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85434U - 挡位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挡位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85434U
CN208185434U CN201820017351.7U CN201820017351U CN208185434U CN 208185434 U CN208185434 U CN 208185434U CN 201820017351 U CN201820017351 U CN 201820017351U CN 208185434 U CN208185434 U CN 2081854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element
change
over switch
toggle
rotation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1735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岳
马国刚
陈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Rui Qi Tools Co Ltd
Ruiqi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Rui Qi Tools Co Ltd
Ruiqi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Rui Qi Tools Co Ltd, Ruiqi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Rui Qi To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1735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854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854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854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挡位调节装置,包括:壳体,壳体成型有圆环形的弹性元件容置腔以及位于所述圆环形中心处的枢转孔;弹性元件,弹性元件配置于所述弹性元件元件容置腔中、并沿着所述圆环形的圆周方向呈圆形弯曲;手动旋钮,手动旋钮包括枢转穿设于枢转孔中的旋钮轴;转换钮,转换钮套设于所述旋钮轴上、且与旋钮轴周向固定,转换钮包括伸入所述弹性元件容置腔中、并被弹性夹紧在弹性元件两端部之间的转换钮凸起;拨钮,拨钮旋转套设于所述旋钮轴上,且拨钮包括伸入所述弹性元件容置腔中、并被弹性夹紧在弹性元件两端部之间的拨钮凸起。本申请这种挡位调节装置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占用空间小、操控方便、成本低。

Description

挡位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挡位调节装置,主要应用于多功能电动工具上。
背景技术
在日常的机械加工或者建筑施工中,经常需要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来完成不同的动作。比如用多功能锤钻完成锤、钻或者锤钻功能,随着多功能电动锤钻的出现,其通过挡位调节装置在锤、钻和锤钻挡位之间切换,进而实现锤、钻或者锤钻功能,多功能电动锤钻以其功能多样、携带方便的优点极大地满足了使用者的日常需求。
现有多功能电动锤钻的零部件较多,占用空间大,弹性零件受力很不均匀,易出现磨损,影响整机寿命,而且在挡位调节时,很容易出现挡位卡死的现象,影响整机的使用可靠性。
比如申请号为201710465435.7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就存在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占用空间小、操控方便、成本低的挡位调节装置。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挡位调节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成型有圆环形的弹性元件容置腔以及位于所述圆环形中心处的枢转孔;
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配置于所述弹性元件容置腔中、并沿着所述圆环形的圆周方向呈圆形弯曲;
手动旋钮,所述包括枢转穿设于所述枢转孔中的旋钮轴;
转换钮,所述转换钮套设于所述旋钮轴上、且与所述旋钮轴周向固定,所述转换钮包括伸入所述弹性元件容置腔中、并被弹性夹紧在所述弹性元件两端部之间的转换钮凸起;以及
拨钮,所述拨钮旋转套设于所述旋钮轴上,且所述拨钮包括伸入所述弹性元件容置腔中、并被弹性夹紧在所述弹性元件两端部之间的拨钮凸起。
本申请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所述转换钮凸起和所述拨钮凸起在所述弹性元件容置腔的径向方向上一内一外布置。
在所述弹性元件容置腔的径向方向上,所述转换钮凸起布置于所述拨钮凸起的内侧。
所述转换钮与所述旋钮轴为一体结构。
所述转换钮与所述旋钮轴花键连接。
所述转换钮还包括与所述旋钮轴相固定、且位于所述外壳外部的旋转操作柄。
所述旋钮轴与旋转操作柄为一体结构。
所述转换钮凸起一体成型于所述转换钮上,所述拨钮凸起一体成型于所述拨钮上。
所述枢转孔为圆孔。
所述拨钮上成型有拨动销。
