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40845U - 一种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40845U
CN208240845U CN201820918857.5U CN201820918857U CN208240845U CN 208240845 U CN208240845 U CN 208240845U CN 201820918857 U CN201820918857 U CN 201820918857U CN 208240845 U CN208240845 U CN 2082408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liquid
sidewall
heating
series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1885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长彬
郭晓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NINGGUO TIANCHE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NINGGUO TIANCHE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NINGGUO TIANCHE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NINGGUO TIANCHE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1885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408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408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408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壳体加热仓的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相对布置,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相对布置,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之间成第一锐角且第四侧壁与第三侧壁之间成第二锐角,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一液口,第四侧壁上设有第二液口,所述第二液口位于所述第一液口远离第一侧壁的一侧,加热仓内每个加热管上设有水平延伸的加热段,多个加热管依次错开布置。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加热管串联分担线路中的电压,防止高压造成加热管过载,此外通过对壳体加热仓的结构以及加热管的布置方式进行优化设计,使得加热管对加热介质在加热仓的流动路径上加热无死角,大大提高加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电动汽车普及过程中安全性、效率、续航能力、以及智能化尤为重要,车企针对动力电池设计了电池热管理系统,针对采暖除霜设计了空调热管理系统。而液体加热器则是电池热管理系统和空调热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现有的液体加热器技术如下:
一种PTC电热管及电动汽车水暖加热器,其特征是它包括发热体、电极板、固体绝缘层、隔离片和金属管,其中发热体包括多个PTC发热片,每个PTC发热片置于固体绝缘层中,且PTC发热片的上、下表面各设有一个电极板,两电极板将多个装有PTC发热片的固体绝缘层及没相邻绝缘层之间设置的隔离片串在一起并且置于加热管内,特征在于固体绝缘层为绝缘陶瓷空心瓷柱,通过拉拔工艺使PTC发热片与电极板贴紧,陶瓷柱内留有一定变形空间。
上述专利只是一种PTC加热管本体的方案形式,但是在新能源汽车上应用的关键点是安全性、效率、智能性,需要多重安全防护设计,与汽车形成智能化的信息交互,产品需要根据实车的温度需求、电池信息信号做出最高效、安全的加热输出;故此本专利没有控制方式、没有高效的总成设计体现,没有安全防护措施等;另外通过拉拔工艺使PTC发热片与电极板贴紧这种技术存在一定缺点,原因是原有波浪形的电极板拉拔形变之后无法保证高精度的平面度,导致其与PTC发热片无法有效面接触,热胀冷缩老化后极易出现接触面小打火拉弧的问题,给汽车造成重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包括:壳体、多个加热管;
壳体内部设有加热仓,多个加热管位于加热仓内,每个加热管内设有加热丝,多个加热丝依次串联。
优选地,所述加热仓由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首尾依次连接围成,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相对布置,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相对布置,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之间成第一锐角且第四侧壁与第三侧壁之间成第二锐角,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一液口,第四侧壁上设有第二液口,所述第二液口位于所述第一液口远离第一侧壁的一侧。
优选地,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平行布置,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平行布置。
优选地,每个加热管上设有从第二侧壁向第四侧壁方向水平延伸的加热段,多个加热管在从第一侧壁向第三侧壁的方向上依次错开布置。
优选地,所述加热段平行于第一侧壁。
优选地,所述加热段靠近第二侧壁一端从第二侧壁向第四侧壁的方向依次错开布置,所述加热段靠近第四侧壁一端从第四侧壁向第二侧壁的方向依次错开布置。
优选地,多个加热丝的电阻相等。
优选地,所述第一液口为出液端,所述第二液口为进液端,所述第一液口位于所述第二液口上方。
优选地,所述第一液口的内径沿出液的方向增大,所述第二液口的内径沿进液的方向减小。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内壁弧形过渡,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内壁弧形过渡。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壳体加热仓的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相对布置,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相对布置,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之间成第一锐角且第四侧壁与第三侧壁之间成第二锐角,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一液口,第四侧壁上设有第二液口,所述第二液口位于所述第一液口远离第一侧壁的一侧,加热仓内每个加热管上设有水平延伸的加热段,多个加热管依次错开布置。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加热管串联分担线路中的电压,防止高压造成加热管过载,此外通过对壳体加热仓的偏斜设计以及加热管的布置方式进行优化设计,使得加热管对加热介质在加热仓的流动路径上加热无死角,大大提高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的加热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的加热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的加热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4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的加热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的加热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的加热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至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包括:壳体1、多个加热管2;
壳体1内部设有加热仓,多个加热管2位于加热仓内,每个加热管2内设有加热丝,多个加热丝依次串联。
