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81308U - 一种折叠型自行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型自行车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181308U CN208181308U CN201820515222.0U CN201820515222U CN208181308U CN 208181308 U CN208181308 U CN 208181308U CN 201820515222 U CN201820515222 U CN 201820515222U CN 208181308 U CN208181308 U CN 2081813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yonet
- crossbeam
- sliding block
- side arm
-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型自行车架,其包括有横梁、前架、坐垫架和操控机构,前架的后端开设有第一卡口,坐垫架的下端开设有第二卡口,横梁上开设有一竖槽,竖槽内设有一滑块且二者滑动连接,滑块上开设有两个呈“V”形分布的斜槽,横梁的侧部开设有两个第一横槽,且每个第一横槽及对应的斜槽内穿设有能够前后滑动的第一滑杆,横梁的侧部还开设有两个第二横槽,两个第二横槽内分别穿设有能够前后滑动的第二滑杆,且两个第二滑杆分别卡接于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第一滑杆与相邻的第二滑杆之间通过一连杆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实现车架关节部分快速打开或锁紧,进而提高车架的折叠速度、简化操作过程以及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型自行车架。
背景技术
折叠自行车属于自行车的一个分类。一般折叠车有车架折叠关节和立管折叠关节构成。通过车架折叠,将前后两轮对折在一起,可减少45%左右的长度。整车在折叠后可放入登机箱和折叠包内,以及汽车的后备箱。在折叠的过程中也不需要借助外来工具,可手动将车折叠展开,在折叠后通过座杆做为支撑点以使折叠后能立稳,折叠自行车携带、使用方便舒适,生产工艺成熟。
现有的折叠自行车,其关节的快拆部分通常采用凸轮把手配合锁紧,通过扳开或压紧把手实现关节部分的松紧,进而实现车架折叠,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实现折叠,但是需要2次甚至多次操作才能完成折叠,不仅操作过程繁琐,而且费时费力,用户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实现车架关节部分快速打开或锁紧,进而提高车架的折叠速度、简化操作过程、省时省力的折叠型自行车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折叠型自行车架,其包括有横梁、前架、坐垫架和操控机构,所述前架的后端与所述横梁的前端转动连接,且所述前架的后端开设有第一卡口,所述坐垫架的下端与所述横梁的后端转动连接,且所述坐垫架的下端开设有第二卡口,所述横梁上开设有一竖槽,所述竖槽内设有一滑块且二者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上开设有两个呈“V”形分布的斜槽,所述横梁的侧部开设有两个第一横槽,所述第一横槽与所述斜槽一一对齐,且每个第一横槽及对应的斜槽内穿设有能够前后滑动的第一滑杆,所述横梁的侧部还开设有两个第二横槽,两个第二横槽分别与所述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对齐,两个第二横槽内分别穿设有能够前后滑动的第二滑杆,且两个第二滑杆分别卡接于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所述第一滑杆与相邻的第二滑杆之间通过一连杆连接,所述操控机构用于驱使所述滑块向上滑动,藉由所述斜槽驱使两个第一滑杆相互靠近,且两个第二滑杆与所述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分离,以令所述前架和坐垫架能够相对横梁转动。
优选地,所述前架的后端开设有两个第一卡口,两个第一卡口之间形成有第一弧形部,所述坐垫架的下端开设有两个第二卡口,两个第二卡口之间形成有第二弧形部。
优选地,所述前架的后端与所述横梁的前端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坐垫架的下端与所述横梁的后端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坐垫架上设有供于所述横梁和前架穿过的开口。
优选地,所述横梁包括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两个侧板之间通过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槽和第二横槽开设于所述侧板上,所述竖槽形成于两个侧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竖槽的顶部固定有盖板,所述滑块与所述盖板之间夹设有弹簧。
优选地,所述操控机构包括有把手和操纵线,所述操纵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把手,所述操纵线的另一端连接于滑块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把手设于所述坐垫架上且二者转动连接,拨动所述把手时,通过所述操纵线向滑块施加拉力,以令所述滑块向上滑动。
优选地,所述滑块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避空槽,所述连杆的端部插设于所述避空槽内,以令所述连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滑杆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前架的前端设有头管,所述前架的下端形成有斜坡,所述斜坡与所述头管相邻设置,且所述斜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折叠型自行车架中,当用户需要折叠操作时,只需向操控机构施力,利用操控机构驱使所述滑块向上滑动,在两个斜槽的作用下驱使两个第一滑杆相互靠近,同时利用连杆拉动第二滑杆,使得两个第二滑杆分别与所述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分离,此时前架和坐垫架能够相对横梁转动,以便于用户对车架进行折叠操作。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无需对车架的每个关节进行松紧操作,较好地实现了快速打开或锁紧车架关节,不仅提高了折叠车架的速度,而且简化了操作过程、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进而满足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型自行车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自行车架折叠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型自行车架的分解图。