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这种挡位调节装置,其转换钮对拨钮施加的力单根弧形弹簧传递,不仅提升了使用者对手动旋钮的转动手感,而且可避免在挡位转换时拨钮、换钮和手动旋钮受到的扭转力过大而产生结构损坏,同时在释放手动旋钮受到的旋转力后,拨钮和换钮会重新自动夹紧在弹簧两端部之间,为下一次挡位调节做好准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挡位调节装置的分解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挡位调节装置的剖视图;
其中:1-壳体,1a-弹性元件容置腔,1b-枢转孔,2-拨钮,2a-转换钮凸起, 3-弹簧,4-转换钮,4a-拨钮凸起,4b-拨动销,5-手动旋钮,5a-旋钮轴,5b- 旋转操作柄。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示出了本申请这种挡位调节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与申请号为201710465435.7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相同的是,该挡位调节装置也是用于调节多功能电动锤钻的挡位,使所述电动锤钻选择性地处于锤挡位、钻挡位或锤钻挡位。当然,该挡位调节装置也可以用于调节其他电动工具的挡位,以实现其他工作模式之间的相会转换。
本实施例这种挡位调节装置主要包括:壳体1、弹簧3、手动旋钮5、转换钮2和拨钮4。其中:
壳体1成型有圆环形的弹性元件容置腔1a以及位于前述圆环形弹性元件容置腔中心处(即圆环形的圆心处)的枢转孔1b,而且该枢转孔1b为圆孔。
弹簧3配置于上述弹性元件容置腔1a中,并沿着该圆环形弹性元件容置腔的圆周方向呈圆形弯曲。
手动旋钮5包括为一体式结构的旋转操作柄5b和旋钮轴5a,其中旋转操作柄5b位于壳体1外部以供使用者手动操作,旋钮轴5a穿入上述枢转孔1b中、并能够绕枢转孔1b孔轴线枢转转动。
转换钮2套设于旋钮轴5a上、且与旋钮轴5a周向固定。具体地,转换钮2 和旋钮轴5a为分体式结构,二者通过花键连接,当旋钮轴5a转动时,旋钮轴 5a随之转动。当然,我们可以将转换钮2和旋钮轴5a做成一体结构,不过这样将会增加转换钮2、手动旋钮5和壳体1三者间的装配难度。而且转换钮2一体成型有伸入弹性元件容置腔1a中、并被弹性夹紧在弹簧3两端部之间的转换钮凸起2a,也就是说,弹簧3的长度两端分别抵靠在转换钮凸起2a的两侧、将转换钮凸起2a夹住。
拨钮4旋转套设于旋钮轴5a上,而且拨钮4也一体成型有伸入弹性元件容置腔1a中、并被弹性夹紧在弹簧3两端部之间的拨钮凸起4a,也就是说,弹簧 3的长度两端同时也分别抵靠在拨钮凸起4a的两侧、将拨钮凸起4a夹住。拨钮 4上成型有用于直接拨动挡位离合器外圈的拨动销4b。
为了方便描述本装置的工作原理,现将弹簧的长度两端部分别称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当需要转换锤钻的挡位时,假设使用者顺时针转动手动旋钮5,手动旋钮5带动转换钮2同步转动,转换钮2上的转换钮凸起2a就会沿顺着方向抵押弹簧3的第一端使弹簧缩短(因转换钮凸起2a抵压弹簧的第一端顺时针运动,固而使得弹簧第一端离开拨钮凸起4a,弹簧的第二端离开换钮凸起2a)。转换钮凸起2a对弹簧第一端施加的力会通过弹簧本体传递至弹簧第二端,再由弹簧第二端传递给拨钮凸起4a,使拨钮凸起4a受到弹簧第二端时间的顺时针方向的推力,进而使得拨钮4也沿顺着转动,拨钮4转动后其上的拨动销4b会拨动挡位转换离合器的外圈,完成锤钻挡位的转换。松开手动旋钮5后,在弹簧力作用下,转换钮凸起2a逆时针回位一小段距离(拨钮上的拨动销4b具有离合器负载),转换钮凸起2a和拨钮凸起4a被重新夹在弹簧两端部之间,不过此时转换钮凸起2a和拨钮凸起4a在弹性元件容置腔1a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同理,如果使用者逆时针转动手动旋钮5,拨钮4就会在弹簧3弹力作用下逆时针转动,同样回拨动挡位转换离合器的外圈,完成锤钻挡位的转换。
因为转换钮2对拨钮4施加的力是通过单根弧形弹簧3传递的,不仅优化了使用者对手动旋钮5的转动手感,而且也可避免拨钮4、换钮2和手动旋钮5 受到的扭转力过大而产生结构损坏,同时在释放手动旋钮5受到的旋转力后,拨钮4和换钮2会重新自动夹紧在弹簧两端部之间,为下一次挡位调节做好准备。
为了防止转换钮凸起2a的运动和拨钮凸起4a的运动相互干涉,本实施例中,上述转换钮凸起2a和拨钮凸起4a在圆弧形弹性元件容置腔1a的径向方向上一内一外布置。具体地,在圆环形弹性元件容置腔1a的径向方向上,转换钮凸起2a布置于拨钮凸起4a的内侧,如图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弹簧3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的弹性元件替代,比如功能相似的扭簧。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人们能够了解本申请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申请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挡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成型有圆环形的弹性元件容置腔(1a)以及位于所述圆环形中心处的枢转孔(1b);
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配置于所述弹性元件容置腔(1a)中、并沿着所述圆环形的圆周方向呈圆形弯曲;
手动旋钮(5),所述手动旋钮(5)包括枢转穿设于所述枢转孔(1b)中的旋钮轴(5a);
转换钮(2),所述转换钮(2)套设于所述旋钮轴(5a)上、且与所述旋钮轴(5a)周向固定,所述转换钮(2)包括伸入所述弹性元件容置腔(1a)中、并被弹性夹紧在所述弹性元件两端部之间的转换钮凸起(2a);以及
