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27153U - 一种摄像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摄像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27153U
CN208227153U CN201820834397.8U CN201820834397U CN208227153U CN 208227153 U CN208227153 U CN 208227153U CN 201820834397 U CN201820834397 U CN 201820834397U CN 208227153 U CN208227153 U CN 208227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casing
video camera
protective cov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3439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容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ai Kang Hui Y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ai Kang Hui 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ai Kang Hui Y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ai Kang Hui 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3439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27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27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271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摄像机,涉及摄像机的镜头保护罩,为增强镜头保护罩透光性而发明。所述摄像机,包括:机壳、机芯、镜头保护罩和支架;其中,所述机芯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镜头保护罩位于所述机芯的镜头的前方,盖设在所述机壳一端的端口处,并通过背部的连接部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对图像进行采集的场合。

Description

一种摄像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机,尤其涉及摄像机的镜头保护罩。
背景技术
现有的摄像机,通常包括机壳、机芯和镜头保护罩;其中,镜头保护罩位于所述机芯的镜头的前方,通过螺钉固定在机壳一端的端口处。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的镜头保护罩由于需要通过螺钉固定在机壳上,这样就需要在镜头保护罩上预留有用来安装螺钉的位置,该螺钉安装位置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镜头保护罩的透光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透光性更好的摄像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机,包括:机壳、机芯、镜头保护罩和支架;其中,所述机芯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镜头保护罩位于所述机芯的镜头的前方,盖设在所述机壳一端的端口处,并通过背部的连接部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具体实现方式,所述机壳内设有支架连接座,所述机芯及所述镜头保护罩固定在所述支架的一端,所述支架的另一端通过拉紧组件连接在所述支架连接座上,所述镜头保护罩压靠在所述机壳一端的端口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具体实现方式,在所述支架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座之间留有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具体实现方式,所述支架连接座包括:设在所述机壳内壁上的台阶或凸起,和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台阶或凸起上的连接板;所述支架的所述另一端通过所述拉紧组件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并且在所述支架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之间留有所述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具体实现方式,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支架的所述另一端设有定位柱,该定位柱插设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定位孔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具体实现方式,所述拉紧组件包括拉紧螺栓、拉紧螺钉、拉紧弹簧或拉紧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具体实现方式,所述支架连接座设在靠近所述机壳另一端的端口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具体实现方式,所述镜头保护罩包括:中部具有通孔的罩体,和设在所述通孔处的镜片;所述镜头保护罩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的所述连接部,设在所述罩体的背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具体实现方式,所述连接部为突出的筋条;所述罩体通过所述筋条与所述支架上的折弯板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具体实现方式,所述罩体背部还设有定位柱或定位孔;所述机壳一端的端面处设有定位孔或定位柱;所述罩体背部的定位柱,插设在所述机壳一端的端面处的定位孔中,或者,所述机壳一端的端面处的定位柱插设在所述罩体背部的定位孔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具体实现方式,所述机芯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并通过所述支架连接在所述机壳内。
