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08634U - 一种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及音频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及音频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08634U
CN208208634U CN201820894734.2U CN201820894734U CN208208634U CN 208208634 U CN208208634 U CN 208208634U CN 201820894734 U CN201820894734 U CN 201820894734U CN 208208634 U CN208208634 U CN 2082086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ob
plate
pedestal
ring flat
rotary pu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9473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封顺芝
曹敬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9473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086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086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086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包括基座和相对于所述基座实现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的旋钮,还包括设于所述旋钮与所述基座之间、当所述旋钮动作时仅单独实现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之一的导向组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按压复位机构的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能够实现互不干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含旋转按压复位机构的音频设备,其用户体验感好。

Description

一种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及音频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及音频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某一电子产品能够实现的功能要求越来越多,但对该电子产品的外观要求能够实现更轻薄、更小巧,这使得在设计该电子产品时通常采用具有复合功能的开关,以便在增加产品功能的同时还能够优化产品的外观。一般地,此类复合开关广泛地应用于汽车、航天、家用电器等领域,因此改进复合开关的结构就显得尤为必要。
现有的复合开关包含旋转按压复位机构等类型,其中旋转按压复位机构也即既能实现旋转功能又能实现下压功能的复合开关。现有的旋转按压复位机构通常包括旋钮和分别与旋钮相连的旋转组件和下压组件,以便用于控制电子产品至少两种功能电路,从而实现至少两种功能。通常情况下,当旋转旋钮时,旋转组件动作以触碰与之相连的触发开关;当下压旋钮时,下压组件动作以触碰与之相连的另一触发开关。
然而,现有的旋转复合开关的旋转组件和下压组件之间尚未设置用于控制切换二者动作的部件,导致在旋转旋钮时极易引起下压组件动作,相应地,在下压旋钮时极易引起旋转组件动作,也即在旋钮动作时旋转组件和下压组件之间极易相互干扰,从而无法在旋钮动作时使旋转组件或下压组件单独动作,显然使现有的旋转复合开关无法在旋钮动作时单独实现旋转动作或下压动作,因此现有的旋转复合开关的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相互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钮复合开关,其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互不干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音频设备,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包括基座和相对于基座实现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的旋钮,还包括设于旋钮与基座之间、当旋钮动作时仅单独实现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之一的导向组件。
优选地,导向组件包括相对于基座固定且与旋钮同轴设置的限位环板,限位环板与旋钮之间对应设有沿轴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导向槽及与导向槽配合的导向筋;
当导向筋与导向槽的开口在周向对齐时,导向筋随旋钮沿轴向进入导向槽中进而单独实现下压动作;
当导向筋与导向槽的开口在周向错开时,导向筋与导向槽的槽沿相抵以限制下压动作。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旋钮与基座之间、使旋钮在相对于基座旋转后自动恢复至初始位置的旋转复位组件。
