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00674U - 一种原位微生物缓释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原位微生物缓释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00674U
CN208200674U CN201820411096.4U CN201820411096U CN208200674U CN 208200674 U CN208200674 U CN 208200674U CN 201820411096 U CN201820411096 U CN 201820411096U CN 208200674 U CN208200674 U CN 2082006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slow release
release device
original position
microorganism s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1109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华浩
刘杨华
庾霞
刘光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ongqing Water LLC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ongqing Water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ongqing Water LLC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ongqing Water LLC
Priority to CN20182041109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006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006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006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原位微生物缓释器,包括依次连通的加药搅拌单元、沉淀脱泥单元、有机分解单元、硝化单元以及折流出水单元。本实用新型的原位微生物缓释器,结构配置合理,各功能区域衔接紧凑,能持续提供有益菌种。通过加药搅拌单元的加药槽补充有益菌种,杂质沉淀后通过排泥泵排出;水流通过有机分解单元,填料上附着分解有机物的菌种随水流出;硝化单元上方搅拌区域对来水进行调节充氧;硝化单元内采用新型填料材质,可有效附着硝化细菌,在水流的带动下,部分硝化细菌随水流出;最后通过折流区域,混合各菌种,持续排出。混合各种有益菌种的出水可对污水中的污染物有效分解。

Description

一种原位微生物缓释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净化技术领域,涉及污水原位净化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原位微生物缓释器。
背景技术
目前,水体净化技术分为原位处理与异位处理两种,其中原位处理难以把控,效果不佳,而异位处理耗能量较高,后期运维比较繁琐。该两种方式均存在较大的弊端,且无法持久长效的改良水质。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处理效果佳、运行成本低、维护方便的原位微生物缓释器,通过持续释放有益微生物菌种,以持久长效地改善污水水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原位微生物缓释器,包括依次连通的加药搅拌单元、沉淀脱泥单元、有机分解单元、硝化单元以及折流出水单元。
所述加药搅拌单元包括加药槽和中空的第一本体,所述加药槽伸入第一本体内;所述第一本体上开设有进液口,第一本体内腔设有若干第一搅拌器。进一步地,所述加药槽可调节进药量大小,延长加药时间,进药主要是补充菌种药剂。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口设有进水阀,以调控进水流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器为多层桨叶搅拌器。更进一步地,所述多层桨叶搅拌器具有三道桨叶,从上往下依次排列。
所述沉淀脱泥单元包括中空的第二本体,该第二本体内设有多块相互平行设置的斜板;所述第二本体的内底部设有污泥收纳槽。进一步地,所述斜板倾斜率为60°~75°。
所述沉淀脱泥单元还包括排泥机构,所述有机分解单元包括中空的第三本体,所述第三本体内设有多个供热元件,以加速分解反应的进行。
所述有机分解单元还包括为供热元件提供热能的热源。进一步地,所述热源设置于第三本体的顶部。更进一步地,所述热源包括太阳能吸热板,吸收热能并通过供热元件为有机分解单元提供热能。进一步地,太阳能吸热板的热能转换率为40%~60%,当热能较高时可自动储存热能,当阳光不足时,可将储存的热能释放。
所述供热元件包括导热棒。进一步地,导热棒上附着有立体弹性填料。进一步地,导热棒数量为8~16根,导热棒直径为4~8cm,进一步地,立体弹性填料在导热棒上的覆盖率为80%以上,优选地,各导热棒均匀分布在有机分解区内。
所述有机分解单元和硝化单元之间的流道内设有若干第二搅拌器。
所述硝化单元内填充有聚苯乙烯球型填料。进一步地,填充率为硝化单元内腔容积的80%~90%。进一步地,聚苯乙烯球型填料直径为5~10mm,填料比重为0.75~0.8,比表面积为800~900㎡/m³,孔隙率≥95%。
所述折流出水单元内设有多块依次交错设置的折流板,形成蛇形折流通道。进一步地,所述折流板的数量为10-15块。进一步地,相邻折流板之间间隙为20~30cm,该区域水力停留时间可达2h以上。
本实用新型中,水流依次流过加药搅拌单元、沉淀脱泥单元、有机分解单元、硝化单元以及折流出水单元。投入使用前,在有机分解单元、硝化单元内分别培养好有机物分解菌种和硝化细菌,通水后,相关菌种随水流缓慢释放,与水混合,有效分解污染物。
本实用新型的原位微生物缓释器,结构配置合理,各功能区域衔接紧凑,能持续提供有益菌种。通过加药搅拌单元的加药槽补充有益菌种,杂质沉淀后通过排泥泵排出;水流通过有机分解单元,填料上附着分解有机物的菌种随水流出;硝化单元上方搅拌区域对来水进行调节充氧;硝化单元内采用新型填料材质,可有效附着硝化细菌,在水流的带动下,部分硝化细菌随水流出;最后通过折流区域,混合各菌种,持续排出。混合各种有益菌种的出水可对污水中的污染物有效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原位微生物缓释器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如图1所示,一种原位微生物缓释器,包括依次连通的加药搅拌单元Ⅰ、沉淀脱泥单元Ⅱ、有机分解单元Ⅲ、硝化单元Ⅳ以及折流出水单元V。
所述加药搅拌单元Ⅰ包括加药槽2和中空的第一本体,所述加药槽2伸入第一本体内;所述第一本体的左侧壁上开设有进液口,第一本体内腔设有第一搅拌器3。
所述沉淀脱泥单元Ⅱ包括中空的第二本体,第二本体设置于第一本体下方,该第二本体内设有多块相互平行设置的斜板4,斜板的倾斜角度为65°;所述第二本体的内底部设有污泥收纳槽5。
所述沉淀脱泥单元Ⅱ还包括排泥机构,所述排泥机构包括伸入污泥收纳槽5内的排泥管,该排泥管上安装有排泥阀7和排泥泵6。
所述有机分解单元Ⅲ包括中空的第三本体,所述第三本体内设有多个供热元件;所述第三本体的底侧与第二本体的底侧连通。
所述有机分解单元Ⅲ还包括为供热元件提供热能的热源8,所述热源8包括太阳能吸热板。所述供热元件包括导热棒9。导热棒直径为6cm,立体弹性填料在导热棒上的覆盖率为90%,各导热棒均匀分布在有机分解区内。
水流从有机分解单元右侧顶部流出,随后向下流入硝化单元内;所述有机分解单元Ⅲ和硝化单元Ⅳ之间的流道内设有2个第二搅拌器10。
所述硝化单元Ⅳ内填充有聚苯乙烯球型填料11。聚苯乙烯球型填料直径为6~8mm,填料比重为0.75~0.8,比表面积为800~900㎡/m³,孔隙率≥95%。硝化单元Ⅳ的底部与折流出水单元V的顶部连通。
所述折流出水单元V内设有多块依次交错设置的折流板12,形成蛇形折流通道。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原位微生物缓释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加药搅拌单元(Ⅰ)、沉淀脱泥单元(Ⅱ)、有机分解单元(Ⅲ)、硝化单元(Ⅳ)以及折流出水单元(V)。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微生物缓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搅拌单元(Ⅰ)包括加药槽(2)和中空的第一本体,所述加药槽(2)伸入第一本体内;所述第一本体上开设有进液口,第一本体内腔设有若干第一搅拌器(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微生物缓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脱泥单元(Ⅱ)包括中空的第二本体,该第二本体内设有多块相互平行设置的斜板(4);所述第二本体的内底部设有污泥收纳槽(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位微生物缓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脱泥单元(Ⅱ)还包括排泥机构,所述排泥机构包括伸入污泥收纳槽(5)内的排泥管,该排泥管上安装有排泥阀(7)和排泥泵(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微生物缓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分解单元(Ⅲ)包括中空的第三本体,所述第三本体内设有多个供热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原位微生物缓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分解单元(Ⅲ)还包括为供热元件提供热能的热源(8)。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原位微生物缓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元件包括导热棒(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微生物缓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分解单元(Ⅲ)和硝化单元(Ⅳ)之间的流道内设有若干第二搅拌器(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微生物缓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单元(Ⅳ)内填充有聚苯乙烯球型填料(1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微生物缓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出水单元(V)内设有多块依次交错设置的折流板(12),形成蛇形折流通道。
CN201820411096.4U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原位微生物缓释器 Active CN2082006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11096.4U CN208200674U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原位微生物缓释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11096.4U CN208200674U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原位微生物缓释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00674U true CN208200674U (zh) 2018-12-07

