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38324U - 压缩机组件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组件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38324U
CN208238324U CN201820726640.4U CN201820726640U CN208238324U CN 208238324 U CN208238324 U CN 208238324U CN 201820726640 U CN201820726640 U CN 201820726640U CN 208238324 U CN208238324 U CN 2082383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device
liquid storage
radiating piece
band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2664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国坚
李洪涛
霍兆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2664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383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383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383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压缩机组件及空调器,该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储液器及电控单元,所述电控单元用以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所述电控单元包括电控元件,所述电控单元固定在所述储液器的外侧;所述压缩机组件还包括散热件及第一固定组件,所述散热件与所述储液器热传递接触,用以将所述电控元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储液器;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与所述散热件配合将所述储液器固定至所述压缩机。本实用新型压缩机组件储液器与散热件的一体装配,简化了整机的装配。

Description

压缩机组件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机组件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冰箱等装置为了实现制冷剂的循环需要压缩机组件的参与,压缩机组件的主要部件包括压缩机及储液器。为了实现对压缩机的控制,例如启动、停止以及运行频率等,还需要包括电控单元。
电控单元对压缩机的控制时一般会损耗一定的功率,这些功率的一部分会转化为热量,这些热量需要及时散发才能保证电控单元的正常工作。现有的电控单元一般通过空气对流进行散热,散热效果不理想。
为了解决电控单元散热不理想的问题,现有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利用储液器热传递接触散热的压缩机组件。但是,一般采用的方式是单独对电控单元进行固定,整体装配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压缩机组件,旨在解决现有的压缩机组件中用以控制压缩机运行的电控单元需要单独固定由此装配繁琐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储液器及电控单元,所述电控单元用以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所述电控单元包括电控元件,所述电控单元固定在所述储液器的外侧;所述压缩机组件还包括:
散热件,与所述储液器热传递接触,用以将所述电控元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储液器;以及
第一固定组件,与所述散热件配合将所述储液器固定至所述压缩机。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箍带、第二箍带及紧固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箍带、第二箍带及紧固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箍带的一端与所述散热件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箍带的一端与所述散热件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一箍带、散热件、第二箍带围合所述储液器;
所述第一箍带的另一端沿所述储液器的周向与所述压缩机卡接;所述第二箍带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紧固组件与所述压缩机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包括本体以及设于所述本体朝向所述储液器一侧的支架,所述支架具有与所述储液器的外周面适配的支撑面,所述第一箍带的一端与所述支架卡接,且所述第二箍带的一端与所述支架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沿所述本体的周面延伸的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相连并沿所述储液器的周面延伸的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
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边缘向所述本体弯折形成挂钩;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边缘处向所述本体弯折形成有凸耳,所述凸耳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
