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01859U - 一种用于路基加宽的边坡加固可回收再利用的锚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路基加宽的边坡加固可回收再利用的锚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01859U
CN208201859U CN201721574478.0U CN201721574478U CN208201859U CN 208201859 U CN208201859 U CN 208201859U CN 201721574478 U CN201721574478 U CN 201721574478U CN 208201859 U CN208201859 U CN 2082018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core
anchor pole
recycled
subgrade
wid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7447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晋平
冯忠居
王春河
王蒙蒙
王富春
田军令
陈慧芸
董芸秀
王溪清
贾志杰
张忠强
贾明晖
方元伟
刘学强
杨文鹏
刘其杰
王豪
张有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an University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 Ltd CSCEC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Por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Shandong Investment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Infrastru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an University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 Ltd CSCEC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Por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an University,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 Ltd CSCEC,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Por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157447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018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018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018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路基加宽的边坡加固可回收再利用的锚杆,包括锚尖、锚定段和自由段,锚尖呈锥形,可收缩和打开;连接杆可沿着导向架移动;锚固段包括套管和杆芯,套管可拆卸安装在杆芯上;导向架固定在杆芯一端,自由端固定在杆芯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锚固段分为套管和杆芯两部分,对于临时加固的工程在工程结束后,锚杆可以将杆芯和自由段拔出,可以再利用,节约资源。锚固段套管外侧增加了麟齿构件,可以增大锚固段与水泥砂浆的摩阻力,防止锚杆使用过程中因锚固力过大被拔出。锚固段的锚尖,可以通过锚尖刀片的散开,为锚杆提供足够的反拉力。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路基加宽的边坡加固可回收再利用的锚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边坡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路基加宽的边坡加固可回收再利用的锚杆。
背景技术
边坡加固处理工程中,锚杆加固是其中最重要的加固方式之一,同时锚杆加固能力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因此,锚杆的自身构造很重要。目前,对于现有的边坡加固用的锚杆,在工程使用后都是不可回收再利用的,这样会造成锚杆制作材料的浪费,在原来的基础上,我们制作了一种用于边坡加固可回收再利用式锚杆,杆芯通过转动可以实现杆芯与锚固筒的脱离,实现锚杆杆芯的再利用。
传统的锚杆主要包括锚固段和自由段,在边坡加固中先利用钻孔机器在需要加固位置钻孔,之后将锚杆放入孔内,然后注浆将锚固段与周围岩体粘接在一起,最后在锚杆口处将锚杆自由段锚固在边坡上,达到加固的效果。但现在边坡施工中,有些加固是临时性的工程,当某项工程完成时,原先加固的边坡就不在需要,对于此类临时性加固的工程,其内部加固用的锚杆是可以收回再利用的,基于此,本文在原来锚杆基础上进行改进,发明了一种可回收再利用式锚杆。
目前利用传统的锚杆加固边坡时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锚固段一般只是一个套筒与水泥浆接触用来锚固整个锚杆,在锚固段表面没有相应增大摩阻力的构件,使得锚杆在注浆后锚固段容易被拔出,整个锚固失效;传统锚杆的锚固段直接与锚杆自由段连接,当锚杆注浆加固后锚杆就不能在次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锚杆的局限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边坡加固可回收再利用的锚杆,杆芯与套管可以实现分离,锚杆可再次回收利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路基加宽的边坡加固可回收再利用的锚杆,包括锚尖、锚定段和自由段;
所述的锚尖包括导向架、连接杆和刀片,所述的刀片有多个,多个刀片的一端分别通过连接杆设于导向架四周,刀片的另一端相互连接,使锚尖呈锥形,所述的连接杆可沿着导向架移动;
所述的锚定段包括套管和杆芯,所述的套管可拆卸安装在杆芯上;所述的导向架固定在杆芯一端,所述的自由段固定在杆芯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区别技术特征:
所述的锚杆还包括连接轴、顶筒、弹簧和弹力带,所述的顶筒套接在连接轴上,所述的套筒可在连接轴上做一定的限位移动;所述的连接轴连接在导向架上;所述的刀片的端部可活动连接在顶筒上;
