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90697U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90697U
CN208190697U CN201820248294.3U CN201820248294U CN208190697U CN 208190697 U CN208190697 U CN 208190697U CN 201820248294 U CN201820248294 U CN 201820248294U CN 208190697 U CN208190697 U CN 2081906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alling frame
shell
mobile terminal
accommodating groove
mount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4829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正山
范晓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4829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906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906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9069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主板及第一显示屏,壳体包括前侧面、后侧面、相对设置的左侧面及右侧面,以及顶面,第一显示屏设置于壳体的前侧面,壳体的顶面沿左右方向开设收纳槽,收纳槽位于前侧面与后侧面之间,收纳槽的其中一端穿通壳体的左侧面或右侧面,移动终端还包括安装框,安装框能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且安装框设置有第一停顿位置及第二停顿位置,安装框上面朝第一显示屏的侧面上沿安装框的伸缩方向设置有第一摄像头及听筒,当安装框位于第一停顿位置时,第一摄像头或听筒露出壳体,当安装框位于第二停顿位置时,摄像头及听筒均外露出壳体。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通常会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前侧面上设置前置镜头组件、听筒组件、光线感应器等电子器件。为了追求更好的视觉体验,全面屏手机已经成为手机发展的新趋势,然而,现有的全面屏手机前侧面上的前置镜头组、听筒组件、光线感应器等电子器件会占用移动终端的前侧面的空间,从而限制了手机的屏占比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占比高的移动终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主板,以及连接于所述主板的第一显示屏,所述壳体包括前侧面、后侧面、相对设置的左侧面及右侧面,以及顶面,所述第一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侧面,所述壳体的顶面沿左右方向开设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位于所述前侧面与所述后侧面之间,所述收纳槽的其中一端穿通所述壳体的左侧面或右侧面,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能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且所述安装框设置有第一停顿位置及第二停顿位置,所述安装框上面朝所述第一显示屏的侧面上沿所述安装框的伸缩方向设置有第一摄像头及听筒,当所述安装框位于第一停顿位置时,所述第一摄像头或所述听筒露出所述壳体,当所述安装框位于第二停顿位置时,所述摄像头及所述听筒均外露出所述壳体。
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壳体的顶面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背侧开设收纳槽,所述安装框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并且所述安装框能被定位在第一停顿位置及第二停顿位置,从而可选择地将所述安装框上的第一摄像头或听筒露出或藏入所述壳体,以方便用户可选择地使用所述听筒或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及所述听筒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框上,不占用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显示屏的面积,从而能提高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占比;所述收纳槽仅其中一端穿通所述壳体的左侧面或右侧面,因此,所述收纳槽占用所述壳体的空间较少,从而更加有利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元器件的布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前侧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框位于第一停顿位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框位于第二停顿位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框全部收纳于收纳槽内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侧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侧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六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七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八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九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暗示或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2是图1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前侧面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100,其包括一壳体20、设于所述壳体20内的一主板30,以及连接于所述主板30的一第一显示屏60。