所述第一箍带远离所述散热件的一端具有与所述挂钩卡接的卡扣;所述第二箍带远离所述散热件的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适配的第一通孔,所述紧固组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一箍带的与所述散热件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箍带的与所述散热件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三通孔;
所述散热件包括与所述储液器接触的背面,与所述背面相对的正面,以及位于所述背面及所述正面之间的侧面,所述侧面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所述第一面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适配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三通孔适配的第三固定孔。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组件与所述散热件配合而围合所述储液器,且所述散热件固定至所述储液器。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三箍带,所述第三箍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散热件的两侧固定连接,用以围合所述储液器,并将所述散热件固定至所述储液器。
优选地,所述第三箍带的两端分别设有第四通孔,所述散热件包括与所述储液器接触的背面,与所述背面相对的正面,以及位于所述背面及所述正面之间的侧面,所述侧面所述侧面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四通孔适配的第四固定孔。
优选地,所述储液器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散热件沿竖直方向延伸而呈长条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邻近所述散热件的上端,所述散热件邻近所述储液器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电控单元还包括盒体,所述电控元件设于所述盒体内,所述电控元件包括功率控制模块,所述功率控制模块与所述散热件热传递接触,所述盒体开设有与所述散热件大小适配的窗口。
本使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组件,该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储液器及电控单元,所述电控单元用以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所述电控单元包括电控元件,所述电控单元固定在所述储液器的外侧;所述压缩机组件还包括:
散热件,与所述储液器热传递接触,用以将所述电控元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储液器;以及
第一固定组件,与所述散热件配合将所述储液器固定至所述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压缩机组件通过设置第一固定组件与散热件配合将储液器固定至压缩机,如此,在实现散热件与储液器热传递接触的同时,还实现了将储液器固定至压缩机,即实现了储液器与散热件的一体装配,简化了整机的装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压缩机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压缩机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电控单元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压缩机组件移除电控单元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散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5中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压缩机 311 功率控制模块 43 第二固定孔
11 本体 312 电容 44 第三固定孔
12 支架 313 电感 45 第四固定孔
121 底板 32 盒体 51 第一箍带
122 第一支撑板 321 窗口 511 卡扣
123 第二支撑板 322 盒身 512 第一通孔
124 挂钩 323 盒盖 513 第二通孔
125 凸耳 33 电路板 52 第二箍带
126 第一固定孔 34 保持架 521 第三通孔
2 储液器 4 散热件 53 紧固组件
3 电控单元 41 正面 61 第三箍带
31 电控元件 42 侧面 611 第四通孔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缩机组件,该压缩机组件储液器与散热件的一体装配,简化了整机的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该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1、储液器2及电控单元3,电控单元3用以控制压缩机1的运行,电控单元3包括电控元件(未标示),电控单元3固定在储液器2的外侧;压缩机组件还包括:
散热件4,与储液器2热传递接触,用以将电控元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储液器2;以及
第一固定组件(未标示),与散热件4配合将储液器2固定至压缩机1。
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组件可应用于空调、冰箱等常见的产品,也可应用于通过冷媒循环以达到换热目的的产品,例如空气能热水器。压缩机1及储液器2用以沟通压缩机组件冷媒循环系统的基本单元,可以理解的是,该冷媒循环系统还包括一些连接管路、控制阀、膨胀阀、换热器等部件,具体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压缩机1及储液器2均为现有的零部件,其具体的作用可以参照相关的技术资料。压缩机1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电控单元3对压缩机1进行控制主要是对压缩机1的电极进行控制。储液器2与压缩机1吸气管相连,存储液态制冷剂,并防止液态制冷剂流入压缩机1而产生液击。