图4为自行车架折叠过程中的状态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型自行车架,结合图1至图4所示,其包括有横梁1、前架2、坐垫架3和操控机构4,所述前架2的后端与所述横梁1的前端转动连接,且所述前架2的后端开设有第一卡口20,所述坐垫架3的下端与所述横梁1的后端转动连接,且所述坐垫架3的下端开设有第二卡口30,所述横梁1上开设有一竖槽10,所述竖槽10内设有一滑块11且二者滑动连接,所述滑块11上开设有两个呈“V”形分布的斜槽12,所述横梁1的侧部开设有两个第一横槽13,所述第一横槽13与所述斜槽12一一对齐,且每个第一横槽13及对应的斜槽12内穿设有能够前后滑动的第一滑杆14,所述横梁1的侧部还开设有两个第二横槽15,两个第二横槽15分别与所述第一卡口20和第二卡口30对齐,两个第二横槽15内分别穿设有能够前后滑动的第二滑杆16,且两个第二滑杆16分别卡接于第一卡口20和第二卡口30,所述第一滑杆14与相邻的第二滑杆16之间通过一连杆17连接,所述操控机构4用于驱使所述滑块11向上滑动,藉由所述斜槽12驱使两个第一滑杆14相互靠近,且两个第二滑杆16与所述第一卡口20和第二卡口30分离,以令所述前架2和坐垫架3能够相对横梁1转动。
上述自行车架中,当用户需要折叠操作时,只需向操控机构4施力,利用操控机构4驱使所述滑块11向上滑动,在两个斜槽12的作用下驱使两个第一滑杆14相互靠近,同时利用连杆17拉动第二滑杆16,使得两个第二滑杆16分别与所述第一卡口20和第二卡口30分离,此时前架2和坐垫架3能够相对横梁1转动,以便于用户对车架进行折叠操作。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无需对车架的每个关节进行松紧操作,较好地实现了快速打开或锁紧车架关节,不仅提高了折叠车架的速度,而且简化了操作过程、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进而满足市场需求。
本实施例中,车架在折叠前后均能够实现卡接、限位,具体结构为:所述前架2的后端开设有两个第一卡口20,两个第一卡口20之间形成有第一弧形部21,所述坐垫架3的下端开设有两个第二卡口30,两个第二卡口30之间形成有第二弧形部31。
为了实现横梁1、前架2、坐垫架3之间的铰链关系,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架2的后端与所述横梁1的前端通过第一转轴22转动连接,所述坐垫架3的下端与所述横梁1的后端通过第二转轴32转动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折叠性能,以及尽量缩小折叠后的体积,本实施例中,所述坐垫架3上设有供于所述横梁1和前架2穿过的开口33。
关于横梁1的具体结构,所述横梁1包括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18,两个侧板18之间通过顶板1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槽13和第二横槽15开设于所述侧板18上,所述竖槽10形成于两个侧板18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滑块11具有自动向下滑动的复位能力,其中,所述竖槽10的顶部固定有盖板23,所述滑块11与所述盖板23之间夹设有弹簧24。上述结构中,当用户未操作操控机构4时,借助弹簧24的弹力可驱使滑块11向下滑,同时带动两个第二滑杆16自动滑入第一卡口20和第二卡口30内,进而实现自动卡合。
关于操控机构4的具体结构,所述操控机构4包括有把手40和操纵线41,所述操纵线4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把手40,所述操纵线41的另一端连接于滑块11的顶部。进一步地,所述把手40设于所述坐垫架3上且二者转动连接,拨动所述把手40时,通过所述操纵线41向滑块11施加拉力,以令所述滑块11向上滑动。
但是,这种操控机构仅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选用同等功能的操控机构,例如,在横梁1上设置杠杆机构,利用杠杆原理对滑块11施加压力,类似操控机构在本实用新型中均能发挥驱动作用,因此这些替换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安装连杆,所述滑块1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避空槽110,所述连杆17的端部插设于所述避空槽110内,以令所述连杆17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滑杆14相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前架2的前端设有头管25,所述前架2的下端形成有斜坡26,所述斜坡26与所述头管25相邻设置,且所述斜坡26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锐角。其中,头管25内用于安装前叉,上述斜坡的作用在于,在转向时,前叉可与斜坡26相抵接,当转角过大时,斜坡26与前叉之间的应力随之增加,该结构可避免转向过快或者转角过大,进而起到辅助转向、自动回位的作用。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或者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折叠型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横梁、前架、坐垫架和操控机构,所述前架的后端与所述横梁的前端转动连接,且所述前架的后端开设有第一卡口,所述坐垫架的下端与所述横梁的后端转动连接,且所述坐垫架的下端开设有第二卡口,所述横梁上开设有一竖槽,所述竖槽内设有一滑块且二者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上开设有两个呈“V”形分布的斜槽,所述横梁的侧部开设有两个第一横槽,所述第一横槽与所述斜槽一一对齐,且每个第一横槽及对应的斜槽内穿设有能够前后滑动的第一滑杆,所述横梁的侧部还开设有两个第二横槽,两个第二横槽分别与所述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对齐,两个第二横槽内分别穿设有能够前后滑动的第二滑杆,且两个第二滑杆分别卡接于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所述第一滑杆与相邻的第二滑杆之间通过一连杆连接,所述操控机构用于驱使所述滑块向上滑动,藉由所述斜槽驱使两个第一滑杆相互靠近,且两个第二滑杆与所述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分离,以令所述前架和坐垫架能够相对横梁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