所述壳体20包括一前侧面21、一后侧面22、相对设置的一左侧面23及一右侧面24,以及一顶面26。所述第一显示屏60设置于所述壳体20的前侧面21。所述壳体20的顶面26沿左右方向开设一收纳槽27,所述收纳槽27位于所述前侧面21与所述后侧面22之间,所述收纳槽27的其中一端穿通所述壳体20的左侧面23或右侧面24。所述移动终端100还包括一安装框40,所述安装框40能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27,且所述安装框40设置有第一停顿位置及第二停顿位置,所述安装框40上面朝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一侧面沿所述安装框40的伸缩方向设置有一第一摄像头410及一听筒46,当所述安装框40位于第一停顿位置时,所述第一摄像头410或所述听筒46露出所述壳体20,当所述安装框40位于第二停顿位置时,所述摄像头410及所述听筒46均外露出所述壳体。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100为手机,所述第一显示屏60与所述主板30电性连接和信号连接。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是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本实施例中,所述收纳槽27的右端穿通所述壳体20的右侧面24,所述收纳槽27的左端不穿通所述壳体20的左侧面23。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收纳槽27的左端穿通所述壳体20的左侧面23,所述收纳槽27的右端不穿通所述壳体20的右侧面24。
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100还包括能驱动所述安装框40滑动的一驱动装置50,所述驱动装置50驱动所述安装框40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27,并能定位所述安装框40位于第一停顿位置及第二停顿位置。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壳体20的前侧面是指面朝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一面,所述壳体20的后侧面是指背朝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一面。
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100的壳体20的顶面26于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背侧开设所述收纳槽27。所述驱动装置50驱动所述安装框40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27,并定位所述安装框40位于第一停顿位置及第二停顿位置,从而可选择地将所述安装框40上的第一摄像头410或听筒46露出或藏入所述壳体20。当需要使用所述第一摄像头410时,所述驱动装置50驱动所述安装框40伸出所述收纳槽27,并定位至第一停顿位置,以方便用户使用所述第一摄像头410;当需要使用所述听筒46时,所述驱动装置50驱动所述安装框40伸出所述收纳槽27,并定位至第二停顿位置,以方便用户使用所述听筒46;当不需要使用所述第一摄像头410及听筒46时,所述驱动装置50驱动所述安装框40缩进所述收纳槽27内。由于所述第一摄像头410及所述听筒46均设置于所述安装框40上,所述安装框40能收纳于所述收纳槽27内,因此,所述第一摄像头410及所述听筒46均不占用所述移动终端100的第一显示屏60的面积,从而能提高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屏占比,使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屏占比可达到85%以上,甚至可以达到95%以上,以提高视觉体验。所述收纳槽27仅其中一端穿通所述壳体的左侧面23或右侧面24,因此,所述收纳槽27占用所述壳体20的空间较少,从而更加有利于所述壳体20内部的元器件的布局。
所述壳体2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后侧面22上的一背板29,所述背板29的顶面与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顶面齐平,所述壳体20的顶部于所述第一显示屏60与所述背板29之间围成所述收纳槽27。本实施例中,所述背板29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20。
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20可以是由中框与背板一体成型制成,所述壳体20的顶面沿左右方向开设穿通所述壳体20的其中一个侧面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后侧不穿通所述壳体的后侧面,以在所述壳体20的顶部形成所述收纳槽。
本实施例中,所述背板29是设置于所述壳体20的后侧面22上,且连接于所述主板30的第二显示屏,即,所述移动终端100为双面屏手机,所述第二显示屏与所述主板30电性连接和信号连接。所述收纳槽27的前后两侧分别穿通所述壳体20的前侧面21及后侧面22,所述第二显示屏的顶面与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顶面齐平,所述壳体20的顶部于所述第一显示屏60与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围成所述收纳槽27,所述安装框40沿垂直于所述壳体20的顶面26的方向滑动地收纳于所述收纳槽27内。当所述安装框40完全收纳于所述收纳槽27内时,所述安装框40的顶面与所述第一显示屏60及第二显示屏的顶面齐平。
所述壳体20的中部开设有用于收容所述主板30、电池等电子元器件的收容空间212,所述壳体20于所述收容空间212与所述收纳槽27之间设置有一连接板214,即,所述连接板214是所述收纳槽27的底板。所述连接板214上开设有若干连通所述收容空间212的通孔216。
