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74784U - 任意调节宽度的手机无线充电支架 - Google Patents

任意调节宽度的手机无线充电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74784U
CN208174784U CN201820924579.4U CN201820924579U CN208174784U CN 208174784 U CN208174784 U CN 208174784U CN 201820924579 U CN201820924579 U CN 201820924579U CN 208174784 U CN208174784 U CN 2081747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art
gear
mobile phone
rear shell
wireless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2457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进刚
白华强
罗孝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 Mei Ha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 Mei Ha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 Mei Ha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 Mei Ha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2457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747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747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7478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任意调节宽度的手机无线充电支架,包括前壳、后壳、感应线圈和夹持组件;前壳与所述后壳卡合形成容置空间,感应线圈容置与所述容置腔内,手机贴合所述感应线圈后,夹持组件夹持固定手机;夹持组件包括电机、传动齿轮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均设有锯齿,电机正转,传动齿轮组带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互分离;电机反转,传动齿轮组通过锯齿带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互靠近;通过控制电机转的圈数调节夹持部之间的宽度;后壳设有与前壳所在平面垂直的支撑部;支撑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配合形成固定部,手机被固定部固定后,手机支架倾斜放置,手机仍不会从外壳底部滑出。

Description

任意调节宽度的手机无线充电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设计一种任意调节宽度的手机无线充电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到一些便携式的数码设备或电子产品,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智能手机的电池容量小、耗电快的缺陷也越加明显,同时,伴随着国内乘用车数量的增长,使智能手机在乘用车内的充电需要也变得愈加迫切。
目前,车载无线充成为一种主流,现有的无线充电支架,一般是将手机贴合充电线圈,再通过支架卡合固定手机;申请号为201510257343.0的文件公开了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通过自动紧张弹簧带动手机支架,夹持手机;但是利用弹簧收缩力夹持时,夹持力度取决于弹簧本身的弹性系数,夹持力度难以改变;而且在充电后,取下手机时,手机对手机始终挤压,容易划伤对手机外壳。
本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任意调节宽度的手机无线充电支架,通过电机正反转控制手机支架夹持部可停留位置,实现夹持部的宽度可任意调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任意调节宽度的手机无线充电支架,包括前壳、后壳、感应线圈和夹持组件;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卡合形成容置空间,所述感应线圈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手机与所述前壳贴合后靠近所述感应线圈,所述夹持组件夹持固定手机;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电机、传动齿轮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均设有锯齿,所述电机正转,所述传动齿轮组带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互分离;所述电机反转,所述传动齿轮组通过锯齿带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互靠近。
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均呈“L”形,所述“L”形底部由所述后壳侧面一对关于所述后壳中间轴线对称通孔插入所述容置腔内,使得“L”形的顶部关于所述后壳中间轴线对称。
其中,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驱动齿轮、第一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齿轮、第二从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电机的螺纹杆连接,所述螺纹杆转动带动所述驱动齿轮转动,所述驱动齿轮依次带动所述第一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二齿轮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为同轴转动,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转动为同轴转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之间相互啮合,使得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其中,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从动轮的半径的比值等于所述第二从齿轮的半径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半径的比值,使得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线速度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部底部和第二夹持部底部的锯齿啮合,分别带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运动,且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运动方向始终相反,速度相等。
其中,所述后壳设有与所述前壳所在平面垂直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配合形成固定部。
本实用新型有益之处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电机正转,传动齿轮组带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互分离;电机反转,传动齿轮组通过锯齿带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互靠近,通过控制电机转的圈数调节夹持部之间的宽度;后壳设有与前壳所在平面垂直的支撑部;支撑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配合形成固定部,手机被固定部固定后,手机支架倾斜放置,手机仍不会从外壳底部滑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传动齿轮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说明
1、后壳 2、前壳
3、感应线圈 11、第一夹持部
12、第二夹持部 13、支撑部
4、电机 41、螺纹杆
42、第一从动齿轮 43、第一齿轮
44、第二从动齿轮 45、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例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一种任意调节宽度的手机无线充电支架,包括前壳2、后壳1、感应线圈3和夹持组件;前壳2与后壳1卡合形成容置空间,感应线圈3容置于容置腔内,手机贴合前壳2后,靠近感应线圈3,夹持组件夹持固定手机;夹持组件包括电机4、传动齿轮组、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12;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12均设有锯齿,电机正转,传动齿轮组带动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12相互分离;电机反转,传动齿轮组通过锯齿带动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12相互靠近。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1与第二夹持部12均呈“L”形,“L”形底部由后壳1侧面一对关于后壳1中间轴线对称通孔插入容置腔内,使得“L”形的顶部关于后壳中间轴线对称;优选的,第一夹持部11设置与第二夹持部12上方,且底部完全重合,第一夹持部11相对后壳1滑动,第二夹持部12相对第一夹持11部滑动;后壳1设有与前壳2所在平面垂直的支撑部13;支撑部13、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12配合形成固定部;手机插入固定部后,手机任意倾斜,手机不会从前壳2底部滑出。
请参阅图2,传动齿轮组包括驱动齿轮、第一齿轮43、第一从动齿轮42、第二齿轮45和第二从动齿轮44;驱动齿轮与电机的螺纹杆41连接,螺纹杆41转动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依次带动第一齿轮43、第一从动齿轮42、第二从动齿轮44和第二齿轮转动45。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43与第一从动齿轮42为同轴转动,第二从动齿轮44与第二齿轮45转动为同轴转动,第一从动齿轮42与第二从动齿轮44之间相互啮合,使得第一齿轮43与第二齿轮45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齿轮43与第一从动齿轮42的半径的比值等于第二齿轮45的半径与第二从动齿轮44半径的比值,使得第一齿轮43与第二齿轮45的转动线速度相同;优选的,第一齿轮43与第二齿轮45的半径相同,第一从动齿轮42和第二从动齿轮44半径相同;第一齿轮43与第二齿轮45分别与第一夹持部11底部和第二夹持部12底部的锯齿啮合,分别带动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12运动,且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12运动方向始终相反,速度相等。
在使用过程中,控制电机的控制系统可以是按键控制,按下打开按钮,电机正转,夹持部分开,将手机紧贴感应线圈3,且手机与支撑部13接触;按下收合按钮,夹持部收拢,紧夹手机;取手机时,按下打开按钮,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坚持部12分开,可轻松取下手机;特别的,可以根据电机4正转和反转的圈数控制夹持部之间的距离,这是利用弹簧收缩夹持部所无法实现的;当然按键控制也可以替换为红外线感应或者其他感应方式控制,可以与多种的控制系统配合使用。
控制流程:电机转动→驱动齿轮转动→第一从动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和第二从动齿轮转动→第二从动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一夹持部运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二夹持部运动。
本实用新型优势:
1、电机正转,传动齿轮组带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互分离;电机反转,传动齿轮组通过锯齿带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互靠近,通过控制电机转的圈数调节夹持部之间的宽度;
2、后壳设有与前壳所在平面垂直的支撑部;支撑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配合形成固定部,手机被固定部固定后,手机支架倾斜放置,手机仍不会从外壳底部滑出;
3、第一齿轮与第一从动轮的半径的比值等于第二从齿轮的半径与第二从动齿轮半径的比值,使得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线速度相同。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者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任意调节宽度的手机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后壳、感应线圈和夹持组件;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卡合形成容置空间,所述感应线圈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手机与所述前壳贴合后靠近所述感应线圈,所述夹持组件夹持固定手机;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电机、传动齿轮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均设有锯齿,所述电机正转,所述传动齿轮组带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互分离;所述电机反转,所述传动齿轮组通过锯齿带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互靠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任意调节宽度的手机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均呈“L”形,所述“L”形底部由所述后壳侧面一对关于所述后壳中间轴线对称通孔插入所述容置腔内,使得“L”形的顶部关于所述后壳中间轴线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任意调节宽度的手机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驱动齿轮、第一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齿轮、第二从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电机的螺纹杆连接,所述螺纹杆转动带动所述驱动齿轮转动,所述驱动齿轮依次带动所述第一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二齿轮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任意调节宽度的手机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为同轴转动,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转动为同轴转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之间相互啮合,使得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任意调节宽度的手机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从动轮的半径的比值等于所述第二从齿轮的半径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半径的比值,使得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线速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任意调节宽度的手机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部底部和第二夹持部底部的锯齿啮合,分别带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运动,且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运动方向始终相反,速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任意调节宽度的手机无线充电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设有与所述前壳所在平面垂直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配合形成固定部。
CN201820924579.4U 2018-06-14 2018-06-14 任意调节宽度的手机无线充电支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747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24579.4U CN208174784U (zh) 2018-06-14 2018-06-14 任意调节宽度的手机无线充电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24579.4U CN208174784U (zh) 2018-06-14 2018-06-14 任意调节宽度的手机无线充电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74784U true CN208174784U (zh) 2018-11-30