拨钮(4),所述拨钮(4)旋转套设于所述旋钮轴(5a)上,且所述拨钮(4)包括伸入所述弹性元件容置腔(1a)中、并被弹性夹紧在所述弹性元件两端部之间的拨钮凸起(4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钮凸起(2a)和所述拨钮凸起(4a)在所述弹性元件容置腔(1a)的径向方向上一内一外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挡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元件容置腔(1a)的径向方向上,所述转换钮凸起(2a)布置于所述拨钮凸起(4a)的内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钮(2)与所述旋钮轴(5a)为一体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钮(2)与所述旋钮轴(5a)花键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钮(2)还包括与所述旋钮轴(5a)相固定、且位于所述壳体(1)外部的旋转操作柄(5b)。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挡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轴(5a)与旋转操作柄(5b)为一体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钮凸起(2a)一体成型于所述转换钮(2)上,所述拨钮凸起(4a)一体成型于所述拨钮(4)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钮(4)上成型有拨动销(4b)。
CN201820017351.7U 2018-01-04 2018-01-04 挡位调节装置 Active CN2081854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17351.7U CN208185434U (zh) 2018-01-04 2018-01-04 挡位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17351.7U CN208185434U (zh) 2018-01-04 2018-01-04 挡位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85434U true CN208185434U (zh) 2018-12-04

Family

ID=64441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17351.7U Active CN208185434U (zh) 2018-01-04 2018-01-04 挡位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854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0283A (zh) * 2018-01-04 2018-06-19 锐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挡位调节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0283A (zh) * 2018-01-04 2018-06-19 锐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挡位调节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48872A (en) Flexible power tools
US9216504B2 (en) Spindle bearing arrangement for a power tool
JP3430337B2 (ja) 動力工具
KR20040068965A (ko) 드릴/드라이버 상의 측면 핸들
EP1563960A3 (en) Impact driver having a percussion application mechanism which operation mode can be selectively switched between percussion and non-percussion mode
TWI522551B (zh) 具有快釋機構的致動裝置
DE202004009168U1 (de) Elektrohandwerkzeug vom Winkeltyp
JP5536598B2 (ja) 変速スイッチ
CN208185434U (zh) 挡位调节装置
JP2014167926A (ja) 変速スイッチ
CN205057974U (zh) 手持式工具机
WO2017142092A1 (ja) 作業工具
CN108180283A (zh) 挡位调节装置
CN105215915A (zh) 扭力输出工具
CN211362044U (zh) 一种手动和自动一体式螺丝刀
US10518399B2 (en) Clutch device and power tool with clutch device
CN218236095U (zh) 电动工具的扭力切换装置
CN108262711B (zh) 可调式扳手
CN107228192B (zh) 一种档位调节装置及方法
JP3669561B2 (ja) 油圧式インパクト機構付回転工具
CN214838227U (zh) 一种电动夹爪用驱动变速结构
JP3058411U (ja) 電動工具の360度二方向回転可能な回転つまみ切り換え装置
CN214394042U (zh) 用于动力工具的扩展单元及手持式电动工具
CN112423940B (zh) 手持式电动工具
JP6718007B1 (ja) 回転アシスト具及びアシスト付き回転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