电控元件主要为在控制压缩机1的过程中产生热量并需要降温才能保证正常工作的元件,作为示例,电控元件可包括:IPM(Intelligent Power Module),即智能功率模块、电机驱动逆变器、PFC(功率因素校正装置)。
散热件4通常采用热传导性能优异的材质制成,其形状可以不作具体的限定,但要保证散热件4与储液器2之间的热接触面积。
散热件4与电控元件之间的散热,既可以采用传统的空气对流的方式进行散热,也可以采用散热件4与电控元件接触而以热传递接触的方式进行散热。在采用空气对流的方式进行散热时,还可以附加地采用散热风扇强化空气对流。
第一固定组件与散热件4将储液器2固定至压缩机1,即限制了储液器2相对压缩机1移动。第一固定组件与散热件4配合可以构成任何合适的限位结构,例如链式限位,即散热件4与储液器2固定连接,第一固定组件分别与散热件4及压缩机1固定连接;还可以为包围式限位结构,即压缩机1、第一固定组件与散热件4配合构成包围储液器2的限位面。
本实用新型压缩机组件通过设置第一固定组件与散热件4配合将储液器2固定至压缩机1,如此,在实现散热件4与储液器2热传递接触的同时,还实现了将储液器2固定至压缩机1,即实现了储液器2与散热件4的一体装配,简化了整机的装配。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箍带51、第二箍带52及紧固组件53,其中,
第一箍带51的一端与所述散热件4的一侧连接,第二箍带52的一端与散热件4与散热件4的另一侧连接,第一箍带51、散热件4及第二箍带52围合储液器2;
第一箍带51的另一端沿储液器2的周向与压缩机1卡接;第二箍带52的另一端通过紧固组件53与压缩机1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箍带51的一端与压缩机1卡接可以提升装配速度,另一端与紧固组件53配合可以将散热件4紧紧地固定至储液器2,同时将储液器2固定至压缩机1。第一固定组件采用箍带的形式一方面能以较少的材质实现设计的固定强度,另一方面由于占用的面积小,易于折弯及观察,且不易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
进一步地,压缩机1包括本体11以及设于本体11朝向储液器2一侧的支架12,支架12具有与储液器2的外周面适配的支撑面,第一箍带51的一端与支架12卡接,且第二箍带52的一端与支架12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支架12一方面可以方便支撑储液器2,通常储液器2的具有圆柱面状的外周面,如此,支撑面为适配的圆弧面。通过设置支架12可以方便连接第一箍带51及第二箍带52,设置支架12后,本体11的表面无需另外成型与第一箍带51及第二箍带52适配的连接结构,本体11主要承担压缩机1的容器功能即可,本体11及支架12可以先分别制作,然后再将支架12固定至本体11,例如焊接等方式。
进一步地,支架12包括沿本体11的周面延伸的底板121,以及与底板121相连并沿储液器2的周面延伸的第一支撑板122及第二支撑板123,
第一支撑板122的远离第二支撑板123的边缘向本体11弯折形成挂钩124;第二支撑板123的远离第一支撑板122的边缘处向本体11弯折形成有凸耳125,凸耳125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26;
第一箍带51远离散热件4的一端具有与挂钩124卡接的卡扣511;第二箍带52远离散热件4的一端具有与第一固定孔126适配的第一通孔512,紧固组件53穿过第一通孔512与第一固定孔126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支架12设置成板状结构,如此比较方便在支架12上成型挂钩124及凸耳125,此外,支架12的底板121沿本体11的周面延伸,可以增大支架12与本体11的接触面积,如此可以防止应力集中并方便将支架12焊接至本体11;以及支架12的第一支撑板122及第二支撑板123均沿储液器2的周面延伸,同理,可以增大支架12与储液器2的接触面积,使得储液器2的支撑更为稳固。紧固组件53可以为螺钉、螺栓等易于拆卸的零部件。
进一步地,第一箍带51的与散热件4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通孔513,第二箍带52的与散热件4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三通孔514;
散热件4包括与储液器2接触的背面(未标示),与背面相对的正面41,以及位于背面及正面41之间的侧面42,所述侧面4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未标示),所述第一面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513适配的第二固定孔43,所述第二面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514适配的第三固定孔44。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螺钉、螺栓或铆钉等结构件穿过第二通孔513并与第二固定孔43配合便可将第一箍带51与散热件4固定。同样地,采用螺钉、螺栓或铆钉等结构件穿过第三通孔514并与第三固定孔44配合便可将第二箍带52与散热件4固定。由于第二固定孔43及第三固定孔44均开设于散热件4的侧面42,如此,在散热件4厚度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保证第二固定孔43及第三固定孔44的深度,进而保证与第一箍带51及第二箍带52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图5、图7及图9,在一实施例中,压缩机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组件(未标示),第二固定组件与散热件4配合而围合储液器2,且散热件4固定至储液器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固定组件可以进一步提升散热件4与储液器2之间的固定,相似地,固定散热件4形式,可以分为直接固定例如链式限位,即第二固定组件分别与散热件4及储液器2固定连接;还可以为包围式限位结构,即第一固定组件与散热件4配合构成包围储液器2的结构进而将散热件4固定至储液器2。