所述壳体20的右侧面24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50的若干操作键,即,按压所述操作键能使所述驱动装置50驱动所述安装框40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27内,并且能定位所述安装框40位于所述第一停顿位置及所述第二停顿位置。本实施例中,操作键的数量为三个,即,第一操作键201、第二操作键203及第三操作键205,三个所述操作键均与所述主板30电性连接和信号连接,所述第一操作键201用于开启所述驱动装置50驱动所述安装框40伸出所述收纳槽27并定位所述安装框40至第一停顿位置;所述第二操作键203用于开启所述驱动装置50驱动所述安装框40伸出所述收纳槽27并定位所述安装框40至第二停顿位置;所述第三操作键205用于开启所述驱动装置50驱动所述安装框40缩进所述收纳槽27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键可以是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屏60上的若干触控图标,点击对应的触控图标能发送触发信号给所述主板30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并控制两个所述驱动件51驱动两个所述传动件53转动。
所述安装框40包括一安装盒41及连接于所述安装盒41的至少一连接件45。所述安装盒41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摄像头410、听筒46、闪光灯、指纹识别等电子器件,所述安装盒41包括面朝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一前侧面413、面朝所述背板29的一后侧面414、一左侧面415、一右侧面416,以及一顶面417。所述第一摄像头410及所述听筒46均设置于所述前侧面413上,且所述听筒46邻近所述安装盒41的顶面417,所述第一摄像头410远离所述安装盒41的顶面417,即,所述第一摄像头410及所述听筒46设置于所述安装盒41面朝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侧面上。当所述安装框40位于第一停顿位置时,所述听筒46露出所述壳体20的顶面,所述第一摄像头410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顶面下侧,以方便用户使用所述听筒46;当所述安装框40位于第二停顿位置时,所述第一摄像头410及听筒46均露出所述壳体20的顶面。所述安装盒41的前侧面413上还设置有连接于所述主板30的一感光元件47。所述安装盒41的后侧面414上设置有连接于所述主板30的一第二摄像头420及一闪光灯43,所述闪光灯43邻近所述第二摄像头420。所述第一摄像头410、第二摄像头420、闪光灯43、听筒46及感光元件47在所述安装盒41上均错位设置,即,这些电子元器件在所述安装盒41内在前后方向上不重叠,有利于减少所述安装框40的厚度,从而能减少所述移动终端100的整体厚度。所述第一摄像头410、第二摄像头420、闪光灯43、听筒46及感光元件47通过一数据线49穿过所述壳体20的其中一通孔216连接于所述主板30,从而使这些电子元器件与所述主板30电性连接和信号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听筒46位于所述第一摄像头410的顶部,即,所述听筒46邻近所述安装盒41的顶面417。
本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连接件4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件45分别设置于的所述安装盒41的底面的左右两端,每一连接件45包括自所述安装盒41的底面向下延伸的一延伸条,以及沿垂直于所述延伸条的延伸方向凸设于所述延伸条末端的一凸块452。所述驱动装置50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20内并连接于的所述主板30的两个驱动件51,以及设置于每一驱动件51上的一传动件53。每一传动件53是沿所述安装盒41的伸缩方向延伸并穿过对应的通孔216的传动杆,每一传动杆的外周壁上沿所述安装盒41的伸缩方向开设有螺旋槽532。两个所述连接件45的凸块452分别可滑动地配合于两个所述传动杆的螺旋槽532上。两个所述驱动件51与所述主板30电性连接和信号连接,两个所述驱动件51分别驱动两个所述传动件53转动,从而带动每一连接件45的凸块452沿对应的螺旋槽532滑动,使每一连接件45伸入或退出对应的通孔216内,以带动所述安装盒41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27。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图4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框位于第一停顿位置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框位于第二停顿位置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框全部收纳于收纳槽内的示意图。当需要使用所述听筒46接听电话时,按压所述第一操作键201而发送触发信号给所述主板30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并控制两个所述驱动件51驱动两个所述传动件53转动,使每一连接件45的凸块452沿对应的螺旋槽532滑动,以带动每一连接件45沿所述安装盒41的伸缩方向滑动,以使所述安装盒41伸出至所述第一停顿位置,两个所述驱动件51停止驱动两个所述传动件53转动。此时,所述听筒46露出所述壳体20的顶面,所述第一摄像头410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顶面下侧,以方便用户使用听筒46接听电话;当需要使用所述第一摄像头410或第二摄像头420时,按压所述第二操作键203而发送触发信号给所述主板30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并控制两个所述驱动件51驱动两个所述传动件53转动,使每一连接件45的凸块452沿对应的螺旋槽532滑动,以带动每一连接件45沿所述安装盒41的伸缩方向滑动,使所述安装盒41伸出至所述第二停顿位置,两个所述驱动件51停止驱动两个所述传动件53转动。此时,第一摄像头410、第二摄像头420及所述听筒46均露出所述壳体20的顶面,以方便用户使用第一摄像头410或第二摄像头420。
