子
CN105846203A (zh) 接触铜弹片和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209344380U (zh) 簧片接触件和电流连接器
CN110233375B (zh) 一种矩形冲制组合插孔端子
CN205724070U (zh) 接触铜弹片和电连接器
CN109802257A (zh) 簧片接触件和电流连接器
CN200941513Y (zh) 电池连接器
CN209730250U (zh) 一种同轴热电偶
CN209860200U (zh) 簧片接触件
CN208385666U (zh) 一种逆向成型三方向插拔大电流端子结构
CN205752670U (zh) 接触铜弹片和电连接器
CN204481189U (zh) 一种具有高接触面积的端子弹簧弹性机构
CN218497995U (zh) 一种继电器用动簧片结构
CN209344383U (zh) 簧片接触件
CN105811142A (zh) 接触铜弹片和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208955322U (zh) 一种快插端子
CN220066156U (zh) 扭簧式连接器端子及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