优选地,基座与旋钮分别具有与限位环板同轴设置的内承载环板和外承载环板,旋转复位组件设于内承载环板和外承载环板之间。
优选地,旋转复位组件包括对应固设于内承载环板与外承载环板上且极性相异的N极磁块和S极磁块,以便当N极磁块相对于S及磁块旋转错位后依靠磁力分别带动内承载环板和外承载环板旋转复位。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旋钮与基座之间、使旋钮在相对于基座下压后自动恢复至初始位置的下压复位组件。
优选地,基座包括支撑板,旋钮包括垂直于轴向方向与支撑板相对设置的下压板,下压复位组件设于支撑板和下压板的之间。
优选地,下压复位组件包括固设于支撑板或下压板上且两端分别沿轴向与支撑板和下压板相抵的弹性元件。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容纳固定基座的第一壳体和与第一壳体相配合的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具有用于容纳旋钮并限定旋钮相对于基座位置的第二腔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音频设备,包括第一功能电路和第二功能电路,还包括如上任一项的分别与第一功能电路和第二功能电路相连的旋转按压复位机构。
相对于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包括基座和相对于基座实现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的旋钮,还包括设于旋钮与基座之间、当旋钮动作时仅单独实现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之一的导向组件。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按压复位机构的基座和旋钮之间设置有导向组件,导向组件能够使旋钮在动作时仅能够单独实现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之一,也即在旋转旋钮时仅能实现旋转动作而不能实现下压动作,同理地在下压旋钮时仅能实现下压动作而不能实现旋转动作,从而避免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在某一时刻同时进行。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按压复位机构的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能够实现互不干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音频设备,由于上述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分别与第一功能电路和第二功能电路相连,假定旋转动作控制第一功能电路,则下压动作控制第二功能电路,由于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互不干扰,自然两种动作对应控制的第一功能电路和第二功能电路很难出现控制紊乱的现象,使第一功能电路和第二功能电路对应功能能够有控制地实现切换,因此,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旋转按压复位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图1轴侧剖面图;
图3为图1中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基座1、旋钮2和导向组件3;
内承载环板11和支撑板12;
S极安装孔111;
盖板21、外承载环板22和下压板23;
N极安装孔221;
限位环板31、导向槽32和导向筋33;
N极磁块41和S极磁块42;
弹性元件51和限位杆52;
第一壳体61和第二壳体62;
第一腔体611和第二腔体6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旋转按压复位机构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图1轴侧剖面图;图3为图1中旋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包括基座1、旋钮2和导向组件3。其中,旋钮2能够相对于基座1实现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以便用于实现不同的功能。导向组件3设于基座1和旋钮2之间,以便当旋钮2动作时仅能够单独实现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之一,也即当旋转旋钮2时旋钮2仅能够实现旋转动作,当下压旋钮2时旋钮2仅能够实现下压动作,从而避免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的相互干扰。
在该具体实施例中,优选地,导向组件3包括限位环板31、导向槽32和导向筋33。
其中,限位环板31相对于基座1固定,且与旋钮2同轴设置。在该具体实施例中,限位环板31优选固设于基座1靠向旋钮2的一侧,且限位环板31的横截面呈圆环形。限位环板31与旋钮2同轴设置意味着限位环板31的中心轴向与旋钮2的中心轴线重合,以便旋钮2绕其中心轴线相对于限位环板31旋转。
至少一个导向槽32和与导向槽32相配合的导向筋33对应设于限位环板31和旋钮2之间。优选地,导向槽32设于限位环板31靠向旋钮2一端的端部,具体地导向槽32包括四个沿限位环板31对应端部的边沿均匀分布的矩形凹槽,自然四个矩形凹槽呈圆环状分布,且任意相邻两个矩形凹槽间的夹具呈90度。当然,导向槽32也可以是圆弧形凹槽或V型凹槽,或其他类型的凹槽,不限于此。