当需要收纳所述安装盒41时,按压所述第三操作键205而发送触发信号给所述主板30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并控制两个所述驱动件51驱动两个所述传动件53反向转动,使每一连接件45的凸块452沿对应的螺旋槽532滑动,以带动每一连接件45沿所述安装盒41的伸缩方向滑入对应的通孔216内,从而使所述安装盒41缩进所述收纳槽27,直至所述第一摄像头410、第二摄像头420及听筒46均藏入所述收纳槽27内,两个所述驱动件51停止驱动两个所述传动件53转动。此时,所述安装盒41被定位于所述壳体20的收纳槽27内,所述安装盒41的右侧面416与所述壳体20对应的右侧面24齐平,所述安装盒41的顶面417与所述壳体20的顶面26的顶面齐平。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100的壳体20的顶面26上开设有所述收纳槽27,所述收纳槽27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屏60与背板29之间,所述安装盒41可滑动地收纳于所述收纳槽27内且所述安装盒41能被定位于所述第一停顿位置及所述第二停顿位置,从而可选择地使用所述安装盒41上的第一摄像头410、第二摄像头420或听筒46等电子元器件,使用方便。由于所述这些电子元器件均设置于所述安装盒41上,因此这些电子元器件不占用所述移动终端100的第一显示屏60及第二显示屏的面积,从而能提高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屏占比。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盒41的顶面417于邻近所述听筒46处开设有连通所述听筒46的缝隙,所述移动终端100接听电话时,所述安装盒41无需伸出所述收纳槽27,所述听筒46的声音从所述缝隙传出即可。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移动终端的所述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二实施例中,听筒46远离所述安装盒41的顶面,第一摄像头410邻近所述安装盒41的顶面,即,所述第一摄像头410位于所述听筒46的顶部。当所述安装盒41位于第一停顿位置时,所述第一摄像头410露出所述壳体20的顶面,所述听筒46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顶面下侧;当所述安装盒41位于第二停顿位置时,所述摄像头410及所述听筒46均外露出所述壳体20的顶面。
请一并参阅图8及图9,图8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侧面示意图。移动终端的所述第三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三实施例中,安装盒41于面朝第一显示屏60的侧面向外凸设第一凸条418,所述第一凸条418沿左右方向延伸。即,所述第一凸条418设置于所述安装盒41的前侧面413邻近顶面417处,且所述第一凸条418的顶面与所述安装盒41的顶面齐平。所述第一摄像头410、第二摄像头420、感光元件47及听筒46均位于所述第一凸条418的下侧。所述安装盒41于背朝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侧面向外凸设一第二凸条419,所述第二凸条419沿左右方向延伸,即,所述第二凸条419设置于所述安装盒41的后侧面414邻近顶面417处,且所述第二凸条419的顶面与所述安装盒41的顶面齐平。当所述安装盒41完全缩进至所述收纳槽27内时,所述第一凸条418盖覆于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顶部,所述第二凸条419盖覆于所述背板29的顶部。
在其他实例中,所述背板29是连接于所述主板30的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可以是背板29的全部或部分。所述第二显示屏连接于所述主板30,即,所述移动终端100为双面屏手机。当安装盒41缩进至所述收纳槽27内时,第二凸条419盖覆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顶部。
在所述安装盒41的前侧面413及后侧面414于邻近所述顶面417处分别向外凸设所述第一凸条418及第二凸条419,能防止灰尘直接落入所述移动终端100内,提高所述第一摄像头410及第二摄像头420的镜头清洁度。
请一并参阅图10及图11,图10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侧面示意图。移动终端的所述第四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在第四实施例中,安装盒41的第一凸条418面朝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顶部的一侧设有倾斜的一导滑面4182,所述收纳槽27的内壁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导滑面418贴合的一配合面62;安装盒41的第二凸条419面朝所述背板29的顶面的一侧设有倾斜的一导滑面4192,所述收纳槽27的内壁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导滑面4192贴合的一配合面292。所述导滑面4182自所述安装盒41的前侧面向前且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一凸条418的顶面,即,所述导滑面4182自所述安装盒41面朝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侧面向前且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一凸条418的顶面;所述导滑面4192自所述安装盒41的后侧面向后且向上延伸至第二凸条419的顶面,即,所述导滑面4192自所述安装盒41背朝所述第一显示屏60的侧面向后且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二凸条419的顶面。