进一步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三箍带61,第三箍带61的两端分别与散热件4的两侧固定连接,用以围合储液器2,并将散热件4固定至储液器2。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箍带51或第二箍带52类似,采用箍带的形式既能减少材料、又能减少占用的面积,进而避免干涉,并方便装配时的观察。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照图6、及图8,第三箍带6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四通孔611,散热件4包括与储液器2接触的背面,与背面相对的正面41,以及位于背面及正面41之间的侧面42,侧面42所述侧面42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第四通孔611适配的第四固定孔45。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螺钉、螺栓或铆钉等结构件穿过第二通孔513并与第二固定孔43配合便可将第三箍带61的两端与散热件4固定,与第四固定孔45适配实现上述固定功能的紧固件易于获取,且成本低廉。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9,储液器2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散热件4沿竖直方向延伸而呈长条状,第一固定组件邻近散热件4的上端,散热件4邻近储液器2的下端。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件4沿竖直方向延伸而呈长条状,如此,可以方便在减少宽度的同事保证足够的与储液器2之间的接触面积。通过将第一固定组件及第二固定组件在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如此,可以使得散热件4的受力更为均衡,从而更不易在振动的环境中相对储液器2的外周面错动。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图2及图4,在一实施例中,电控单元3还包括盒体32,电控元件设于盒体32内,电控元件包括功率控制模块311,功率控制模块311与散热件4热传递接触,盒体32开设有与散热件4大小适配的窗口321。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电控元件设于盒体32内,如此电控元件可以得到更好地防护。盒体32上开设窗口321可以方便散热件4同时与储液器2及功率控制模块311热传递接触。功率控制模块311例如IPM,通常相较其他电控元件消耗的功率较高,产生的热量也相对较高,因此,通过将功率控制模块311与散热件4热传递接触,有利于为功率控制模块311提供更优的散热条件,这种散热安排更为合理,能够保证电控单元3整体得到有效散热。
优选地,电控元件还包括电容312、电感313。在电控单元3的电控元件中,电容312及电控产生的热量通常远小于功率控制模块311,虽然如此,电容312及电感313仍需要得到散热才能保证正常工作。进一步地,电容312及电感313设置电路板33朝向储液器2的一面,如此可以使得电容312及电感313产生的热量能较快地辐射至储液器2,进而得到更为高效地散热。
优选地,电控单元3还包括电路板33及保持架34,通过将功率控制模块311安装在电路板33上,功率控制模块311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电路板33则还可以通过电路板33散热。或者电路板33产生的热量能经散热件4传递至储液器2进而达到散热的目的。可以理解的是,电路板33能集成基本的电路连接,并为安装在其上的功率控制模块311提供支撑,并方便功率控制模块311与其他的电控元件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压缩机1在运行时会产生振动,而储液器2与压缩机1固定连接,如此电控单元3与储液器2之间和/或电控单元3与压缩机1之间存在振动传递路径时电控单元3也会被迫振动。例如储液器2的振动可以通过散热件4、功率控制模块311以及电路板33传递至电控单元3。通过设置保持架34以限位功率控制模块311,可以防止功率控制模块311在这种振动环境中相对电路板33产生移位,进而导致工作故障。可以理解的是,保持架34与散热件4之间可以通过螺钉、螺栓等紧固零件固定连接,也可以采用焊接或胶粘的方式固定连接。优选地,保持架34除了与散热件4固定连接外,还与电路板33固定连接。
为了方便将电控单元3安装至盒体32,盒体32包括盒身322及盒盖323,窗口321开设在盒身322的与盒盖323相对的底壁上。具体地,盒盖323可拆卸盖合于盒身322背离所述储液器2的敞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压缩机组件,该压缩机组件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储液器及电控单元,所述电控单元用以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所述电控单元包括电控元件,所述电控单元固定在所述储液器的外侧,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组件还包括:
散热件,与所述储液器热传递接触,用以将所述电控元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储液器;以及
第一固定组件,与所述散热件配合将所述储液器固定至所述压缩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箍带、第二箍带及紧固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箍带的一端与所述散热件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箍带的一端与所述散热件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一箍带、散热件、第二箍带围合所述储液器;
所述第一箍带的另一端沿所述储液器的周向与所述压缩机卡接;所述第二箍带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紧固组件与所述压缩机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包括本体以及设于所述本体朝向所述储液器一侧的支架,所述支架具有与所述储液器的外周面适配的支撑面,所述第一箍带的一端与所述支架卡接,所述第二箍带的一端与所述支架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包括沿所述本体的周面延伸的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相连并沿所述储液器的周面延伸的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