所述的弹簧套设在连接杆上,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导向架和刀片上,所述的弹力带套接在锥形锚尖的底部,弹力带与每个刀片接触。
所述的连接轴一端设有凸缘,所述的顶筒内壁设有内环套,内环套的内径小于凸缘的外径。
所述的顶筒外壁上设有耳板,所述的耳板上设有螺栓孔,通过螺栓将刀片端部连接在耳上。
所述的套管内壁上设有环形嵌套,所述的嵌套的内径与杆芯的外径匹配,所述的嵌套上设有凹槽;
所述的杆芯上设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的第一凸起有多个,沿杆芯周向分布,所述的第二凸起有多个,沿杆芯周向分布,所述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沿杆芯轴向的距离使嵌套能够卡在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之间;所述的凹槽与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匹配。
所述的导向架为圆形,导向架侧部设有多个盲孔,所述的连接杆一端设于盲孔中。
所述的杆芯为一端封闭的空心圆柱体,所述的自由段为一实心钢筋,杆芯的封闭端与自由段连接。
所述的杆芯的开放端设有支撑板,所述的导向架固定在支撑板上。
所述的套筒外壁上设有第三凸起,所述的第三凸起为三角片状,沿锚尖至自由段方向倾斜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是将锚定段分成杆芯和套管两部分,杆芯与套管可以实现分离,杆芯与锚杆自由段连接,套管用来与岩土体通过注浆锚固,通过旋转杆芯可以实现锚杆自由段与套管的分离,抽出锚杆自由段和杆芯部分,实现锚杆的再次利用。
(2)本实用新型的锚尖由多个刀片连接呈锥形,锥形锚尖可收缩和打开,在锚尖底部设置弹力带,对刀片具有限定作用,锚杆使用时,锚尖伸入锚杆孔洞到达指定深度时,在推力作用下刀片向外散开,进而将弹力带割断,刀片在弹簧顶力作用下散开卡在周边土体,可以为锚杆提供一个更大的反力支撑。
(3)本实用新型的锚杆的锚定段套管外侧增加了第三凸起(即麟齿构件),可以增大锚定段与水泥砂浆的摩阻力,防止锚杆使用过程中因锚固力过大被拔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锚尖和锚定段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锚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杆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锚尖部分连接轴与顶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锚尖展开后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1-锚尖,2-锚定段,3-自由段,4-螺栓,5-支撑板;
(1-1)-导向架,(1-2)-连接杆,(1-3)-刀片,(1-4)-连接轴,(1-5) -顶筒,(1-6)-弹簧,(1-7)-弹力带;(1-4-1)-凸缘,(1-5-1)-内环套, (1-5-2)-耳板;
(2-1)-套管,(2-2)-杆芯;(2-1-1)-嵌套,(2-1-2)-凹槽,(2-1-3) -第三凸起;(2-2-1)-第一凸起,(2-2-2)-第二凸起。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中,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给出一种用于路基加宽的边坡加固可回收再利用的锚杆,包括锚尖1、锚定段2和自由段3;
锚尖1包括导向架1-1、连接杆1-2、刀片1-3、连接轴1-4、顶筒1-5、弹簧1-6和弹力带1-7,刀片1-3有四个,四个刀片的一端分别通过连接杆1-2设于导向架1-1四周,刀片的另一端相互连接,使锚尖呈锥形;四个刀片组合共同工作,在锚杆插入锚孔时刀片可以起到导向作用,同时对于塌孔现象可以用于破除土体钻进成孔。
如图4所示,连接轴1-4一端设有凸缘1-4-1,顶筒1-5内壁设有内环套1-5-1,内环套1-5-1的内径小于凸缘1-4-1的外径,使得顶筒1-5可在连接轴1-4上做一定的限位移动。
顶筒1-5外壁上设有耳板1-5-2,耳板1-5-2上设有螺栓孔,通过螺栓 4将刀片1-3端部连接在耳板1-5-2上,使得刀片1-3可以绕螺栓转动。
连接轴1-4连接在导向架1-1上;弹簧1-6套设在连接杆1-2上,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导向架1-1和刀片1-3上,用来顶推刀片向外移动;弹力带1-7套接在锥形锚尖的底部,弹力带1-7与每个刀片1-3接触,限定刀片在弹力作用下向外移动;当顶筒1-5沿连接轴1-4向下移动,刀片向外扩散,进而断裂弹力带1-7的束缚,使刀片继续向外移动,为锚杆提供一个更大的反力支撑。
导向架1-1可为十字形空心铁块,也可为如图3所示的圆形,导向架使整个锚尖更加稳定。导向架侧部设有多个盲孔图中未标出,用于安装连接杆1-2。
如图3和图4所示,锚定段2包括套管2-1和杆芯2-2,套管2-1可拆卸安装在杆芯2-2上,套管2-1内壁上设有环形嵌套2-1-1,嵌套2-1-1 的内径与杆芯2-2的外径匹配,嵌套2-1-1上设有凹槽2-1-2;杆芯2-2上设有第一凸起2-2-1和第二凸起2-2-2,第一凸起2-2-1有多个,沿杆芯周向分布,第二凸起2-2-2有多个,沿杆芯周向分布;第一凸起2-2-1和第二凸起2-2-2沿杆芯轴向的距离使嵌套2-1-1能够卡在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之间;凹槽2-1-2与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匹配,为杆芯从套管内分离出提供通道。
杆芯2-2为一端封闭的空心圆柱体,自由段3为一实心钢筋,一端固定在杆芯2-2的封闭端上,另一端与锚具连接,主要将锚固力由杆芯传递至锚具。杆芯2-2开放端的端口上设有支撑板5,用于固定导向架1-1。
套管2-1外壁上设有第三凸起2-1-3,第三凸起2-1-3为三角片状,沿锚尖至自由段方向倾斜分布(麟齿构件),增大锚定段与水泥砂浆的摩阻力,防止锚杆使用过程中因锚固力过大被拔出。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
将锚尖处的弹力带1-7套上,使锚尖处于收缩状态,将锚杆伸入钻孔内部,到达指定深度时,用力顶推锚杆自由段3,此时顶筒1-5与岩土体接触,在推力作用下顶筒1-5沿着连接轴1-4滑动,此时刀片将弹力带1-7 割断,刀片在弹簧1-6作用下散开卡在周边土体,可以为锚杆提供一个更大的反力支撑,然后向孔内部注浆。
当锚杆锚固在岩土体中后,如果临时工程加固不在使用时,先卸掉锚具,使锚杆处于不受力状态;然后转动锚杆自由段3,进而带动杆芯2-2 转动,当第一凸起2-2-1和第二凸起2-2-2旋转至凹槽2-1-2处时,此时可以将锚杆自由段3和杆芯2-2一起拔出,可以再次使用。