请参阅图12,图12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移动终端的所述第五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两者不同之处在于:第五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驱动装置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驱动装置不同,所述第五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20内并连接于所述主板30的两个马达51a,以及连接于每一马达51a上的一丝杆53a。每一丝杆53a沿所述安装框40的伸缩方向延伸。所述安装框40上开设有分别与两个所述丝杆53a螺接的两个螺孔45a。两个所述马达51a与所述主板30电性连接和信号连接,所述主板30控制两个所述马达51a驱动两个所述丝杆53a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安装框40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且能定位所述安装盒41位于所述第一停顿位置及所述第二停顿位置。
请参阅图13,图13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六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移动终端的所述第六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六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驱动装置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驱动装置不同,所述第六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20内并连接于所述主板30的一个马达51b、连接于所述马达51b上的一驱动齿轮53b,以及连接于所述安装框40并沿其伸缩方向延伸的一齿条45b。所述驱动齿轮53b齿合于所述齿条45b上,所述马达51b与所述主板30电性连接和信号连接,所述马达51b驱动所述驱动齿轮53b转动,从而带动所述齿条45b滑动,以便所述安装框40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27,且能定位所述安装盒41位于所述第一停顿位置及所述第二停顿位置。
在第六实施例中,所述壳体20与所述安装框40之间还设置有一导滑机构,所述导滑机构包括沿所述安装框40的伸缩方向延伸的一导滑柱550、设置于所述壳体20内并与所述导滑柱550对应的定位块552,以及设置于所述导滑柱550远离所述安装框40一端的止挡块554。所述定位块552上沿所述安装框40的伸缩方向开设有一导滑孔,所述导滑柱550滑动地插接于所述导滑孔内。在所述安装框40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27的过程中,所述导滑柱550沿所述定位块552的导滑孔滑动,所述止挡块554能挡止于所述定位块552远离所述安装框40的一端,从而防止所述安装框40脱离所述壳体20。
请参阅图14,图14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七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移动终端的所述第七实施例的结构与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七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20并连接于所述主板30的一个电磁铁51c,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框40上并正对所述电磁铁51c的一磁铁45c。所述电磁铁51c与所述主板30电性连接和信号连接,当需要将所述安装框40伸出所述收纳槽27时,所述主板30给所述电磁铁51c供电,使所述电磁铁51c与磁铁45c之间的磁极相同而相互排斥,从而能驱动所述安装框40伸出所述收纳槽27;当需要将所述安装框40缩进所述收纳槽27时,所述主板30给所述电磁铁51c供电并改变供电方向,使所述电磁铁51c与磁铁45c之间的磁极不相同而相互吸引,从而驱动所述安装框40缩进所述收纳槽27内。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主板30给所述电磁铁51c提供电流的大小,以定位所述安装框40位于所述第一停顿位置及所述第二停顿位置,即,当主板30提供的电流较少时,所述电磁铁51c与磁铁45c之间的磁极相同且排斥力较少,从而定位所述安装框40位于第一停顿位置;当主板30提供的电流较大时,所述电磁铁51c与磁铁45c之间的磁极相同且排斥力较大,从而定位所述安装框40位于第二停顿位置。在所述安装框40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27的过程中,所述导滑柱550沿所述定位块552的导滑孔滑动,所述止挡块554能挡止于所述定位块552远离所述安装框40的一端,以防止所述安装框40脱离所述壳体20。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七实施例中的磁铁45c也可以采用电性连接于所述主板30的电磁铁替换,所述主板30给两个电磁铁提供电量,并能改变供电的方向,从而使两个电磁铁之间的磁极相同或不相同,从而驱动所述安装框40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27内。
请参阅图15,图15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八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移动终端的所述第八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八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驱动装置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驱动装置不同,所述第八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20内并连接于所述主板30的两个马达51d、连接于每一马达51d上的驱动齿轮514、邻近每一马达51d并沿所述安装盒41的伸缩方向延伸的一传动杆53d,以及邻近每一传动杆53d并沿所述安装盒41的伸缩方向滑动的一连接杆45d。每一传动杆53d的一端设置有齿合于对应的马达51d上的驱动齿轮514的一从动齿轮534。每一传动杆53d的外周壁上沿所述安装盒41的伸缩方向开设有螺旋槽532。每一连接杆45d的顶端连接于的所述安装盒41,所述连接杆45d的底端设置有可滑动地收容于对应的传动杆53d的螺旋槽532内的滑动块。两个所述马达51d与所述主板30均电性连接和信号连接,所述主板30控制两个所述马达51d驱动两个所述驱动齿轮514转动而带动对应的从动齿轮534转动,从而使每一传动杆53d转动而带动对应的连接杆45d的滑动块沿对应的螺旋槽532滑动,以带动所述安装框40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27,且所述延伸块421伸出或缩进所述收容口291。所述驱动装置还能定位所述安装框40位于所述第一停顿位置及所述第二停顿位置。