本实施例中,由于镜头保护罩通过背部的连接部连接在支架上,通过支架进行固定,镜头保护罩不需要通过螺钉直接与机壳相固定,这样,在镜头保护罩上就不需要为用来与机壳固定的螺钉预留安装位置,镜头保护罩的边缘可制作得相对薄些,对于同样直径尺寸的镜头保护罩,可安装较大面积的镜片,由此使得透光空间更大,透光性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摄像机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2为图1中的机芯、镜头保护罩和支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摄像机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摄像机实施例带有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及图6为本实用新型摄像机实施例镜头保护罩和机壳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机,包括:机壳1、机芯2、镜头保护罩3和支架4;其中,所述机芯2设在所述机壳1内;所述镜头保护罩3位于所述机芯2的镜头的前方,盖设在所述机壳1一端的端口处,并通过背部的连接部固定在所述支架4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壳1可呈两端具有开口的桶型,在机壳1内部具有容纳机芯2和支架4的空间。机芯2可包括两大部分:光学部分和软硬件(自动聚焦板等)。光学部分是机芯2的成像系统,通常称为镜头。镜头是机芯2的核心部件,主要包括:光圈、马达和滤光片切换等部件。镜头保护罩3位于所述机芯2的镜头的前方,盖设在所述机壳1一端的端口处,镜头保护罩3上安装有镜片,在对镜头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也起到透光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由于镜头保护罩3通过背部的连接部连接在支架4上,通过支架4进行固定,镜头保护罩3不需要通过螺钉直接与机壳1相固定,这样,在镜头保护罩3上就不需要为用来与机壳1固定的螺钉预留安装位置,镜头保护罩3的边缘可制作得相对薄些,对于同样直径尺寸的镜头保护罩3,可安装较大面积的镜片,由此使得透光空间更大,透光性更好。
所述机芯可与所述支架相对独立地设在所述机壳内。为便于机芯、机架和镜头保护罩与机壳之间的快速安装,参看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机芯也固定在所述支架上,通过所述支架连接在所述机壳内。这样,机芯、机架和镜头保护罩形成一体化的结构,便于快速地安装在机壳上。
参看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壳1内设有支架连接座,所述机芯2及所述镜头保护罩3固定在所述支架4的一端,所述支架4的另一端通过拉紧组件(图中未示出)连接在所述支架连接座上,所述镜头保护罩压靠在所述机壳一端的端口处。本实施例中,拉紧组件通过对支架4施加拉紧力,该拉紧力通过支架传导给镜头保护罩,由此使得镜头保护罩在拉紧组件的拉紧作用下压靠在所述机壳一端的端口处,使镜头保护罩与机壳一端的端口之间的连接更紧密更牢靠。
镜头保护罩压靠在所述机壳一端的端口处,尽管使得镜头保护罩与机壳一端的端口之间的连接更紧密更牢靠,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连接疲劳的情况,使得镜头保护罩与机壳一端的端口之间的连接变得有些松动。为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架4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座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的存在,可使拉紧组件较为持久地对支架4施加拉紧力,也可对拉紧力的大小进行灵活调节。
本实施例中,镜头保护罩3位于所述机芯2的镜头的前方,盖设在机壳1一端的开口处,并通过背部的连接部5固定在所述支架4上,而所述支架4的另一端通过拉紧组件连接在所述支架连接座上,并且在所述支架4的所述另一端(即所述支架4与所述支架连接座相连接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座之间留有间隙,由于所述间隙的存在,使得镜头保护罩3能够通过拉紧组件的拉紧作用,贴靠在机壳1一端的端口处,这样,一方面可通过机壳1对镜头保护罩3起到稳定支撑作用,间接地对位于支架4上的机芯2起到稳定支撑和保护作用,防止机芯2在机壳1内的晃动;另一方面,可通过镜头保护罩3对机壳1的一端起到密封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可在镜头保护罩3和机壳1的端口之间设置密封圈17。
所述支架连接座,可为设在所述机壳1内壁上凸起,所述支架4可连接在所述凸起上。参看图3所示,作为一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支架连接座可包括:设在所述机壳1内壁上的台阶6,和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台阶6上的连接板7;所述支架4的所述另一端通过所述拉紧组件连接在所述连接板7上,并且在所述支架4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7之间留有所述间隙。本实施例中,支架连接座采用与台阶或凸起相配合连接的可拆卸的连接板7的形式,可以实现快速的拆装。
参看图2及图3所示,可选地,所述连接板7上设有定位孔8,所述支架4的所述另一端设有定位柱9,该定位柱9插设在所述连接板7上所述定位孔8中,通过该定位柱9与定位孔8的配合,可对机芯2的安装起到对中作用,由此可使机芯2尽可能地安装在机壳1内中心轴线位置处。
所述支架连接座可设在靠近所述机壳1另一端的端口处,以方便对拉紧组件进行拉紧操作,以使支架4的所述另一端通过拉紧的方式连接在所述连接板7上。在机壳1的所述另一端的端口,可盖设有端盖10,以起到对机壳1进行封闭的作用。在端盖10和机壳1的所述另一端的端口之间可设有密封圈11。参看图4所示,端盖10上可设有可拆卸的装饰板24,用以遮挡螺钉或螺钉孔等。
所述拉紧组件可采用多种形式,比如可为拉紧螺栓、拉紧螺钉、拉紧弹簧或拉紧带等。本实施例中采用拉紧螺钉,相应地,在连接板7上设有第一螺孔20,在支架4的所述另一端设有第二螺孔21,拉紧螺钉穿设在第一螺孔20和第二螺孔21中,将支架4的所述另一端与连接板7连接在一起。第一螺孔20和第二螺孔21可以有多组。
利用拉紧组件,可方便地调节所述间隙,以使镜头保护罩3能够牢靠地贴靠在机壳1一端的端口处。
参看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镜头保护罩3包括:中部具有通孔的罩体12,和设在所述通孔处的镜片13;所述镜头保护罩3与所述支架4固定连接的所述连接部5,设在所述罩体12的背部。
所述连接部5可为突出的筋条,所述罩体12通过所述筋条与所述支架4上的折弯板14固定连接。所述筋条和所述折弯板的数量可为多组。
参看图5及图6所示,为防止镜头保护罩3相对壳体转动,所述罩体12背部还可设有定位柱15,所述机壳1一端的端面处设有定位孔16,所述罩体背部的定位柱15,插设在所述机壳1一端的端面处的定位孔16中。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也可是在所述罩体背部设有定位孔,所述机壳1一端的端面处设有定位柱,所述机壳1一端的端面处的定位柱插设在所述罩体背部的定位孔中。
