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13098U - 一种玻璃纤维造粒机的滚轮支座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玻璃纤维造粒机的滚轮支座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13098U
CN208213098U CN201820277335.1U CN201820277335U CN208213098U CN 208213098 U CN208213098 U CN 208213098U CN 201820277335 U CN201820277335 U CN 201820277335U CN 208213098 U CN208213098 U CN 2082130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support
roller
retainer plate
idler wheel
glass fib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7733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钮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Kai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Kai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Kai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Kai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7733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130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130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130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造粒机的滚轮支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滚轮支座座体,所述第一滚轮支座座体上对称的设置有第一筒体固定圈径向滚轮;所述第一筒体固定圈径向滚轮在其轴向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筒体固定圈轴向滚轮,其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既能够为筒体提供支撑,同时还可以限制其轴向窜动,在限制轴向窜动的同时可以更好的配合筒体的运转,维护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玻璃纤维造粒机的滚轮支座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玻璃纤维造粒机的滚轮支座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玻璃纤维造粒机运转过程中,需要一个支撑结构支撑造粒机的自重,减小筒体运转阻力,同时造粒机的筒体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沿筒体轴向的窜动,那么如何在提供支撑的同时为筒体提供双向轴向限位,减小筒体运转阻力就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纤维造粒机的滚轮支座机构,其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玻璃纤维造粒机的滚轮支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滚轮支座座体,所述第一滚轮支座座体上对称的设置有第一筒体固定圈径向滚轮;所述第一筒体固定圈径向滚轮在其轴向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筒体固定圈轴向滚轮。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筒体固定圈径向滚轮包含第一转轴、第一滚轮,第一转轴和第一滚轮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筒体固定圈轴向滚轮包含第二转轴、第二滚轮,第二转轴和第二滚轮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油孔和第二导油孔,第一导油孔和第二导油孔分别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安装孔相连通。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滚轮支座座体由两块并排设置的第一滚轮支座纵向支撑板以及第一滚轮支座纵向支撑板上方的第一滚轮支座横向支撑板组成,第一转轴两端固连于两第一滚轮支座支撑板上;第一滚轮支座横向支撑板上固连有第一筒体固定圈轴向滚轮支撑板,第二转轴与其固连。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一滚轮支座横向支撑板和第一筒体固定圈轴向滚轮支撑板上设置有相应的轴孔,轴孔内安装有连接轴。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轴两端设置有限位片。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其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既能够为筒体提供支撑,同时还可以限制其轴向窜动,在限制轴向窜动的同时可以更好的配合筒体的运转,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滚轮支座座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筒体固定圈轴向滚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已给出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未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见图1-3,滚轮支座机构80包含第一滚轮支座座体81,所述第一滚轮支座座体81上对称的设置有第一筒体固定圈径向滚轮82;所述第一筒体固定圈径向滚轮82在其轴向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筒体固定圈轴向滚轮84,所述第一筒体固定圈轴向滚轮84与第一筒体固定环60的两端面相接触。