Claims (9)

1.一种用于路基加宽的边坡加固可回收再利用的锚杆,其特征在于:包括锚尖(1)、锚定段(2)和自由段(3);
所述的锚尖(1)包括导向架(1-1)、连接杆(1-2)和刀片(1-3),所述的刀片(1-3)有多个,多个刀片的一端分别通过连接杆(1-2)设于导向架(1-1)四周,刀片的另一端相互连接,使锚尖呈锥形,所述的连接杆(1-2)可沿着导向架(1-1)移动;
所述的锚定段(2)包括套管(2-1)和杆芯(2-2),所述的套管(2-1)可拆卸安装在杆芯(2-2)上;所述的导向架(1-1)固定在杆芯(2-2)一端,所述的自由段(3)固定在杆芯(2-2)的另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路基加宽的边坡加固可回收再利用的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尖还包括连接轴(1-4)、顶筒(1-5)、弹簧(1-6)和弹力带(1-7),所述的顶筒(1-5)套接在连接轴(1-4)上,所述的顶筒(1-5)可在连接轴(1-4)上做一定的限位移动;所述的连接轴(1-4)连接在导向架(1-1)上;所述的刀片(1-3)的端部可活动连接在顶筒(1-5)上;
所述的弹簧(1-6)套设在连接杆(1-2)上,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导向架(1-1)和刀片(1-3)上;所述的弹力带(1-7)套接在锥形锚尖的底部,弹力带(1-7)与每个刀片(1-3)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路基加宽的边坡加固可回收再利用的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轴(1-4)一端设有凸缘(1-4-1),所述的顶筒(1-5)内壁设有内环套(1-5-1),内环套(1-5-1)的内径小于凸缘(1-4-1) 的外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路基加宽的边坡加固可回收再利用的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筒(1-5)外壁上设有耳板(1-5-2),所述的耳板(1-5-2)上设有螺栓孔,通过螺栓(4)将刀片(1-3)端部连接在耳板(1-5-2)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路基加宽的边坡加固可回收再利用的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2-1)内壁上设有环形嵌套(2-1-1),所述的嵌套(2-1-1)的内径与杆芯(2-2)的外径匹配,所述的嵌套(2-1-1)上设有凹槽(2-1-2);
所述的杆芯(2-2)上设有第一凸起(2-2-1)和第二凸起(2-2-2),所述的第一凸起(2-2-1)有多个,沿杆芯周向分布,所述的第二凸起(2-2-2)有多个,沿杆芯周向分布;所述的第一凸起(2-2-1)和第二凸起(2-2-2)沿杆芯轴向的距离使嵌套(2-1-1)能够卡在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之间;所述的凹槽(2-1-2)与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匹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路基加宽的边坡加固可回收再利用的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架(1-1)为圆形,导向架侧部设有多个盲孔,所述的连接杆(1-2)一端设于盲孔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路基加宽的边坡加固可回收再利用的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芯(2-2)为一端封闭的空心圆柱体,所述的自由段(3)为一实心钢筋,杆芯(2-2)的封闭端与自由段(3)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路基加宽的边坡加固可回收再利用的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芯(2-2)开放端的端口上设有支撑板(5),所述的导向架(1-1)固定在支撑板(5)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路基加宽的边坡加固可回收再利用的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2-1)外壁上设有第三凸起(2-1-3),所述的第三凸起(2-1-3)为三角片状,沿锚尖至自由段方向倾斜分布。
CN201721574478.0U 2017-11-22 2017-11-22 一种用于路基加宽的边坡加固可回收再利用的锚杆 Active CN2082018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74478.0U CN208201859U (zh) 2017-11-22 2017-11-22 一种用于路基加宽的边坡加固可回收再利用的锚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74478.0U CN208201859U (zh) 2017-11-22 2017-11-22 一种用于路基加宽的边坡加固可回收再利用的锚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01859U true CN208201859U (zh) 2018-12-07