参看图1所示,为了便于对摄像机的操作,在机壳1上安装有可拆卸的手柄22。为了便于悬挂,可在在机壳1上安装转接支架2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机芯、镜头保护罩和支架;其中,
所述机芯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镜头保护罩位于所述机芯的镜头的前方,盖设在所述机壳一端的端口处,并通过背部的连接部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设有支架连接座,所述镜头保护罩固定在所述支架的一端,所述支架的另一端通过拉紧组件连接在所述支架连接座上,所述镜头保护罩压靠在所述机壳一端的端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座之间留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连接座包括:设在所述机壳内壁上的台阶或凸起,和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台阶或凸起上的连接板;
所述支架的所述另一端通过所述拉紧组件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并且在所述支架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之间留有所述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支架的所述另一端设有定位柱,该定位柱插设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定位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组件包括拉紧螺栓、拉紧螺钉、拉紧弹簧或拉紧带。
7.根据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连接座设在靠近所述机壳另一端的端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保护罩包括:中部具有通孔的罩体,和设在所述通孔处的镜片;
所述镜头保护罩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的所述连接部,设在所述罩体的背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突出的筋条;
所述罩体通过所述筋条与所述支架上的折弯板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背部还设有定位柱或定位孔;
所述机壳一端的端面处设有定位孔或定位柱;
所述罩体背部的定位柱,插设在所述机壳一端的端面处的定位孔中,或者,所述机壳一端的端面处的定位柱插设在所述罩体背部的定位孔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并通过所述支架连接在所述机壳内。
CN201820834397.8U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摄像机 Active CN208227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34397.8U CN208227153U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摄像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34397.8U CN208227153U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摄像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27153U true CN208227153U (zh) 2018-12-11

Family

ID=64507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34397.8U Active CN208227153U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摄像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271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7000A (zh) * 2021-10-29 2022-02-01 皖西学院 一种组合便携式安全防护性拍摄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7000A (zh) * 2021-10-29 2022-02-01 皖西学院 一种组合便携式安全防护性拍摄设备
CN114007000B (zh) * 2021-10-29 2023-06-20 皖西学院 一种组合便携式安全防护性拍摄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86941B1 (en) Imaging device
US8294816B2 (en) Imaging apparatus containing lens mount without mirror box
JP2000156806A (ja) ビデオカメラ装置
CN208227153U (zh) 一种摄像机
US20060158750A1 (en) Image pick up apparatus
CN110839125B (zh)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JPH0698209A (ja) ビューファインダ着脱型ビデオカメラ
KR200492069Y1 (ko) 스마트폰 셀카 그립
JP4092796B2 (ja) ドーム型ビデオカメラ装置
US7092155B2 (en) Optical device
CN219039533U (zh) 一种可拆卸式镜头模组及相机
CN219624598U (zh) 一种瞄准镜录制支架
GB2256287A (en) Lens barrel for camera
CN217279104U (zh) 夜视仪和瞄准设备
CN217542335U (zh) 一种传感器单元以及成像设备
US20050168629A1 (en) Microcamera
CN220732907U (zh) 一种可手动调焦的摄像机外壳
CN212723625U (zh) 支架系统及拍摄装置
CN215494387U (zh) 摄像眼镜
CN205809385U (zh) 一种滤光片切换装置
JP2019179053A (ja) 電子機器
CN114442306A (zh) 夜视仪和瞄准设备
RU2034410C1 (ru) Корпус электронно-лучевого прибора
JPH0336985Y2 (zh)
JPH036900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