请参阅图16,图16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九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移动终端的所述第九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九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驱动装置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驱动装置不同,所述第七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包括弹性抵接于所述壳体20与安装框40之间的一弹性件56、设置于所述安装框40与所述壳体20之间的一导滑机构57,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20上的一定位机构58。所述弹性件56用于抵推所述安装框40伸出所述收纳槽27,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56是连接于所述安装框40与所述壳体20之间的弹簧。所述导滑机构57包括连接于安装框40上并沿所述安装框40的伸缩方向延伸至所述壳体20内的一导滑条571、设置于所述壳体20内并与所述导滑条571对应的定位块573,以及设置于所述导滑条571远离所述安装框40一端的止挡块575。所述定位块573上沿所述安装框40的伸缩方向开设有一导滑孔,所述导滑条571滑动地插接于所述导滑孔内。所述止挡块575能挡止于所述定位块573远离所述安装框40的一端,以防止所述安装框40脱离所述壳体20。所述导滑条571的周壁上开设有邻近所述安装框40的一第一定位槽5711、远离所述安装框40的第二定位槽5713,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槽5711与所述第二定位槽5713之间的第三定位槽5715。所述定位机构58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20内的一转动件581、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件581的一端的按压件583、转动连接于转动件581远离所述按压件583的另一端的定位滑块585,以及连接于所述定位滑块585上迫使其复位的一弹性件587。所述定位滑块585远离所述转动件581的一端可滑动地插入所述第一定位槽5711、第二定位槽5713,以及第三定位槽5715内,所述定位滑块585邻近所述导滑条571的一端开设有一导滑面5852。所述按压件583远离所述转动件581的一端延伸出所述壳体20而形成一操作键,按压所述按压件583的操作键带动所述转动件581转动,从而所述转动件581带动所述定位滑块585滑出所述第一定位槽5711、第二定位槽5713,以及第三定位槽5715,所述弹性件587发生弹性变形。
当所述安装框40收纳于所述收纳槽27内时,所述弹性件56被挤压于所述安装框40与所述壳体20之间而发生弹性变形,所述定位滑块585远离所述转动件581的一端卡入所述第一定位槽5711内,以防止所述弹性件56抵推所述安装框40伸出所述定位槽5711。
当需要将所述安装框40伸出至第一停顿位置时,压按所述按压件583的操作键而推动所述转动件581转动,所述转动件581带动所述定位滑块585沿远离所述导滑条571的方向滑动而脱离与所述第一定位槽5711的卡持,所述弹性件587发生弹性变形。所述弹性件56恢复形变而抵推所述安装框40伸出所述收纳槽27,所述导滑条571沿所述定位块573的导滑孔滑动,直至所述安装框40移动至所述第一停顿位置。此时,所述弹性件587恢复弹性形变而抵推所述定位滑块585卡入所述第三定位槽5715内,以将所述安装框40定位在所述第一停顿位置,所述听筒46外露出所述壳体20的顶面,以方便用户使用所述听筒46。
当需要将所述安装框40伸出至第二停顿位置时,压按所述按压件583的操作键而推动所述转动件581转动,所述转动件581带动所述定位滑块585沿远离所述导滑条571的方向滑动而脱离与所述第三位槽5715的卡持,所述弹性件587发生弹性变形。所述弹性件56恢复形变而继续抵推所述安装框40伸出所述收纳槽27,所述导滑条571沿所述定位块573的导滑孔滑动,直至所述安装框40移动至所述第二停顿位置。此时,所述弹性件587恢复弹性形变而抵推所述定位滑块585卡入所述第二定位槽5713内,以将所述安装框40定位在所述第二停顿位置,所述第一摄像头410及听筒46均外露出所述壳体20的顶面,以方便用户使用所述第一摄像头410及听筒46。所述止挡块575止挡于所述定位块573,以防止所述安装框40脱离所述壳体20。
当需要将所述安装框40缩进所述收纳槽27时,朝所述收纳槽27按压所述安装框40,使所述安装框40滑入所述收纳槽27内,所述导滑条571的第二定位槽5713的上表面滑动地抵推所述导滑条571的导滑面5852,使所述导滑条571朝远离所述第二定位槽5713的方向滑动而脱离与所述导滑条571的卡持;所述弹性件56及所述弹性件587均发生弹性变形,当所述导滑条571滑动至所述第一定位槽5711正对所述定位滑块585时,所述弹性件587恢复形变而抵推所述定位滑块585卡入所述第一定位槽5711内,从而定位所述安装框40收纳于所述收纳槽27内。
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的第九实施例的安装框40通过抵接于所述壳体20与安装框40之间的弹性件56、设置于所述安装框40与所述壳体20之间的导滑机构57,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20上的定位机构58,以采用手动的方式将所述安装框40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27,且所述驱动装置能定位所述安装框40位于所述第一停顿位置及所述第二停顿位置,不仅使所述第一摄像头410不占用所述移动终端100的第一显示屏60的面积,从而能提高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屏占比;并且可选择的使用所述第一摄像头410或听筒46,方便使用且能提高用户的操作感。