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边缘向所述本体弯折形成挂钩;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边缘处向所述本体弯折形成凸耳,所述凸耳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
所述第一箍带远离所述散热件的一端具有与所述挂钩卡接的卡扣;所述第二箍带远离所述散热件的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适配的第一通孔,所述紧固组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固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箍带与所述散热件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箍带与所述散热件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三通孔;
所述散热件包括与所述储液器接触的背面、与所述背面相对的正面,以及位于所述背面及所述正面之间的侧面,所述侧面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所述第一面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适配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面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适配的第三固定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组件与所述散热件配合而围合所述储液器,所述散热件固定至所述储液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三箍带,所述第三箍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散热件的两侧固定连接,用以围合所述储液器,并将所述散热件固定至所述储液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箍带的两端分别设有第四通孔,所述散热件包括与所述储液器接触的背面、与所述背面相对的正面,以及位于所述背面及所述正面之间的侧面,所述侧面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四通孔适配的第四固定孔。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散热件沿竖直方向延伸而呈长条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邻近所述散热件的上端,所述散热件邻近所述储液器的下端。
10.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单元还包括盒体,所述电控元件设于所述盒体内,所述电控元件包括功率控制模块,所述功率控制模块与所述散热件热传递接触,所述盒体开设有与所述散热件大小适配的窗口。
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组件。
CN201820726640.4U 2018-05-14 2018-05-14 压缩机组件及空调器 Active CN2082383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26640.4U CN208238324U (zh) 2018-05-14 2018-05-14 压缩机组件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26640.4U CN208238324U (zh) 2018-05-14 2018-05-14 压缩机组件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38324U true CN208238324U (zh) 2018-12-14

Family

ID=64579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26640.4U Active CN208238324U (zh) 2018-05-14 2018-05-14 压缩机组件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383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39434A (zh) 一种一体式水冷动力电池箱
CN207781673U (zh) 一种一体式水冷动力电池箱
CN208038876U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CN208296128U (zh) 散热装置、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05365223U (zh) 一种电动车冷却模块
KR100481896B1 (ko) 냉장고
CN208238324U (zh) 压缩机组件及空调器
CN203718987U (zh) 变频空调室外机、变频空调室外机的散热器和散热装置
CN206847206U (zh) 一种用于冰柜的电机支撑架结构
CN210725857U (zh) 空调器及其板翅式相变散热控制盒
CN104033966A (zh) 机柜空调器
CN203190538U (zh) 机柜空调器
CN208238305U (zh) 储液器组件、压缩机组件及空调器
CN203629144U (zh) 制冷剂散热结构及空调器
CN208238320U (zh) 储液器组件、压缩机组件及空调器
CN213638689U (zh) 整体式变频空气能烘干机的变频板散热结构
CN208310997U (zh) 压缩机组件及空调器
CN211600968U (zh) 工业用空调
CN203718985U (zh) 用于固定变频空调室外机的散热器的连接板
CN216848642U (zh) 一种区块链计算用机箱
CN117956770B (zh) 一种驱动器风冷防水散热箱体及其制造工艺
CN221634205U (zh) 一种新型变频器用散热机构
CN218764209U (zh) 热泵主机的机箱结构及热泵主机
CN215011289U (zh) 一种缝纫机控制器的内置散热结构
CN209857242U (zh) 空调室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