型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架的后端开设有两个第一卡口,两个第一卡口之间形成有第一弧形部,所述坐垫架的下端开设有两个第二卡口,两个第二卡口之间形成有第二弧形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型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架的后端与所述横梁的前端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坐垫架的下端与所述横梁的后端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型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架上设有供于所述横梁和前架穿过的开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型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两个侧板之间通过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槽和第二横槽开设于所述侧板上,所述竖槽形成于两个侧板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型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槽的顶部固定有盖板,所述滑块与所述盖板之间夹设有弹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型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机构包括有把手和操纵线,所述操纵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把手,所述操纵线的另一端连接于滑块的顶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型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设于所述坐垫架上且二者转动连接,拨动所述把手时,通过所述操纵线向滑块施加拉力,以令所述滑块向上滑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型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避空槽,所述连杆的端部插设于所述避空槽内,以令所述连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滑杆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型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架的前端设有头管,所述前架的下端形成有斜坡,所述斜坡与所述头管相邻设置,且所述斜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锐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515222.0U CN208181308U (zh) | 2018-04-10 | 2018-04-10 | 一种折叠型自行车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515222.0U CN208181308U (zh) | 2018-04-10 | 2018-04-10 | 一种折叠型自行车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181308U true CN208181308U (zh) | 2018-12-04 |
Family
ID=64436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515222.0U Active CN208181308U (zh) | 2018-04-10 | 2018-04-10 | 一种折叠型自行车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18130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69363A (zh) * | 2018-04-10 | 2018-09-25 | 惠州市喜德盛自行车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型自行车架 |
-
2018
- 2018-04-10 CN CN201820515222.0U patent/CN20818130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69363A (zh) * | 2018-04-10 | 2018-09-25 | 惠州市喜德盛自行车有限公司 | 一种折叠型自行车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935408U (zh) | 一种折叠车的连接装置及应用该连接装置的婴儿车 | |
CN109835405A (zh) | 一种推车车架 | |
CN205602020U (zh) | 一种采用传感器控制刹车的折叠电动车 | |
CN208181308U (zh) | 一种折叠型自行车架 | |
CN201534596U (zh) | 折合式车把 | |
CN107651081A (zh) | 滑板车及折叠机构和其折叠、锁紧方法 | |
CN207773202U (zh) | 一种可二次靠拢收车的婴儿手推车 | |
CN108569363A (zh) | 一种折叠型自行车架 | |
CN201545031U (zh) | 一种折叠式童车 | |
CN208602630U (zh) | 一种管件折叠机构 | |
CN210761125U (zh) | 一种拉把式折叠滑板车 | |
CN107628173B (zh) | 一种折叠三轮车 | |
CN208813285U (zh) | 折叠儿童推车 | |
CN208827907U (zh) | 收车关节及儿童推车 | |
CN207403854U (zh) | 一种折叠三轮车 | |
CN201400271Y (zh) | 车把横管中分折叠自行车把 | |
CN2800895Y (zh) | 一种可折叠台板的支撑架 | |
CN207015486U (zh) | 便携式坐架 | |
CN105498215B (zh) | 一种可折叠式秋千 | |
CN202438090U (zh) | 一种带有收合锁掣装置的高尔夫球车 | |
CN209142313U (zh) | 一种折叠车架 | |
CN205649474U (zh) | 一种胶棉拖把 | |
CN212149166U (zh) | 一种新型滑板车折叠结构 | |
CN219884010U (zh) | 一种滑板车的折叠结构 | |
CN102501932A (zh) | 折叠车的车架总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