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主板,以及连接于所述主板的第一显示屏,所述壳体包括前侧面、后侧面、相对设置的左侧面及右侧面,以及顶面,所述第一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面沿左右方向开设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位于所述前侧面与所述后侧面之间,所述收纳槽的其中一端穿通所述壳体的左侧面或右侧面,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能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且所述安装框设置有第一停顿位置及第二停顿位置,所述安装框上面朝所述第一显示屏的侧面上沿所述安装框的伸缩方向设置有第一摄像头及听筒,当所述安装框位于第一停顿位置时,所述第一摄像头或所述听筒露出所述壳体,当所述安装框位于第二停顿位置时,所述摄像头及所述听筒均外露出所述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包括安装盒,所述第一摄像头及所述听筒设置于所述安装盒面朝所述第一显示屏的侧面上,所述听筒邻近所述安装盒的顶面,所述第一摄像头远离所述安装盒的顶面,当所述安装框位于第一停顿位置时,所述听筒露出所述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包括安装盒,所述第一摄像头及所述听筒设置于所述安装盒面朝所述第一显示屏的侧面上,所述听筒远离所述安装盒的顶面,所述第一摄像头邻近所述安装盒的顶面,当所述安装框位于第一停顿位置时,所述第一摄像头露出所述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于面朝所述第一显示屏的侧面向外凸设第一凸条,所述第一凸条沿左右方向延伸,当所述安装盒缩进至所述收纳槽内时,所述第一凸条盖覆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条面朝所述第一显示屏的顶部的一侧设有倾斜的导滑面,所述收纳槽的内壁的上部设有与所述导滑面贴合的配合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条的顶面与所述安装盒的顶面齐平,所述导滑面自所述安装盒于面朝所述第一显示屏的侧面向前且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一凸条的顶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后侧面上设置有背板,所述背板的顶面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顶面齐平,所述壳体的顶部于所述第一显示屏与所述背板之间围成所述收纳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于背朝所述第一显示屏的侧面向外凸设第二凸条,所述第二凸条沿左右方向延伸,当所述安装盒缩进至所述收纳槽内时,所述第二凸条盖覆于所述背板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条面朝所述背板的顶面的一侧设有倾斜的导滑面,所述第二凸条的顶面与所述安装盒的顶面齐平,所述导滑面自所述安装盒背朝所述第一显示屏的侧面向后且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二凸条的顶面,所述收纳槽的内壁的上部设有与所述导滑面贴合的配合面。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后侧面上设置连接于所述主板的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的顶面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顶面齐平,所述壳体的顶部于所述第一显示屏与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围成所述收纳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于背朝所述第一显示屏的侧面向外凸设第二凸条,所述第二凸条沿左右方向延伸,当所述安装盒缩进至所述收纳槽内时,所述第二凸条盖覆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顶部。
12.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框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且能定位所述安装框位于所述第一停顿位置及所述第二停顿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内并连接于所述主板的驱动件,以及设置于所述驱动件上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沿所述安装框的伸缩方向延伸,所述传动杆上开设有螺旋槽,所述安装框包括沿所述安装框的伸缩方向延伸的延伸条,所述延伸条上凸设有滑动收容于所述螺旋槽内的凸块,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传动杆转动,带动所述凸块沿所述螺旋槽滑动,使所述延伸条沿所述安装框的伸缩方向滑动,从而带动所述安装框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并能定位于所述安装框位于所述第一停顿位置及所述第二停顿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内并连接于所述主板的马达,以及连接于所述马达的丝杆,所述丝杆沿所述安装框的伸缩方向延伸,所述安装框上开设有与所述丝杆螺接的螺孔,所述马达驱动所述丝杆转动而带动所述安装框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并能定位于所述安装框位于所述第一停顿位置及所述第二停顿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内并连接于所述主板的马达、连接于所述马达的驱动齿轮,以及设置所述安装框上并沿所述安装框的伸缩方向延伸的齿条,所述齿轮齿合于所述齿条,所述马达驱动所述齿轮转动而带动所述安装框伸出或缩进所述收纳槽,并能定位于所述安装框位于所述第一停顿位置及所述第二停顿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并连接于所述主板的电磁铁,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框上并正对所述电磁铁的磁铁,当所述主板给所述电磁铁供电,且使所述电磁铁与磁铁之间的磁极相同而相互排斥时,能驱动所述安装框伸出所述收纳槽;当所述主板给所述电磁铁供电并改变供电方向,且使所述电磁铁与磁铁之间的磁极不相同而相互吸引,能驱动所述安装框缩进所述收纳槽内,并能定位于所述安装框位于所述第一停顿位置及所述第二停顿