Family

ID=64527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11096.4U Active CN208200674U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原位微生物缓释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006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61878U (zh) 好氧颗粒污泥内循环反应器
CN202039061U (zh) 立式高浓度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装置
CN104803473A (zh) 高效脉冲生物反应装置
CN208200674U (zh) 一种原位微生物缓释器
CN204569530U (zh) 高效脉冲生物反应装置
CN208071435U (zh) 一种光感主动式立体人工浮岛
CN103395876A (zh) 一种旋流式球形悬浮填料
CN103539254B (zh) 一种处理地表水的生物转盘装置
CN110950496B (zh) 一种养猪场粪污好氧处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1746375U (zh) 无动力型水源水固体二氧化氯全自动消毒装置
CN105417740B (zh) 一种地表水分层增氧的装置
CN207101950U (zh) 一种用于鸟粪石结晶反应器
CN205055933U (zh) 一种污水处理精密加药自控装置
CN212669246U (zh) 一种置于河道或湖泊中的颗粒强化水体净化装置
CN104773927B (zh) 一种乡镇污水处理系统
CN102807282B (zh) 一种原料湿式投加装置和多种原料的投加方法
CN207632590U (zh) 一种包括填料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06089162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好氧生物池
CN205216298U (zh) 一种重力沉降实验仿真装置
CN218893665U (zh) 一种中药发酵罐
CN203033855U (zh) 一种适合高浓度原料的全混—厌氧滤池串联一体式反应器
CN207022909U (zh) 一种家禽饲养加热式饮水器
CN109293141A (zh) 一种适用于农渠排水口的生态净化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3625192U (zh) 一种高氨氮废水流化吹脱的处理装置
CN217202189U (zh) 一种消毒液自动加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