相应地,导向筋33设于旋钮2上,具体地,旋钮2具有盖板21,盖板21优选与限位环板31相配合的圆盘型盖板。在该具体实施例中,盖板21的外径大于限位环板31的内径,以防旋钮2落入限位环板31内。导向筋33具体为四个呈环状且均匀分布于盖板21靠向限位环板31一侧边沿上的方形凸块,四个方形凸块能够一一对应地插入四个方形凹槽内,以便导向槽32与导向筋33相配合。当然,导向筋33的结构随导向槽32的变化而变化,可以是圆弧形凸块或V型凸块等,但无论导向筋33采用何种结构必须保证导向筋33在结构及数量上均与导向槽32的相配合。
需要指出的是,导向筋33和导向槽32的数量及分布方式均不限于此,且互换导向筋33和导向槽32的设置位置,并不影响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当导向筋33与导向槽32的开口在周向对齐时,导向筋33能够随旋钮2沿周向进入导向槽32中进而单独实现下压动作。也即当导向筋33远离盖板21的一端刚好与导向槽32的开口在限位环板31的周向方向对齐时,下压旋钮2,自然设于盖板21上的导向筋33进入导向槽32内,使导向筋33与导向槽32相咬合,导向筋33在周向方向相对于导向槽32固定,也即旋钮2在周向方向相对于限位环板31固定,使旋钮2相对于限位环板31无法转动,因此旋钮2相对基座1仅能够单独实现下压动作。
同样地,当导向筋33相对于导向槽32的开口在周向错开时,导向筋33与导向槽32的槽沿相抵以限制下压动作。也即当导向筋33远离盖板21的一端与导向槽32的开口在周向错开时,导向筋33与槽沿相抵,即导向筋33与限位环板31靠向旋钮2的环形端面除去导出槽32的其余部分相抵,自然导向筋33无法与导向槽32相咬合,使导向筋33在一定范围内仅能够相对于导向槽32周向转动而无法轴向移动,从而限制导向筋33相对于导向槽32实现下压动作。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旋转复位组件,其中旋转复位组件设于旋钮2与基座1之间,且能够使旋钮2相对于基座1旋转后自动恢复至初始位置。
基座1具有内承载环板11,具体地,内承载环板11固设于基座1具有限位环板31的一侧,且横截面也呈圆环形。需要指出的是,内承载环板11可以设于限位环板31内,也可设于限位环板31的外周,在该具体实施例中,优选内承载环板11设于限位环板31内。
旋钮2具有外承载环板22,具体地,外承载环板22设于盖板21靠向限位环板31的一侧,且横截面呈圆环状。当然,导向筋33可以设于外承载环板22的内侧,也可以设于外承载环板22的外周,具体依据内承载环板11相对限位环板31的位置设置。在该具体实施例中,导向筋33设于外承载环板22的外周。
另外,内承载环板11和外承载环板22均相对于限位环板31同轴设置,优选地内承载环板11的内径小于外承载环板22的内径,以便内承载环板11和外承载环板22相互嵌套,使外承载环板22能够在内承载环板11与限位环板31之间相对于与内承载环板11转动,进而使基座1相对于旋钮2转动。
需要指出的是,旋转复位组件设于内承载环板11和外承载环板22之间,以便旋钮2能够相对于基座1转动复位。在该具体实施例中,旋转复位组件包括对应固设于内承载环板11与外承载环板22上且极性相异的N极磁块41和S极磁块42。
优选地,N极磁块41固设于外承载环板22上,具体地,外承载环板22的外周面设有用于安装N极磁块41的N极安装孔221,并利用胶水将N极磁块41粘于N极安装孔221内。N极安装孔221优选圆弧型通孔,相应地,N极磁块41的外侧沿与N极安装孔221的内侧沿相吻合,且二者分别为中心在外承载环板22的中心轴线上的圆弧型块和圆弧型槽。当然,N极磁块41和N极安装孔221的结构不限于此。
相应地,S极磁块42固设于内承载环板11上,具体地,内承载环板11的外周面设有用于安装S极磁块42的S极安装孔111,二者的固定方式与N极磁块41固定方式相同。S极磁块42的结构与N极磁块41的结构相同,同样N极安装孔221和S极安装孔111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需要指出的是,N极安装孔221和S极安装孔111对应设置,也即自然状态下N极磁块41和S极磁块42依靠磁力完全吸附在一起。
当旋转旋钮2时,外承载环板22相对于内承载环板11轴向转动,使N极磁块41相对于S极磁块42转动,自然N极磁块41相对于S极磁块42错开,直至旋钮2转动到位;接着N极磁块41依靠磁力带动外承载环板22反方向转动,直至与S极磁块42完全吸附在一起,从而使旋钮2相对于基座1实现旋转复位。
当然,旋转复位组件的机构及设置位置不限于此,采用其他的类似方案替代并不影响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下压复位组件,其中下压复位组件也设于旋钮2与基座1之间,能够使旋钮2在相对于基座1下压后自动恢复至初始位置。
基座1包括支撑板12。在该具体实施例中,支撑板12为同时固设于限位环板31和内承载环板11同一端的平板。
旋钮2包括下压板23,下压板23具体为垂直于限位环板31的轴向方向设置的平板,与支撑板12相对设置。在该具体实施例中,下压板23设于盖板21靠向外承载环板22的一侧,且位于外承载环板22内。优选地,支撑板12的中心和下压板23的中心均在限位环板31的中心轴线的延长线上。
需要指出的是,下压复位组件便设于支撑板12和下压板23之间,以便下压板23带动旋钮2压向或远离基座12。
在该具体实施例中,下压复位组件包括固设于支撑板12或下压板23上的弹性元件51,且弹性元件51的两端分别能够沿轴向方向与支撑板12和下压板23相抵,优选地,弹性元件51固定于下压板23上。在该具体实施例中,弹性元件51优选圆柱弹簧,当然,不限于此。