Family

ID=64489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74478.0U Active CN208201859U (zh) 2017-11-22 2017-11-22 一种用于路基加宽的边坡加固可回收再利用的锚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0185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8360A (zh) * 2020-06-17 2020-09-11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人力旋转半回收锚杆的使用方法
CN111691416A (zh) * 2020-06-17 2020-09-22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人力推拉半回收锚杆的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8360A (zh) * 2020-06-17 2020-09-11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人力旋转半回收锚杆的使用方法
CN111691416A (zh) * 2020-06-17 2020-09-22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人力推拉半回收锚杆的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01859U (zh) 一种用于路基加宽的边坡加固可回收再利用的锚杆
AU2014246612B2 (en) Helical screw pile and soil displacement device with curved blades
CN213897099U (zh) 旋喷锚杆索自携式伞状扩体设备
CN217419654U (zh) 锚索回收装置
CN201172820Y (zh) 带润滑的活瓣桩尖灌注排桩模管
CN111058459B (zh) 一种可回收的超前小导管及其使用方法
KR20160039845A (ko) 기초파일
CN106968247B (zh) 一种膨胀压断式可回收锚杆及其施工方法
CN202164599U (zh) 一种可回收加筋体的加劲桩
CN112095580B (zh) 一种受氯离子腐蚀的地区的预制桩以及预制桩的制备方法和消减预制桩负摩阻力施工方法
CN210066742U (zh) 一种套珠式可拆卸锚具
CN204662434U (zh) 一种用于回收锚索的热熔自卸式锚头
CN108589692A (zh) 一种新型排水带插板机导管装置
CN211395661U (zh) 一种预制组合桩
CN207794058U (zh) 一种拼接型长钢板桩
CN213038366U (zh) 一种桩基施工结构
CN213173739U (zh) 一种可回收的钢管桩支护装置
CN101736740A (zh) 一种新型锚杆
CN206722864U (zh) 一种新型可回收锚杆
CN201588213U (zh) 一种新型锚杆
CN215267582U (zh) 一种电动铲运机尾拖电缆防护装置
CN218843136U (zh) 一种边坡防护装置
CN209854722U (zh) 拔桩装置
CN217735499U (zh) 一种用于极软岩隧道掌子面的超前支护结构、复合旋喷桩
CN216474965U (zh) 抗浮混凝土方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30

Address after: Floor 21, building 5, block A2, Hanyu Jingu, Licheng District, hi tech Zone,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Co-patentee after: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PORT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ZHONGJIAN SHANDONG INVESTMENT Co.,Ltd.

Co-patentee after: CHANG'AN University

Co-patentee after: CHINA CONSTRUCTION BASE BACILITIES Co.,Ltd.

Co-patentee after: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Ltd.

Address before: No. 3, courtyard No. 5, diazepam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o-patentee before: CHANG'AN University

Patentee before: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Ltd.

Co-patentee before: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PORT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