本实施例的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的具体工作过程中,加热介质从一个液口流入加热仓内,加热介质沿着侧壁流动,最终从另一个液口流出;在加热过程中,多个加热管串联分担线路上的高压,一方面保护单个加热管不受高压击穿,另一方面大大提高加热效率。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仓由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3、第四侧壁14首尾依次连接围成,第一侧壁11和第三侧壁13相对布置,第二侧壁12和第四侧壁14相对布置,第二侧壁12与第一侧壁11之间成第一锐角且第四侧壁14与第三侧壁13之间成第二锐角,第二侧壁12上设有第一液口31,第四侧壁14上设有第二液口32,所述第二液口32位于所述第一液口31远离第一侧壁11的一侧;加热仓内壁扁平偏斜设置,对液体流向进行引导,使得加热介质流动无死角,从而提高加热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壳体加热仓的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相对布置,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相对布置,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之间成第一锐角且第四侧壁与第三侧壁之间成第二锐角,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一液口,第四侧壁上设有第二液口,所述第二液口位于所述第一液口远离第一侧壁的一侧,加热仓内每个加热管上设有水平延伸的加热段,多个加热管依次错开布置。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加热管串联分担线路中的电压,防止高压造成加热管过载,此外通过对壳体加热仓的结构以及加热管的布置方式进行优化设计,使得加热管对加热介质在加热仓的流动路径上加热无死角,大大提高加热效率。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11和第三侧壁13平行布置,第二侧壁12和第四侧壁14平行布置。
在加热仓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11与所述第四侧壁14内壁弧形过渡,所述第二侧壁12与所述第三侧壁13内壁弧形过渡,消除涡流和死角。
在加热管的具体设计方式中,在加热管的具体布置方式中,每个加热管2上设有从第二侧壁12向第四侧壁14方向水平延伸的加热段,多个加热管2在从第一侧壁11向第三侧壁13的方向上依次错开布置,通过加热管的优化布置,进一步提高加热均匀性。
在进一步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段平行于第一侧壁11,多个加热段均匀设置,提高加热均匀性。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段靠近第二侧壁12一端从第二侧壁12向第四侧壁14的方向依次错开布置,所述加热段靠近第四侧壁14一端从第四侧壁14向第二侧壁12的方向依次错开布置;使得多个加热管的加热段从进液端向出液端依次错开布置,保证加热无死角,提高加热效率。
为了实现多加热管串联均匀分压,多个加热管2内的加热丝电阻相等,使得多个加热管分压均匀,保证多个加热管加热效果均衡。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液口31为出液端,所述第二液口32为进液端,所述第一液口31位于所述第二液口32上方,出液端高度高于进液端,便于加热仓内的气体排出,从而提高加热效率。
在进一步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液口31的内径沿出液的方向增大,所述第二液口32的内径沿进液的方向减小,保证液流进出稳定性,消除涡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多个加热管(2);
壳体(1)内部设有加热仓,多个加热管(2)位于加热仓内,每个加热管(2)内设有加热丝,多个加热丝依次串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仓由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3)、第四侧壁(14)首尾依次连接围成,第一侧壁(11)和第三侧壁(13)相对布置,第二侧壁(12)和第四侧壁(14)相对布置,第二侧壁(12)与第一侧壁(11)之间成第一锐角且第四侧壁(14)与第三侧壁(13)之间成第二锐角,第二侧壁(12)上设有第一液口(31),第四侧壁(14)上设有第二液口(32),所述第二液口(32)位于所述第一液口(31)远离第一侧壁(1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第一侧壁(11)和第三侧壁(13)平行布置,第二侧壁(12)和第四侧壁(14)平行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加热管(2)上设有从第二侧壁(12)向第四侧壁(14)方向水平延伸的加热段,多个加热管(2)在从第一侧壁(11)向第三侧壁(13)的方向上依次错开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段平行于第一侧壁(1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段靠近第二侧壁(12)一端从第二侧壁(12)向第四侧壁(14)的方向依次错开布置,所述加热段靠近第四侧壁(14)一端从第四侧壁(14)向第二侧壁(12)的方向依次错开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多个加热管(2)内的加热丝电阻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口(31)为出液端,所述第二液口(32)为进液端,所述第一液口(31)位于所述第二液口(32)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口(31)的内径沿出液的方向增大,所述第二液口(32)的内径沿进液的方向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11)与所述第四侧壁(14)内壁弧形过渡,所述第二侧壁(12)与所述第三侧壁(13)内壁弧形过渡。
CN201820918857.5U 2018-06-13 2018-06-13 一种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 Active CN2082408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18857.5U CN208240845U (zh) 2018-06-13 2018-06-13 一种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18857.5U CN208240845U (zh) 2018-06-13 2018-06-13 一种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40845U true CN208240845U (zh) 2018-12-14

Family

ID=64576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18857.5U Active CN208240845U (zh) 2018-06-13 2018-06-13 一种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408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9328A (zh) * 2018-06-13 2018-09-14 安徽省宁国市天成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9328A (zh) * 2018-06-13 2018-09-14 安徽省宁国市天成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098385A1 (en) Heating element and process heater
CN202918524U (zh) 一种复合型电加热管
CN208240845U (zh) 一种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
CN108539328A (zh) 一种串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
CN104869674A (zh) 一种ptc电热管及电动汽车水暖加热器
JPS608963B2 (ja) 平板形オゾナイザ用放電々極の製造方法
CN206977730U (zh) 一种ptc半导体电加热单元
CN108679828A (zh) 一种并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
CN104596249B (zh) 高温固体电热储能炉
CN108638795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用电阻丝液体加热器
CN204718101U (zh) 一种电热水器的新型电加热单元
CN204669631U (zh) 一种ptc电热管及电动汽车水暖加热器
CN209013445U (zh) 一种并联电阻丝液体加热器
CN201319675Y (zh) 一种ptc陶瓷电热管
CN108954797A (zh) 一种等电阻串联加热控制系统
CN201937849U (zh) 一种ptc液体加热器
CN208549035U (zh) 一种电阻丝液体加热管安装结构
CN210202112U (zh) 一种ptc单头加热管
CN108859656B (zh) 一种电阻丝并联加热控制系统
CN108507184B (zh) 一种电阻丝液体加热器
CN208635331U (zh) 电磁加热热风炉
CN203533854U (zh) 电磁即热式热水器
CN206905258U (zh) 集束短路式电加热器
CN102259840B (zh) 用于臭氧发生器的螺旋圆筒状放电单元
CN218005640U (zh) 一种固定分隔式低压配电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