另外,弹性复位组件还包括设于支撑板12或下压板23上、用于支撑并引导弹性元件51的限位杆52,相应地,限位杆52的一端固定于下压板23上。在该具体实施例中,限位杆52的中心轴线与外承载环板22的中心轴线重合,从而使安装其上的弹性元件51的中心轴线与内承载环板11的中心轴线重合,以防在下压复位的过程中发生干涉。限位杆52的横截面呈十字形,且外周面设有若干沿其中心轴线错开分布的螺旋状凸起,以便使弹性元件51相对于限位杆52固定,且有利于方便拆装弹性元件51。当然,限位杆52也可以由横截面呈圆环状的限位套替代,而弹性元件51固定于限位套内,同样起到支撑并引导弹性元件51的作用。当然,限位杆52的种类不限于此,采用类似的替代方案并不影响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也可通过卡槽等部件直接将弹性元件51固定在支撑板12或下压板23上,并不影响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一壳体61和第二壳体62。其中,第一壳体61主要用于容纳固定基座1,具体地,第一壳体61包括用于容纳基座1的第一腔体611,且第一腔体611优选方形腔体。第二壳体62具有用于容纳旋钮2并限定旋钮2相对于基座1位置的第二腔体621,具体地,第二腔体621为与第一腔体611相配合的方形腔体。需要指出的是,第二壳体62与旋钮2可拆卸地组合在一起,具体地,旋钮2的顶部设有供手部按压的按压凸起,该按压凸起的外径小于盖板21的外径,相应地第二壳体62上设有用于避让旋钮2的按压凸起的避让孔,从而限定旋钮2相对于基座1的位置。另外,第一壳体61和第二壳体62优选采用螺栓螺母的方式固连为一体,当然,二者的固连方式不限于此,也可采用铆接、焊接等方式替代,并不影响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按压复位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初始状态,导向筋33与导向槽32的槽沿相抵;
当导向筋33与导向槽32的开口在周向错开时,旋转旋钮2,旋钮2带动导向筋33沿导向槽32的槽沿移动,同时带动外承载环板22相对于内承载环板11同方向转动,安装在外承载环板22上的N极磁块41相对于安装在内承载环板11上的S极磁块42同方向转动,N极磁块41和S极磁块42错位分离,直至旋钮2转动到目的位置,停止旋转旋钮2;N极磁块41和S极磁块42依靠磁力沿反向转动恢复至初始的完全吸附状态,从而使N极磁块41带动外承载环板22相对于内承载环板11反方向转动,直至旋转恢复至初始位置;
当导向筋33与导向槽32的开口在周向方向对齐时,下压旋钮2,旋钮2带动导向筋33压进导向槽32内,同时支撑板12随旋钮2靠向下压板23,弹性元件51被压缩,直至限位杆52与支撑板12相碰,停止下压旋钮2;弹性元件51依靠自身弹性力带动下压板23恢复至初始位置;
这样便完成一个工作过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包括基座1和旋钮2,导向组件3设于基座1和旋钮2之间,导向组件3能够使旋钮2在动作时仅能够单独实现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之一,也即在旋转旋钮2时仅能实现旋转动作而不能实现下压动作,同理地在下压旋钮2时仅能实现下压动作而不能实现旋转动作,从而避免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在某一时刻同时进行。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按压复位机构的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能够实现互不干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音频设备,包括第一功能电路和第二功能电路,还包括分别与第一功能电路和第二功能电路相连的旋转按压复位机构。由于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互不干扰,自然两种动作对应控制的第一功能电路和第二功能电路很难出现控制紊乱的现象,从而使两种电路能够有控制地实现切换,因此,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感。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包括基座(1)和相对于所述基座(1)实现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的旋钮(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旋钮(2)与所述基座(1)之间、当所述旋钮(2)动作时仅单独实现旋转动作和下压动作之一的导向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3)包括相对于所述基座(1)固定且与所述旋钮(2)同轴设置的限位环板(31),所述限位环板(31)与所述旋钮(2)之间对应设有沿轴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导向槽(32)及与所述导向槽(32)配合的导向筋(33);
当所述导向筋(33)与所述导向槽(32)的开口在周向对齐时,所述导向筋(33)随所述旋钮(2)沿轴向进入所述导向槽(32)中进而单独实现下压动作;