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内并连接于所述主板的马达、连接于所述马达上的驱动齿轮、邻近所述马达并沿所述安装盒的伸缩方向延伸的传动杆,以及邻近所述传动杆并沿所述安装盒的伸缩方向滑动的连接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设置有齿合于所述驱动齿轮的从动齿轮,所述传动杆的外周壁上沿所述安装盒的伸缩方向开设有螺旋槽,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连接于的所述安装盒,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设置有可滑动地收容于对应的传动杆的螺旋槽内的滑动块,并能定位于所述安装框位于所述第一停顿位置及所述第二停顿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弹性抵接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安装框之间的弹性件、沿所述安装框的伸缩方向设置于所述安装框上的导滑条、以及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内的转动件、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件的一端的按压件、转动连接于转动件远离所述按压件的另一端的定位滑块,以及连接于所述定位滑块上迫使其复位的弹性件,所述定位滑块用于定位所述导滑条,所述按压件远离所述转动件的一端延伸出所述壳体,按压所述按压件以带动所述转动件转动,从而使所述转动件带动所述定位滑块脱离对所述导滑条的定位,所述弹性件恢复变形而抵推所述安装框伸出所述收纳槽,并能定位于所述安装框位于所述第一停顿位置及所述第二停顿位置。
CN201820248294.3U 2018-02-09 2018-02-09 移动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906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48294.3U CN208190697U (zh) 2018-02-09 2018-02-09 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48294.3U CN208190697U (zh) 2018-02-09 2018-02-09 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90697U true CN208190697U (zh) 2018-12-04

Family

ID=64439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4829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90697U (zh) 2018-02-09 2018-02-09 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9069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51503A1 (zh) * 2019-01-23 2020-07-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伸缩机构和电子设备
CN111488132A (zh) * 2019-01-29 2020-08-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受话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545265A (zh) * 2020-12-11 2021-03-26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展示工业设计产品的展示台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51503A1 (zh) * 2019-01-23 2020-07-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伸缩机构和电子设备
CN111479037A (zh) * 2019-01-23 2020-07-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机构和电子设备
CN111488132A (zh) * 2019-01-29 2020-08-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受话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545265A (zh) * 2020-12-11 2021-03-26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展示工业设计产品的展示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26665U (zh) 移动终端
CN207926662U (zh) 移动终端
CN207968573U (zh) 移动终端
CN207926663U (zh) 移动终端
CN207926664U (zh) 移动终端
CN207968579U (zh) 移动终端
CN208158639U (zh) 移动终端
CN209787206U (zh) 传动机构、驱动机构组合件、安装驱动组合件及移动终端
CN108600464A (zh) 电子设备及其功能模组控制方法
CN208190697U (zh) 移动终端
CN207968581U (zh) 移动终端
CN208128327U (zh) 移动终端
CN114785926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7802036U (zh) 电子装置
CN207968575U (zh) 移动终端
WO2021121118A1 (zh) 电子装置
CN208445598U (zh) 电子设备
CN211406104U (zh) 电子设备
WO2020233577A1 (zh) 升降机构、摄像装置和移动终端
CN210469397U (zh) 电子设备
CN110933210B (zh) 电子设备
CN208174753U (zh) 移动终端
CN109995900B (zh)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8174748U (zh) 移动终端
CN211580062U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