Family

ID=64363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2457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74784U (zh) 2018-06-14 2018-06-14 任意调节宽度的手机无线充电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747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1383A (zh) * 2019-09-30 2020-01-03 杭州宾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手机用多功能车用手机支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1383A (zh) * 2019-09-30 2020-01-03 杭州宾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手机用多功能车用手机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74784U (zh) 任意调节宽度的手机无线充电支架
CN104545672B (zh) 智能玻璃擦与系统及智能玻璃清洁方法
CN107690014A (zh) 一种智能电动支架及其操作方法
CN214230846U (zh) 一种智能窗帘推拉装置
CN205232291U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夹具
CN105034967B (zh)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CN109120762A (zh) 一种自动夹持型手机支架
CN209134480U (zh) 一种手机支架
CN208801932U (zh) 车载手机支架
CN209233893U (zh) 一种电动夹持支架
CN201126707Y (zh) 平板电视支架
CN208257890U (zh) 电动夹持支架
CN202331601U (zh) 一种新型打卡机
CN208610381U (zh) 一种可自动移动的智能镜子
CN208021353U (zh) 一种带无线充电功能的自动化开合支架
CN208931247U (zh) 智能车载手机支架
CN208046703U (zh) 无线充电车载手机支架
CN204808801U (zh) 双面展示灯箱
CN214951388U (zh) 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导航仪
CN109291694A (zh) 一种粉笔辅助书写装置
CN208842341U (zh) 可调节的车载手机支架
CN213056913U (zh)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CN213317022U (zh) 一种汽车板簧卷耳装置
CN207939572U (zh) 电动手机支架
CN209267652U (zh) 一种可横放手机的手机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30

Termination date: 20190614