当所述导向筋(33)与所述导向槽(32)的开口在周向错开时,所述导向筋(33)与所述导向槽(32)的槽沿相抵以限制下压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旋钮(2)与所述基座(1)之间、使所述旋钮(2)在相对于所述基座(1)旋转后自动恢复至初始位置的旋转复位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与所述旋钮(2)分别具有与所述限位环板(31)同轴设置的内承载环板(11)和外承载环板(22),所述旋转复位组件设于所述内承载环板(11)和所述外承载环板(2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复位组件包括对应固设于所述内承载环板(11)与所述外承载环板(22)上且极性相异的N极磁块(41)和S极磁块(4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旋钮(2)与所述基座(1)之间、使所述旋钮(2)在相对于所述基座(1)下压后自动恢复至初始位置的下压复位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包括支撑板(12),所述旋钮(2)包括垂直于轴向方向与所述支撑板(12)相对设置的下压板(23),所述下压复位组件设于所述支撑板(12)和所述下压板(23)的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复位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支撑板(12)或所述下压板(23)上且两端分别沿轴向与所述支撑板(12)和所述下压板(23)相抵的弹性元件(51)。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任一项所述的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容纳固定所述基座(1)的第一壳体(61)和与所述第一壳体(61)相配合的第二壳体(62),所述第二壳体(62)具有用于容纳所述旋钮(2)并限定所述旋钮(2)相对于所述基座(1)位置的第二腔体(621)。
10.一种音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功能电路和第二功能电路,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分别与所述第一功能电路和所述第二功能电路相连的旋转按压复位机构。
CN201820894734.2U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及音频设备 Active CN2082086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94734.2U CN208208634U (zh)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及音频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94734.2U CN208208634U (zh)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及音频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08634U true CN208208634U (zh) 2018-12-07

Family

ID=64497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94734.2U Active CN208208634U (zh)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及音频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086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8504A (zh) * 2019-05-31 2019-09-03 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双向旋转调节机构及头戴电子产品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8504A (zh) * 2019-05-31 2019-09-03 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双向旋转调节机构及头戴电子产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08634U (zh) 一种旋转按压复位机构及音频设备
CN206931523U (zh) 电子设备
CN106663560B (zh) 用于电气开关的面板组件和具有这种面板组件的电气开关
CN202172031U (zh) 一种开关柜门与接地开关的联锁装置
CN204304180U (zh) 一种魔方插座
CN105318172A (zh) 一种便携手机支架
CN201706317U (zh) 台灯
CN203312121U (zh) 一种多档位旋转开关
CN207897009U (zh) 一种指环支架及带有该支架的手机壳
CN202537141U (zh) 旋盖到位保护装置及电压力锅
CN205644954U (zh) 一种智能家居遥控装置
CN205655354U (zh) 一种可伸缩旋钮及电磁炉
CN208433334U (zh) 一种复位机构及音频设备
CN208272666U (zh) 车载无线充电器
KR20140147244A (ko) 전자 기기의 키 장치
CN102733670B (zh) 可直接替换机械锁头的一种双开电子锁头
CN210692405U (zh) 一种旋转尾部开关
CN205191163U (zh) 一种便携手机支架
CN207995356U (zh) 多功能音响
CN204927157U (zh) 一种兼具旋钮及按钮功能的开关
CN208444774U (zh) 防倾倒开关
CN103079375B (zh) 厨房电器用功能转换装置
CN102280290A (zh) 一种开关复位按钮装置
CN209090433U (zh) 一种具有低音播放功能的椅子
CN206559170U (zh) 碳刷架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