所述第一筒体固定圈径向滚轮82包含第一转轴823、第一滚轮821,第一转轴822和第一滚轮821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825,所述第一筒体固定圈轴向滚轮84包含第二转轴842、第二滚轮841,第二转轴842和第二滚轮841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843。
所述第一滚轮支座座体81由两块并排设置的第一滚轮支座纵向支撑板811以及第一滚轮支座纵向支撑板811上方的第一滚轮支座横向支撑板83组成,第一转轴823两端固连于两第一滚轮支座支撑板811上;第一滚轮支座横向支撑板83上固连有第一筒体固定圈轴向滚轮支撑板85,第二转轴842与其固连。
进一步的,第一滚轮支座横向支撑板83和第一筒体固定圈轴向滚轮支撑板85上设置有相应的轴孔88,轴孔88内安装有连接轴86,连接轴86两端设置有限位片861,防止第一滚轮支座横向支撑板83和第一筒体固定圈轴向滚轮支撑板85脱出,这样在可以正好的适应第一筒体固定圈60的轴向窜动。
另一侧的第一筒体固定圈径向滚轮82结构与上述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转轴823和第二转轴842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油孔824和第二导油孔843,第一导油孔824和第二导油孔843分别与第一轴承825和第二轴承843的安装孔相连通,第一导油孔824和第二导油孔843用以向第一轴承825和第二轴承843加入润滑油。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玻璃纤维造粒机的滚轮支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滚轮支座座体,所述第一滚轮支座座体上对称的设置有第一筒体固定圈径向滚轮;所述第一筒体固定圈径向滚轮在其轴向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筒体固定圈轴向滚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造粒机的滚轮支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固定圈径向滚轮包含第一转轴、第一滚轮,第一转轴和第一滚轮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筒体固定圈轴向滚轮包含第二转轴、第二滚轮,第二转轴和第二滚轮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造粒机的滚轮支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油孔和第二导油孔,第一导油孔和第二导油孔分别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安装孔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造粒机的滚轮支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支座座体由两块并排设置的第一滚轮支座纵向支撑板以及第一滚轮支座纵向支撑板上方的第一滚轮支座横向支撑板组成,第一转轴两端固连于两第一滚轮支座支撑板上;第一滚轮支座横向支撑板上固连有第一筒体固定圈轴向滚轮支撑板,第二转轴与其固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造粒机的滚轮支座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滚轮支座横向支撑板和第一筒体固定圈轴向滚轮支撑板上设置有相应的轴孔,轴孔内安装有连接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造粒机的滚轮支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两端设置有限位片。
CN201820277335.1U 2018-02-27 2018-02-27 一种玻璃纤维造粒机的滚轮支座机构 Active CN2082130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77335.1U CN208213098U (zh) 2018-02-27 2018-02-27 一种玻璃纤维造粒机的滚轮支座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77335.1U CN208213098U (zh) 2018-02-27 2018-02-27 一种玻璃纤维造粒机的滚轮支座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13098U true CN208213098U (zh) 2018-12-11

Family

ID=64530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77335.1U Active CN208213098U (zh) 2018-02-27 2018-02-27 一种玻璃纤维造粒机的滚轮支座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130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13098U (zh) 一种玻璃纤维造粒机的滚轮支座机构
CN110844614A (zh) 用于大型旋转运动件内定心的自动平衡系统
CN102873258A (zh) 一种用于链条接头装配机的送外片装置
CN101865645A (zh) 由带垫铁的轴瓦支持的转轴的安装找正方法
CN201013767Y (zh) 套筒式长锥体静动压主轴结构
CN201116226Y (zh) 带纠偏功能的皮带输送机托辊
CN202790147U (zh) 一种汽车上轴承的轴向定位结构
CN207712696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离型膜辊筒用辊架
CN108383032A (zh) 举升臂及举升机
CN202193310U (zh) 大型圆柱形工件输送装置的支承机构
CN110844615B (zh) 用于斗轮堆取料机的斗轮设备
CN210686802U (zh) 一种具有径向定位功能的扭转橡胶衬套
CN209458618U (zh) 一种检定湿度传感器固定支架
CN203638877U (zh) 用于化纤的压辊系统
CN201464122U (zh) 高速动平衡机的主轴支承结构
CN205935863U (zh) 无避让停车设备升降支架导向轮的安装结构
CN207548185U (zh) 一种静压中心架
CN205785253U (zh) 一种码盘调心装置
CN2670660Y (zh) 密珠静压轴系
CN214118722U (zh) 新型轴位联接机构
CN2533516Y (zh) 偏心式自洁鼠标机构
CN212726682U (zh) 一种电机轴保护装置
CN208233743U (zh) 一种超大卷棉布卷装上料架
FI61338C (fi) Planetvaexelkonstruktion
CN208912829U (zh) 一种钢带盘放料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